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是娱耳欢心。而欲眠为恼。今初禅以觉观为
妨。三心乐以之为恼。若最初发触生觉观。此为成一
心。次一品觉 观起。
能妨前一心。横亦如此。品品互相
成坏。今呵此觉观。觉观谢。喜乐一心亦随谢。是故初
禅名觉观。俱禅通体 (第 0660c 页)
碍谓欲分别事相应从事 观起
而反从理 (第 0765b 页)
观起
者以所观之境既真俗双融法界不
二故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智二观唯是
一心故亦应将境事理对根事理以辨无 (第 0765b 页)
(第三对者即约经文从定起对于后半以作义疏文有三初正明中疏文但作
初偈不作后偈若具应云欲了真理应从理
观起
而及从事 (第 0765b 页)
观起
谓前偈示现色性
是事则色尘中三昧起义当理观也后偈说眼无生无有起是理性则前眼根起定
心不乱义当事观也亦 …… (第 0765b 页)
中已辨根理
对于境事故但合例以将根事定对于境理今此二观不应定别根上境上各有二
观谓根入定即于境上从理 观起
而分别事于色入定即于根上从事 (第 0765b 页)
观起
分别于
理经文巳有此二未于境上从事 (第 0765b 页)
观起
分别于理及与根上从理 (第 0765b 页)
观起
分别于事若
作偈者应云于眼根中入正定于色尘中 (第 0765b 页)
观起
说色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 …… (第 0765b 页)
作及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根中理 观起
分别一切上妙眼诸天世人莫能知斯则
境上事起观理以对根上理起观事故云亦应以境事理对根理事以辨无碍也)
(第 0766a 页)
巳前空有间起名之为生七地已上寂用
双行故名无生(三约空有者亦是生起之生不同前行随一行中有
空有故入
观起
空出 (第 0245b 页)
观起
有故间起名生七地常在观而涉有不迷于空观空不碍
于有故称方便更无出入之殊故云无生)
四约修分别行修未
(第 0245b 页)
 善无尊善真」
#+END_VERSE


释曰。颂中上半颂十住法。下半如次颂十行
法。品中法数虽有多种今且随名以显其数。
菩萨所修虽有多门探其纲要不过八种。何
等为八。一十住二十行三十藏四十向五十
地六十定七十通八十忍。云何十住。一初发
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
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
住十灌顶住。释此住名大分为二。初总后别。
初总名者菩萨在此创安其心于六度等行未
殊胜但得住名。后别名者一此位菩萨创首
发于大菩提心名发心住。二此位菩萨净治
三业悲及有识名治地住。三此位菩萨修胜
观起
上妙行名修行住。四此位菩萨从诸
圣法正教中生名生贵住。五此位菩萨所修
善根皆为救物名具足方便住。六此 (第 0714b 页)
偈。若具应云欲了真理。应从理 观起。

反从事 (第 0274a 页)
观起。
谓前偈示现色性。是事则色尘
中三昧起。义当理观也。后偈说眼无生无
有起。是理性则前眼根起定心不乱义当 …… (第 0274a 页)
对于
境事。故但合例以将根事定对于境理。今
此二观不因定别。根上境上各有二观。谓
根入定即于境上从理 观起
而分别事。于
色入定即于根上从事 (第 0274a 页)
观起
分别于理。经
文已有此二未于境上从事 (第 0274a 页)
观起。
分别
于理。及与根上从理 (第 0274a 页)
观起。
分别于事。若作
偈者。应云于眼根中入正定于色尘中
(第 0274a 页)
观起。
说色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
作。及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根中理 (第 0274a 页)
观起。
分别一切上妙眼。诸天世人莫能知。斯则
境上事起观理。以对根上理起观事故。云
亦应以境事理对根理事以 (第 0274a 页)
。以起行皆遍无可新起。故云无生
耳。

疏。三约空有者。亦是生起之生。不同前
行随一行中有空有故。入 观起
空出 (第 0512b 页)
观起
有故。间起名生。七地常在观。而涉有不迷
于空观空不碍于有。故称方便。更无出入
之殊。故云无生。

(第 0512b 页)
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观
也。亦合将根事对于境理。以辨无碍。第三
对事理二观无碍。谓欲分别事相。应从事 观起
而反从理 (第 0624c 页)
观起
者。以所观之境既真
俗双融法界不二故。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
智。二观唯是一心故。亦应将境事理对根
事理 (第 0624c 页)
中初八句约染
法。一业从心起。二行造修成。三妄境虚无。
四倒起苦乐。五妄取情有。六世间依真有。
七觉 观起
语言。八想起相恼。次三句明菩萨
化。后二句佛化并各出因故名为化。于中
无生平等者。以得无生方名不退。 (第 0387c 页)
先念胜愿行。二作是念下明信智转增。三善
财如是下结观胜境。二五体等明身礼智观。
观中四。初于法界楼 观起
三宝福田想。二
作是念下明等观楼观照三无性法界。初
观圆成性。次等观如如来除妄等明观遍计
性。后等观 (第 0487a 页)
界以观力故心则不起故云理观观不起心古人谓
直下坐断是也凡言事观 观起
心者乃随其心起落
界落运但以观随逐而巳而不以观制令不起所以
得名纵任三性也故占察经云于念念间悉应观察 …… (第 0290c 页)
性叵得即其义也当知今文的是附法修于理
观与向所引诸文更无异途慎勿见有起心之言谓
是事观亦不可谓理观亦 观起
心馀如向说。

* 论隐实施权(玄云祇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现为丈六紫金辉记云祇是
隐实施权且云当分)
(第 0290c 页)
巧方便,于
一三昧,出生菩萨不可思议法门一切三昧
故。九次第定是菩萨道,所谓:离欲、恶不善
法因;觉 观起
一切口业无所障碍;说法 (第 0655a 页)
生善根。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虽起于恶而是解
心无染。通达恶际即是实际。乃至云阐提不达以此
为异。请 观起
字并云虽起及云达恶。以此而知但由
佛能了修即性故异阐提。非谓不起修恶事染。问。佛 (第 0569c 页)
方便。皆是明修正观之前方便。今去正是明
圆观方法也。言因心者。 观起
十境名为因
心。起十种境界者。一阴入境。二烦恼境。三病
患境。四魔事境。五业相境。六禅定境。七诸见 (第 0608a 页)
句。次举四譬。三前二下。判。四所
以下。释。释自四句。初二句是外道得失。亦云修正观
者。本佛弟子。自 观起
见。过同外道。于中复辨事惑尽
者。且名为得。事惑未除。唯恶名失。又外道中常见者
得。断见者失。此且寄 (第 0814b 页)
者。诸语意正明具于二严。命是慧
命故也。不见中理皆名为别。以中理心巳四五故。


引勿生忧恼等者。 观起
勇健心。若无勇志或堕二地。 (第 0818b 页)
○三菩萨(三)

* 一明依谛起誓(空)
* 二出四弘六度(二)

* 一空 观起
(二)

* 一别明(如)
* 二结示(若众)
* 二空 (第 0303a 页)
观起
(观)
* 三结断结成佛(若)


* ○二明四教治见(二)

* 一示巳治入 (第 0303a 页)
随。为治若但数息者。即有扶昏之
过。若但观息。亦有浮乱之失。不名善对治也。
三明治昏沈心中觉观者。觉 观起
相。如前说。
对治之法。应教令观息。息入时。谛观此息从
何处来。中间何所经游入至何处住。口出息
亦如 (第 0502c 页)
。】

** 二卷

「秘密不定二教总论。」

【夫秘密不定二教横遍四时及当体所依二体且
置请问教依 观起
今此二教为依何等 (第 0661c 页)
观起
耶答
正以无定在难思之二观起今无定在难思之二
教盖由行人修空忽中修中忽假机既不定观复
难思如来对此等 (第 0661c 页)

此无明心从何而生等(文)止观初观阴者正修章
初观阴境用十乘观法下之九境亦是约事第四
三昧随自意中 观起
心推四运亦是事也岂非下
结指上所引文皆是迷事三法通局玄签之文如
前所引今问玄文云一往通论诸因果诸者不 …… (第 0421c 页)
文义主对解行相当则妙玄十妙止观十章各
具自行化他之法妙玄前五妙须修止观十乘自
行之观成之后五妙须修止 观起
教之观成之此
关节也若以旨趣言之十乘不离起教起教不离
十乘草庵曰止观虽十乘不思议境观一也初心
虽起教 …… (第 0432a 页)
而显理也三简
二观皆依事答释二观之相此二各具能观所观
所显之义识心是境体是于观本寂三千所显也
照是于 观起
心是境变造十界所显也云识云起
即二观皆依事也虽皆依事今以具变而分故云
本寂三千变造十界也引义例心境释 …… (第 0440b 页)

推四运故云更无馀途用自他共离四性推检四
运起心毕竟不可得故云专照等四运局事观四
性通事理然理观亦 观起
心但投足制纵不同今
纵其所起属巳未正等故云专照理观虽通四性
但推本具理心且约所起对理自具而为研覈四 …… (第 0440b 页)
上三三昧直观一念本具三千名理观随
自意纵任三性用于四运推检起心变造十界名
事观推运不推运也或云二观皆 观起
心以众生 …… (第 0441b 页)
不起今谓才言心起必有四运虽众生日
用妄心常起若修理观直观当念本具三千既云
唯达法性体其本寂则知理观非 观起
心若云心
起必托缘辅行释云且约所起对理自具而为研
覈其实但推本具理心(文)问上三三昧既唯理观
辅行何 (第 0441c 页)
有所在,而见
有绕未成定意。是谓上中之上世俗尊法。


修行者当知了之,色起灭处,痛、痒、法、意。 观起
灭本,察其因缘过去、当来;行无愿定,随入脱
门察生死苦;计斯五阴即是忧患,无有狐疑。
尔时则获解苦法 (第 02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