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類書類
 泮宫之事按左传僖十六年冬公从齐侯会于淮而
 被执明年九月乃得释归不闻僖有伐淮夷之功也
 伐淮夷而得志者鲁公伯禽耳事具 费誓
通典载鲁 (第 12a 页)
及/贵贱乎刘用熙谓表旗犹表识盖以别封界者也)周有
徐奄二国皆嬴姓书序曰成王伐淮夷遂践奄徐即淮
(书 费誓
云淮夷徐戎并兴诗江汉以平淮夷常武以/征徐方作也则二国自别逸周书称三叔及殷束徐)
(奄及熊盈以畔则徐 (第 2a 页)
 鬯(怅/) 瓒(残/去) 闻(问/) 辟
(必/) 捍(汗/) 赉(来/去) 卣(音酉又/音由)  费誓
(秘/) 阜
(浮/去) 哗(华/) 敹(聊/) 敿(矫/) 吊(的/) 锻(丹/去) 砺(厉/) (第 90a 页)
  伏生今文书二十九篇
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
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
方多士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第 8b 页)
   马本如此晋人王上有平字赐作锡
  父义和
   马云能以义和诸侯本祚谊郑玄读义为仪仪
   仇皆匹也故名仇字仪 费誓
 东郊不开 (第 27b 页)
 戡黎曰微子曰牧誓曰洪范曰金縢曰大诰曰康诰
 曰酒诰曰梓材曰召诰曰洛诰曰多士曰无逸曰君
 奭曰多方曰立政曰顾命曰吕刑曰文侯之命曰

 誓
曰秦誓是也合序为二十九古文二十五篇曰大
 禹谟曰五子之歌曰胤征曰仲虺之诰曰汤诰曰伊
 训曰太甲三篇曰 (第 1a 页)
  北海冬夏常冰去中国甚远中国不见北海左传君处
北海孟子伯夷居北海之滨挟太山以超北海皆谓今
天津永平之间东海之水决入汪洋似海地势近北非
真北海也

   费誓
马牛其风左传风马牛不相及皆以牝牡相诱为
风楚人意谓边境相近则马牛牝牡相诱可相及或有 (第 21a 页)
 国人立义其论春秋书戎皆指徐戎斥杜预
    陈留济阳东有戎城之非且谓曹卫之间不
    应有戎證以 费誓
似乎近理然戎与诸国错
    处实非一种观经书追戎济西则去曹近而
    去徐远至于凡伯聘鲁归周而戎 (第 1b 页)
 杂处不闻氐羌东徙可云如后世氐羌之类不可竟
 指为氐羌传注家泥东夷西戎之说而不知通耳杜
 氏谓陈留济阳东有戎城似矣然 费誓
称徐戎并兴
 东郊不开鲁所亟与会盟者必此戎也孔氏谓徐州
 之戎帝王羁縻统驭秦始皇后此戎当在鲁之东南 (第 5a 页)
 两月之不同夏正自前代行于民间已久而正月正
 岁又自有参差之不齐故于时月日之书皆不相系
 以一臣民之耳目视听使之不惑此周一代书法也
 厥后鲁公 费誓
甲戌我惟征徐戎甲戌我惟筑犹周
 之书法见鲁用周正朔也
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
(第 44a 页)
旗物兵器
族师作民而师田行役则合其卒伍简其兵器以鼓铎
旗物帅而至县师若有军旅使皆备旗鼓兵器帅而至
费誓
(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 (第 81a 页)
  公徒三万
郑笺曰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合三万七千五
百人言三万举成数也是以鲁实有三军也及答临硕
问又言鲁止二军孔氏申其意谓郑以周公伯禽之世
合有三军僖公能复周公之宇遵伯禽之法故以三军
言之以春秋检之春秋以军赋重事作舍皆书于僖公
之世无作舍之文故知当时无三军也又孔氏春秋疏

云文公以来霸主之令军多则赋重多自减为二军耳
国家自量强弱其军或减或益国史不须书也作三军
与舍中军皆是变故改常季氏专权擅政故史特书之
其反覆补缀可谓劳矣窃考明堂位言鲁用天子礼乐
固难尽信但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而伯禽受封为东
方之望诗言大启尔宇其地必非不足于三军矣又
称鲁人三郊三遂三郊即三乡三军出于三乡则鲁
有三军之明證也春秋书作三军者非增中军而为三 (第 68b 页)
 其三乡次国二军知其二乡小国一军知其一乡矣

 六乡者六遂则三乡者三遂二乡者二遂一乡者一
 遂矣 费誓
云鲁人三郊三遂疏以三郊为三乡鲁次
 国而三乡三遂何也曰诸侯地沃民众盖亦得为三
 乡三遂以就大国之列然 (第 29a 页)
 乎然则春秋何以始于隐公闻之欧阳子曰孔子游
 诸侯不用困而归且老始著书得诗自关雎至于鲁
 颂得书自尧典至于 费誓
得鲁史记自隐公至于获
 麟遂删修之其前远矣不能明也且孔子非史官不
 常职乎史故据其所得修之而止耳夫义 (第 2a 页)
 可以语僖公邪此言伯禽之能感格烈祖也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

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赋/也)(陶音/姚)
 明明即穆穆之著见也克明其德即敬明其德也惟
 敬明故克明矣当时为鲁患者淮夷详见江汉经旨
 下即 费誓
所谓淮夷徐戎并兴也故特举淮夷攸服
 言之馘谓截所获者之左耳也详见皇矣字义淑善
 也问讯囚也囚所虏获者 (第 8a 页)
以告之故借为文/告之告或借音郜则此牿字本宜作告从牛)
(从口已有禁止之义其从牛从/告之牿牛马牢也见书 费誓)
祗既平(祗说文作禔既平音市支反安福也险不满则/受福于平也若祗字则止有祁祗祗敬二义于)
(既平之义无 (第 2b 页)
 说
齐 史记武王封师尚父于齐都营丘正义云营丘在
 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今山东青州府临淄县西
 北三里有营邱城是也
    费誓
费 孔傅云费鲁东郊地名苏氏云费在东海郡后为 (第 56b 页)
定皆能素明军旅之事如甘誓之言曰御非其马之正
汝不恭命是能真知行陈之道者 费誓
之言军储纪律
尤为详密足见古人虽处崇高富贵而学无不贯不似
后世之虚文无益也
  五子之歌(凡九条/) …… (第 7a 页)
  汤誓(凡四条/)
汤誓者成汤誓师于亳之辞也其曰非予小子敢行称
乱又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何其词之恭也故先儒谓
汤之数桀也恭武王之数纣也慢今观泰誓之言呜呼
何其尽哉而所谓后世口实之惧亦且无之矣君子以

此论商周之际焉
予畏上帝汤之言也予弗顺天厥罪惟均武王之言也
致开后世奸雄篡窃之渐莽之言曰今予独迫于上天
威命操之言曰果天命在我吾其为周文王乎圣人举
事致使后世之人得藉之为口实岂非圣人之不幸哉
合观尚书所载誓师之词禹之词温甘誓之词简胤征
之词烦汤誓之词惧泰誓之词慢牧誓之词谨 费誓

词小诸侯之体也秦誓之词惭霸王之略也 (第 14a 页)
同岂伏生所口授者尽皆佶屈聱牙而平易之篇反
不能记故愚深疑古文之出于孔安国者未必尽尚书
之旧文也
   费誓(凡四条/)
古但云师出以律而未言所谓律者何谓也坐作击刺
步法止齐战法也若 (第 34a 页)
费誓
其行师之律乎师之事有五 (第 34a 页)
费誓
备言之一曰器械二曰马牛三曰行伍四曰期会
五曰刍茭五者皆不可以无律伯禽生长于富贵而能 …… (第 34a 页)
颂有鲁颂书有 费誓
皆夫子尊宗国之意齐晋无书而
专录秦誓以继周之后当亦取其悔过之意云尔但当
日齐桓晋文伯业炳然为春秋之所 (第 35b 页)
十四洛诰四十五多士
四十六无逸四十七君奭四十八多方四十九立政五
十顾命五十一康王之诰五十二囧命五十三 费誓

十四吕刑五十五文侯之命五十六秦誓五十七是为
周书以五十七篇釐为四十六卷则尧典卷一舜典卷 …… (第 14a 页)
士卷三十四无逸卷三十五
君奭卷三十六多方卷三十七立政卷三十八顾命卷
三十九康王之诰卷四十囧命卷四十一 费誓
卷四十
二吕刑卷四十三文侯之命卷四十四秦誓卷四十五
百篇序合为一篇卷四十六凡此皆按之史传参之注
疏反 …… (第 15a 页)
 按百篇次第郑与今安国传亦殊不同郑以咸有一
 德在汤诰后孔则在太甲后郑以 费誓
在吕刑前孔
 则在文侯之命后郑依贾逵所奏别录为次而孔则
 自为之说也他若益稷或名弃稷其小小牴牾兹固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