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五年〔壬申〕:张溥给假葬亲,归。虎邱大会,张溥为盟主,合诸社为一,定名复社,刊国表社集行世。十二月,周镳疏谏用内臣,奉旨削籍。
  六年〔癸酉〕:六月,周延儒驰驿归,温体仁为首辅。乡试, 姜曰广
为正主考;陈名夏、胡周鼒、归继登并中式,刘侗在北闱中式。 …… (第 41 页)
  按目计之,得七百馀人,从来社集未有若是之众者。计文二千五百馀首,从来社艺亦未有如是之盛者。嗣后名魁鼎甲多出其中,艺文俱斐然可观;经生家莫不尚之。金阊书贾,由之致富云。


复社纪略卷之二

  崇祯庚午乡试,诸宾兴者咸集,天如又为金陵大会。是科主裁为江右 姜居之曰广;
榜发,解元为杨廷枢,而张溥、吴伟业皆魁选,陈子龙、吴昌时俱入彀,其他省社中列荐者复数十馀人。明年辛未 …… (第 65 页)
  社事以文章气谊为重,尤以奖进后学为务。其于先达所崇为宗主者,皆宇内名宿:南直则文震孟、姚希孟、顾锡畴、钱谦益、郑三俊、瞿式耜、侯峒曾、金举、陈仁锡、

吴甡等,两浙则刘宗周、钱士升、徐石麟、倪元璐、祁彪佳等;河南则侯恂、侯恪、乔充升、吕维骐等,江西则 姜曰广
、李邦华、熊明遇、李日宣等,湖广则梅之焕、刘弘化、沈维炳、李应魁等,山东则范最文、张凤翔、高弘图、宋 …… (第 75 页)
应之所以日灵,皆由乎此。是时议起废,欲推举钱谦益;而阁部折之坚,乃共推文震孟、侯恂、倪元璐、刘宗周、 姜曰广
、黄道周,相继登用。又复引掖后进,内而中行评博、外而推知,有名望应考选者,俱力行荐拔。其六部迁转及台 …… (第 75 页)
  刘宗祥钦差四川巡按时,少宰张捷以成都知县贺襦珍嘱其举荐卓异。后襦珍有秽声,宗祥疏参之。比宗祥回道,捷欲罗入察籍;文湛持为护持,始免入。宗祥遂疏发捷徇私嘱托、庇佑墨吏,以所投私书达之御前,几被严旨谪斥;乌程密为之地,捷始得安。
  乙亥京察,张溥虽庶常,得与闻察事;以前会元刻稿事,恨李明睿。时为掌院者, 姜曰广
也;系溥座师,与明睿同榜、同官。广避嫌,乃先致书明睿,使知有人欲处之,而己不开送以示德;拾遗仍用之, (第 83 页)
而委其责于台省。是年明睿虽倖免,而拾遗仍被纠。后明睿知被处之由,疏参 曰广,
亦以私书入奏; (第 83 页)
曰广
疏辨,两相讦奏,纷纷几至不可解云。
  浙人主察者,南部较之北察,尤偏徇在佐察者。南考功屈动为社局仇 (第 83 页)
   正纠参

  国变时,诸勋臣日藉藉归狱文臣误国,宫詹 姜曰广
曰。误国者可诛也,予数载林居,诸公当日召对,胡不言。语稍塞。会立国,群谋援高皇帝开国时以魏国徐达为左 (第 59 页)
丞相例,尚未发,一日朝罢,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等,面奏文臣朋党误国,并言吏部尚书张慎言专权结党,擅引旧辅吴甡。科道官李沾、郭维经等,亦言诸勋臣不勤王,不忠,乃乘国变侵官乱政,并觊觎入阁事,相擢久之,庭大哗。 阁臣曰广,
请上处分,因求罢斥。上不允。谕以朝廷用人,自是吏部职掌,但有不当,许勋臣科道纠参。于是孔昭立起,手招 …… (第 59 页)
曰广
奏:迎立关利害不浅,臣等俱缄口,听主兵者云何,二三翊戴,劳之应图,若偕题兴岳,可寒心。兴朝所不宜有。 …… (第 60 页)
付在朕躬,万一大家撤手,回思先帝,岂所忍言。是日,上微不怿。越日召对。上谕勋臣嚣争,卿等何不力折之。 曰广
曰:天颜不违咫尺,诸臣乃敢愤争,已为辱国。臣等不能调和而镇戢之,仰烦明谕处分,良用自惭,亦以德薄望轻 …… (第 60 页)
故求罢斥谢之。若迹涉佐闻,事益沸羹,非臣所以待罪纶扉之体也。上是之。退。复同弘图乞罢。旋以宣谕入直, 曰广
语弘图曰:官不易方,为政之善物也。上在位日浅,未明习国家故事,并许勋臣纠参,此曹纨子,易动以利,天 (第 60 页)
下事使渠辈得操长短,败矣。急挽勿失。弘图曰:为之奈何?具疏耶? 曰广
曰:差须之。言路中自有起而驳争者。亡何,科臣罗万象至矣。疏意大略如 (第 60 页)
曰广
言。两人读之甚喜。 (第 60 页)
曰广
即条旨云:朝政阙失,原许诸人直言无隐,矧乃勋臣,但朕既而思之,朝廷设官,各有职掌,票拟归之阁臣,官守 …… (第 60 页)
法,岂容顿更;所奏甚是。今后纠参还责成科道等官,别衙门不得借端旁挠。著申饬行。旨下,诸勋臣计沮,知出 曰广
意,衔之深,厥后借端集喙矣。 …… (第 60 页)
  弘光登极,从龙诸珰势渐张,又时若窘急,日思出为渔猎计,先朝奸珰王坤,首借催饷,营差吴越,以阁臣高弘图等力持寝。亡何,奸人导之缉事,群珰心动,谋设东厂矣。以弘图、 曰广
俱在告,群噪王铎出谕行,铎不可。越日, (第 61 页)
曰广
入直,铎备言状。 (第 61 页)
曰广
曰:今发不遂,必再发,请摩厉须之。已而御史祁彪佳疏至,指陈缉事、诏岳、廷杖为三大弊政,力请禁革。 (第 61 页)
曰广
读之而喜。曰:佳哉!吾辈有题目矣。即条旨云:所奏三大弊政,虽系旧制,实为府奸,生事害人,屡见事前,失 (第 61 页)
祖宗忠厚立国之意,结臣民怨恨解体之端。朕痛心之日久矣。览奏,洞悉情隐,犁然当心,有裨新政,其如议行。且著为令。并播告天下,示朕更始之意。今后敢有奏请者,以违制论。科道官立行纠参。阁臣拟谕。朕将览焉。条上,旋发改, 曰广
持不可。珰趣者三矣。 (第 61 页)
曰广
谩应之,曰:自有说在。至是复交趣, (第 61 页)
曰广
乃变文云:国家新造,人情未附,朕多难孤立,时凛渊冰,若寡恩多事,府怨臣民,朕虽凉德,不至于此。所奏三 …… (第 61 页)
及不留心体访者,俱以溺职论。方条毕,而罪珰孙承绣之旨下。承绣者,先朝防河大珰也。以国变潜逃,致有言。 曰广
拟重加降调,戴罪立功自赎。旨下。竟复原官。 (第 61 页)
曰广
恚甚。乃疏摘之。并上所改旨。大约言朝廷有法则重,守法则法存;法者,君与天下共守之。不宜有偏私。若夫君 …… (第 61 页)
听,断于持法,母使奸人得窥浅深。幸甚。疏入,旨乃报可。事由此复寝。而所以答疏语者,已有旨,非阁体也。 曰广
以让韩珰,韩惶恐,引罪谢不知。云皆从龙新进不谙大体所为也。 (第 62 页)
曰广
因为言先朝贤珰怀恩、李若强谏故事,赞周曰:解如不听何,吾昨有言矣。先帝读学勤政,十七年如一日,则诚贤 (第 62 页)
君也,徒以听信内官,一旦至此,一剂毒药,皇上并不调引,便嗑耶? 曰广
曰:上闻公言云何?赞周默然久之曰:亦似惭也。终两可。曰:缉事之说何如?曰:亦似止。亡何而谋复作,群珰 …… (第 62 页)
不见端,则阁臣亦不争。于是令群小珰,故以坐厂分司者书之幛扇矣。出入扬扬,意得甚也。弘图见而怪之。果谓 曰广
曰:事急矣,为之奈何? (第 62 页)
曰广
曰:前已尽言之,即言之,亦无加焉。事不可絮,夫渔者非为浴也,而浴在其中,毋己,其托之请谕惩贪乎 …… (第 62 页)
?谕惩贫,并缉事而申明之矣。于是 曰广
拟谕一道。谕曰:朕惟周官六计,所冠惟廉,官方清浊,国家治乱关焉。先圣云: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盗何 …… (第 63 页)
。臣起家非文学,臣又衰庸,自知不称任使,不宜辱政本地,负主恩,当罢。请得乞骸骨。上意乃解,弘图退以语 曰广,
数月君臣鱼水之欢,是日已尽失矣。盖群珰日挑激,先入甚深故也。然是役也,卒以弘 (第 63 页)
曰广
力持寝。 …… (第 63 页)
  上监国首起故御史大夫刘宗周复总宪,从人望也。宗周疏陈国是,多所诋呵,而末攻马士英犹力。士英故黔产,毋奇贵易高也。方宠幸,骄溢弗堪。愤甚。语亡状。贻书阁中,詈宗周奸贼,必驰斩其头,并讥切弘图、 曰广
、铎背公死党,必尽发奸私上闻,破坏徒党如章。盖以宗周疏称草莽孤臣,而阁臣条宗周旨语多嘉与故也。书视弘 (第 64 页)
图,怒曰。(疑有讹脱) 曰广
笑呼其仆曰:语而公,第疾驰馘总宪头归,即相过饮。至无他言。先是士英亦乞罢。是日午,上特遣从龙珰宣谕, …… (第 64 页)
诏幸列大臣,不思竭忠报主恩,乃敢阴怀观望,明示不臣,无人臣礼。臣矢以死奉皇上,天必杀此老奸。上色动。 曰广
愤然曰:士英言太谬,宗周屡朝耆旧,守 …… (第 64 页)
清确之节,黄发冈渝,真所称古社稷臣。此臣素著狂直,屡触元帝忌,先帝犹卒优容之。其谁得而杀之!士英曰: 曰广
与宗周,此即所谓东林奸党。此即俱不立皇上者也。 (第 65 页)
曰广
曰:尔梦语耶?迎立时,宗周尚在越,臣书生,又不握兵。士英曰:若无声尔,不画花押明矣。 (第 65 页)
曰广
曰:花押簿今犹在监臣所,可覆视也。又梦语耶?士英曰:人有是言矣。 (第 65 页)
曰广
曰:信如人言也,即今言汝反者遍国中,汝汝反真耶?士英曰:雷演祚之招兵,谁为为之,固汝门人也。 (第 65 页)
曰广
曰:兵在何所?请下案验覆奏分明。演祚以国难之殷也,檄劝勤王,悬而布之通国。焉可诬也;士英愤然曰:我如 (第 65 页)
捏诬者,吐鲜血矣。 曰广
曰:弥天之虐,女则造之,既怀奸面欺,又重之以信矢,欺天乎?知尔今之不畏皇上也,尚亦有阎罗之拔舌在死, …… (第 65 页)
款,议单入臣手。史可法迫而取之,臣初不与也。可法言汝杀我耶?臣乃还之。而属臣绝口,然原稿臣尚录在也。 曰广
曰:议单之说,微士英今奏,臣等未之知也。如其言也,诸臣多矣。士英胡独闻焉,密书之贻,非其亲昵,谁则与 …… (第 65 页)
入直,同归于好。惟公家是急,用慰朕悬衷。其无复补牍,出亦毋以语人,以滋藤葛。其切听朕言。言不再。于是 曰广
、士英叩头退。至阁,士英则攘臂抚几指 (第 66 页)
曰广
曰:冤对也,必同命。 (第 66 页)
曰广
笑曰:硁硁者尚存此七尺,皆逆竖权奸刀俎之馀也。君如惠顾同谱,其赦之,则君之高谊也。必欲择肉焉,亦惟命 (第 66 页)
。先是宗周疏至。士英故心疑 曰广。
至是见 (第 66 页)
曰广
为宗周发愤,谓信然,恨益深。久之,诇得宗周疏语,具出故礼部郎中周镳手,士英由此以杀周镳也。 (第 66 页)
曰广
语方竟,而大珰韩赞周、李承芳、田成、卢九德至矣。奉上命也。坐定,久之,屏人密申前谕,如是者三。 (第 66 页)
曰广
等求附奏谢恩别。 (第 66 页)
曰广
语弘图曰:苦哉;不敢遂行矣。送行文至矣。亡何,鏖宗四镇果应募起。 (第 66 页)
曰广
行,举朝争者,少司寇刘士祯、大银台侯峒曾、科臣熊汝霖、吴适、章正宸、罗万象、台臣詹兆恒、郭维经、部臣 …… (第 66 页)
有所噬,奏上,辄云乞付军前正法。朝士以此畏恶之。而士英独喜,以为其威可为系援也。连附俯仰,犹恐失之。 曰广
则鳃鳃县官有天下日浅,实恃二三大臣正己肃物,使人知朝廷有人,务在肃宪典以重主权而已,以故抚接镇将,将 …… (第 68 页)
赞周曰:不可。此衰世苟且法也。皇上中兴,作事宜法周宣王、汉光武,上复问镇臣难驭,恩法两穷,为之奈何! 曰广
曰:唐之末造,藩镇犹张,裴度有云:岂朝廷威力能制死命哉!亦处置得宜,有以服其心尔。皇上亦惟是懋昭明德 …… (第 68 页)
上是之。会杰、得功以相持久,兵亦解。先是德功首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礼竣,上呼先生起。朝罢。 曰广
语韩珰曰:今朝廷未尊,上宜肃臣下以礼。得功,将官也,奈何起而先生之。昔者夷王下堂而朝见,惠帝下车而止 …… (第 68 页)
必报。至齿击髯张矣。上曰:兵民一体也,卿毋觭视焉。良佐拂然气螽勃。语坌涌不休。上不应,而目阁臣者再。 曰广
乃呼斥之曰:刘良佐毋多言,尔剌剌而嚣嚣,何故?当朝廷待尔,恩良厚,外议则藉藉;分封,弊政也;阁臣碌碌 …… (第 69 页)
拂拭用之,以听其受享,可也。今请罢制科勿设便。上曰:此无与卿事,今急者防河也。泽清亦唯唯退。弘图晚过 曰广
所,为言其狂悖如此。越日,泽清亦过焉。 (第 69 页)
曰广
延之入曰:闻昔得交敝门张天如,信有之矣。曰然。吾尝笑天如门户,须吾将官守也。不意其党多利吾赇,且下石 …… (第 69 页)
牵率河臣,齐驱南渡。今旦夕发缇骑矣,朝廷宪典,固不文臣贷也。泽清面赤发声曰:时已无主矣,又为谁守耶? 曰广
曰:曩金陵而骚动矣。今日半壁依然,朝署无改。固惟一人之庆,亦当日绸缪之不失措也。备盛筵而召嘉客,何患 …… (第 69 页)
夙与四镇比,及泽清、得功等来,则益尽其私佞,谨奉之,乃大治具,出女乐侑觞,命其子侍酒,跪起如子侄礼。 曰广
闻谓士英,信有此乎?士英知情得,踧踖久之。曰:然!奈何!凡吾所为,不惮降意者,处此辈为极难耳。此辈之 …… (第 70 页)
也,破而缝,拙矣。吾今日实告情于吾子,微独四镇也,即其阃以内室人,亦为结姊姒行,宫袍玉带,时则馈之。 曰广
曰:昔者王威宁拜老卒于马前,胡梅林赏将官以爱妾,恩威不测,鼓之舞之,督臣事也。今吾子俨然具瞻矣。官各 …… (第 70 页)
条上事宜,上许焉。一切诛戮署置盐课商税,以及正供之赋,俱得便宜从事,俨然藩镇矣。旧例,敕尾阁臣书名, 曰广
至是见之,持不可。会江北大司寇解学龙、词臣姚思孝、科臣李清等,亦集言不改深酿地方忧。 (第 70 页)
曰广
以语士英曰:此所谓许而不与也。史送之,令吾夺之。不能。 (第 70 页)
曰广
曰:此事自关君门户,愿缔思之,无忽也。 (第 70 页)
曰广
具疏言:五大在边,尾大不掉,非所以为久安计。乞下枢部驳正行。弘图持示士英。士英悟,遂改如疏。而 (第 70 页)
曰广
疏亦寝不上。一日,泽清疏至, …… (第 70 页)
为故相周延儒减赃也。 曰广
曰:将官何乃与朝政及之。 (第 71 页)
曰广
意非有所靳。盖欲发自言路。既报可而后下之。而言路不知,以为阁中自避郜鼎嫌也。以故久商之,无一应,疏成 (第 71 页)
复毁者数矣。士英索前疏特急,及得之,喜甚,即以属 曰广。
(第 71 页)
曰广
曰:固吾心也。先帝壬午之政,比于轮台,实惟宜兴初出之功是举也。以彰帷盖,不亦可乎!惜也言者镇将,人谓 …… (第 71 页)
朝权也,抑有他疑焉。且徐图之。士英亦废然止。厥后泽清烦言有敕不发,有疏不票,新建之辣者此也。镇将既恚 曰广
不得逞,而士英、阮大铖复挑之,于是合疏为恶语相攻,至云称兵,朝中大震骇。先是疏攻总宪刘宗周。宗周不疏 (第 71 页)
辨。第应以揭。至是咸劝 曰广
姑隐忍之。 (第 71 页)
曰广
不听,具疏辨讦,语颇厉。 (第 71 页)
曰广
心知镇将有此。先时讼言,归与归与,志久决矣。闻镇将之狺也,行行且止,若辈真反耶?宁惟阁臣可逐,恐天下 …… (第 71 页)
何患焉;夫跋扈无上,不可长也。既为朝廷心膂臣,若之何为将官撼也,而长之,吾必处此。闻者危之。门人以告 曰广
曰:吾义无可留,人岂谓吾真在此耶?先师之遇桓魋也,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未几,而微服过宋矣,乃 (第 71 页)
所谓一龙一蛇也。向言存阁体耳,吾亦从此逝矣。可法闻 曰广
讼言,忧甚,从师中书与弘图,盛言镇锋恶,盍谨避之。弘图为道 (第 71 页)
曰广
本指,可法乃 (第 71 页)
曰广,
称先见且得体云。 …… (第 71 页)
   防左镇

  弘光监国亡几,凤督马士英入趣即真。 阁臣姜曰广
曰:盍徐之,示不忍忘先帝也。且吾甚忧上游左镇拥重兵劝进,而不首之,祸必始此矣。士英曰:何谓也? (第 72 页)
曰广
曰:立君大功也,事出吾辈,彼末韦跗注者,其何说之词。今者问谁执牛耳,则四将尸焉。左镇视黄得功、刘 (第 72 页)
良佐,乃与哙等伍。其他毛贼耳。容堪笮其头否乎?士英曰:上适在河北,四镇之遇,天也。左何为者? 曰广
曰:子亦知人情乎?今有豪大家于此,格伯重事悉听焉。单门鼠猾,素仰奉之不遑,一旦阴主大岳,而厚利是私, (第 72 页)
大豪必怒,且掀翻之矣。今日之情,得毋类是。士英默然。居久之, 曰广
复为言,士英引他语乱之。已而曰:天下事我寻当自判。一日, (第 72 页)
曰广
复重言曰:此亦子他日之忧也。士英瞠目良久曰:子岂以予难左,左曾足为大虞乎?昔渠居楚食绝,又眈视金陵也 …… (第 72 页)
者之痑,而飞渡此长江哉。即令渡而抵城,彼来者巨舰也,乘其继而蹙杀之,尽为流尸矣。是役也,吾真可以封。 曰广
曰:如震惊宫阙,涂毒生灵何?固知吾子能,家之多难,未堪横出一枝耳。脱外接两而内寻戈,斯亦卢兔相持,自 …… (第 72 页)
何为者。是日,士英卒惶急无以应,气索声嘶,叩头乞罢而已。亡何,澍过 曰广
所。 (第 74 页)
曰广
曰:公昨庭奏侃侃然,得毋造次!夫贵阳未可动也,渠定策而有内援。澍曰:若然,奈何?其人非德类也。不可与 (第 74 页)
图事。且左镇见水火焉。 曰广
曰:宰相待罪,古之制也。若夫将官逐阁臣,此岂盛德事?而左冒行之。脱朝廷之难割恩也,君臣从此矣。即令 …… (第 74 页)
之福也。幸为左镇言麟阁席地,吾实心奉之。国之安危,在此一举,毋轻动也。越日,澍以左书至御史郑友玄转示 曰广。
书言贵阳已兼四镇有之。今又据司马堂,将来杀我疆臣,此君侧奸贼,矢必逐之。 (第 74 页)
曰广
寄语黄御史,左疏来必力寝。次日, (第 74 页)
曰广
讼言于阁。高弘图曰:置之。不忆恫喝之说乎,无益也。 (第 74 页)
曰广
曰:性无欺也。且惧及焉。士英至, (第 74 页)
曰广
卒述之。士英默笑而已。其后颇用阮大铖言,多赍金珠美女结左欢。然已深,左终疑且厌薄之。乙酉春,左移檄 (第 74 页)
以清君侧为名,称兵犯顺,士英疑出 曰广
、史可法嗾,两人几不测。夏五,清兵来,亦称伐马、阮罪;兵渡江,士英逃,旋以降磔。
    ★旧史氏曰 …… (第 74 页)
  先皇帝时,政令多所更改,独持逆案甚力。群小百计掀翻,不能得。给事中阮大铖,名厕逆案中,海内正人,犹切齿辜未蔽,以通逆珰杀左、魏故也。侨居金陵无聊,置女乐治具,日结纳诸贵人,亡赖子亦多为爪牙用者,相率婪金钱,而马士英从抚宣府罢归,亦寓金陵,以同籍,旦夕过从为欢。而大铖故阴贼善,因事中人,自得马而益雄也。厥后士英从谪籍督师凤阳,具出大铖援,感且刺骨。大铖乘国变,谋急燃灰,时有为延说者,兵部尚书史可法以语宫詹 姜曰广。
(第 75 页)
曰广
盛言不可。可法曰:吾亦惊外间有此声论。虽然,公慎语自重。渠恨公绝不与通。此君真刽子手也。 (第 75 页)
曰广
曰:有命,龙麟虎口,予数试焉。邀天今年已六十一矣。亡何,诸臣传单会议,时勋臣刘孔昭已揣知士英将入柄政 (第 75 页)
,而所急者大铖也。遂首为言冤,且实才,馀嗫嚅未敢言。 曰广
奋然曰:何谬也,将为先帝报仇,而乃用仇先帝者。必也正名,非所以号召端良,激发忠义也。诸臣相视久之。 (第 75 页)
曰广
复谓左都御史张慎言曰:公风纪重臣,且负天下望,今邪正大关,亦噤不声乎!慎言曰:予初未尝言阮宜用也。 (第 75 页)
曰广
曰:不然,公何不言不宜用耶!事遂寝。及弘光登极,阁中持亦力,恩诏起废,置不列矣。有借端旁及者,弘图条 …… (第 75 页)
之时也。仆以初立国,忍情来,察其意甚恨,今吾魂魄已不在此。旦夕差行。国之大用。愿推择可者。锡畴且以语 曰广
曰:推人入溷圊中,何大用也。 (第 76 页)
曰广
调之曰:子惧耳曰:夫何惧?曰:益庵一炬灰,不未冷耶!昔昆有鄙相顾秉谦者,以媚逆被焚。故 (第 76 页)
曰广
引调之。自锡畴之复不应也。士英谋愈急, (第 76 页)
曰广
心欲止之。未有间,而御史周元泰纠故督王永吉之疏至。先是兵部侍郎解学龙从田间书入条陈北方事宜,并才永吉 (第 76 页)
,时方议用永吉援北,而元泰有言,于是 曰广
即疏自劾,盖以己先有揭请北援,末引学龙书故也。疏成,示士英。士英曰:赘。 (第 76 页)
曰广
曰:台长言正,阁中职首用人,少差,何以对天下万世。王,吾门人也。亦实才,然且俟论定。夫丧己以徇人,智 (第 76 页)
者有不为耳。是举也, 曰广
可以不言而言者,将以风止士英,毋妄荐引也。每酒酣,推此类具言之,而士英弗善也。谋愈急,既度外庭终无应 …… (第 76 页)
内。久之,诸珰意得,亦思提擢大铖,而恐不及矣。阴谋定,士英复疏荐大铖,旋发票,士英佯出,令一老仆叩头 曰广
所,乞拟报可 (第 76 页)
曰广
曰: …… (第 76 页)
谁力也?仆曰:主人翁同年阮也。 曰广
拂然曰:为语而公呆矣。何至乃以名节徇人。而公常言渠脸为人画成花脸难频,吾宁洁白去耳。安能不惜面目。使 (第 77 页)
人指笑我唾吾背乎?会小珰送手票, 曰广
即属之,为我呼韩公来。韩珰来, (第 77 页)
曰广
曰:请从此辞矣。赞周愕然问故。 (第 77 页)
曰广
曰:不知贵阳荐阮耶?不去何为?赞周曰:公人望也,如中兴何? (第 77 页)
曰广
曰:自有人在,硁硁者何能为?赞周乃长吁久之。曰:国事至此矣,外庭终成心,奈何? (第 77 页)
曰广
曰:否,意者公其眩听于朋党之说也。夫李绛则有言矣,君子必合君子也,岂必与小人合,而后谓之不党耶?茶至 (第 77 页)
曰广
指而譬之曰:此松茗也,或欲益焉,则越之天目,吴之阳羡,闽之武夷,齐之蒙山,皆臭味也。搀之溲溺,谁不哕 …… (第 77 页)
?其他不过刘念台、高硁斋、黄石斋、吴鹿友、郑玄岳四五人止矣。公亦当知数公本末也。赞周曰:闻皆大吕也。 曰广
曰:然。阮于内庭,枝连也,贵阳之荐,呼吸通谋,生诚不能默默处此亦知言之无益,所以不惜以片肉投馁虎,一 (第 77 页)
苇障狂澜者,存此明国是,留正气,而思为先帝发愤也。赞周曰:公毋著相为也,不票焉足矣。 曰广
曰:公不知危不扶颠不持,焉用彼相哉?吾本无心用世,何至忍死弹冠,亦以宗社沦亡,殡宫冤酷,诚不胜热血人 …… (第 77 页)
将举平生而尽丧之,天下后世,其谓予何?赞周曰:公既有请矣,复条旨而不行,自有任其咎者,已无与公事矣。 曰广
曰:公安所得谬语而称之。阁臣但司票拟,则一精灵书饶为之,古人不应云宰相之贤否,视天下之安危也,夫黄阁 …… (第 78 页)
知召对有说故也。越日,上果召士英、大铖,乃越次面进大铖兵部侍郎。弘图执争请下廷议,与大铖相擢。先是, 曰广
即具疏以去就争。疏称是举也,先帝千七年之定案,顿付逝波,新朝数日前之明纶,竟同覆雨。梓宫未冷,增龙驭 …… (第 78 页)
方之观听。言甚恳。疏入,上遣官宣谕。 曰广
附谢,并陈先朝小人通内致乱之由,语详 (第 79 页)
曰广
疏中。志殷鉴也。上所以答慰藉之者,亦甚温且悉。自是科臣袁彭年、罗万象、李沾等,台臣詹兆恒、郭维经、朱 (第 79 页)
国昌等,群起合纠章集,士英亦气沮。事复寝。士英见时无可奈何。一日,乃佯为好语,顾 曰广
大笑曰:吾前荐阮髯,觉亦大高兴,今念之,殊自失。 (第 79 页)
曰广
曰:无咎者存乎悔,即失途未远也。居亡何,复谓弘图,若辈讲声气耶?虽然孰予若,予吊张天如,走千里一月, (第 79 页)
为经纪其后事也。人谁问死天如也。弘图曰:公亦知天如为新建公高足耶?公此意大佳,来吾辈不错也。 曰广
曰:凡吾所为者是非耳,千秋万世后,宁将以阮辈为君子耶?士英曰:吾固知之,人言尔辈横见规图,不然,吾何 (第 79 页)
以至此。 曰广
曰:毋听谗言。黾勉同心。且玷相奉也。监军佥事越其杰者,士英内姻也,其人颇通明,而老于世故,数以此谏 (第 79 页)
士英。良苦。士英曰:吾所以荐阮者,了情面耳,非有他。幸为我过新建所,愿言英之不敢悖正人也。 曰广
闻之,喜以语弘图。亡何,士英密疏,复他有所荐引,谋愈深,弘图笑语 (第 79 页)
曰广
曰:南人复反矣。及左都御史刘宗周两疏攻击,遂咆哮无忌云,厥 (第 79 页)
曰广
行,而大铖即以是日出受事。 (第 79 页)
  呜呼!立君难,立国难,立法度尤难。余于南中始末,而不能不慨叹于任事者之寡识也。北都陷于甲申之三月十九日,四海皇皇,金陵蠢动。闻召外兵复仇,人莫不手额,然鉴往事者已而忧之。 燕及姜先生
与史道邻同时誓死,至文德桥,有拉之立君图存、徒死无益者。姜难之。史以为江左夷吾,非我辈弗任。故事南中 (第 81 页)
民戴满帽者辄射之。自是城中委弃缨笠,积道旁如山。得仁遣人邀擒章于天于江中。声桓使人迎宏光 阁臣姜曰广
于浠湖里第,以其门生故里多人,任南北者皆有故迎与其事,资号召也。出告示安民,称隆武四年。金声桓称豫国 (第 31 页)
公,王得仁称建武侯。吏部侍郎 东阁大学士姜曰广
称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三衔皆兼吏、兵部尚书,皆称赐尚方剑,便宜行事。大略谓劳 (第 31 页)
  崇祯十七年四月,烈皇帝凶问至南京,诸大臣议立君,意多属潞王,而东林恐以三案旧事有嫌于福邸,亦不利立福王。总督凤阳马士英遗书诸大臣,言福王神宗之孙,序当立。士英负纵横才,初为太监王坤所构谪戍。阮大铖者,名在逆案中,时时欲出不得间,而与士英最善。崇祯中周延儒之再召也,大铖归诚于延儒,求荐己。延儒难之,遂以士英为托,曰:瑶草复起,是即大铖复起也(瑶草,士英字也)。延儒入京见帝,言马士英有边材可用,遂起为凤阳总督。至是,大钺与士英谋立福王,以福王与东林有隙,福王立,东林必逐,而逆案可翻、己可出也。兵部尚书史可法、詹事府正詹事 姜曰广
、兵部右侍郎吕大器,遗书士英,言福王有失德、无人君之度,不可立。而是时士英兵权在握,与大将黄得功、高 …… (第 36 页)
福王监国南京。是日,大清兵入北京。壬辰,以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姜曰广
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俱入阁办事。以马士英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仍总督凤阳。可 …… (第 37 页)
时不造,痛深君父,何心大宝,直以宗社攸关,勉承重任。效忠定策诸臣,朕已鉴知,馀不必深求。已而,慎言及 曰广
等皆以争大铖之出,相继引去。士英荐前光禄寺卿阮大铖知兵,予冠带召见。户科给事中罗万象、御史王孙蕃、陈 …… (第 38 页)
  七月己丑,以左懋第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使燕京。杰、泽清举故总兵陈洪范副之。至燕京,懋第不屈死;洪范阴输款,且请南行为间,既至,密奏得功良、佐与敌通。二人上疏自辨。上曰:此反间,不足信。洪范寻给假去。后洪范奉太

后并执潞王以杭州降。自李自成败走西安,山东诸州县杀其伪官,复为明守,而南中无一官一兵出河北,自济宁以西皆降北,惟济宁设守。八月,大兵趋济宁,下之。先是,刘宗周在籍,自称草莽孤臣,请上亲征,又言四镇不宜封, 姜曰广
拟优旨宣付史馆,而宗周连疏言中外诸臣皆可诛。四镇皆怒,杰、泽清、良佐各疏劾宗周激变军情,动摇乘舆。又 (第 39 页)
与得功合疏言 姜曰广
等谋危社稷,四镇之横日甚,而士英借以逐姜、刘,用大铖。自是,中朝之权,藩镇皆得以操之矣。初,大铖以逆 (第 39 页)
    金声桓反正,江西声撼。南北警报至北京,大恐,尽撤满洲骁骑,移檄远近,徵兵四集;遣固山谭大、刘良佐等,帅师犯江西。时,步兵二十万、骑兵十万、水兵十万、舟万馀艘,牛车、骆驼、西洋铳等无算,舟尾相接,浮江而上,金鼓震天,亘三百里:清兵出师之盛,前此未有也。闻声桓围赣州,欲急救之。有献「救韩

伐魏」之策者,遂趋江西,围南昌。初,声桓反正时,旧辅 姜曰广
为督师,奉孟藩世子镇守南昌,精锐尽撤以行。姜固文士,不娴将略,被围大惧,不知所为。豫国公金声桓围赣州 …… (第 17 页)
南昌遂成孤注矣。
  建武侯王得仁救九江府,师还。
    金声桓已入南昌,王得仁率兵二万直趋九江。 姜曰广
以檄召之。得仁曰:九江据长江要津,清兵转输必由之道。我闻兴师十万、日费千金,以数十万之众,深入 (第 17 页)
攻城,而粮道已绝,非分兵攻我,即撤兵东下;分则势弱,撤则师劳。九江四面临江,城小而固,以我守之,未可卒下。公辈引兵徐出,东西挠击、内外夹攻,此犄角之势。若弃要害、入孤城,譬猛虎陷阱,此成擒耳。 曰广
不听;一日夜,檄数十至。得仁叹曰:不过欲得仁同公辈死也。遂撤兵西上。清兵以舟师扼诸江,以万骑持劲弩、 …… (第 18 页)
    季,吉水人。父升,丁丑状元,以劾杨嗣昌夺情,谪官家居;后以起义,官至阁部,封庐陵伯,卒谥文襄。季,从起义。丙戌,授翰林待诏。继入广西,至今官。戊子五月,统众至酃县,逐清所置官而 居之。
已而,众散。己丑,还行在。寻出,有群盗来就抚,统之至乐昌,四出剽掠;禁之不止,反为所杀。
  九月, …… (第 22 页)
    腾蛟既死,其夫人某、幼子二皆大骂,被□杀。上闻之,大恸,辍朝三日;赠谥,荫其子文瑞为中书舍人。文瑞,历任兵部侍郎;永历五年,病卒于行在。
  清师屠南昌府,豫国公金声桓、 大学士姜曰广
死之,建武侯王得仁不知所终。
    南昌被围,有一道士至,自称云水真人,能运粟役鬼;且云合城人宜茹 (第 25 页)
素戒杀

,自有天兵来助,非惟解围、又能破敌。 曰广
信之,凡城中有饮酒杀生者,皆重罚之;百日不出兵,清兵因此得合围增垒。百日后,道士自称:我奸细也,为清 (第 26 页)
  十八日,风雨大作,势不能行;守者强之行,波涛汹涌,听之耳。过新涂县,下午五里,泊舟。五鼓,乘月抵漳树镇。
  十九日,过丰城县,泊高汊。闻 姜燕及
年伯尚在里,居然不能通一字也。又如明「易」理,在舟每日筮一卦;是日以后,反多吉卜。
  二十日,泊河 (第 58 页)
,惟斩四臣头悬之国门,以为任事不忠之戒,或其有济。昔之建议而封四镇者,高弘图也;从中主张赞成其事者, 姜曰广
、马士英也。依违其间无所救正者,余也。又曰:连日天象,变异如许,年兄何不择其善者而言之。廷吉曰:据实 (第 11 页)
晋锦江侯。
  大清顺治六年己丑春正月,王在肇庆。罢大学士朱天麟。大清谭泰拔南昌,声桓、得仁被杀。故 大学士姜曰广
死之。定兴侯腾蛟兵溃,死长沙。二月,罢大学士王化澄。惠国公成栋败死信丰。时,三丧大将,连失江西、湖南 (第 6 页)
谋攻桂林。闻南昌之变,乃还武昌。何腾蛟遂出湖南,复衡永,然声桓无大略,德仁徒勇,临事不断,从人望迎前 阁臣姜曰广
于沛湖里资,其门生故吏四出号召,内任诸金,以书记陈方、吴尊周抚按,小大僚署,皆其私亲客。而诸客首言明 …… (第 114 页)
隆武故官,□众山湖,别为一军。声桓惎王氏日盛,德仁则患诸客卖官招兵,分权利,两家所为客,或转哗噱,而 曰广
亦恶客非制科妄以进士官自居也。出示诟之,逐客之意遂决。自陈大生等皆囊头钳胫,(方方)掠跛躄出国 …… (第 114 页)
亦各谋迎王。缙绅有识,骇其举动矜乖,徐避去。东路义旅督师侍郎揭重熙、詹事傅鼎铨到城一日,并引兵还。独 曰广
在城,与声桓、德仁调筴兵食。二月庚午 …… (第 114 页)
千,行亲迎礼。酒荒日甚,兵人穷(?),日夜酺醵。声桓面如土嚄,恨而已。诸将裨禀问,百不一应。胡澹上书 姜曰广
曰:国中拥精强百万,不出寸步,日夜荒宴,国眼穿外援,澹非辞难者,故敢与相国诀,自金氏入城,朘剥富民, …… (第 117 页)
山,岂知重闉之外,所在白骨如丘陵,环南昌附郭百里,村烟断灭,人之不存,兵于何有?相国无庸谈义兵为也。 曰广
发书,默然。声桓数来讯 (第 118 页)
曰广
起义若何?但日与设约待援兵至。宋奎光力请背城一战,愤悒欲独帅麾下出,金、王固止之。斗米至六金。有巡按 …… (第 118 页)
得宋奎光于城西,空舍,谕使降,不食,杀之。陈方、黄人龙死乱军中。馀诸将莫知死状者,大率皆为人所食也。 姜曰广
死契家池,兵皆降。粤西赠声桓□□王,谥壮武。 (第 119 页)
曰广
、德仁,赠谥有差。初, (第 119 页)
曰广
之出也,道通江上,使人邀汉儒裔俱出。辞曰:三年不入国门矣。久无本朝冠服,惭见长者。何言曰:必致之入谒 …… (第 119 页)
天下。令其惭而听,我竭心力为之,不济则死,不能则引身而退,归耕浠水之阳,无从叛乱居美名,天道所忌也。 曰广
沈吟,无以答。后在围城,徘徊日蹙,追 (第 119 页)
可法不可出;且曰:秦桧在内、李纲在外,宋终北辕。一时朝野传诵,称为敢言。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高宏图、 姜曰广
及士英廷议:请分江北为四镇,以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分统之;杰驻徐州,良佐驻寿州,泽清驻淮安, (第 52 页)
尚恐难支,而相仇益甚。当拥立之始,凤督马士英移书商之枢臣史可法,有择贤之语。可法意士英有所谓也,遽与 姜曰广
、吕大器辈移文士英,言今上失德事。而钱益谦虽家居,往来江上,亦意在潞藩,若以福邸向有三案旧事,与东林 (第 16 页)
  马士英素以才望称,其阔大不羁,或亦边材之选,而用之政府则乖甚矣。初为王坤参之,谪戍。周延儒再召,阮大铖实以士英托之,遂起为凤督。与大帅黄得功、刘良佐善,曾一败袁寇,募其乡黔兵为亲丁,颇能战。高杰之南循也,士英厚待之。刘泽清初至淮,士英与通殷勤,颇自任德而归怨于南枢史可法,以为我固愿公等来,而史公不喜也。及拥立之举,马遂联络二刘、高、黄为己助。马入政府,而四镇皆开茅土。马入辅而史公出镇,即国事败坏之始也。盖四镇骄悍,马尚可以向来交谊笼络之。史则与之相水火,莫肯听其驱使。一至维扬,即为高杰所困。史竭力调剂,仅得相安。久之,高与清皆欲渡江而南,且纵其军士大扰维扬、瓜步间,杀人无算,莫敢声其罪者。刘宗周以总宪名首,疏直纠之,谓二镇皆可杀。辅臣 姜曰广
拟优旨,下史馆记录。于是,泽清忽然 …… (第 35 页)
之有无耳。寇初索金帛于百官,继及大户,无不骚然,不过寇劫故态。自成每登御座即昏败,人皆知其无成。而自 燕及
齐,遍设伪官,所至靡然从之。伪官至地方,亦惟以搜求士官金帛为亟亟,百姓始有悔悟意。自淮而南,伪官方不 (第 45 页)
  北都之变也,以伦、以序,本宜立福邸,其次则惠、瑞、桂三王也。潞邸比四王为疏,福邸素有异议,三王又在远。于是,有推立潞邸之说。凤督马士英拥强兵,挟四镇以恫喝南都诸大臣,诸大臣慑不敢逆。南枢史可法实司拥立事,私问诸士英。士英遣其私人口传:立君当以贤,伦叙不宜固泥。可法信之,答书极刺弘光帝藩邸诸不道事,意在潞邸。士英得书,竟奉上至龙江关,廷臣错愕。可法始知为士英所卖,已无及矣。勉强出迎,嵩呼定策。而可法书已入士英手,从龙诸内臣,俱得见之。此两辅之分左右也。然可法所答士英者,不过南都部院公移及十三大臣拥戴议耳,可法列名而已,为首者掌礼部之 姜曰广
也。五月三日,上即监国位,延臣尚纷纷论不一。推上者不过李沾等三、四人,后皆以不次贵。十六日登极,用可 (第 53 页)
法、 曰广
及南储高弘图为阁臣,从物望也。再用士英及南礼王铎,士英,固定策功,铎则藩邸旧恩。虽五相登庸,而菀枯固 …… (第 53 页)
谓泽清等可斩也。泽清固可斩也,处南都之势,发此危言,不足以壮国威,且速其祸。于是,四镇合疏纠宗周去, 曰广
继之 (第 54 页)
曰广
之去,竟与士英詈于殿陛之间,几至老拳相向,尚谓有法纪 …… (第 54 页)
  姜翰及马瑶草,朝堂大鬨。姜辞朝,上御殿,群臣陪列。姜曰:微臣触怒权奸,自分万死,圣恩宽大,犹许归田;但臣去后,皇上还当以国事为重。上曰:先生言良是。马愤,詈姜曰:我为权奸,汝且老而贼也。因叩头言:臣从满朝异议中拥戴皇上,愿以犬马馀生,归老贵阳,请避贤路。皇上留臣,臣亦但多一死。姜厉声曰:拥戴是人臣居功之地耶?马曰: 曰广
定策时,意在潞藩。上曰:潞王,朕之叔父,贤明可立。二先生无伤国体,内廷之争,不可向外人道也。姜出,马 (第 59 页)
  朝廷既大封四总兵爵,黄得功为靖南侯,刘良佐为广昌伯,刘泽清为东平伯,高杰为兴平伯,厚期以讨贼恢复之事。四师各拥重兵,不相统一,莫肯先发。广昌自宿迁由陆南行,驻兵瓜州;而兴平亦垂涎维扬之盛,尾刘而来。地方不测其心,莫不震恐。高兵过真州,人拒之坚,乃抵扬。扬人罢市登陴,太守马鸣騄画守御策,甚备。相持久之,高兵颇有杀伤,卒不能入。阁部史可法与高弘图、 姜曰广
、马士英公议,江北与贼接壤,遂为冲边,宜于淮扬、滁凤、泗卢、六合,设为四镇。辖淮海道,属刘泽清,屯驻 (第 59 页)
    王讳由崧,神宗孙、先福王常洵之子。常洵,郑贵妃出;开邸河南府。十四年,流贼陷河南,遇害;世子播迁河北。终制嗣封,毅宗手择宫中宝玉带付内使赐之。十七年,复因寇入河北,流离入淮安。时北都失守,毅宗惨崩;以伦、以序,应属福王,而迎立潞王之议起。潞王名常汸,神宗侄也。因江南在籍诸臣恐福王立后,或追怨「妖书」及「挺击」、「移宫」等案,谓潞王立,则不惟释罪,且邀功耳。时以废籍少宗伯两入留都倡议者,钱谦益也。于是兵部侍郎吕大器主谦益议甚力,而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 姜曰广
然之,丁忧山东佥事雷演祚、礼部郎中周镳亦往来游说;独「逆案」为民阮大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密,且心冀燃灰 …… (第 1 页)
    时弘图陈新政切要八事:一曰宣义问。欲下明纶正逆贼之罪,以鼓忠义。二曰御讲幄。欲不俟释服,更日直讲。三曰设记注。欲召词臣侍立,记监国言动,送贮内阁。四曰睦亲藩。欲依列圣践极遣使各藩,玺书慰告。五曰议庙号。欲制列圣主,权附奉先殿,仍于孝陵侧望祭列圣山陵。六曰严章奏。欲无使小人奸徒借端立说,脱罪思倖。七曰固江防。欲将江北、河北、山东等处正税、本折等从崇祯十六年以至十七年尽行蠲免,无为贼小惠所愚。八曰择诏使。欲遣词臣、科臣招徕朝鲜。□□□□□□□□□并嘉纳之。
  甲午,升詹事府詹事 姜曰广
为礼部尚书、在籍礼部尚书王铎以原官并兼东阁大学士,同入阁办事。
     (第 6 页)
曰广
附立潞议,故监国未点,命再推词臣数人;乃更益以铎、陈子壮、黄道周。疏上, (第 6 页)
曰广
与铎俱点,亦见监国之无我也。 (第 6 页)
曰广
寻辞尚书,御改左侍郎。  拟补科员张元始等。
    凡六员。
  升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周 …… (第 6 页)
    时江督袁继咸入见,面奏曰:『封爵以劝有功。无功而伯,则有功者不劝;跋扈而伯,则跋扈者愈多』。上首肯。继咸叹曰:『事已成,奈何』!忻城伯赵之龙奏:『马士英引杰过河,宜令往辑』。继咸亦怂恿。上曰:『马先生不肯去,奈何?今史先生愿去』。继咸曰:『皇上即位之初,虽以恩泽收人心,尤当以纪纲肃下志,大抵君德英明为用。伏祈振作精神,申明法纪。冬、春间,淮上未必无事。臣等虽驽,愿奉六龙为澶渊之行』!上有难色。 阁臣姜曰广
曰:『所言澶渊之行,非遽为此事;然不可不时提此心』!继咸又诣榻前,密奏曰:『左良玉虽无异图,所部多降 (第 16 页)
俱以为不宜轻出;出则粮绝兵败。关一不守,形势遂失。然亦有逗挠议之者矣。贼既渡河,臣即语今阁臣史可法、 姜曰广:
急撤关宁吴三桂,俾随枢辅迎击,可以一胜;胜则都城始固。既先帝召对,亦曾及此。然已有蹙地议之者矣。及贼 …… (第 33 页)
  丙寅,起升原任礼部侍郎钱谦益为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
  起补原任简讨张居、黄文焕等原官。
   大学士姜曰广
乞休。不允。
     (第 42 页)
曰广
言:『前见文武纷竞,既惭无术调和;近睹「逆案」掀翻,又愧无能预寝!遂使先帝十七年定力,顿付逝波;皇上 …… (第 42 页)
    元吉临行上言:『臣屡阅北来塘报,有「闯贼被杀」一语;臣愚度之,似是「稛载而还」为确。当贼攻陷京城,师老志骄,原有败道;今被创入秦,更挑精壮,垂涎东南。恐将士在上游者却而趋下,在北岸者急而渡南;金陵武备素弱,何以当此!臣入都将近十日,窃窥人情,类皆积薪厝火,安寝其上。争功者,思为史册之矫诬;角才者,不顾公论之注射:舌战徒纷,实备不讲。一旦有急,不识诸臣置皇上于何地!伏乞申谕臣工,尽洗前习;毋急不可 居之
功名,毋冒不可违之清议:务萃群谋,以制一胜』。嘉纳之。 …… (第 43 页)
    泽清初主立潞议;至是陛见,欲自解免,极诋东林与江北党□诳言害己。又言:『中兴所恃,全在政府。旧用大帅,自应廷臣公推;今用宰相,亦须大帅参同』。退谒 阁臣姜曰广,
(第 46 页)
曰广
微以先日声气讽;泽清作色曰:『我在先帝时为东林所卖,被弹无完肤;不尽杀此辈不止』! (第 46 页)
曰广
默然。越数日,疏纠吕大器、雷演祚荐张捷、邹之麟、张孙振、刘光斗等。又条陈保邦八款,首规政府、末刺朋党 (第 46 页)
班行削色,气短神摇;即恤录随颁,已魂惊骨削矣。天下归忠直之誉,朝廷受愎谏之名:此廷杖之弊也』。疏奏, 阁臣曰广
拟革;不允──诸内臣意也 (第 61 页)
曰广
疏奏甚力,有「缉事〔不〕除 …… (第 61 页)
    初,四镇垂涎扬郡;可法不得已,许有警时各安顿家眷。谓之「有警」,则无警时不得驻耳。然以调停故,坐羁北伐;识者恨之。  议旌北都死难布衣汤文琼。
  东平伯刘泽清请宥故辅周延儒助饷赃银。命刑部酌议。
    时辅臣 姜曰广
见泽清疏,恶其渐干朝政,故暂停不下;欲令发自言路,奉有俞旨,然后下泽清疏,止批「已有旨」而已。既久无 …… (第 72 页)
    御史朱国昌言:『南京文武衙门,自勋爵部寺及散秩首领皆受词贪赎,淹禁平民』。故禁之。  壬子,大学士高弘图等请建中宫。命候皇太后回銮日行。

  举经筵,以公弘基知经筵,辅臣可法、弘图、 曰广
、士英、铎同知经筵;词臣钱谦益、管绍宁、陈盟充讲官,张居为展书官。  太仆寺少卿万元吉请急发高、黄二 (第 76 页)
    初,泽清疏下,闻诸镇独疏、公疏,不〔一〕而足。越数日,忽下杰与泽清疏

。疏言:『宗周劝往凤阳,为谋不忠。夫凤阳无城郭朝市,止有高墙。皇上新承大统,乃欲安顿烽火凶危之地;此必非宗周一人逆谋,乃 姜曰广
、吴甡合谋也。乞将 (第 90 页)
曰广
等三奸拿送法司,正其谋危君父大罪』。时督辅可法不平,诘三镇与刘泽清,皆云「不知」;遂据以入告。泽清俟 (第 90 页)
可法疏下,乃言:『前具公疏,实与良佐等知会。辅臣不专虑疆事而分驳公疏,惟恐 曰广
等不得党胜』。又云:『臣与东林无旧隙,因江北新党数人苛求太过』。然后知公疏及甡,泽清意也。
  命吏 …… (第 90 页)
  丙子,下从逆项煜于狱。
  革原任礼部郎中周镳、工部尚书陈必谦职,命刑部提问。
    朱统纠辅臣 曰广,
并及二人也。疏下,有「乃心王室」之褒。吏科右熊汝霖、江督袁继咸皆 (第 90 页)
曰广
冤,士英不悦。 (第 90 页)
    澍按楚,赃私狼籍,故纠阁臣士英以盖其贪。至是,竟批「革职」──士英意也。  升御史陈良弼、周元泰、朱国昌太仆寺少卿;予实俸,管差如故。
    以定策功也。   大学士姜曰广
乞休。允之;命行人护送,予驿,赐银、币俱从优。
     (第 99 页)
曰广
入阁,铮铮有风裁;不幸为刘泽清、朱统诬诋,遂以此去。  赠故祭酒陈仁锡詹事府正詹事,谥「文庄」。 …… (第 99 页)
    宗周临行,疏言五事:一曰修圣政,无以近娱忽远猷。一曰振王纲,无以主恩

伤臣纪。一曰明国是,无以邪锋危正气。一曰端治术,无以刑名先教化。一曰固邦本,无以外衅酿内忧。  户科吴适请申明祖制,以议论归言官。报闻。
    适言:『顷中兴求旧,一升 姜曰广
于揆席、一还刘宗周于宪署,与旧冢臣张慎言同被特简。曾日月几何,三臣忽先后去。揆厥所自,皆因含沙为崇耳 (第 10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