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悲心。令一切众
生去来坐立。修入如来菩提圣道金刚圣性。
消灭一切罪障。除去十恶生十善道。入道
正性正 智正
行。菩萨通达实性观照现前。永
不受生死轮回六道诸果。毕竟不退无上菩
提。佛种圣性。于菩提法中生生世世 (第 0762c 页)
寿如来。从平等 智正
语三昧。说正法语离诸
戏论。平等坚固金刚语业。此名一切如来金
刚正语三昧出生三摩地法。若有行人修此 (第 0479c 页)
皆说佛果无别色声功德。唯
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三种世间融无碍故。世
界即器世间。众生即有情世间。成佛即 智正
觉世间也。

于中 即于寂照中也。圆无际故。

百千万亿 此方下数。

阿僧祇 此云无数。是华严十大 (第 0546b 页)
经摄大乘论皆说佛果无别色
声功德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三种世间融无碍
故世界即器世间众生即有情世间成佛即 智正
觉世间云于中者即于寂照中也圆无际故百千
万亿者此方下数阿僧祇者此云无数是华严十
大数中之首经论多用故 (第 0368c 页)
而闿豫。是以耳目静好三月
坐忘。商旅不行七日来复。

盖闻。身居轨物故不戒而心孚。性守宫庭故无欲而 智正。
何则非内也非外也。收神听于和平。于彼乎于
此乎。俨帝降于左右。是以黄琮苍璧屡荐郊坼。藻火
辰星时严路 (第 0761a 页)
发此四心。即是正 智正
慧。依之修习。离于自他憎
爱。便得超出邪见。正因既成。妙果堪陟。故云證觉
般涅槃。谓證入圆觉。乃般涅 (第 0761b 页)
不毁云云)上八门通诸大乘教即同教一乘义
九通摄三种世间皆为一大法身如华严说具十佛
故其三身等并是此中 智正
觉摄土亦如之十上分
权实唯以第九属于圆教若据融摄总前九义为一
总句是谓如来无碍身土上言土有五重者一唯 (第 0098a 页)
空故疏云身心中推求无我身心及境一一自空故
名法空又次垢尽明现疏云二执是垢寻伺如实是
磨法空经文别无观 智正
科文势指配相由而巳故
知文则似有前后修则双修又前我空观即法空观
之前方便故摄之并为法空深必该浅故是法 (第 0119a 页)
。】

〔又一
法下三行相〕」

大经疏先标云此约时辨法三世迁
流故云行相辨疑误云疏中既曰法智此 智正
当彼
第五智相经文今钞不当云第三行相行字误也今
谓彼疏标第三约三世迁流今钞中所行经文正是
第三行相次 (第 0129a 页)
体其性清净岂了别识心之所能识众生等有此本
性清净之心良由无明惑翳不觉知故佛开示皆令
悟入也然前之真 智正
同宝性论离垢清净今此真
知即彼自性清净又前对所證之法明能證之智今
直语灵知之心通能所證如下第四抄云云 (第 0028b 页)
四见闻多梦五天神与梦今此梦乃是见闻多
梦又此一段文配三种世间及三觉世者即器世
间众生者即有情世间佛即 智正
觉世间此观行 (第 0190a 页)
中本无此事。若以妄见而辩圆觉。则此觉性亦同
生死法矣。世界有三种。谓众生正报世间。依报世
间。诸佛为 智正
觉世间。此总该十法界依正因果
也。始谓迷本之因。终谓涅槃之果。生灭乃众生之
身心。该住异之四相。前后 (第 0488c 页)

果无别色声功德。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三种世间。
融无碍故。世界即器世间。众生即有情世间。成佛即 智正
觉世间也)

如山曰。无脩无成就者。泯前心迹也。若不泯之。则
虽无憎敬。尚见持毁等。故须泯之。方同 (第 0581b 页)
不起贪嗔二行。故善行得成。问此护以何为体。答若
依正量部。正念正 智正
舍三法为体。于缘明记曰念。
谓能忆持本所受也。简择功德过失曰慧。谓能简择
分别也。离贪忧二品。心平等 (第 0777c 页)
释犹未理。故宾引俱舍十五云。
言调伏者。意显律仪。由此能令根调伏故。此即约根
律仪。释调伏也。谓以正 智正
念二法为体。防护诸根。
名根律仪。非表无表律仪戒体也。然调伏者。是所诠
行。案善生第七云。又复戒者名 (第 0793b 页)
五分而三学初启。所以修学三
法之用。而證五分之果。当知五分法身。前三从因
而显德。后二就果以彰能。尽 智正
习俱断。名解脱
身。无生智了了觉照。名为知见。菩萨急于化他。故
加施忍进。以修六度。声闻由于自度。唯 (第 0299a 页)
法欲法乐故。
断下五分烦恼。于彼化生而般涅槃。不还此世。是
名第二解脱。

第三 如行人离喜舍行。念 智正
智身受乐。如诸
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如是思惟此定正
学正生。若一切正学正生巳。尽知是无常灭 (第 0660c 页)
以是心境双泯。智理全空。尔时倏然安住最胜顶
心三昧寂灭正定。故云住顶三昧寂灭定也。发行
趣道性实至正 智正
行一节。申明顶心智定。破惑
證真起智利生之义。谓此智定。不同二乘住于空
智寂定。不肯前进以饶益众生。 (第 0794c 页)
生缘。不二法门。不受八
难。幻化果毕竟不受。唯一众生去来坐立。修行灭罪。
除十恶。生十善。入道正人正 智正
行。菩萨达观现前。
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种性中。生生入佛家。不离正
信。」

【此即智波罗蜜也。以差 (第 0626a 页)
取自心。如狗
啮枯骨自食津液等。又知能取所取皆此虚
妄空无所有故无不离。二约摄善法。菩萨正
应修习正 智正
观诸波罗密无边善根。安有
习行如此非秽。三约饶益有情。菩萨理宜以
世出世无量善法利益众生。众生若起如 (第 0622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