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村
蒙尖庙在西霍村

大王庙二一在东门街一在南受罗 赵武灵王
祠 魏地形志定襄有赵武灵祠
惠应圣母祠在七岩洞祀赵襄子姊代王夫人宋崇宁
 间敕封惠应圣母祠后有小石井 …… (第 57b 页)
 夏致祀大梁张守愚撰记云唐有令狐楚谢雨文之
 碑晋有昌宁公之封宋有灵感元应公之赠宣济广
 惠之额今则灵威素著定河之称又西郭外有汾水
 州祠 赵武灵王
庙在南三里东山下尝破义渠自代至阴山
 守楼烦后人立庙
三灵侯庙旧在汾河西明万历八年移建西郭门 (第 58b 页)
 修最称钜丽
白杨神庙 唐令狐楚新庙碑代郡东四十里白杨有

 祀实代之主 旧志以白杨神为汉文帝者谬
泰宁庙在泰山庙西
羊舌大夫祠在西二十里阳明堡祀晋叔向 赵武灵王
祠在紫荆山巅
李将军祠 祀赵将李牧有二一在州东南三十五里
 聂营村一在城南后移城北又移城中太仆寺牧守 (第 1b 页)
 灵丘县 赵武灵王
偃墓在县西二里县以此名
明御史李孟旭墓在县东北五里
 侍御张俊墓在县东北五里
 知县李茂森墓在县东北 (第 20b 页)
 岢岚州
周王会图有楼烦
一统志岢岚州春秋时为楼烦所据苏秦说齐闵王曰
 齐燕战于恒之曲燕不胜十万之众尽胡人袭燕楼
 烦数县取其牛马是燕分赵楼烦地也  赵武灵王

 
越黄花岭取楼烦黄花在宁武关西北
通考魏置岢岚镇又置军为突厥之要冲
北齐苏孤戍隋改岢岚镇其东南仍为楼烦 (第 22b 页)
 州以石楼属隰州 北有上平津

金属隰州
明万历壬子平阳易灵石县石楼改𨽻汾州府
 永宁州
通典初赵之离石邑后为秦赵二国之境秦本纪昭王
 伐赵取离石是也 周慎靓十一年 赵武灵王
破林
 胡楼烦始筑离石城
汉建武二十五年居乌桓于塞内二十六年遣中郎将
 段郴授南单于玺绶入居云中郴将 …… (第 30a 页)
 西京宣和三年始得云中府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
 妫等州谓山后九州也
宋庆历四年十一月辽号云州为西京置大同府 辽
 志西京大同府 赵武灵王
始置云中郡秦属代王国 …… (第 40b 页)
 户一万 云中县赵置沿革与京府同户一万 天
 成县 长青县 奉义县 怀仁县 怀安县 弘
 州 德州
  按 赵武灵王
始置云中郡大同县本大同川地考
  据未确
辽制大同岁纳三司税钱折粟 重熙十三年升府为 …… (第 42a 页)
 州五百五十七里计其距恒安镇盖不翅四五百里
 而后人乃概号为云中亦已疏矣其说兆于后周昉
 于唐而辽西京志又从而实之谓 赵武灵王
尝置云
 中郡于此又谓云中县赵置是盖以唐郡为汉郡而
 不知唐之置云州于恒安镇与侨郡同匪故郡也辽
 志 …… (第 45a 页)
 卫单于助诛不服赡给其谷米三万馀
晋安帝元兴元年魏居越勒莫弗部于五原
唐太宗贞观四年既禽突厥颉利降其众十馀万尽居

 之内地于丰胜灵夏朔代之间
 朔州
正义括地志云 赵武灵王
长城在朔州善阳县北按水
 经云百道长城北山上有长垣若颓毁焉沿溪亘岭
 东西无极盖 (第 65b 页)
赵武灵王
所筑也
通典秦代郡今安边及马邑之北境皆是 汉有定襄
 郡在今马邑郡地
通典晋怀帝时刘琨表以鲜卑猗卢为 (第 6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辨證(三/)
宁武府
 宁武县
楼烦见周王会图
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
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
 河而致其兵言致其人而用之也是以楚汉之际多 …… (第 1a 页)
 别将于相斩楼烦将三人功臣表平定侯齐受以骁
 骑都尉击项籍得楼烦将则项王及黥布亦各有楼
 烦之兵矣 史记 武灵王
破林胡楼烦筑高阙塞 …… (第 1b 页)
 远而去赵城甚近后襄子无恤北灭代而并智氏强

 于韩魏列为诸侯 武灵王
拓地至燕代西并云中九
 原崞县之原平或襄子以后追祀其祖非文公故封
 也且霍太山以北文公时尚属狄地未为 …… (第 14b 页)
 定襄县
汉建安中曹操驱塞下流民以实新兴郡始治定襄县
地形志肆州永安郡注后汉建安中置新兴郡永安中
 改领县五定襄注前汉属定襄后汉属云中晋属新
 兴真君七年并云中九原晋昌属焉永安中属有
 武灵王
祠介君神五石神圣人祠皇天神定襄城抚
 城 阳曲 平寇注真君七年并三堆朔方定阳属 (第 64a 页)
 都
唐析五台崞二县置武延县后改唐林后梁改白鹿晋

 改广武宋并入崞县元升崞州
保德州
春秋时为晋林涛塞后为林胡儋林所据 赵武灵王

 复之如淳曰襜褴在代地
赵世家赵北有林胡 匈奴传晋北有林胡楼烦 保
 德州唐宋皆为岚州地宋淳化四 (第 7b 页)
 治中牟始列为诸侯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

 一年卒国人复迎立献侯三传至敬侯始都邯郸敬
 侯九年与韩魏共分晋地历成侯昭侯至 武灵王

 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二十七年立子何为王
 是为惠文王自称 (第 4b 页)
主父
惠文王二年 (第 4b 页)
主父
出代西遇
 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四
 年李兑平章之乱又二传至幽缪王降秦
 魏之先毕 (第 4b 页)

朔盘亘千馀里其中若神师羊肠孝文吕梁刘王□管
涔芦芽离石石峡鹿径两岭周洪诸山皆前古所称名
区天险是 赵武灵王
辟之以为强刘渊都之以定霸者
也历考前代交境西北常列为雄镇宿以重兵唐于岢 (第 35a 页)
 激之歌简子归纳为夫人
升彼河兮而观清水扬波兮冒冥冥祷求福兮醉不醒
诛将加兮妾心惊罚既释兮渎乃清妾持楫兮操其维
蛟龙助兮主将归呼来棹兮行勿疑

  鼓琴歌
 史记 赵武灵王
梦见处女鼓琴而歌此诗异日王饮
 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
 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于 (第 102a 页)
(坚刚百鍊不耗蝉取居高食洁貂取外劲捍而内温润/此本 赵武灵王
胡服之制秦破赵得其冠以赐侍中)
便繁左右与帝升降旧用儒者然贵子弟荣其观好至
乃襁抱坐受宠位贝带脂粉绮 (第 11b 页)
至之罘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渡河西德/州平原县)
崩于沙邱平台(沙邱去长安二千馀里赵有沙/邱宫在钜鹿 赵武灵王
死处)
二世元年东行郡县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尽刻始皇
所立刻石遂至辽东而还
汉高祖六年人告楚王信谋反上 (第 9b 页)
  国已有是言今又云尔是知肃宗为人可诱以利
  故也当是白刃胁迁尽去左右之人而居西内上
  皇辟榖成疾以致殂殒其异于 赵武灵王
沙邱之
  祸几希矣夫以讨贼之故夺父之位其终至于如
  此使安庆绪史朝义而有知岂不含笑于九泉元
   (第 7a 页)
子)(景/叔)(简/子)毋恤(襄/子)(献/侯)列侯籍始命为
诸侯 武公 敬侯 成侯 肃侯  武灵王 
惠文
王 孝成王 悼襄王 幽穆王迁 自列侯籍至幽 (第 9b 页)
  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师古曰易睽卦/上九爻辞曰睽)
  (孤见豕负涂睽/孤乖刺之意)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
  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 主父
之策下推恩之
  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
  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师古曰谓齐城阳 (第 44b 页)
 帝衅钟文景由宽之过制急之不渐故也所谓末大

 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
 其可掉乎武帝从 主父
策下推恩之令自是之后遂
 以陵夷子孙微弱衣食租税不预政事至于哀平王
 氏秉权假周公之事而为田常之乱宗 (第 8a 页)
代州 古唐国之地春秋时晋有之及三卿分晋其地
属赵(赵襄子杀代/王而取其地) 赵武灵王
破楼烦而置云中雁门代
郡后北境属燕秦为太原雁门二郡之境汉魏晋因之
后魏置梁城繁畤二郡后周置肆州隋文帝 …… (第 34a 页)
汉汾阳县地有隋炀帝汾阳宫/有管涔山刘曜败处汾水所出)
岚州 春秋晋国之分晋灭之后为胡地有楼烦王居
赵武灵王
破楼烦而取其地其后北属燕秦二汉为
太原郡地晋末陷于刘渊及魏末于其地置岚州隋炀
帝置楼烦郡唐为岚州或为 …… (第 41b 页)
宣和五年契丹
守将陈翊以州来降六年金攻翊杀之复取其地 唐
贡熊鞟豹尾松实领县三治灵邱 灵邱(汉旧县有 赵/武灵王
陵)
飞狐(汉广昌地飞狐口在县北即汉之飞/狐道与妫川郡山相连隋置今县)安边(开元时/改为兴)
(唐 (第 52a 页)
 统一及晋悼公纳魏绛之谋和诸戎戎服而晋强晋
 侯赏魏子金石之乐至安王之时赵襄子踰句注而
 破之(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今雁门郡)洎于 战国赵武灵王
变俗胡
 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傍阴山下至
 高阙为塞(按汉武帝元朔二年遣卫青渡西河至高/阙 (第 2b 页)
于魏(既取而/复归之)
(秦之于魏若玩弄婴/儿于掌股之上耳)
四十三年赵肃侯薨(索隐曰肃/侯名语) 武灵王
立置博闻师
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先问先君贵臣肥义加其秩(索隐/曰 (第 34b 页)
武)
(灵王
名雍姓谱肥姓/肥子之后以国为姓) …… (第 34b 页)
而梁楚)
(之地复宁无水灾后汉王梁击佼彊苏茂于楚/沛间拔大梁齧桑则徐说为近之齧五结翻) 韩燕
皆称王 赵武灵王
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
人谓已曰君 (第 36a 页)
(赵武灵王
之不肯称王非守君臣之分居/之以谦也将求其所大欲而力未能称心)
(也处昌吕翻令力丁翻使也又力/正翻命令 (第 36a 页)
 乎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四年蜀相杀蜀侯秦武王故诛/之史记庄作壮秦纪案秦既得)
(蜀使陈庄相/蜀从庄为足) 秦王魏王会于临晋(班志临晋县属冯/翊故大荔也秦取)

(之更名临晋应劭曰临晋水故名臣瓒曰晋水在河之/东北县在河之西不得临晋水旧说秦筑高垒以临晋)
(国故曰临晋章怀太子贤曰临晋故城在今同州朝邑/县西南予按唐书地理志蒲州有临晋县宋白曰汉临)
(晋县在今临晋县东南十八里故解城是也后魏改为/北解县周省隋分猗氏县置桑泉县唐天宝十二载改)
(临晋县天宝之改县必有所据则应劭临晋水之说未/可厚非秦之临晋在河西臣瓒章怀之说皆是也更工)
(衡翻应乙陵翻瓒藏旱翻朝/直遥翻解户买翻载祖亥翻)  赵武灵王
纳吴广之女
孟姚(吴姓以/国为氏)有宠是为惠后(孔颖达曰后后也言其后/于天子亦以广后胤也战)
(国诸 …… (第 22b 页)
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美人爵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
(千石比中更/芈亡氏翻)楚女也寔宣太后  赵武灵王
北略中山
之地(略地之师速而疾杜预曰/略者总摄巡行之名也)至房子(班志房子县属/常山郡史记正) …… (第 25a 页)
曰房子今赵州县宋白/曰天宝元年改曰临城)遂至代北至无穷(自代北出/塞外大漠)
(数千里故曰无穷战国策 武灵王
曰昔先君襄王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诏后而期远也)
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史记正义曰黄华/盖黄 …… (第 25b 页)

报王自往请之(使疏/吏翻)曰吾国东有齐中山(按赵都邯郸/东接于齐中)
(山在其东北故史记赵世家载 武灵王
之言曰吾国东/有河薄落之水与齐中山同之盖河薄落之水在赵之) …… (第 26a 页)
如淳曰林胡即儋林予谓此胡种落依/阻林薄因曰林胡儋都甘翻种章勇翻)归使楼缓之
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归谓 赵王
自略中山归也仇姓/也春秋时宋有大夫仇牧液音)
(亦之往也如也贲音奔康曰离之父剪之子予按离/父剪子秦将 …… (第 28a 页)
星变为白彗黑彗彗祥/岁翻又徐醉翻又旋芮翻见贤遍翻埽所报翻傅读曰)
(附孛蒲内翻妖于/遥翻填读曰镇)  赵王
伐中山取丹邱爽阳鸿之塞
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史记正义曰丹邱邢州县予按/隋唐志邢州有内邱县汉之中)
( …… (第 28b 页)
(曰与昩同语音相近当音末索隐/音莫葛翻重直龙翻茈才支翻)  赵王
伐中山中山
君奔齐
十五年秦泾阳君为质于齐(质音/致) 秦华阳君伐楚大
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 …… (第 31b 页)
而卒齐留太子)
(以邀楚/张本) 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樗丑于翻/卒子恤翻)
(相息/亮翻)  赵武灵王
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少诗照/翻及其) …… (第 31b 页)
祖庙也见贤遍翻)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
并传王(相国之官始此秦汉因之汉魏以/降其位望尊于丞相相息亮翻) 武灵王
自号
主父(主父言为国之主之父也一/曰言其子主国而已则父也) (第 32a 页)
主父
欲使子治国身
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治直之翻将即/亮翻又如字)将自云中
九原南袭咸阳于是诈自为使者 …… (第 32a 页)
臣之度(宾主相见交际之礼/已方怪其非人臣)使人逐之 主父
行已脱关
矣审问之乃 (第 32b 页)
主父
(谓已脱身/出秦关也)秦人大惊 齐王魏王
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
与王约为兄弟 …… (第 32b 页)
野鸡闻之皆鸣孟尝
君乃得脱归 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赵王
封其弟为平原君(班志平原县属平原郡胜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非封于平原也东武城)
(属清河郡杜佑曰今贝州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