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念报三
宝天地。几心念报  皇恩佛德。几心念报父母
师长。几心降伏烦恼魔怨。几心修学菩萨道业。几
了悟
无常苦空。几心忍苦建立佛法。几心愿成
佛时广度群迷。几心持戒发愿礼佛。几心燃灯烧
香散华。每日如是检 (第 0925c 页)
土摄生者。因脩万行。果成万德。加
以四十八愿。庄严净土。摄化众生。不同馀故。

依之修行者。众生未能 了悟
自心。未得脱体无依。必
须依境发心趣向有地。今依佛名。如龙得水。如虎靠
山。有所诣故。

钞。
言名 (第 0770b 页)
亿之杂念也。而妄从
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别
得菩提。故云万法虚伪。唯是一心。 了悟
自心。触目
菩提矣。喻如病体瘳时。便名健体。乱民定后。即是
良民。去念而求心。是医必灭身而疗病。将必 (第 0611c 页)
。善哉大王。能遵佛旨。即与受
具。付法偈曰。

#+BEGIN_VERSE
「 泡幻同无碍
 如何不 了悟
 达法在其中
 非今亦非古」
#+END_VERSE


尊者付法已。踊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众
(第 0213c 页)
 还归空处坐」
#+END_VERSE


慧忠偈答曰。

#+BEGIN_VERSE
「 虚无是实体
 人我何所存
 妄情不须息
 即汎般若船」
#+END_VERSE


师知其 了悟
乃付以山门。遂随缘化导。于唐
开元十七年二月十八日。终于延祚寺。将示
灭谓弟子云。将尸林中施诸鸟兽。 (第 0229a 页)
时人因号骨剉和尚)
问如何是南宗北宗。师曰。心为宗。僧曰。还看
教也无。师曰。教是心。问性地多昏如何 了悟。
师曰。烦云风卷太虚廓清。曰如何得明去。师
曰。一轮皎洁万里腾光。师后示疾迁化。门
人塔于院之北隅梁 …… (第 0293a 页)
叛换纵兵大掠。发师塔睹肉身不坏发爪俱长。武肃王奇之。
遣裨将邵志重封瘗焉)


新罗五观山顺支本国号 了悟大师。
僧问。如
何是西来意。师竖拂子。僧曰。莫遮个便是。师
放下拂子。问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什么字。
师作 (第 0294a 页)
妄之人不结业。一期寿终之后灵性何
依者。答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
寂与佛无殊。但以无始劫来未曾 了悟。
妄执
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随情造业。随业
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然身中觉性未曾生
死。如梦被驱役 (第 0308a 页)
禅关。而但记语言存乎知解。
及造雪岭朗然符契。一日参雪峰。雪峰知其
缘熟。忽起搊住曰。是什么。师释然 了悟
亦忘
其了心。唯举手摇曳而已。雪峰曰。子作道理
耶。师曰。何道理之有。雪峰审其悬解抚而印
之。暨雪峰 (第 0351a 页)
 无系绊
 万两黄金终不换
 任他千圣出头来
 从是向渠影中现」
#+END_VERSE


抚州曹山慧霞 了悟大师(第二世住先住荷玉山)
问。佛未
出世时如何。师曰。曹山不如。曰佛出世后
如何。师曰。不如曹山。问四山相逼时如何。师
曰。曹 (第 0364c 页)
承净
慧印可。回止明州四明山卓庵。节度使钱亿。
执师事之礼。忠懿王命于临安两处开法。后
居灵隐上寺署 了悟禅师。
师上堂示众曰。十
方诸佛常在汝前。还见么。若言见将心见将
眼见。所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 (第 0413a 页)
二僧一时礼拜。师曰。二人俱错。僧拟进语。师
便下座。

福州支提山雍熙寺辩隆禅师明州人也。依
灵隐寺 了悟禅师
出家。遂受心印。师上堂曰。
巍巍宝相偪塞虚空。金刚之体无有破坏。大
众还见不见。若言见也且实相之体本 (第 0428b 页)
出活虎生龙无一死语遂亦自谓 了悟
无所事事虽
世情减少不入尘劳然嘲风弄月登山玩水流连文
酒之场沉酣骚雅之业懒慢疏狂未免纵意如前之
病未 (第 0786a 页)
八净处门
* 九净侣门
* 十不定净门

** 一净悟者

行者欲生实净土当真实参究如法 了悟
何故悟是迷涂导师如人入暗当燃灯炬悟是净国
图引如人行远当识邮程悟是诸行领首如人冲坚
当随将帅一者悟能 (第 0812c 页)
性弥陀。 了悟
一心则净秽自分。可悟惟心净土。如是
而修。如一滴投海便同一味。方知大海即自巳也。岂
有一行虚弃不成功 …… (第 0706c 页)
慈悲
光明遍照法界。普作救护不令坠堕。慈悲愿力遍周
法界。普作摄受不令漏失。阴入界身遍同法界。普令 了悟
不令退转。是故十方一切众生皆我弥陀愿力
所持。世世不舍。以是义故。于我佛大愿之中。一称其
名能灭八十 …… (第 0717a 页)
教净土诸文。
取其极深至要之义述作此说。类以成编流布世间。
斥邪显正。普愿法界众生于此说中。一见开解 了悟
真心。知弥陀依正还在西方。达西方依正不离本性。
但含识者皆悉深阶。更愿先觉不吝慈悲。见未悟人
如法教 …… (第 0719c 页)
。虽净秽不同。所求不出
于真心。以自分故。虽一心而必舍秽取净也。舍秽取
净则感应道交。见彼本性弥陀。 了悟
一心则净秽自
分可悟惟心。净土如是而修。譬如一滴投海便同一
味。方知大海即自巳也。岂有一行虚弃不成功 (第 0724a 页)
机锋迅利珠语走盘。寻
常与人论及此事。下笔倾湫。不蹈祖师陈言。直从胸
臆流出。活虎生龙无一死语。遂谓 了悟
无所事事。虽
世情减少不入尘劳。然弄月嘲风登山玩水。文酒苑
骚雅场懒慢。疏狂未免纵意。如前之病未能全 …… (第 0751a 页)
戒门
* 八净处门
* 九净侣门
* 十不定净门

*** 一净悟者

欲生净土。当如法 了悟。
悟是迷途导师。如
入暗当燃灯。炬是净国图引。如行远当识邮程。是诸
行领首。如冲坚当随将帅。一者悟能了 (第 0775b 页)
百千万亿之杂念也而妄从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
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别得菩提故云万法虚伪惟
是一心 了悟
自心触目菩提矣。

又曰单修禅定或起阴魔如楞严止观诸经论中辨
之甚悉念佛者佛威神力佛本愿力大光明中必 (第 0635c 页)
。造十习因。受六交报者。地狱之法界也。若广
而论之。有种种之法界。皆由此心随缘变造。若
能一心不生。 了悟
了證。则种种法界。随其所了
而空也。是故十习既断。六交不生。地狱之心了
也。欲贪既断。痴想不生。畜生 …… (第 0564c 页)
。六度功成。顿超地位。菩
萨之心了也。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诸佛之心了
也今我了心于六凡法界之中。必巳 了悟
无疑
矣。且道四望法界之中。所了之心。落在甚么界。
喝一喝。下座○纂灵记云。一人死至地狱门。遇
地藏 (第 0565a 页)
倒。不自觉悟。欲成佛果。先须 了悟
自家佛性。后
方称性修习。本有无量妙行。多谈法性。是大乘
尽理之教。故名曰终。终者尽也。四。一乘顿教 (第 0598b 页)
曰顿不历阶级次第也 了悟
圆觉常住寂光至是
得本净心故曰净业成就○宿障者贪嗔痴等善
根者戒定慧等妙心真境言之似分实则即心即
(第 0515a 页)
,语言圆转,寻常与人论
及此事,下笔千言,不踏祖师语句,直从胸臆
流出,活虎生龙,无一死语,遂亦自谓 了悟

所事事。虽世情减少,不入尘劳,然嘲风弄月,
登山玩水,流连文酒之场,沈酣骚雅之业;懒
慢疏狂,未 (第 0387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