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陈叔陵(字子嵩宣帝第二子太建元年任) 陈叔坚(字子成宣帝第四子太建四年任)

  陈叔英(字子烈 高宗
第三子)    陈叔文(字子才 (第 16b 页)
高宗
第十二子至德元年任)

  陈叔重(字子厚 (第 16b 页)
高宗
第十四子)   陈 彦(字承懿后主第三子)

  陆仲容

  俱江州刺史

  陆山才(字孔章吴人 (第 16b 页)
  周罗睺字公布九江浔阳人年十五善骑射任侠放荡
收聚亡命阴习兵书仕陈为句容令从吴明彻与齐
师战于江阳为流矢中左目跃马突进斩首不可胜
纪进师徐州与周将梁士彦战于彭城勇冠三军以
功封始安县伯总检校扬州中外诸军事赐金银三

千两尽散之将士 陈宣帝
深美之出为晋陵太守进
爵为侯使持节都督豫章十郡诸军事豫章内史狱
讼庭决不关吏手人怀其惠立碑颂德至德中 (第 11a 页)
  晞明有戒行姓曹因称曹禅师天监中自圭峰至黄檗
结茅山中山有坞石晞坐石上五十年岁旱一日山
下老妪哭曰禾稿矣晞令妪折树枝插田中明日水
满由是乞雨者日至(安志)

  唐

  道明鄱阳人 陈宣帝
之裔也因有将军之号少依五祖
极意研穷初无解悟及闻密付衣钵与卢行者即率 (第 65a 页)
  大宝二年夏六月陈霸先发南康赣江水暴起数尺滩
石尽没进军顿西昌有龙见水滨高五丈有五采色

观者数万人霸先独坐胡床于阁下忽有神光满阁
烛照廊庑赵知礼怪问不答寻进军讨侯景破之(淳熙
志)


  陈

  陈文帝天嘉四年九月癸未太白入南斗其后 安成王
为太傅废少帝而自立改官受爵之应也(隋书天文志)
年春正月乙酉江州湓成火死者二百馀人(安志)

   (第 14b 页)
惠显庆
昭烈忠佑王赐庙额曰嘉济元三易封为护国普仁崇
惠灵应圣烈忠佑王复更之以今额其褒扬可谓备矣
至若 高宗
所赐赭黄袍缠丝码碯带及南唐李煜五龙
砚至今犹藏庙中云濂稽诸经国有凶荒则索鬼神而
祭之士有疾病则行祷于 (第 5b 页)
后之览者有以自
省则吾钤冈之人继自今受廉勤之赐而被恺悌之福
于无穷也

  永思庵记

  永思庵者 安成王
君宜远庐其亲之墓而作者也宜远
之先君子是为梅边先生梅边初入太学寻丁外艰自 (第 77b 页)
黎之亚也世或谓其不
能诗者非妄邪校雠既完谨识于卷末

  题跋宸翰录后        费 宏

   安成王
君磷筑祠于家祀其始祖宋直阁泸溪先生录
乾道中所得孝宗制命一通藏诸祠舍复集其从祖参 (第 43a 页)
 非学问博洽才德兼美之士不足以居之虑有隐居
 山林或屈在下僚者其令有司悉心推访至是诏曰
 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 高宗
之于傅说
 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
 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
  (第 10a 页)
  室以藏祧庙之主如僖祖庙以次祧主则藏之昭
  居左穆居右后世穆之祧主藏太祖庙昭之祧主
  藏太宗庙仁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后世昭之祧主
  则藏之 高宗
为百世不迁之宗后世穆之祧主则
  藏之论尤详晰然此议后竟不行
景定五年七月诏嘉定府守臣选差武臣迎奉祖 (第 5a 页)
 旨议增入祀晋元帝晋明帝晋成帝晋康帝晋穆帝
   晋哀帝晋简文帝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齐
   武帝陈文帝 陈宣帝
元魏道武帝元魏明元帝
   元魏太武帝元魏文成帝元魏献文帝元魏孝
   文帝元魏宣武帝元魏孝明帝唐宪 …… (第 9a 页)
   办遣祭官于扈从大臣内开列具奏恭候
钦命一人往祭行礼仪与因事遣祭同○是年
圣驾至陜西分遣官祭
 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汉高祖文帝 宣帝
唐高祖太
   宗宣宗陵仪均与祭 …… (第 12a 页)
 帝王陵寝顺治八年
世祖章皇帝亲政遣各部院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

   致祭
 帝王陵寝分为七处遣官共七人
 黄帝轩辕氏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汉高祖文帝
   帝
后魏文帝唐高祖太宗宪宗宣宗陵遣官一
   人
 少昊金天氏帝尧陵遣官一人
 太昊伏羲氏商高宗汉光武帝 …… (第 18a 页)
   真宗仁宗陵遣官一人
 炎帝神农氏帝舜陵遣官一人
 女娲氏商王汤陵遣官一人
 黄帝轩辕氏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汉高祖文帝
   帝
后魏文帝唐高祖太宗宪宗宣宗陵遣官一
   人 …… (第 20b 页)
 文帝长安县祭

  宣帝
河南孟津县祭
 汉光武帝陜西富平县祭
 后魏孝文帝三原县祭
 唐高祖醴泉县祭
 太宗蒲城县祭
 宪宗 (第 24b 页)
 准陜西一省古昔帝王陵寝会典开载祭者十
   有三陵如黄帝之桥陵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
   汉高帝文帝 宣帝
魏文帝唐高祖太宗宪宗宣 (第 44a 页)
十九年春正月秦主登闻后秦主苌卒喜曰姚兴小儿
吾折杖笞之耳乃大赦尽众而东留 司徒安成王
广守
雍太子崇守胡空堡 二月燕主垂留清河公会镇邺 …… (第 66a 页)
先帝登遐人情扰惧今不因思奋之力以擒敌大事去
矣遂与秦战秦兵大败其夜秦众溃登单骑奔雍太子
崇及 安成王
广闻败皆弃城走登至无所归乃奔平凉
收集遗众入马毛山 燕主垂顿军邺西南月馀不进
西燕主永怪之以为太行道 (第 67a 页)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中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下
             宋 袁枢 撰
   安成王
篡立(顼/)
陈文帝天嘉元年江陵之陷也长城世子昌及中书侍
郎顼皆没于长安高祖即位屡请之于周周人许而不 …… (第 95a 页)
二年夏六月乙酉周主使御正殷不害来聘 冬十一
月周人许归 安成王
顼使司会上士京兆杜果来聘上
悦即遣使报之拜赂以黔中地及鲁山郡
三年春正月丁未周以 (第 96a 页)
安成王
顼为柱国大将军遣杜
杲送之南归 三月丙子安成王顼至建 (第 96a 页)
悦即遣使报之拜赂以黔中地及鲁山郡
三年春正月丁未周以安成王顼为柱国大将军遣杜
杲送之南归 三月丙子 安成王
顼至建康诏以为中
书监中卫将军上谓杜杲曰家弟今蒙 …… (第 96a 页)
重宜须长君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宜遵
此意孔奂流涕对曰陛下御膳违和痊复非久皇太
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 安成王
介弟之尊足为周旦
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诚不敢闻诏上曰古之遗直
复见于卿乃以奂为太子詹事 臣光曰夫臣之事 …… (第 97a 页)
奸谀之尤者而世祖谓之遗直以托六尺之孤岂不悖哉
 癸酉上殂太子即位大赦 五月庚寅以 安成王

为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临海王光 …… (第 98a 页)
王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 冬
十一月始兴王伯茂以 安成王
顼专政意甚不平屡肆恶言
甲寅以太皇太后令诬帝云与刘师知华皎等通谋且曰文
皇知子之鉴事等帝尧传弟之怀又 (第 103a 页)
符太伯今可还申曩志
崇立贤君遂废帝为临海王以 安成王
入纂又下令黜伯茂
为温麻侯寘诸别 (第 103a 页)
安成王
使盗邀之于道杀之车中 …… (第 103a 页)

宣帝
大建元年春正月甲午 (第 103b 页)
安成王
即皇帝位改元大
赦复太皇太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为文皇后立妃柳氏
为皇后世子叔宝为太子封皇子叔陵为始兴王奉 …… (第 103b 页)
降文季灵洗之子也  秋九
月吴明彻至临川攻周迪不能克丁亥诏 安成王
顼代之
四年春正月甲申周迪众溃脱身踰岭奔晋安依陈宝
应官军克临川获迪妻子宝应以兵资迪留异又遣子
忠臣 …… (第 107b 页)
断后闻
四年春二月辛酉周诏大冢宰晋国公亲则懿昆任当
元辅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护抗表固
宣帝
大建四年 初周太祖为魏相立左右十二军总 (第 115b 页)
害周静帝葬于恭陵以其族人洛为嗣  始兴王谋逆 陈宣帝
大建十三年冬十二月始兴王叔陵太子之次
弟也与太子异母母曰彭贵人叔陵为江州刺史性苛
刻狡险新安王伯固以 …… (第 80a 页)
祯明元年 初隋主受禅以来与陈邻好甚笃每获陈
谍皆给衣马礼遣之而 高宗
犹不禁侵掠故太建之末
隋师入寇会 (第 88a 页)
高宗
殂隋主即命班师遣使赴吊书称姓
名顿首帝答之益骄书末云想彼统内如此宜宇宙清
泰隋主不悦以示朝臣上柱国杨 …… (第 88a 页)
臣以华素无伐阅竞排诋之除大市令华郁郁
不得志上书极谏略曰昔高祖南平百越北诛逆虏世
祖东定吴会西破王琳 高宗
克复淮南辟地千里三祖 …… (第 90a 页)
同三司王颁僧辩之子也夜发陈高祖
陵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广广
以闻上命赦之诏陈高祖世祖 高宗
陵总给五户分守
之上遣使以陈亡告许善心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
下籍草东向坐三日敕书唁焉明日有诏就馆拜通 …… (第 102a 页)
求名不知违天命与之官乃违天也
仁寿四年冬十一月壬子陈叔宝卒赠大将军长城县
公谥曰炀
  隋易太子 陈宣帝
大建十三年春二月甲子周禅位于隋王隋王
以太子勇为 …… (第 112a 页)
华夫人蔡氏皆有宠陈氏 陈高宗
之女蔡氏丹阳人也
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
门侍郎元岩皆入閤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宝殿 (第 130a 页)
何效之且收众以官不胜于用兵乎丙戌渊入临
汾郡慰抚如霍邑庚寅宿鼓山绛郡通守陈叔达拒守
辛卯进攻克之叔达 陈高宗
之子有才学渊礼而用之
癸巳渊至龙门刘文静康鞘利以突厥兵五百人马二
千匹来至渊喜其来援谓文静曰吾西行及 (第 97b 页)
 武承嗣请太后追王其祖立武氏七庙太后从之裴
炎諌曰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
见吕氏之败乎太后曰吕氏以权委生者故及于败今

吾追尊亡者何伤乎对曰事当防微杜渐不可长耳太
后不从己巳追尊太后五代祖克己为鲁靖公妣为夫
人高祖居常为太尉北平恭肃王曾祖俭为太尉金城
义康王祖华为太尉太原 安成王
考士彟为太师魏定
王祖妣皆为妃裴炎由是得罪又作五 (第 22a 页)
 都因进爵清远公
陈遣使如周

 初高祖遣毛喜(字伯武/阳武人) 安成王
顼诣江陵梁元帝
 以喜为侍郎没于长安至是与昌俱还因进和亲之
 策陈主乃使周弘正通好于周
夏四月周宇文 …… (第 43a 页)
 乃喜驰赴晋阳即位立百年为乐陵王

周遣使如陈
 周人许归 陈安成王
顼使司会上士杜杲(字子晖/杜陵人)
 陈陈主遣使报之并贻以黔中地及鲁山郡(注俱/见前)
十二月陈立 …… (第 49a 页)
 钱一当鹅眼之十
后梁主察殂太子岿立(是为/文帝)
 后梁主安于俭素不好酒色以封疆褊隘邑居残毁
 郁郁不得志疽发背而殂(谥曰宣帝/庙号中宗)
三月 陈安成王
顼自周归于陈
 周遣杜杲送顼南归陈以为中书监陈主谓杲曰家 …… (第 50a 页)
 宕州王梁弥定屡寇周边周讨灭之一其地置宕州

(乙陈天嘉六年周保定五/酉年齐后主纬天统元年)夏四月陈侍中 安成王
顼免
 顼以帝弟之重势轻朝野直兵鲍僧睿恃顼势为不
 法御史中丞徐陵为奏弹之从南台(御史台/为南台)官 …… (第 60a 页)
 (血以诚之隋弼字/辅伯后为 将)
(丙陈天康元年周天和/戊元年齐天统二年)春正月己卯朔日食(通鉴纲日/俱不书朔)
(武今依北史/ 帝纪秿书)
夏四月陈以孔奂为太子詹事
 陈主不豫尚书孔奂与 安成王
顼仆射到仲举(字德/言洽)
 (之/子)等入侍医药陈主以太子伯宗(字奉/业)柔弱谓顼曰
 吾欲遵太伯 (第 61b 页)
之事顼拜泣固辞陈主又谓仲举奂等

 曰今三方鼎峙四海事重宜须长君卿等宜遵此意
 孔奂流涕对曰皇太子圣德日跻 安成王
足为周旦
 若有废立之心臣诚不敢奉诏陈主曰古之遗直复
 见于卿乃以奂为太子詹事
陈主茜殂太子伯宗立( …… (第 62a 页)
 (上令鎗然有声曰吾虽眠亦令惊觉外刺闺以锥薾/物曰刺闺宫中小门也就闺中刺取 事故曰刺闺)

五月陈以 安成王
顼为司徒录尚书事徐陵为吏部尚

 陵以梁末以来选授多滥乃为书示众曰永定之时
 圣朝草创白银难得黄 …… (第 62b 页)
 弟发敇用之悉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慰谕
 而遣之齐之士人为县令自此始
(丁陈主伯宗光大元年周/亥天和二年齐天统三年)春正月癸酉朔日食
二月 陈安成王
顼杀中书舍人刘师知又杀仆射到仲

 师知 (第 63a 页)
安成王
顼到仲举同受世祖遗诏辅政师知 …… (第 63a 页)
 入皆执之下狱赐死
夏四月陈湘州刺史华皎(晋陵暨/阳人)叛附于周
 皎与韩子高俱为世祖所亲任子高死皎内不自安
 遣使潜引周兵又自归于 梁陈安成王
顼遣吴明彻 …… (第 64a 页)
 忠子坚(即隋/文帝)为小宫伯(后周置宫/伯之贰)宇文护欲引以为

 腹心忠曰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坚乃辞之至
 是忠卒坚袭爵(杨坚始/见此)
冬十一月壬辰朔日食 陈安成王
顼废其主伯宗为临海王而杀始兴王伯茂
(字郁之世/祖第二子)
 始兴王伯茂以 (第 66a 页)
安成王
顼专政不平肆恶言顼遂以
 太后令诬陈主云与刘师知华皎等通谋废为临海
 王以 (第 66a 页)
安成王
入篡又下令黜伯茂为温麻(晋县隋改/曰连江今) (第 66a 页)
 (未多卿才兼文武/吾无北顾之忧矣)
陈遣使请和于隋

 先是隋仆射高颎督诸军侵陈及是 陈高宗
殂嗣主
 新立遣使请和于隋高颎奏礼不伐丧隋乃诏颎班
 师
夏六月隋作新都于龙首山(注见/前)
 隋主 (第 52a 页)
 为本废乡官判事为其里闾亲识剖断不平今令乡
 正治民为害最甚上竟用威议乃以百家为里置里
 长一人(里长之/名始此)
陈湘州刺史陈叔慎(字子敬 高宗/
第十六子)起兵长沙败死
 杨素之下荆门也遣别将庞晖略地南至湘州城中 …… (第 5b 页)
 皆入閤侍疾召太子入居殿中太子虑帝有不讳须

 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录事状以报宫人
 误送帝所帝览而大恚帝所宠宣华陈夫人 (陈高/宗
女)
 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上怪其神色有异问
 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
 大 (第 45b 页)
 归涿郡惭恚而死建德遂围河间
八月李渊克临汾(本平阳大业初更名/今山西平阳府治是)绛郡(注见/前)刘文
静以突厥兵至遂下韩城(本夏阳县隋更名/今属陜西同州府)
 渊克绛郡得通守陈叔达(字子聪 陈/高宗
之子)礼而用之至龙
 门(注见/前)刘文静以突厥兵五百马二千至渊喜曰兵
 少马多君将命之功也河东户曹 (第 5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