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同签
本朝枢密院旧制无同签书枢密院事者治平中始有
以郭逵为之(神宗正史/职官志)元丰官制行使副签书并罢惟

存同知(职/源)太平兴国八年张司空齐贤王公沔并以谏
议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退朝/录)签书大抵以处资浅之
人若签书一经亲祠方进同知及枢副若武臣擢预国
政只除同签书(职/源)
   承旨
本朝熙宁五年以尚书比部员外郎曾孝宽充史馆脩
撰兼都承旨文馆兼领自孝宽始(续会/要) 刘安世
作都承
旨待制范相纯仁之出 (第 36b 页)
安世
草疏已而复拜吕相大 (第 36b 页)
防遂拟 安世
真定宣仁难之吕云 (第 37a 页)
刘安世
曾言范纯仁
今既复用宜少避之宣仁曰今既不作言事官自不相
(言行/录)每崇政殿临决庶务则承旨侍立殿前 (第 37a 页)
直)心豁豁不置墙帷(临川集互/入暴白)
公尝问邵康节曰光如何人康节曰君实脚踏实地人
(闻见/录) 刘安世
从温公学者数年一日避席问尽心行
己之要可以终身行之者温公曰其诚乎 (第 60b 页)
安世
问公行
之何先温公曰自不妄语始(三朝言/行录)金玉比诚心(苏子/由集)
晁无咎言司马温公有言吾无过人 (第 60b 页)
心难穷(同/上)百鍊竟不变(栾城/集)灵珠在
泥沙光景不可昏(临川/集)劫火洞然不烬惟玉(杨中立吊 刘安世
文) (第 28a 页)
州教授告徐州守孙觉愿往见而觉不之许
乃托疾谒告来南京送别同舟下至宿而归(事见东坡/答陈傅道)
(书及 刘安/世
弹章)学者非韩不学(欧公书/韩文)
   寡和
子和之寡者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也(荀/子) (第 41b 页)
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
(壁曰丨丨盖/思念之也)殿上虎(宋史 刘安世
傅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諌进左諌议大夫在职累岁面)
(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 (第 17a 页)
州御史中丞孙抃荐为/监察御史初不相识也或问之曰昔人耻为呈)
(身御史今丨丨/丨丨丨丨耶)殿上虎(宋史 刘安世
传初除諌官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
(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 (第 36b 页)
者皆笑且骂绾曰笑/骂从汝丨丨丨丨丨丨)衙内钻(宋史王子韶传元祐中/历吏部郎中卫尉少卿)
(迁太常谏官 刘安世
言熙宁初士大夫有十钻之目子/韶为丨丨丨指其交结要人如刀钻之利又陷祖无择)
(于深文缙绅所共鄙薄岂/宜 (第 19b 页)
墨庄漫录绍/圣初逐元祐党人禁)
(中疏出当责人姓名及广南州郡以水土美恶系罪之/轻重而贬窜焉执政聚议至 刘安世
器之时蒋之奇颖)
(叔云刘某平昔人推命极好章惇子厚以笔于/昭州上点之云刘某命好且去昭州丨丨一回)当并 (第 4a 页)
   元城语

元城先生 刘安世
字器之大观间谪亳州寓永城县之
回车院年已六十馀维阳马永卿赴永城县主簿其舅
高邮张桐属使求教既至见先生 (第 2b 页)
  审定以为久远之规焉

刘安世
言于其君(哲/宗)曰臣尝考载籍以推先王之道
虽礼乐刑政号为治具而所以行之者特在命令而已
昔之善观人之 (第 21b 页)
  人报本反始之礼而欲致上帝之居歆而灵贶之

  飨答难矣
宋祖宗皆合祭天地其不合祭者唯元丰六年一郊元
祐诏议北郊苏轼主合祭从之者五人 刘安世
主分祭
从之者四十人
 苏轼曰舜之受禅自上帝六宗山川群神莫不毕告
 而独不告地祗武王克商柴上帝望山川 (第 12b 页)
 吴及(通州静海人举进士累官太常博士至和中上疏言继嗣事仁宗异其言用为谏官以劲直称)

(遇事无大小辄言之后迁员外郎直昭文阁)

 吴思道(金陵人以诗为苏轼 刘安世
诸人鉴赏官至团练使宣和末致仕后寓新安野服萧然如)

(云水人其高逸如此) (第 16b 页)
 胡世将(字承公唐老弟同登进士第为宝文阁直学士宣抚川陕时关陕初复分军移屯熙秦诸)


(道金人陷同州世将禦之金人不敢度陇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胡珵(字德思晋陵人宣和中登第尝从 刘安世
游学操行端方绍兴初召试翰林兼史馆校勘命珵)

(删定旧史忤执政出知严州)

 胡镗(字伯远江阴人举进 (第 6a 页)
 曾开(字天游准次子崇宁进士历官至礼部侍郎秦桧主和议开抗疏力争忤桧出知徽州寻褫职)

(后复秘阁修撰卒开尝师游酢友 刘安世
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 (第 10b 页)
 刘绚(常山人力学不倦明于春秋元祐初韩维荐为京兆府教授王岩叟又荐为太学博士皆不就)


(程颢每为人言他人之学敏则有矣未易保也若绚我无及焉)

  刘安世(字器之航子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司马光学问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

(语始调洺州法司历台谏论事刚直一时敬慑目之曰殿上虎哲宗末坐党安置英梅等州徽)


(宗即位移内郡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忠孝正直居家未尝有惰容尝曰吾欲为元祐全人)


(见司马光于地下也)
 刘安上(字元礼生有淑质端重嗜学与从兄安节俱以学行为乡里所推联荐于乡同游太学一)

(时贤士大夫 (第 13b 页)
 刘安世(字器之航子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司马光学问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

(语始调洺州法司历台谏论事刚直一时敬慑目之曰殿上虎哲宗末坐党安置英梅等州徽)


(宗即位移内郡 安世
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忠孝正直居家未尝有惰容尝曰吾欲为元祐全人)


(见司马光于地下也)

 刘安上(字 …… (第 13b 页)
 刘显(吉水人举进士为光禄主簿时曾布当国显于布为甥婿未尝间见布贬显得免后为夔路提)

(举常平子琮登第任诸王宫翊善靖康中京城受围敌议立张邦昌琮不预有文集数十卷)

  刘安世(字平叔安福人举进士尝知雩都县有郡官讽以献羡馀者安世曰上瘠赋重安得有羡)

(馀遂不仕归而设教远近愿受业者踵至杨万里从而师之安世没万里为制服及葬门人私)


(第 16b 页)
 刘显(吉水人举进士为光禄主簿时曾布当国显于布为甥婿未尝间见布贬显得免后为夔路提)

(举常平子琮登第任诸王宫翊善靖康中京城受围敌议立张邦昌琮不预有文集数十卷)

 刘安世(字平叔安福人举进士尝知雩都县有郡官讽以献羡馀者 安世
曰上瘠赋重安得有羡)

(馀遂不仕归而设教远近愿受业者踵至杨万里从而师之 (第 16b 页)
安世
没万里为制服及葬门人私) (第 16b 页)
 林彖(字商卿幼孤随母鞠于外祖陈次升家以舅得尽读六经百氏之书多闻元祐名臣出处大节)

(与宋累朝典故后侨居真州又得事 刘安世
任伯雨陈瓘诸公而与任申先象先兄弟为忘年)


(友绍兴初尝为签枢徐俯礼致而终不肯受其荐奉母归闽菽水尽 (第 19a 页)
 李永奇(青涧人世袭苏尾九族巡检金人陷延安授永奇及其子显忠官永奇泣曰我宋臣也乃)

(为彼用邪会刘豫令显忠率兵赴汴永奇密戒曰汝得乘机即归本朝毋以我故贰其志及豫)


(废金授显忠知同州显忠以计执金帅萨里罕急遣人告永奇挈家出城为金人所及家属二)


(百口皆遇害)

 李光(字泰发上虞人崇宁中进士师事 刘安世
钦宗时权右司谏高宗时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力)

(诋秦桧误国谪琼州安置子孟传累官太府丞终直宝谟阁所著有 (第 22a 页)
 子曰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则其说所由来远
 矣 人君不患出言之难而患践言之难知践言之
 难则其出言不容不慎矣昔 刘安世
见司马温公问
 尽心行已之要可以终身行之者公曰其诚乎刘公
 问行之何先公曰自不妄语始刘公初甚易之及退 …… (第 18b 页)
 而自檃括平日之所行与凡所言自相掣肘矛盾者
 多矣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
 事坦然常有馀裕夫 刘安世
一士人也所交者一家
 之亲一乡之众同列之臣不过数十百人而止耳然
 以言行相较犹有自相掣肘矛盾者况夫天 (第 19a 页)
项缀盘环缀二绩形峻有大弦小声蝉翼琴汉宋朦之
作尾间缀尖蝉云泉琴晋 刘安世
作项旁为半月形连
珠琴隋逸士李疑作于玉女腰旁为连珠彩弦音操清
亮俗呼连珠先生 格古要论唐时有雷文张越 (第 6a 页)
卒无所定垂之
本朝未遑釐正臣以为既罢合祭则南北二郊自当别

初诏议北郊典礼苏轼主合祭之说从之者五人 刘安
主分祭之说从之者四十人又有三人欲于十月以 …… (第 5b 页)
通爟(爟举也天子不亲至祠而望拜/宜知早晏故以火为之节度也)火天子于禁
中望拜既而朝廷复下三状再令详定 安世
复议略曰
苏轼谓合祭圜丘于礼为得不可复改臣等谨按周礼
天子亲祠上帝凡九国朝三岁一郊固已疏阔岂可因
循 …… (第 6a 页)
  事员役与夫六军将士食之三岁而用之一日岂
  得为劳古之天地之祭尚诚贵质非如明堂大飨
  备物尽美其经费固可簿正也 刘安世
亦言郊祀
  赐予乃五代姑息之弊此虽不能遽罢而分而为
  二未尝不可若推恩泽肆大𤯝此真得已而不已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