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深为喜悦夫伯思报主恩与流贼不共戴天诚忠
  臣之义也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今勿因前故
  尚复怀疑昔管仲射桓公中钩 桓公
用为仲父以
  成霸业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国
  雠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当如河山 (第 5a 页)
  (臣/)等谨案辽为有虞营州之域今锦州徒河故
   城相传舜时已有之刘恕外纪周惠王三十三
   年 齐桓公
救燕破屠河即徒河也迨秦北筑长
   城属之辽东今宁远有长城故址自汉以来置
   辽东西乐浪元菟诸郡则 (第 2a 页)
   (名惟唐书唐平高丽/置县百或系其遗址)
  徒河故县(在锦县西北相传虞舜时已有此城刘/恕外纪周惠王三十三年 齐桓公
救燕) (第 3a 页)
  五宗(宋/)
宋吕大临宗子议国君之嫡长为世子继先君之正统
自母弟而下皆不得宗次嫡为别子别子既不得祢先
君则不可宗嗣君又不可无所统属故为先君一族大
宗之祖其生也适庶兄弟皆宗之别子之母弟虽适子
与群公子同不得谓之别子其死也子孙世世继之为
先君一族之大宗凡先君所出之子孙皆宗之虽百世
不迁无后则族人以支子继之此谓别子为祖继别为

宗群公子虽宗别子而自为五世小宗之祖死则其子
其孙为继祢继祖之小宗至五世以上则上迁其祖下
易其宗无子孙则绝此谓继祢者为小宗每一君有一
大宗世世统其君之子孙故曰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
者百世不迁者也别子所自出谓别子所出之先君如
鲁季友乃桓公之别子所自出为 桓公
一族之大宗公
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则别
子为先君一族大宗之祖群公子皆宗之是谓有大宗 (第 25b 页)
 (府九年属淄川州/十二年改属)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三里

  新城县(本长山之驿台镇元太宗以人民/完聚创置城曰新城见元地理志)
 周为齐地(邑志县治驿台即 齐桓公
戏马台也)秦属齐郡汉为乌陵高
 苑二县地于陵属济南郡高苑属千乘郡东汉于陵
 属济南国晋为高苑县地属乐 …… (第 48a 页)
 (州为府/复置县)县为倚郭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六里
  黄县(春秋僖公五年楚人灭弦弦子奔黄又十二/年楚灭黄传云恃睦于齐故不设备 齐桓公)
  (
徙封二国于此故为黄子之国矣今县界有㡉/城又邑西南有黄山东有黄水河俱见邑志)
 周为莱国地秦属齐郡汉为 (第 85b 页)
 (路峪齐乘曰乃葫芦峪之讹音也沙河之水出焉又/东则桃花峪超壑峪劈尖顶水尖顶皆邑境南障诸)
 (山/也)米山(在县南三十里邑志云 齐桓公
将伐鲁/积土为山以米覆其上故又名虚粮墩)卧牛
 山(在县东/六十里)新城县 马公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山 (第 19a 页)
 州(姜姓炎帝神农之后国于淳于春秋桓公五年州/公如曹左传曰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不能自存)
 (也地入莒 齐桓公
合诸侯之师城缘陵而迁杞焉淳/于在今高密安邱二县地杜注误以定陶为古州国)
 (盖淳于公所/如之国也) …… (第 9b 页)
 邾(曹姓陆终之第五子封于邾从前世系无考自周/武王命曹侠仍居邾为鲁附庸侠生非非生成成)
 (生车辅车辅生将新将新生訾父訾父生夷父夷父/传弟叔卫叔术生夏父夏父生仪父从 齐桓公
会盟)
 (有功因爵以子传文公定公宣公悼公庄公隐/公 (第 12b 页)
桓公
至穆公遂改为邹后为楚所灭今邹县)
 小邾(与邾同出曹侠之后六传至夷父颜有功于周/封其子友于郳为鲁附庸 (第 12b 页)
友之后郳黎来从 齐)

 (桓公
会盟列于诸侯谓之小邾子自黎来/之后六传而并于鲁今滕县东有郳城)
 根牟(本颛顼之裔世居东夷春秋宣公九 …… (第 12b 页)
 (求禹后得东楼公复封于杞以奉夏祀实今之河南/杞县传至武公始见于春秋僖公十四年诸侯城缘)
 (陵而迁杞即古淳于国也传靖公共公惠公成公 桓/公
孝公文公平公悼公隐公僖公闵公哀公出公简)
 (公后为/楚所灭)
 缗(夏所封国左传夏后相娶于有缗氏又 …… (第 13b 页)
 (王爱戏立为鲁世子是为懿公括子伯御弑懿公而/自立宣王伐而诛之立懿公弟称是为孝公卒子勿)
 (湟立是为惠公生子息及允惠公卒子息立是为隐/公公子翚弑之而立允是为 桓公
公卒于齐子同立)
 (是为庄公卒子般立庆父杀般而立公子开是为闵/公庆父复弑闵公公子季友乃以齐师奉闵公 …… (第 14b 页)
 (公楚考烈王伐鲁灭之顷公迁于卞卒于柯鲁亡鲁/自周公至顷公凡二十六世共三十四君今曲阜县)
 卫(姬姓侯爵文王之子康叔封武王封之于卫历牟/伯考伯嗣伯康伯靖伯贞伯顷伯僖侯武公庄公)
  (桓公
宣公惠公懿公凡十四传都于沫故殷墟也为/赤狄所灭国人乃立惠公之弟昭伯之子甲是为戴)
 (公庐于曹戴公卒 (第 15a 页)
齐桓公
会诸侯之师城楚邱立戴/公弟燬是为文公传子成公迁于帝邱传穆公定公)
 (殇公献公襄公灵公出公出公之父蒯 …… (第 15a 页)
 曹(姬姓侯爵文王之子振铎武王封之于曹都于陶/邱传太伯仲君宫伯孝伯夷伯夷伯传弟幽伯疆)
 (疆弟苏弑疆而代之是为戴伯卒传子惠伯卒传子/石甫公子武杀石甫而代立是为缪公传 桓公
庄公)
 (僖公昭公共公文公宣公成公武公平公悼公悼公/朝于宋宋囚之国人立其弟野是为声公平公弟通) …… (第 15b 页)
 郕(姬姓伯爵文王之子武王封之于郕春秋文公十/二年郕伯成奔其后地入于鲁今汶上县北有郕)
 (乡/)
 郜(姬姓子爵文王之子武王封之于郜春秋桓公二/年取郜大鼎于宋盖郜亡入宋 齐桓公
城楚邱以)
 (封卫即其地/也今城武县)
 茅(姬姓周公之子封于茅薛瓒云高/平国昌邑县有茅乡亭今金乡 …… (第 16a 页)
 (武公寿邱卒传子厉公无忌胡公子复入齐杀厉公/齐人乃立厉公子赤是为文公卒传子成公说卒传)
 (子庄公购卒传子釐公禄父卒传子诸儿是为襄公/公子无知弑之雍廪人杀无知国人议立君乃召公)
 (子 小白
于莒立之是为 (第 16b 页)
桓公
(第 16b 页)
桓公
卒公子无亏立国/人杀之而立公子昭是为孝公孝公卒其弟潘弑孝)
 (公子而自立是为昭公昭公卒其弟商人又杀 (第 16b 页)
昭公/子而自立是为懿公国人勿与弑之而迎 桓公
子元)
 (于卫立之是为惠公卒传子顷公无野卒传子灵公/环崔杼弑之立太子光是为庄公杼又弑之立庄公) (第 16b 页)
 (禹以息土填鸿水以/为名山当取此义)卢邑(在县西南境左传隐公三/年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
 (杜预注今济北卢县故城是/也齐乘齐公子傒食采于卢) 桓公
(在县西南二十/里世传 (第 11a 页)
齐桓公)
 (
所/筑)长城巨防(在县东南九/十里长城铺)石窌(在县南四十里左传/襄公十八年战于鞍)
 (齐师败绩齐 …… (第 11a 页)
 (东高苑城而西注俗人遏令侧城南注又屈过其城/南是也按此乃晋置之高苑刘宋析置长乐县者也)
 (今名苑/庄社)
 高苑县 苑墙(即今县治殷武丁子封于宛 春秋时/齐桓公
置苑于此因名苑城县治在)
  (第 42a 页)
(桓公
系马台上/世谓之桓台也)马厩湾(在县东南相传 (第 42a 页)
齐/桓公
牧马之区)千乘城(在/县)
 (北二十五里汉县属千乘郡以齐景公有马千驷得/名水经漯水东径千乘县二城间 …… (第 42a 页)
 (良杳/郁)柏寝台(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淄水径其下齐景/公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望其国是)

 (也俗谓之 桓公
台)钜定城(在县东北清水泊之西北汉县属/齐郡水经注淄水东径巨淀县故)
 (城南征和四年汉武帝耕于钜定 …… (第 43a 页)
 (县治此元为东无棣县西/无棣在直棣庆云县境内)

 乐陵县 燕留城(在县北境郡国志云即 齐桓公
割/地与燕处管子谓 (第 62a 页)
桓公
曰北伐以)
 (燕为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是也注云二邑名)重合城(在县东南境汉县属/渤海郡今谓之重合) …… (第 62a 页)
 (柳河集即/县之西界)小谷城(即今县治春秋庄公三十三年城/小谷左传曰为管仲也杜预注即)
 (谷城县城中有管仲井晏子云 桓公
以管/仲为有功邑狐与谷以供宗庙之鲜是也)三归台(在/县)
 (南二里论语管氏有三归韩非子管仲相齐曰臣 (第 79b 页)
贵/矣然而臣贫 桓公
曰使子有三归之家说苑管子筑)
 (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今土邱尚存)酅下聚(在县西境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第 79b 页)
 者有馀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
 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此纪封禅之始管子地/数篇亦载此语刀铩作)
 (刀/币)
 周汉书郊祀志云 齐桓公
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
 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夷吾
 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 …… (第 1b 页)
 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
 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于
 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桓公
曰寡人北伐山戎过
 孤竹西伐束马县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
 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 (第 2a 页)
诸侯
 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
 是管仲睹 桓公
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
 禅鄗上黍北里禾所以为盛江淮间一茅三脊所以 …… (第 2a 页)
 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
 有不召而自致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麟麟不至嘉禾
 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群翔而欲封禅无乃不可
 乎 桓公
乃止(按史记封禅书西伐大夏涉流沙汉书/节去五字又管子杂篇有封禅第五十)
 (原篇不存班固白虎通曰王者 …… (第 2b 页)
 (为宜登封告成为民报德百王所同当仁不让宜登/封岱宗正三雍之礼以明灵契望秩群神以承天心)
 (也/)诏书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
 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
 公
欲封管仲非之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 …… (第 12a 页)
 十馀君尔故太史公曰虽有受命之君而功有不洽
 是以中间旷远者千有馀年近者数百载其仪阙不
 可得祀吾何德之修敢庶兹乎济岂以世无管仲以
 吾有 桓公
登泰山之志乎吾不敢欺天也济之所言
 华则华矣非助我者也公卿侍中尚书常侍省之而
 已勿复有所议亦不须荅 (第 21b 页)
 (在县城/北八里)翟凤翀墓(在县/郭庄)冯士衡墓(在县南云/门山麓)
皇清房可壮墓(在县/城北)冯溥墓(在县/北)

 临淄县 周齐桓公
(在县南十五里鼎足山从征记/女水西有 (第 19a 页)
桓公
冢甚高大墓方)
 (七十馀丈高四丈员坟围二十馀丈高七丈馀一墓/方七丈二坟郭缘生述征记曰 (第 19a 页)
齐桓公
冢在齐城南)
 (二十里因山为坟大冢东有女水或云 (第 19a 页)
齐桓公
女冢/在其上故以名水也墓东有祠侍其衡奏魏武王所)
 (立曰近日路次齐郊瞻望 (第 19a 页)
桓公
坟垄在南山之阿请/为立祠为块然之主见水经注唐贞观十年太宗诏)
 (禁樵/采)齐五公墓(在县东南十里乃 (第 19a 页)
 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向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
 旋踵刎颈而死则亦不免为败军擒将矣曹子弃三
 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 桓公
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
 一剑之任劫 (第 3a 页)
桓公
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
 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
 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行小节 (第 3a 页)
 (忽门吏报刘长史至神即退刘既至掣笔而去其友/惊怖死神座下次日刘遍访得之庙中胸次微温良)
 (久而苏因述所见刘/后果为华州长史)
 青州府
 管子 (齐桓公
出于泽见衣紫衣大如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有皇士者见公语惊)
 (曰此所谓泽神委蛇者也惟霸 (第 12a 页)
主乃得/见之于是 桓公
欣然笑不终日而疾愈)晏子春秋(齐/景)
 (公病水十日夜梦与二日斗而不胜晏子曰请召占/梦者立于闺占梦 …… (第 12a 页)
 (曰臣闻岂山之神有俞儿长尺人物具霸王之君兴/则岂山之神见且走马前走导也袪衣示前有水右)
 (袪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从左方/涉其没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矣 桓公
拜曰仲)
 (父之圣此寡人/之私罪也久矣)(会稽山阴县西门外百馀步有怪/山本琅邪郡之东武县山也飞来 (第 13b 页)
永乐九年二月敕戒秦王尚炳曰昔周天子遣使赐
桓公
胙且命勿下拜 (第 10a 页)
桓公
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
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遂下拜登受春秋书以示褒遣
使赐晋侯命晋侯受玉惰使者归曰晋侯 (第 10a 页)
(闵二/年)鲁庆父弑其君启方(闵公/左传)
二十二年(僖五/年)王以惠后故将废太子郑而立大叔带夏齐侯 (桓/公)

诸侯会王大子郑于首止以定其位王恨齐(杜预/注)
秋诸侯盟王使宰孔召郑伯(文/公)曰吾抚女以从楚辅 (第 5b 页)
公在位十一年谥曰隐
  桓公 桓公
名轨(史记/名允)惠公大子元年春正月公即位三月公
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公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 …… (第 13a 页)
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
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
冬十二月葬 桓公(左/传)
公在位十八年谥曰桓
  庄公
庄公桓公大子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公生以大子之礼
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 …… (第 15b 页)
公子遂臧孙辰如楚乞师辰见得臣(楚大/夫)道之伐齐宋
冬楚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伐齐取榖寘 桓公
子雍于榖
易牙奉之以为鲁援二十七年春杞子来朝公卑杞杞
不共也秋公子遂帅师入杞冬十二月公会诸侯(楚陈 (第 23a 页)
 申终甲辰
子奋即位是为共公(史记/世家)
共王元年安王崩烈王立公及卫宋郑君朝魏惠王惠王觞
诸侯于范台酒酣请公举觞公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
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
世必有以酒忘其国者 齐桓公
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
和调五味而进之 (第 26a 页)
桓公
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
味忘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 (第 26a 页)
 十三从此五士其馀不名者数十人
居狄五岁献公薨里克杀奚齐卓子使人迎立公子公

子畏杀固谢不敢入晋更迎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
使杀公子公子适齐居狄凡十二年而去(史/记)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
欲鞭之狐偃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 齐齐桓公

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姜氏与狐偃
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狐偃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
观其裸浴 …… (第 16b 页)
 晋作三行今罢之更为上下新军

赵衰为卿九年(僖三十/二年)春楚请平使阳处父报之晋楚
始通冬公薨(左/传)
谥曰文在位九年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威
立于海内昔 齐桓公
合诸侯以乘车退诛于国以斧钺
文公合诸侯以革车退行于国以礼义 (第 27a 页)
桓公
前柔而后
刚文公前刚而后柔然而令行天下权制诸侯钧者审
于势之变也(淮南/子)
 韩非子文公伐宋乃先宣 (第 27a 页)
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连
称管至父弑公而立公孙无知(左/传)
谥曰襄在位十二年
  桓公 桓公
名小白僖公之庶子其母卫女也(史/记)
初襄公之立也无常小白出奔莒及乱作公子紏奔鲁
齐人立公孙无知桓公 (第 5b 页)
元年(庄九/年)春雍廪(齐大/夫)杀无知
夏鲁伐我纳子纠小白自莒先入立是为 桓公

 史记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更立公子之当
 立者初襄公杀诛数不当群弟恐祸及故弟紏奔鲁
 管仲召忽傅 …… (第 5b 页)
 大夫杀无知高国先阴召小白鲁亦发兵送子紏而
 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管
 仲使报鲁鲁送紏者行迟六日至齐小白已入立为
  桓公桓公
载温车中驰行又有高国应故得先入立
 吕氏春秋同管子襄公 (第 6a 页)
小白
小白走莒襄公薨公 (第 6a 页)
 仲使报鲁鲁送紏者行迟六日至齐小白已入立为
 桓公桓公载温车中驰行又有高国应故得先入立
 吕氏春秋同管子襄公逐小白 小白
走莒襄公薨公 (第 6a 页)
 子糺践位国人召 小白
(第 6b 页)
小白
曰不可管仲知召忽疆
 武鲍叔曰管仲得行其志于国国可谓乱乎召忽疆
 武岂能独图我哉乃命车驾鲍叔御 (第 6b 页)
小白
乘而出于
 莒至于邑郊鲍叔令车二十乘先十乘后乃誓曰事
 之济也听我令事之不济也免公子者为上死者为
  (第 6b 页)
下吾以五乘之实距路鲍叔乃为前驱遂入国逐公
 子紏管仲射 小白
中钩管仲与公子糺召忽遂走鲁
 鲁伐齐纳公子糺而不能 (第 6b 页)
秋七月葬襄公八月我及鲁师战于乾时鲁师败绩鲍
叔牙帅师如鲁曰子紏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
而甘心焉乃杀子紏于生窦召忽死之管夷吾请囚鲍
叔牙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
傒使相可也公从之(左/传)
 国语 桓公
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非臣之所能也
 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公曰管夷吾射寡人中
 钩是以滨于死对曰夫为 …… (第 7a 页)
 矣杀而以其尸授之将杀管仲使者请曰寡君欲生
 为戮若不生得犹未得请也于是束缚以予齐史记
 管子吕氏春秋略同 桓公
既得管夷吾与鲍叔牙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 (第 7b 页)
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轻重钱也又有/捕鱼煮盐法)以赡贫穷禄
贤能齐人皆说(史/记)
二年(庄十/年)春伐鲁鲁败我师于长勺夏六月我师宋师
次于郎鲁败宋师于乘邱我师乃还冬灭谭谭子奔莒
(公子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入诸侯皆贺谭又不至)三年(庄十/一年)冬公如鲁逆王姬
(即共姬 桓/公
夫人)四年(庄十/二年)庄王崩僖王立五年(庄十/三年)春公及
宋陈蔡邾会于北杏以平宋乱(宋弑闵公故 …… (第 8a 页)
 管子 桓公
北伐孤竹至卑耳之溪十里援弓将射引
 而未敢发谓左右曰见是前人乎对曰不见也公曰
 事其不济乎寡人见人长 …… (第 10b 页)
 涉深至膝右涉其大济桓公立拜管仲于马前曰仲

 父之圣至若此管子 桓公
曰天下之国莫强于越今
 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
 管子对曰君请遏原流大夫立沼池以矩 (第 11a 页)
游为乐则
 越人安敢至 桓公
曰行事奈何对曰请以令隐三川
 立员都立大舟之都大身之都有渊深垒十仞令曰
 能游者赐千金未能用金千齐民 (第 11a 页)
之游水不避吴越
  桓公
终北举事于孤竹离枝越人果至隐曲蔷以水
 齐管子有扶身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曲蔷大败越 …… (第 11a 页)
 又伐孤竹而备越亦不相及矣韩非子有老马知道
 蚁壤得水事见隰朋传
二十三年(庄三十/一年)夏六月公如鲁献戎捷
 说苑 桓公
将伐山戎使人请助于鲁鲁许助之而不
 行齐已伐山戎而欲移兵于鲁管仲曰不可伐远而
 还诛近邻邻国不亲非霸 …… (第 11b 页)
 史记 桓公
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公卒遂相攻以
 故宫中空莫敢棺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
 户吕氏春秋管仲有疾 (第 16b 页)
桓公
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病
 矣将何以教寡人管仲对曰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常
 之巫卫公子启方公曰诺管仲死尽逐之食 …… (第 16b 页)
 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籍也
谥曰桓在位四十三年当桓公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
为彊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

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雄长南服唯独齐为中国
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桓公称曰寡
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
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
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昔三代受命又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管
夷吾固諌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
乃止(史/记) (第 18a 页)
 天子召而不往也
五年(桓十/七年)及宋人鲁人伐邾十一年(庄五/年)冬鲁伐我纳
公十二年(庄六/年)春正月王人子突救我夏公入放黔牟

于周放宁跪于秦杀左公子泄右公子职十八年(庄十/二年)
庄王崩僖王立(经传/不载)二十年(庄十/四年)冬我会周单伯诸侯
(齐宋/郑)于鄄(宋服/故)二十一年(庄十/五年)春复会诸侯(齐宋陈/卫郑)
齐桓公
始霸二十二年(庄十/六年)夏我及宋人齐人伐郑
(郑侵/宋故)冬十二月公会诸侯(齐宋陈郑/许滑滕)同盟 …… (第 10b 页)
年)秋王以
戎难告于齐齐徵诸侯戍周冬十二月公会诸侯(齐鲁/宋陈)
(郑许/邢曹)于淮(谋鄫且/东略) 齐桓公
卒齐立无亏孝公奔宋十八
(僖十/八年)春宋以我师及诸侯(曹/邾)伐齐齐杀无亏冬邢人
狄人伐我围菟圃 (第 13a 页)
  桓公
桓公名御说亦庄公之子也闵公十年(庄十/二年)南宫万弑
闵公立公子游群公子奔萧御说奔亳南宫牛(万之/子)
获围亳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
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御说是为桓公猛
获奔卫南宫万奔陈我请于陈卫陈卫归之皆醢之是
年庄王崩僖王立桓公元年(庄十/三年)春齐侯会我及诸侯

(陈蔡/邾)于北杏以平我乱已而我背北杏之会二年(庄十/四年)
春齐人陈人曹人伐我齐请师于周夏单伯会之取成
于我而还冬公会单伯诸侯(齐卫/郑)于鄄三年(庄十/五年)春公
会诸侯(齐陈/卫郑)于鄄 齐桓公
始霸秋我及齐邾伐郳(即小/邾)
郑侵我四年(庄十/六年)夏我及齐卫代郑冬十二月公会诸
(齐鲁陈卫 …… (第 8a 页)
人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冬十
二月公会诸侯(前诸/侯)于淮夷病鄫且东略也八年(僖十/七年)
冬十月 齐桓公
卒孝公昭来奔九年(僖十/八年)春正月公会
曹伯卫人邾人伐齐齐杀无亏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
之徒遂与我战夏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