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五經總義類
禮類
春秋類
 之戒也盖爻本以六三为妹而以娣与须为从妹者
 或但以六三为须则失卦主矣 以象变言之六三
 不正动又成乾互有坎云 有需
之象需须也 此爻 (第 25b 页)
 坎为心亨有作圣象自上至二为颐有养正象
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
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需须也者需乃须待之义也乾之刚健方进而坎险
 在前不容遽进故 有需
待之象惟能需待故不陷于
 坎也不陷于坎则不困穷矣位乎天位以正中指九
 五而言五天位也以九居五正而且中 (第 8a 页)
 不移事无不过需以待之险可夷难可解也武王伐
 殷待之十三年之后勾践沼吴畜之二十年之前得
 斯道也龟山杨氏曰刚健而上行乾道也险在前而
 不进 有需
之义焉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 (第 1b 页)
 莱按彖辞全从九五一爻发义大象曰饮食宴乐爻
 曰需于酒食是象之义亦五备之五阳刚中正居尊
 位曷需乎曰坎体也陷于二阴之间 有需
之义焉休
 养生息而无穷黩之为仁义渐摩不下刻急之令上
 下和乐君臣燕衎其需于酒食之象乎贞固守之吉 (第 6b 页)
之象有孚则光明而能亨/通又所处者得其正故吉杨敬仲云人情以诚信为切)
(需待乎彼正与人情交故首言有孚我 有需
待乎彼而/彼孚信乎我则得所需矣则亨矣其亨也光如日月之)
(光无思无为自无所不照苏子瞻云光者物之神也盖 …… (第 74b 页)
 (之义盖义有出于象之外者不可不察也不然如传/所云需事之下又云事之贼何不困穷之有抑卦取)
 (需名其指有二 有需
于人者有为人所需者需于人/者初二三是也为人所需者五是也五为天位居上)
 (卦之中故曰中以阳位阳故曰正 …… (第 75b 页)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变兑为夬互体兑变乾约象/离变乾坎为血卦故称血物)

(见伤则血出阴阳相近而不相得阳欲进而阴塞之则/相害也其称需者何也六与四皆柔以其柔而称正不)
(为伤忿能顺五命而听三阳之进故亦 有需
象焉穴者/阴之路也坎为隐伏两偶画皆陷阳者也故象穴又九)
(家易云云从地出上升于天自地出者莫不繇穴故曰 (第 79a 页)
 自穴之象占者如是则虽在伤地而终得出也 通

 曰血坎水象穴坎险象血者阳之伤穴者阴
 之陷四入坎险有伤故 有需
于血之象出自
 穴诸家以为三阳方来四出而不安于穴本
 义以为四阴柔得正可出而不陷于穴夫以
 小畜之时 …… (第 32b 页)
 之意切矣 或曰下三阳待五而进九五需于酒食
 将以待之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阴居险极无复 有需
有陷而入穴之象下应九三九
 三与下二阳需极并进为不速客三人之象柔不能
 禦而能顺之有敬之之象占者当陷 …… (第 33b 页)
 陷之象速者主召客之辞三人乾三阳之象下三阳

 非皆与上应也有不速之象上柔顺有敬之之象上
 独不言需险之极无复 有需
也外卦险体二阴皆有
 穴象四出自穴而上则入于穴何㦲六四柔正能需
 犹可出于险故曰出者许其将然也上六柔 (第 34a 页)
 之情犹为可见故需后有讼需从天理中养心体必
 得心体都是天理流行方成需讼从心体中勘天理
 必得心体尽与天理符合方成讼故屯蒙后即 有需
 
讼学问大关头在此
 讼上天下水天一生水原是一气然一成水水便下
 注天是上运不免相违起来故论人心与天理 (第 20b 页)
稽留终于必达故曰无咎按内初变巽为进退故 有需
郊之象重变井是井在郊也改邑不改井有恒道焉故利用恒无咎

虞翻曰沙谓五水中之阳称沙也按备兑为口舌故曰 …… (第 17b 页)
柔而孚号有厉利有攸往故 有需
血出穴之象

荀爽曰五互离坎水在火上酒食之象需者饮食之道故坎在需家为酒食也按外五变坤安贞则吉重变泰 (第 18b 页)
与五综二与四综三与六综虽一定之数不容安排然阳顺行而阴逆行与之相综造化之元妙可见矣若乾坤所属尾二卦晋大 有需
比之类乃术家所谓游魂归魂出于 (第 9a 页)
  需以乾之三阳上行而坎体在前姑少须之初去

  险尚远 有需
于郊之象旷远之地上有二阳为援
  初随之而进又与四为正应而小人无害君子之
  意不犯险难而行者也以乾 (第 3b 页)
险之象也而初九阳刚又有/能恒于其所之象故戒占者能如是则无咎也)
(程子曰君子之需时也安静自守志虽 有需
而恬然/若将终身焉乃能用恒也虽不进而志动者不能安)
(其常也○潘氏曰去险尚远知/几不进郊非善地若将终 …… (第 21a 页)
集疏(语录曰四是坎体之初/有出㡳道理到那上六)
(则索性陷了○薛氏曰需于血者不早避难见伤而待/者也犹 有需
焉出穴乃免○蔡氏曰血穴皆坎象○愚) …… (第 21b 页)
废也然酒食之/为宴乐始乎治而卒乎乱故戒以得贞则吉)上六入于
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阴居险极无复 有需/
有陷而入穴之象下) (第 22a 页)
非需也)集疏(程子曰/饮食以)
(养其气体宴乐以和其心志所谓居易以俟命也○冯氏/曰水气上于天而云兴焉 有需
待将雨之象饮食之奉) (第 5b 页)
 之一爻五为天位又正中也孔子曰天之所助者顺
 也人之所助者信也人非不助顺大抵人情以诚信
 为切需待乎彼正与人情交故首言有孚我 有需

 乎彼而彼孚信乎我则得所需矣则亨矣其亨也光
 如日月之光无思无为自无所不照人情于需待于
 得所需 …… (第 1b 页)
 之有孚光亨贞吉利涉也曰屯曰蒙曰需苟曰此人
 事物情而已非易道之至也则不足以读易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云者坎水之升云上于天而未雨 有需
待之象焉君
 子所以饮食宴乐者宴非自饮食也与众人共之也
 人情之所需者饮食为急朝夕之所需未及此故大 (第 2b 页)
 君子以饮食宴乐此爻当之盖九五得中守正故刚
 健而不陷吉何加焉荀爽曰五互坎离水在火上酒
 食象也 需有二道 有需
而后平险者如周亚夫坚
 垒不动待七国之敝而乘之是也 (第 41b 页)
有需
而其险已平
 者如陆逊料昭烈有伏兵不往应之而其伏自出是
 也 (第 41b 页)
 哉
(乾下/坎上)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凡 有需
待者贵于有孚而得贞有孚则光亨贞则可
 以吉孚信也贞正也信而不正正而不信则虽有所
 需终不遂矣利涉大川 (第 15a 页)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文王之彖需云云何也曰乾健在下欲进而坎险阻
 前 有需
待之义自 (第 14b 页)
有需
待之象也九五为需主而坎
 中实有水光通天之义且居中得正故有有孚光亨
 贞吉之象以此涉险则有利涉之义兼 …… (第 14b 页)
 坎中满有醉饱象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周公之象需初九云云何也曰需以乾刚阻坎水故
 三乾爻以需于水外为义初九则去坎尚远 有需
郊 …… (第 16b 页)
 因循之谓哉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周公之象需九二云云何也曰二去坎渐近 有需

 之象渐近险则必有言然二以刚居柔有进退适中
 必孚于五之义故又有终吉之象也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 …… (第 17b 页)
 言必以吉终也然则过刚非需之道亦明矣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周公之象需九三云云何也曰三与坎接 有需
泥象
 坎为盗而三进而临坎有致寇至象也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孔子之传需九三云云何 …… (第 18a 页)
 天下何寇不自我而致何败不可以敬慎免引伸触
 类是在读易者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周公之象需六四云云何也曰四居坎下阴位 有需
 
血象又坎为险体二阴皆有穴象然四入上坎则已
 出乾而上近九五又有出自穴象也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孔子 (第 18b 页)
 终必克三四之间而同之耳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周公之象同人上九云公何也曰言上九亦欲同二
 而相去悬远且处阴柔之地 有需
时待同之义故象
 取于郊夫同人而于郊虽不即同然伏戍乘墉号咷 (第 27a 页)
 (困于酒食与需于酒食同凡爻之言酒食者多在坎/兑二卦需坎在外中爻兑故言酒食安常以待时者)
 (也本卦兼坎兑二体亦言酒食居常而忧时者也困/之中 有需
义焉绂蔽膝也三四五互巽为股坎之色)
 (为赤朱绂之象朱绂方来与四之来徐徐五之徐有/说多取缓义二与五皆 (第 35b 页)
 (水在天上为两所以润万物乃物所必需者人之于/饮食亦犹是也但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急不能待则)
 (失其道矣岂知饮食之中固 有需
之道乎道者养正/之谓也讼未必尽因饮食然乾糇以愆亦其一端大)
 (者争国次者争名争利由圣人观之皆箪食豆 (第 59a 页)
 需之四上皆为穴犹坎之初三皆为窞血阴之伤穴
 阴之安五与乾三爻相须四穴其中于初为难于二
 为言于三为寇逆而相抗惟有血安 有需
四撰离成
 丽反血为需联合上下为相须之人处血之地得需
 之义需于血之象丽体成而坎体隐若出其所安之
  (第 60a 页)
 

此每卦各三错之图孔子曰八卦相错八卦错则六十
四卦皆相错矣而于其中又有上错下错全错之不同
如水在天上犹 有需
焉火在天上已大有矣水在地中
众之所归明入地中明已伤矣此其义皆可参观也全
错已见上图此上错下错不悉赘在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