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雜史類
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
以视化劝后也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于是成
帝复绍萧何 哀平
之世增修曹参周勃之属得其宜矣
以缀续前记究其本末并序位次尽于孝文以昭元功 …… (第 3a 页)
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
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三人为众虽难
尽继宜从尤功于是成帝复绍萧何 哀平
之世增修曹
参周勃之属得其宜矣(功臣/表)
元康四年赐故右扶风尹翁归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
祀又赐功臣适 (第 10a 页)
(本/传)
黄霸为颍川守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本/传)
召信臣为南阳守百姓归之户口增倍(本/传) 哀平
之世百姓赀富虽不及文景然天下户口最盛(食/货) (第 6a 页)
  甚父子并为公卿可谓贵重人臣无二矣然进不
  繇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
  者也汉世衰于元成坏于 哀平
(第 26b 页)
哀平
之际国多衅
  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彊栋干微挠(女教/反)
  一朝帝崩奸臣擅命董贤缢死丁傅流放 (第 26b 页)
 梅福(以任王凤上书莽/专政弃妻子去)
 朱云(请斩/张禹)
 张禹(罪魁/卖国)
 孔光(阿意事皆王氏羽/翼 成 哀平)
 杜钦谷永(王凤/腹心)
 王尊(守安定威震郡中兆守益州蛮夷归信者为司/𨽻劾康衡 守京 盗贼 (第 31a 页)
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
祠以明尊尊之敬亲亲之恩时议有异不著上可涉等
议诏曰以宗庙处所未定且祫祭高庙其成 哀平
且祠
祭长安故高庙其南阳舂陵岁时各且因故园庙祭祀
园庙去太守治所远者在所令长行太守事侍祠惟孝
宣帝有 …… (第 4b 页)
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庙成 哀平
三帝主四时祭于
故高庙东庙京兆尹侍祠冠衣车服如太常祠陵庙之
礼南顿君以上至节侯皆就园庙南顿君称皇考庙 (第 5a 页)
者侍中贾逵擿谶互异三十馀事诸言谶者皆不能说
至于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则知图谶
成于 哀平
之际也且河洛六蓺篇录己定后人皮傅无
所容篡永元中清河宋景遂以历纪推言水灾而伪称
洞视玉版或者至于弃家 …… (第 12a 页)
 然幸有圣贤者出抵排攘斥而后人心正邪说息天
 下后世知其害道而不溺焉若夫谶纬之学托于六
 经以文其私说杂之以图记證之以占验始自 哀平
 
盛于建武上意所好下争趋之由是东京之士波流
 风靡虽贾逵曹褒之伦亦且溺其习而不自觉独桓
 谭尹敏张衡数 (第 13a 页)
它皆率由无革旧章武帝军役数兴豪
杰犯禁故重首匿之科著知从之律以破朋党以惩隐
匿宣帝因循先典天下称理至 哀平
继体听断尚寡丞
相王嘉轻为穿凿亏除先帝旧约成律数年之间百有
馀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厌民心谨表其尤害于体者 (第 2b 页)

 东汉会要卷四十
            宋 徐天麟 撰
 蕃夷下
  西域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 十六国哀平
间自相分割为五
十五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光武以天下初定竟不
许之永平中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 (第 1a 页)
 (容炜等寇襄阳杨安将樊邓之众为前锋石越出鲁/阳关慕容垂姚苌出南乡苟池王显从武当继进大)
 (会汉阳师次沔北遣池越当屯江陵太元四年 苻丕/
陷襄阳坚以其中垒梁成都督荆州诸军事领护南)
 (蛮校尉配兵一万镇襄阳按此苻氏之兼/汉南也而石氏虽累寇 (第 3b 页)
为父屈示有尊也太上亲为徽宗子子为
祖父为宗失昭穆之序议者不过以汉光武为比光武
以长沙王后布衣崛起不与 哀平
相继其称无嫌太上
中兴虽同光武然实继徽宗正统以子继父非光武比
将来祔庙在徽宗下而称祖恐在天之灵有所不 (第 16a 页)
谢玄出屯彭城经略中原玄率诸军堰吕梁水树栅立
七埭为𣲖拥二岸之流以利运漕进伐青州故谓之青
州𣲖时 苻丕
为慕容垂所逼自邺遣参军焦远进谢玄
青铜镜黄金碗宛转绳床玉如意请救玄使送于京师
戊寅司空郗愔薨 愔字方 …… (第 23b 页)
以其旧处立孔子寺亦呼其巷为孔子巷/在今县东南五里二百步长乐桥东一里)冬十月后燕
慕容垂使将军冯该追斩 苻丕
于东垣传首京师甲申
海西公奕薨十一月 (第 34a 页)
苻丕
将苻登僣即帝位于陇东是
岁辽东表送孙盛魏晋春秋三十卷 盛字安国太原
人盛以学知名累迁位袐书监著魏晋等 …… (第 34a 页)
伦义阳人也父焘益州刺史世为名将以征讨功拜
征虏将军太和初迁兖州刺史宁康初迁为梁州刺史
镇襄阳时苻坚遣 苻丕
围襄阳序固守丕率众苦攻之
序疾笃母韩氏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
百馀婢并城中女丁于其角邪筑城二 …… (第 41b 页)
之人谓此城为夫人城后督护李伯护反招贼城乃没
于秦(案晋书初 苻丕
围襄阳急李伯护遂密与秦军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闻之反执伯护杀之)
(以徇戒为人臣不忠者后苻坚南侵 (第 42a 页)
 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图考
 异邮保乾图汉含孳佐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
 也谶纬之说起于 哀平
王莽之际以此济其篡逆公
 孙述效之而光武绍复旧物乃亦以赤伏符自累笃
 好而推崇之甘与莽述同志于是佞臣 (第 34b 页)
性简易不修廉隅颇以此失名誉尝疾
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由此见排摈 哀平
间位不
过郎然王侯贵人皆愿与之交王莽居摄篡弑之间
天下诸儒莫不竞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
嘿然无言 (第 18b 页)
之事其势然也汉家乘秦之制郡县治民臣无百年之
柄至成帝假借外家 哀平
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
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于民
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思汉十 (第 16b 页)
帝继体 哀平
即位日浅丞相嘉等猥以数年之间亏
除先帝旧律百有馀事咸不厌人心尤妨政事伏见陛
下权时拨乱博施济民功逾文 (第 24a 页)
薨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父放袭爵昌平侯成帝时以
游宴得幸而纯以学行称 哀平
世为侍中诸曹校尉王
莽时为九卿遭乱世保全侯爵建武初以先诣阙 (第 20a 页)
危之祸靡不由兹故三桓专鲁陈氏擅齐六卿分晋吕
族覆汉 哀平
之末庙不血食此皆失其权柄以势假人
者也故有周公之亲无其德不得行其势伏见大将军
窦宪虽敕身自约不敢僭差 (第 10b 页)
无谶一言刘向父子领校
秘书阅定九流复无谶书谶书出于 哀平
之际皆虚伪
之徒以矫世取容不可信也衡乃上书具陈谶不可用
衡字平子南阳鄂人也和帝世为尚书郎是时承平日 (第 7a 页)
帝世在第八光武皇帝世在
第九故元帝为考庙遵而奉之孝明因循亦不敢毁元
帝今于庙九世非宗亲尽宜毁比惠昭成 哀平帝
五年
而再殷祭孝安孝桓孝昭孝和孝灵在穆四时常陈孝
和以下穆宗恭宗威宗之号皆宜省去以遵先典殊异
祖宗不 (第 11a 页)
   斥境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又置徐州复禹旧号
   置交阯(初为交阯/后为交州)朔方(初为朔方/后为并州)凡十三州部
   刺史而不常所理至 哀平
之际新置郡国六十
   三与秦四十合一百三焉
晋 绛 慈 隰 河中 解 怀 卫 孟 河南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