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吴充北宋 1021 — 10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0 【介绍】: 建州浦城人字冲卿
吴育弟。
仁宗宝元元年进士
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以严见惮,作《六箴》以献。
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
英宗立权盐铁副使
神宗即位,为知制诰同知谏院
河北水灾、地震,为安抚使、进检校太傅枢密使,代王安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虽与安石连姻而不同意其变法。
数遭同列困毁,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
全宋诗
吴充(一○二一~一○八○)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育弟。
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七),调谷熟主簿
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改知太常礼院
出知高邮军,徙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
英宗立权盐铁副使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知制诰知谏院,改知审刑院权三司使,为翰林学士
三年,拜枢密副使
八年,进检校太尉枢密使
王安石为姻家,然政见与安石不同,请召还司马光等人。
安石去,遂代为相,遭王圭蔡确等困毁。
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卒,年六十。
谥正宪
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一六九七
吴充(一○三一——一○八○)字冲卿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未冠,中宝元元年进士高第,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
庆历八年,诏集贤校理
太常博士同知太常礼院
至和元年,出知高邮军
二年,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
历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
英宗立权盐铁副使
熙宁元年,除知制诰
知审刑院权三司使,为翰林学士
三年,为右谏议大夫,拜枢密副使
八年,进枢密使
九年,代王安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元丰三年三月,罢为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
四月,卒,年六十,谥正宪
著有《熙宁详定军马敕》五卷、《枢密院时政记》十五卷。
李清臣吴正宪公充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七)、《宋史》卷三一二本传。
主要活动
  • 1038年,进士
  • 1050年-105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礼院
  • 1053年-105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吏部南曹
  • 1054年-1055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 1055年-105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群牧判官
  • 1057年-105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1061年-1063年,京西路襄阳/洛阳(湖北省襄阳市/河南省洛阳市),京西路转运使
  • 1063年-1064年,淮南路待考(待考),淮南路转运使
  • 1065年-1066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河东路转运使
  • 1066年-106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副使
  • 1068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
  • 106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刑院
  • 1068年-106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谏院
  • 1068年-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1069年2月罢知谏院1070年7月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 1068年-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使,1070年9月除枢密副使
  • 106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尚书都省
  • 106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寺
  • 106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国子监
  • 106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都水监
  • 1069年-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官院
  • 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
  • 1070年-107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1075年4月除枢密使
  • 107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群牧使
  • 1075年-107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使,1076年10月加同平章事
  • 1076年-108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1080年3月辞疾,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