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農家類
小說家類
藝術類
天文算法類
 (冷利若久食则助热/损齿生虫之害同也)
刺蜜(拾/遗)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草蜜(拾/遗)给勃罗
 集解(藏器曰交河沙中有草头上有毛毛中生蜜胡/人名为给勃罗时珍曰按 李延寿
北史云高昌)
 (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味甚甘美又梁四公子记云/高昌贡刺蜜杰公云南平城羊刺无叶其蜜色白而 (第 17a 页)
 集解(时珍曰木绵有草木二种交广木绵树大好抱/其枝似桐其叶大如胡桃叶入秋开花红如山)
 (茶花黄蕊花片极厚为房甚繁短侧相比结实大如/拳实中有白绵绵中有子今人谓之斑枝花讹为攀)
 (枝花 李延寿
南史所谓林邑诸国出古贝花中如鹅/毳抽其绪纺为布张勃吴录所谓交州永昌木绵树)
 (高过屋有十馀年不换者 …… (第 74b 页)
 (种木绵四月下种茎弱如蔓高者四五尺叶有三尖/如枫叶入秋开花黄色如葵花而小亦有红紫者结)
 (实大如桃中有白绵绵中有子大如梧子亦有紫绵/者八月采救谓之绵花 李延寿
南史所谓高昌国有)
 (草实如茧中丝为细纑名曰白叠取以为帛甚软白/沈怀远南越志所谓桂州出古终藤结实如 (第 74b 页)
 (三四次即愈/孙氏集效方) 赤白下痢(黑牛散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泻用黑牛儿即蜣螂)
 (一名铁甲将军烧研每服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以黄酒服立效 李延寿
方)大肠脱肛 (第 16a 页)
 牙䘌作痛(蜗牛壳三十枚烧研/日日揩之良 圣惠)大肠脱肛(蜗牛壳去/土研末羊)
 (脂溶化调涂送入/即愈 李延寿
方)
蛞蝓(音阔俞品/本经中)
 释名陵蠡(音螺/本经)附蜗(别/录)土蜗(同/)托胎虫(俗/)鼻涕 (第 25b 页)
 集解(藏器曰驼鸟如驼生西戎高宗永徽中吐火罗/献之高七尺足如橐驼鼓翅而行日三百里食)
 (铜铁也时珍曰此亦是鸟也能食物所不能食者按草 李延寿
后魏书云波斯国有鸟形如驼能飞不高食)
 (与肉亦啖火日行七百里郭义恭广志云安息国贡/大雀雁身驼蹄苍色 (第 19b 页)
 李日知(荥阳人及进士第武后时历司刑丞时法令严吏争为酷日知独宽平尝免一囚死少卿)

(胡元礼曰吾不去曹囚无生理日知曰吾不去曹囚无死法后竟用日知谳议累迁侍中罢为)


(刑部尚书致仕)

  李延寿(相州人仕为崇文馆学士尝追述父志作南北史一百八十篇上之又撰太宗正典高宗)

(观之咨美直笔赐帛褒之)
 李杰(相州滏阳人本名务光少以孝弟擢第为河东巡察黜陟使课最诸道先天中自陜州刺史改)

(河南尹府 (第 7a 页)
 者凡案间无他书惟印行唐鉴一部曰近方见此书

 三代以后无此议论
涑水司马氏曰 李延寿
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机
 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
 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唯 (第 3a 页)
延寿
可以亚之
 但恨 (第 3a 页)
延寿
不作志使数代制度沿革皆没不见耳
和靖尹氏曰太史公不明理只是多闻如伯夷序传引
 盗蹠是也若孔子虽颜子之 (第 3a 页)
 色如此之类曰矫可乎故荆公诗云鄙哉斗筲人得
 失易惊怯妄言屐齿折吾欲刋史牒盖深疾作史者
 之谬也
南北史
  李延寿
著南北史粗得作史体故唐书本传亦谓其
 过本书远甚然好述妖异兆祥谣谶特为繁猥如云
 陈主名叔宝以反语为 …… (第 15a 页)
 李汉英秀才与昆弟同游娼馆题壁而去有滑稽子
 书昔人雁诗于其旁曰两行何处闹文字一队谁家
 好弟兄
绝欲 延寿
 蒲傅正知杭州有术士请见年踰九十有婴儿之色 (第 19b 页)
木今广东
有蛋户音旦字书本作䗺蜒仍音延常璩巴志曰涪陵
郡诸县北有獽䗺刘宋时广州刺史羊希使刘思道伐
李延寿
曰其流曰蜑曰獽曰俚曰獠曰㐌㐌音夷今
则粤西有狼有獞有猺琼州之蛮曰黎人沅靖贵州之 (第 29a 页)
一名毛布之诸番杂志曰木棉/吉贝木所生占城阇婆诸国皆有 今已为中国珍货)
(但不自本土所产不能足用曰 李延寿
南史曰高昌国/有草实如茧中丝为细纑名 白叠取以为帛甚软白)
(珠沈怀远南越志曰桂州出古终藤结实如鹅 …… (第 1b 页)
结实大如桃中)
(有白绵绵中有子大如梧子亦有紫绵者八月采梂谓/之绵花然则张勃所谓木棉盖指似木之木棉也 李延)
(寿
沈怀远所谓木棉则指似草之木棉也此种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矣不蚕而绵不)
(麻而布利被 (第 2a 页)
(列传云/)又命李淳风 李延寿
等十三人分掌著述敬播
四人等考正类例多出敬播天文律历则李淳风为之
惟宣武纪陆机王羲之传论太宗则自为之 …… (第 10b 页)
   后周书类
唐令狐德棻撰初周柳蚪隋牛弘各尝论次率多抵牾
唐初诏德棻与陈叔达庾俭同加修纂历年不就贞观
三年与岑文本崔仁师撰次为纪八传四十二凡五十
(书目/) 先是苏绰秉周政军国词令多准尚书牛弘
为史尤务清言德棻因之以成是书故多非实录仁宗
时出太清楼本各史馆秘阁本又募天下献书而取夏

竦李巽家本下馆阁是正其文字而后林希王安国上
(晁志/)
   南北史类
南史 唐李延寿
撰初 (第 20b 页)
延寿
父欲拟春秋编年刋究南北
事未成而殁 (第 20b 页)
延寿
数与论撰追述先志起宋永初元年
尽陈正明三年作本纪十列传七十谓之南史凡八十
卷 北史 (第 20b 页)
唐李延寿
撰起魏登国元年尽隋义宁二年
作本纪十二列传八十谓之北史凡一百卷(书目二史/) (第 20b 页)
(删烦补缺过本史远甚独缺本志而隋书有之故隋书/)
(亦传于世晁志/) 先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天下参隔
南方谓北为索虏北指南为岛夷互相抵毁 延寿
父思
所以改正事未成而卒 (第 21a 页)
延寿
乃续父业谓之南史北史
百八十篇详于北而略于南以唐承隋隋承周故也(会/)
(要/) 司马温公曰 (第 21a 页)
李延寿
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禨
祥谈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
烦冗芜秽之辞切谓陈寿之后惟 (第 21a 页)
延寿
可以亚之但恨 …… (第 21a 页)
其不作志书使数代制度沿革皆没不见耳(通鉴前例/)
 通鉴外纪序云 李延寿
总八朝为南北史而言辞卑
弱义例烦杂书无表志沿革不全(刘恕/)  (第 21b 页)
李延寿
为南
北史于北则前儒林于南则冠以循吏岂非所以礼义
之邦为无足贵而夷虏之域当示之以激劝乎及刘知
几作史 (第 21b 页)
 唐颜师古撰初武德间命封德彝颜师古修隋史未
就贞观三年复诏魏徵撰房玄龄总之为五纪五十列
传惟十志未上又诏于志宁李淳风韦安化 李延寿

狐德棻裒缀三十卷高宗时上之其志上总梁陈齐周
之事(书目/) 其篇第虽编入隋书其实别行俗呼为五
代 …… (第 1b 页)
孙思邈之高尚而槩之以方技
是弃其大行而取其小节也此则旧史之失也 古之
修史多出一家故司马迁班固姚思廉 李延寿
之徒皆
父子论撰数十年方成盖通知本末则事实贯穿不牴
牾惟后汉东观群儒纂述无统而前史讥之况夫唐之
为国 (第 5a 页)
因丘明编年之体仿简要之文网
罗众说成一家书恕曰司马迁以良史之才叙黄帝至
秦汉兴亡治乱班固已下世各名家 李延寿
总八朝为
南北史而言词卑弱义例烦杂书言表志沿革不完梁
武帝通史唐姚康复统史世近亡轶不足称也公欲以
文 …… (第 3b 页)
唐太宗政要 李延寿
尝撰太宗政要调露中高宗观之
咨美直笔藏副秘阁
吴兢武后实录初与刘子元撰定武后实录叙张昌宗
诱张说诬證 (第 24a 页)
宁不愧乎若杜淹之才辨多闻考之本传亦曰尝为文
馆学士矣而名不列于图魏徵之忠蹇颜师古之明练
治体令狐德棻 李延寿
之史学其为益殆不浅也而反
不厕于其间又未知其果何如也此吾犹有遗恨云
 初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 (第 38b 页)
若贾谊则刘向以为古之伊管未能
远过若诸葛孔明则陈寿评之以管萧之亚若王导则
桓彝比之以为管夷吾若王俭则 李延寿
谓其雅道自
居早怀伊吕之志而衣冠礼乐尽在于是若王镇恶则 (第 13a 页)
李延寿
谓其推锋直指前无强敌为周之方叔若崔浩
则自比于子房若刘湛则自比之于管葛若坦崇祖则 (第 13a 页)
称为御撰是掠美于群臣切原太宗之称为御撰者是
掠美于群臣岂其万机之暇犹能为此丽藻耶且廷臣
李延寿
者最长于史笔南北八代二书百八十篇者
皆自 (第 7b 页)
延寿
次之其它如令狐德棻既明修史之义如崔
仁师岑文本次周史李百药次齐史姚思廉次梁陈二
史魏公次隋史房元龄总 (第 7b 页)
监修之夫以南北二史其言
词与晋同赞序与晋同 延寿
德棻等既以南北驰名自不
得以晋史知名也群臣次晋史而太宗擅名此何足怪 (第 7b 页)
寿作三国志韦昭作/吴书薛居正作五代史欧阳公删脩)后魏北齐
后周之书南史北史小史统史之别(梁武帝作通史 李/延寿
作南北史高)
(氏作小史姚康复作统史魏收魏澹张大素斐安时并/作北魏书李德林张大素李百药并作北齐书令狐 (第 2a 页)
 初举秀才为散骑侍郎 历尚书郎与李若俱见称

 重语曰京师灼灼崔儦李若 仕隋累迁散骑侍郎
崔遹字宁祖有名于时为慕容垂尚书左丞 曾孙延
 寿冀州 主簿 延寿
字隆宗简率友悌居丧以孝闻
 位兰陵燕二郡太守
崔鉴字神具绰之子也为徐州刺史于州铜冶为农具
 兵人获利 (第 6a 页)
 则笑而不言叹曰肉谱定可畏许敬宗曰仓曹此名
 岂雅目耶世南曰昔任彦升通经时称五经笥今以
 仓曹为人物志可乎 李延寿
世居相州贞观中直国史初父常以六朝南方
 谓北为索虏北方指南为岛夷其史于本国详它国 (第 20a 页)
  史学

唐穆宗长庆三年二月谏议大夫殷侑言司马迁班固
范晔三史为书劝善惩恶亚于六经比来史学废绝至
有身处班列而朝廷旧章莫能知者于是立三史科及
三传科通典举人条例其史书史记为一史汉书为一
史后汉书并刘昭所注志为一史三国志为一史晋书
为一史 李延寿
南史为一史北史为一史习南史者兼
通宋齐志习北史者通后魏隋书志自宋以后史书烦
碎冗长请但问政理成败所因 (第 3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