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多采择仲尼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宰相 郑覃
曰昔
晋武以采择之失中原由此解体千古可为殷鉴矣
 
 
 
 
 
  (第 22a 页)
至朔望日仗下后与前件官请崇明谒见皇
太子其一官两员已上者任分番如遇阴雨休假其辍
放并权停
其年八月敕 太子太师郑覃
每月与宾詹左右春坊五
品已上官谒见皇太子宣令每月更添一日以二十六 …… (第 13a 页)
  侍读

开元三年七月敕朕每读史籍中有阙疑宜选耆儒博
硕一人每日侍读遂命光禄卿马怀素右散骑常侍褚
无量更日入
开成元年十一月宰相李石奏太子有侍读诸王亦曰
侍读无降杀之礼今后请改为诸王讲读从之
大中十二年四月以谏议大夫 郑覃
兵部郎中李邺为
郓王侍读居十六宅后数日改充夔王已下五王侍读
居大明宫仍五日一入乾符门讲读(懿宗即位 (第 33a 页)
宿亦阴事左右以固恩宠及为淄青尉使卒于道
路正直相贺焉
十四年穆宗即位之始频出游晏时吐蕃寇边谏议大
郑覃
等进奏曰陛下即位以来游晏过多畋游无度
今番寇在境缓急奏报不知乘舆所在臣等忝备谏官
不胜忧惕伏愿稍减畋 …… (第 14b 页)
也召覃谓曰阁中奏事殊不从容今后有事面陈延
英相见时久无阁中奏事覃等抗论人皆相贺 十五
年十月諌议大夫 郑覃
崔郾右补阙辛丘度左拾遗韦 (第 15a 页)
论事忠切有文贞之风故不循月限授
此官又谓之曰卿家有何旧书诏谟对曰比多失坠惟
簪笏见存上遂令进来时宰相 郑覃
奏曰在人不在笏
文宗曰 (第 7b 页)
郑覃
殊不会我意此即甘棠之义非在笏也谟
将退又召诫之曰事有不当即须论奏对曰臣顷为谏
官合伸规讽今居史职职在 (第 7b 页)
开成元年宰相兼国子祭酒 郑覃
奏请置五经博士各
一人缘无禄俸请依王府官例给禄粟从之
二年八月国子监奏得覆定石经字体官翰林待诏唐
(第 26b 页)
乃先说孝经次述尚书末叙毛
诗咸举其要旨申明义趣可为深诫者皆委曲言之上
大悦以为师傅得人
开成二年宰臣 郑覃
兼太子太师欲于尚书省上事太
子詹事冯定奏曰据太子太师𨽻詹事府不合于都省
上乃诏于本府上事
  左春 (第 3a 页)
其年四月命中官五人为京西和籴使谏议大夫 郑覃
右补阙高釴等同上疏论上览之即日罢其使
其年八月以侍省姚文寿充京西京兆行营宣慰计会
使六月制以左金吾卫 (第 33a 页)
   明皇选儒学侍读

开元三年上谓宰相曰朕每读书有所疑滞无从质问
可选儒学之士日使入内侍读卢怀慎荐太常卿马怀
素遂以怀素为左散骑常侍使与右散骑常侍褚无量
更日侍读每至閤门令乘肩舆以进或在别馆道远听
于宫中乘马亲迎送之待以师傅之礼以无量羸老特
为之造腰舆在内殿令内侍舁之
   文宗与宰相论诗工拙
开成元年上与宰相从容论诗之工拙 郑覃
曰诗之工 (第 40a 页)
   天下事皆决于北司
仇士良等使人赍密敕授凤翔监军张仲清使斩郑注
灭其家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
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每延
英议事士良等动引训注折宰相 郑覃
李石曰训注诚 …… (第 17a 页)
   从谏欲为王涯等伸冤
刘从谏复上表让官称臣之所陈系国大体可听则涯
等宜蒙湔洗不可听则赏典不宜妄加安有死冤不申
而生者荷禄因暴扬仇士良等罪恶时士良等恣横朝
臣日忧破家及从谏表至士良等惮之由是 郑覃
李石
粗能秉政天子倚之亦差以自彊
   李石请召士良等释疑 (第 18a 页)
   时人谓郑注朝夕为相
九年时人皆言郑注朝夕且为相侍御史李甘扬言于
朝曰白麻出我必坏之于庭遂贬甘封州司马然李训
亦忌注不欲使为相事竟寝
    郑覃
杨嗣复争论
开成四年文宗称判度支杜悰之才杨嗣复李珏因请
除悰户部尚书陈夷行曰恩旨当由上出自古失其国 (第 50b 页)
者未始不由权在臣下也珏曰陛下尝语臣云人主当

择宰相不当疑宰相又文宗与宰相论政事陈夷行复
言不宜使威权在下李珏曰夷行意疑宰相中有弄陛
下威权者耳臣屡求退苟得王傅臣之幸也 郑覃
曰陛
下开成元年二年政事殊美三年四年渐不如前杨嗣
复曰元年二年 (第 51a 页)
郑覃
夷行用事三年四年臣与李珏同
之罪皆在臣因叩头曰臣不敢更入中书遂趋出文宗
遣中使召还劳之曰 (第 51a 页)
郑覃
失言卿何遽尔覃起谢曰臣
愚拙意亦不属嗣复而遽如是乃嗣复不容臣耳嗣复 …… (第 51a 页)
曰覃言政事一年不如一年非独臣应得罪亦上累圣
德退三上表辞位上遣中使召出之始入朝 郑覃
罢为
右仆射陈夷行罢为吏部侍郎覃性清俭夷行亦耿介
故嗣复等深疾之
   李德裕论邪正
五年初武宗之立 (第 51b 页)
   柳公权以笔谏
十五年穆宗见夏州观察判官柳公权书迹爱之以公
权为右拾遗翰林侍书学士穆宗问公权卿书何能如
是之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默然改容知
其以笔諌也
   穆宗讶諌官入閤论事
群臣入閤退諌议大夫 郑覃
崔郾等五人进言陛下宴
乐过多畋游无度今胡寇压境忽有急奏不知乘舆所 (第 57a 页)
   宦官深怨李训等
太和九年十二月庚辰文宗问宰相坊市安未李石对
曰渐安然比日寒冽特甚盖刑杀太过所致 郑覃
曰罪
人周亲前已皆死其馀殆不足问时宦者深怨李训等
凡与之有瓜葛亲或暂蒙奖引者诛贬不已故二相言

  (第 37a 页)
   李训时取重望顺人心
太和九年以裴度兼中书令李训所奖拔率皆狂险之
士然亦时取天下重望以顺人心如裴度令狐楚 郑覃
皆累朝耆俊久为当路所轧置之散地训皆引居崇秩
由是士大夫亦有望其真能致太平者不惟天子惑之
也然识者见其 (第 43a 页)
   李石不肯避乱
太和九年李训郑注既诛召六道巡边使田全操追忿
训注之谋在道剔言我入城凡儒服者无贵贱当尽杀
之全操等乘驿疾驰入金光门京城讹言有寇至士民
惊噪纵横走尘埃四起两省诸司闻之之皆奔散有不
及束带袜而乘马者 郑覃
李石在中书顾吏卒稍稍逃
去覃谓石曰耳目颇异宜且出避之石曰宰相位尊望
重人心所属不可轻也今事虚实未可知 …… (第 26a 页)
   宋申锡为谗人所诬
开成元年李石为上言宋申锡忠直为谗人所诬窜死

遐荒未蒙昭雪文宗俛首久之既而流涕泫然曰兹事
朕久知其误奸人逼我以社稷大计兄弟几不能保况
申锡仅全腰领耳非独内臣外廷亦有助之者皆由朕
之不明向使遇汉昭帝必无此冤矣 郑覃
李固言亦共
言其冤文宗深痛恨有惭色诏悉复申锡官爵
   李德裕諌武宗信谗诛宰相
会昌元年初知枢密刘弘 (第 92a 页)
   郑注贬逐二李之党无虚日

九年诏以杨承和庇护宋申锡韦元素王践言与李宗
闵李德裕中外连结受其赂遗承和可驩州安置元素
可象州安置践言可恩州安置令所在锢送杨虞卿李
汉萧浣为朋党之首贬虞卿虔州司户汉汾州司马浣
遂州司马寻遣使追赐承和元素践言死时崔潭峻已
卒亦剖棺鞭尸郑注之入翰林也中书舍人高元裕草
制言以医药奉君亲注衔之奏元裕尝出郊送李宗闵
贬元裕阆州刺史时注与李训所恶朝士皆指目为二

李之党贬逐无虚日班列殆空廷中恟恟文宗亦知之
训注恐为人所摇劝文宗下诏应与德裕宗闵亲旧及
门生故吏今日以前贬黜之外馀皆不问人情稍安
    郑覃
与杨嗣复互相诋许以为党
开成三年杨嗣复欲援进李宗闵恐为 (第 104a 页)
郑覃
所沮乃先
令宦官讽文宗文宗临朝谓宰相曰宗闵积年在外宜
与一官 (第 104a 页)
郑覃
曰陛下若怜宗闵之远止可移近北数百
里不宜再用用之臣请先避位陈夷行曰宗闵向以朋 (第 104a 页)
   韩瑗諌高宗弃逐旧臣
显庆元年韩瑗上疏为褚遂良讼冤曰遂良体国忘家
捐身徇物风霜其操铁石其心社稷之旧臣陛下之贤
佐无闻罪状斥去朝廷内外氓黎咸嗟举措臣闻晋武
弘裕不贻刘毅之诛汉祖深仁无恚周昌之直而遂良

被迁已经寒暑违忤陛下其罚塞焉伏愿缅鉴无辜稍
宽非罪俯矜微款以顺人情高宗谓瑗曰遂良之情朕
亦知之然其悖戾好犯上故以此责之卿何言之深也
对曰遂良社稷忠臣为谗䛕所毁昔微子去而殷国以
亡张华存而纲纪不乱陛下无故弃逐旧臣恐非国家
之福高宗不纳
   魏文贞公笏比甘棠
开成三年文宗命起居舍人魏谟献其祖文贞公笏

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亦甘棠之比也
   南唐主以小过弃旧臣
后晋天福三年唐宋齐丘复自陈为左右所间唐主大 …… (第 54b 页)
宰相也陛下傥不早寤渐成孤立后虽悔之
亦无及矣载闻而恨之奏真卿诽谤贬峡州别驾
   文宗不从李宗闵奏罢 郑覃
太和七年初李宗闵恶 (第 112a 页)
郑覃
在禁中数言事奏罢其侍
讲文宗从容谓宰相曰殷侑经术颇似 (第 112a 页)
郑覃
宗闵对曰
覃侑经术诚可尚然论议不足听李德裕曰覃侑论议
它人不欲闻惟陛下欲闻之后旬日宣出除覃御史大
(第 112a 页)
   庄恪太子哀册文
维大唐开成三年岁次戊午十月乙酉朔十六日庚子
皇子起薨于少阳苑十七日辛丑迁座于大吉殿十一

月乙卯朔二十四日戊寅命册使太子太师兼右仆射
门下侍即国子祭酒平章事 郑覃
副使中书侍即平章
事杨嗣复持节册谥曰庄恪十二月乙酉朔十二日景
申葬于骊山之北原庄恪陵礼也玉琯岁穷金壶 (第 23b 页)
漏尽
祖奠告撤哀笳将引庭灭燎而月寒路摇旌而风𦂳皇
帝念主鬯之缺位悼佩觿之夭年铜楼巳闭银榜徒悬
方追思于对日遽冥寞而宾天典册具举文物咸备爰
诏侍臣显扬上嗣其词曰皇矣帝绪肇基绵古种德尊

道宗文祖武上圣开成天下和平储祉发祥是先 元良
吁之初岐嶷用彰蕴才游艺玉裕金相既免孩提是
加封殖伊维城于东鲁锡介圭于上国辞荣朱邸正位
青宫尊师重保养 (第 24a 页)
      宋 宋敏求 编
  大臣
   宰相
   命相六
    舒元舆李训平章事制
     郑覃
平章事制 …… (第 1a 页)
书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训可守尚书
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赐紫金鱼袋(太和九/年九月)
    郑覃
平章事制        归融
朕嗣守丕图务弘至理忧勤是切宵旰靡遑所以庶政
万几委诸丞相乃者失于任使妖 (第 3b 页)
沴遽生方思正人参
我大柄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荣阳郡
开国男食邑二千户 郑覃
天资直气岳降上才性惟端
庄道本孤峻文含风雅学洞儒玄通古今理乱之源达 (第 3b 页)
   宣慰镇州诏

朕闻帝王之宅定四海子育群生如天无不覆如日无
不烛其发号施令也如风其行庆布惠也如雨故能上
符天道下感人心朕自嗣守宝图将欲恢宏王略常惧
化有所未至思有所不周乃眷冀方初丧戎帅念乎三
军之士洎乎四州之人或怀志积诚而思用莫展或灾
荒兵役而望恤何阶今则昌运一开忠诚著效王承元
首陈章疏愿赴阙庭思父兄之名固君臣之义已加殊
奖别委重藩又念成德军将士等叶心向义丹款载申

方欲效其器能各宜列于爵秩大将史重归牛元翼等
已并超授荣宠令更都加厚普示深恩兼以四州贫下
百姓当敷赈赡之惠俾识含育之仁宜令谏议大夫
往镇州宣慰亲谕朕意仍共赐钱一百万贯以内库
及户部见在疋段支送充赏给将士兼代四州贫下差
科州县之中有残 (第 5a 页)
 谏官入阁李义府废之至明皇而复李林甫又废之

 至肃宗而复程元振又废之至德宗而复卢把又废
 之至宪宗而复元和之后奏事虽在阁中论事者久
 绝长庆初 郑覃
崔郾始于群臣退后论宴乐游畋之
 失穆宗问此何人宰相以谏官对虽是法在庸主未
 必有益其关国体岂不大哉事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