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之始。始于冥初。冥初起于我慢。我慢生于痴心。
痴心生于染爱。染爱生于五微尘气。五微尘气
生于五大。五 大生
于贪欲瞋恚。及诸烦恼。于是
流转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太子复问。巳知所说
生死根本。复何方便而能断之。仙 (第 0447c 页)
 令贪染者而厌离」
#+END_VERSE


宝云经。云何菩萨回转毒尘。菩萨见诸众生。深
著贪欲。方便化作女色。形容端正。众生见巳。而
生贪著。于所眠息爱乐之时。忽然而死。一念之
顷。即成臭烂。见即怖畏 大生
厌离。如是菩萨。善
解回转毒尘方便。(木字函第二卷)

#+BEGIN_VERSE
「 ○入彼外道 (第 0492b 页)
(九纸馀)
* 佛说受岁经(三纸馀)
*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纸半) 五并仝上
* 佛说 大生
义经(六纸半) (南凊北薄)
* 佛说苦阴经(四纸馀) (南福北缘)
* 佛说苦阴因事经(四 (第 0784c 页)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一纸半) 仝上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即中阿含水净梵志经。
*
佛说 大生
义经(六纸半) (南凊北薄)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阿难思念缘生法义甚深,问佛。佛为广说逆从老死,推至 (第 0114c 页)
(六经同函)
* 【清(十二卷)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六卷今作三卷)
* 佛说 大生
义经
* 佛说分别布施经
* 佛说分别缘生经
* 佛说法印经(四经合卷)
* 佛说大 (第 0773c 页)
五出家

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弥勒。谛观世间
五欲过患。众生受苦。沉没长流。在
大生
死。甚可怜悯。自以如是正念。观察苦空无常。不乐在家。厌家迫迮。犹如
牢狱。时儴祛王。共诸大臣。国土人 (第 0614b 页)
等敢置经坛
上。以火取验。欲使开示蒙心。得辨真伪。便纵火焚经。
经从火化。悉成煨烬。道士等相顾失色。 大生
怖惧。将
欲升天隐形。无力可能。禁效鬼神者。呼策不应。各怀
惭恧。南岳道士费叔才。自感而死。大傅张衍 (第 0414b 页)
数论师。计二十五冥谛。
谓从神我为冥初主谛。从冥生觉。从觉生我心。从
我心生五尘。从五尘生五大。从五 大生
十一根。共
二十五法。而以神我为胜性。而此中胜妙。即彼神
我也。二胜论师。计六句为生生之因。谓实。德 (第 0339b 页)
故云非建立渐生。外
道说从神我主谛为冥初。从冥初生觉。从觉生我
心。从我心生五尘。从五尘生五大。从五 大生
十一
根。共二十五法。而以神我为胜性。故以胜性为生
因。如此建立渐次而生。斯则如来说此有故彼有。
(第 0381b 页)
生。是则妄想为四大种。非四大为四大种也。且妄
想无性。即四大本自不生。今彼愚夫邪执谬解。不
独见四 大生。
抑且妄执四大能生生。此所以不善
四大造色。妄起四计。故于如不如。斯乃愚夫言说。
非圣贤也。故下结云。 …… (第 0394c 页)
数论师所立二十五冥谛。谓从神我为冥初主
谛。从冥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尘。从五尘
生五大。从五 大生
十一根。然此中色及虚空。五大
也。五阴。即十一根也。然彼外道妄计五 (第 0394c 页)
大生
五阴。
以虚空无形。唯能和色。故但云五阴集聚从四大
造色生。俱。和合也。又胜论师计六句为生因。谓一 …… (第 0394c 页)
既无自性。则大种本自不生。本自无生。又岂能生
他诸法耶。是计四大能造者妄也。若谓所造五蕴
诸法从四 大生。
此亦不成。何者。以能造大种是有
体相形状之物。今能造者既是有形。而所造五蕴
亦应有形。非无形也。意谓 (第 0395b 页)
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月镜像。
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
(魏译云。非四 大生。
似四大相。具足身分)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自性
法故。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 (第 0404a 页)
自在神通。一时俱发。如华开敷。譬如意去。石
壁无碍。故云迅疾如意。非身现身。故如幻梦水月
镜像。非四 大生。
似四大相。身分宛然。故云具足庄
严。进至十地。随所忆念本愿。化诸众生。故云随入
一切佛刹大众。十方诸 (第 0404b 页)
元。率诸父老掩胔骼。至四千头有奇。建
盂兰会。说幽冥戒。普济之。时天乃雨。而疠随止。遂
令蔑戾车地。 大生
欢喜心。无乃借此性海一滴。润
此焦枯乎。余亦奉镇檄来五羊。憩东郭垒壁间。又
首事于十月朔。至明年佛成 (第 0470c 页)
言说非圣贤也。

〔魏译〕复次大慧。我为汝说五阴体相。大慧。何者
五阴相。谓色受想行识。大慧。色依四 大生
四大彼
此不同相。大慧。无色相法同如虚空。云何得成四
种数相。大慧。譬如虚空离于数相。而虚妄分别此 (第 0288a 页)
得如幻三昧。及馀无量
三摩跋提乐门。无量相力自在神通。妙华庄严迅
疾如意。犹如幻梦水中月镜中像。非四 大生
似四
大相具足身分。一切脩行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
国土大众。大慧。是名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

〔唐 (第 0294a 页)
在明。(二云。神通)如妙华庄严。迅疾
如意。犹如幻梦水月镜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魏
云。非四
大生。
似四大相)一切色种种支分具足庄严。
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自性法故。(唐云。了诸法性)
是名觉法自性 …… (第 0552a 页)
以冥谛为其所依。依之转成二十三法。故指
冥初自性为涅槃也(冥初生觉。觉生我慢。慢生五
微。微生五大。
大生
十一根。共有二十三法。略如唯识
心要所明)
。】

「或谓福非福尽。(魏云。罪尽故福德亦尽。名为涅槃) (第 0571a 页)
量自在神通)如妙华庄严迅疾如意犹如幻梦水月镜
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种种支分具是庄
(魏云非四 大生
似四大相具足身分)随入一切佛刹大众通达自性
法故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通曰七地以前从生死假入 …… (第 0711c 页)
论外道九种转变皆由妄见所生一者形处转变
指流转六道形状不同也二者相转变指五阴四 大生
住异灭不同也三者因转变指种子为因因
灭果起四者成转变唐云相应指因所成法有成
有坏五者见转变谓随物迁移 …… (第 0730c 页)
【通曰外道不达于如幻之旨故有九种转变之论
如形处转变谓由时节渐次而生始也以四大种
为本既也以清净四 大生
起诸根然此根巳灭彼 (第 0731a 页)
初从冥初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尘从五
尘生五大从五 大生
十一根共二十五法而以神
我为胜性为生因如此建立渐次而生非如如来
无因之说所以者何彼外道说胜性为因不从 …… (第 0684c 页)

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尘从五尘生五大从五大
生十一根所云五大即四大及虚空也所云十一
眼即五阴也彼谓五 大生
十一根是以色及虚空
和合而五阴积聚之相从四大造色生也五阴中
色阴四大合成犹可言造受想行识四阴本非色 (第 0699b 页)
大五 大生
十一根是也然圣教以根尘和合为生
识之缘今以有种无种为生识缘不知有种无种
皆非识缘既无生因何从而生识果 (第 0818a 页)
此亦如来
建立俱生不建立渐生然外道计胜性为冥初主
谛从冥生觉从觉生我知从我知生五唯从五唯
生五大从五 大生
十一根其二十三法为神我受
用如是外道建立渐次生不建立俱生然观外道
所说渐生反胜如来所说俱生也所以胜者 (第 0856a 页)
阴渐次生妄想非明智最胜于缘起非如
彼妄想然世间缘起如乾闼婆城。」

【此形处转变初以四唯生四大次以四 大生
十一
根此在中阴父母胎中渐次转变如此总之皆是
愚夫妄想所计非明智也若如来具最胜智观形
处及事等法皆从 (第 088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