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以天、建、延、兴四府为上游,汀、邵、漳、泉四府为下游,各设抚按;县升府、府升道,道转内卿。一命以上,咸与宠锡。
  是时敷求耆硕,自何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苏观生、陈洪谧、林欲楫、朱继祚、黄鸣俊、 姜曰广
、吴甡、高弘图、路振飞、陈奇瑜、郑三俊、熊开元、黄士俊、林增志、李先春、顾锡畴、陈子壮、王应熊、杨廷 (第 74 页)
绞杀董巡按及成守道于帅府,尽捕逐司道府县官,令百姓改装。得仁遣人邀擒章于天于江中,声桓使人迎南都旧辅 姜曰广
于浠湖里第。以姜门生故吏多仕南北者,故迎与共事,资号召也。出示安民,奉隆武正朔;金自为豫国公、王自为 (第 179 页)
建武侯, 姜曰广
称太子太保中极殿大学士,皆称赐尚方剑,便宜行事;大约谓『劳苦功高,不惟无寸功之见录,反受有司之百凌; …… (第 179 页)
戴之。缙绅有识者见其举动,各引归;相戒勿出。东方义旅督师侍郎揭重熙、詹事傅鼎铨到城一日,并引兵还,唯 姜曰广
在城中与金、王调策兵食而已。王得仁西征九江,胡以宁从兄胡澹诣军门,说以『顺流而下,扬言章巡抚请救者, …… (第 180 页)
  自两省反正,士人辐辏而至。王化澄复相,朱天麟(昆山人;戊辰进士)东阁大学士,晏清(黄冈人;己未进士。原任广东水利佥事)为吏部尚书、张凤翼兵科兼翰林院、张佐良文选司郎中、黄云衮行人、潘骏虬兵部主事、庞天寿掌司礼监。
  时清固山谭泰、刘良佐等帅师救赣州,有献「救韩伐魏」之策者,遂突围南昌。初,声桓反正时,推 姜曰广
为督师,奉益藩世子镇守南昌,尽撤精锐而行。姜固文士,不娴将略;被围大惧,不知所为。声桓爱高进库才,欲 …… (第 183 页)
兵见金兵走,亦大奔。赣师突出,自相蹂躏者数千人。十九日,金、王回师,败清师于北沙;获西洋炮三。声桓与 姜曰广
盛服韨而迎之,罩以丹纱;鼓吹舆至德胜门郛中,声桓有骄色,遂勒兵入城。独郭天才以为不可,而屯营西岸。 …… (第 184 页)
城中无出战意,亦撤营去。所遣购军糈船先后数百艘,清师又横江夹岸击之。
  时王得仁率师二万直趋九江, 姜曰广
以檄召之。得仁曰:『九江据长江要津,清兵转输必由之地。吾闻兴师十万,日费千金,以数十万之众深入攻城, (第 185 页)
而粮道已绝,非分兵攻我,即撤师东下;分则势弱、撤则师劳。九江四面临江,城小而固,以吾守之未易卒下;公辈引兵徐出东西挠击,内外夹攻,此犄角之势。若复弃要害、入孤城,譬猛虎陷阱,此成擒耳』。 曰广
不听。一日,夜檄十四、五至;得仁叹曰:『不过欲得仁同公辈死也』!遂撤兵西上。清师水陆截之,得仁首先士 …… (第 185 页)
  江西自全鸣时受事,能军善守,相持至八阅月。副将杨国柱私降江南,运红夷大炮至,尽日力攻;声闻百馀里,山谷皆震。十九日亭午,城破。声桓知不可守,豫使匠为数棺,阖门亲属汉装坐其中,纵火焚之;乃自衣其银甲宝绶,赴帅府荷池死。先是,声桓病时,使人问死生于八角庙汉将番君梅鋗之神;神曰:『死在浮沤』。至是始验。王得仁突围出澹台门,兵冲不得前,三出三入,遭之者辄死;与谭固山马首相值者,再而不识其为大将军,遂被执,支解。宋奎光,城破后二日得之城西空舍;擒见固山,谕之降;不食,乃杀之。 姜曰广
服儒衣冠,死于禊家池。陈芳、黄人龙皆死乱军中。馀将不知 …… (第 193 页)
  缅人又发兵围行在,帝几自缢;吉王同妃缢死,宫人命妇缢者不下百人。尽劫所有而去。二十一日,缅人复修草殿,奉帝 居之。
曰:『此事非关吾国,因汝各营在外杀害地方犯众怒耳』。缅杀诸人后,有驰呼而至者云:『勿害皇帝及黔国公』 (第 239 页)
!盖恐清朝索之,思留以献也。而天波已先死,乃复治天波所居室,移帝眷属二十五人入 居之;
并进衣食。
  八月,李定国以十六舟攻缅,复为所败,覆其五舟;乃与文选俱引还。
  十一月十八日,帝 (第 239 页)
  十七年三月,京师失守。四月己巳,烈王凶闻至南京。其时,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勤王在浦口,南京诸大臣闻变仓卒议立君,未有所属。而王与潞王以避贼至淮上。潞王讳常汸,穆宗之后也;有贤名,大臣意多在潞王。总督凤阳兵部右侍郎马士英遗书南京,言福王伦序当立。甲申守备南京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诚意伯刘孔昭、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工部尚书程注、右副都御史张慎言、掌翰林院事詹事 姜曰广

、南京守备掌南司礼监务太监韩赞周等集朝内,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署礼兵二部印,不肯署议。吏科给事中李沾厉声 …… (第 1 页)
兵部尚书总督凤阳如故。发银一万两,遣职方司郎中万元吉往犒得功等军。癸巳,为大行皇帝发丧哭临。甲午,以 姜曰广
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前礼部尚书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并入阁办事。 (第 2 页)
曰广
辞,改礼部左侍郎,入直。以工部右侍郎周堪赓为户部尚书。召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复官。乙未,遣河南道御 …… (第 2 页)
吴甡,命召之。庚戌,刘孔昭讦慎言于朝。慎言乞罢,上两解之。弘图、 曰广
各上疏乞罢,不许。命御史周一敬护送潞王驻杭州。设勇卫营,以御马监太监李国辅监督。壬子,进魏国公徐弘基 …… (第 4 页)
烈皇后」。甲子,程注致仕。马士英荐逆案前光禄寺卿阮大铖知兵,命予冠带召见。廷臣交章劾奏,不省。弘图、 曰广
各疏求去,不许。湖广巡按御史黄澍入朝,劾奏士英十可斩。上令士英避位。士英因内侍乞留,乃止。壬申,士英 …… (第 4 页)
酉,中旨以阮大铖为兵部右侍郎,巡阅江防。是月,清将杨万兴下济宁。九月辛卯,裁各布政司右布政使。癸巳, 曰广
致仕。甲午,宗周致仕。己亥,三法司奏定从逆六等条例,大逆凌迟处死凡五条:凡从逆攻陷京师及为贼毁宗社、 …… (第 6 页)
    自燕都沦丧,怀生之伦,莫不饮痛。然大河南北虽经蹂躏,而吴、楚、闽、粤、滇、黔疆域如故也。于是,紫盖渡江,南都拥立;以伦、以序,福王为正。史大司马忠亮日月,招徕耆旧,奋扬师旅。时则高弘图、 姜曰广
左右一人,张慎言、徐石麒代为冢宰,张有誉、顾锡畴并列六卿,起刘宗周为亚相、郑諠为大理,翰林则陈子壮、 (第 13 页)
中兴、宣猷、守正文臣」。各官升赏有差。自道周外,凡有声望者,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朱继祚、林欲楫、 姜曰广
、吴甡、高弘图、路振飞、曾樱、郑三俊、熊开元、黄士俊、顾锡畴、陈子壮,皆为大学士;然多遥授,至者数人 …… (第 17 页)
有驰呼而来者,云勿害皇帝及黔国公。盖思留以献也。而天波已先死,乃复治天波所居室,移上及宫眷二十五人入 居之,
并进衣食。八月,李定国以十六舟攻缅,复为所败,覆其五舟,乃与文选俱引还。十二月丙午朔,大清兵至。白文 …… (第 35 页)
义。韬亦走顺庆,占春退屯涪之平西坝。夔州临江有天字城,甚险可守;容藩以为己谶也,改为「天子城」,率众 居之。
川东诸将士,授爵无虚日,土司、蛮獠皆为所动。钱邦芑乃具疏劾之曰:容藩昔得罪朝廷,幸蒙宽宥,命使湖南。 (第 50 页)
  可法锐意西征,而诸镇兵在淮上者泽清、良佐营,营徒虚夸不足用。惟杰所统至四万人,皆山陕劲卒,可法欲使为前锋。与杰往复,多推重之,许扬州府第处其妻子。杰大喜,约刻日进取开、归。可法为请军谕于朝,而大铖为士英画策,以四镇与可法协,为不利己,而尤畏杰;阴欲裁抑之,且使可法不见信也。于是,四镇缺饷,则号可法。可法以闻,士英应之益缓。又数降诏趣可法出师。可法以示四镇,皆曰:不能给我饷而责我战乎?于是,可法坐困。
  亡何,士英排众议,起大铖兵部侍郎,使握兵政。群臣交章论劾,疏数十上,皆不报;而 姜曰广
、高弘图、徐石麟、刘宗周等以次去位。可法乃上言欲用大铖者以才,争大铖者以逆案也;大铖即可用,何必罪争 …… (第 59 页)
    (传云: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南渡之初,所恃者史大司马一人而已。其馀安守故常,不达时变,自谓清流。而小人鸱张,满朝相与排诋,树寇门庭;强臣悍将因之阻兵,安忍遥制朝命。司马奔走抚辑,内攘不给,何暇计疆场之外乎!迨夫左帅称兵,藩篱尽撤,王师长驱而入,所向投戈;冲橹未及于国门,而君相已弃社稷行遁。此即维扬坚拒,何补败亡!况于一隅当百万之众哉!悲夫!廷吉之论,亦足明天命之不祚矣。虽有忠贞,岂能回天!余所以读司马之疏而怆乎有馀恸也。)



    列传二 高弘图、 姜曰广

  高弘图,字子犹,号硁斋,山东胶州人;万历庚戌进士,累官工部侍郎。弘图性亢直,当天启、崇祯间,东林 (第 68 页)
、齐楚、宣浙之党互相诋诽,而弘图一无所附丽;立朝刚介,尝为御史与逆奄忤削籍,而名愈高。其在工部,宦者张彝宪受敕督部事,弘图耻与并坐,复罢归。踰年而怀宗思之,又闻其佐胶州城守有功,召至阙,咨以时事;补南京兵部侍郎,寻擢户部尚书。甲申闯贼犯阙,史可法谋勤王,弘图转刍粟,浮江入淮以济。

师方发,而烈皇凶问至。南都大臣议所立,可法谓非英王不足以定乱,弘图与 姜曰广
、吕大器佐之。方择主,而福王至淮,马士英贪定策功,与诸将以兵威奉王,仓猝称大号。以弘图物望所属,改礼 …… (第 69 页)
奏,不得妄言以淆是非;而遣使朝鲜,可以牵制。凡八议。并优旨答之。未几,可法出督师,士英辅政,惮弘图、 曰广
、慎言等持正。廷议起废,慎言举用吴甡、郑三俊;士英党诚意伯刘孔昭率诸勋臣叱慎言于朝,目为奸邪,声震殿 …… (第 69 页)
    金陵立国,弘图与小人同朝,不激不随,持守心直,有足观者。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大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求当于国事也?可法怒四镇之横,而以建议始封,为弘图误国罪。是不然;使君相英明,庙堂得胜算,四镇何尝不可用?况如得功之

忠勇乎!自马、阮出而纪网紊乱,外结强援以遏正士,贤者岋岋且不安其位,是四镇之横,马、阮召之也;于弘图何尤哉?弘图虽非材,使其幸而当平世,固一贤宰相也。

   姜曰广,
字居之,号燕及,江西新建人;万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由编修历升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印。福王之至也,文武 (第 71 页)
大臣集守备太监韩赞周定议,具启迎王。赞周令各官署名。 曰广
曰:此大事,须先祭告奉先殿,然后举行。从之。福王立,升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弘图协心辅政,将以次 (第 71 页)
渐引正人,为中兴之望。已而士英锐意欲用阮大铖, 曰广
上疏求罢;曰:前见文武纷竞,自惭无术调和;近睹逆案掀翻,又愧无能寝息。遂使先帝十七年之定力顿付逝波, …… (第 71 页)
,皇上岂堪再误哉!上温旨慰留。而士英、大铖大愠,阴嗾刘孔昭、刘泽清交章攻之,诋为党人。时议复设厂卫, 曰广
力持不可。言缉事不除,宗社且不可知,何厂卫之有?士英念 (第 72 页)
曰广
不去,已终不可以肆志,乃使大铖为疏,令宗室朱统上之。言定策时, (第 72 页)
曰广
有异议,列五大罪。其词甚丑秽,朝士皆为不平。于是,求罢益力。以皇太后至京,加太子太保,寻致仕。 (第 72 页)
曰广
辞朝,上御殿,群臣陪列。 (第 72 页)
曰广
曰:微臣触怒权奸,自应万死,圣恩广大,犹许归田。臣去后,皇上还当以国事为重。士英愤骂曰:我为权奸,汝 (第 72 页)
且老而贼矣。即叩头言:臣从满朝异议中拥戴皇上,愿以犬马馀年,归老贵阳。即皇上留臣,臣亦但多一死耳。 曰广
厉声曰:拥戴是人臣居功地耶!士英曰:汝意在潞藩,恨我成功耳。上曰:潞藩朕之叔父,贤明可立,两先生无伤 (第 72 页)
国体。既出,复在朝房相诟骂。 曰广
骨鲠廉介,正色立朝,有古大臣风;扼于奸邪,未竟其用,天下惜之。南京 …… (第 72 页)
南昌、九江、抚、饶诸郡。得仁起盗贼,与声桓数骄横,抚按骤节制之,遂以戊子正月二十七日杀御史,举兵反。 曰广
方家居,金、王以名望所归,奉为盟主。顾 (第 73 页)
曰广
绳墨之儒,用兵非其所长。时,江西郡县皆传檄下,海内响应,唯赣州未附。诸客献计,以为宜疾趋金陵;而 (第 73 页)
曰广
以昔宁庶人起兵,不破赣州,卒贻后患。金声桓并力攻赣州,久顿坚城,大兵随至围南昌。金、王本无智略,既还 …… (第 73 页)
救不得,斗米七、八十金,杀人而食。己丑正月十九日,城溃,声桓自投于城之东湖。得仁巷战,矢尽力竭乃死。 曰广
作六歌,亦自尽;一家死者三十馀人。初, (第 73 页)
曰广
与隐士汉儒裔交。其将应金、王也,使人邀与俱出,辞。既署事,又邀致之,乃入谒。 (第 73 页)
曰广
问曰:事当若何?不肯答。固问之。则曰:明之所以失天下,非左与闯也;金则左孽,王乃闯枝。公与侯安所受之 …… (第 73 页)
叛乱;居美名,天道所恶也。姜沉吟无以答。后在围城,徘徊太息,思其言而悔不能用也。
    (高弘图、 姜曰广,
固平时三公望也。观其抢攘之际,正议不挠,亦可以想见其风概矣;然非拨乱材。至于军旅之事,尤非所长。议者 (第 74 页)
燬,诸臣非复附崔、魏之人,何必复寻崔、魏罗织之书?臣请:书未进亟寝之,书进亟毁之。不听。刘泽清之诬奏 姜曰广
也,继咸又驰书申辨。士英愈怒,欲败坏其事。于继咸所奏用监司、郡县官,悉寝其所奏。而阮大铖在兵部,凡继 (第 98 页)
  周镳,字仲驭,号鹿溪,金坛人。父泰时,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崇祯戊辰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芜湖。还朝,抗疏谏帝不当宠任中官、罢斥言官。帝怒,削其籍。镳自是知名。初,镳伯父尚书应秋、叔父御史维持,以党附魏忠贤,并列逆案;镳深耻之。通籍后,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然好臧否人物,是是非非,不少假借,名愈高而谤议滋起矣。会廷臣多论荐者,起故官,进郎中;复为给事中韩如愈劾罢。北都既陷,南都诸大臣议迎立,吕大器、 姜曰广
并主潞王,镳与雷演祚往来游说。已而福王立,大器被逐。马士英深恶 (第 109 页)
曰广,
令其私人朱统诬劾之;而指镳与演祚为 (第 109 页)
曰广
私党,且诋镳榷关时贪肆状。士英亦自劾周钟之从逆,牵连及镳。由是,有诏俱逮治。镳叔父维持与钟弟前萧山知 …… (第 109 页)
  雷演祚,字介公,太湖人;崇祯庚午举于乡。十三年,帝思破格用人,乃命举贡悉就铨;用为部寺司属及州县吏,凡二百六十三人。时号「庚辰特用」,命勒名太学以张大之。而演祚得刑部主事。踰年,擢武德兵备佥事。山东之被兵也,演祚固守德州;有诏

奖厉。演祚乃劾督师范志完纵兵淫掠及行贿事;帝召之入朝,与志完面质,卒诛志完而令演祚还任。初,演祚之来也,意骄甚,自谓且有殊擢,及是,顿沮丧,而廷臣遂忌之,寻以忧去。 姜曰广
之谋立潞王也,演祚参其谋。及福王立,士英遂借演祚以倾 (第 112 页)
曰广。
演祚, (第 112 页)
曰广
之门人也。刘孔昭尝语大铖曰:当迎立时, (第 112 页)
曰广
、演祚昌言:「上不可立,当设法阻之」。大铖遂据以实告。且曰:陛下龙飞,不知演祚欲设何法?可谓寒心! (第 112 页)
曰广
尚不能为贾充,而演祚公然欲为成济!乃命严讯。明年二月,给事中林有本复劾其不孝、不忠。至四月,遂与镳俱 …… (第 112 页)
  礼部主事黄端伯,字元公,新城人;戊辰进士,为宁波、杭州推官。皆古吴越名胜地,人士汇集。端伯聪颖,杂治儒、墨、百家之学。性冲淡夷旷,虚怀下士。每出,则诸生以文艺、释子以语录,下逮金丹符箓,杂然竞进者,恒数百人;端伯应接从容,莫不厌服而去。治行最,徵入京,以忧归。意不欲仕,将嗣法于开元寺而不果。已而潜心儒学,慨然欲自树名节。始,端伯少时,思遗弃世俗,自署印曰:「海岸道人」。至是,忽改篆曰:「忠孝廉节之章」;识者知其学之更有进也。益王与郑芝龙结姻,势横甚,端伯疏论之。益王怒,乃避迹于庐山。福王立, 大学士姜曰广
荐起之;乙酉,授主事。数 (第 114 页)
刑章不归司寇,扑责多及直臣;朝廷徒受愎谏之名,天下反归忠直之誉。三者弊政,当永行禁革。廷臣亦多谏者; 姜曰广
复力持之,乃止。镇将于永绶等驻镇江,强撄民物,浙兵见之不平,相激而斗。浙将战死,镇兵乘势焚掠,居民被 (第 123 页)
  杨廷麟,字伯祥,临江人。刘同升,字晋卿,吉水人。两人皆好学、有文名;意气豪迈,跅自放。廷麟举崇祯辛未进士,选入翰林。丁丑,同升举进士第一人。庄烈帝召见,问其年。对曰:臣年五十有一,老矣;恐无以报圣恩。帝曰:若尚似少年,勉之。授翰林院修撰。两人尝劾杨嗣昌,而嗣昌方有宠,言于上,改廷麟兵部赞画主事,赴总督卢象升行营;同升谪福建按察使知事。廷麟之为赞画也,嗣昌欲假手杀之。及象升贾庄败报至,嗣昌急问杨翰林死否?报者答以出差得免;嗣昌不怿者久之。北都陷,廷麟募兵勤王。时,马士英与 姜曰广
不合,廷麟为 (第 156 页)
曰广
门人,将兵在外;士英忌之,命散其所募兵。御史祁彪佳疏荐,升左庶子,不赴召;同升复原官,亦不赴。南京失 …… (第 156 页)
  郭维经,字六修,号云机;龙泉人。天启乙丑进士,考选江南道御史。京师陷,南京议立君未定,维经与李沾等主立福王;升应天府丞,仍兼御史,巡视中城。亢旱,维经言御极两旬,雪耻除凶曾不发愤,徒以漫不切要之事盈廷争议,党同伐异,如醉如狂,上天降灾由此。请敕群臣勿视恩怨报复,惟以剪贼复仇为念,庶有济。马士英将起阮大铖,举朝争之;史可法以调停之说进。维经言:可法人望也,亦失言。前者,四月初旬,传北都变,可法召臣等于清议堂,共言得人首务也,维逆案断不可翻;可法深以为然。今不宜中变。其守正不阿如此。寻转大理寺少卿,升右佥都御史。维经久任南都,甚得民心,上亦重之。会迎恭王遗像,维经以病未出;邹之麟欲夺其位,乃与阮大铖谋,使隆平侯张拱日纠之云:恭皇帝往为诸王谋孽,维经不欲睹此盛典,犹 姜曰广
、张慎言不欲册立皇上也。未几,致仕;阮大铖使人贼之江干,几死得脱。闽中立国,进兵部尚书,改吏部;帝深 (第 157 页)
门客应廷吉曰:国事决裂至此,拨厥所由,当戮四镇以为大臣误国者之戒。昔之建议封四镇者高硁斋也,赞成之者 姜燕及
马瑶章也,依违其间无所救正者余也;惟伯宗尝与我书预言之,吾愧伯宗多矣。城见马、阮擅政,知必败,杜门不 (第 353 页)
死,且为公侯乎?遂反。城门不启,杀董学成,捕逐诸官吏;令兵民尽依明服式,遣人擒章于天于江中。迎弘光大 学士姜曰广
与共事,称隆武四年。声桓自为豫国公,王得仁为建武侯,建置都督、巡抚、司、道、府、县等官,以两家私亲属 (第 431 页)
澍匿良玉军,声言诸将欲下南京索饷,因保救澍;士英不得已,免逮澍。由是,与良玉有隙。士英乃以迎立异议排 姜曰广
、高弘图、吕大器,卒与刘宗周、徐石麒等俱去位,士英愈无所惮;内倚中官田成荤伺上旨意,外则与勋臣刘孔昭 …… (第 437 页)
姜曰广
、高弘图持其章,乞下九卿科道集议。侍郎吕大器、太仆少卿万元吉、府丞郭维经、大理丞詹兆恒、给事罗万象、 …… (第 441 页)
中尹民兴、怀远侯常延龄等,并言先帝钦定逆案,不可擅改;大铖逆案巨魁,必不可召。士英为大铖奏辩,而历诋 曰广
等。居月馀,竟以中旨起大铖兵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刘宗周言魏党之毒,大铖其主使也;即才果足用,臣虑党邪 …… (第 441 页)
、陈以瑞、吕孔嘉等布列要略,为之羽翼;而以所善张孙振、袁弘勋、刘光斗等置言路为爪牙,横制朝政。乃斥逐 曰广
、宗周以下诸正人,劾周镳、雷演祚杀之。朝端侧目,惟所欲为矣。曾有狂僧大悲妄称王,捕得下诏狱。大铖与孙 …… (第 441 页)
以阻奸谋。吉翔侦知其语,报可望曰:事且成而为贞毓所阻。壬辰二月,可望遣兵迎驾至黔;改安隆所为安隆府, 居之。
安隆在万山中,群蛮杂处,俗荒陋,市物无所得;茅茨土库,文武随从者四、五十人而已。而可望自居贵州省城, (第 448 页)
  论曰:动矣静之难,静矣动之难。万年欲动而不能动者哉。万年自丙戌以后,用野健恢泸溪者二,复东乡者二,复建宁者一。至辛卯而失足武夷。六年之间,乱其治者历可指数,而不动者如故,故曰难。夫事踬一时,志存千古,此维源之取义成仁,所期在于是,立言为不诬也。有子德贲、德浩幸存,而万年之后失传。



 江右语二(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
    姜曰广(二子失名)
、刘士祯(子肇泰、肇临、肇升、肇履、肇谦、肇
    顺)
、梁于涘(妾张氏)、陈泰来(子正仪、文学熊 (第 50 页)
维朴)、曾亨应
    (兄大应、詹兆恒)

   姜曰广
字居之,号燕及,江西新建人,万历己未进士,以庶常授编修,清介矫峻,善属文。常语所知:『我此方腔子,自 (第 50 页)
未第时迄今,未磨一角』。暨魏珰用事,阴使亲

信交之,不答。因上君子小人和同之辨,直斥时故。都御使杨维恒恐失魏意,责易草三,不撺一字。抵最忌,削籍为民。及魏败,起历中允。庚午,升南祭酒。已而推吏部侍郎。力援黎元宽等,忤首辅体仁,谢病归里。癸未,复起南京翰林正詹,讲学江西社。时史可法以大司马执贽正詹之门,为时所难。俄闻督师孙传庭潼关失事, 曰广
虑南北绝,事或多变,同史可法疏请皇太子监国南都,以固国本,且巩祖陵,收东南人心,备缓急。疏留中。
  (第 51 页)
 三月,神京陷, 曰广
檄诸生,大集尊经阁,陈大义,欲自杀从先帝。会可法及工部尚书高弘图、都察院张慎言、京畿道御史祁彪佳、臬 (第 51 页)
臣雷演祚就咨册立,且曰『乃社稷为重矣!』彪佳倡议中兴之辟,非守文继序所办。 曰广
深然之。或曰,潞藩慈易,民心所往;方拟敦请。已凤督马士英、高、黄、二刘诸镇,兵权行檄,必尊福藩。可法 (第 51 页)
曰:『尊福藩序也,合策』。五月朔,福王监国,望日即真,以高弘图为首辅。 曰广
进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力辞,改左侍郎入直。可法、士英皆直阁。于是申拔正类,为士英所忌。以册立为私恩 (第 51 页)
,密结勋戚中贵为死党。嗾诚意伯刘孔昭辱 燕及
于朝房。 (第 51 页)
燕及
求退,不许。士英与阮大铖尽翻三案, (第 51 页)
燕及
益求去。疏言:『前见文武交竞,既惭无术调和;近睹逆案重翻,又愧不能寝弭。遂使先帝十七年之定力,顿付逝 …… (第 51 页)
其意也』。出 燕及
初书袖中。 (第 52 页)
燕及
求去益急。许致仕去。
  乙酉,南都失守, (第 52 页)
燕及
门人杨廷麟与万元吉起事,取吉安,潜书就教。 (第 52 页)
燕及
阻会城,不得达,复避迹山中。戊子,北降金声桓回向拥戴桂林,以桂主命敦请 (第 52 页)
燕及
同事。 (第 52 页)
燕及
语声桓曰:『足下举大事,必先争上流。今九江既无重兵,北援未至;无重兵则九江可以袭取,无北援即可以扼安 (第 52 页)
庆而窥南都』。声桓曰:『不可。我先取南赣以合桂林,借粤师以当大敌,庶几万全』。 燕及
曰:『公志已定,不能相强。曷分一军,吾当扼上流之胜,足以遏敌』。声桓曰:『今初举事,兵力未全,宜合不 (第 52 页)
宜分』。 燕及
曰:『如此,则非愚之所知』。故 (第 52 页)
燕及
虽居会城,不任事。声桓遂以兵下吉安、抚州、建昌、饶州、瑞州及临江、袁州,遂围赣,顿兵坚城,久不下。金 …… (第 52 页)
,委积境内,然后集大军困南昌。声桓回师救之。入城时,江右诸郡米价腾踊,粮竭不能支。会城陷,声桓死之。 燕及
闻变,叹曰:『彼专事南虔,使上流得为之备。事之不成,天也』!嘱家人曰:『死固我素志』。间投井死。己丑 (第 52 页)
,新建令密诱致 燕及
二子,俱及于难。或曰,其一尚存。 (第 52 页)
燕及
常作太史公自叙一篇,大率追赞朋党之论。时有同赴金声桓之举者,为万安之刘士祯。
  刘士祯字须弥,天启 (第 52 页)
  进兵部尚书史可法东阁大学士,加凤阳总督马士英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改户部尚书,高弘图为礼部,入阁办事,工部侍郎周堪赓为户部尚书。
  辛卯,召 姜曰广
、王铎,俱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壬辰,以总兵张应元镇守承天。
  戊戌,瑞王常浩避寇驻重庆。事闻 …… (第 2 页)
厚包容之矣』。兵部左侍郎吕大器、太仆寺少卿万元吉、给事中陈子龙御史詹兆恒、王孙蕃、左光先,皆争之。而 大学士姜曰广
持之尤力。士英乃奏:『臣通籍三十年,安囚之变,臣家僮止存十口,臣已几死。壬申,臣备兵易和口,兵犯宣大 …… (第 6 页)
者此也。昨岁督师孙传廷,拥兵关中,识者俱以为不宜轻出,然已有逗留议之者矣。贼既渡河,臣与阁臣史可法、 姜曰广
云:急撤关宁吴三桂,俾随枢辅迎击,都城始固。既蒙先帝召对,亦曾及此,然已有蹙地议之者矣。贼势薰灼,廷 …… (第 9 页)
  乙亥,湖广巡按御史黄澍召对,劾马士英于上前。


    辅臣高弘图、 姜曰广
、马士英、王铎,班殿左;公侯伯等班殿右。上传召御史黄澍来见。澍奏:『臣三年守汴,蒙先帝拔置台员,湖广 …… (第 11 页)
 下部恤死难翰林简讨马刚中。
    刚中河南人,以乡官守城死。
  丙辰,马士英使其私人朱统,参 大学士姜曰广。
     (第 24 页)
曰广
与士英同官,不稍借以辞色。士英恨之。有宗室统者,希得一官,愿为士英出力。第一疏谓: (第 24 页)
『曰广
谋立疏藩。第二疏列 (第 24 页)
曰广
五大罪。一、蒙蔽。引用东林死党郑三俊、吴甡、房可壮、孙晋,把持朝政;以刘士贞为通政,阻遏章奏;以王重 (第 24 页)
为文选,广植私人。二、纂逆。令杨廷麟出强盗于南康狱,勾连江湖大侠与水

营奸弁,窥探南部声息,非谋劫迁,则谋别戴。三、庇从逆诸臣。四、受贿。五、奸媳。吏科熊开元奏:『礼义廉耻四字,陵夷至今日荡然尽矣。犹赖士大夫稍知学问者画地而蹈,毅然独行,不能裨益邦家,庶可仪型族党。如 曰广
者,诚亦其人,而今竟欲以狗彘之行,加孤洁之身,取秽亵之言,渎君父之听』。户科熊汝霖奏:『辅臣 (第 25 页)
曰广,
海内钦其正直,皇上鉴其忠诚。么么小臣,为谁驱除?为谁指使?上章不由通政,结纳当在何途?内外交通,神丛 (第 25 页)
    先是,贼逼京畿,子龙与长乐知县夏允彝、主事何刚,欲联络海舟直达津门。因倡义募练水师,得二千人,而子龙由是为士英所忌。
  甲戌,改兵部主事淩炯巡按山东御史。
  四镇参 大学士姜曰广
、左都御史刘宗周。
     (第 29 页)
曰广
奏:『迎立圣躬,花押在簿。祭庙撰文,监国草诏,墨迹未乾。镇臣身不与事,岂得而悉之乎?臣在先朝,丙子回 …… (第 29 页)
    永吉以蓟辽总督,坐视神京之陷,腆颜于世,犹可谓之才乎?当其巡抚山东,一时颇有虚名。癸未,臣在刘宗周之座,徐石麒有书盛称永吉。宗周谓臣曰:『虞求夫人矣』。由今视之,不能不服宗周之先见也。
  癸未,以皇太后至,加史可法少傅、兼太子太傅,马士英少保、兼太子太师,高弘图、 姜曰广
、王铎俱太子太保。
  谥死事巡按湖广御史刘熙祚忠毅。
    熙祚武进人,崇祯辛未进士。献贼破永州 …… (第 32 页)
  癸巳,叙江北劳,马士英加少傅,进建极殿大学士;卢九德加一级,各荫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一人。黄得功、刘良佐,各加一级,荫一子锦衣卫千户世袭。丁启浚免充□□官,加升一级,荫一子入监读书。史可法加少师;越其杰加兵部右侍郎。
  左都御史刘宗周罢。
   大学士姜曰广
罢。
     (第 44 页)
曰广
辞疏云:『臣闻王者奉三无私以治天下,故爵人于朝与众共之。祖宗会推之典,所以行之万世无弊也。昨者翻逆案 (第 44 页)
者老,老者死矣,而天下事亦从此坏矣。今其心犹未已也。何以知之?其言还说旧时言,其事还做旧时事。如近之 姜曰广
、徐石麒是也。臣急乞皇上将逆案重复审定,确如彪虎辈则仍之,其冤者则雪之,冤而物故者,则有刘廷元、徐绍 (第 58 页)
士英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凤阳等处如故。而以前会推疏词林仅推掌翰林院詹事府詹事 姜曰广
一人,传旨吏部:『予察祖制,阁员俱用词林;至先帝,间用别衙门官。今正推如何止列 (第 109 页)
姜先生
一人,似与祖制不符。著该部再行添推来看』。吏部会九卿再具疏,仍以 (第 109 页)
曰广
居首,而推礼部尚书王铎、礼部右侍郎陈子壮、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右春坊右庶子徐汧;令旨再点用首,次二员 (第 109 页)
  少詹事姚公希孟,在讲筵为上所识,每讲毕归班,上未尝不目送也。众咸谓大拜可期。时适有枚卜之旨,宜兴所以阻拦后辈者,不遗馀力。当会推时,众共推毂姚,冢宰闵洪学语人曰:『首揆不欲』。众复面恳宜兴,宜兴急相引重,众再诣冢宰,冢宰坚以首揆为辞。众乃促总宪陈于延同冢宰往见宜兴,令门役两次延见先冢宰而后总宪,冢宰出语人曰:『首揆终不欲也』。最后,乌程显然排挤,谓:『姚科场有话讲,部覆未上,岂可预推』?少詹公乃急喻同人止弗复言。若不见几,则虞山之故辄,必复见于当日矣。御史迟大成特上「资浅望重」一疏,本为少詹公及 姜曰广
而发,奉有再奏之旨;少詹公力 …… (第 61 页)
所票也。阁臣护奸如此。上有尧舜,下有共驩,可奈何?自是圣意属注先臣欲大用矣。
  十月初十日,日讲官 姜曰广
误读通鉴引罪。上传停通鉴,讲春秋。阁议春秋非专经 (第 85 页)
    按他书载襄城伯李国桢以三事要贼礼葬烈帝,遂死帝后旁。此事殊伪,宁都魏禧新乐侯传后已详辨之。其书具在,无可疑者。且国桢城守,尽撤守御。福王时, 姜公曰广
诋为狂;果国桢有大节可取,姜公决不违心抹杀也。况谭吉聪「肃松录」、吴陈琰「旷园杂志」所著赵一桂葬烈 (第 57 页)
  受先既筮仕临川,纲维张设,一以古循吏为师。先生归,尽发筐中书,视其传写之舛驳、笺解之纰缪,点定而钩贯之;于制举艺别芟订以行世,颜曰表经、曰国表:昭本志也。楚熊鱼山先生开元用能治剧,换知吴江县事;以文章饰吏治;知人下士,喜从先生游。吴江大姓吴氏、沈氏洁馆舍庇,饮食其郊,以待四方之造请者;推先生高第弟子吕石香云孚为都讲。石香好作古文奇字,浙东西多闻其声;而湖州有孙孟朴淳锐身为往来绍介。于是臭味翕习,远自楚之蕲、黄,豫之梁、宋、上江之宣城、宁国、浙东之山阴、四明,轮蹄日至;秦、晋、闽、广,多有以其文邮致者。先生丹铅上下,人人各尽其意,高举隆洽,沾丐远近矣。
  三年庚子省试,胥会于金陵,江、淮、宣、歙之士咸在。主江南试为江西 姜燕及先生;
榜发,维斗褒然为举首;自先生以下,若卧子及伟业辈凡一、二十人,吴江吴来之昌时亦与焉,称得士。而大士同 (第 34 页)
时始举于其乡,主者从废卷中力索之始遇; 燕及先生
犹以不得介生有馀恨云。四年辛未,伟业举礼部第一,先生选庶吉士,天下争传其文;而艾千子独出其所为书相訾 (第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