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铎当去辅高、姜在位时,内传与卫甚力。又力言蔡奕琛、张捷等不可用;每指其文,每语同志曰:『吾铮铮自树,则此集传;不则,覆瓶耳。誓不学周延儒、温体仁辈以贪奸贻吐也』。及奕琛等秉权,意稍折。至是,以票拟「从逆」为公所暗

摘,御史刘光斗又倡言攻之;不得已,一日三往,兼见、兼调停于内。疏方留中,寻宣谕入阁。铎诗笔俱工,为人乐易可亲;凡票诸臣疏,皆「尔」之。一日,去辅 姜曰广
从容言曰:『外人以尔同内臣,呼如何』?铎大怒,曰:『书言尔有嘉谟、嘉猷入告。尔后于内,亦内臣耶』!是 …… (第 195 页)
    伯骏,崇祯时为通政司经历;错买禁器,缘捷故重拟。至是,因杨维垣言复。  升原任山西佥事钱继登光禄寺少卿、尚宝司丞周瑞豹本司少卿。
  行人朱统疏攻江西巡按周灿,并及 姜曰广
、杨廷麟等。不问。
    先是,统疏纠 (第 195 页)
曰广,
牵及灿;灿疏辨,诋统为谗夫异谤。统怒,言 (第 195 页)
『曰广
诬圣德有七不可,又为九十七臣中之不花押者,何云谤』?又言『廷麟集兵谋为不轨,一以熊文举在虏,可以声援 (第 195 页)
;一以 曰广
在上左右,可以内应;一以灿江西巡按,无敢发伏』。其语无赖。得旨:『不究』。  复原任编修吴孔嘉原官。 …… (第 195 页)
    维经居留都,久得民和;上□之。至是,府丞邹之麟涎佥院席,与大铖等百计媒孽。适迎□恭皇帝御容,维经以病未出。越二日,见朝;遂唆拱日纠之,有「恭皇往为诸奸媒孽,维经不欲观兹盛典,犹去年 姜曰广
、张慎言不欲策立皇上」等语。□阁票议处云「必有所愿者」,御笔更也。  命戚臣世袭侯伯原非典例,以后不 (第 198 页)
  东□插汉西攻摆言台吉哈喇慎诸部;诸部多溃散,或入边内避之。
  辛酉,户科给事中段国璋劾吏部尚书周应秋。
  工部□郎中领太仆寺少卿汤齐奏荐□□□□ 姜曰广
、陈仁锡、杨世芳、给事中王梦尹、黄承昊、虞廷陛;报闻。
  许太监魏忠贤引疾辞爵,宁国公魏良卿改锦衣 (第 15 页)
  丙午,袁崇焕巡抚江(?);再宿,劳军东江。
  癸丑,毛文龙请饷。初,文龙称麾下兵二十馀万,朝廷为治饷。兵科给事中王梦尹、翰林〔院编〕修 姜曰广
诣岛阅视,称十万;及登莱道王廷试复裁之,定额二万八千人:文龙大不平,遂上章求饷。 …… (第 61 页)
  甲子,通政使马鸣世等奏言:『三秦为海内上游,延安、庆阳为关中藩屏,榆林又为延、庆藩篱;无榆林必无延、庆,无延、庆必无关中矣。乃自盗发以来,破城屠野,四年于兹;良以盗众我寡、盗饱我饥,内鲜经时之饷,外乏应手之援。揆厥所由,缘庙堂之上以延、庆视延、庆,未尝以全秦视延、庆;以秦视秦,未尝以天下安危视秦。而且误视此流盗为饥民、为降丁,势燄燎原,莫可扑灭。若非庙堂亟增大兵、措大饷为一劳永逸之计,恐军骛于东,贼驰于西;师老财匮,揭竿谁御!天下事,尚忍言哉!乞敕所司亟措饷二十万给民牛种、为兵士犒赏,急图安戢,庶全秦安而各镇安矣』。
  吴执御奏荐黄克缵、刘宗周、 姜曰广
、文震孟、陈仁锡、黄道周、曹于汴、惠世扬、易应昌、罗喻义,上责其徇滥。辛未,四川道试御史吴彦芳亦奏荐 …… (第 111 页)
  总理户、工二部司礼太监张彝宪改司礼监提督。
  丙申,上连日御经筵,遇雪不辍。谕讲官尚书韩日缵、姜逢元、侍郎陈子壮、少詹事文震孟、谕德 姜曰广
、倪元璐、修撰刘若宰:言毋忌讳。震孟讲「春秋」,上论及「仲子归瑁」,震孟对曰:『此见当时朝政有缺。以 …… (第 149 页)
  癸巳,兵科张缙彦奏言:『臣任清涧知县,于兵情、贼势,亲见有素。盖贼之得势在流,而贼之失势在止;贼之长技在分,而贼之穷技在合;贼之乘时在夏、秋,而贼之失时在冬、春。昔大贼王嘉胤破河曲,据其城;曹文诏等夺门砍杀,而嘉胤歼。李老柴破中部,据其城;巡抚练国事督兵攻围,而老柴擒。神一元破宁塞,据其城;左光先、费邑宰等与战,而一元死。谭雄破安塞,据其城;王承恩、李卑等攻围,而谭雄诛:此皆守而不去之贼,故速死也。过天星、老回回、混十万等所破城邑亡算,或本日即出,或一、二日即出;官兵未至,早已奔逸:此皆流而不 居之
贼,故缓死也。贼入晋、豫以来,分头成夥;在秦西安、延庆、巩平、汉兴、商雒既无处不被贼,而汝、雒、开、 …… (第 206 页)
  张献忠自岳州渡江至营与马守应合,献忠獗甚。盖自成西犯去,故献忠得横荆、岳间。
  礼科都给事中沈胤培乞悯惠王、桂王流离之苦;敕部议择地 居之。
  李自成驰檄山西,兵号百万,刻期欲平燕、晋;遂陷甘州。先是,凤翔、兰州开门迎贼,因渡河,庄浪、凉 (第 304 页)
  太子少师、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高宏图,胶州人;崇祯中,为工部侍郎,耻与中官张彝宪共事,抗论削籍;福王时,入阁,以持正,与马、阮不合,乞归,寓会稽,南京破,逃野寺中,绝粒死(见明史及辑览)
    ★高宏图秉直忤时,怀忠事主,国亡身殒,大节炳然,今谥忠直。■
  东阁大学士、 礼部尚书姜曰广,
新建人;官翰林,奉使廉洁,侍经筵,议论激切;福王时,入阁,以鲠直为马、阮所挤,罢去,后南昌破,投契家 (第 5 页)
池死(见明史及辑览)
    ★ 姜曰广
抗论触邪,协心事主,捐躯殉国,无负本衷,今谥忠确。■
  巡抚应天等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祁彪佳,山阴 (第 5 页)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祥符人,锦衣籍。戊辰进士。北都陷,时为南京兵部尚书。马士英之立福王也,公与高弘图、徐石麒、 姜曰广
、郭维经、李清等遗书士英,极言福王之立有七不可;士英衔之,以凤督印封贮──此时士英已有排斥正人之意矣 …… (第 34 页)
  黄端伯,字元公;新城人,戊辰进士。素奉佛,绝荤;自号「海岸道人」。自宁波司李,考选入京。崇祯三年,分校南直。以病请旋,补杭州;忧去。服阕为僧,入庐山开元寺,事沙门雪峤。烈宗下省勘问,久之得解;复束发,屡徵不出。弘光时, 姜曰广
荐之,且迫之出;乃起为礼部仪注司主事。南京陷,高卧不起;书「礼部主事黄寓此」,揭之门。班役禀报职名, (第 43 页)
  威虏侯二女,长十五岁、次十二岁;长为卢若腾妇也。戊子从闽海至舟山,定西侯张名振驻师南田,以舟迎之,设宴;长女曰:『我卢家聘女,见父而来;今父未见,安有中途赴宴之理』!辞之。定西奇其言。父尝与之金,密缝搭膞,系于腰间;婢辈询之,曰:『处此乱世,我辈何能自保!万一有难,须赴海水;腰有所系,庶不浮尸辱亲也』。己丑九月二十四,威虏果被害(事见别纪),长女先往赴海;次女曰:『与姊同就死,何弃我乎』!遂同溺焉。
   姜曰广,
字燕及;江西新建人,己未进士。弘光初立,公为内阁大学士。马士英恶之,以其同史阁部诸公争「弘光不可立」 (第 140 页)
  王铎,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荐升少詹事,充经筵讲官。崇祯十一年春,进讲「中庸」「唯天下至圣」章,旁及时事,有「百骨如林」语;庄烈帝切责其敷衍支吾,不能发挥精义。铎惶惧,俯伏案前待罪。明年,大学士张至发奏东宫出阁时,设侍班四人、讲读六人、校书二人,皆以翰林及詹事、坊局官兼任;时廷议举谕德黄道周,至发屏之,而铎为侍班。寻乞假,归里。十七年三月,擢礼部尚书;未赴,流贼李自成陷京师。明福王朱由崧立于江宁,铎与詹事 姜曰广
并授东阁大学士;道远未至。大学士马士英入辅政,出史可法督师扬州,嗾其党朱统 (第 22 页)
曰广
去之;铎 …… (第 22 页)
  李自成陷燕京,明福王朱田崧、潞王朱常汸俱避贼至淮安;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议立潞王,凤阳总督马士密结泽清及高杰等迎福王立之。时议设淮、扬、庐、凤为四镇,以泽清镇淮北,经理山东,封东平侯;恃拥立功,干预朝政。请以五月改元,又请宥故辅周延儒赃禁巡按不得访拿赃罪,又严缉故总督侯恂及其子方域;福王皆从之。兵部侍郎吕大器劾马士英,泽清阿士英指,力诋大器阴怀异图;大器乞休去。左都御史刘宗周,崇祯时以言事罢归;福王起为原官。宗周疏称时政,语侵泽清;泽清遂诋其阴挠恢复,激变士心,并诬宗周与 姜曰广
、吴甡等谋危君父,又私缮疏连署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名上之。得功疏辩不与闻,杰、良佐亦云不知;泽清气沮 …… (第 29 页)
  三年,授平南大将军,征湖南,并可喜受节制。初,自成弃西安,走襄阳、武昌,窜死九宫山。其党李锦、高必正、郝摇旗、王进才、蔺养成、牛有勇、袁宗第、刘体纯等众数十万走长沙、常德,为明巡抚何腾蛟招降,请于桂王朱由榔,授总兵,与旧将黄朝宣、杨国栋、李茂功、黄晋、吴兴、萧旷、姚有性、张光璧、刘承允、董英、曹志建分据湖南;由榔以武冈为奉天府,自桂林徙 居之。
有德至岳州,进兵长沙,击走进才,歼其众。下湘潭,败朝宣兵;克衡州,斩朝宣及其四子。取祁阳,进克宝庆, (第 55 页)
  先是,毛文龙驻皮岛以牵敌,二年三月,袁崇焕奏设东江饷司于宁远,令东江自觉华岛转饷,禁登莱商船入市。自是岛中京饷,俱著关宁经略验过,始解朝鲜贡道往宁远,不许过皮岛,商贾不通,岛中大饥取野菜为粮。初,文龙称麾下兵一十馀万,朝廷为治饷,兵科给事中王梦尹、翰林编修 姜曰广,
诣岛阅视,称十万,及登莱道王廷试复裁之,定额二万八千人。文龙大不平,上章请饷,又累奏宁远转饷不便,崇 (第 103 页)
    ★按旂尉至南昌,阖郡惶惧。姚知府面送公礼五百金,又私礼三百金,夥长袁从先一百金,又锦衣酒席折程折席共三十金,又分犒金吾管家及长随六十二十馀金,时舅氏慎三胡公为司李,六月十六送三十金,盖道周为沈延嘉之房师,沈又为舅氏之房师也。 姜曰广
送六两,杨廷麟送二十两,馀如臬司吴、守道潘、高安令蔡、丰城令郝等俱有助金约千两。有诸生彭土望,持走京 …… (第 260 页)
,夜尝不寐,裹甲微行,携刀巡视,虽左右仆御,亦不知所在,其深密如此。所宿之外,第一层,以所掠文士旋绕 居之,
呼为相公。第二层,令女 (第 266 页)
居之,
呼为美人。第三层,使医 (第 266 页)
居之,
呼为大夫。第四层,书吏 (第 266 页)
居之

第五层,勇士固守营门。凡心腹悉隶帐下,有入其老营者,不得遽出。若见文士,则询其策略,或当意者,即授之 (第 266 页)
  初,庚辰六月,左良玉擒献忠妻孥,与徐以显、潘独鳌等送襄阳狱。襄阳知府王承曾,素纵酒渔色,见献忠妾,悦之,故疏其防,及辛巳,献忠、汝才走当阳,郧抚袁继咸,悉兵扼贼于房竹,贼走宜城,侦襄阳无备,密知杨嗣昌檄至,邀于路,取檄简二十骑伪为公差。二月初五日己酉,夜漏四鼓,叩襄阳城门,巡道张克俭见符验启关,贼入,即挥刀大呼杀门者,城中先伏贼百馀,俱起应之,破狱出,以显独鳌等。独鳌者,应

山诸生,富而吝,县令婪其财,使人讦其不法,独鳌愤甚,越狱投贼。献之文移,皆出其手。时贼纵火光烛天,大队疾驰至,城中大乱,门洞开。初六日庚戌昧爽,贼尽入城,王承曾突围走,署襄阳事李天觉,城破,北面叩首,置印于案,自经。推官 姜曰广,
被执大骂不屈,与兵备副使张克俭俱死之。贼焚襄王府端礼门,执襄王,献忠据坐王宫,坐王堂下,劝之以卮酒曰 (第 286 页)
尚恐难支,而相仇益甚。当拥立之始,凤督马士英移书商之,枢臣史可法,有择贤语,可法意士英有所谓也,遽与 姜曰广
、吕大器辈移文士英,言福王失德事,而钱谦益虽家居,往来江上,亦意在潞藩,若以福邸向有三案旧事,与东林 (第 668 页)
  二十八日,早,别沈涵若,即起行,饭于淳化巡司。朱弦庵及止祥兄俱遣仆出迎,乃知倪鸿宝、李懋明诸公有殉难者。时家眷已先行,乃遣家僮追语「且勿入城」,同宿于正阳门外之玄真观中。南都诸绅及属官循例来迎。太常何大瀛来,知南都于二十一、二日已知北都之变,九卿科道及内外守备连日会议,于二十七谒陵,定议迎福藩。是日,告之太庙,佥花押;而大司马史道邻先于二十六日具启迎矣。止祥兄与朱弦庵来,予意欲以刷卷印出于浙直催战船、兵饷共来守江;而止祥劝予且无出。
  二十九日,早,谒孝陵,即入朝阳门。先晤 姜燕及,
云定议之时,勋贵詈及文臣,且有以「不欲迎福藩」疑姜者;盖云东林诸公曾因争并封、争梃击,有宿憾也。然 (第 24 页)
燕及

云:『我辈享神宗四十八年太平之福,今不立其子而谁立乎』?晤吕东川于兵部火房,袖中出马瑶草书云:『已传 …… (第 24 页)
先帝谴责者,宜先复冠带召见,乃入政府为便。魏国举钱公士升,署文选萧伯玉执笔书史道邻可法、高硁斋弘图、 姜燕及曰广,
太宰则推张藐山慎言及刘念台宗周。后因史现署吏部,不便枚卜;是日乃止登太宰启事,而枚卜待新冢宰上之。予 …… (第 29 页)
乞其夫马以送家眷。薄暮,程芸阁司空及李毖轩、郑君正学来晤。时众议欲推予苏松巡抚,李来申意。灯下作揭与 姜燕及,
内四事:一、先帝谥号,宜极褒美;一、监国选后妃,宜俟圣母至;一、臣子当非常之变,不宜因此迁官;一、速 …… (第 29 页)
  十三日,家仆贺二季超兄及徐伯调暨公祖、父母各书至,乃知吾越刘念台先生执戈告哀,人情汹汹,辱及道台,上虞遂有劫库、放囚之事。是晚,灯下草更易江防等疏。郑鸿逵、白函三相继来晤,乃知扬州之民与高兵杀伤,心甚忧之。浙抚黄公祖以令箭

欲撤回杭州两卫漕船,白函三坚执不允;乃作书于黄公祖,令自题请。又将书于李梅溪、任玉仲两公祖。出会乡绅孝廉于玉华山,讯其地方利病,因知润城间架钱之苦。至镇江府,会府、厅坐二门上录囚,释放凡十馀人。归署,草驰报镇江情形疏。凡遵行诏款檄下道、府、厅、县者,皆手自为之,苦不可言;病已极矣,乃延医何嗣冲调理。
  十四日,出牌安抚难民;呼城中耆老,讯以利病。作书与史道邻、高铿斋、 姜燕及,
言予恳辞升转之意;又与商目前急务,如救扬州、安郑尤二师及起用钱牧斋事。郑鸿逵以吴门有变,急促予至彼。 …… (第 33 页)
  初九日,昆山白粮船户以减其脚价来诉,予为量增之。内子治酒,为予邀诸友素酌于水亭。先是,予拜罢厂卫、廷杖之疏,中外称快,政府 姜燕及
已拟俞旨;上意不然,屡发改票,然旨语犹温也。及是,有宗室朱统参姜政府,内以「罢厂卫为壅蔽皇上之 …… (第 60 页)
  二十四日,雨。裘与石偕族弟来。午后,冒雨步行至东化,始得一驴跨之;至西渡,衣裳尽湿。沈信吾公祖差役致书来候。夜与雍之兄及季超兄酌商山 居之
策。
  二十五日,微雨,旋霁。与蒋安然出山,用季超兄小舟;遇平头,买一画舫,予却之。饭茶庵。及暮, (第 85 页)
削色,气短神摇。即恤录随颁,已魂惊骨散矣!朝廷徒受愎谏之名,天下反归忠直之誉:此廷杖之弊也』。疏奏, 大学士姜曰广
拟俞旨,群奄共挠之; (第 152 页)
曰广
抗疏力争曰:『缉事不除,宗社且不可知,何厂卫之有』!乃命改归五城御史随时体访。
  督辅史公可法部将 (第 152 页)
    北都既陷,庄烈帝殉社稷;四月己巳报至南京,人心惶惧。时参赞机务兵部尚

书史可法方督师勤王,在浦口。诸大臣议立君,而福王由崧与潞王常汸(穆宗孙、潞简王翊镠之子)俱以避贼至淮安,伦序当属福王;诸臣虑福王立,或追怨妖书及梃击、移宫等案。潞王立,则无后患,且可邀功;阴主之者,废籍礼部侍郎钱谦益及郎中周镳(字仲驭,金坛人)、佥事雷演祚。力持其议者,兵部侍郎吕大器(字俨若,遂宁人),而右都御史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詹事 姜曰广(字居之,新建人)
皆然之;移牒可法(大略言『福王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 …… (第 18 页)
将送福王至仪真,连营江北,势甚张;可法不得已,乃以福王名告庙(时文武官俱集内官宅,韩赞周令各署名籍; 姜曰广
曰:『无匆遽,请祭告奉先殿而后行』。明日,至奉先殿,诸勋臣语侵史可法, (第 18 页)
曰广
呵之;于是群小咸目 (第 18 页)
曰广)
。 …… (第 18 页)
    ★〔眉批〕「续通鉴纲目」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明太祖起兵之后,即书「元」以去其正统,此大不可者。至崇祯甲申以后本朝已定鼎燕京,而福王虽偏安江南,亦即逾岁被执,明亡;则甲申五月以后、乙酉五月以前,明之正统虽未亡而明之偏安已不保,故用元顺帝十五年以后之例书「明」以别之。然固不如「续纲目」之左袒也。■



  明福王以史可法、高弘图、 姜曰广
、王铎(孟津人)并为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马士英为东阁大学士,仍总督凤阳等处军务。
    时廷推 (第 19 页)
阁臣,刘孔昭攘臂欲并列;众以勋臣无入阁例,遏之。孔昭勃然曰:『即我不可,马士英何不可』?乃并推士英。又议起废,竞举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孔昭举阮大铖,可法曰:『先帝钦定「逆案」』;无复言。越二日,拜可法、弘图、士英并为大学士,可法仍掌兵部事、士英仍督师凤阳。 姜曰广
先以曾有异 (第 19 页)
议,不用;及再推,词臣乃以 曰广
及王铎等名上,遂与铎并命。又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起刘宗周为左都御史(宗周闻京师陷,方召募义旅讨贼;未 …… (第 20 页)
    大铖名挂「逆案」,失职久废。崇祯末,以避流贼,居南京;颇招纳游侠,为谈兵说剑,觊以边才召。无锡顾杲、吴县杨廷枢等皆复社中名士,方聚讲南京;恶大铖甚,作「留都防乱揭」逐之。大铖惧,乃闭门谢客,独与马士英深相结。福王既立,士英秉政,招权罔利,日事报复。时高弘图、 姜曰广
、张慎言等皆以宿德在位,将以次引海内人望;而士英必欲起大铖,因荐大铖「知兵」。初,大铖在南京,与守备 …… (第 25 页)
上守江策,陈三要、两合、十四隙疏,并自白孤忠被陷,痛诋孙慎行、魏大中、左光斗,且指大中为大逆。于是 大学士姜曰广
、侍郎吕大器、怀远侯常延龄(开平王遇春十一世孙)等并言大铖「逆案」巨魁不可召,给事中罗万象、应天府丞 …… (第 26 页)
    刑科给事中袁彭年(公安人)疏言:『厂卫之盛衰,关世运之治乱;不可不革』。命责以狂悖沽名,谪浙江按察司照磨。苏松巡抚祁彪佳亦上疏极论其弊,大 学士姜曰广
拟俞旨;群奄共挠之。 (第 35 页)
曰广
曰:『缉事不除,宗社且不可知,何厂卫之有』!乃改命五城御史体访,而罢缉事官不设。 …… (第 35 页)
  明 大学士姜曰广
罢。
     (第 42 页)
曰广
与高弘图协心辅政,而马兵部挟拥戴功,内结勋臣朱国弼(保国公永五世孙)刘孔昭、赵之龙,外连诸镇刘泽清、 (第 42 页)
刘良佐等谋擅朝权,深忌二人;及沮阮大铖进用,益为所疾。 曰广
遂抗疏乞休(大略言:『前见文武交竞,既惭无术调和;近睹「逆案」忽翻,又愧不能寝弭!先帝善政虽多,而频 …… (第 42 页)
骨还乡里)。疏入,慰留之;士英、大铖等滋不悦。国弼、孔昭遂以诽谤先帝、诬蔑忠臣李国桢为言,交章攻之; 曰广
又与士英面诋 (第 43 页)
(曰广
言:『上以亲、以序,自应立;汝何功』?士英厉曰:『臣无功,汝辈欲立潞藩,故成臣功耳』!争辨久之)。宗 (第 43 页)
室朱统(新建人)者,素无行;士英啖以官,使击 曰广。
疏不由通政司,为礼科所驳;通政司刘士桢(万安人)亦劾其违制:俱不问。刘泽清复假诸镇疏攻 (第 43 页)
曰广,
以「三案」旧事及迎立异议为词;请执下法司,正谋危君父之罪。顷之,统复劾 (第 43 页)
曰广
五大罪(一、引用东林死党,把持朝政。二、交联江湖大侠,日窥南朝声息;非谋劫迁,则谋别戴。三、庇从贼诸 (第 43 页)
臣。四、纳贿。五、奸媳) 曰广
既连被诬蔑,屡疏乞休。至是,始得请 (第 43 页)
(曰广
入辞,诸大臣咸在列。 (第 43 页)
曰广
言:『微臣触忤权奸,自分万死;上恩宽大,犹许归田。但臣归后,当还以国事为重』。士英勃然曰:『吾权奸, …… (第 43 页)
且老而贼也』!因叩头言:『臣从满朝异议中拥戴陛下,愿以犬马馀生归老贵阳!如陛下留臣,臣亦但多一死』! 曰广
叱之曰:『拥戴,是人臣居功地耶』?士英曰:『汝谋立潞藩,功安在』?争论久之,时不能断。但谕以『叔父贤 (第 43 页)
明当立,二先生无伤国体也』!既出,复于朝堂相诟詈而罢) 曰广
遂还江 …… (第 43 页)
故将金声桓者,初在史可法麾下,后隶左良玉;良玉死,声桓降于我大清为南昌副总兵。既而复叛附桂王由榔,迎 曰广
以资号召。声 (第 44 页)
曰广
投契家池死--本朝赐谥「忠确」。契家池,在新建县西北契家楼下)。 …… (第 44 页)
    初,阮大铖入见,以弘图不附东林,引为證。弘图顾力言「逆案」不可翻,大铖及马士英怒(一日,阁中言及故庶吉士张溥,士英曰:『吾故人也;死,酹而哭之』。 姜曰广
笑曰:『公哭东林,亦东林耶』!士英曰:我非畔东林,东林拒我耳』。弘图因怂恿之,士英意辞。会刘宗周劾疏 (第 49 页)
上,大铖宣言 「曰广
实使之」。于是士英怒不可止,力荐张捷、谢升,朝端益水火矣)。弘图因乞休,请召还史可法;皆不许。至是, …… (第 49 页)
    松柏皆烬。



  张献忠僭号于成都。
    献忠既有全蜀,遂僭号「大西」国王,伪称「大顺」元年;修蜀王府 居之。
设 …… (第 55 页)
、天意可回』!疏奏,不省。时诸镇位秩已崇,咸逡巡无进师意。可法悔之,语其客:欲斩己及马士英、高弘图、 姜曰广
四人头为任事不忠之戒;因上疏请责成诸镇进战。可法每缮疏,循环讽诵,声泪俱下;闻者无不感泣,士英第取优 …… (第 58 页)
  夏四月,明周钟、光时亨伏诛,遂杀前礼部郎中周镳、山东按察司佥事雷演祚。
    先是,马士英以镳、演祚尝主立潞王议,指为 姜曰广
私党,令朱统劾奏逮治。及周钟、光时亨下狱,士英复言二人罪应族诛,而请以镳从坐;阮大铖亦与镳有 …… (第 69 页)
    声桓,本左良玉部将;王师南征,声桓自九江率众归附,令与降将王体忠合营规取江右。声桓计杀体忠,以其党王得仁代之;得仁亦闯部裨将,所称「王杂毛」者也。江西既平,授声桓总兵,恃众骄恣;江西抚、按每裁制之,声桓、得仁心怏怏,尝遣其客雷德复通款于桂王由榔;以声桓妻子在京师,未敢发。会有以两人阴事告巡按御史董学成者,声桓、得仁惧;适其孥亦自京师至,反谋遂决。以是月二十五日闭城门,部勒全营围学成官署杀之,并及副使成大业;执巡抚章于天于江中。迎故明在籍 大学士姜曰广
入城以资号召,遣人奉表由榔;由榔封声桓昌国公、得仁新喻侯。得仁统兵陷九江,扬言将窥江宁。或说声桓曰: …… (第 127 页)
    由榔总制堵允锡与马进忠有隙,令李赤心、高必正争进忠所取常德;进忠大怒,尽骗居民出城、焚庐舍,走武冈。宝庆守将王进才亦弃城走,他守将皆焚营溃、湖南州县为一空。赤心等所至见皆空城,旋弃走,东趋长沙。腾蛟时驻衡州,大骇;乃令允锡向江西,檄进忠由益阳出长沙,期诸将毕会;而亲诣忠贞营,邀赤心入衡;部下卒六千人惧忠贞营掩袭,不护行,止携吏卒三十人往。将至,闻其军已东,即尾之至湘潭。湘潭,空城也;赤心不守而去,腾蛟乃入 居之。
大兵知腾蛟入空城,遣将徐勇引军入。勇,腾蛟旧部将也;率其众罗拜,劝腾蛟降;腾蛟大叱,勇遂拥之去;绝食 …… (第 134 页)
    声桓部将汤执中守进贤门,其偏裨约来降。大兵因以厚陈佯攻得胜门,声闻三百里,声桓等悉众赴之;而奇兵已从进贤门登云梯而上,城遂破。声桓中二矢,赴池水死;生禽王得仁及宋奎光、刘一鹏、郭天才等,皆伏诛。故明 大学士姜曰广
投契家池死。瑞州、临江、袁州诸 (第 136 页)
(曰广,
赐谥「忠确」)(第 136 页)
    声桓与总兵王得仁以南昌等九郡之地来归,诏封声桓豫国公、加太子太傅兼吏、兵二部尚书、左都御史,得仁建武侯,其馀大小文武进秩有差。声桓志存匡复,每就故 阁臣姜曰广
、进士万翱私相深计。二人极力赞成,各欲以身殉国,声桓志遂决。会清抚章于天贪虐,上下咨怨,且与声桓有却 …… (第 22 页)
  十九日,清再陷南昌,金声桓败没(一作二十九日)
    南昌有汤副总守进贤门,献城。王得仁被执,死之。 姜曰广
自经。
  二十一日,清再陷湘潭,督师定兴侯何腾蛟被获不屈,死之。马进忠走靖州。
    诸师望风奔 (第 34 页)
  福王南渡,以少宰召,晋秩尚书;陈进取九策.时马、阮乱政,正人如刘宗周、 姜曰广
辈多摈不录;自请祭禹陵.夜泊龙江,梦太祖高皇帝至,厉声曰:『卿竟舍我去耶』!对曰:『朝廷舍臣,非臣舍 (第 36 页)
得功军迎福王,速召金华江右兵及闽中溃旅令立功自赎.俱不报.
  潞王监国杭州,道周上笺,请召刘宗周、 姜曰广
、高弘图、杨廷麟、刘同升以收人心,论马士英、阮大铖卖君卖国罪.潞王不能用.不十日而亡.会郑鸿逵护唐藩 (第 31 页)
  十七年三月,京师失守;四月己巳,烈皇帝凶问至南京。其时,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勤王在浦口。南京诸大臣闻变,仓卒议立君,未有所属;而王与潞王以避贼至淮上,大臣意多在潞王。总督凤阳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马士英遗书南京,言福王神宗之孙,序当立。甲申,守备南京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诚意伯刘孔昭等、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工部尚书程注、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慎言、掌翰林院事詹事府詹事兼侍读学士 姜曰广
等、南京守备掌南司礼监务太监韩赞周等集朝内,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署礼、兵二部印,不肯下笔;吏科给事中李沾 …… (第 1 页)
  庚寅,王行告天礼,升殿,百官行四拜礼。魏国公徐弘基跪进监国之宝,王受讫,再行四拜礼,乃退。大赦天下;其新加练饷及十二年以后一切杂派并各项钱粮、十四年以前实欠在民者,悉免之。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壬辰,以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高弘图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并入阁办事;马士英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仍总督凤阳等处地方军务(时朝廷草创,大僚无通晓故事者,以学士兼尚书,非制也)。发银一万两,遣职方司郎中万元吉往犒得功等军。以张应元充总兵官,镇守承天等处地方。癸巳,为大行皇帝举哀哭临。甲午,以 姜曰广
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前礼部尚书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并入阁办事。 (第 2 页)
曰广
辞,改礼部左侍郎入直。以工部左侍郎周堪赓为户部尚书。乙未,召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复官。遣御史祁彪佳 …… (第 2 页)
  张慎言荐前东阁大学士遣戍吴甡,命召之。庚戌朝,刘孔昭廷讦慎言荐误国罪臣,且定策时有二心;声色俱厉。御史王孙蕃等亦劾孔昭,交争于上前。上谕之,乃退。明日,孔昭具疏论劾,慎言乞罢;上两解之。弘图、 曰广
各上疏乞罢,不许。以万元吉为太仆寺少卿,监江北军。命御史周一敬护送潞王于杭州居住。设勇卫营,以御马监 …… (第 5 页)
  戊午,罢偏沅巡抚,以前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杨鹗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四川、湖广、云南、贵州、广西军务兼理粮饷。辛酉,加可法少保兼太子太保,进武英殿大学士,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弘图太子少保,进文渊阁大学士; 曰广
太子少保,进文渊阁大学士;士英太子太师,进武英殿大学士;铎太子少保,进文渊阁大学士,改户部尚书:各荫 …… (第 10 页)
  戊辰,皇太后自仪凤门入宫,遣灵璧侯汤国祚告于南郊。命惠王于广信府居住。壬申,以前宁夏巡抚樊一蘅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川、陕等处恢剿军务兼理粮饷;前□□按察司佥事充为事官越其杰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兼辖颍、

亳二州,提督军务。
  杰、泽清、良佐各疏劾刘宗周激变军情,动摇圣驾;又与得功合疏言群臣谋危社稷,指 大学士姜曰广。
会有建安王府镇国中尉朱统候考吏部,因奏 (第 11 页)
曰广
定策时有异谋,并劾前山东按察司佥事雷演祚、仪制司员外周镳结党乱政;下演祚等狱。于是吏科右给事中熊汝霖 (第 11 页)
劾统诬诋大臣,通政使刘士祯、礼科给事中袁彭年劾统违制越奏,请究问;不听; 曰广
求去益力。
  癸酉,命修西宫之西花园第一所为皇太后宫。丁丑,赠吴三桂父故□□总兵官吴襄辽国公、母祖 (第 11 页)
氏辽国夫人。戊寅,以前总督蓟辽军务为事官王永吉戴重罪总督山东、河北等处军务。庚辰,命选淑女。辛巳,赐北京死节诸臣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等二十二人赠谥、祭葬有差;建祠鸡鸣山,赐额「旌忠」。癸未,封□□□□□□郑芝龙为南安伯。以前福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申绍芳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督饷江北。以前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改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等处,专办蜀寇;赐尚方剑一口、便宜行事,仍给银三万两。乙酉,以皇太后至京,加可法少傅兼太子太傅,弘图、 曰广
各太子太保,士英少保兼太子太师,铎太子少保,诚意伯刘孔昭等、太监韩赞周等各荫升有差。阮大铖入对称旨, …… (第 11 页)
  九月戊子,封皇太后弟千户邹存义为大兴伯。庚寅,以都督佥事张福成充总兵官,前往河北、山东。辛卯,上御经筵。壬辰,裁各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甲午, 曰广
致仕。乙未,宗周致仕。命黄斌卿移屯九江、黄蜚屯芜湖采石、郑鸿逵屯镇江。丁酉,以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王之 …… (第 12 页)
  己亥,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更上皇考谥曰

「孝皇帝」。壬寅,先帝忌日,上于宫中举哀,百官于太平门外设坛遥祭。甲辰,封□□□□□□黄九鼎为雒中伯。己巳,以殿工成,加可法太师,士英太保,铎少保,弘图、 曰广
各太子太傅。李际遇、许定国既降于清,清尽得河南开封之地,引兵南下;王之纲走宿州。是日,清陷归德府。巡 (第 26 页)
    是时,有传京师失陷者,众犹疑信相半。兵部尚书史可法同南京右都御史张慎言、户部尚书高弘图、工部尚书程注、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署翰林院少詹事 姜曰广
、太常寺卿何应瑞、应天府尹刘士祯、鸿胪寺卿朱之臣、太仆寺丞姚思孝、给事中李沾、罗万象、御史郭维经、陈 …… (第 33 页)
    时先帝大行之信既确,南京文武诸大臣连日会议,潞王伦次稍疏、惠王道远难致、福王有在邸不类事,莫之敢决。凤督马士英念福王奇货可居,内结操江诚意伯刘孔昭、外结总兵刘泽清等同心拥戴;且移书诸大僚,谓以序、以贤无如福王,兼责史可法当主其议。二十二日,可法治兵于浦口。二十三日,诸臣谒孝陵定议,刘孔昭面詈吕大器不得出言摇惑;遂定议福王,先修武英殿。二十七日,南京礼部司务集齐百官,公启迎王于仪真;福王得启,即行。二十九日,福王舟至观音门;三十日,百官谒见福王于舟次。王角巾葛衣坐寝床上,枕旧衾敝,帐亦不能具;随从田成诸奄布袍草履,不胜其困。



  五月戊子朔,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迎福王入京,以内守备府为行宫 居之。
    是日,福王自三山门登陆至孝陵,从西门入飨殿祭告。诣懿文太子寝园展祀毕 …… (第 36 页)
    初三日(庚寅),群臣进「监国宝」于福王,王行告天礼。刘孔昭复请登天位;御史祁彪佳

曰:『监国名甚正』。徐弘基等皆然之,乃止。
  改史可法、高弘图为礼部尚书,升马士英兵部尚书, 姜曰广
、王铎礼部左侍郎,俱兼东阁大学士;可法仍掌兵部事,张慎言仍为吏部尚书。
    时议卜相,群情推毂可 (第 38 页)
法及弘图、 曰广。
刘孔昭攘臂欲入;可法曰:『本朝无勋臣入阁例』。孔昭曰:『即我不可,马士英有何不可』!诸臣默然。又议起 …… (第 38 页)
     发 明

    斯时先帝大行,普天同痛;可法等俱当戴罪供职,不得援登极推恩常例,希正揆席。至阁中票拟,遴选 曰广
等数人,皆以原官兼阁员办事,不用进秩;誓必寸磔逆闯、礼葬先帝,然后论功行赏。「春秋」之法:贼不讨、仇 …… (第 38 页)
吴甡、郑三俊五朝人望,票拟实出臣笔。窃念朝廷之尊,尊于李勉;今宸陛几同讼庭,臣愧死无地,乞赐罢斥』。 姜曰广
亦引疾求去。俱慰留不允。
     发 明 …… (第 46 页)
    加恩翼戴诸臣:公徐弘基,侯朱国弼、柳祚昌,伯刘孔昭、方一元、焦梦熊、郭祚永,太监韩赞周、卢九德各升赏世荫。

  二十六日(癸丑),上召阁臣高弘图、马士英、 姜曰广
于行宫。

    是日,上谓弘图曰:『国家多故,倚赖良深;先生何言去也』!弘图对曰:『臣等非敢轻去 …… (第 47 页)
中以巧救奸人汪文言、疏纠忠贤,为忠贤所仇,被逮以死。记光斗、大中死于乙丑之秋,而乙丑之秋正大铖躬耕山 居之
日,里中衿绅父老可问也;而安得一身以赞导耶?至铖「合算七年通」内一疏,于中极论倡红丸之孙慎行,为时所 …… (第 51 页)
父、下告天下万世哉』!马士英又为大铖奏辨,力攻 姜曰广
、吕大器等护持局面。
     [发 明 …… (第 52 页)
    此内旨也;不曰「内旨」而曰「内批」何也?不与其为旨也。若曰此乃士英会田成辈批去云尔,于上无预也。有誉,贤者也,贤而用之,此盛典也;弘图似可无执奏矣。曰:否!使此辈出于士英之懿好,则为盛典;今借为大铖之嚆矢,则为乱政。弘图之执奏,深得古大臣之义矣。然则为有誉者宜奈何?坚以疾请刀辞不赴可也。倘坚以疾辞不赴,或致谴责奈何?曰名节与官爵较,孰轻孰重?使果以是蒙谴,张侍郎之名千秋矣;区区马家之尚书,庸足贵乎?直书于此,盖深惜之也。


  南昌宗生统疏讦 大学士姜曰广
等。

    马士英欲去史可法以独居定策之功,刘孔昭亦欲去可法以专任;田仰、阮大铖亦怨 (第 67 页)
曰广,
欲并去之。于是大铖属草,募统使上之;疏内诬诋 (第 67 页)
曰广
秽迹、又斥其包藏祸心,词连史可法、张慎言、吕大器等。疏入,高弘图票拟『究治』。上御内殿,召辅臣入;上 (第 67 页)
厉声曰:『统吾一家,何重拟也』?且责弘图请召可法为非是。弘图抗辩,士英默无片语。上每语必左顾田成,明有指授者。弘图、 曰广
俱引疾。后授宗生统为行人。
     发  …… (第 67 页)
    大臣,国君之陪贰;辱大臣,是辱国君也。故孔子对鲁定公则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齐景公则曰:『君君臣臣』。今朝廷之上惟一田成,复有孔昭、大铖辈交搆其中,妖氛充塞;而统诸孽种种见告,君不君、臣不臣。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次年之北行宜其及矣。「春秋」不言事应而事应具存;比事以观,岂不深切著明哉?

  统□疏讦 大学士姜曰广。
    大铖诸人怨 (第 67 页)
曰广
甚,统一疏犹未惬意。右谕德李明睿与 (第 67 页)
曰广,
同邑相恶,大铖嗾明睿参之;明睿辞,乃募建安王统□再出此疏。
      …… (第 67 页)
  刘泽清疏劾左都御史刘宗周。

    泽清等纵兵南下,大掠淮阳,杀人无算;莫有敢声其罪者。宗周首出疏纠之,谓泽清、高杰皆可杀; 姜曰广
票优旨,下史馆纪录。士英乃嗾泽清与姜、刘为难。至是,泽清具四镇公疏劾宗周,指称「草莽孤臣」为不忠。既 …… (第 71 页)
    御史朱国昌疏:『据北城市民呈称:历选妃嫔,必巡司州县,限名定年,地方开报。今未见官告示,忽有棍徒哨凶打入人家,不拘长幼概行抬去;但云大者选侍宫帏,小者教习戏曲。街坊缄口,不敢一言』。
    户科熊汝霖疏言:『魏国公徐弘基特荐张捷,亦见勋臣之勤于荐吏矣。至朱统诬 姜曰广
污及家庭,如此暧昧,不行参驳,将朝廷设立言官何用』?
    御史朱国昌疏:『往者贼入都门,自阁部以 …… (第 72 页)
    时阮大铖出山之志甚锐,马士英借危疆为名,欲以河南巡抚畀之;众议持不可,乃用其杰。其杰,贵州孝廉;士英至戚也。
  刘泽清疏劾 大学士姜曰广
、左都御史刘宗周。

    泽清始劾宗周劝上亲征,以动摇帝座;夺诸将封,以激变军心。再疏劾『宗周 (第 75 页)
疏称「草莽孤臣」为不忠,请加重僇』!至是,并及 曰广,
指其谋逆社稷;其词凶悍甚。史可法询之四镇,皆以不知对。可法遂具疏言:『此疏乃黎丘之巧鬼』。泽清随疏言 …… (第 76 页)
    镳于先帝中叶建言削籍,与演祚等高自标榜,而痛抑「逆案」中人;阮大铖恨之刺骨。至是,草疏授统,专攻二臣并及 姜曰广。
盖演祚为曰广庚午所取士,马士英欲借此迫弘图、曰广之去,遂票逮问。
      (第 76 页)
    镳于先帝中叶建言削籍,与演祚等高自标榜,而痛抑「逆案」中人;阮大铖恨之刺骨。至是,草疏授统,专攻二臣并及姜曰广。盖演祚为 曰广
庚午所取士,马士英欲借此迫弘图、曰广之去,遂票逮问。
      (第 76 页)
    镳于先帝中叶建言削籍,与演祚等高自标榜,而痛抑「逆案」中人;阮大铖恨之刺骨。至是,草疏授统,专攻二臣并及姜曰广。盖演祚为曰广庚午所取士,马士英欲借此迫弘图、 曰广
之去,遂票逮问。
     发 明

    …… (第 76 页)
    礼科袁彭年疏:『伪吏部侍郎喻上猷将荆州绅衿开荐,江陵举人陈万策、李开先在所荐中;不受伪檄,万策自经,开先触墙死』。
    加翊戴新恩,史可法少保,马士英太子太师,高弘图、 姜曰广
、王铎皆太子少保。
    刘泽清疏进取之计:『募数十万之兵,储数十万之饷,备十馀万之马匹、器械,整 (第 78 页)
顿一、二年,乃可渡河。惟恐 姜曰广
、刘宗周不得党胜为怏怏,臣不能随辅臣急于一渡也。今北兵已入临清,会师南下;闯贼已道洛阳,攻密县。如此 …… (第 78 页)
  升何楷户部右侍郎、钱元悫太仆寺少卿、刘若金通政司右参议。


  初六日(辛卯),上始御经筵。
  初九日(甲午) 大学士姜曰广
罢。
  初十日(乙未),左都御史刘宗周罢。
  十一日(丙申),内批例转给事中陆朗留用。

    …… (第 82 页)
    臣顾炎武曰:按次年清兵南下,大铖一筹莫展;即投诚,为清帅所薄。后随众征闽;渡仙霞岭,甫涉岭而下,清帅令从骑自后蹑之,人马俱堕,糜烂以死。嗟乎!当其草诸疏也,自负忠义而责备诸臣,可谓至矣!则宜其任事后,另有一番料理,中兴之绩彪炳天壤,使结党诸臣死者抱愧、生者饮烈可也。而何任事以来,仍日从事于搆斗之场,君父之封疆、自己之性命,依然置之高阁。大梦不醒,殆又甚焉!且所欲用者如杨维垣、唐世济辈皆用矣、所欲去者如 姜曰广
、刘宗周辈皆去矣,究竟高皇帝百战之乾坤、弘光一家之性命,作何下落也?迨至营帐叩首、仙霞陨身 …… (第 99 页)
    提到不跪,四人扼之使跪;口供同前。一夹三十扛,惟口念观音、韦驮数声。审毕,随收监。后法司拟大悲照妖言律,决不待时;月光杖责释放:依拟。未几,三月晦日,大悲伏诛。按是时阮大铖辈日夜为罗织之谋,大悲事起,正中其机。招内所供议保潞王及或为目前之报答、或为日后之居功,又云倘妖僧所闻不虚,关乎国运及不共戴天等语,其包藏祸心岂可窥测哉!况尔时大铖、沾、维垣、弘勋等朋比密谋,捏造十八罗汉、五十三参、七十二菩萨之名,遍粘街衢,以耸动朝端;招内所指被擒之日即有匿名文帖与相照应,盖指此也。幸会审日绝无攀招,其谋始沮。十八罗汉,则指史可法、高弘图、 姜曰广
、吴甡、郑三俊、张慎言、徐石麒、黄道周、解学龙、吕大器、练国事、路振飞、袁继咸、易应昌、徐汧、金光辰 …… (第 123 页)
    钱谦益请即家开局修史;不许。
    仓场贺世寿、詹曹勋回籍。
    殿工落成,史可法、马士英、王铎、高弘图、 姜曰广
、管绍宁、王之臣、程注、高倬、刘士桢、何应瑞、陈盟、曹勋、葛寅亮加恩有差,唯顾锡畴不许叙。又叙内臣功 …… (第 158 页)
    前以马士英疏,逮镳与演祚下狱。阮大铖复出「不忠不孝大逆元凶疏」纠雷,略云:『崇祯乙亥之春,流贼犯太湖;演祚与妻孥皆衣缊敝,而更其父以新好之衣,祚向贼指其父曰:「此我家主翁,有窖银数万,拷之可得也」。贼因舍祚而执其父,拷掠以死。尤有罪不容于诛者:初,传闻国变之时,阁臣马士英在江北与诸勋臣歃血定盟,拥立皇上。臣从山中贻书与之,谓「册立大典,宜依伦序」;而阁臣先已得愚臣之心,整顿兵马,声言诛二心异议之奸,众乃定。而实怀二心操异议者, 姜曰广
、张慎言两奸主张,而演祚明佐之。更可诧者,演祚被逮后,托其私党向臣门生齐维藩、方启曾转语臣,令与救解 …… (第 164 页)
    发 明

    泽清助马、阮而攻去 姜曰广
、刘宗周诸人;威力如此,宜其清兵渡河,上之奏顺昌之奇捷, …… (第 168 页)
    鸿逵请早正尊位以系人心,郑芝龙意有所待;群臣多言『监国名正,宜早出关号召天下;俟有收复功,建号未晚』。不报。随于二十七日(丁未)卯刻,祭告天地、祖宗,即皇帝位于福州南郊,以本年七月初一日以后为隆武元年(弘光登极,尽赦诸罪宗在高墙者,唐王因得出,旅泊京口;清渡江,鸿逵拥之而南,遂邀订张肯堂、郑芝龙等备法驾迎唐王即位,改称隆武元年;遥尊弘光为圣安皇帝)。以布政司署为行宫, 居之。
大赦;论功行赏,芝龙、鸿逵俱晋封为公,超擢张肯堂为吏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右侍郎,召大学士蒋德璟、黄景 …… (第 189 页)
小九卿等衙门,选补各官供事。
  初九日(己丑),郑遵谦斩北使于江上;奉鲁王(以海)为监国,迎入绍兴 居之。
    郑遵谦者,大同兵备郑之尹子也;与给事中熊汝霖、江西佥事孙嘉绩同起义于馀姚,率众至台州迎鲁 (第 190 页)
后已」者耶!度其审处,慎无以成败议史公哉!
  高弘图正色立朝,辨邪正、综名实,不激不随,颇得相体。 姜曰广
劲骨戆性,守正不阿;扼于憸邪,愤懑叱,少休休之量。吕大器乃心潞藩,福王之立非其素志;与 (第 20 页)
曰广
攻士英不胜,率先去国。张慎言秉铨持平,端方谅直,难进易退;有古大臣风。之数臣者,际承平之世,咸收佐理 …… (第 20 页)
  马士英无大奸大恶之才,不过一庸人耳。若生麻中,自然不扶而直。无奈东林诸人

疾之已甚,为丛驱爵;入阮大铖、杨维垣、张孙振之党,集群小之恶皆归之,遂列奸臣之首。予读史至此,未尝不哀悯其陷溺于恶而无救拔之者也!或曰:『士英拥立福王,不踰年而倾覆,普天同愤;子故异说以宽其诛,何耶』?予曰:『人皆知甚其罪而不原其情也,请为子逐一明之。士英在阁中,言及故庶吉士张溥,曰:『我故人也;死,酎而哭之』。 姜曰广
曰:『公哭东林贤者,亦东林耶』?士英曰:『我非叛东林者,东林拒我耳』。士英自言如此,非东林疾之已甚乎 (第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