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谢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人字润夫
徽宗宣和间京师,以相字言人祸福,徽宗召见,赐金带。
高宗时秦桧,死于戍所。
赵舒翘晚清 1848 — 19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1 【介绍】: 陕西长安人字展如
同治十三年进士
光绪间官至刑部尚书,充军机大臣兼任顺天府
义和团起,赴涿州探虚实。
迎合端王、刚毅,主抚用拳民。
八国联军陷京,随慈禧太后西安
和议成,以祸首赐自尽。
维基
赵舒翘(1848年—1901年)字展如号琴舫晚号慎斋陕西长安县人晚清大臣。
八国联军后,庚子拳乱时支持义和团杀害外国人,八国联军时随慈禧西逃,后在《辛丑和约》第二条被指为战犯应予赐死,由此自尽多次但未死,被岑春煊命士兵将之闷死。
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光绪八年(1882年)起,历任刑部员外郎湖广司郎中安徽凤阳知府浙江温州道、浙江布政使
二十一年,任江苏巡抚
二十三年,内召入,任刑部左侍郎礼部左侍郎次年刑部尚书
二十五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兼管顺天府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庚子拳乱爆发,与大学士刚毅奉旨调查回奏。
赵认为「拳匪不可恃」,但屈从刚毅,遂提出「抚而用之,统以得帅,编入行伍」、「因势利导」的招安政策。
二十六年,八国联军陷燕京,随慈禧太后逃至西安
辛丑条约》签订时,联军指赵为拳乱「祸首」,逼清政府严惩。
慈禧太后把赵的「革职留任」,改「交部严惩」,再改「斩监候」,最后定「斩立决」。
西安绅民闻讯,连署为赵请命,愿以全城之命,保其免死。
太后不敢将其押往刑场,怕引发民变,命「赐死于其门第」,令陕西巡抚岑春煊监督执行。
赵素来体健,试吞黄金、吞鸦片、服砒霜,十几个小时皆不死,痛苦不堪。
岑春煊施以「糊加官」,命武士以烧酒喷纸,糊其七窍方才窒息身亡。
朱广汉北宋
全宋诗
朱广汉和州(今安徽和县)道士,曾冒雍孝闻之名走江淮间。
宣和初京师,得幸,徽宗谓其人可及林灵素之半,赐姓名朱广汉(《梁溪漫志》作木广漠)。
高宗绍兴中会稽之天长观。
事见《玉照新志》卷一。
今录诗二首。
林叔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德惠,一作懿文
徽宗朝进士。
高宗建炎四年,为慈溪,廉明刚直。
金兵破明州,立蒋安义为守。
叔豹率乡兵入城,杀安义
绍兴元年,为秘书省正字
监察御史江东转运副使
莫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人字养正
徽宗宣和间游太学,以文鸣京师
就特科出仕,初为县丞
高宗绍兴间右朝奉郎饶州浮梁县景德镇税,擢知通化军
工诗,词尤婉丽。
有《卧驼集》。
全宋诗
莫蒙字养正青镇(今浙江桐乡县西北)人,一作霅川(今浙江湖州)人(《全宋词》册二)。
徽宗宣政间游太学,后应特科出仕。
曾为县丞高宗绍兴间景德镇税,擢知通化军(《全宋词》册二)。
有《卧驼集》十卷,已佚。
事见《万姓统谱》卷一二○。
王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颍州汝阴人字性之自称汝阴老民人称雪溪先生
记问赅洽,长于宋朝故事,藏书近万卷。
迪功郎
高宗建炎四年权枢密院编修官,纂集《祖宗兵制》,书成改京官,赐名《枢庭备检》。
绍兴五年右承事郎太府寺丞
曾撰补《七朝国史》,诏给札奉御九年上补录等,在奉祠中特迁一官。
后书为秦桧所沮不克成。
以言秦桧徽宗陵名不当得罪。
十三年湖南安抚司参议任上献《太玄经解义》。
另有《默记》、《雪溪》等。
全宋诗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尝从欧阳修学。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
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
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
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
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八卷(今存五卷)等。
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
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
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全宋文·卷三九九二
王铚字性之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昭素之后。
善属文,记问该洽,尤长宋代故实。
南渡后寓居剡中,自称汝阴老民
建炎四年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官,纂集先朝兵制。
绍兴中太府寺丞,后以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九年,上《元祐八年补录》、《七朝史》,特迁一官。
湖南安抚司参议官,复上《太玄经解义》及《祖宗八朝圣学通纪论》。
著述颇丰,今存《雪溪》、《默记》、《王公四六话》、《补侍儿小名录》等。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三、崇儒五之三四、《紫微集》卷三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七四、一二五、一四九、一五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宋史》卷二○六、四六五,《宋史翼》卷二七,《宋诗纪事》卷四三,《宋元学案补遗》卷四。
戴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人
工画翎毛花竹。
曾入阁供奉,因求画者甚众,徽宗封其臂,不令私画,故传世者少。
邓椿
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双流人字公寿
邓洵武孙。
历官通判
于绘画名迹,多所闻见。
取画坛可传可载者,起熙宁七年,止乾道三年,撰成《画继》。
全宋诗
邓椿字公寿双流(今属四川)人。
孝宗乾道间知州
撰《画继》十卷。
事见《金石苑》册四。
全宋文·卷五○○二
邓椿字公寿成都府双流(今四川双流)人,洵武孙。
仕至通判
撰《画继》十卷(存)。
见《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部」《宋徽宗池塘秋晚图》范逾跋,《宋诗纪事补遗》卷五二。
房伟
全宋文·卷三八一七
房伟号坐忘居士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徽宗朝在世,以儒学知名,著有《坐忘居士集》。
洪迈夷坚志》丙集卷二,魏了翁鹤山大全集》卷五一《坐忘居士房公文集序》等。
何宏中宋 1097 — 11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59 【介绍】: 代州人字定远号通理
徽宗宣和元年武举进士
滑州韦城
汴京为金所围,独韦城不下。
后为河东河北统制接应副使,以粮尽被俘。
金人欲授以官,坚辞。
久之放归,为道士以终。
长于诗文。
有《成真集》、《通理集》。
全宋诗
何宏中(一○九七~一一五九)字定远自号通理先生
先世居雁门(今山西代县),后移居忻州(今山西忻县),遂为忻州人
家世从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殿试策中第,调滑州韦城
金兵围东京,附近州县均失守,独韦城不下,以功擢武节大夫河东河北路统制接应使。
后孤守银冶,粮尽被俘,囚居金西京(今山西大同),始终不屈。
晚年为道士,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年六十三。
著有《成真集》、《通理集》,已佚。
事见《中州》卷一○。
宏中字定远,先世居雁门,叔祖青,出武弁,任忻州兵马使,因家焉。
祖行宣,西游遇仙不返。
宣之子子奇、子霖政和中,中武举高科。
子奇,秉义武州宣宁
子霖,忠翊、郎,守丰州安丰砦,皆没王事。
定远子奇子也。
幼倜傥,仪观秀整,雅以奇节自许。
宣和末,方贼扰江、浙,定远太学武举进士陈破贼三策,徽宗褒谕,谓非近日言事者所可比。
已而破贼如定远,遂知名。
宣和元年集英殿试,中第二,调滑州韦城
汴京被围,州郡多避走,独韦不下。
兵退,统制武汉英奏辟,钦宗御札召赴军前,以路塞不果,因请兵真定宣抚司
副帅种师中兵已溃,宣抚司定远汉英守银冶路。
既而太原破,西路无完城,定远等提兵并山而东,将赴援京师
汉英战死,定远收合散亡,立山棚七十四所,号令所及千里,而远艰食数月,人不敢相食。
诏以为武节大夫河东河北路统制接应使。
是后,国朝兵日盛,所守唯银冶一城而已。
帅府募人,生致定远
天会五年二月,粮尽被擒,大帅昭刺怜其忠,解缚授以官。
定远投牒于地曰:我常以此物诱人出死力,若辈乃欲以此吓我耶!
帅嘉其不降屈。
又问:欲还乡否,定远谋南奔,阳以愿归为言。
会监送使臣有先与定远相攻劫者,愬之,囚西京府君二年
帅一日召之,授以官,又不拜。
使之充军,亦不从。
取家属填城黄龙府,益偃蹇不行。
帅怒,褫衣欲斩之。
定远忻然就戮,曰:得死所矣。
拥之,已数十步,帅终不忍。
召还,问:尔授官不愿;充军,又不行;填城,又不行。
斩,又不惧,毕竟欲如何?
定远徐曰:生死在公,奚问为?
帅怒,解系西京狱。
得州人保任者数十族,乃放归,请为黄冠
神霄宫废,道士旧以徽宗为东华君,将毁其像。
定远为起紫微殿,迁像事之。
年六十三,正隆四年,病殁。
自号通理先生
所著成真、通理二集,藏于家。
州将傅慎微几先赠诗云:故人何定远,造物不虚生。
骨骼棱棱瘦,诗篇字字清。
世皆尊道义,我独见忠诚。
尊酒分携后,何时盖复倾。
其馀与朱少章辈唱酬甚多,皆为所推重,载之墓碣之阴。
朱翌宋 1097 — 11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7 【介绍】: 舒州怀宁人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
徽宗政和八年进士
溧水簿。
高宗时,历秘书少监中书舍人,预修《徽宗实录》。
以不附秦桧,谪居韶州,倡明理学。
死,起为秘阁修撰,历知严州宁国平江等州府,官至敷文阁待制
有《灊山》、《猗觉寮杂记》。
全宋诗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号灊山道人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晚年定居鄞县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赐同上舍出身。
溧水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秘书省正字实录院检讨官秘书少监,试起居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七、一三八),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擢中书舍人实录院修撰(同上书卷一四一),寻以言事忤秦桧,责韶州居住(同上书卷一四二)。
二十五年,起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同上书卷一七○、一八○、一八五)。
孝宗乾道三年卒。
有《灊山文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作集四十五卷,诗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
另有《猗觉寮杂记》二卷行于世。
事见《宝庆四明》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
 朱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灊山集》为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载上子。
政和八年赐同上舍出身。
绍兴六年,为敕令所删定官
八年,除正字九年,迁校书郎
十年,守祠部员外郎,历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实录院修撰。
十一年,以忤权臣,责授左承事郎将作少监分司西京韶州居住。
二十五年,起复左承议郎,充秘阁修撰,后历知宣州平江府
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
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
著有文集四十五卷、《五制集》一卷、诗集三卷(存)、《猗觉寮杂记》一卷(存)。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六之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二、一三五、一三七、一三八、一四一、一七○、一八四、一八五,《宝庆四明》卷八。
曹勋宋 1098 — 11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74 【介绍】: 颍昌阳翟人字公显,一作功显号松隐
曹组子。
以父恩补承信郎
徽宗宣和五年进士甲科
钦宗靖康初閤门宣赞舍人,从徽宗北迁,过河十余日,帝出御衣书领中,命间行诣康王
高宗建炎初南京,进御衣书,请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归,执政不从,出于外,九年不迁。
绍兴中副使二使金,迁保信军承宣使枢密副都承旨
又拜昭信军节度使
孝宗朝加太尉
卒谥忠靖
有《北狩见闻录》、《松隐》。
全宋诗
曹勋(一○九八?
~一一七四),字公显,一作功显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以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二三)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仍为武官。
靖康之变从徽宗北迁,至燕山,受密旨间行诣康王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南京,以建言忤执政,出于外。
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副刘光远使金,中途还,又充馆伴副使
未几,为报谢副使使金,十二年至金,得请还梓宫及太后
十三年,兼枢密副都承旨
十五年奉祠
二十五年,起知閤门事干办皇城司
二十九年,再为称谢副使使金。
三十年提举万寿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一四二、一四四、一五○、一五三、一七○、一八五)。
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提举皇城司(《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八二)。
淳熙元年卒,年七十馀。
遗著由子耜辑为《松隐》,《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四十卷。
事见《攻愧集》卷五二《曹忠靖公松隐集序》,《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曹勋诗,以《嘉业堂丛书》据旧刻本所刊《松隐文集》为底本,校以旧钞本(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四库本多残,且佚原书第十四卷(实佚大部分,卷中几首诗并入第十三卷),而旧抄本第十四卷亦与底本全异。
因彼此都不明所自,兹将旧钞本第十四卷诗编为第二十四卷。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二○○
曹勋(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显号松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以父恩补承信郎
宣和五年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
靖康初閤门宣赞舍人勾当龙德宫,除武义大夫
徽宗北迁,被命自燕山遁归,建炎元年南京,以御衣所书进入,建议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海道归。
执政难之,出于外,九年不得迁。
绍兴十一年奉命使金,金许还梓宫及太后
二十九年昭信军节度使
孝宗朝加太尉提举皇城司开府仪同三司
淳熙元年卒。
年七十七。
著有《松隐文集》(存)、《北狩见闻录》(存)。
见《宋史》卷三七九本传。
广州部人
全宋诗
广州部人,与周穜同时(《舆地纪胜》卷八九)。
全粤诗·卷二五
广州部人,《舆地纪胜》:周穜徽宗朝知广州,番舶以象犀香珠呈样,一无所受,终任不至舶务
及归,部人赋诗送行,有句云云。
事见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九。
释德止北宋 1100 — 1155
全宋诗
释德止(一一○○~一一五五)号青谷俗姓徐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
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赐号真际,敕住江州圆通寺(《五灯会元》卷一四)。
后居庐山叠石庵
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年五十六。
嘉泰普灯录》卷九有传。
有《清谷诗集》,已佚(《舆地纪胜》卷二五)。
今录诗三首。
德止禅师者。
世居历阳金紫。
徐闳中之季子也。
法绍宝峰阐提照禅师
简州人
妙龄游方。
谒芙蓉楷公于大洪
有得而去。
及楷公辞大观之诏。
而婴难。
自三吴急趋从之。
于途中大悟
楷公遂以投子之谶而系
丹霞淳辈为伯仲。
淳之视师。
犹子也。
是师与真歇了宏智觉
又雁行焉。
师生十岁。
不肯知书。
多私夜坐。
喜公昼寝。
其父戏目师。
为懵然子。
然师双瞳绀碧。
神光射人
出语间合圣诰。
其父又钟爱之。
异于诸子。
尝称于门客曰。
吾懵然不懵也。
师弱冠梦异僧授偈四句。
已而有以南安岩主像遗之者。
其傍所载。
即向梦所授之偈也。
自是持念不忘。
一切世典过眼即罢之。
年二十。
随父任漕西洛
每闭阁凝坐。
或连朝不许进食。
人俱怪其所为。
一夜拟吹灯就寝。
大悟
连吐数偈。
其一曰。
不因言句不因人。
不因物色不因声。
夜半吹灯方就枕。
忽然者里已天明。
于是啸歌自若。
人益怪之。
其父欲授师世职。
师固让于从兄。
乃告父曰。
某方将脱世纲。
不著三界。
岂复刺头于名利场中。
遂力求出家。
其父知师志决。
不可以章绶绾也。
乃旌师祝发。
苾刍戒。
游方数载。
名振京师
政和间
机投阐提照公于楚南。
宣和三年辛丑
徽宗皇帝真际师号赐之。
壬寅
江州圆通席虚。
朝旨以补之。
辞圆通。
而居泐潭。
师遂应诏
代主圆通。
圆通当匡庐之名刹。
诸山耆德尚未足师名。
领院日。
俱往观之。
升座拈提。
众耳皆耸。
其语曰。
山僧二十年前。
两目皆盲。
了无所睹。
唯是闻人说道。
青天之上。
有大日轮。
三千大千世界。
无有不遍之处。
筹策万端。
终不能见。
二十年后。
眼光惭开。
又值天色连阴。
浓云乱涌。
方观察
上下推穷。
见云行时。
便于行处作计较。
见云住时。
便于住处立窠臼。
正如是间。
忽遇著个多知汉问道。
莫是要见日轮么。
何不向高山顶上去。
山僧却徵宅道那里。
是高山顶上。
他道。
红尘不到处。
是诸仁者好个端的消息。
还会么。
长连床上佛陀耶。
又曰。
昨夜黄面瞿昙。
将三千大千世界来。
一口吞尽。
如人饮汤水。
踪迹不留。
应时消散。
当尔时。
诸大菩萨声闻罗汉。
及与一切众生。
尽皆不觉不知。
唯有文殊普贤瞥然觑见。
虽然得见。
渺渺茫茫。
恰似向大洋海里。
头出头没。
诸人且道。
是甚么消息。
若也简点得破。
许你顶门。
具一只眼。
师住圆通
今古法门。
所积之废。
无不备举。
而整顿之。
然以身度人。
使人易行。
矫清卖高之条。
师弗取也。
选职任事。
以德不以才。
尝叹曰。
宁缺人而废事。
过在一时。
若能事而败化。
则遣臭万世矣。
以故衲子游泳于圆通。
如鱼相忘于江湖。
南宋绍兴五年乙卯示寂。
阇维烟𦦨所及。
悉有设利。
诸方称师身后佛事。
与宝峰照公
皆乘大愿而来者也。
照公先于建炎二年示寂。
其阇维亦得设利无数。
舌齿不坏。
师之设利。
塔于司空山
分窆叠石原。
照公设利。
则塔泐潭之西峰矣。
赵桓北宋 1100 — 11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0—1161 【介绍】: 即宋钦宗
徽宗长子。
大观二年封定王政和五年立为太子
宣和七年,金兵入侵时即位。
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被迫起用抗战派李纲,击退金兵。
但仍屡向金屈辱求和,许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次年,金兵陷汴京,与徽宗及后妃等被俘北去,在位一年又四月。
北宋亡。
高宗绍兴中,死于金五国城
全宋诗
钦宗赵桓(一一○○~一一六一)徽宗长子。
哲宗元符三年生。
初名亶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更名烜,又改今名。
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立为皇太子
六年,纳妃朱氏。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二月受禅即位,改元靖康
元年(一一二六),金人南下;闰十一月汴京陷。
二年三月,金人立张邦昌楚帝,胁徽、钦二帝及二后等北行。
五月康王即位南京,是为高宗,遥上尊号曰孝慈渊圣皇帝
绍兴三十一年五月,讣闻;七月,上尊谥曰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事见《宋史》卷二三《钦宗本纪》。
全宋文·卷四二一三
钦宗赵桓(一一○○——一一五六)徽宗长子。
初名亶封韩国公建中靖国元年进封京兆郡王
崇宁元年二月更名烜十一月改今名。
大观二年进封定王政和三年太保五年立为皇太子七年,受禅。
时金兵入侵,起用李纲等抵禦金军。
后向金求和,许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靖康元年十一月东京沦陷,许割河北河东
二年二月,与徽宗等被俘北去。
金主亮正隆元年(宋绍兴二十六年)六月卒于五国城,年五十七。
绍兴三十一年追上庙号曰钦宗
在位一年又四月,年号靖康。
见《宋史》卷二三《钦宗纪》,《金史》卷五《海陵王纪》。
黄集
全宋文·卷三三一九
黄集字长孺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徽宗世。
钱忱南宋 ? — 11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1 【介绍】: 杭州临安人,徙居开封字伯诚
钱景臻子。
哲宗常使侍左右。
徽宗喜其靖恭,除泸川节度使
高宗时赐御书“忠孝之家”四字,进开府仪同三司
官至少师封荣国公
卒年八十余。
全宋文·卷三一二五
钱忱(?
——一一六一),字伯诚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徙居开封
吴越王俶五世孙,景臻子。
神宗时庄宅副使
建中靖国元年,特授西上閤门使
政和三年,转武宁军节度观察留后
绍兴四年,以右金吾卫上将军复为检校少保泸州节度使
十五年封荣国公
二十七年告老。
三十一年九月卒,年八十馀。
宋史》卷四六五有传。
又见《宋会要辑稿》帝系八之五五、五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六、七九、一五四、一七七、一八五、一九二等。
江楶
全宋文·卷三○三六
江楶,哲宗、徽宗朝在世。
李士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蓟丘人,字仲芳
工画山水人物,师李伯时
尤善摹宋徽宗墨戏。
章楶北宋 1027 — 11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102 【介绍】: 建州浦城人字质夫
章频孙。
以荫补孟州司户参军
英宗治平四年进士
知县、提仓、提刑转运使
哲宗元祐初直龙图阁庆州,败夏人于环州城下。
绍圣四年渭州,帅四路兵出胡芦河川,建平等二城,环庆鄜延河东熙河诸路相继拓境筑城,以迫西夏
元符元年袭溃围攻平夏之夏军,俘其悍将。
议和,擢枢密直学士
徽宗同知枢密院事,后授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
卒谥庄简,改庄敏
全宋诗
章楶(一○二七~一一○二)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以荫为孟州司户参军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知陈留县
提举陕西常平京东转运判官提点湖北刑狱。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权成都府路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六)。
历知越州(同上书卷三九九)、庆州广州渭州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拜同知枢密院事
崇宁元年罢为中太一宫使,卒(《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三,礼四一之二○),年七十六(《全宋词》册一)。
谥庄简
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一五六五
章楶(一〇二七——一一〇二),字质夫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以荫入官,为孟州司户参军
治平二年试礼部第一,擢知陈留县,历提举陕西常平京东转运判官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
元祐初庆州
继知同州应天府广州,徙江淮发运使
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
泾原四年,凡创州一、城砦九,立边功为西方最。
徽宗立,徙知河南,拜同知枢密院事
崇宁元年以疾乞罢,卒,年七十六。
右银青光禄大夫谥庄简改谥庄敏
有《杏花村集》,今佚。
宋史》卷三二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