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韩琦北宋 1008 — 1075
全宋诗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
宝元初西夏事起,为陕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著,与范仲淹并称“”。
庆历三年(一○四三)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
嘉祐元年(一○五六)枢密使三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英宗即位,仍为相,封魏国公
神宗立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
不久再次经略陕西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复请归相州
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
后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
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
有《安阳》五十卷。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台刻《安阳》为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吴充北宋 1021 — 1080
全宋文·卷一六九七
吴充(一○三一——一○八○)字冲卿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未冠,中宝元元年进士高第,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
庆历八年,诏集贤校理
太常博士同知太常礼院
至和元年,出知高邮军
二年,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
历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
英宗立权盐铁副使
熙宁元年,除知制诰
知审刑院权三司使,为翰林学士
三年,为右谏议大夫,拜枢密副使
八年,进枢密使
九年,代王安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元丰三年三月,罢为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
四月,卒,年六十,谥正宪
著有《熙宁详定军马敕》五卷、《枢密院时政记》十五卷。
李清臣吴正宪公充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七)、《宋史》卷三一二本传。
陈睦北宋 ? — 1085
全宋文·卷一七○一
陈睦(?
——一○八五)字子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嘉祐六年进士第二
治平中秘书丞
三年诏举馆阁才学之士,刘攽、李常、李清臣辈首被选擢,除秘阁校理
熙宁中提举两浙常平,以丞相曾公亮荐迁提点刑狱
八年,兼监察御史,后判登闻鼓院
元丰初起居舍人、直昭文馆奉使高丽
还,权判刑部,进史馆修撰,迁鸿胪少卿
七年宝文阁待制、知广州
八年直龙图阁、知潭州,卒,赠少保
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一引《苏州府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六二、二八八、三二四、三四六、三六一等。
孙洙北宋 1031 — 1079
全宋文·卷一六九九
孙洙(一○三一——一○七九)字巨源真州扬子(今江苏仪徵东南)人,锡子。
羁丱能文,十九岁登进士第,补秀州司法参军,调杭州于潜县
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一时传写摹印,曰《经纬集》(又称《孙贤良进卷》,共十卷)。
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秘书丞,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与王安石不合,出知海州
寻干当三班院,进知制诰
元丰初兼直学士院,以作《澶州灵津庙碑文》擢翰林学士
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
撰《褒恤杂录》三卷、《褒题集》三十卷、《张氏诗传》一卷。
李清臣孙学士洙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五,残),衢本《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上官均北宋 1038 — 11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8—1115 【介绍】: 邵武人字彦衡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
北京留守推官,迁监察御史里行
元丰中为窦莘明冤,谪知光泽县
哲宗元祐初复为监察御史,遇事敢言,论罢青苗法,裁冗官,劾去蔡确张璪李清臣,罢诗赋取士。
徽宗时累迁给事中,反对尽循熙宁元丰法度,出知永兴军
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夺职,政和中龙图阁待制致仕。
有《曲礼讲义》、《广陵文集》等。
杨畏北宋 1044 — 11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2 【介绍】: 洛阳人,祖籍遂宁字子安
进士
王安石之学,除西京国子监教授
神宗元丰时官至监察御史里行
哲宗元祐初司马光之德,及死,又薄之。
吕大防刘挚善,助大防,又攻苏颂范纯仁
侍御史
哲宗亲政,转倡熙丰新法,阴结章惇,官至吏部侍郎
因附惇之政敌李清臣安焘,出知真定府
徽宗崇宁中入元祐党籍。
后表白于蔡京,被援引出党籍。
为人倾危反复,人讥之曰“杨三变”。
欧阳献北宋
全宋诗
欧阳献字元老哲宗元祐中田端彦同入李清臣幕(《五总志》)。
黄庭坚曾跋其诗(《山谷》卷二六《跋欧阳元老诗》)。
今录诗二首。
钱遹北宋 1050 — 11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0—1121 【介绍】: 婺州浦江人字德循
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通判越州,至校书郎
徽宗崇宁初,为殿中侍御史,劾曾布援元祐旧党,挤绍圣忠贤。
侍御史,进中丞,请治元符末大臣废刘后事,韩忠彦曾布李清臣黄履等皆坐贬。
蔡京取青唐议,籍元祐党。
屡为言者所疏,以述古殿直学士致仕。
方腊攻占婺州,逃奔兰溪,为方军所杀。
路昌衡
全宋文·卷二五七一
路昌衡字持正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进士元丰二年太常博士四年开封府司录参军
八年江淮发运
元祐元年陕西转运副使,继知广州,徙荆南潭州庆州
绍圣中召为卫尉大理卿,迁工部侍郎
元符元年宝文阁待制知开封府
出知瀛州,徙永兴军,进直学士、知成都
徽宗朝,坐李清臣狱事,责居郢州
起知滁州定州、复知开封府,徙南京留守
又坐前上书事,落职入党籍,卒。
见《宋史》卷三五四本传。
贺铸北宋 1052 — 11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2—1125 【介绍】: 卫州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孝惠皇后五代族孙。
神宗熙宁中恩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
哲宗元祐六年,以李清臣苏轼等荐,改承事郎
徽宗立通判泗州,徙太平州,因不得志,于大观中致仕,退居苏、常。
家中藏书万卷,手自校雠。
工诗文,尤长于词。
有《东山乐府》、《庆湖遗老集》。
全宋诗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
唐贺知章为远祖,因自称越人
初以外戚恩为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
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
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
又以荐复起,管勾杭州洞霄宫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
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
善为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
诗亦为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
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
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
参校清乾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六七三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卫州(治今河南淇县)人。
孝惠皇后之族孙。
喜谈当时事,可否不少假借,人以为近侠。
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
尤长于度曲。
娶宗室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
元祐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
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
退居吴下,稍务远引事故。
家藏书万馀卷。
手自校雠,以是杜门将遂其老。
所为词章,往往传播人口。
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存)传世。
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彭汝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饶州鄱阳人字岩老
彭汝砺弟。
进士
曾布荐,累擢殿中侍御史,由是附
历官侍御史
徽宗初,为劾罢门下侍郎李清臣,遂得谏议大夫
鞫赵谂反狱,穷其党与。
又参预重兴元祐党案,使司马光以下复贬。
失位,罢知泰州,寻谪濮州团练副使
后以显谟阁待制卒。
李昭玘北宋 ? — 11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南人,字成季自号乐静先生
少与晁补之齐名,为苏轼所知。
进士
李清臣荐,累官提点京西京东路刑狱,坐元符党夺官。
徽宗时召为太常少卿
崇宁初,以改元丰敕条,罢主管鸿庆宫,入党籍中。
居闲十五年,寓意书画。
晚知歙州,辞不行。
有《乐静集》。
全宋文·卷二六○五
李昭玘(?
——一一二六),字成季钜野(今山东钜野)人,少与晁补之齐名,为苏轼所知。
元丰二年进士第,除徐州教授
李清臣荐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加秘阁校理
通判潞州,入为开封推官,累官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坐元符党夺官。
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为陈次升所论,出知沧州
崇宁初,罢职主管鸿庆宫,遂入党籍中,閒居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
晚知歙州,辞不行。
靖康初,复以起居舍人召,已卒。
绍兴初,追复直徽猷阁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赵鼎臣北宋 1070 — ?
全宋诗
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
生于神宗熙宁初(一○六八?)。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调真定府户曹参军,以亲老不赴。
绍圣中,复举宏词科,曾官越州
李邦直真定,辟为僚属。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官度支员外郎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出知邓州
未几召为太府卿
有《竹隐畸士集》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赵鼎臣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陈元龙清 1652 — 1736
维基
陈元龙(1652年—1736年)字广陵、,号乾斋高斋广野居士谥文简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县(今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榜眼及第。
祖先本高姓,过继到陈姓。
康熙二十四年,登进士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
当时左都御史郭琇弹劾高士奇,牵连到陈元龙,称其与高士奇联宗,结为叔侄,招纳贿赂,康熙帝就要罢免陈元龙高士奇
高士奇的年龄与官职都在陈元龙之上,陈元龙上疏奏辩:“臣家本来就出自于高姓,族谱明明白白记著。
如果说臣要去交结高士奇,为甚么反而是高士奇称臣为叔父?
”此后事情得到清白,命其恢复职位,此后累升至侍读学士
康熙四十二年,再升为詹事府詹事,因父亲生病而乞养归。
此后授翰林院掌院学士
康熙五十年,升任吏部侍郎,后授广西巡抚
当时广东歉收,广西米价高,其派遣官员抵达湖南去买米平价。
康熙五十四年,修建兴安陡河闸,保护两广地区运输。
此后在省城扩养济院立义学,创育婴堂,建仓贮谷。
康熙五十七年,升任工部尚书
康熙六十年,调任礼部尚书
雍正帝继位后,命其守护景陵
雍正七年,与左都御史尹泰同授额外大学士,寻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后因广西公费亏空等事,免除文渊阁大学士职位。
雍正十一年,以老乞休,加太子太傅致仕,令其子编修邦直归侍养。
乾隆元年去世,赐祭葬,谥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