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荣多募部曲缮甲兵阴为自固之备其人惧以告冯/赟赟密奏之唐主召思权诣阙亦弗之罪及赟入为)
 (宣徽使谓执政曰从荣刚僻而轻易宜选重德辅之/史馆脩撰 张昭远
亦言窃见先朝皇弟皇子皆喜俳)
 (优入则饰姬妾出则誇仆马习尚如此何道能贤诸/皇子宜精择师傅令皇子屈身 …… (第 14b 页)
  (拒命则敬瑭之罪固自不可/逃免况又书讨以正其名乎)
唐天雄军乱逐节度使刘延皓以应河东
 (延皓恃后族之势骄纵无度都虞候 张令昭
因众心/怨怒谋以魏博应河东帅众攻牙城克之延皓脱身)
 (走至洛阳唐主怒命远贬皇后为之请止削官爵归/私 (第 71a 页)
 (急景崇自焚死诸将乃降三叛既平汉主浸骄纵与/左右狎昵与飞龙使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为廋辞)
 (丑语太后屡戒之 太常卿张昭
上言宜亲近儒/臣讲习经训皆不听昭即 (第 43a 页)
昭远
避高祖讳改之)集览
 (三叛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后匡赞后姓/也案元和姓纂后本作候廋辞廋匿也)
唐以留从 (第 43a 页)
 (多引罪归已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虽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又以吴延祚为枢密使韩)
 (通充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我太祖兼殿前都点检/世宗尝问相于 兵部尚书张昭昭
荐李涛世宗愕然)
 (曰涛轻薄无大臣体卿荐之何也对曰陛下所责者/细行也臣所举者大节也昔张彦泽虐杀不辜 (第 74a 页)
 五卷以闻诏颁行之拙崇义复陈祭玉鼎釜异同之

 说诏下中书省集议 吏部尚书张昭
等奏议曰按聂
 崇义称祭天苍璧九寸圆好祭地黄琮八寸无好圭
 璋琥并长九寸自言周显德三年与田敏等按周官 (第 12b 页)
 书五经文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显德二年二月
 中书门下奏国子监祭酒尹拙状称准敕挍勘经典
 释文三十卷雕造印板欲请兵部尚书 张昭太常卿
 
田敏同挍勘敕经典释文已经本监官员挍勘外宜
 差 (第 2a 页)
张昭
田敏详挍
 册府元龟长兴三年四月敕近以编注石经雕刻印
 板委国学每经差专知业博士儒徒五六人勘读并 (第 2a 页)
 甲子皇弟匡义加睦州防禦使赐名光义 幸国子
监 立宗庙诏百官集议己巳 兵部尚书张昭(昭初见/乾祐二)
(年/)
等上奏曰谨按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
始祖也有商改国始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
周立七庙盖亲庙 (第 7b 页)
下捕之遂获保权以归荆南平凡得州十四监一县六
十六户九万七千三百八十八命户部侍郎吕馀庆权
知潭州 癸酉 吏部尚书张昭
等详定五刑之制凡流
刑四徒杖笞刑各五 令州县复置义仓官所收二税 …… (第 11b 页)
 六月乙酉诏免潭州诸县无名配敛 壬辰以大暑

罢京城营造赐工匠衫履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
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
受飨于此命去之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
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飨之列乃诏 吏部尚书张昭

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癸巳
昭等议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 …… (第 15a 页)
 十一月癸亥飨太庙是夕阴晦至夜分开霁帝初诣
太庙乘玉辂左諌议大夫崔颂摄太仆问仪仗名物甚
悉颂应对详敏帝大悦甲子合祭天地于南郊以宣祖
配还御明德门大赦改元乾德群臣奉册上尊号于崇
政殿先是帝谓大礼使范质曰中原多故百有馀年礼
乐仪制不绝如线今幸时和岁丰克举禋祀报神资乎

备物卿与五使宜讲求遣逸遵行典故无或废坠副朕
寅恭之意于是质与陶谷 张昭
等讨寻故事详定新制
曰南郊行礼图又令司天监定从祀星辰图上之又言
飨庙郊天从祀群官合前七日受誓戒于尚书 (第 22a 页)
释鋹罪并其弟保兴及官属各赐以冠带器币鞍马
寻以保兴为左监门卫率府率初议献俘之礼朝臣莫
能知乃遣使就问 吏部尚书张昭昭
卧病口占以授使
者咸服其该博遂用之 以王明为秘书少监领韶州
刺史广南诸州转运使大兵南伐明知转运事岭道 …… (第 15a 页)
 乙巳罢襄州岁贡鱼 吏部尚书致仕 陈国公张昭
卒戒其子曰吾事数朝无功德及人勿请谥及立碑以
重吾过也 二月丙子诏沿河十七州各置河堤判官
一员 庚寅以 (第 23a 页)
吟刘蕡切諌五代则扈载之赋
章百代皆罗崔税之制词一字难窜宋之纂文苑英
华者宋白李昉修册府元龟者李维刘筠 张昭
口占
献俘之礼柳开手著戒子之文扈蒙遗鳌山之稿宋
绶图卤簿之真田伟堂名传古李淑家是书林石㬅
卿风流跌宕 (第 26a 页)
  贵州解额四名三年大比峨冠博带应举于有司
者七百人旧附试于象历绍熙三年秋移附于横
州从士子之请也是岁宴鹿鸣郡守 陈公昭
嗣以
诗赠举人云二十四峰称小桂山明水秀本从来
莫言劝尔修常礼犹胜联镳得异才越峤喜迎千
里雪禹门专听一 (第 8a 页)
 乾符四年丁酉

   张昭远(归善人起/居舍人)
 乾符中
  邓承勋(南海人江/州刺史)
 光启三年丁未
  黄匪躬(连州人/)
 乾宁三年丙辰 (第 6a 页)
望祭殿望拜祭日不设登歌祀官以公服行/事皆给明衣其常祀天地皆内降御封香仍制漆匮付)
(光禄司/农寺) 吏部尚书张昭
等奏议曰案聂崇义称祭天
苍璧九寸圆好祭地黄琮八寸无好圭璋琥并长九寸
自言周显德三年与田敏等案周官玉人 (第 20b 页)
省百官集议 御史中丞张昭
议臣读十四代史书唯殷
周二代以契稷为太祖汉魏以来皆于亲庙之中以有
功者为太祖无追崇始祖之例请依隋唐有 (第 5a 页)
觞奏元同之乐登歌奏文同之乐举食文舞歌昭德之
舞武舞歌成功之舞少帝开运元年十一月 吏部侍郎
张昭远
奏文武常参官每日于正衙立班閤门使宣不
坐后百僚俱拜旧制惟押班宰相押楼御史通事舍人
各缘提举赞扬所以不 (第 11b 页)
  赗赙(五代/) (宋/) (明/)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敕太常礼院例凡赙匹帛言段不
言端匹每二丈为段四丈为匹五丈为端近日三司支
遣多每段全支端匹此后凡支赙赠匹帛祗言合支多
少段库司临时并计丈尺给付不得剩有支破二年中
书门下复奏尚书都官员外郎 知制诰张昭远
丁母忧
伏以大臣枕块有吊祭之恩群寮寝苫无慰问之例高
下之位君臣之事无偏况为卿士者甚多有父母者极 (第 16b 页)
少固于孝道上轸圣怀 张昭远
望量与恩赐自此朝臣
或有丁忧亦乞颁赉其状寻已印出今具官员等第所
定支给数目文班左右常侍谏议给事舍人诸 …… (第 17a 页)
将军左右诸卫将军绢二十匹布一十五匹粟麦各一
十五石左右率府副帅绢布各一十五匹粟麦一十石
奉敕宜依其 张昭远
所支绢布粟麦仍依所定官资领

宋制赙赠凡近臣及带职事官薨非诏葬者如有丧讣 (第 17b 页)
 志(十/卷)宋王溥续书会要(一百卷建隆二年诏续唐崔/铉所撰会要采宣宗以后事)

 (补/之)又五代会要(三十卷亦/建隆中修) 张昭
同光实录(十二/卷)赵邻
 几会昌曰历(二十/卷)又史氏懋官志(十/卷)张咏语录(四卷/咏治)
 ( (第 14b 页)
再加详阅随而裁置率用增损列于
注释共分为十五卷以闻诏颁行之拙崇义复陈祭玉
鼎釜异同之说诏下中书省集议 吏部尚书张昭
等奏
议曰按聂崇义称祭天苍璧九寸圆好祭地黄琮八寸
无好圭璋琥并长九寸自言周显德三年与田敏等按
周官玉 (第 48b 页)
 (几而散财发/粟之心也)
以赵普为右諌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皇弟匡义加睦州
防禦使赐名光义 立宗庙诏百官集议尚书省兵部
尚书 张昭
等上奏曰谨按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
穆与其始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
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 …… (第 7a 页)
岸李处耘遣田守奇往捕之获保权以归于是尽复
湖南旧地凡得州十四监县六十六户九万零七千三
百八十八 癸酉 吏部尚书张昭
等详定五刑之制凡
流刑四徒刑五杖刑五笞刑五 令州县复置义仓官 …… (第 39a 页)
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
甚胡为受享于此命去之乃语 吏部尚书张昭
工部尚
书窦仪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癸巳昭等共议
请升汉晋宋后魏北齐后周唐凡二十三人退魏汉后
汉晋 …… (第 40b 页)
卿曰汝言琼部曲百人今安在汉卿
曰琼所养一直百耳亟命优恤琼家然亦不罪汉卿
范质为南郊大礼使陶谷为礼仪使 张昭
为卤簿使刘 …… (第 43a 页)
便可往降勿复来也军校踊跃听命果立功而还进即
奏乞迁其职上悦而从之 冬十月庚辰诏诸州造版
簿户帖户抄  吏部尚书张昭
上新撰名臣事迹五卷
诏藏史馆 十一月癸亥享太庙上初诣太庙乘玉辂
左諌议大夫崔颂摄太仆上问仪仗名物甚悉 …… (第 45a 页)
令司天监定从祀星辰图
上之遂升坛有司具黄褥为道上曰朕洁诚事天不必
如此命撤之初有司议配享请以禧祖升配 张昭
献议
曰宣祖积累勋伐肇基王业伏请奉以配飨从之 丙 (第 45b 页)
献伐蜀之策焉迨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
曰朝天未几而昶入朝京师识者谓其先兆旧说成都
不打晚衙鼓刘仲 张潜夫
皆云孟蜀多以晚鼓戮人埋
毬场中每鸣鼓则鬼祟必作自是承例不打晚衙鼓刘跂
暇日所记也又蜀人质钱取息者每将 (第 6b 页)
  区夏武功既成文治斯广躬郊禋正会朝祲威盛
  容以次毕行惟是承五季抢攘之后卤簿虽设舛
  駮为甚易而新之兹惟其时于是制诰范质 张昭
  
等正其缪盭参定典式已而礼仪使陶毂奏言金
  吾诸卫将军暨押仗导驾等官服皆以紫于礼未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