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漫浪翁
羲仲文学风节能世其家有漫浪翁图山谷书其后云
子刘子读书千卷无不贯穿不可谓漫未见古人如不
能得既见古人曰吾未能如古人也不可谓浪年未四
十而学日夜进不可谓翁

   铁汉 刘安世
字器之宋元祐中为中书舍人面折廷争目之
为殿上虎绍圣初党祸起公尤为章惇蔡卞所忌遂谪
岭外人言春循梅新与 (第 15b 页)
 下一人旦等与臣同次舍无不私食肉于是旦等复

 再拜曰诚如知节之言范文正公尝称之曰有犯无
 隐天下谓之大直
张观四字尧俞三德
 宋张观为恭政 刘安世
初登科与二同年谒之请教
 公曰某守官以来常持四字曰勤谨和缓中一后生
 曰勤谨和既闻命矣缓之一字如何曰 (第 17b 页)
兼领(并见/官制)正人宜留朝廷(言行录 刘安世
作都承旨待/制范相纯仁之出由 (第 9a 页)
安世
章)
(疏已而复拜吕相大防遂拟 (第 9a 页)
安世
真宗宣仁难之吕云 (第 9a 页)
刘安世
曾言范纯仁今既复用宜少避之宣仁曰今既)
(不作言事官自不相妨其后枢密院奏事宣仁申前语/韩师朴忠彦如吕 …… (第 9a 页)
廷机要文字不许)
(出谒及接见宾客亦令遵/两省官施行孝宗会要)
皇朝事实枢掾(实录熙宁五年诏检详文字 刘安世
自/擢置枢掾奉职不苟可除集贤校理)
右府覈事(淇水除范育制右府典领枢/机而设属于其下以覈其事)簉属幄 (第 9b 页)
不当以王/服见太庙事宣仁欣纳)交攻蔡确(又同上云云梁况之/复为左谏议大夫前)
(宰相蔡确作诗怨谤焘与 刘/安世
等交攻蔡确窜新州)纠正奸邪(言行录萧正肃/公燧字照邻迁)
(右谏议入谢孝宗曰卿论议鲠切不求名誉纠正奸 (第 9a 页)
文靖深沈有德镇服天下无如王公面折廷争素)
(有风采无如寇公当/方面寄则咏不敢辞)器之从学温公(言行录 刘安世
字/器之与司马温公) (第 5b 页)
飞之翮长者在/前卿朝廷之羽翮也)江左第一(南史谢晦传谢混/风流江左第一)
皇朝事实器之真铁汉(言行录 刘安世
字器之昔有与/苏子瞻论元祐之才者至公则) (第 9b 页)
高退之节乃荐正献公及张唐)
(公王荆公韩持国欲以激励风俗/又荐正献公与王荆公作谏官)以无书荐(言行录 刘/安世
字器)
(之司马温公荐充馆职因谓公曰知所以相荐否公曰/获从公游旧矣公曰非也光居閒足下时节问讯不绝) (第 4a 页)
吴处厚告于朝台官唯李公择言不宜长
此风盛陶言无意馀持两端故谪辞用首鼠对寒蝉之
句谏官四人朱光庭吴安诗 刘安世
梁焘交章排论两
府独范纯仁留身力解之时王存已去行数步为范一
言而留之祭既贬新州范王皆罢政公言使确诚无 …… (第 41a 页)
阎罗大王至公若教不公似志忠底
已死了三二十个志忠归中国时上书及得契丹文字
甚多盖志忠尝为契丹史官也 刘安世
范祖禹同作谏官或传宫中诞公主时上未纳
后二人即奏或言未必实二人固上之宣仁曰无此事
大臣误听绍圣贬官 (第 41b 页)
安世
自高州移梅州祖禹自宾州 (第 41b 页)
题曰下江南图恻然怜之召还
哲宗朝谢悰试贤良方正赐进士出身悰辞免云𠡠命
未敢祗受乃以抵为袛以授为受 刘安世
奏曰唐有伏
猎侍郎今有抵授贤良
詹义登科后解嘲诗云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
青衫佳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 (第 17a 页)
 文臣曾任执政官二十七人
司马光 吕大防 文彦博 刘贽  范纯仁
韩宗彦 梁焘  鲁布  王岩叟 苏辙
王存  傅尧俞 郑雍  赵瞻  韩维
孙固  范伯禄 胡宗愈 李清臣 刘奉世
范纯礼 安焘  陆佃  吕公著(俱元/符)

黄履  张商英 蒋之奇(俱元/祐)
 曾仕待制官以上四十九人
苏轼   刘安世 
范祖禹 朱光庭 姚勔
赵君锡 马默  孔武仲 孔文仲 吴安特
孙觉  钱协  李之纯 鲜于侁 赵彦若 (第 65a 页)
共为一复
盖初进入亦通封也明日进呈殊不怒色但云执政自
商量继而处厚复有疏执政请送蔡确分析谏官吴安
刘安世
论列而分析未上间会梁焘自潞州召为谏
议大夫至京曰比过河阳邢恕极论蔡确有策立勋社
稷臣也同谏官以恕之言 (第 25a 页)
明帝作相谓淹曰君今在
南司足以震肃百僚自宋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今日
可谓近世独步也(并分/纪)
殿上虎 刘安世
器之遍历言路正色立朝知无不言其
面折庭争至雷霆之怒赫然则执简却立俟天威少霁
复前极论一时奏对且前且却 (第 8a 页)
至今为膏肓之疾朝廷虽知其害
民以用度之不能救也臣恐异日青苗之害亦如河东
之为和籴也哲宗元祐四年司马康 刘安世
范祖禹言
今岁秋成望增价收籴来春榖贵则减价出粜诏户部
指挥诸路提刑司下丰熟州县量添钱广行收籴(并长 (第 5a 页)
   名臣奏议
令出而人不信欧阳修上 仁宗言多变则不信令频
改则难从今出令之初不加详审行之未久又欲更张
以不信之言行难从之令故每有处置之事州县知朝
廷未是一定之令则或相谓曰且未要行必须更改或
曰备礼行下略与应破指挥旦夕之间果然又变
虑未熟则令频改 刘安世
上 哲宗朝廷命令变易频
数远不过一二岁近或期月而已甚者朝行而夕改亦 (第 10a 页)
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见宏曲躬自卑帝问其)
(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由此以为故事东汉)不受私谢 (前汉刘安世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第 2a 页)
安)
(世
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本传晋羊祜凡所荐/人皆不知其由祜曰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本)
(传/)不为 (第 2a 页)
司但依此供状其后狱具正汇犹坐所言过实流窜海)
(岛公亦有安置/通州之命遗事)奉母就贬(绍圣初党祸起 刘安世
器之/尤为章惇蔡卞所忌远谪岭)
(外盛夏奉老母以行途人皆怜之器之不屈也一日行/山中扶其母篮舁憩树下有 (第 4a 页)
令丨丨丨之)
(今则不然时相有请不久当更既/而信然此命令日轻于天下也)审读应故事(哲宗元/祐二年) (刘安世
言朝廷命令变易颇数远不过一二岁近则期/月而已甚者朝令而夕改亦有前诏未颁而后令蠲除) (第 5b 页)
(蔡确安州所为诗 刘安世
论奏曰确诗十篇多涉讥讪/大不敬彭汝砺在中书为舍人亦皆数确疏丨馀丨丨)
(丨确/新州)言大臣难(仁宗嘉 (第 18b 页)
 (宗恶焉遂/复用士人)

事类口占兵数(魏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祖问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取簿参视之仁浦曰)
(臣悉能记之遂口占而疏举/籍以校一无差误五代史)掌宣密命(都承旨副都承/旨丨承丨丨丨)
(通领院务若便殿侍立阅试禁卫兵校则/随事敷奏承所得旨以授有司四朝志)始用士人(熙/宁)
(三年始以东上閤门使李评为枢密都承旨李绶/为之副不用院吏而更用士人自评始也续会要)复用
儒臣(萧正肃燧例知阁官兼承旨或怙宠招权孝宗思/丨丨丨丨淳熙九年正月命公以龙图阁待制为)
(之公言绩帅馀风未殄群臣进言非迎合献谀/则强辨邀誉当察诚伪虚实上称善孝宗圣政)文馆兼
(熙宁五年以尚书比部员外郎曾孝宽充史馆/修撰兼都承旨丨丨丨丨自孝宽始续会要)正人
宜留 (刘安世
作都承旨待制范相纯仁之出 (第 2a 页)
安世
章/疏已而复拜吕相大防遂 (第 2a 页)
安世
真定宣仁难之) …… (第 2a 页)
(吕云 刘安世
曾言范纯仁今既复用宜少避之宣仁曰/今既不作言事官自不相妨其后枢密院奏事宣仁申)
(前语韩师朴忠彦如吕 …… (第 2b 页)
 (道二年诏枢密院检详系掌朝廷机要文字不许/出谒及接见宾客亦令遵两省官施行孝宗会要)
事类枢掾(熙宁五年诏检详文字 刘安世
自擢置/丨丨奉职不苟可除集贤校理实录)机属
(神宗朝除范育检详文字制曰右府典领/枢丨而设丨于下以覈其 (第 3b 页)
却为给舍序班在/下也后遂为故事李氏谈录)论前相作诗(梁焘复为/左諌议大)
(夫前宰相蔡确作诗怨谤焘与 刘/安世
等交攻之窜确新州事略)论秀守市灯(陈良翰/除諌议)
(秀守遣吏市灯公论辍之/人闻之皆惧而畏言行录)(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