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自号 其居曰
一所学者称一所先生所著有学易记学
庸议道南录台学源流及诗文集定海县志行于世
汝白诸父𨼆君子教汝白以 (第 15b 页)
   读易大旨五卷(孙奇/逢撰)周易稗疏四卷附考异一卷
   (王夫/之撰)易酌十四卷(刁包/撰)田间易学十二卷 (钱澄/之
撰)
   学象数论六卷(黄宗/羲撰)周易象辞二十一卷附寻门
   馀论二卷图学辨惑一卷(黄宗/炎 …… (第 2b 页)
  诗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序二卷(康熙六十年奉/ 敕撰)
 钦定诗义折中二十卷(乾隆二十年/奉 敕撰)
   田间诗学十二卷 (钱澄/之
撰)诗经稗疏四卷(王夫/之撰)诗经
   通义十二卷(朱鹤/龄撰)毛诗稽古编三十卷(陈启/源撰)诗所 (第 11a 页)
  钝吟杂录十卷(冯班/撰)

  以上见
 文渊阁著录
  学海类编无卷数(旧本题/曹溶编)庄屈合诂无卷数 (钱澄/之
撰)
  杨园全书三十四卷(张履/祥撰)张考夫遗书五卷(张履/祥撰)
  竹裕园笔语十二卷(李曰/涤 (第 16a 页)
敢臆断惟以名贤墨迹确凿/可据未忍弃捐存之以俟续考焉)从叔父穆庵府君行状
(馀/集)
 ︹诗集︺燕中赠 钱编修秉镫
一首(吴谱<折 (第 52b 页)
秉镫
(第 52b 页)
幼光
桐/城人后更名 (第 52b 页)
澄之
(第 52b 页)
饮)
(光
朱检讨彝尊称 (第 52b 页)
幼光
禁网潜踪麻蹊閒道盖穷而未达者/又案 (第 52b 页)
饮光
弘光时客嘉善钱吏部仲驭家马阮方兴大狱)
(属宗生朱统□以拥戴疏藩谋危社稷一疏逮捕诸清流 (第 52b 页)
饮/光
名亦在捕中时方居嘉定县幕令闻报欲献之以为功姜)
(行人垓以计脱之乃变姓名逸去南都失守 (第 52b 页)
饮光
走粤东妻/子尽死于震泽乃为僧装释名西顽七年后始返故里编修)
(乃唐王遥授者所著有田閒易学田閒诗学庄屈 (第 52b 页)
合诂藏山/阁诗文集 钱秉镫
怀宁人诗云亿别梅冈旧酒垆怜君行) (第 52b 页)
(脚一身孤白门相忆癯禅外尚有南陔老病夫<折 t="33"/>徐遁庵案/张谱 饮光
撰明末野史徐谱 (第 53a 页)
饮光
乃桂王閒关从龙之彦)
 先妣忌日一首(徐遁庵注贞孝之卒以乙酉七月晦先生/是年六十一去贞孝之殁二十八年 …… (第 53a 页)
 此代柬一首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寓太原(徐遁庵/案先生)
(是时寓太原祁县主戴枫仲廷栻/枫仲为筑室南山先生因置书堂)不获执绋吴中有传示同
 社姓名者(徐遁庵案朱锡鬯静志居诗话云复社诸君多以/文章经济自负韵语不甚专心若桐城之方密之) (钱幼光
周晨父华亭之陈卧子吴江之吴日生长洲/之陈玉立昆山之顾宁人皆媕群雅而继国风者焉)感触之
 意遂见乎辞一 (第 55b 页)
  氏四节妇(桐城人陶镛以罪遣卒于外妻钟氏负/骨四千里归葬年八十二终子继妻方)
(氏孙亮妻王氏妾吴氏俱夫亡守/节事闻诏旌三代称陶氏四节)汪世衡妻戴氏
(桐城人正德间遇流贼欲驱掠之戴抱柳树不动/贼以刀砺其颈戴厉声骂贼遂遇害同县璩伯昆)
(妻王氏石应魁妻徐氏吴先攀妻舒氏张景文妻/方氏妾陈氏 钱秉镫
妻方氏许宗炎妻黄氏马孟)
(重妻黄氏马锡妻齐氏吴光耀妻许氏齐邦祚妻/汪氏某妻吴氏方象贤妻苏氏汪世茂妻 (第 13a 页)
 ︹流寓︺︹晋︺石崇(渤海南皮人有别/馆在河阳名梓泽)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寓居河内之)
(山阳二十年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之游)傅休奕(北地泥阳/人少时避)
(难于/河内)︹唐︺温造(并州祁人隐王屋山/人号 其居曰处士
墅)︹宋︺龚大壮(瀛州/人少)
(有重名清介自立从兄夬官河阳曾布欲见之不/可得乃往谒夬邀之出从容竟日 (第 19a 页)
栽/下猛兽即于孜前自扑而死自后树木滋茂无犯)
(者孜乃立宅墓次朝夕奉亡如存元康中郡察孝/廉不起邑人号 其居曰
孝顺里子生亦有孝行家)
(于墓侧图孜/像朝夕拜焉)︹南北朝︺︹宋︺楼惠明(字智远长山人立/性贞固有道 …… (第 6b 页)
  徐安贞宅(在龙游县龙邱山下为安贞/读书处后改为九峰书院)赵抃宅(在/西)
(安县北五里抃丧继母与弟捬庐墓县令过勖榜 其居曰
孝弟居即此又有高斋在县北拱辰门外) (第 48b 页)
  留(硖州人周显德中州人范义超以私怨杀常古/真家十二人小子留留脱走开宝中留留擒义)
(超诉有司硖州牧奏引/赦当原太宗命正其罪)何参(夷陵人博学好义不/求闻达欧阳修守夷)
(陵时常/与之游)胡勉(长阳人建炎初寇钟相之党犯长阳/勉集豪勇斩二渠魁尝摄县事刘超)

(将侵建平勉捍防蜀道贼不得进凡/破贼所获金帛悉颁其下丝毫无取)︹元︺田韦皋(巴/东)
(人仕至金紫光禄大夫累/世同居记旌 其居曰
义门)张之才(硖州人学宗关/洛不屑屑章句)
(辨朱陆同异甚悉以/明经举屡典州郡)︹明︺刘子春(长阳人 …… (第 28b 页)
 ︹流寓︺︹梁︺沈约(字休文吴兴人为东阳太守迁侍中建/昌侯卒于荆门今城西有沈约墓铭曰)
(时日不利不/能归茔咸阳)︹唐︺孟浩然(襄阳人好节义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京师被放还)
(山常往来荆门沮漳閒陪张曲江/游玉泉有诗今州南有孟子港)︹宋︺孙何(蔡州人/以父镛)
(知荆门军遂居焉幼嗜学为文必本于经淳化三/年举进士省闱及殿试俱第一官至知制诰有集)
(四十卷弟仅咸平初及第端恪/无竞笃于儒学官至给事中)侯仲良(河东人寓/当阳颜 其)
(居曰
时习仲良二程之甥师事/程明道朱子称其学清白劲直)胡安国(崇安人父/渊寓迹荆) (第 75b 页)
州进学于王/泉真公师授以法至衡山为教魁人)
(从而化者万计弟子法照在代宗时为国师言其/帅有异德天子名 其居曰
般若道场德宗朝诏立)
(为弥陀寺贞元十八年终于/寺柳宗元为碑刻于寺门)昙藏(住南岳西园兰/若本受心印 (第 69a 页)
从游/者众称为见罗先生)
 ︹列女︺︹宋︺陈氏女(龙溪人年十五父病祷神剔肝以进/父食之愈庆历间有司表 其居曰
旌)
(孝/坊)吴与母王氏(漳浦人适吴登早寡抚子与成立/与为怀安令迎母居官舍母日治)
(丝枲与请其少 (第 40a 页)
  ︹仙释︺︹元︺李龙(兴业人至正间事修炼术偶携妻至外/家酣饮还途中谓妻曰体中燥痒不可)
(忍会须过前溪一浴尔姑待于此有顷风雨骤作/妻趋视之则遍身鳞甲矣属曰我岁一来归当以)
(米糕祀我遂化龙去每岁果一还还/则雨足稼丰乡人呼 其居曰
李龙宅)
  ︹土产︺布(元和郡县志/郁林贡纻布)勾芒木(明统志皮可绩/为布郁林州出)椰子(格/古) (第 60b 页)
遣使朝贡新唐书于阗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
(并有汉戎卢扜弥渠勒皮山诸国地 其居曰
西山/城王姓尉迟氏名屋密本臣突厥贞观中阿史那) (第 75b 页)
 图总要仕元为徽州路教授后以母老辞归
汪克宽字(阙/) 祁门人少颖敏力学元举于乡不第遂
 隐居教授与弟时中读书城南扁 其居曰
中山书堂 (第 11b 页)
一卷。张履祥撰。周易说略四卷。张尔岐撰。易酌十四卷。刁包撰。易闻十二卷。归起先撰。田间易学》十二卷。 钱澄之
撰。《大易则通》十五卷,闰一卷,《易史》一卷。胡世安撰。周易疏略四卷。张沐撰。易学阐十卷。黄与坚撰。 ……卷。乾隆二十年,傅恒等奉敕撰。诗经稗疏四卷,诗经考异一卷,诗广传》五卷。王夫之撰。田间诗学》十二卷。 钱澄之
撰。诗说简正录》十卷。提桥撰。诗经通义》十二卷。朱鹤龄撰。毛诗稽古篇》三十卷。陈启源撰。诗问》一卷。
列子辨二卷。不著撰人氏名。冲虚经发隐一卷。杨文会撰。庄子解三十三卷,庄子通一卷。王夫之撰。庄诂不分卷 。钱澄
之撰。庄子解三卷。吴世尚撰。庄子因六卷,读庄子法一卷。林云铭撰。庄子独见三十三卷。胡文英撰。庄子本义
人诗集十卷,文集二卷。阎尔梅撰。悬弓集三十卷,玄恭文续钞七卷。归庄撰。田间诗集二十八卷,文集三十卷。 钱澄之
撰。二曲集二十六卷。李颙撰。五公山人集十四卷。王馀祐撰。巢民诗集八卷,文集六卷。冒襄撰。魏伯子文集十
古丧礼非是。因叹先王制礼,尽人之性,后儒无德无位,不可作也。于是著存学、存性、存治、存人四编以立教。 名其居
曰习斋。

肥乡漳南书院,邑人郝文灿请元往教。有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科,从游者数十人。会天大雨,
任、曾灿等九人为易堂学。皆躬耕自食,切劘读书,「三魏」之名遍海内。禧束身砥行,才学尤高。门前有池,颜 其居曰
勺庭,学者称勺庭先生。为人形干修颀,目光射人。少善病,参术不去口。性仁厚,宽以接物,不记人过。与人以
樟王世德阎尔梅万寿祺郑与侨

曹元方庄元辰王玉藻李长祥王正中董守谕

陆宇弟宇巇江汉方以智子中德等 钱澄之

恽日初郭金台朱之瑜沈光文陈士京吴祖锡

太史公伯夷列传,忧愤悲叹,百世下犹想见其人。伯夷、叔齐扣马而 ……礼敬,始听为僧。更名弘智,字无可,别号药地。康熙十年,赴吉安,拜文信国墓,道卒,其闭关高座时也。友人 钱澄之,
亦客金陵,遇故中官为僧者,问以智, 澄之
曰:「君岂曾识耶?」曰:「非也。昔侍先皇,一日朝罢,上忽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如是者再。某跪请故 ……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言讫复叹,俄释孔炤,而辟河南巡抚,外廷亦知其故乎?」 澄之
述其语告以智,以智伏地哭失声。

以智生有异禀,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 ……从。中通,字位伯,精算术,著数度衍,见畴人传。中屦,字素伯,幼随父于方外,备尝险阻,著古今释疑。 钱澄之,
字饮光,原名秉镫,桐城人。少以名节自励。有御史巡按至皖,盛仪从,谒孔子庙,诸生迎迓门外。 澄之
忽前扳车,御史大骇,止车,因抗声数其秽行。御史故阉党,方自幸脱「逆案」,内惧不敢究其事。 澄之
以此名闻。是时复社、几社始兴,比郡中主坛坫者,宣城沈寿民,池阳吴应箕,桐城则 澄之
及方以智,而 澄之
又与陈子龙、夏允彝辈联云龙社,以接武东林 澄之
体貌伟然,好饮酒,纵谈经世之略。尝思冒危难,立功名。

阮大铖既柄用,刊章捕治党人, 澄之
先避吴中,妻方赴水死,事具明史。于是亡命走浙、闽,入粤,崎岖险绝,犹数从锋镝间支持名义不少屈。黄道周 ……指陈皆切时弊,忌者众,乃乞假,间道归里。结庐先人墓旁,环庐皆田也,自号曰田间,著田间诗学、易学。 澄之
尝问易道周,依京房、邵雍说,究极数学,后乃兼求义理。其治诗,遵用小序首句,于名物、训诂、山川、地理尤详。自谓著易、诗成,思所以翊二经者,而得庄周、屈原,乃复著庄屈合诂。盖 澄之
生值末季,离忧抑郁无所泄,一寓之于言,故以庄继易,以屈继诗也。又有藏山阁诗文集。卒,年八十二。

止都雅,帝尝呼为「蜀秀才」。在凤阳时,辟西堂,延李叔荆、苏伯衡商榷文史。既至蜀,聘方孝孺为世子傅,表 其居曰
「正学」,以风蜀人。诣讲郡学,知诸博士贫,分禄饩之,月一石,后为定制。造安车赐长史陈南宾。闻义乌王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