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其一在洛阳即成周成周本并河南之总名而迁殷
 顽民于成周实在此洛阳周公卜瀍水东者也是为
 东都之下都则保釐大臣如君陈 毕公
治事者居之
 幽王既失丰镐平王遂迁东都之王城王子朝之乱 (第 3a 页)
 三公下行端揆之职也所以然者三公与王坐而论
 道故难其人而冢宰总百官均四海亦不易处也
 吕祖谦曰案顾命太保领冢宰 毕公
领司马毛公领
 司空别有芮伯为司徒彤伯为宗伯卫侯为司寇则 (第 14b 页)
  此驾说也人君为治诚能不遗斯人惟其言之是

  咨是用则其治效之臻视夫用彼新进少年不经
  事者其相去奚翅十百哉
毕命惟公 (毕/公)
(盛大/之义)德克勤小物(细行/也)弼亮四世(文武/成康)
正色率下罔不祗(敬/也)(法/也) (第 15b 页)
(训/也)嘉绩多于先王予小子
(康王自/谓也)(垂/衣)(拱/手)仰成
 蔡沈曰 毕公
既有盛德又能勤于细行辅导四世风
 采凝峻表仪朝著(谓朝内列/位有常处)若大若小罔不祗服师
 训休嘉之 …… (第 15b 页)
  孚于人商功利课殿最虽不若新进者至于雍容
  廊庙天下想望其风采足以廉顽立懦敦薄厉偷
  如泰山乔岳初无运动之劳而功之及人厚矣
  公
四世元老虽有不可及之盛德常有不自足之
  诚心小物不以不必勤而不勤嘉绩不以已多于 (第 16a 页)
  是诚万世人君命官化民之要道也
毕命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
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
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既历三纪(十二年/曰纪)(父子/曰世)

风移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
 蔡沈曰 毕公
代周公为太师也文王武王布大德于
 天下用能受殷之命言得之之难也周公左右文武
 成王安定国家谨毖顽民迁 …… (第 4a 页)
 者人心之所宜根于人心之所同然此之谓大训古
 训所载亦惟德义而已即人心之所同然而證之古
 所已然非德义之外有古训也 毕公
之化本诸同然
 而民易从参诸己然而民易信闲之之道孰过于此 (第 7b 页)
  而自怠为恶者不知其不可为而日肆矣此康王

  命 毕公
以保釐东郊而必告之以旌别淑慝也然
  其旌之也则表厥宅里使过其居者曰此善人之
  居君上所以彰而表之 (第 3a 页)
  年筑郎囿定十有二年筑蛇渊囿人君之示子孙
  也可不谨哉
左传襄公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太宰为平公筑台妨于
农收(谓收敛/之时)子罕请俟农功之 毕公
弗许筑者讴曰泽
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
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 (第 5b 页)
其官赠长孙/祯武获窦毅韦元贞张说裴)
(光庭而/已通典)
   太傅(五/)
白周毕(周成王即位周公 毕/公
并为太傅史纪四)禹彪(邓禹邓彪并为太/傅后汉三十四)听 …… (第 11b 页)
   司马(八/)
白祈父(大司马/见诗传)雎鸠(传曰少昊氏以鸟名官雎鸠氏司/马也注云王雎也鸷而有别故命)
(为司马以/主法制)统六师(尚书司马统六师平邦国注云夏官/卿也主戎马之事掌国征伐统正六)
(军治邦/国之乱)田苴立功(史记晏子荐田苴曰文能附众/武能却敌乃为大司马立大功)景舍

辞赏(景舍为大司马伐蔡有/功楚王赏之舍辞不受)司武(宋司/马名)周用吕尚(大公/望为)
(司/马)汉宠霍光(光为司马秉政十/三年百姓充实)兼领(尚书注云成王之/时 毕公
为三公兼)
(领司/马职)穰苴桓温(并为/司马)九法(黄帝时常以为大司/马掌建邦之九法也)周任元 (第 14b 页)
孟春无聚大众无置城郭(妨农/事也)
孟夏无起土功不可以动众宋皇国父为平公筑台妨
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 毕公
不许筑者歌曰泽门之
晰实兴我役(国父白而/居泽门)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黑而/居邑中)
子罕闻之亲执 (第 8b 页)
    惠公(夷襄公子)

战国诸侯




     (与周同 姓毕公高
苗裔毕万之后毕万事晋献公晋灭魏以封万后桓子与赵襄子)
     (韩康子共灭智伯分为三晋桓子孙斯威烈 (第 28b 页)
 酆舒(赤狄潞子婴儿之臣也晋景公之姊伯姬潞子夫人也舒为政而杀之伤潞子目晋伐之或曰)

(酆舒有三隽伯宗曰狄有五罪杀舒以婴儿归)

(宋)酆伸之(淳安人绍兴进士)   酆康(庐陵人知英州)
(明)酆洪(陆川人洪武初任御史)  酆海(江西人正统进士)

 酆初(固始人宣德中任九江府教授)
(始平宫音周文王十五子 毕公高
之后毕万封魏食采冯城因氏又望出颍川上党)
(周)冯郝(楚大夫宋惠施奔楚怀王受之冯郝劝勿受王曰善乃封惠 (第 12b 页)
 双应麟(华阳人正德举人)

 双凤鸣(陜西人隆庆辛未进士)
(始平宫音周文王子 毕公高
之后封于庞乡因氏焉又望出京兆谯国)
(周)庞涓(魏人与孙膑同学兵法后与孙膑战使人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 (第 10b 页)
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万姓统谱卷二十五   明 凌迪知 撰
上平声


十四寒

(荥阳羽音周文王 毕公
之子孙食采于潘因氏)
(周)潘崇(楚穆王立以其为太子之室与潘崇使为太师且掌环列之尹)
 潘党(字叔党 (第 1a 页)
 万姓统谱卷四十二   明 凌迪知 撰
下平声


七阳

(望出太原周灵王太子晋之后世传晋登仙是王家之太子遂称王氏出北海陈留齐王田和之后出东海姬)
  (姓毕公高
之后出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后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殷王子比干之后)
 (又唐王宗隋末改为 (第 1a 页)
帝之上在三王之右非若此而已诚得天下贤士公
卿在位咸得其人矣譬若以召公为丞相孔丘为御史
大夫太公为将军 毕公高
拾遗于后卞庄子为卫尉皋
陶为大理后稷为司农伊尹为少府子贡使外国颜闵
为博士子夏为太常孙叔敖为诸侯相子 (第 20b 页)
佩山玄玉其在少昊则睢鸠氏之任颛顼以
司马主火尧命羲叔为司马夏官也虞夏二代以司马
夏官弃居其职周成王以 毕公高
为司马楚汉之际曹
无咎周殷始居其职
诔后汉杜笃大司马吴汉诔曰笃以为尧隆稷契舜嘉
皋陶伊尹佐殷吕尚翼周 (第 3a 页)
莫不率俾功高于伊周而赏卑乎齐晋朕甚恧焉今
以十郡封君为魏公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
建冢社昔在周室 毕公
毛公入为卿佐周召师保出为
二伯外内之任君实宜之其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又
加君九锡其敬听朕命魏国置丞相以 (第 3b 页)
 毅然贲育不能夺盖其怯者血气也其勇者义也
西山真氏曰赵文子之贤出于天资而未尝辅之学故
 志不能帅气年未及耄而偷惰形焉其视 毕公
弼四
 世而克勤小物卫武过九十而以礼自防何相去之 (第 9a 页)
 之大戒二命也义也子之于父无适而非命也臣之

 于君无适而非义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东莱吕氏曰 毕公
弼亮四世为周父师而康王之册尚
 有罔曰弗克罔曰民寡之戒康王非敢少 (第 40b 页)
毕公
盖规
 警勉饬此是君臣间常法初不以耆艾废也
  臣道
程子曰臣之于君竭其忠诚致其才力用否在君而已
  …… (第 40b 页)
 若挞于市一夫不获时予之辜君不尧舜心便愧
 耻民有不获是为己辜真所谓任天下之重者
 存伊尹之心方得  毕公
以四朝元老方且克勤小
 物若在吾人则合当如此也古人未尝不谦至周公 (第 48b 页)
帝之上在三王之右非若此而已诚得
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人矣譬若以周召为丞相
孔丘为御史大夫太公为将军 毕公高
拾遗于后弁严
子为卫尉皋陶为大理后稷为司农伊尹为少府子赣
使外国颜闵为博士子夏为太常益为右扶风季路为 (第 20b 页)
   得民
蔽芾(音/废)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音/钹) 蔽芾甘棠勿剪
勿败召伯所憩(音/器)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音/税)
(风诗国/ 甘棠)
缁衣之宜分敝予又改为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
(叶在/早反)兮 缁衣之席(叶祥/籥反)兮敝予又改作兮(诗国风/缁衣)
(音/迥)酌彼行潦(音/老)(音/楫)彼注兹可以餴(音/分)(音炽叶/昌里反)

弟君子民之父母(诗大雅/泂酌)
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毛诗/甘棠)
此公侯之所以捍城其民也(左传成公/十二年)
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捍城而制其腹心(左传成公/十二年)
宋皇国父为太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
功之 毕公
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
黔实慰我心(左传襄公/十七年)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