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龚林梓(洪雅人万历辛酉年其父瑞久病几死林/梓割股救之遂痊瑞延年八十七岁而卒)
  (邑令王弘载申请优奖御/史王额 其居曰
孝子之门)
  杨继连(洪雅人父病刲左股母病复刲右股俱愈/后皆以寿终居丧尽哀数十年如一日)
  封声 (第 29a 页)
  (水暇则读书教/子三子俱明经)
 夔州府
 宋王 圭(万县人筑室南溪号志堂居士左右植松/竹逍遥其下一时名流喜其高尚榜 其居)
  (曰
竹/隐)
 明熊士杰(新宁人幼嗜学通晓经义及百家医/卜诸书隐居循礼有吟稿藏于家)
  川中补锅匠(不 …… (第 31b 页)
  (子怿以孤童治丧蜀王夙钦濂为/名儒硕德遂移柩于成都葬之)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蜀献王椿建国成都聘孝/孺为世子傅表 其居曰
正学以风蜀人累)
  (官翰林承旨文皇靖/难命草诏不屈死)
  严 安(海宁人宋濂甥也任户部主事因宋 (第 41b 页)
  (辟通判茂州移黎州丁母忧辟通判成州除知简/州拟通判绵州黎州简州罢非其罪复积二年迭)
  (闻兄弟丧/卒于绵)
  杜氏(杜翊世以死节显蜀旧守名 其居曰
忠义坊/盖以劝也事详见于先贤志矣因其世祖甫)
  (来依严武武卒甫旅游衡阳二子宗文宗武留蜀/甫卒葬耒 (第 60b 页)
时余亦从若翁即谁为若翁传者是修淂君为最
奏对稍未俞允辄杜门请告帝手抚慰之又曰闻卿病稍
愈予为加一餐名 其居曰
葆贞轩所著有诗小序诗集义
诗谱论语类篇广衍太极图纲常懿范迩言家训刍荛集
进思集尝曰忠臣不以淂失为忧故 (第 39a 页)
后凡天文地志仪礼典章漕饷边防战阵车介之
事以逮阴阳卜筮靡不精覈至人才吏事国是民隐尤所
加意绝意仕进扁 其居曰
止止所䘚赠光禄少卿谥文恭
宾字礼原晚号改亭嘉善人隆庆辛未进士为句容令清
田减役岁省民供本折七千七百有 (第 57b 页)
李己故方穷采苏杭佳丽不复
念旧果尔托他故废之古不谊之主亦往往有然必不使
一睇山龙何也至壬子在禾晤南中 钱秉镫
言童氏寔世
子由松嫡妃竟以世子淂南面隆重而弃故人为大饮恨
其寔世子由松出亡弟由柏获遗宝遂自称世子倖立 …… (第 100a 页)
子王之明事遂谓两大失
德江上解体以至于亡岂知国宝真而护宝者假事有不
可测如此安淂福府玉牒所载一证之按 秉镫
淂之故内
侍然则故老亦多言之矣或云大悲和尚即是由松当不
必然童氏南都败后削发为尼后避迹六安州某庵犹自 …… (第 100b 页)
不钟道人意微警之时玉心眷朝廷甚无后顾
遂亦不疑
夏原吉永乐中以尚书与某给事奉诏治水一日同宿天
宁寺给 事起
如厕行疾夏谑之曰披衣靸履而行给事给
事给事应声弃甲曳兵而走尚书尚书陈刚中集有二人
土上坐一月日边明之 (第 185a 页)
袁至使吏执之遽曰吾怜之久矣愿就死吾适盗库金
会雍归遂杀之杨乃得免郡榜 其居曰
孝感坊
   元
张□灌县人侨寓江右从金华王柏学六经语孟以及
周程张朱之言靡不潜心至元中行台中丞吴曼 (第 75b 页)
 赵德宏(字有容郡人正德丙子举人事父远以孝闻/父没京师宏哀毁骨立徒跣偕佣人肩柩以)
  (归既葬庐墓三年有白犬护坟驯鸟巢树之异巡/按唐龙奏闻榜 其居曰
孝子赵氏之门任顺庆府)
  (通判有疑狱宏一讯立白迁知潼川州赎锾悉令/输粟得粟万八千石后岁大饥邻邑道 …… (第 44b 页)
  (道其孝养刲股事凤异之免其役后亲殁哀慕之/甚刻木为像祀之如生署知府李成才旌其门曰)
  (继美/丁兰)
 郭羽宸(河西人生员家贫寄居新平窝泥寨舌耕养/母素以孝闻雍正十年八月遭猓逆之变 事)
  (起
仓猝时母病垂危不及走避母惊/死宸痛不欲生日夜哀号相继而殒)
开化府 …… (第 95a 页)
  (人/口)

 兰 茂(字廷秀嵩明人读书过目成诵耻为章句学/返求六经究心濂洛关闽之微欣然有得乃)
  (匾 其居曰
止轩冲淡简远以著/述自娱所为诗文皆高古可法)
 李尚文(昆阳人博学能文徜徉山水尝恨滇中乏书/乃与子沧 (第 114a 页)
   张 泌(罗山人/)   刘 祚(安福人/举人)
   周文光(永康人/)   吴拱辰(武昌人/)
   毛希源(太仓人/官生)    明幼光(西充人/)
   米怀干(归安人/进士)   李允简(融县人/举人)
   王凤仪(章丘人/)   张淑名(孟 (第 76a 页)
弟子皆家于墓行心丧之礼三年丧毕或留或去惟
子贡庐于墓六年自后群弟子及鲁人处于墓如家者
百有馀家因名 其居曰
孔里焉(家语弓又错/见檀 史记)
鲁哀公诔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 (第 38a 页)
 子之所以分谤者也
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史晋/世家)

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让不
敢晋始作六卿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皆为卿
智罃自楚归十三年鲁成公朝晋晋弗敬鲁怒去倍晋
晋伐郑取汜(史晋/世家)
十四年梁山崩问伯宗伯宗以为不足怪也(史晋/世家)
梁山崩(晋景公/十四年)晋君召大夫伯宗道逢辇者以其辇服
于道伯宗使其右下欲鞭之辇者曰君趋道岂不远矣
不知事而行可乎伯宗喜问 其居曰
绛人也伯宗曰子 (第 16b 页)
曰成仁取义孔孟
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酌酒自尽其妻万氏妾李氏
及子孝廉并婢仆十八人阖门缢死贼多河南人至
居曰
此吾乡把县刘状元也居乡厚德吾军奉李将军
令护卫公何遽死也数百人下拜泣涕而去时谓臣死
君妻死夫子死父仆 (第 4a 页)
   邵子
邵子名雍字尧夫先为范阳人曾祖令进徙衡漳父古
又徙共城邵子少时自雄其才既学力慕高远后丧母

庐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坚苦刻厉冬不炉夏不扇夜不
就席者数年于是北海李之才以获嘉主簿权共城令
闻之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对曰未也
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易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邵子探
赜索隐妙悟神契多所自得大名王豫者瑰伟博达士
也号精于易造邵子与语惊服遂舍所学而学焉邵子
乃慨然曰昔人尚友于古吾独未及四方于是走吴适
楚过齐鲁客梁晋久之归曰道在是矣年三十馀游河

南葬亲伊水上遂定居焉始至蓬荜环堵平居屡空而
怡然有所甚乐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 其居曰
安乐窝
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及晡酌酒三四瓯微
醺即止不及醉兴至辄哦诗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
不出 (第 2a 页)
笑曰此儿辈自坐炉炭之
中又踞吾于上耶却之不纳而诸国主亦无不以父兄
事之王负知人之鉴尊贤下士惟日不足名 其居曰
(第 38a 页)
钟嵚立信志堂稿(字宣远秀/水县学生) 钱秉镫
山藏阁稿(字 (第 13b 页)
幼光
桐城人后/更名 (第 13b 页)
澄之
字饮光)
范路范遵甫集(兰溪布衣流寓嘉兴/门人私谥贞简先生)
韩洽寄庵诗存(字君望长洲/人隐居阳山) (第 13b 页)
 (有禾/序)
方回桐江续集五十卷
又虚谷集
王镃月洞诗一卷(字介翁遂昌人宋末官县尉元灭宋/弃官归扁 其居曰
月洞明裔孙养端)
 (刻其集/以行) (第 17a 页)
偏别建神御库命宗寺领之)
十四日
拜逍遥公(增唐诗纪事景龙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幸韦/嗣立庄拜嗣立逍遥公名 其居曰
清虚原幽)
(栖/谷)
置常平仓(增唐会要贞观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壬午/诏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等州置常平 (第 16b 页)
  泰山即东小泰山也巨洋水即国语所谓具水矣𡊮
宏谓之巨昧王韶之以为巨蔑亦或曰胊瀰皆一水
也而广其目焉(一清按朐瀰之瀰亦作渳元史王磐傅李璮素重磐以礼延致之磐亦乐
青州风土乃买渳河之上题
其居曰
鹿巷即朐瀰水也)其水北流径朱虚县故
城西汉惠帝二年封齐悼惠王子刘章为侯国(一清按史
表章以高后二年封
(第 6a 页)
遂把酒意茫然)
逍遥公别业张说东山记韦嗣立东山之侧有别业焉
上闻而赏之乃命千官饮乎池上即席拜逍遥公名
居曰
清虚原幽栖谷唐纪韦嗣立搆别庐于骊山凤凰
原鹦鹉谷有重崖洞壑飞瀑中宗临幸改为清虚原幽
栖谷拜嗣立为逍遥 (第 24a 页)
别隐淳熙中宪使李大
正大书遁迹山三字镌于山麓
父子谷在凤县北二里通志唐僖宗幸蜀至白石镇有
村叟进醴问 其居曰
父子谷因赐金帛太平寰宇记有
大小石若相怀抱因名
南岐山在凤县南十里雍胜略上有竹云洞内有湫池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