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登歌其声大类薤露虞殡而舞亦不成列则礼乐
  已消亡矣是时出狩于邺而安重进安铁胡举兵
  已叛岂礼乐崩坏所致然邪
汉高祖受命初年 张昭改
宗庙乐歌撰次郊祀朝会等 (第 2a 页)
曲甚备而五郊迎气诸祀但记用乐不见其曲所可纪
者特宗庙七室之乐而已故太祖室奏至德之歌文祖
室奏灵长之歌德祖室奏积善之歌翼祖室奏显仁之
歌显祖室奏章庆之歌高祖室奏观德之歌由此观之
张昭
所建未之或用邪
周乐章 五代自梁唐晋汉以来乐器散失殆尽唯大
祠郊庙用乐凡十有四焉南郊四祭降神奏昭顺六 (第 2b 页)
  则兼奏之
梁太祖开平初造崇德之舞以祀昊天开平之舞以享
宗庙然庙有四室室为一舞一室曰大合之舞二室曰

象功之舞三室曰来仪之舞四室曰昭德之舞
后唐依前制独宗庙四室别立舞名懿宗用昭德之舞
献祖用文明之舞太祖用应天之舞昭宗用永平之舞
庄宗用武成之舞明宗用雍熙之舞
晋高祖初诏崔棁等制定乐舞棁等讲求唐制尽复其
器服工员改文曰昭德之舞武曰成功之舞始为大会
陈之并推取教坊诸工以备行列屈信俯仰颇有仪度
其后太常更自广募工员多出市人阅习未几而元会

朝飨遂用寺工以陈于廷进退无旅而歌如虞殡当时
识者观之知晋之将亡兆于此矣
汉高祖即位之初 太常张昭
进言唐有治康凯安七德
九功四舞不可废罢宜更名号示不相袭也故治康曰
治安之舞凯安曰振德之舞九功曰观象之 (第 25a 页)
人数减于大礼用八百八十人太祖皇帝建隆四年十
一月南郊卤簿使 张昭
言准旧仪銮驾将出宫入庙赴
南郊斋宿皆有夜警晨严之制唐宪宗亲郊时礼仪使
高郢奏称据鼓吹局申斋宿夜奏严是 (第 21a 页)
四品以上官及两省五品以上官参详可否送中书门
下议定奏取进止从之至五年七月七日中书门下及 兵部尚书张昭远
等奏其所编集勒成一部别有目录
凡二十一卷目之为大周刑统伏请颁行天下与律疏
令式通行其刑法统类开成编敕 (第 33b 页)
  陈氏曰载吴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建康者编年附
  传大略用实录体
后唐庄宗实录三十卷
  陈氏曰监修赵凤史官 张昭远
撰天成四年上
后唐明宗实录三十卷 (第 10b 页)
  陈氏曰监脩姚顗史官 张昭远
撰清泰三年上
后唐废帝实录十七卷
  陈氏曰 (第 11a 页)
张昭
尹拙刘温叟撰按昭本传撰梁均王
  郢王后唐悯帝废帝汉隐帝实录惟梁二王祀寖
  远事皆遗失遂不脩馀三帝 …… (第 11a 页)
  陈氏曰监修苏逄吉史官贾伟等撰乾祐二年上
  书本二十卷今阙末三卷中兴书目作十卷
汉隐帝实录十五卷
  陈氏曰 张昭
等撰事已见前 (第 11b 页)
周太祖实录三十卷
  陈氏曰 张昭
等撰显德五年上昭即 (第 12a 页)
昭远
(第 12a 页)
潜夫
  
濮上人避汉祖讳止称昭逮事本朝为吏部尚书
  开宝五年卒
周世宗实录四十卷
  陈氏曰监脩官晋阳王溥齐 (第 12a 页)
  陈氏曰据莆田郑氏书目云范质撰本传不载故
  馆阁书目云不知作者未悉郑氏何所据也
晋太康平吴记二卷
  隋氏曰周吏部尚书 张昭
撰世宗将讨江南昭采
  晋武平孙皓事迹为书上之
唐馀录六十卷 (第 10a 页)
符传也)委以众事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
(老子曰盗亦有道傥/无其道安能为盗哉)策以张纮为正议校尉彭城
为长史常令一人居守(守手/又翻)一人从征讨及广陵秦
松陈端等亦参与谋谟(与读/曰预)策待昭以师友之礼 …… (第 29a 页)
父二则告仲父易哉为君公曰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仲父曷为其不易故王者劳于求贤佚于得人)
今子布贤我能用之 (张昭
字/子布)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任/张昭)
(昭何足以当管仲策之斯言盖因北方人/士书疏从而归重耳英雄胸 (第 29b 页)
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而 张昭

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而服事焉 秋七月
立皇子冯为南阳王壬午冯薨 汝南黄巾刘辟等叛
曹操应袁 …… (第 22a 页)
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此王业也(江东/君臣)
(上下本谋/不过此耳)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
张昭
毁肃年少粗疏(少诗/沼翻)权益贵重之赏赐储偫富
拟其旧(鲁肃家本饶富先尝指囷/以资周瑜矣偫直里翻)(第 32a 页)
决以付
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
之言乎(昭为权长史权之此言既以奖甘宁之气又以/全 张昭
之体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
(捍牧圉长/知两翻)权遂西击黄祖祖横两蒙冲(释名曰船狭而/长曰蒙冲 (第 14a 页)
江江上有钓台)饮酒大醉使人以水洒群臣(醉者/以水)
(洒之醒然/后能饮)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 张昭

色不言出外车中坐王遣人呼昭还入谓曰为共作乐
(乐音洛/下同)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 (第 29a 页)
备物乘海授渊封渊为燕王举朝大臣自顾雍
以下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护
送舒综而已吴主不听 张昭
曰渊背魏惧讨(背蒲/妹翻)远来
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使疏/吏翻)
不亦取笑于天下 …… (第 22a 页)
(卒子/恤翻)昭忿
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朝直/遥翻)吴主恨之土塞其门(塞悉/则翻)
又于内以土封之 (张昭
事吴有/古大臣之节) 夏五月戊寅北海王
蕤卒 闰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六月洛阳宫鞠室灾
(鞠室者画地为域 …… (第 22b 页)
泥将其部众来降步度根寻为轲比能所杀
 公孙渊知吴远难恃乃斩张弥许晏等首傅送京师
悉没其兵资珍宝(卒如 张昭
之/言傅直恋翻)冬十二月诏拜渊大司
马封乐浪公(乐浪音/洛埌)吴主闻之大怒曰朕年六十世事 (第 23b 页)
粹之子(卞粹见上卷惠/帝太安二年)闿昭之曾孙也 (张昭
辅吴/为元臣)王导
说睿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新谓/自中)
(原来者旧谓江/东人说输芮 (第 27b 页)
南兖州刺史留卫建康(道成自此/得政矣)与袁粲褚渊刘秉更
日入直决事号为四贵 桂阳王休范之反也使道士 陈公昭
作天公书题云沈丞相付荆州刺史沈攸之门
者攸之不开视推得公昭送之朝廷(桂考异曰宋略云/ 阳遗攸之书署 (第 30a 页)
祖之门请共除虐)
(帅以谢边人众因大噪拥太祖上马比及云中众且万/人城中械文楚出以应太祖后唐闵帝时史官 张昭远)
(
撰庄宗功臣列传曰康君立为云中牙校事防禦使段/文楚时天下将乱代北仍岁阻饥诸部豪杰咸有啸聚)
(邀功之志 (第 9b 页)
(每有所裨赞亦未尝显谏上俛仰顾步间微示持疑尔/而太祖已察必改行之故裨佐之迹人莫得知按 张昭)
(远
庄宗列传曰温狡谲多谋人不测其际惟翔视彼举/错即揣知其心或有所不备因为之助温大悦自以为)
(得翔之晚故 (第 22a 页)
 十二月孙儒拔苏州杀李友(行考异曰庄宗列传杨/ 密寿州寿春人初据)
(本州秦宗权遣孙儒及行密同攻陷杨州儒专据之龙/纪元年儒出军攻宣州行密袭据杨州称留后北通时)
(溥儒引军攻之大顺元年行密禦备力竭率众夜遁出/据宣州此说最为差误国朝开宝中薛居正修五代史)
(江南未平不见本国旧史据 昭远
所记及唐年补录作/行密传但知行密非寿春人改为卢州又知行密非受)
(宗权命与孙儒同陷杨州馀皆无次叙今按 (第 29a 页)
变期在今秋不
利东行(此椒殿弑逆之徵也天之/垂象示戒岂不昭昭也哉)故上欲以十月幸洛
至是全忠令医官许 昭远
告医官使阎祐之司天监王
墀内都知韦周晋国夫人可證等谋害元帅悉收杀之
(唐末置医官使以主医官内都知盛唐 (第 33b 页)
张承业入谓存勖曰大孝在不坠基业多哭何为因扶
存勖出袭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张承业之扶李存勖/出嗣位犹 张昭
之于)
(孙权/也)李克宁首帅诸将拜贺(帅读/曰率)王悉以军府事委之 (第 26a 页)
兄弟本贯广边军雕窠村)凡八战
行钦力屈而降嗣源爱其骁勇养以为子(宗考异曰庄/ 实录行周)
(作行温 张昭
周太祖实录云燕城危䠞甲士亡散刘守/光召元行钦行钦部下诸将以守光必败赴召无益乃)
(请行钦为燕帅称留后 …… (第 33b 页)
氏生从珂嗣源从晋王克
用战河北得魏氏以为妾故从珂为嗣源子及长以勇
健知名嗣源爱之(李从珂始此录考异曰 张昭
于国初/脩唐废帝实 云废帝讳从珂明宗)
(皇帝之元子也母曰宣宪皇后魏氏镇州平山人中和/末明宗徇地山 …… (第 34b 页)
明宗养为已子刘恕取废帝录以为明宗即)
(位后不立从珂而欲立从荣从荣死传位于从厚故人/皆谓从珂为养子按 张昭
仕明宗为史官异代脩废帝)
(录无所避讳而不言养子事似可信然李克用光启以/前未尝徇地山东又从珂若果是明 (第 35a 页)
翻)自留守张宪以下皆承应不暇及邺都有
变又命汾州刺史李彦超为北都巡检彦超彦卿之兄
也庄宗既殂推官河间 张昭远
劝张宪奉表劝进宪曰
吾一书生自布衣至服金紫皆出先帝之恩岂可偷生
而不自愧乎 (第 4b 页)
昭远
泣曰此古人之事公能行之忠义不 …… (第 4b 页)
朽矣 (张昭远
儒者也故勉成张宪之志/节其后 (第 5a 页)
昭远
避汉高祖名止名昭)有李存沼者庄
宗之近属(沼考异曰唐悯帝实录符彦超传云皇弟存/ 薛史欧阳史彦超传作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