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正史類
朔服度
惟时之宜(十三月为正三正记云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礼记正义云夏以上以此推正朔皆三)
(而改矣 郑说
三帛谓高阳氏用赤缯高辛以黑其馀诸/侯用白缯以此却推舜以十一月为正尚赤尧以十二)
(月尚白馀诸侯用白缯 (第 2a 页)
三皇相/当而坟又大名与皇义相类故云三皇之书尧典舜典)
(为二帝之典推此而上则五帝当五典矣贾公彦/云孔 郑说
无正文故延叔坚马季长所解有异)按道 (第 31b 页)
 又东入江
  禹贡锥指云经曰和夷底绩传曰和夷之地致功
  可艺正义曰和夷苏氏曰和夷西南夷名也按水
  经引 郑说
云和夷和上夷所居之地和水即涐水
  和涐声相近字从而变地理志云青水县禹贡蒙
  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 (第 14b 页)
  字古有和音郑康成读和夷之和曰桓谓水上即

  夷所居晋地道记云梁州之地自桓水以南为夷
  书所谓和夷底绩也依 郑说
其所指者当为汉之
  涐水唐之大渡河而谓此水即西倾所因之桓大
  非郑既破和为桓其于因桓是来则又云桓 (第 4b 页)
陆联为一地以应千里之数何其无定见也信如郦言则
淇口在黎阳西南距修武二百馀里河之所经当先大陆而后降水矣 郑说
亦岂可通乎又曰正义曰地
理志降水在信都县汉以襄国为信都在大陆之西或降水发源在此下尾至今之信都故得先过 (第 19a 页)
  尚书禹贡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
郑元曰和上夷所居之地也和读曰桓地理志曰桓
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书又曰西倾因

桓是来马融王肃云西治倾山唯因桓水是来言无
他道也余按经据书岷山西倾俱有桓水桓水出西
倾山更无别流所导者唯斯水耳(禹贡锥指曰古者桓有和音故郑康
成破和为桓晋地道记云梁州自桓水以南为夷书所谓和夷底绩此说是也但不当破和为桓耳又曰
汉志蜀郡下桓水别是一水行羌中入南海不复经中国班氏指为禹贡之桓水何其缪也郦道元云岷
山西倾俱有桓水此亦为班孔作调人耳依
郑说
其所指者当为汉志之涐水唐之大渡河而谓此水即
西倾所因之桓水大非释桓水者当以郦注所叙之白水为正)
浮于潜 (第 2b 页)
 (也又可为下文迁帝长安之本/与春秋书刘单以王猛义同)书奔冀州罪绍也绍
 奔而后帝废为王明绍不能捍君于艰徒苟免以全
 生耳(柏举之战楚师败绩下书楚囊瓦出奔 郑说
者/谓诛大臣之败国而以身免也可为一證详鲁)
 (定公/四年)书法以为著绍奔之由谬甚夫不以臣之出奔
  (第 24b 页)
林之句且言)
(古之诗人贵冲口直致盖与彭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一关捩)题咏江传水至清
(刘长卿送 郑说
之歙州谒薛侍郎诗漂泊来千里讴谣/满百城汉家传太守鲁国重诸生俗变人难理云云船)
(经危石住路入乱山行老 (第 10b 页)
(漆县然汉志漆水特一出无两漆也元和郡县志务合 郑说
遂分汉志一漆而著诸两县故普润新平皆有漆)
(水仍于新平立之说曰漆水在县西九里西流注乎泾/今麟游亦冇漆 (第 18b 页)
 琮八出如花片陈祥道礼书又云琮体方而四角此

 碑之琮则五角单排碑则十角冯柳碑中者则同 郑说
 
玉人云天子执冒以朝诸侯说者谓冒方四寸其下邪
 刻之广狭如圭首诸侯执圭来朝以此冒之所以济
 瑞信犹合符 (第 14b 页)
   王弼周易十卷
右上下经魏尚书郎王弼辅嗣注系辞说卦杂卦序卦
弼之门人韩康伯注又载弼所作略例通十卷自啇瞿
受于孔子六传至田何而大兴为施雠孟喜梁丘贺其
后焦赣费直始显而传受皆不明由是分为三家汉末
田焦之学微而费氏独存其学无章句惟以彖象文言

等十篇解上下经凡以彖象文言等参入卦中皆祖费
氏束京荀刘马郑皆传其学王弼最后出或用 郑说

弼亦本费氏也欧阳永叔见此遂谓孔子古经已亡按
(第 4a 页)
(名变易难得而详林氏曰郑氏云亳在河南偃师 郑说/
可从盖偃师在河南其地与周洛邑相近乃曰方朝觐)
(贡赋道里取中之地商颂曰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邦畿千里 (第 8b 页)
 (曰冥契后六世孙为夏水官勤于其职而死于水陈/浩礼记集说曰冥即玄冥也水死未闻不有竹书乌)
 (从而证之又按汉礼乐志曰卨始生玄王师古曰毛 郑说
诗以玄王即卨也此志既有卨又有玄王则玄)
 (王非卨/一人矣)
十七年陟(笺按是年己酉历丙戌/丁亥丧毕 (第 18a 页)
 汉司空掾何休始撰答贾逵事因记左氏所短遂颇

 流布学者称之后更删补为定今每事左方辄附郑
 康成之学因引 郑说
窜寄何书云书今残逸第七卷
 亡
春秋释例十五卷
 凡五十三例
春秋述议一卷(阙/)
春秋正义三十六卷 (第 3b 页)
可用若当春
献则鲜皆为薧岂可用也以此理而测其远近则知献
鱼之漆沮当属岐周而不属邠土亦已明矣世人之于 郑说
既不能本经以正其误乃反屈经以信其语而元 …… (第 13b 页)

而太王之岐则在凤翔之普润故岐之与邠固皆同𨽻
汉世漆县矣然而汉志漆水特尝一出无两漆也元和
志务合 郑说
故遂分汉志一漆而著诸两县故普润新
平皆有漆水仍于新平明立之说曰漆水在县西九里 (第 14a 页)
 不已泰曰事人当如是遂从其请
梁州刺史萧循以州叛降于魏

 达奚武遣人入南 郑说
萧循曰足下所固者险所恃
 者援所保者民今险不足据援不可恃民不可保而
 宗国丧乱社稷无主欲谁为忠乎循乃 (第 25b 页)
  先儒以为肃之所作未足可依也周礼惟存后稷
  庙不毁按昭七年傅云余敢忘高祖亚圉注云周
  人不毁其庙报祭之似高圉亚圉亦不毁者此是
  不合 郑说
故马融说云周人所报而不立庙按孔
  氏此疏虽专云郑氏七庙之说以其援据最博
  故备录之 (第 16b 页)
  角
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师古曰谓
牛无上齿则有角其馀无角者则有上齿仁杰按颜注
本出淮南书所云戴角者无上齿此非通论也其他羊
鹿之属岂皆无上齿乎按行露诗谁谓雀无角何以穿
我屋盖古谓咮为角也兽有齿而鸟有咮鸟有翼而兽
四足故曰予之齿者去其角傅之翼者两其足互文以
见鸟与兽不相兼耳谁谓雀无角谁谓鼠无牙与谁谓

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辞意正等郑
笺云雀之穿屋不以角乃以咮盖不悟角即咮也又云
不思物变而推其类似是谓雀无角而鼠则有牙舒王
解亦曰谓雀穿屋以角而雀实无角其诬易见谓鼠穿
墉以牙而鼠实有牙其诬难知盖承用 郑说
学者疑焉
大戴礼亦言戴角者无上齿又云无角者无前齿有羽
者无后齿则又与颜注小异太玄掜云啧以牙者童其
(第 11a 页)
悉日直监厨。冲虽有仆隶,不令代己,身自炊爨。每师受之际,发志精专,不舍昼夜,殆忘寒暑。学通诸经,偏修 郑说。
阴阳、图纬、算数、天文、风气之书莫不关综,当世服其精博。刺史郭祚闻其盛名,访以疑义,冲应机解辩,无不
」,无别祀圆丘之文。王肃等以为郊即圆丘,圆丘即郊,犹王城、京师,异名同实。符合经典,其义甚明。而今从 郑说,
分为两祭,圆丘之外,别有南郊,违弃正经,理深未允。且检吏部式,惟有南郊陪位,更不别载圆丘。式文既遵王 ……祀之。」契为司徒而人辑睦,稷勤百谷而死,皆居前代祀典,子孙有天下,得不尊而祖之乎?

其五难曰:既遵 郑说,
小德配寡,遂以后稷只配一帝,尚不得全配五帝。今以景皇帝特配昊天,于郑义可乎?

其六难曰:众难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