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農家類
小說家類
藝術類
天文算法類
征西将军、益州刺史昭明八世孙,历水部郎中。
金简
按《汪溪族谱》:简,刺史端绪子。贞观中,以文学名, 李延寿
荐,授安养尉,累迁苏州别驾,遂家焉。弟策,婺州别驾,亦遂家焉。
金梁凤
按《唐书·袁天纲传》:元宗时
初,以杰子引为嗣曹王,备历卫尉少卿同正员,薨。开元十二年,引薨,子戢嗣,位左卫率府中郎将。子皋嗣。 李延寿
按《唐书·令狐德棻传》: 李延寿
者,世居相州。贞观中,累补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转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初, 延寿
父太师,多识前世旧事,常以宋、齐、梁、陈、齐、周、隋天下参隔。其史于本国详,他国略,往往訾美失传,思所以改正,拟《春秋》编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殁。 延寿
乃追终先志。本魏登国元年,尽隋义宁二年,谓之《北史》;本宋永初元年,尽陈祯明三年,谓之《南史》,上之
,故独归美太宗耳。繁芜滋蔓诬谈隐语,鄙亵之事具载之甚失史体三国过于略而晋书过于繁南北,七代各有其书至 唐李延寿
总为南北史,遣辞记事颇为得中而其事迹污秽,虽欲文之而莫能文矣。隋史成于唐兴亡之际,徼讦好恶有浮于言者
太宗耳。繁芜滋蔓诬谈,隐语鄙亵之事,具载之,甚失史体。三国过于略,而晋书过于繁,南北七代各有其书,至 唐李延寿
总为南北史,遣辞记事,颇为得中。而其事迹污秽,虽欲文之,而莫能文矣。隋史成于唐兴亡之际,徼讦好恶,有
瓠。妻帝之女。乃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妇。是为南蛮则知其说原衍于此。是殆以白犬为庞尔。至郭璞。张华千宝范晔 李延寿
梁载言乐史等。各自著书。枝叶其说。人以喜听而事遂实矣且其说曰高辛氏募有得犬戎吴将军首者黄金千镒。邑万
以獠为西南夷。至是三矣。已辩之于前。今复申言之。蜀主李势之时。獠始自山出从巴西至犍为梓潼。布满山谷。 李延寿
北史曰。獠盖南峦之别种。印笮川洞之间。散居山谷。种类甚多。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惟以长幼次第
。第六十九贼臣侯景。王伟熊昙朗周迪。留异陈宝应第七十 蒯东寅序云。南史所载宋齐梁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 李延寿
撰述之笔详矣。仆请槩而言之。宋高祖讨桓玄。除𣈆孽自尔骨肉相残。七传为齐太祖所灭。齐兴仅二十四年东昏 ……西域第八十五。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车第八十六突厥。铁勒。第八十七。序传第八十八。唐书 李延寿
序。传曰。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秩为理氏。历夏 ……之始也。皓弟二子歆。字士业。嗣为凉公。为沮渠蒙逊所灭。世子重耳奔于江左。遂仕于宋后归魏。为弘农太守。 延寿
曾祖。晓字仁略太尉虎子也。北齐天保中。历广武东管二郡太守。晓生超字仲举。生太师字君威。唐初以窦建德礼 ……史刋勒以定。北史勘校粗了既撰自私门。不敢寝嘿。又未经闻奏。亦不敢流传。轻用陈闻伏深战越。谨言。新唐书 李延寿。
传。初 延寿
父太师。刋究南北事。未成而殁。 延寿
既数。与论撰。所见益广。乃追终先志。本魏登国元年尽隋义宁二年。作本纪十二。列。传八十八。谓之北史。本 ……。未之有也。而魏书序纪。袭其虚号。何异沐猴而。冠。腐鼠称璞者矣。晁公武读书志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 唐李延寿
撰。 延寿
父太师。𡮢谓宋齐逮周隋。分隔南北。南为北为索虏。北谓南谓岛夷。欲改正拟吴越春秋编年。未就而卒。 延寿
后预修𣈆隋书。因究悉旧事。更依马迁体。总叙八代北起魏尽隋。二百四十二年。南起宋尽陈。百七十年。并为 ……字。有自改易者。仍皆不用汉书上古字。皆以今字代之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馀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吴箕常谈 李延寿
作南北史。于北史多溢美而书之亦甚详。书北事则曰某皇帝。书南事则曰某帝。盖唐承隋祚。其来自北。而高祖之前。与 延寿
累叶。皆仕北朝。其私意如此。王滹南先生集北史梁鄱阳王宝寅终于魏。南北史一书也既立宝寅子魏朝矣。而南史 ……斩之。王甚不悦。通鉴所载。其语尤详。而陈书南史。乃谓𣈆王命斩之。此必当时秉笔者。曲饰主阙。而姚思廉 李延寿。
猥承其误耳迹炀帝所为当以隋史为正。类说 李延寿
箸南北史。粗得作史之体。故唐书本。传亦谓其过本书远甚。然。好述妖异。兆祥谣谶。特为繁猥。如云陈后主名 ……少时惟得高氏小史读之。自宋迄隋。并南北史。或未𡮢得见或读之不熟。今因修南北朝。通鉴。方得细观。乃知 李延寿
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禨祥谈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切谓陈寿之后。惟 延寿
可以亚之也。胡氏致知编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详于北而略于南。以唐承隋。隋承周故也。温公曰 李延寿
书亦近世之佳史也。但恨其不作志书。使数代。制度沿革。皆没而不见。山堂考索通鉴外纪序云。 李延寿
总八朝为南北史而言辞卑弱。义例烦杂。书无表志。沿革不全。刘恕 李延寿
为南北史。于北则前以儒林。于南则冠以循吏。岂非以礼义之邦。为无足贵。而夷虏之域。当示之以激劝乎。及刘 ……五。长孙无忌等撰志三十。初诏颜师古孔颖达修述。徵总其事。序论皆徵自作。复又诏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 李延寿。
同修五代史志。无忌上之。诏编第入隋书。人亦号五代史志。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淳风独作直斋书录解题。十志。
。长俏。格辅元虞世南。李百药。安期褚亮。刘李孙。李玄李守素。姚思廉。璹班。令狐德棻。峘。邓世隆顾胤。 李延寿。
第二十七。苏世长。良嗣。并。韦云起。方质。孙伏伽。张玄素。第二。十八。于志宁。休烈。敖。琮庞严道。高 ……。而各徇私。好。八曰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苟容。何谓责任不专。夫古之脩史。多出一家。故司马迁班固姚思廉 李延寿
之徒皆父子论撰。数十年方成。盖通知本末。则事寔贯穿不抵捂也。惟后汉东观群儒。纂述无统。而前史讥之。况
魏主遣李顺迎武宣王女为夫人。先。悉荐翻会卒。牧犍称先王遗意。遣左丞宋繇送其妹兴平公主于魏。拜右昭仪。 李延寿
曰。魏主增置左右昭仪。魏主谓李顺曰。卿言蒙逊死。今则验矣。又言牧犍立。何其妙哉。朕克凉州亦当不远于是
阳王景年元年契与李宝同奔伊吾契弟和收馀众奔车师前部王伊洛时沮渠安周屯横截城。和攻拔之又拔高宁白力二城 李延寿
曰高昌国有四十六镇交河田地高宁白刃横截等馀不具载白力当作白刃遣使请降于魏。使疏吏翻甲戌上以疾愈大赦五
台城也。劭以伪诏示门卫曰。受敕有所收讨。令后队速来。张超之等数十人驰入云龙门。及斋阁。拔刀径上合殿。 李延寿
曰。晋世诸帝多处内房朝宴所临东西二堂而已。孝武末年清暑方构。永初受命。无所改作所居惟称西殿。不制嘉名
圣人之书。不当下侪诸史。崔萧所记列国之事。不得与正史比。舒公所评。固不易之论。至若南北朝。各有正史。 李延寿
因其文而删定焉。今七史既具。而复列李氏之书。则重复矣。诚以陈寿所著魏吴蜀为三书。而除南北史之复出者。
文粹跋老子像赞后右李公麟。画老子像。且述为赞。谓老子始因母李氏为之姓。此盖本于葛玄之论然恐非也。窃按 李延寿
所自序周时有李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而生子耳。字伯阳。即老子也。是则其母乃益寿氏。何谓李姓哉。 延寿。
史臣其所书。皆有据依。终当不诬耳。又按氏族诸书。李氏出高阳氏。高阳氏有才子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 ……而道家八十一化书所录。则又谓李灵飞。得修生之道。其妻尹氏实生老子。其讳则弘元曜灵。其字则光明也。尤与 延寿
之序不合。愈不足取信嗟夫。老子一也。或以为伯阳。或以为老莱子。或以为太史儋。司迁尚不能为一定之说。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