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傳記類
四十六年秦 张仪
及齐楚之相会齧桑四十七年秦 (第 21a 页)
张仪
自齧桑还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
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听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复阴
(第 21a 页)
张仪
益甚
四十八年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燕易王薨/子哙立)
周慎靓王二年秦伐韩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 (第 21a 页)
  秦并六国(二/)
周赧王元年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
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齐伐燕取子/之醢之遂杀)
(王/哙) (齐宣子薨子/湣王地立)
二年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秦王欲伐齐

患齐楚之从亲乃使 张仪
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
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
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 (第 24b 页)
弟之国楚王
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
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于之地不
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
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
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于之地六百里 张仪
至 …… (第 24b 页)
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
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 张仪

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
人得地乃以相印授 (第 25a 页)
张仪
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
一将军随 (第 25a 页)
张仪
至秦 (第 25a 页)
张仪
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
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
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 …… (第 25a 页)
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
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
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 张仪
曰秦彊楚弱大王
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
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杀之靳尚 (第 26a 页)

郑袖曰秦王甚爱 张仪
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 …… (第 26a 页)
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
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
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 张仪
而厚礼之 (第 26b 页)

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
不格明 …… (第 26b 页)

渑池约四国为一以攻赵赵服必四分其地臣窃为大
王计莫如与秦王面相约而口相结常为兄弟之国也
赵王许之 张仪
乃北之燕说燕王曰今赵王已入朝效 …… (第 28b 页)
赵之患
矣燕王请献常山之尾五城以和张仪归报未至咸阳
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 张仪
及即
位群臣多毁短之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

(第 29a 页)
张仪
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 …… (第 29a 页)
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
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
王许之齐王果伐梁梁王恐 张仪
曰王勿患也请令齐
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
于秦也齐王曰何 (第 29b 页)
 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姓/尚名)尚得事幸姬郑袖(战国/策作)
 (袖古/字也)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仪将杀之靳
 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 张仪
将以六县及美女赎之
 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袖日夜泣
 于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 …… (第 29a 页)
 献常山(即恒山在今山西大同府/浑源州汉以文帝讳改名)之尾五城以和仪
 归报未至而秦王薨太子立太子素不悦 张仪
诸侯
 闻之皆畔衡复合从
(辛/亥)五年(秦武王/荡元年)(第 30b 页)
张仪
复出相魏
 张仪诡说秦王(武王/)而相魏一岁卒仪与苏秦皆以
 从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 (第 30b 页)
 午谷(雍/录)在终南山麓宋种放隐此山东明峰(府/志)

子午谷 在县南百里长六百六十里(县/图) 张仪
说赵曰
 秦一军塞午道(战国/策)长安有子午谷北山是子南山
 是午则午道秦南道也(鲍氏/注)平帝元始 (第 4a 页)
  西安府长安县

郭杜镇 在城南三十里(县/册)
贾里镇 在县南三十五里(县/册)
黄良镇 在县南四十里(县/册)
姜村镇 在县南五十里(县/册)
子午镇 在县南五十五里(县/册)宋景祐三年置以南山
 子午谷名(宋敏求/长安志)长安子午镇(金史地/理志) (附古子/午关)
 仪
曰秦一军塞午道鲍氏曰北山是子南山是午颜
 师古曰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汉道者名子午谷 (第 1b 页)
 张国运(监军道以/上临潼人)  马福(知/县)

 李济(知/县)      刘玉(知/县)
 李瓒(都/事)       张仪(知/县)
 李恭(知/县)      王玺(知/县)
 赵恕(知/县)      王绪(知/县)
 陈华(提 (第 64a 页)
 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
 秦所以重王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
 西生秦患北绝齐交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使受
 地于秦 张仪
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
 报楚王王大怒欲伐秦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赂
 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 (第 2a 页)
 之以土秦王大怒其臣曰此秦得之瑞秦王未知蜀
 道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尾下伪如养之者言此天
 牛能屎金蜀人见而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成道秦
 知蜀道使 张仪
伐之蜀王开战不胜而亡(十三/州志)
平舒城 在华阴县西北六里(括地/志)秦始皇使者尝夜
 过平舒道有 (第 82a 页)
冢墓求古物致此(暇日/记)
武功典史 张仪
仪封人刻薄狡险善虐其民取之及骨
髓及语百姓吾为吏廉士大夫不知也即有弗廉我安
敢昧城隍当使我父子同日横 (第 122a 页)

 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
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战国策陈轸去楚之秦 张仪
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
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
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王召陈轸告之曰 (第 3b 页)
吾能听子
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
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宜安之也轸曰臣出必

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否也楚人有
两妻者人誂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
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取
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
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詈人也今
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情输
楚楚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
楚与不轸出 张仪
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 …… (第 4a 页)
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而伐虞遂取之今
秦自以为王能害王者之国者楚也楚知横门君之善
用兵与陈轸之智故骄 张仪
以五国来必恶是二人愿
王勿听也 (第 5a 页)
张仪
果来辞因言轸也王怒而不听
史记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 …… (第 5a 页)
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居秦
期年秦惠王终相 张仪
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
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秦
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犀首 …… (第 6a 页)
战国策 张仪
欲穷陈轸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倍之将
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郑
彊出秦曰应为智夫魏欲绝 …… (第 10a 页)
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
可若不听是王今困也且使万乘之国免其相是城下
之事也
史记留魏四岁而魏襄王卒哀王立 张仪
复说哀王哀
王不听于是 (第 10b 页)
张仪
阴令秦伐魏魏与秦战败(○纪年魏/惠王卒襄)
(王立也无/哀王之世) 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 …… (第 10b 页)
伤楚王不听遂举兵
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
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 张仪

诅楚文又秦嗣王□用吉玉□璧使其宗祝邵鼛布悯
告于不显大神巫咸以厎楚王熊相之多罪昔我先君
□公及楚成王 …… (第 21a 页)
舍人怒而欲归 张仪
曰子必以衣冠之敝故欲归待我
为子见楚王当是之时南后郑袖贵于楚张子见楚王
楚王不说张子曰王无所用臣臣请 …… (第 27a 页)
函谷而毋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按图籍此
王业也秦王以为然乃具革车三十乘入仪之梁齐果
兴师伐之梁哀王恐 张仪
曰王勿患也请令罢齐兵乃 (第 38a 页)
地虚顿丘危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王
之所得者新观也而道涂宋卫为制事败为赵驱事成
功县宋卫魏王弗听也 张仪
告公仲令以饥故赏韩王
以近河外魏王惧问张子张子曰秦欲救齐韩欲攻南
阳秦韩合而欲攻南阳无异也且以遇卜王 (第 6b 页)
秦王之言曰
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
以为果乎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楚威王攻梁也 张仪
谓秦王曰与楚攻魏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国
也是孤秦也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
外以归今其状阳言 (第 7a 页)
臣愿王之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也王攻韩围陉以张)
(仪为言张仪之力多且割地而以自赎于王几割地而/韩不尽 张仪
之力少则王逐 (第 3a 页)
张仪
而更与不如仪者市)
(则王之所求于韩者尽可得也○ (第 3a 页)
张仪
死已久且不在韩此策舛误) 四十四年白起攻
南阳太行道绝之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
上党道绝其守冯 (第 3a 页)
军费运江浙
荆湖之粟以为军食王绹曰议者但知轻议晋元帝还
都建邺不能恢复中原而多言入蜀便殊不知自秦用 张仪
至本朝遣王继恩下蜀者八矣取辄得之不劳再
举则亦未可谓之便也范宗尹曰臣谓若便入蜀恐两
失之据江表而徐图 (第 11a 页)
之十年而未致者曾无亡矢遗镞之费一朝而获虽使
主上为是一稽颡屈膝焉宜无所爱也岂与夫新垣衍
帝秦仓猝之谋 张仪
捭阖之论同日道哉臣曰固也昔 (第 19b 页)
 某报之有异事则曰遣某官某报其使
○非正统则曰某使某如某(燕乐/毅)略则曰某遣使如某
 ○间说则曰某使某说某而系其事(秦使 张仪
说诸/侯连衡使以歇)
 (归约亲用他例燕使苏秦报未至秦王薨诸侯皆畔/衡复合从而不书者秦非燕所能使燕特 (第 34a 页)
 (名春秋属鲁战国属楚汉置亢父县属东平国三国/魏及晋宋皆仍旧隋省之故城在兖州府济南州南)
 (六十/里)
  书法(以为长何著六国之志也至连衡则书秦使 张仪
说之矣从横之说童子羞之此何以书)
  (见从约之不可恃也君子之辟异端也著其说而/不没其实则不待贬而人 …… (第 54a 页)
  书法(入纲目以来七十九年矣于是始书月详秦/僣也凡称者不宜称者也是故不宜王而王)
  (则书称王不宜帝而/帝则书称帝称皇帝)
(丁/酉)四十五年秦 张仪
伐魏取陜集览(陜地里志弘农有/陜县古虢国也今)
(陜州/是)质实(一统志云陜古邑名周为虢国地春秋时属 …… (第 58b 页)
  (得罪于燕而奔齐此伪奔也曷为以奔书其奔/则伪其所以奔则实书奔所以著秦之隐恶也)
(戊/戌)四十六年(案史记是年/齐湣王元年)秦齐楚会于齧桑集览(齧桑/左传)
(作采桑服虔曰翟地索隐曰河渠书齧桑浮兮淮泗满/徐广云在梁彭城间张晏云地名如淳云邑名为水所)
(浮漂裴骃云左传作采桑今平阳阳曲南七十里河水/冇采桑津是晋境服以为翟地亦颇相近然字作齧桑)
(或云齧桑/卫地恐非)○秦相张仪免出相魏

  书法(相必称以恒辞也据四十一年秦以 张仪
为/相此其曰相魏何魏不能用仪而为仪所用)
  (也故去就在 (第 59b 页)
张仪
则不书魏以 (第 59b 页)
张仪
为相而书 (第 59b 页)
张/仪
出相魏取舍在黄歇则不书楚徙封黄歇而书)
  (黄歇徙/封于吴)
  𤼵明(四十一年书 (第 59b 页)
张仪
伐魏取蒲阳矣四十五年/又书 (第 59b 页)
张仪
伐魏取陜矣今焉免相于秦乃出)
  (而相魏以仪之反覆固不足多责为魏国者不亦/愚之甚耶且魏独不思前年之 …… (第 59b 页)
  书法(两下相杀不书此何以书以为秦之谖/足以杀其身而已矣书以为世戒也)

○魏请成于秦 张仪
归复相秦 (第 64a 页)
(张仪
说魏王曰梁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无名山大川之限卒戍四境者不下十万梁之)
 (地势固战场也夫 …… (第 64a 页)
 (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宋改延津县金置延州后废之/元仍为延津县本朝因之改属开封府阳晋古邑名)
 (春秋战国俱属卫秦灭卫遂废之故/城在兖州府曹县西北三十七里)
  书法 (张仪
出入纲目悉书之特笔也秦之谲张仪/为之然则秦能用仪矣其亦书相秦何仪魏)
  (人也相秦而书曰归所以著前 (第 64b 页)
 (有齐也今绝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与之商于之/地六百里哉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而西生)
 (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矣王曰愿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厚赐 张仪
而闭关绝约于齐使)
 (一将军随 (第 3a 页)
张仪
至秦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
 (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 …… (第 3a 页)
 (荆柱国庄伯令谒/者驾令涓人取冠)质实(一统志云乐毅灵/寿人乐羊之后)
韩君卒
 (韩宣惠王尝欲两用公仲公叔为政缪留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齐简公用陈恒阚止而见杀魏用犀)
 (首 张仪
而西河之外亡今君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党其寡力者藉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王有外为)
 (交以削地君之国危 …… (第 5a 页)
  (其臣亦不足以言君矣终纲目君弑书杀八以盗/杀书杀者一楚当以独夫书杀者一汉承祐以失)
  (地书杀者二蜀侯齐君地以两下相杀书者/四楚郝赵石鉴段随凉绍蛮夷书杀不与焉)
○秦使 张仪
说楚韩齐赵燕连衡以事秦秦君卒诸侯 …… (第 5b 页)
 (心于子奈何仪曰秦彊而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尚得事幸姬郑袖袖言王无)
 (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杀之尚谓袖曰秦王甚爱 张/仪
将以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
 (夫人斥矣于是袖日夜泣于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 …… (第 6a 页)
 (裂为三𣲖一入大渡河一入征南一入溢村至石纽/则禹所导江也岷江支流过成都温江县西二里东)
 (南分入双流县界距捍关战国楚策注距训至也 张/仪
传注徐广曰巴郡鱼复县有捍水关案鱼复今夔)
 (州奉节是索隐曰捍关楚之西界北地绝正义曰楚/之北境断绝非 …… (第 7b 页)
 (义曰谓同华州地也博关苏秦传注徐广曰齐威公/六年晋伐齐至博陵东郡有博平以为博关正义曰)
 (在博州督过之 张仪
传注索隐曰督者谓正其事而/责之督过是深责其过也战国赵策高纯注督视责)
 (也汉中索隐曰在秦之山南楚之 (第 7b 页)
 (益州牧置僚属易守令李庠等以四千骑归廞/廞委以心膂使招合六郡壮勇万人以断北道)集览
 (廞虚金反大长秋注见汉光武建武九年少城 张仪/
既筑太城后一年又筑少城唯西南北三壁东即左)
 (城之西墉也容斋随笔曰晋益州刺史理太城蜀郡/太守理少城 …… (第 49a 页)
 (氐本西南夷种也鱼涪津/注见汉光武建武十二年)质实(一统志云少城在成/都府子城西唯西南)
 (北之三壁东即太城之西墉秦 张仪
既筑太城后一/年又筑少城容斋笔录云晋益州刺史治太城蜀郡)
 (太守治少城太城少城犹言大城小城耳太城即 (第 49a 页)
成/都府子城秦 张仪
所筑谓之太城初仪屡筑屡颓忽) (第 49a 页)
 剑星未落兮击鼓掀旗捣贼垒兮焚寨脔贼肉兮充
 饥食马鼠兮既尽杀妻妾兮心悲为厉鬼兮身披铁
 甲为名神兮手执金锤莫指我为张飞莫指我为

 仪
其张巡兮在世与许远兮同时在东岳兮押案总
 督府兮阴司为蓬莱兮殿直任酆都兮狱推景佑真
 君兮人间封爵忠 (第 40a 页)
淮浙盐息以赡军费江湖
之粟以为军食王绹曰或者轻议晋元帝远都建业不
能复中原而多以入蜀为便抑不知自秦用 张仪
至本
朝王继恩下蜀者八矣取辄得之不劳再举亦未为便
也范宗尹曰若使入蜀则恐两失之据江表而图关陜
则将两 (第 3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