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傳記類
  赧王中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遮其归楚/之路也)怀王
从间道走赵(间隙也从空隙之路而行也/间古苋翻走音奏又音如字) 赵主父
在代
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 (第 1a 页)
鲁平公薨子缗公贾立(世本缗/作湣)
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丧息/郎翻)楚人皆
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齐韩魏赵宋同击
秦至盐氏而还(括地志盐氏故城一名司盐城在蒲州/安邑县掌盐池之官因称盐氏徐广曰)
(盐一/作监)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十二年秦取魏封陵/又取韩武遂今皆归)
(之以/和)  赵主父
行新地(赵新取中山之/地也行下孟翻)遂出代西遇楼烦
王于西河而致其兵(赵北有林胡楼烦之戌汉雁门郡/楼 …… (第 1b 页)
之颍川属)
(韩境盖魏与韩分有颍川之地用兵争彊疆埸之间/朝韩暮魏则此时襄城或为魏土容亦有之埸音亦) 赵主父
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燕因肩翻班/志肤施县属)
(上郡唐属延/州为州治所)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 …… (第 2a 页)
也师古曰酺之为言布也王德布于天下而合聚饮食/为酺师古所注汉法也此言赵国内酺耳赦者宥有罪)
(也/)  赵主父
封其长子章于代号曰安阳君(长知丈翻/班志代郡)
(有东安阳县括地志东安/阳故城在朔州定襄县界)安阳君 …… (第 2a 页)
(其弟为/王也) 主父
使田不礼相之(相息/亮翻)李兑谓肥义曰公子
章彊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田不礼忍杀而骄二人相
得必有阴谋夫 …… (第 2b 页)
取代光狼城(索隐/曰地)
(志不载光狼城盖属赵国史记正义曰光狼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里康曰本中山地 赵武灵王
取之其) …… (第 19b 页)
(阴中山在山之阳既云在代不当又云本中山地如康/意抑以为光狼本代地赵襄子灭代而中山侵有光狼)
(地 武灵王
既灭中山始有光狼之地白起自上郡九原/云中下兵始能败赵军取光狼史既不先序其兵行之)
(路后又无考光狼 …… (第 20a 页)
即/夷陵班志夷陵县属南郡水经江水东径夷陵县又东)
(径西陵峡盖县城去/峡不远夏户雅翻) 秦王使使者告 赵王
愿为好会
于河外渑池(使使之使疏吏翻好呼到翻凡和好之好/皆同音汉志渑池县属弘农郡杜佑曰渑)
(池有东 (第 20b 页)
西俱利二城即秦赵会处宋白曰/在今县西十三里渑莫践翻又莫忍翻) 赵王
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姓谱廉姓颛帝曾孙/大廉之后颇普河翻)王不行示赵弱
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从才 (第 20b 页)
梁宿昔而
(管掌也擢拔也宿昔一夕之间也淖齿弑齐湣/王事见上卷三十一年淖奴教翻射而亦翻)李兑
管赵囚 主父
于沙丘百日而饿死(事见上卷/二十年)今臣观四
贵之用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夫三代之所以亡国
者君专授政 …… (第 8b 页)
而尽杀城中)
(人为屠城/亦曰洗城)须贾还以告魏齐魏齐奔赵匿于平原君家
(还从宣翻又音如字平原君赵胜 赵王
之贵介弟也贵/盛于赵以好士闻于诸侯故魏齐奔归之而就匿焉)
 赵惠文王薨子孝成王丹立以平原君为相(相息 (第 10a 页)
(陇西唐渭州/洮州河州之)
(地北地唐庆州宁州鄜州灵州盐州/之地上郡唐延州绥州银州之地)筑长城以拒胡
武灵王
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
为塞(徐广曰五原郡西安阳县北有阴山阴山在河南/阳山在河北郦道元 (第 24b 页)
贤良见于纪三年闽越东瓯相攻庄助已为中大夫故/皆著之于此仲舒传又云辽东高庙长陵高园灾仲舒)
(推说其意 主父
□窃其书奏之仲舒由是得罪按二灾/在建元六年 (第 10a 页)
主父
□传上书召见在元光元年盖仲舒)
(追述二灾而作书或作书不/上而偃后来方见其草藁也)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 (第 10a 页)
岁鲁共王馀长沙
定王发皆薨(二王皆景帝子馀以前二年受封淮阳/三年徙鲁发亦以前二年受封长沙) 临
菑人 主父
(第 22b 页)
(赵武灵王
自号 (第 22b 页)
主/父
攴庶因以为氏)严安无终人徐乐(班志无/终县属)
(右北平郡春秋/无终子之国)皆上书言事始偃游齐燕赵皆 …… (第 22b 页)
河自今灵武郡之西南便北流千馀里过九原郡)
(乃东流时帝都在秦所谓西河疑是此处其高阙当在/河之西也史记 赵武灵王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 (第 23b 页)
(续考异曰司马彪/ 汉书卬作印袁)
(宏后汉纪作斤皆误/今从范晔后汉书)曰疑事无功(战国策肥义对 赵武灵王
之言)今日
之议不得有二众皆从之二月辛巳朔设坛场于淯水
上沙中(水经注淯水出弘农卢氏县攻离山东南过南 …… (第 2b 页)
将度河林等因此宣
言赤眉当立刘子舆以观众心百姓多信之十二月林
等率车骑数百晨入邯郸城止于王宫(贤曰故 赵王
之/宫也邯郸音寒)
(丹/)立郎为天子分遣将帅徇下幽冀移檄州郡赵国以
北辽东以西皆望风响应
二年春正 (第 20b 页)
谓末大必折尾大
难掉(左传由无宇之言折/而设翻掉徒吊翻)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
体之尾其可掉哉武帝从 主父
之策下推恩之令(事见/十八) (第 28b 页)
(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胡广说/曰 赵武灵王
效胡服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
(灭赵以其冠赐近臣应劭汉官曰说者以金取坚刚百/鍊不耗蝉居高饮洁口 (第 3a 页)
在腋下貂内劲悍而外温润此)
(因物生义也徐广曰 赵武灵王
胡服有此秦汉即而用/之说者蝉取其清高饮露而不食貂紫蔚采润而毛采)
(不彰故于义亦取胡广又曰意谓北方寒 (第 3a 页)
凉本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沈约曰貂蝉之说因物)
(生义非其实也其实 赵武灵王
变胡服秦灭赵以其/君冠赐侍臣故秦汉以来侍臣有貂蝉也朝直遥翻)
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史记曰狐裘虽 (第 3a 页)
佛图澄谓虎曰陛下不宜数往东宫(数所/角翻)虎将视邃疾
思澄言而还既而瞋目大言曰(瞋七/人翻)我为天下 主父

不相信乎乃命所亲信女尚书往察之邃呼前与语因
抽剑击之虎怒收李颜等诘问颜具言其状杀颜等三 …… (第 36a 页)
以会之(帅读/曰率)并以其弟宁远将军汗为质(沈约志宁远/将军晋江左)
(置盖始于此时/质音致下同) 赵王
虎大悦厚加慰答辞其质遣还密
期以明年(为赵燕攻/段辽张本) 是岁赵将李穆纳拓跋翳槐于
大宁其故部落多 (第 38a 页)
抑亦先觉朝廷未许而高阙戍主御下失和(郦道元曰 赵武灵王)
(
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云举望若阙焉)
(故有高阙 (第 6b 页)
风俗任轻薄之子孙朋党
路开兵权在外必将祸生骨肉舋起腹心彊弩冲城长
戈指阙徒探雀鷇无救府藏之虚(探雀鷇 赵武灵王
事/见四卷周赧王二十)
(年探吐南翻/藏徂浪翻)空请熊蹯讵延晷刻之命(左传楚世子商/臣围其父成王) (第 23b 页)
有三洲)五岭腾烟(谓侯景既乱而萧勃元/兰又复乱于岭南也)
假馀息于熊蹯引残魂于雀鷇(熊蹯楚成王事雀鷇 赵/武灵王
事引以喻梁武)
(饿死于台城蹯/音烦鷇苦侯翻)子孙覆亡而不暇社稷俄顷而为墟报
施之徵何其谬也(施式 (第 23a 页)
千自饶阳来昼夜
行百七十里至九门南逄壁度憩息(九门县属常山郡/在郡东宋白曰战)
(国策云本有九室而居 赵武/灵王
改为九门县憩去例翻)光弼遣步骑各二千匿旗
鼓并水潜行(并步/浪翻)至逄壁贼方饭纵兵掩击杀之无遗
思明 …… (第 38a 页)
(策云本有九室而居 赵/武灵王
改为九门县)思明大败中郎将浑瑊射李立
节杀之(将即亮翻浑胡昆翻又户/本翻瑊古咸翻射而亦翻)瑊释之之子 (第 44b 页)
急飐旗三至地(飐占/琰翻)则万
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又以短刀置靴中(靴与靴/同释名)
(曰靴本胡服 赵武灵王
所作实录曰胡履也 (第 25a 页)
赵武灵王/
好胡服常短䩓以黄皮为之后渐以长䩓军戎通服唐)
(马周杀其䩓加以靴毡开元中裴叔通以羊为之隐麖/加以带子 (第 25a 页)
吾思之熟矣终不负永陵一培土馀无所知(永陵者唐 主父
升墓)
(也培蒲枚翻唐陆龟蒙筑城词城上一培土手中千万/杵则培土以益土为义一培土犹言益一畚土也又薄) (第 2b 页)
 (书为名诸生翁锟任锦州知府氏生事死葬无不/合礼治家有法闰门肃然陈氏誓不改适舆嫡矢)
  (志同守事 主父
尤孝谨知府顾/济美给额以旌曰绛帏双范)
 袁大琰妻沈氏 俞士龙妻李氏 姜凤鸣妻鲍氏
 祝孟凤妻王氏  (第 43a 页)
 阿钏(万历温州府志李傅之妾有艳姿傅妻陈氏生/子未期而傅卒陈有异志辄劝止之有闻钏之)
  (美者乃求陈冀并得钏陈密许之钏觉泣告曰 主/父
有子何复从人陈不听先行而盛遣人迎钏钏)
  (度不能拒乃设酒馔醉饱其/人绐俟明日遂潜出投河死) (第 12a 页)
  (人收其岁入以为晨夕香灯/之资神像既设俨然若临)
 显佑庙 弘治衢州府志在县南五十里神为程岩
  将大王元敕加惠 武灵王(程斗显佑庙记淳祐二/年七月诏衢州开化县)
  (立程岩将之庙于龙山额曰显祐从其邦人之请/也按程氏谱曰岩将讳旭字明父尝出畋而遇虎)

(第 18a 页)
  (史艺文志湘南应用集三/卷外集诗一卷启事一卷)
 罗邺集一卷(见郡斋/读书志)   比红儿诗一卷(郡斋读书/志罗虬撰)
  主父
果诗一卷(通志艺文略/天台道士)
 宗元先生集十一卷(宋史艺文志吴筠撰卷/按唐书艺文志作十)
 僧神 (第 7a 页)
十六年五月 赵武灵王
传国于少子何自号 (第 33a 页)
主父
(第 33a 页)
主父
欲使子治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将自云中
九原南袭咸阳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欲以观秦地形
及秦王之为人 (第 33a 页)
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
度使人逐之 主父
行已脱关矣审问之乃 (第 33a 页)
主父
也秦人
大惊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
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入质
至驩 …… (第 33a 页)
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
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 赵赵主父
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
以归十九年楚 …… (第 35a 页)
垣曲阳
二十九年秦司马错击魏河内魏献安邑以和秦出其
人归之魏 秦败韩师于夏山
三十年秦王会楚王于宛会 赵王
于中阳秦蒙武击齐
拔九城燕昭王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馀业
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 …… (第 37b 页)
三十一年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
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赵王
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
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
于济西齐师大败 (齐湣王出走楚淖 (第 38a 页)
齿/执之弑王于鼓里) 秦王魏王
韩王会于京师
三十二年秦赵会于穰秦拔魏安城兵至大梁而还 赵王
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 (第 38a 页)
赵王

勿与畏秦彊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 …… (第 38a 页)
璧而秦不与我城则
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
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 赵王
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
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间行归赵
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 (第 38b 页)
归之 赵王
以相如为上大夫 (齐王子法章亡在莒齐王/臣相与求之立以为齐王)
三十三年秦伐赵拔两城
三十四年秦伐赵 …… (第 38b 页)
庸地
三十六年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秦王使使者告 赵王
愿为好会于河外渑池 (第 39b 页)
赵王
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
主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
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 …… (第 39b 页)
悬之于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管赵囚 主父
于沙丘百日
而饿死今臣观四贵之用事此亦淖齿李兑之 (第 4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