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嵩山。谒初祖面壁处。郡守陈公。刻肇论属
师校。师于不迁论。久疑旋岚偃岳。后忽从梵志非昔
人句。而豁然 了悟
曰。快哉。诸法真无去来也。即下禅
床礼佛。则无起动相。揭帘见舞叶。则无摇动相。撒溺。
则无流动相。生 (第 0204b 页)


居士。不著姓字。与愚庵和尚平倩居士同时。少参禅。
根性猛利。洞有所入。机锋迅利。语言圆转。自谓 了悟
无所事事。流连文酒之场。尘劳未能全脱。一日痛念
见境生心。触途成滞。浮解实情未能相胜。悟佛魔之
分。 (第 0226b 页)
。重重交映。如大圆镜。万有虚
空不得而出。如大火聚。万有虚空不得而入。诚乃不
无不有。无欠无馀。果能 了悟。
则终日吃饭。不曾嚼著
一粒米。终日著衣。不曾挂著一条丝。然则终日念佛。
岂有为念佛所挂碍哉。如犹不能 (第 0366a 页)
了悟。
则色空明暗。
受想行识。尽是一场大梦。又何必但许人恶梦。而不
许人善梦也。曹溪十一传。而至永明寿禅师 (第 0366a 页)
谁不是谁。但执持名号。一心一意无
间断。纯一不杂做去。

又曰。今人多好说参悟。好说了生死。不知此土 了悟
甚难。谓之竖超三界。斯那含犹一往一来。况凡人乎。
此土众生多是先生西方。然后 (第 0381b 页)
了悟。
生西方一门。谓
之横超三界。万无一失。

又答吴季立曰。不必忧罪业深。不必疑根性钝。经云。
至心念阿 …… (第 0381b 页)
主应之。亦曰吃茶去。因是有赵州茶案。乃妄人指
漱津三十六次。为吃赵州茶。又教人临终点辰砂茶
服之。为 了悟
赵州机关。更有以饮小便为吃赵州茶
者。一切如鬼如魅。醉梦颠狂。变乱是非。互相排斥。所
谓一盲引众盲。 (第 0385b 页)
亿之杂
念也。而妄从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
于念外别得菩提。故云万法虚伪。唯是一心。 了悟

心。触目菩提矣。唯如病体瘳时。便名健体。乱民定后。
即是良民。去念而求心。是医必灭身而疗病。将必 (第 0395a 页)
乐国。以上略举四大菩萨。其馀菩萨修净土者。不
可胜纪。下劣凡夫。焉得忽净土而不修。

参禅一法。固为 了悟
生死。而设修净土一法。亦是令
众生 (第 0154a 页)
了悟
生死也。参禅有省。则现世 (第 0154a 页)
了悟
生死。得生
净土。则见阿弥陀佛。而后 (第 0154a 页)
了悟
生死。况即證无生忍。
居不退转地。直至成佛而后巳。大善知识。未尝不以
此教人。初机参学人。何为薄净土 (第 0154a 页)
故和尚呼院主主应之亦曰吃茶去因是有赵州
茶按乃妄人指嗽津三十六次为吃赵州茶又教人
临终点辰砂茶服之为 了悟
赵州机关更有以饮小
便为吃赵州茶者一切如鬼如魅醉梦颠狂变乱是
非互相排斥所谓一盲引众盲携手入坑堑邪见 (第 0084a 页)
得意勿滞于言可也。

* 答龚岸斋居士净土八问

问入道多门而禅宗净土殊途同归固无分优劣
矣第参禅以 了悟
为期工夫一到此生便得 (第 0024b 页)
了悟
修净土以往生为准持念虽专临终始得往生是
亦有前后迟速之异耶夫参念佛是谁与看如何
是本性弥陀此仍是参究 (第 0024b 页)
也。净土为僧。胜过此世界为僧。远之
远矣。

** 示学者

今人多好说参悟。好说了生死。不知在此土 了悟

难。谓之竖超三界。斯那含犹一往一来。况凡人乎。此
土众生多是先生西方。然后 (第 0004c 页)
了悟。
生西方一门。谓之
横超三界。万无一失。

** 警众

我出家后。到处参访。时遍融师门庭大振。予至京 (第 0004c 页)
 愿赐慈悲哀摄受」
#+END_VERSE


(某)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漂沉。逐色声而

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
之罪。沉沦苦海。漂溺邪途。着我耽人。举枉错直。累生
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谶悔。所愿
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渊。到菩提之彼岸。
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
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
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
见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 了悟
大乘。开六度之
行门。越三祇之劫海。建法幢于处处。破疑网于重重。
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 (第 0068a 页)
 佛机原具足」
#+END_VERSE


大根大器之人。才提此一句佛。当下洞然。无有疑惑。
一切不滞。佛法都圆。则自性弥陀。惟心净土。明明现
在。尽十方世界。是自巳本光。那有十万亿程途。但是
一心不乱而巳。若未 了悟。
生死方长。但将一句弥陀。
勤勤忆念。念到一心不乱。忽然心花开明。佛境本来
现成。方知一切全是自家。不 (第 0519b 页)
里。法身未显昧三更。只因妄处尘心滞。 了悟
通时佛
性荣。仗此光明归净土。逍遥自在向西行。

狐疑不信失家珍。自愿娑婆造业因。不识苦根如蔓
草。 (第 0874b 页)
。受具于太白山天童名蓝。皆繇
宿树正因。方能感斯胜报。自庆有幸。愿我世世生生。
博通儒典而出家为僧。 了悟
心宗而宏宣正法。咸令
见者闻者。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华严云。若令众生生
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 (第 0879b 页)
长寿。言巳。悉泣不胜。再拜而
起。于大藏中。随手取得金刚般若经。遂书写受持。晓
夜无懈。兼持戒精严。 了悟
玄理。年未四十。道风流播。
四众归仰。后至八十坐化。即洛阳微行禅师也。为唐
玄宗开元六年事。我所亲见 (第 0472c 页)
。遍照法界。普作覆护。不令坠堕。慈悲愿力。遍
周法界。普作摄受。不令漏失。阴入界身。遍同法界。
普令 了悟。
不令退转。念佛者。发圆度之心。念乐土
之佛。则功德巍巍。庄严可遍法界矣。安有娑婆世
界。不即打开净土 (第 0551b 页)
文。
取其极深至要之义。述作此说。类以成编。流布世间。
斥邪显正。普愿法界众生。于此说中。一见开解。 了悟
真心。知弥陀依正。还在西方。达西方依正。不离本性。
伹含识者。皆悉深阶。更愿先觉。不吝慈悲。见未悟人 (第 0596b 页)
扰。四生解脱證元通。削壁千山一月明。黄河源
本实难寻。自家心镜分明见。照出乾坤彻底形。

** 啰啰 了悟
菩萨宝训

嗟乎。至道沦亡。众生根钝。不求正眼。昧却真如。以正
为邪。沉沦胡底。以苦为乐。求道难成。 (第 0690a 页)
缘不恋。蒙佛接引。得生边界。

水陆从戎十二年。家乡迢递隔江天。红尘看破凡胎
脱。富贵翻成清净缘。吾 了悟
和尚是也。吾生宋时。姓
李名益。弃数十万家资。从方外游。不思俗福。自到西
方。常顾念众生。无如有缘者 (第 0700a 页)
句洪名多善根。恒沙诸佛共垂恩。众生纵具泥犁
罪。十念犹能感圣援。

持名妙法本无非。故得圆收上上机。 了悟
不凭参究
力。别求胜异甚稀稀。 (第 0630c 页)
闻学(实定)
* 莲隐(智现)
* 凤翔(与楷)
* 沈芝塘(起潜)
* 贺 了悟(寿昌)
莲邦诗选目录


* 如来弘愿第一

* 一元(七首)
* 中峰(五首) (第 079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