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也)生净名顺(如将华严献佛等生净故名顺
也)
或约性同故或约缘起相由故融逆即名逆融
顺即名顺故言五热者 如胜
热婆罗门四面火炙
上有日炙华向日开故亦同也十度如下释起中
华有十义同十度故十华为能应赴群机戴献等
(第 0313c 页)
心如庄严论说五摄七唯归第八故说一心
如楞伽说六摄八识相归如来藏性故说一心亦
如楞伽七性相俱融故说一心 如胜
鬘等说八融
事相入故说一心由心性圆融无碍以性成事事
亦无碍九令事相即故说一心谓依心性之事心
性既无彼 (第 0346c 页)
以者何勿
一切法即有性故皆如有性体无差别又若色等即
色等性色等应无青黄等异二执有法与有等性其
体定异 如胜
论等彼执非理所以者何勿一切法非
有性故如巳灭无体不可得便违实等自体非无亦
违世间现见有物又若色等非色 (第 0365a 页)

无有超过方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
斯则定也。二者不定。复有二意。一为通馀杂类世
界故。 如胜
天王说。即前树形等是。二据佛德无限
故。如宝云经。若约别教一乘。融摄以说。如毗目仙
人执善财手。时经 (第 0050c 页)
谓无念也。七约时者。谓大乘三乘
三僧祇后即是佛。下卷云。二不定三僧祇此
有二义。一为通馀杂类世界故。 如胜
天王经
说。二据佛德无限量故。如宝云经云。善男子
菩萨不能思议如来境界。不可思量。但为浅
近众生说三 (第 0787b 页)
复说涅槃又迦叶
佛时亦尔则知涅槃或说不说或有国土唯说三乘
究竟不破如多宝佛或有国土唯说一乘无三可破 如胜
云佛则知法华亦有说不说不同华严我不见
有一佛国土其中如来不说此法何云法华涅槃之
说亦该通十方耶。 …… (第 0644b 页)
所摄化境。

△如来法身唯以妙智或以境
智释迦佛身亦法报化或开二佛三身或立四佛五
身。

如是等义详 如胜
鬘本业仁王璎珞等经佛性宝性
起信论等中说。

四顿教中总不说法相唯辩真性。

△一切所有唯是
妄想一 (第 0648a 页)
界如莲华藏也。妄
想勋修明其断离不名为胜要不断烦恼而入
涅槃性。离非缘饰故名胜藏。是故维摩经云。
如胜
登乃可为勇。如是菩萨兼除一切生
老病死。是菩萨之谓明。此菩萨于一切烦恼
违烦得无障碍故曰为胜也。曰藏 (第 0239a 页)
经颂摄论等释曰此界等者。界谓因
义即种子识。如是等实性论约终教释云此性者即
如来藏性。依此有诸趣等者 如胜
鬘经说。依如来藏
有生死。依如来藏有涅槃等。乃至广说。」

【十地经下经通也。摄论下清凉云。二异熟赖 …… (第 0332a 页)
如来说诸如来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间法
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
如来藏故。作诸法依止者 如胜
鬘云。是故如来藏
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论云依性有诸道者。
经云。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世尊。有如 (第 0332b 页)
身,神通威力不可思议。」

尔时世尊观察众会,如其所应现神通相。即
时会中一切大众,以佛威神力故,皆 如胜

藏菩萨,亦能见彼十方世界如殑伽沙数诸
佛刹土,彼彼刹中佛世尊前,皆有二大士,各
礼佛足,乃至见彼 (第 0361a 页)
等。复三者。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等。
法譬。如妙法莲华经等。人譬。如如来师子吼
经等。人法譬具足者。 如胜
鬘师子吼一乘大
方便方广经等。以此七别与通。合标一代佛
法。二今经下。别指此经。本论一化。言此经
(第 0198c 页)

已能现在前。所馀不能令现在前乃至广说。
第三大小相对门者。二乘涅槃名为有馀。如
来所證名曰无馀。 如胜
鬘说。涅槃亦二种。有
馀及无馀。有为生死尽灭之处所得涅槃名
曰有馀。无为生死尽灭之处所得涅槃名曰
(第 0244a 页)
人是二乘故是以不可作别义消
释。

一云下引胜鬘以申今意通教内凡正当初业既信
常住则是不愚于法。 如胜
鬘说者彼经一乘章云罗汉支佛度生死畏次
第得解脱乐是作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
尊罗汉支佛观察时得不 (第 0580b 页)
 观察有情令善作,
 无边无尽无损坏,
 慈能调柔悲善根,
 喜入极喜舍二障。
 解脱坚固生欢喜,
  如胜
莲华金刚幢,
 智海智光俱不动,
 是名法义三摩地。
 无边解脱光明海,
 如来定慧愿庄严,
 无上 (第 0868a 页)
说伽陀曰:

#+BEGIN_VERSE
「 「『往昔于因中,
 积集诸功德,
 悟无上菩提,
 犹 如胜
仙幢。
 盛年具威势,
 迁谢疾如风,
 壮色老所侵,
 世间不可乐。
 以衰老所逼,
 厌苦求解脱 (第 0882b 页)
然。能建大义既
大涅槃利物之义必非自利故。有说所住即
空无相理所立即十二分教。此亦不然。世俗
之事应 如胜
义亦佛所住故。有说所住即證
行所立即教行。法界诸度是佛所立故。此亦
不然。违法华佛自住大乘义故。大乘 (第 0143c 页)
总说为名若一字成名如言眼耳鼻舌地水火风
等若二字成名 如胜
解精进等若三字成名如毗
耶离等言句诠差别者即诸法自体上有不同之
义名为差别亦通有漏无漏等即二字巳上但 (第 0188b 页)
六度。此对福慧释法师。又慈悲胜一切
声闻缘觉。柔和胜一切凡夫外道。空座胜析体遍
等菩萨。故净名云。譬 如胜
怨乃可为勇。此对斥偏
邪释法师。又慈悲破天魔。柔和破阴魔。空破烦恼
魔死魔。大品云。化一切众生。观一 (第 0155b 页)
见此若以法就人。四子尚在小乘法外。注
家何得剧以偏真但空言耶。
踞师子下。种种严饰。
皆豪贵所应有。 如胜
应土中。自具万德庄严也。然
万德由万行所致故。令乐小者起怖也。
穷子下。正
明起怖之心。由见长者有大 (第 0369c 页)
形显易明故。于中者。于四
谛法中也。勤加精进。即修道断集。得至涅槃。即离
苦證灭。涅槃有二。一少分。 如胜
鬘云。知有馀苦。断
有馀集。證有馀灭。修有馀道。二究竟。如大法鼓云。
得一切功德。一切种智。大乘涅槃 (第 0569b 页)
得解脱一切法。亦令解脱五取蕴
等诸有漏法。亦令解脱四念住等诸无漏法。何以故。
四念住等诸无漏法。亦非 如胜
义谛。无生无灭。无相
无为。无戏论。无分别。亦应解脱。胜义谛者。即本性空。
此本性空。即是诸佛所證无 (第 0136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