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證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
名为法身。」

【【疏】境界。即是现识。必依转相起故。
而此等者。然本 智正
證之时。实无能所。岂可得说以为境界。今但
约后得智中。业识未尽。故转现犹存。假就此识。说
正證中。定 (第 0698b 页)
 无贪及无瞋
 无痴善根具
 大身常住身
 悲悯利益者
 身被释种服
 广作吉祥事
 希有精进力
 大 智正
识者
 戒忍法真实
 内心常精进
 广大复甚深
 具足诸功德
 光明大照耀
 调伏心洁白
 犹湛水澄 (第 0769a 页)


【意云。如瑜伽等说。因明道理有七种。一论体者。疏
解比量与能立极相似意。所言正为能立。似生之 智正
为比量。问若尔何故能立之中。亦举所生智
等。比量之中亦举言等。答互所为具非正体。疏意 (第 0875b 页)
故便能显了无常等义故是了因故理门
云但由智力了所说义二言了因谓由因言了所
说义故名了因又敌论者了宗之 智正
是了因立
者言说能生此智了因因故亦名了因故理门云
若尔既取智为了因是言便失能成立性此亦不
然令彼忆念 (第 0683c 页)
本极成故三义了因谓以有所作等
义故能显无常等宗故理门云如前二因于义所
立也又敌论 智正
是了因其所作义是了因境亦
名了因此释既以无常等义为所了宗故敌论智
正是了因言义因境通名因也问理门云宗 (第 0683c 页)
得境自性名现量也。若现属境量属心。或俱属
心。或现属根。量属心。依士持业依主三释。言体者。即以无分别 智正
解心心所谓体也。谓现量缘境时离名言种类
及邪妄分别。名无分别智。此智为现量体理门论有四种。一前五识。 …… (第 0468a 页)
之异名。若心心所缘境之时。不
称境知而邪谬生解者。名为非量。非即量。持业释也。次释体者。比量即有分别 智正
解心心所为体。非量者即以
邪妄谬解心心所为体也)
。言三境者。性境已解见上文。今因
释影质二境故重解其 (第 0471a 页)

患。于四天下地界微尘不生厌患。于诸高山
烟云等障皆无厌患。菩萨摩诃萨出现世间
亦复如是。以无分别 智正
念了知。若为众生
之所损害。不生厌患心无退转。若于菩萨广
大善根而生嫉妒。菩萨于彼不生厌患心无
退转 (第 0128b 页)
  朱永泰 夏成文 夏成彦 于 煌

 本山弟子达贤 祖源 真默 祖仁 戒端
     正印 方庆  智正
和南拜

















坦庵禅师住嘉兴普光寺语录
侍者全弘记录

康熙庚戌五月十九 (第 0792a 页)
将不斩是赏是罚师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进云僧云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虎云停囚长智
是肯不肯师云说甚停囚长 智正
是因事长智师复
云老僧不恁么尔从头问来僧便问九旬禁足此意
如何师云逼蛇化龙僧云六根不具底还禁得也无 (第 0794b 页)
 隋慧辨 隋洪林 唐智周
 唐智命 唐玄鉴 唐智保
 唐慧頵(江夏李氏) 唐慧頵(清河张氏) 唐宝岩
 唐慧持 唐道宗  唐智正
 唐智拔 唐玄续 唐行等
 唐慧思 唐慧熙 唐三慧
 唐神素 唐志宽 唐灵润
 唐元康 唐无碍 唐法 (第 0069c 页)
未尝说欲至训涉。必对之流涕沾巾。歔欷不
巳。贞观十二年。以疾终。春秋八十有五窆于城东。 唐智正

姓白氏。定州安喜人。年十一。落䰂父母亲戚。
对之涕泣。而正颜色不少变。其师识其宿习。而勤教
育之。则 (第 0239c 页)
传五

唐京师灵化寺释三慧传六

唐苏州通玄寺释慧頵传七

唐苏州武丘山释法恭传八

唐终南山至相寺 释智正
传九(智现)

唐襄州紫金寺释慧棱传十

唐襄州常济寺释智拔传十一(法长)

唐荆州玉泉寺释慧瑜传十 …… (第 0531b 页)
陈偈颂。中书令江陵公岑文本制序。朝散
大夫著作郎刘子翼制铭。两叙风声各其
志矣。 释智正。
姓白氏。定州安喜人也。家传信奉
夙著弘通。才预有知便辞世网。识见弘举
不群蒙稚。年十一将欲落采。父母 (第 0536b 页)
乘等论。然以为一乘妙旨无越华严。遂废敷
扬。于终南山至相寺 智正法师
所。研味兹典。
既卒师资之功。备举传灯之业。并采众经。傍
求异义。撰疏十二卷抄十卷章三卷。并行
于代 …… (第 0163b 页)
法门繁旷。智海冲深。方驾司南。未知何厝。乃
至于经藏前。礼而自立誓。信手取之。得华严
第一。即于当寺 智正
法师下。听受此经。虽阅
旧闻。常怀新致。炎凉亟改。未革所疑。遂遍览
藏经。讨寻众释。传光统律师文疏。 …… (第 0163c 页)
都慧日寺慧觉法师
* 唐京师延兴寺吉藏法师
* 唐常州建安寺智琚法师
* 唐终南山至相寺 智正
法师(有疏十一卷)
* 唐越州弘道寺慧持法师
* 唐京师清禅寺慧赜法师
* 唐襄州光福寺 (第 0164c 页)
也。清正强笑。而中实惮
之。乱既定。奉朝命入日本国。家康以云绵子二万
斤与之。辞不得。尽与对马岛主橘 智正
而归。及朝
廷重修 庙阙。政鸠一国僧军以助役(于于野谭)

壬辰之乱。倡义击倭。虏获甚多。 上特拜 …… (第 0650b 页)
赏。特赐一品秧。大师不得巳入谢 恩命。留三日
乞退还。入伽倻山云(僧就惠所记)

甲辰春。倭人橘 智正
来。恳乞通信。命僧总摄惟政。往
日本详探贼情。政渡海托以盘游诸国。玩赏山川。
倭人益奇之。肩舆邀请。 …… (第 0651b 页)
下)]事(惩毖录)

巳五月。僧将松云。还自日本。刷还被掳人口一千
馀名。分载四五十船。与倭人橘 智正
同还。松云一
名惟政。任姓。密阳人。先世士族。至松云出家为僧。
颇能诗。善真草。有名丛林中。壬辰住金 (第 0651c 页)
李士谦(三教优劣)
* 杜祈
* 普安(戊申已巳)
* 达摩笈多(庚戌戊寅) 智正
智舜(庚戌甲子)
* 僧裕
* 洪遵(辛亥丙辰戊辰)
* 赵昌
* 灌顶(辛 (第 0005b 页)
设仪。命延授以八戒。群臣以次授讫。方
炎威如焚。而大雨沛然。帝悦。自是每入朝。必亲手奉
御膳供之○召 智正法师。
住胜光寺。颇有声誉(本传)
智舜禅师。初事稠公。居白鹿十载。专习定观。或妄念
卒起。即剌腹流血。由 (第 0067a 页)
大智禅师虑之。而廓以禅林之度。由是资之。而少林
之风。至今蔼然于天下。

吾欲天下祖堂中。以达磨大 智正
其位。以开山传次者陪之。贵来者尊其始。而归
其大。岂不然乎。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十月初一日立。 (第 0312c 页)
宫闱所重。非常可比。尚不
容僣越。今也一女大士。略有世缘。沙门之流。百意奉
承。不知其耻也。

昔者 智正法师。
住终南山圣相寺。二十八年不涉世
缘。凡有著作。弟子智现。执纸笔立侍。随出随书。曾不
赐座。一日足跛心 (第 0374b 页)
起。
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浊。

* 杂要篇
** 四依部

夫根钝时浇。信坚难具。行浅德劣。 智正
易述。要须机教
相符。文理洞备。故经曰虽诵千章。不行何益。今立正义。
须凭宗意。教有权实。行有昏明。 (第 0172c 页)
堂应机接物大用现前不存轨则一语一默一锥
一拶决千古之犹豫断未了之公案敲枷打锁起死
回生为黎民福成差别 智正
是没量大人境界非凡
小可知也果到与么田地不虚黄檗山中一面矣舍
此别作生涯弃本逐末则直指之道莫辩耳何故 (第 0282c 页)
诃萨。故能
显说法性圣行解脱观者。令一切菩萨一切
众生如说修行。愿令习学如来圣行圣性三
密金刚菩提正 智正
见如来秘密法性解脱观
门。次第修行令證诸佛一切种智圣力方便
如来加持成就菩提速得圆满。是故释迦牟 (第 074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