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案。僧亮曰。第三譬。破二爱已。得假实二。诸
结渐薄。唯实法爱难去。譬恶方便。入观见空。
譬藏刀。出 观起
爱。譬诈亲。欲令起著。譬还
来。观空断爱。譬不信也。宝亮曰。虽得假实二
空解。然出有心中。还于五阴上 (第 0526a 页)
第三如来
观机喻中句别有五。初句喻观现善微劣故言
见使相貌不吉。劣善不能对治耶病故曰难
治。占日喻 观起
行之心。心有善时恶时之别。 (第 0776c 页)
。此明何义?以诸菩萨空观
等观观施等法,以是义故名舍清净。如《无尽
意修多罗》中如来说言:『以观空观 观起
布施。』
以是义故,施不可尽如是等。」

问曰:「应说布施差别之相?」

答曰:「略说则有一
种布施 (第 0258b 页)

生故受种种苦,其心逼恼,是名为极。」

问曰:「无明缘行,云何名行?」

答曰:「依止容受伴
观起
随顺共生,名为行义。」

问曰:「应释因缘
名,云何名因缘?」

答曰:「能成就果是名为因;依
此法 (第 0268c 页)
若作
前解由暖次第起初禅爱受生色有名有法
也。次暖起结为有漏所为名有为也。还能破
坏有为有漏者。虽出 观起
爱受报色地而由
前观解作因生。后胜观故能破坏也。若作后
解暖法为因生彼色地第五行暖故言有法
也。有为 (第 0296a 页)
便命终者他以
被问难屈为死然被难死死者无量应生梵天既
不生者当知非也今言死者似观转谢生忉利天
者分真 观起
此譬两成就三十二臣即分真义若
就一主即究竟义而言梵王及轮王者更譬究竟
观不生等显其所离。

善男子下 (第 0354c 页)
经云不能远离。

复伐于慧者代攻治也既破于惑复治于慧则能所
俱空。

若断惑巳等者若谓我能破惑则于 观起
著观翻成
惑如将翻成贼故破能观亦名断惑能所俱破故云
无所攻伐。

故于下此明向云实慧是一心也他人意云 (第 0531b 页)
同而意趣有异同者泯相即空 观起
幻即假观绝
待即中观异者此明行人用心方便彼则推穷诸
法性相此多约心行成故不立所观之境彼多约
义生解故 (第 0340b 页)
知息及数,无常生灭,念念不停。
又若观不净,当深厌秽恶,能观所观,无常
生灭,速朽虚诳,诳诸众生,厌 观起
恚,须慈
定相应,见他得乐,亦知此定,及彼乐相,无常
生灭。因缘观时,横观四生,悉是因缘生法;
竖观 (第 0786a 页)
摩诃萨。修行般
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
多相应。

(入首关。上界复次起。下界不 观起。
上下界一法。各尽呼后舍利子结)(第 0003a 页)
出至
鼻,心亦随止。观者,不但观风息等,亦观四
大差别之相,乃至都观五阴五相也。转者,还
也,转此息 观起
念处观乃至世第一也。净
者,苦法忍去。论次文有料简。问云:属何性等?
答云:属慧性,依于欲身通三禅三 (第 0874b 页)
义若加行位不作
二种观者不能引生真相二见道故亦不能伏二乘
者故为入二空观真如理正观非安立谛也为起游 观起
胜进道成熟佛法降伏二乘亦观安立谛也唯
识又云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言 (第 0501c 页)
皆随至止者入至咽出至鼻心亦随止
观者不但观风息等亦观四大差别之相
乃至都观五阴五相也转者还也转此息 观起
念处观乃至世第一也净者苦法忍
去论次文有料简问云属何性等答云属
慧性依于欲身通三禅三未至大论二十
(第 0245b 页)
深厌秽恶能观所观无常生灭速朽虚诳诳
诸众生厌 观起
恚须慈定相应见他得乐亦
知此定及彼乐相无常生灭因缘观时横观
四生悉是因缘生法竖观三界亦是因缘生
法从 (第 0692b 页)
。问何故
论解与经不同。经言。三昧是定。以起也。何以论云。以
如实智观。答缘经云。三昧是定。从根本智 观起。
亦是
三昧。后得 (第 0530c 页)
观起。
亦是三昧。天亲菩萨意从简滥所
以言从如实智 (第 0530c 页)
观起。
意显世尊从根本定起。不从后
得智定起也。又摄云。论举慧影定。邻近释。意说本体
用分。了俗證真。不相违 (第 0530c 页)
。言「论与
今义相应」者,引此《论》文亦具四悉,初文世
界动不动异故;「如实智」下为人为生物善,从 观起
故;「现如来」下对治力,能除恶故;「如来」下
第一义,不离定故,故文自释云第一义。又
以四悉总释自在 (第 0219b 页)


下一五字恐是之字耳论云行者观息为先展转
遍能观五取蕴。

起念处观乃至世第一

论云转此入出息 观起
身念住乃至法念住。

净者苦法忍去

论云净者从煖乃至无学有说四种顺决择分亦
是转摄净者谓从苦法智忍 (第 0471a 页)
岁」者,释上久住之义也。十谓天趣、二十谓人
趣、五十即馀三趣。初失 观起
惑犹轻故生天,
惑势渐重故生人,惑势转重遂至三途。而言
或者,不定之辞,不必备经或可遍历。又言或
(第 0546a 页)
能遮结观能断灭。止如手捉观如用镰。止
如扫帚观如除去。止如揩垢观如清水。止
如水浸观如火熟。止制掉心 观起
没心。乃
至多义不能具记。此中列章理乃至教。具 (第 0239b 页)
两句外道得失。亦言修止观者。本是佛弟
子。因 观起
见过同于外。于中复辨事感伏
者且名为得。事惑未伏者。唯起诸恶名之
为失。又以外道中有断常二见。常见之 (第 0326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