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沁源注郡治(今𨽻/沁州)
旧唐志冀氏汉猗氏县地后于古猗氏城南置冀氏

路史猗氏今晋之冀氏 元志
岳阳本猗氏属平阳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阳县四
 年以县当东南驿路之要复置并岳阳和川二县入
 焉后复改岳阳 …… (第 48b 页)
 兵高祖所次西南有阴地关长宁关宋志有阳凉南
 关阳凉北关金志贞祐二年割𨽻霍州四年五月复
 属汾州有静岩山汾水 元志
国初割灵石县𨽻平阳
 之霍州仍析置小灵石县至元二年省小灵石入介
 休盖自开皇以后所属路府州多改易而 (第 64a 页)
 布山松门岭
唐志天祐元年更名黎亭
宋志黎城注天圣三年徙治涉之中南白马驿熙宁三
 年省入潞城县元祐元年复 元志
黎城至元二年并涉县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 (第 14a 页)
 元兵南下先诸郡归附(临泉令袁湘夜载鸱/夷济河款巴罕营降)穆呼哩
 曰此平定夏国之兆也升临泉为大定府 元志
临州宋置晋宁军金废军置临水县𨽻石州中统
 二年仍改临泉县直𨽻太原府三年升临州
县南三十里为古乌突 …… (第 28b 页)
 黄河宁乡水 温泉注贞祐四年改𨽻汾州有远望
 山温泉 临泉注宋𨽻晋宁军有黄河临泉水 宁
 乡注旧名平夷明昌六年更 元志
石州等处怯怜口千户所延祐七年置 …… (第 31b 页)
 城县辽因之 浑源县 河阴县本汉阴馆县地初
 𨽻朔州清宁中来属(河阴即/山阴)
辽开泰三年三月戊申云应朔州置转运使 元志
唐末置应州后唐升彰国军元初仍为应州领金
 城山阴二县至元二年山阴并入金城后复置州治
 在金城
卤城在 …… (第 50a 页)
 又西北流径善无县故城西王莽之阴馆也
十三州志曰旧定襄郡志地理志曰雁门郡治
宋志朔州唐置后唐为振武军石晋以赂契丹宣和五
 年守将韩正以州来降金人寻逐正复取之 元志
唐改马邑郡为朔州后唐升镇武军宋为朔宁府
 金为朔州元因之
  按汉善无前属雁门后属定襄皆系郡治魏天平 (第 68a 页)
 陵川来属天祐二年更曰丹川南有天井关一名太
 行关
宋泽州亦号高平郡属河东道开宝四年析泽州直属
 京
金元光元年升为节镇军曰忠昌二年升节度使 元志
金为平阳府元初置司候司及领晋城高平阳城
 沁水端氏陵川六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县入 …… (第 8a 页)
 伏牛山 乐阳注普泰中分长子寄氏置有望天岭
 绛水所出有尧庙
岳阳汉属上党郡魏属义宁郡隋属临汾郡唐属晋州
 宋金属平阳郡元属晋宁路  元志
岳阳注下本猗
 氏县属平阳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阳县四年以县当
 东西驿路之要复置并岳阳和川二县入焉后改为 (第 34a 页)
  贺文参政启         欧阳修
伏以元膺制命参秉国钧爰择令辰巳谐礼上伏惟庆
慰恭以某人学通系表识照几先懿文为大国之光华

伟望乃一时之柱石上心所简适符赉弼之祥舆颂载
喧久渴为霖之望果膺宠数式副具瞻进退群材运诚
衡之轻重调和元气登至治于升平然后正台衮以代
天工列功勋而铭庙器符为 元志
以重熙朝某幸在陶
镕惟知庆忭商秋式序岁物方成伏请上为邦家精调
寝膳
  贺文相公拜相启
伏审就降命书 (第 36a 页)
出入千步清道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百辟咸使逊避
其馀百僚下马弛车止路傍其违缓者以棒棒之其后
洛阳令得与分道 (元志
为洛阳令与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彪曰御史中尉辟乘华羽盖驻) (第 13a 页)
(伪/翻)凡在民上岂可以不思此乎若欲通好今以宿豫还
彼彼当以汉中见归绍还魏言之魏主不从 三月魏
荆州 刺史元志
将兵七万寇潺沟(潺沟在汉北据梁书/吴平侯炳傅破志于)
(潺沟流尸盖汉水则潺沟/之水南注于汉潺仕山翻) (第 19a 页)
是月城内薛珍等聚党突入州门擒彦
杀之推其党莫折大提为帅(莫折虏复姓/帅所类翻)大提自称秦
王魏遣雍州 刺史元志
讨之(雍于/用翻)初南秦州豪右杨松
柏兄弟数为寇盗(数所/角翻)刺史博陵崔游诱之使降引为
主簿接以辞 …… (第 4b 页)
相待逃难不相顾(难乃/旦翻)将无法令士非
教习不思长久之计各有轻敌之心如令陇东不守汧
军败散(汧军谓 元志
之军也汧在陇/阪之东将即亮翻汧口坚翻)则两秦遂彊(两秦/谓莫)
(折念生及/张长命等)三辅危弱国之右 …… (第 8a 页)
下群妖自
(妖于/骄翻)魏以苗为统军与别将淳于诞俱出梁益未至
莫折念生遣其弟高阳王天生将兵下陇甲午 都督元

与战于陇口(陇口陇坻/之口也)志兵败弃众东保岐州(魏岐/州治)
(雍/城) 东西部敕勒皆叛魏附于破六 …… (第 8a 页)
(于贼/张本) 莫折天生进攻魏岐州十一月戊申陷之执
督元志
及刺史裴芬之送莫折念生杀之念生又使卜
胡等寇泾州败光禄大夫薛峦于平凉东(魏置平凉郡/治鹑阴县有)
( (第 14a 页)
 鹤渚 至元嘉禾志在县南二里陆宣公旧宅放鹤

  之所
  (谨按槜李诗系云鹤洲在嘉兴南三里唐裴休放/鹤处考休本传未尝至禾中至 元志
作陆宣公为)
  (确今/从之)
 凤凰洲 槜李诗系在郡东七里宋隆兴元年有五
  色鸟饮啄其上故名 (第 5b 页)
  (在县东/五里) 学秀堰(在县西/南九里)
  (谨按秀水水利大略舆嘉兴相似故境内亦少堰/坝以上诸堰俱至 元志
所载今皆不存而土人犹) (第 5b 页)
  门(即和尚浦在西乡成化二/十年里人李日荣修筑) 塘湾陡门 江西
  陡门 楼浦陡门 下涝陡门 萧家渡陡门(俱/在)
  (西乡以上六陡门 元志
云嘉定五年郡守杨简奏/筑黄婆埭相视官临海主簿吴宝卿申令先筑六)
  (陡门以泄上流仍开庄严院前一带旧 (第 21a 页)
  赵崇涤(奉化人淮/安签判)
  应文炳(奉化人/上元尉)    舒滋(奉化人大/理寺卿)
  韩 元志(定海/人)
     刘炤(象山/人) (第 2b 页)
  林彬祖(丽水人/青阳尹)    练鲁(松阳/人)
  周梓(松阳/人)
 至正八年戊子王宗哲榜
  张 元志(临海人浙/江道佥事)
   梁天宝(临海人松/溪知县)
  昂吉(太平人翰/林院编修)    张琮(金华人永/新教谕)
  (第 47a 页)
 倪朴(浦阳人物记字文卿浦江人豪隽不羁喜舞剑/谈兵耻为无用之学绍兴间草书数千言历陈)
  (征讨大计且以山川险阻户口多寡用兵者所当/知乃遍考群书成舆地会 元志
四十卷晚知不用)
  (复著监辙录五卷惓惓犹前志也好使气与人多/不合独永康陈亮敬之淳熙中以豪侠徙家筠 (第 19a 页)
  农商有淳厚之风礼让之俗(中都/志)书轨新邦英雄

  旧里(宋苏轼淮/阴庙碑)渐渍圣化绰有馀风(图/册)喜学问从
  教化虽兵革之馀犹有是心 (元/志)
淮安之俗淳实尚
  义勇悍习战(旧/志)地大物众细民弃本务末豪右亦
  颇崇华黜素(南畿/志)土沃生 …… (第 5b 页)
  江其俗佻而侈其人劲而悍有裴公耀卿者为刺

  史端本重学宣人始服化矣(陈简甫开/元良吏记)地广而僻
  人质而文 (元/志)
所产多材故秀民悦诗书好礼义闾
  巷田塘之氓悉有以自资而无慕于外(旧/志)
  池州府
  民淳气和 (第 10a 页)
 (臣/)等谨按元之𥱧制似即正考所载唐之轧筝也
  明乐志会典及王圻续通考乃俱不言搊弹之法
  又 元志
𥱧与筝并列筝古而𥱧晚出明革元制宜 …… (第 28b 页)
  辍耕录曰达达乐器有浑不似
  俞琰席上腐谈曰王昭君琵琶坏使人重造而其
  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和必斯
  通雅曰 元志
和必斯云云即今之琥珀词也山陜 …… (第 29b 页)
  其音为众器之首至今鼓吹教坊用之以为头管

  是头管即觱篥故马氏以头管之名系之觱篥之
  下也或谓乐书言觱篥九窍 元志
谓头管七窍二
  器似有不同然乐书固云大者九窍以觱篥名之
  小者六窍以风管名之注又云今教坊所用上七 (第 71b 页)
  空后七空是更有十窍者盖其制虽有不一而其
  器未尝不同辽金但称觱篥而不称头管 元志

  并称之其实一物而已王圻续考分觱篥头管为
  二盖但知其异名而不知其同实耳且于觱篥祇 (第 71b 页)
 兴和路(金抚州中统三年/改升路又名隆兴)领县四州一 高原 怀
  安 天成 咸宁
  (臣/)等谨按 元志
本路属县但云初𨽻宣德府中统
  三年来属查金志惟大同府有怀安天成二县不
  知何时改属宣德而高原咸 …… (第 4a 页)
 砂井总管府领县一 砂井

  (臣/)等谨按 元志
云以上七路一府八县皆缺谓不
  详其沿革也查净州及天山本仍金之旧集宁则
  金抚州属县元于何时升置改 …… (第 5b 页)
 沈阳路(金沈州元贞二年改升路五金旧有/乐郊章义辽滨□楼双城 县并废)
 开元路(金会宁府至元二十三年改置废/金旧有会宁曲江宜春三县并)
  (臣/)等谨按 元志
开元路即金会宁府又云开元万 …… (第 15a 页)
  户治黄龙府考辽黄龙府金改为隆州非会宁也
  开元西北曰会宁府西曰黄龙府是会宁黄龙与
  开元相近而非即开元地也今姑从 元志
 咸平府(仍金旧归金旧有平郭铜山庆云新/兴清安 仁荣安玉山八县并废)
  (臣/)等谨按金咸平路有 …… (第 15b 页)
 东宁路(本高丽地至元六年置/东宁府八年升为路)领县二镇一 土山
   中和 铁化镇
  (臣/)等谨按 元志
东宁路本高句丽平壤城汉乐浪
  郡地也唐征高丽拔平壤其国东徙千馀里至元
  六年高丽李延龄等以其地六 …… (第 16a 页)
 泰州(辽𨽻上京道金/移治长春州)
 成州(辽头/下城)
 宣州(辽𨽻/保州)
  (臣/)等谨按 元志
本路提纲无领府州之文但云馀
  城湮废不设司存则自二府以下二十一州皆祇
  存空名而无其官也都护府昉 …… (第 18a 页)
  (臣/)等谨按此以高丽国都置行省即以高丽王为
  之号左丞相虽分设官司亦即用其国人与各路
  郡县之置吏入版者有异故 元志
附录于各道行 (第 19a 页)
  滕州(仍金/旧)领县二 滕 邹(皆仍金旧𨽻金旧/有沛县改 济州)
  峄州(金邳州兰陵县后置峄/州至元二年省县入州)
  (臣/)等谨按 元志
金改宋承县为兰陵县于县置峄
  州考金志但有邳州无置峄州之事当是元初改
  置
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府一 (第 32b 页)
  (府/)上海(至元二十七年/析华亭地置)
 江阴州(宋江阴军至元十四年升为路后降为州直/𨽻行省 宋旧有江阴县 元志
无之当是省)
  (县入/州)
 浙东道宣慰司
 庆元路(宋庆元府至元/十四年改为路)领县四州二 鄞 (第 22b 页)
 常宁州(宋常宁县𨽻衡州以上/皆至元十九年升为州)

 八番顺元蛮夷官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节
  制诸安抚官而 元志
无之考 (第 24a 页)
元志
至元二十八年
  播州酋长杨汉英请直𨽻行省遂以汉英为绍庆
  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则是二十八年以 …… (第 24a 页)
  犹是据顺元安抚条下史注至元二十年之文信

  如所书诸安抚皆其所属不应平列矣今从 元志
  
祗以蛮夷官提纲
 罗番遏蛮军安抚司
 程番武胜军安抚司
 石番太平军安抚司(亦作金/石番)
 卧龙番 …… (第 24b 页)
 卢番静海军安抚司
 韦番蛮夷长官
 卢番蛮夷长官
 木瓜犵狫蛮夷军民长官
  (臣/)等谨按此所谓八番蛮夷官也据 元志
云至元
  十六年潭州行省招降西南诸番以龙氏程氏洪 …… (第 25a 页)
  省故列入荆州不更分析入梁亦以溪洞丛杂散

  落不可确指为某处从其所𨽻可也
 定远府
  (臣/)等谨按定远府下有州五县十有一 元志
不云
  府领而书法用属州县例盖官失其版史氏特以
  意拟又阙其疑而不书领也州曰桑州章龙州必
  化 …… (第 26a 页)
  别立定远府及管番民总管以统其馀八番最大
  因以八番为名耳桑州以下大抵皆蛮夷官与下
  小程番等同而 元志
但于小程番注云以下各设
  蛮夷军民长官盖举其一而馀可类推也
 管番民总管 …… (第 26b 页)
  竹曰陈蒙曰李稍李殿曰阳安曰八千蛮曰恭焦
  溪曰都镇曰平溪曰平月曰李崖曰阳并曰卢山
  曰乖西军民府以上各溪洞 元志
自中嶆百纳以
  下皆系以等处二字盖即各长官所领之衔而衔
  不能尽地前所谓洞寨数千是也则其所挂漏不 …… (第 27b 页)
  少矣就中有以州府名者亦即蛮夷长官所治与

  经制州府不同故提纲不入正数今亦俱从附录
 顺元等路安抚司
  (臣/)等谨按此所谓顺元蛮夷官也 元志
至元二十
  年四川行省讨平九溪十八洞以其酋长赴阙定
  其地之可以设官与其人之可官者大为州小为
  …… (第 28a 页)
  北外凡地名下史皆以等处为文说见管番民总

  管条下
 新添葛蛮安抚司 (元志
大德元年授/葛蛮安抚驿券一)
  (臣/)等谨按顺元安抚所属有葛蛮等处后又别于
  葛蛮增设安抚故曰 …… (第 29a 页)
  拱帮曰西罗剖盆曰杉木筲曰各郎西曰孤把曰
  上桑直曰下桑直曰米坪
 思州军民安抚司(宋旧州元初改设安抚司至/元末改安为宣今从 元志)

  (
臣/)等谨按思州安抚所领曰婺川县(仍宋旧婺/宋作务)
  镇远府曰楠木洞曰古州八万洞曰偏桥中寨曰 …… (第 31a 页)
  曰客团(自德胜寨以下史/皆以等处系衔)以上凡不称等处者所
  领者狭故得专举其名其各设长官则一也
 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
  (臣/)等谨按 元志
至元二十八年播州杨汉英即寨
  因不化言洞民近因籍户怀疑窜匿乞降诏招集
  诏曰爰自前宋归附五十馀年 …… (第 32b 页)
  南平夷人杨文贵等献其地建播州后废属南平
  军嘉熙三年复置设安抚使是杨氏之归附不止
  五十馀年 元志
特据嘉熙以后言之耳而宋播州
  条下略不及诸溪洞名者宋盖不设长官故史氏
  无从稽考抑其时酋长虽来而 …… (第 33a 页)
 左江(说见宋邕/州按语)
 思明路(宋羁縻思明州𨽻邕州/至元二十四年升为路)
  (臣/)等谨按 元志
不领州县王圻续考有上思州思
  明州上石西州下西石州(宋只一石西/州不分上下)思陵州迁
  隆州(宋 …… (第 36a 页)
  蒙并见前管番民总管条下此似复出说见下镇
  安路
 太平路(宋太平寨𨽻邕州至/元二十九年升为路)
  (臣/)等谨按 元志
不领州县王圻续考有左州镇远
  州龙州养利州龙英州(宋时/为洞)结伦州万承州(宋志/承作)
  (丞 …… (第 36b 页)
  州左江羁縻之地今从附录
 右江(说见宋邕/州按语)
 田州路(宋羁縻田州𨽻/邕州元升为路)
  (臣/)等谨按 元志
不领州县王圻续考有思恩府(宋/时)
  (为/州)及果化向武奉议上隆归德都康等州富劳上 …… (第 37a 页)
  内思恩功饶婪凤兼武龙五州见宋邕州右江羁
  縻之地馀皆无之今亦从王圻附录
 来安路(说见镇/安路)
  (臣/)等谨按 元志
不领州县王圻续考有利州泗城
  州程县上林长官司安隆长官司思城州并𨽻来 …… (第 37b 页)
  改置而一统志谓乖西军民府至元改为开州此

  盖元雍真乖西葛蛮等处所改未详孰是至上马
  桥长官司则并谓本上马县改置考 元志
定远府
  有上桥县无上马县大抵本一地而随呼互异也
 都匀 (第 49a 页)
(元志
匀/作云)(元都云军民府𨽻管番民总管洪武/十九年置安抚司二十三年改为卫)
  (弘治七年置都/匀 …… (第 49a 页)
  (臣/)等谨按把平寨王圻续考及明统志并云元置

  𨽻顺元路考 元志
顺元路有龙平寨无把平寨龙
  把偏傍相近或传写之讹也
 安南卫(元普安路地洪武十五年置卫二/十三年定 …… (第 53b 页)
   (司洪武三年𨽻府/正德元年来属)荔波(洪武十七年析思恩地/置𨽻府正德元年来属)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宋置荔波州元仍之明析置
  县考宋 元志
俱无荔波之名应从明志自洪武始
  南丹州(元并入庆远置安抚/司洪武七年复为州)
  东兰州(宋𨽻縻 …… (第 58b 页)
  那地州(元地州𨽻思州安抚司洪/武元年并那州改置来属)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元有那地二州至明合为一
  州考元志有地州无那州当是 元志
失载
 南宁府(即宋邕州元为南宁/路洪武元年改为府)领县二州七州领一县
   宣化(仍元/旧)隆安( …… (第 59a 页)
  (臣/)等谨按明志奉议州元直𨽻广西两江道王圻
  续考以为𨽻田州路考田州路所属尚有果化向
  武归德都康等州皆 元志
所不载以类相推应从
  王圻
  上映州
  (臣/)等谨按土夷考宋皇祐后废上映州为峒 (第 60a 页)


  志
及王圻续考俱不载然明志称为元𨽻镇安路
  万历三十二年来属则元时既已复矣而 (第 60a 页)
元志

  安路下并无属州可知为史氏之失也
 太平府(元太平路洪武/二年改为府)领县三州十七 崇善 陀 …… (第 60b 页)
  下石西州(仍元/旧)

  西平州(仍元旧宋羁縻州/宣德元年与安南)
  (臣/)等谨按西平州本宋邕州羁縻州 元志
及王圻
  续考俱不载今从明志增
  禄州(仍元旧宣德/元年与安南)
 镇安府(元镇安路洪武/二年改 …… (第 62a 页)
 田州(元田州路洪武二年改为府后以来安府及上司/隆恩城二州省入嘉靖七年降为州直𨽻布政)
  (臣/)等谨按明志弘治五年废恩城州而 元志
祗有
  思城无恩城岂后人讹思为恩实一地耶然王圻 (第 62a 页)
  (宋/旧)顺阳镇 新野镇 穰东镇 板桥镇(穰/城)张村
  镇(南/阳)峡口镇(内/乡)
  (臣/)等谨按邓州尚有淅水顺阳二县 元志
谓元初
  省入内乡考金志并无其名而穰城县有顺阳镇
  当是金省淅水入内乡省顺阳入穰城也
 唐州(仍 …… (第 9b 页)
   南阳 镇平

  (臣/)等谨按 元志
南阳县金升为申州又镇平县王
  氏续考以为金置属申州考金志无之当是元初
  始置
 邓州(仍金/旧) …… (第 15b 页)
 唐州(仍金/旧)领县一 泌阳(仍金旧三金旧有比阳湖/阳桐柏 县至元三年并)
  (废/)
  (臣/)等谨按 元志
唐州金改裕州元初复为唐州考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