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梁末侯景僭号江南每将战所乘白马长鸣蹀足者
 辄胜垂头者辄不利西州之役马卧不起景拜请箠
 之竟不动近马祸也景因此败 陈宣帝
大建五年衡州马生角五行传以为兵象败亡
之表吴明彻师败为周师所虏 (第 18a 页)
 神农氏于酃

轩辕氏于中部
少昊氏于曲阜
高阳氏
高辛氏于滑
陶唐氏于濮
有虞氏于宁远
夏王禹于会稽
商王汤于荣河中宗于内黄高宗于西华

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于咸宁
汉高祖于泾阳文帝于咸宁 宣帝
于长安光武帝于孟
  津
后魏文帝于富平
唐高祖于三原太宗于醴泉宪宗于蒲城宣宗于泾阳
后周世宗于郑州 (第 4b 页)
逵上疏)逵□之兄也(戴□见一百/四卷四年) 秦主登以其兄
同成为司徒守尚书令封颍川王弟广为中书监封
成王
子崇为尚书左仆射封东平王燕主垂自黎阳
还中山 吴深杀燕清河太守丁国章武人王祖杀太
守白钦勃海人张申据 …… (第 7a 页)
诸将曰此羌见登
事不成矣登以恶地勇略过人阴惮之恶地惧降于后
(降户/江翻)苌以恶地为镇军将军 秦以 安成王
广为司 …… (第 23b 页)
 秦主登攻新平后秦主苌救之登引去 秦骠骑将
军没奕干(骠匹妙翻/骑奇寄翻)以其二子为质于金城王乾归(质/音)
(致/)请共击鲜卑大兜乾归与没奕干攻大兜于鸣蝉堡
克之(据载记大兜时据安阳城安阳城在唐/秦州陇城县界鸣蝉堡亦当在其地)兜微服走
乾归收其部众而还(还从宣翻/又如字)归没奕干二子没奕干
寻叛东合刘卫辰八月乾归帅骑一万讨没奕干(帅读/曰率)
没奕干奔他楼城(他楼城在高平唐太宗贞观六年以/突厥降户置缘州治平高之他楼城) (高宗
置他楼县后/入原州萧关县界)乾归射之中目(射而亦翻/中竹仲翻) 九月癸
未以尚书右仆射王珣为左仆射太 (第 31a 页)
兴小
儿吾折杖笞之耳乃大赦尽众而东(轻敌者败宜苻登/所以不亡于姚苌)
(之时而亡于姚/兴之初立也) 司徒安成王
广守雍(雍于/用翻)太子崇守
胡空堡遣使拜金城王乾归为左丞相河南王领秦梁
益凉沙五州牧加九锡(使疏吏 …… (第 10a 页)
因思奋之力以禽敌大事去
矣遂与秦战秦兵大败其夜秦众溃登单骑奔雍(骑奇/寄翻)
(雍于/用翻)太子崇及 安成王
广闻败皆弃城走登至无所归
乃奔平凉收集遗众入马毛山(平凉城在汉安定鹑阴/县界后周始置平凉郡)
(及县 (第 11b 页)
 学者所以求道天下无二道安有四学哉
帝性仁厚恭俭勤于为政守法而不峻容物而不弛百
官皆久于其职守宰以六期为断吏不苟免民有所系
三十年间四境之内晏安无事户口蕃息(断丁乱翻/蕃音顿)
租供徭止于岁赋(岁赋常赋也言/不额外取民)晨出暮归自事而已
(自适已/事而已)闾阎之间讲诵相闻士敦操尚乡耻轻薄江左
风俗于斯为美后之言政治者皆称元嘉焉(治直/吏翻)
十六年春正月庚寅司徒义康进位大将军领司徒(自/汉)

(以来大将军位三公上司徒丞相/职也义康既进位犹领司徒职)南兖州刺史江夏王
义恭进位司空(夏户/雅翻) 魏主如定州 初高祖遗诏令
诸子次第居荆州临川王义庆在荆州八年欲为之选
(为于/伪翻)其次应在南谯王义 宣帝
以义宣人才凡鄙置
不用二月己亥以衡阳王义季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
军事荆州刺史义季尝春月出畋有老父被苫而 (第 11a 页)
  敬皇帝(讳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元帝/第九子也谥法夙夜警戒曰敬)
绍泰元年(是年十月/方改元)春正月壬午朔邵陵太守刘棻将
兵援江陵(吴孙皓宝鼎元年分零陵北部都尉置邵陵/郡隋废邵陵郡为邵阳县属长沙郡唐为邵)
(州棻符分翻/将即亮翻)至三百里滩部曲宋文彻杀之帅其众还

据邵陵(帅读/曰率) 梁王察即皇帝位于江陵(察字理孙梁第/昭明太子之)
(三子也察考异曰周书察传云察在位八载保定二年/薨然则 虽以甲戌年为魏所立乙亥年乃即位改元)
(也/)改元大定追尊昭明太子为昭明皇帝庙号 高宗

蔡氏为昭德皇后尊其母龚氏为皇太后立妻王氏为
皇后子岿为皇太子(岿区韦翻又苦/鬼翻又丘愧翻)赏刑制 …… (第 1b 页)
南城县之地/后汉分南城北境为临汝县)
(吴孙亮太平二年分豫章之东部南/城临汝二县置临川郡隋唐为抚州) 始兴王
毅以郡让 (第 35b 页)
    胡三省 音注
 陈纪二(起上章执徐尽玄/黓敦牂凡三年)
  世祖文皇帝上(讳茜字子华高祖兄 始兴王
道谭之长子)
天嘉元年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齐大赦改元乾
明 辛酉上祀南郊 齐高阳王湜以滑稽便辟有宠 …… (第 1a 页)
狄翻)侯安都以功进爵清远公(以杀/昌之)
(功也五代志南海郡/翁源县陈置清远郡)初高祖遣荥阳毛喜从 安成王

诣江陵梁世祖以喜为侍郎没于长安与昌俱还因进
和亲之策上乃使侍中周弘正通好于周(好呼/到翻) 夏四 …… (第 13a 页)
 良由不学之所为也

赵郡王睿先使黄门侍郎王松年驰至邺宣肃宗遗命
湛犹疑其诈使所亲先诣殡所发而视之使者复命(使/疏)
(吏翻/下同)湛喜驰赴晋阳使河南王孝瑜先入宫改易禁卫
癸丑世祖即皇帝位于南宫(讳湛勃海王欢第九子孝/昭帝之母弟南宫晋阳南)
(宫/也)大赦改元太宁 周人许归 安成王
(顼吁/玉翻)使司会
上士杜杲来聘(周礼天官之属有司会凡邦国都鄙官/府之治及其财用在书契版图者皆听 …… (第 27b 页)
公贺兰祥卒(凉国/公景)
(谥/也) 壬寅周人凿河渠于蒲州龙首渠于同州(二渠皆/以灌溉)
 丁未周以 安成王
顼为柱国大将军遣杜杲送之南
(杜考异曰典略作/ 杲今从周书) 辛亥上祀南郊以胡公配天(胡/公) …… (第 29b 页)
 后梁主安于俭素不好酒色(好呼/到翻)虽多猜忌而抚将
士有恩以封疆褊隘邑居残毁干戈日用郁郁不得志

疽发背而殂(年四/十四)葬平陵谥曰 宣皇帝
庙号中宗太子
岿即皇帝位(岿字仁远 (第 33a 页)
宣帝
之第三/子也岿音归又区胃翻)改元天保尊龚太
后为太皇太后王后曰皇太后母曹贵嫔为皇太妃(嫔/昆)
(宾 (第 33a 页)
翻) 二月丙子 安成王
顼至建康诏以为中书监中卫
将军上谓杜杲曰家弟今蒙礼遣实周朝之惠然鲁山
不返亦恐未能及此(言若不赂以鲁 (第 33a 页)
山亦恐未及遣 安成王
还也朝直遥翻下同)
对曰安成长安一布衣耳而陈之介弟也(介大/也)其价岂
止一城而已哉本朝敦睦九族恕 …… (第 33a 页)
仆射丹阳尹仲举溉之弟子也
(到溉彦之之曾孙梁初/以文学显以廉白称) 吴明彻至临川攻周迪不能
克丁亥诏 安成王
顼代之(迪考异曰陈书帝纪云丁亥/ 请降诏 (第 36b 页)
安成王
讳督众军)
(以招纳之今/从南史迪传) 冬十月戊戌诏以军旅费广百姓空虚
凡供乘舆饮食衣服及宫中调度悉 (第 36b 页)
皆县公也五代志襄阳郡旧有安武/县西魏并为南漳县雕阴郡有绥德县西魏置)
 壬申周主如岐州 夏四月甲寅以 安成王
顼为司
空顼以帝弟之重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恃顼势为不
(自秦以来王公/府皆有直兵)御史中丞徐陵为奏弹 …… (第 26a 页)
 以托六尺之孤岂不悖哉(悖蒲/内翻)
癸酉上殂(殂祚/于翻)上起自艰难知民疾苦性明察俭约每
夜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续(以锥茧物曰刺闺宫/中小门也就闺中刺)

(取外事故曰刺/闺刺七赐翻)敕传更签于殿中者必投签于阶石之
上令鎗然有声(更工衡翻更签更/筹也鎗楚庚翻)曰吾虽眠亦令惊觉
(觉古/孝翻)太子即位大赦五月己卯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皇后曰皇太后 乙酉齐以兼尚书左仆射武兴王普
为尚书令 吐谷浑龙涸王莫昌帅部落附于周以其
地为扶州(五代志同昌郡嘉诚县后周置县并龙涸郡/及扶州总管府吐从暾入声谷音浴帅读曰)
(率/) 庚寅以 安成王
顼为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都
督中外诸军事(顼吁玉翻骠匹/妙翻骑奇寄翻)丁酉以中军大将军开 (第 33a 页)
(朝直遥翻/诱音酉)使
不自疑伺间图之一壮士之力耳顼深然之(间古苋翻/ 考异曰)
(陈书文沈后傅云 安成王
既专沈太后忧闷计无所出/乃密赂宦者蒋裕令诱建安人张安国使据郡反冀因)
(此以图高宗安国事觉并为高宗所 …… (第 3b 页)
诛之(史书此以垂/戒然以情观)
(之善昭果弑其父必不遗刀以/待验盖盗为此计以杀其子)
二年春正月己亥 安成王
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
 辛丑周主祀南郊 癸亥齐主使兼散骑常侍郑大
护来聘 湘东忠肃公徐度卒(卒子 …… (第 12b 页)
 甲辰周主如岐阳(五代/志太)
(原郡雍县/有岐阳宫) 周遣开府仪同三司崔彦等聘于齐 始
兴王伯茂以 安成王
顼专政意甚不平屡肆恶言(顼吁/玉翻)
甲寅以太皇太后令诬帝云与刘师知华皎等通谋(言/以) …… (第 15a 页)
顼/为之也华户化翻)且曰文皇知子之鉴事等帝尧传
弟之怀又符太伯今可还申曩志崇立贤君遂废帝为
临海王以 安成王
入纂又下令黜伯茂为温麻侯(温麻/县侯)
(也沈约曰晋武帝以温麻船屯立/县属晋安郡晋安隋改为建安)寘诸 (第 15b 页)
别馆 安成王
使
盗邀之于道杀之车中 齐上皇疾作驿追徐之才未
至辛未疾亟以后事属和士开(属之/欲翻)握其手曰勿负我 …… (第 15b 页)
本汉宕渠/之地李势时为)
(獠所据萧齐立归化郡梁置安固县及伏/虞郡后周置□州因□山而以为名也)
   高宗宣皇帝
上之上(讳顼 (第 17b 页)
绍世
小字师利/始兴王道谭第二子也) (第 17b 页)
大建元年春正月辛卯朔周主以齐世祖之丧罢朝会
(朝直/遥翻)遣司会李纶吊赙(赙音附公羊传曰货/财曰赙会古外翻)且会葬
甲午 安成王
即皇帝位改元大赦复太皇太后为皇太
后皇太后为文皇后立妃柳氏为皇后世子叔宝为太
子封皇子叔陵为始兴王奉 (第 18a 页)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音注
 陈纪五(起玄黓执徐尽/逄敦牂凡三年)
   高宗宣皇帝
上之下
太建四年春正月丙午以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尚/书)
(置二仆射分为左右若/省一仆射则止称仆射 (第 1a 页)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二 宋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音注
 陈纪六(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凡二年)
   高宗宣皇帝
中之上
太建七年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癸酉周主如同州
 乙亥左卫将军樊毅克潼州(五代志下邳郡夏丘县/梁 (第 1a 页)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 宋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音注
 陈纪七(起彊圉作噩尽屠/维大渊献凡三年)
   高宗宣皇帝
中之下
太建九年春正月乙亥朔齐太子恒即皇帝位(恒户/登翻)
八年矣改元承光大赦尊齐主为太上皇帝皇太 …… (第 1a 页)
(阿史那氏天和三/年娶于突厥者也) 宣帝
初立即逞奢欲大行在殡曾无
戚容(在戚而有嘉容鲁/昭公所以不终也)扪其杖痕大骂曰死晚矣(扪以/手抚) (第 22a 页)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四 宋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音注
 陈纪八(上章困/敦一年)
   高宗宣皇帝
下之上
太建十二年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庙(史言周天元/既以朝政授)
(其子而犹/主祭祀) 戊戌以左卫 …… (第 1a 页)
先帝初崩人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后
入为天子此万全计也赞年少(少诗/照翻)性识庸下以为信
然遂从之坚革 宣帝
苛酷之政更为宽大删略旧律作 …… (第 9b 页)
郡陇西古郡也后魏领襄武首)
(阳县乐音洛/濮博木翻)弘度楷之孙询穆之兄子也(李穆时为/并州刺史) 宣帝
使计部中大夫杨尚希抚慰山东(后周置计部盖/主计会之簿书)
(若周官之司书杜/佑曰计部属天官)至相州闻 (第 13a 页)
宣帝
(殂祚/乎翻)与尉迟迥𤼵
(尉纡/勿翻)尚希出谓左右曰蜀公哭不哀而视不安将有
他计吾不去惧及于 (第 13a 页)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五 宋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音注
 陈纪九(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单阏凡三年)
   高宗宣皇帝
下之下
太建十三年春正月壬午以晋安王伯恭为尚书左仆
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右仆射宪枢之弟也 周改元大
定  …… (第 1a 页)
绚/许县翻)闵帝子纪公湜(湜常/职翻)明帝子酆公贞宋公实高
祖子汉公赞秦公贽曹公允道公充蔡公兑荆公元
子莱公衍郢公术皆死(通鉴书 (第 5b 页)
宣帝
子衍始终备但/目录书大成元年立太子衍)
(亦自/背驰)德林由此品位不进 乙亥上耕藉田(藉在/亦翻)  …… (第 5b 页)
(屏必/郢翻)周高祖闻其贤除车骑大将军仪
同三司(骑奇/寄翻)又除稍伯下大夫(稍所/教翻)皆辞疾不拜 宣帝
就除开府仪同大将军隋主为丞相高颎荐之隋主召
见与语大悦居月馀闻将受禅遁归田里(观苏威之初/其立身何可 …… (第 7a 页)
(言喜以帝/所为为非)乃与司马申谋曰
此人负气吾欲乞鄱阳兄弟听其报雠可乎(鄱阳兄弟/世祖诸子)
(也 高宗
之篡杀刘师知韩子高到仲举父子以及始兴/王伯茂皆毛喜之谋后主怒喜欲以喜乞鄱阳兄弟听)
(其报雠于臣为不 (第 32b 页)
刺史章大宝昭达之子也(五代志建安郡界陈置闽州/后又置丰州章昭达历事高)
(祖世祖 高宗/
皆有战功)在州贪纵朝廷以太仆卿李晕代之晕将
至辛酉大宝袭杀晕举兵反 隋大司徒郢公王谊(大/司)
(徒 …… (第 10b 页)
山东人) 初隋主受禅以来与
陈邻好甚笃每获陈谍皆给衣马礼遣之(好呼到翻谍/徙协翻间探)
(之/人) 高宗
犹不禁侵掠故太建之末隋师入寇会 (第 22a 页)
高宗
殂隋主即命班师(事见上卷太建十/四年殂祚乎翻)遣使赴吊(使疏/吏翻)
称姓名顿首帝答之益骄书末云想 …… (第 22a 页)
北诛逆虏(谓平/侯景)
世祖东定吴会(谓破斩杜/龛张彪)西破王琳(见一百六十八卷/世祖天嘉元年) 高宗
克复淮南辟地千里(见一百七十一卷太/建五年辟读曰辟)三祖之
功勤亦至矣陛下即位于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艰难 …… (第 25a 页)
翻)夏五月庚子废太子胤为吴兴王
立扬州刺史始安王深为太子徵景历之子也(蔡景历/历事陈)
(高祖世/祖 高宗)
深亦聪惠(惠与/慧同)有志操(操七/到翻)容止俨然虽左右 (第 27a 页)
报雠也陈高祖杀僧辩事见一/百六十六卷梁敬帝绍泰元年)既而自
缚归罪于晋王广广以闻上命赦之诏陈高祖世祖
陵总给五户分守之上遣使以陈亡告许善心(使疏/吏翻)
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坐三日(去年陈/遣 (第 10a 页)
颁告天下熙整之子也
(令狐整见一百五十九/卷梁武帝中大同元年)
十六年春正月丁亥以皇孙裕为平原王筠为 安成王
嶷为安平王(嶷鱼/力翻)恪为襄城王该为高阳王韶为建安
王煚为颍川王(煚居/永翻)皆勇之子也 夏六月甲 (第 16b 页)
上总论/文帝平生)初文献皇后既
(独孤后崩谥文/献见上卷二年)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皆有
宠陈氏 陈高宗
之女 (第 2b 页)
(陈宣帝
庙/号高宗)蔡氏丹阳人也(丹阳郡/时置蒋)
(州/)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
黄门侍 (第 2b 页)
霍邑庚寅宿鼓山(鼓山在/绛郡北)绛郡通守陈
叔达拒守(通守式又翻炀帝/改绛州为绛郡)辛卯进攻克之叔达 陈高
之子有才学渊礼而用之癸巳渊至龙门(龙门县属/河东郡在)
(郡东/北)刘文静康鞘利以突厥兵五百人马二千 …… (第 15b 页)

宁宣敏之兄子(于宣敏见一百七十五/卷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师古之推之孙
(颜之推见一百七十三/卷 陈宣帝
大建九年)皆以文学知名无忌仍有才
略渊皆礼而用之以志宁为记室师古为朝散大夫无
忌为渭北行军典签(朝散 (第 24b 页)
   (三载又加尊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贞观元年春正月乙酉改元(观古/玩翻) 丁亥上宴群臣奏
秦王破陈乐(陈读曰阵新志太宗为秦王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陈乐曲)上曰朕
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
由兹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
文德之足比上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
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顿首谢 己亥制

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閤议事皆命谏官随之
有失辄谏(程大昌曰唐西内太极殿即朔望受朝之所/盖正殿也太极之北有两仪殿即常日视朝)
(之所太极殿两庑有东西二上閤则是两閤皆有门可/入已又可转北而入两仪也此太宗时入閤之制也至) (高宗
以后多居东内御宣政前殿则谓之衙衙有仗御/紫宸便殿则谓之入閤其不御宣政前殿而御紫宸也)
(乃自正衙唤仗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