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宝峰景淳知藏 怀玉用宣首座
 光孝兰禅师法嗣
  芦山法真禅师
南岳下十五世
 净因成禅师法嗣
  瑞岩 如胜禅师
 冶父道川禅师
卷十三
  曹洞宗
青原下四世
 云岩晟禅师法嗣
  洞山良价禅师 …… (第 0561a 页)
  径山宝印禅师
 昭觉元禅师法嗣
  凤栖慧观禅师
 文殊道禅师法嗣
  楚安慧方禅师 文殊思业禅师
  佛灯
珣禅师法嗣
  稠岩了赟禅师 待制潘良贵居士
 泐潭明禅师法嗣
  无为守缘禅师
 龙翔圭禅师法嗣 (第 0575a 页)
峰顶香风清。花发蟠桃
三四株。

** 南岳下十五世

*** 净因成禅师法嗣

**** 台州瑞岩 如胜佛灯
禅师

上堂。人人领略释迦。个个
平欺达磨及乎问著宗纲。束手尽云放过。放过即不
无。祇如女子出定。赵 (第 0064a 页)
方八面。若也未然。辄不
得离却这里。师云。若要真个得入。直须离却
这里。下座。

双槐居士郑禹功。为 佛灯禅师
入塔请升座。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
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第 0825b 页)
佛灯
法兄禅师。
二十年持此吹毛。活人天眼。离相离名。摧邪
显正。横拈倒用。不犯锋铓。一周佛事已圆。直
(第 0825b 页)
光前绝后。乃顾视大众云。今日一会。正是 佛灯禅师
再秉吹毛。为诸人入泥入水全提
时节。还有知恩者么。若有功不浪施。其或未
然。径山不免葛藤。更举一个古 …… (第 0825b 页)
落处么。其或
未然。径山今日将古人今人。搅成一块去也。
疏山一文两文三文。双槐居士凑成二百千。
已为 佛灯
陈谢匠人了也。免致溢监院走来
走去问他别人。腊月莲华一朵甚是希奇。佛
灯禅师收归窣堵波中。要作丛林标 (第 0825c 页)
欲爱。此欲界修惑。三名色爱。此
色界修惑。四名有爱。此无色界修惑。五名无
明住地。此通三界修惑。此义 如胜
鬘经广说 (第 1022a 页)
意明但
转变成非新生故故论又云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
转令异本如变化故二无老中文二如初三无死中
或说三种 如胜
鬘者彼经云如是世尊无明住地其
力最大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
明住地为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 (第 0700b 页)
如馀五识所缘五尘
境。及定境一念识正取尘之时。此尘亦离相离言。既
不成真□□义。何独今此所缘。独成真 如胜
义。二即
由此因俱非最胜者。谓即由向二量诸因。證彼相应
师所说无分别□□非最胜也。如契经下。第二引经 (第 0725b 页)
圆成实性。世俗有三。一假世俗。二行世
俗。三显了世俗。如次应知即此三性。胜义有
三。一义胜义。谓即真 如胜
之义故。二得胜义。
谓即涅槃胜即义故。三行胜义。谓即圣道胜
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
(第 0975a 页)
若离实等二句纵之。此唯
就总说。别自该之。彼既不尔二句。夺也。故同二句
结示假设。广百论释第六卷云。 如胜
论执同异性
等。是现量境。其理不成。牛马等性。分别意识。于色
等法。假施设有。越诸根境。非现量得。遍 …… (第 0529a 页)
犯现量相违之失矣。详如广百论
释第八卷中。

△二胜论等(二)初叙。】

「二执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异 如胜
论等。」

【合响 有法。 (第 0531c 页)
如胜
论实德等有等性如大有性。其
体定异者。会玄云。胜论计大有。离实德业外。别有
一法为体。即因中无果也。 (第 0531c 页)
巳。即云。如是所
变实金银等。皆不离十地菩萨能变之心。更无外
境。既作观巳。亦能随顺悟入真唯识理。又 如胜

师。为守六句义故。变身为大石。此有实用。若定实
境者。不应随心变身境为石(文)(第 0673b 页)
体应无别宗。因云即有性故。喻如有性。馀可知。

△二破法与性异。】

「二执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异。 如胜
论等。彼执非理。
所以者何。勿一切法非有性故。如巳灭无。体不可得。
便违(所执)实等自体非无。亦违世 (第 0309b 页)
无宫商异。香无馨臭异。味无甘辛异。触无冷
煖异。则与诸根识现量俱违。】

「二执有法与有等性其体定异 如胜
论等。」

【二执下。叙异执。有法。谓实等。有等性。谓大有性。】

「彼执非理所以者何(至)应如声等 (第 0158a 页)


【由此下。约受熏持种释。具诸种子。即持种义。摄藏
诸法。即受熏义。依斯二义名阿赖耶。】

「非 如胜
性转为大等(至)能依所依俱生灭故。」

【非如下。简异。数论师谓胜性转为大等。因果虽殊
而体是一。果 (第 0185c 页)
同异性。则离实德业亦无同异性。故知离实德业
别有同异性现量可得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广
百论云。 如胜
义师。执同异性等是现量境。其理不
成。牛马等性。分别意识。于色等法假施设有。越诸
根境。非现量得。遍 (第 0669c 页)
。总结。】

「即彼经中复作是说(至)非诸转识有如是义。」

【先引偈證。由此下。次释偈中前三句。非 如胜
性转
为大等者。言不似外道所执相虽转变而体是一。
果虽生灭而因常一也。今有赖耶含藏法种。从种
生现。 (第 0702a 页)
土。地作水
相。水作地相。随意成就。无有虚妄。乃至异生亦能
变火为水。点铁成金者。此是境随事转智。又 如胜
论师。守六句义。变身为大石。若定实境。不应随心
变身为石。故知诸物中。一切皆有可转之理。如僧
护见身 (第 0764b 页)
「二执有法与有等性(至)应如声等非眼等境。」

【二计异者。谓因中无果也。有法有等同前。其体定
如胜
论者。以彼计实句为体。德业所依。而德业
必异于实。实等为体。大有句所依。而大有必异实
等。同异和合亦 (第 0529b 页)
。含藏诸法种子。名阿赖耶。第四句。显为
菩萨乘说。得真见道。方名胜者。由此本识等。通释
前三句颂。非 如胜
性等。简数论执常一为宗。谓因
体常一。果用转变。今之识种与果。体俱非一。能依
所依俱生灭故。又非常义 (第 0554c 页)
蕴相者。基云。即蕴计也(耶教说蕴以为我故)
耶教所说我相者。基云。离蕴计也。然离蕴影。三藏
解云。 如胜
论等。周遍我影。或空界色。以遍满故。或
识处识。如说二蕴。除受想行。如理应思。又当心现。
即众同分。 …… (第 0034c 页)
或彼烦恼种名随眠。如何无漏种名随眠。故知此破
分别本师。枢要三解。皆不可依也)
。释经二义。一法性心。 如胜
鬘经。
二依他心。如瑜伽故。】

「由应信(至)类此应知。」

【述曰。第三申正义也。测云。发心巳后 (第 0053c 页)
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馀世界。供养诸佛。请
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此下明真 如胜
用。具有权实之德也。以正證真如。
则十方法界。平等显现。如在目前。自他身相。如镜
交光。故一念能至帝 (第 0509b 页)
故云虽有染心
而常恒不变由是之故若以无明而窥不妨全体
即真若以真常取證不妨体杂无明是故此义唯
佛能知 如胜
鬘经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
为烦恼亦难可了知乃至结云唯佛能知所谓心
性下总释真妄二义心性常无念故名 (第 038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