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隐而用废。今以相显而用兴。其犹出尘之镜
形对而像生也。此之下总明二相得称随染
所以也。然 智净
相离自业识等染缘故不成。
以无能显故。故下云。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
觉自相可说等。若不思议业相离彼众 …… (第 0348c 页)
觉与前本觉。皆是能成。此应身与前法身皆
是所成。意谓识相破而性在。性即本觉。本觉
能成法身。心相灭而 智净。
智即始觉。始觉能 …… (第 0349a 页)
自显。

问地得下。二问答释妨二。初问。意云始得智
净相以自利。方起不思识业。以利他故。上
云。以依 智净
作胜境界。若然者则利他有始。
何言无始耶。

二答三。初约一佛释。以无明下如文。言本觉
常起用者。有 …… (第 0350c 页)
为门故。云俱就
法体说。又前约相说故。云生二种相。此约性
说故。二种俱言法。又前约对染明净相故。云 智净
等。此约自性。显大义故云。有四种大义
与虚空等也。又前以显为门。此以隐为门。所
以有斯二说者。恐有人 (第 0352b 页)
真性。二识心。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
我法。更无别体者。经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净相即 智净
不思议业。及后二镜。已见前文
下文即熏习中文。然则前三细六粗虽是染
相。以约不觉义说故不引用。今别引 (第 0355c 页)
无明是染心之所依。染心是无明之所起也。
上云者。即 智净
相。然此六染之中各有二分。
一分属于无明。一分属于染心。以皆有和合
及相续义故。但约与前和合迷执不改 (第 0362c 页)
心也。若不然者。便应生灭之义。永不入于一
心故。须配入也。体即智也。相即痴也。不觉等
者。同前究竟觉 智净。
相法出离镜等义。始本
不二唯一心在。故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前则迷一心以成九相。今则灭九相以归一 …… (第 0365c 页)
同相宗却以真如功
德为所成立。兼复證有能所熏义。净缘等者。
报应二身能与众生为净缘故。今此三中中
智净
相。后则不思议业相。又于四镜中初
是前二镜。次即第三镜。后则第四镜。又前二
是自体相熏习。后一是用熏 …… (第 0366b 页)
也。既无此
用故。但云相。此约下显意可知。然此染净二
法各不无相用。且迷真执妄起惑造业。岂非
染用。 智净
相法出离镜大智慧光明义等。岂
非净相。今此文中意在影略。故各举一义。疏
文所释且一往耳。恶习所熏等。 (第 0366c 页)
。能熏体相显现。即破和合识
内生灭之相。显此不生灭体也。即在缠如来
藏至此显处。名为法身。即前究竟觉 智净

法出离镜得涅槃等是也。起用熏习者。法身
既现。即能起自然业用。应化众生。此则用熏
习义。便成差别 (第 0373c 页)
无明见法身。是智之功起不思议业。化利益
生是方便力也。今之论意具此通别。

二明自利果疏自利果者。同 智净
相也。果位
法身即是因中本觉。举因显果故。云见本法
身。前举果显因。则云依法身说本觉。与此互
相显也 (第 0376c 页)
此段对治之文。
即当前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又
云。非有相非无相。又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智净
相法出离镜。又以法身为智身等。并
是此能治之文也。

一执缘论涅槃空者。圆觉云。生死涅槃犹如
昨梦。 (第 0382c 页)
佛。以生佛相同一
心体无差别故。以同体等者。意云。匪但心体
照法而已。复能起大神用利乐众生。斯则依 智净
相。起不思议业相。依法出离镜。作缘熏
习镜义也。

问中论若诸下至生者。是牒前文也。一切下
至得利是 (第 0393c 页)
身。离障处即解脱。二相中 智净
相是法身般
若。不思议业相是解脱。四镜中如实空镜是
法身。因熏习镜是般若。后二镜是解脱。又初
是法身 (第 0408a 页)
广明本觉。于中有二。初明
本觉功能能生二相。

复次觉体相 以下二明本觉体相。相有四
种。初中。 智净
相者 明本觉随染还净。

不思议业者 是还净之用。

言满足方便者 在无垢地。破和合识相者。
谓不生 (第 0233a 页)
(三)

* 初总标(复次)
* 二徵列(云何)
* 三辨相(二)

* 初 智净
(二)

* 初直明净相(二) (第 0524a 页)
(智净)
二果(破和)
* 二问答释成(二)

* 初执真同妄问(此义)
* 二简妄 …… (第 0524a 页)
十地
分觉)
 四生相(等觉至佛地究竟觉)

本觉有二 一随染本觉 二性净本觉。

随染本觉二相 一 智净
相 二妙业相。 (第 0542b 页)
言生二种相者。如是二种
相。在随动门。故言生也。此二不离性净本觉。
故言与彼不相舍离。第二列名中。言 智净

者。正明随染本觉之相。不思议业相者。明
此本觉还净时业也。第三辨相中。先辨 (第 0211a 页)
智净
相。于中有三。法。喻。与合。法中有二。直明。重
显。初中言法力熏习者。谓真如法内熏之力。
依此熏力修 …… (第 0211a 页)
业识等灭。合动相灭也。智性不坏者。随染
本觉神解之性名为智性。是合湿性不坏也。
次释不思议业相中。依 智净
者。谓前随染本
觉之心。始得淳净。是始觉智。依此智力现应
化身。故言无量功德之相。此所现相。无始无 (第 0211b 页)

明之异离本明外无新入故此同今文若废其惑实
无自立始觉之异以离本觉无新智故故论云皆无
自立。

智净
相等者 (第 0136a 页)
智净
相是能断智和合相续是所断
惑法身纯智是所成德。

本觉随染并自性净心等者斯则不守自性随缘门
也染净本 …… (第 0136a 页)
以不动一念不分一身释
本自然即前科名不动本性常寂门本论馀文并是
随顺机根契当门如末尼天鼓无思成自事而 智净
相自然而现不思议业相故下文云以有大智除灭
无明见本法身(同此 (第 0137b 页)
智净)
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
以二科目唯显真应无碍之义故不动一念不分一
身但属真身遍三世中满十方中唯是应 (第 0137b 页)
著二种之业即 智净
相以如理智空观缘真成自利
用故自然无尽通达三种通前二相理量齐鉴即中
道观缘第一义成二利用故四中则约如 (第 0032a 页)
三句配义破一切障故显现法身灭一切障故实智
清净颂文巧略越次显示后一句结名理应名为法
智净
今由不约所显彰名但据治惑相显立号。

二长行三初总释谓此本觉虽随缘转然其不舍本
断本修功德智慧饰法成 …… (第 0068b 页)
无明不离觉性非可破坏何故此云若风止灭
动相则灭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耶故今通
云真妄异相是论正意由 智净
相破和合识相灭相
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若其同相则无明等不
可坏故本觉二相难以显示故说同相为后兼说。 (第 0070a 页)
依故是则前后不相矛盾二如本下合本谓即真如
法之三字如其次第显示无始三类能熏前二即是 智净
相中如实修行之力后一即是法力熏习之力
由斯二力对治本末二种不觉。

二始因下始地二初述释由本熏之力立 …… (第 0087a 页)
谓三自中体相之二熏习之义即随染中 智净
相及
清净中因熏习镜由此性智本来无漏熏众生故二
所言下应化常性熏习门谓三自中自用熏义即随
染中不思议 (第 0087c 页)
方断生相俱合细
分独力业相根本无明尔时圆满始觉没同本觉
契合一心到果海故染净本觉有二种相依断染
用成 智净
相依现境用成不思议业相 (第 0835a 页)
智净
相中
复具二力能治二碍一法力满足力断根本无明
及独力业相准理更治俱合动相一分细惑显法
身故二如实满足 …… (第 0835a 页)
染相致令二种生死染法起不断绝一真能熏熏
彼三妄三妄闇黑实无智明实无白品以净熏故
即有净用致令五位福 智净
法起不断绝二种生
死业识妄心有上熏力反熏无明增不了相令彼
转胜势力渐强名生缘惑复熏本觉添动摇相即 (第 0836c 页)
缘门义当此处承前本觉随染文故巳具辨
讫后对治一切业障门分二初正辨对治又二初
问。】

「颂曰(至) 智净
相。」

【释曰后答有二初颂对论释依法力熏习破无明
等障显法身故依如实修行灭俱合等障 (第 0878c 页)
智净
故。】

「断一切障(至)不始而起。」

【释曰后解本拂疑有二初释本论有四一能治二
力法力熏习即当一 …… (第 0878c 页)
细中后二六粗中前二。】

「破根本(至)淳净明白。」

【释曰三显出二德破无明等显法身故灭俱合等
智净
故。】

「如本(至)智淳净故。」

【释曰四合归本论。】

「何故(至)分明显故。」

【释曰后遣 …… (第 0878c 页)
信治灭相此 智净
中何略不示以说佛地治惑显
德故知信贤合具理明耳。】

「何故(至)悟次第故。」

【释曰二徵释治障问 …… (第 0879a 页)
觉从离净藏发究竟智断灭相
品出法界心入无明海问此既断染复何成染答
以此本觉有多功用且说二用一断惑用即 智净
相恒断染故二成惑用通用一分常成染故本觉
虽一二用无违是故常断不碍常成耳问何故断
灭相言发究竟智答如师 (第 0879b 页)
通障三法理智一心兼障二道
本后二智云何此说唯障后得世间业智曲有违
文恐繁不引又烦恼碍亦障法身如上论说 智净
相破大无明独力业相显法身故何以此说唯障
根本无分别智答此中二碍说障二智从偏增说
实理互通。】

「此 …… (第 0893a 页)
相本觉对治法如是故。】

「然此中断(至)治道次第。」

【释曰后不舍断此中断义应善观察染净本觉有 智净
相释分二门今正同彼一不守自性随缘门
二对治一切业障门谓此本觉不守自性随缘成
染不舍所成本末无明从细至 (第 0894c 页)
(三)

* 初总标(生次)
* 二徵列(云何)
* 三辨相(二)

* 初 智净
(二)

* 初直明净相(二) (第 0449a 页)
(智净)
二果(破和)
* 二问答释成(二)

* 初执真同妄问(此义)
* 二简法 (第 044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