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蒋晞颜南宋
全宋诗
蒋晞颜,生平不详。
昆山杂咏》排名在范周前,当是徽宗高宗时人。
陈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无锡人字伯修号濯缨居士
少孤,受业胡瑗之门。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
王安石荐,除太学正
苏轼甚厚善。
徽宗蔡京等专权,斥司马光等为奸党,令州县皆立党人碑,时守天台,将州倅所立之碑击碎,辞职而归。
卒年八十一。
释法具南宋
全宋诗
释法具字圆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徽宗高宗时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化庵湖海集》二卷,已佚。
事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
今录诗十七首。
俞观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州象山人字大任
俞夔子。
高宗绍兴初应诏诣阙上书,特授德安府录事参军
十二年进士
徽宗钦宗北去,观能裒集君臣孝弟事曰《孝弟类鉴》上之,授江阴军教授,改秩而卒。
全宋文·卷三八○四
俞观能字大任号妙高居士
象山(今浙江象山)人。
夔子。
绍兴初应诏诣阙上书,特授德安府录事参军
旋登进士第
授审察江阴军教授,改秩而卒。
见《宝庆四明》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
李资谅
全宋诗
李资谅初名资训高丽仁州人
睿宗朝官刑部侍郎枢密院知奏事。
奉使如宋,徽宗赐宴睿谋殿。
归国后迁刑部尚书枢密院使
事见《高丽史》卷九五。
胡拂道北宋 1106 — ?
全宋诗
胡拂道(一一○六~?
),字贡臣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
七岁应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童子科。
徽宗召入禁中,命赋《宫女睡》诗(清道光万年县志》卷九)。
刘混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晋陵人
幼遇异人,授以咒术,治病辄验,徽宗闻而召之。
后居茅山赐号葆真冲和先生
刘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南安人字普公
工诗及草书。
徽宗召入禁中,问孰师,对曰无师,不称旨而退。
晚年困踬,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
全宋诗
刘涛字普公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一作南安(今福建南安西北)人(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四)。
昌言曾孙(同上书作昌言孙)。
工诗及草书。
苏轼尝跋其书,谓奇逸多才。
徽宗召入禁中,以不称旨而退(《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二)。
晚年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
明弘治《八闽通志》卷六七有传。
今录诗四首。
刘著北宋末金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金时舒州皖城人字鹏南号玉照老人
宋宣政末进士
入金历仕州县。
年六十余始入翰林,为修撰。
忻州刺史
全宋诗
刘著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北)人。
皖城有玉照乡,晚年自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故乡之意。
徽宗宣政末进士,北方土地沦陷后入金,历知州县。
年六十馀始为翰林院修撰,未几出知遂武,官终忻州刺史
事见《中州》卷二。
今录诗二十四首。
字鹏南舒州皖城人
宣政末进士第,归朝,预铨调碌碌州县,年六十馀始入翰林充修撰,出守武遂,终于忻州
章惇北宋 1035 — 11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5—1106 【介绍】: 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
仁宗嘉祐四年进士
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
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
元丰二年参知政事
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
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轼等所劾,黜知汝州
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
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
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
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
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湖州
全宋诗
章惇(一○三五~一一○五)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苏州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九),耻名位于侄衡下,委敕而出。
再举甲科,调知商洛县
神宗熙宁初,历湖南湖北察访使,入为右正言知制诰直学士院,出知湖州
十年(一○七七),入为翰林学士乾道临安》卷三),知审官院。
元丰三年(一○八○),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四年,出知、定三州。
五年,召拜门下侍郎
哲宗即位知枢密院事,旋黜知汝州提举洞霄宫
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徽宗立封申国公,为山陵使
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崇宁二年(一一○三),改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改湖州
四年卒,年七十一。
政和三年(一一一三),追赠太师
东都事略》卷九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八、实录《章丞相传》、《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五
章惇(一○三五——一一○五)字子厚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嘉祐二年进士,耻出侄衡下,四年再登甲科,调商,与苏轼游。
熙宁初王安石用为编修三司条例官经制北江群蛮,命为湖南、北察访使。
召还,擢知制诰直学士院、判军器监
因言者论,出知湖州,徙杭州,入为翰林学士
元丰三年,拜参知政事,罢知蔡州,历陈、定二州,五年召拜门下侍郎
哲宗即位知枢密院事
宣仁听政,驳司马光所更役法,黜知汝州
哲宗亲政,起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复熙、丰之政,力排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天下怨愤。
徽宗初,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徙睦州
崇宁四年卒,年七十一。
著有《导洛通汴记》一卷(存)、《熙宁新定孝赠式》一五卷、《元符敕令格式》一三四卷。
见《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卷二○三、二○四《艺文志》二、三。
罗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达州人自号观光山人
以刚直闻名乡里。
游太学,进孙吴二书,徽宗特命为武学谕
徽宗亲临武学,百官齐集,蔡京于坐谈兵,众皆恭听,唯仰视屋角蔑视之,以此忤,被夺官。
邢皇后宋 1106 — 11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39 【介绍】: 宋高宗后。
开封祥符人
邢焕女。
高宗康王时所聘。
金人入京师,从三宫北迁。
徽宗曹勋归,后脱所佩金环付,以与康王早相见为愿。
高宗即位,遥册为皇后
后卒于五国城,金人秘之,高宗中宫以待者十六年。
显仁太后回銮,始闻,谥懿节改谥宪节
张景脩北宋
全宋诗
张景脩字敏叔常州(今属江苏)人。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
神宗元丰末饶州浮梁县(《石林诗话》卷中)。
后两为宪漕,五典郡符,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终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
有《张祠部集》,已佚。
事见《中吴纪闻》卷三。
今录诗二十七首。
赵构南宋 1107 — 11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87 【介绍】: 即宋高宗字德基
徽宗第九子。
宣和初封康王
钦宗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
李纲宗泽抗金主张,从黄潜善汪伯彦南迁避敌之议,先退至扬州,继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
镇压钟相、杨么等起义。
一度任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
为求和,与宰相秦桧设计收诸大将兵权,杀害岳飞,割地、称臣、纳贡于金。
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赵慎
太上皇帝
在位三十六年。
有《翰墨志》。
全宋诗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
初封蜀国公广平郡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封康王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使金,得还。
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
后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
在位三十六年,建元建炎绍兴
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传位于孝宗赵慎,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
谥曰圣神武文孝皇帝庙号高宗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著有《翰墨志》一卷,今存。
事见《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纪》。
 宋高宗诗,据《宝庆会稽续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赵构(1107—1187)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
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精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得晋人神韵,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帖,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陆游:"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
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 著有《翰墨志》一卷,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全宋文·卷四四三九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韦贤妃
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
大观二年封广平郡王
宣和三年进封康王
靖康元年冬,被诏使河北,至磁州,不进,转赴相州,拜河北兵马大元帅,开帅府
二年夏,闻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遂南赴南京应天府
五月,即帝位,改元建炎
史称南宋
初用李纲为相,宗泽守汴,力谋恢复。
然性素怯懦,拒绝李纲宗泽抗金主张,复用黄潜善汪伯彦逃跑之议,初退至扬州,继渡江奔杭州
三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被迫退位,政变平,复位。
寻为金人穷追至浙东海中,不得已,复任用岳飞吴玠韩世忠刘锜等抗金名将,击退金人,还驻临安府,遂以为行都。
然猥懦猜忌,坐失事机,相秦桧,杀岳飞,收诸大将兵权,乞和于金,于绍兴十一年与金订立割地、称臣、纳贡之屈辱和议,偷安忍耻达二十馀年。
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孝宗,称太上皇帝
后累上尊号曰「光尧寿圣」。
在位三十六年,年号二:建炎绍兴
淳熙十四年崩,年八十一。
喜书法。
著有《翰墨志》一卷(存)、御集一百卷。
见《宋史·高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玉海》卷二八等。
吴居厚北宋 1038 — 11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8—1114 【介绍】: 洪州人初名居实字敦老
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神宗熙宁元丰间,历武安节度推官提举河北常平、京都转运副使,擢京都转运使
奉行新法,工于算计,收盐铁羡息钱数百万;于莱芜利国两监铸钱,岁得十万缗;又请铸大铁钱二十万贯佐陕西军需,累受褒奖。
哲宗元祐初被劾以苛刻聚敛,贬成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
起为江淮荆浙发运使,进户部尚书知开封府
徽宗朝累官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知枢密院事
出知洪州卒。
全宋诗
吴居厚(一○三七~一一一三)初名居实字敦老洪州(今江西南昌)人。
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潭州攸县主簿,迁知安州景陵开封咸平县。
神宗熙宁初武安军节度推官
元丰间提举河北西路常平,迁京东转运判官,升副使都转运使
哲宗元祐初成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
绍圣初起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召拜户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
坐事罢知和州
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复知开封,进中书门下侍郎,以老为东太一宫使。
出知亳州洪州,徙太原,复还知枢密院事
政和三年卒于知洪州任,年七十七。
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事见《丹阳》卷一二《枢密吴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八
吴居厚(一○三七—一一一三)初名居实字敦老洪州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嘉祐八年进士及第
熙宁初为武安节度推官,奉行新法尽力,计劳得大理丞
转补司农属。
元丰初提举河北西路常平三年,为京东转运判官五年,改副使
以增羡,擢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
八年,以罪降知庐州,再责授成州团练副使,徙知苏州
绍圣中,起为江淮等路发运使
三年,召拜户部侍郎尚书
元符二年,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改知永兴军
三年,罢知和州
崇宁初,复尹开封二年,拜尚书右丞,进中书门下侍郎
大观中,为资政殿学士、东太一宫使。
出为亳州洪州,徙太原,留使佑神观。
复还,迁知枢密院
政和三年,以武康军节度使知洪州,卒,年七十七。
开府仪同三司
著有文集一百卷、奏议一百二十卷。
事详葛胜仲枢密吴公墓志铭》(《丹阳》卷一二)、《东都事略》卷九七、《北宋经抚年表》卷四及《宋史》卷三四三本传等。
李之仪北宋 1038 — 11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沧州无棣人字端叔号姑溪居士
之纯从弟。
神宗元丰年间进士
师事范纯仁
后从苏轼定州幕府
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徽宗初,提举河东常平
坐草纯仁遗表及行状,编管太平州,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
卒年八十余。
能文,尤工尺牍,苏轼谓入刀笔三昧。
有《姑溪居士集》等。
全宋诗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
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为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
哲宗绍圣初苏轼定州,辟为管勾机宜文字
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
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
元符元年(一○九八)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
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
久之,徙唐州
官终朝请大夫
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
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为底本。
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李之仪(1038-1117) 字端叔晚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一说乐寿河北献县)人。
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全宋文·卷二四○九
李之仪字端叔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
颀子,之纯从弟。
进士及第,曾任河中府万全县权知开封府开封县
元丰中曾入呼延幕府,为折可适所知。
六年十二月杨景略奏辟使高丽
元祐中枢密院编修官,与苏轼兄弟游。
及第几三十年,乃于元祐八年苏轼辟,主管定州安抚司机宜文字
绍圣四年原州通判
元符二年监内香药库,以苏轼荐辟,「为奸臣心腹之党」放罢。
崇宁元年提举河东常平,坐为范纯仁草《遗表》,并作《行状》,除名勒停,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久之,徙唐州
政和三年九月,以与杨姝踰滥及以杨姝所生男为己子,自管勾成都府玉局观除名勒停。
卒于重和元年(是年作有《祥瑛上人字序》)以后,年八十馀。
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李之仪传》,《宋史》卷三四四《李之仪传》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四九一、五一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九、六七之二六、六八之二九。
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朱京北宋 1038 — 11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昌南丰人字世昌
朱轼子。
博学淹贯,登进士甲科
教授亳州应天府,入为太学录
神宗数召见论事,擢监察御史
风神峻整,见者惮而目为真御史
坐论事失实,谪监兴国军盐税。
后累官至国子司业
全宋诗
朱京(约一○三八~一一○一),字世昌南丰(今属江西)人。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明正建昌府志》卷一五)。
教授亳州应天府,入为太学录
监察御史
以事谪监兴国军盐税。
湖北西、江东转运判官提点淮西刑狱。
哲宗元符初,迁国子司业,辞不拜。
徽宗初立,复命之,踰月而卒。
宋史》卷三二二、《史新》卷一○三有传。
今录诗三首。
吕希哲北宋 1039 — 11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9—1116 【介绍】: 寿州人字原明
吕公著子。
少师焦千之石介胡瑗,后复师程颢程颐张载
弃科举,一意古学。
以荫入官,管库近十年,后除兵部员外郎
哲宗绍圣初,出知怀州
坐元祐党贬和州居住。
徽宗即位,知单州,召为光禄少卿
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邢州
有《吕氏杂记》。
全宋诗
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
公著长子。
学者称荥阳先生
以荫入官,为崇政殿说书
哲宗绍圣初,出知太平州(《紫微诗话》)。
会党论起,以秘阁校理怀州,俄谪居和州
元符末,起知单州(同上书)。
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改光禄少卿,以直秘阁曹州
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领宫祠,羁寓淮、泗间十馀年,卒。
今存《吕氏杂记》二卷。
事见《伊洛渊源录》卷七,《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希哲字原明公著子,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
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学,复从二程张载游。
不事科举,以荫入官,久滞管库,乃判登闻鼓院
元祐六年兵部员外郎七年,以范祖禹荐,为崇政殿说书八年右司谏。
绍圣党论起,分司南京,居和州
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
力请外,以直秘阁曹州
崇宁元年党祸再起,夺职知相州,徙邢州
罢为宫祠,羁寓淮泗十馀年,卒。
著有《发明义理》(存)、《吕氏杂记》(存)。
宋史》卷三三六《吕公著传》有附传。
赵士培南宋 1108 — 11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53 【介绍】: 宗室,字公美
赵允让曾孙。
弱冠为贵州团练使
徽宗北迁,次洺州东,诸宗室议欲遁还据城,谋未就而金兵围合,皆散走。
士珸至磁州招义兵解洺州围,力战破之,入城守御,以大炮碎敌攻具,计擒其首领,敌围遂解。
官终平海军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
卒谥忠靖
赵植北宋 1108 — ?
全宋诗
赵植(一一○八~?
),徽宗十二子(《宋史》卷二四六)。
徽宗大观二年(一一○八)武定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吴国公
政和三年(一一一三)改授检校太保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进封信都郡王,后改莘,靖康之变,随二帝被虏北去(《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