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王希羽中唐 829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池州人
昭宗天复元年,与曹松刘象柯崇、郑希颜同登进士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榜”。
秘书省正字
后与杨夔康骈客于田𢽏。
卒年约八十左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9—? 一作王羽,误。
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一作池州人,恐非是)。
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知贡举,特放希羽刘象曹松柯崇、郑希颜等五人进士及第
五人年皆老大,时号“五老榜”。
昭宗特下诏授五人官,希羽秘书省正字
后与杨夔康軿杜荀鹤等为宣州田頵客。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八、路振《九国志》卷三、《唐才子传》卷九。
希羽与诗人杜荀鹤友善。
大顺二年(891)荀鹤进士及第希羽赋诗以贺。
原有诗1卷,《全唐诗》存诗1首。
刘象中唐 832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2—?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孤寒,宣宗大中时即举进士,然屡试未第。
僖宗蜀时亦随驾入
已有文名,梁震曾投文请益。
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知贡举,以已70岁,特放其与曹松王希羽柯崇、郑希颜等人进士及第
时5人年皆老大,号为“五老榜”。
昭宗特下诏授五人官,太子校书
生平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八、《鉴诫录》卷九、《唐诗纪事》卷六一、洪迈容斋三笔》卷七。
擅诗,所作《咏仙掌》一诗最为人所称道,称象为“刘仙掌”。
全唐诗》存刘象诗10首。
杨守亮晚唐 ? — 8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3 【介绍】: 曹州人本姓訾,名亮
初从王仙芝
杨复光江西,养为假子。
杨复恭收复京师守亮以战功多,拜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复恭败,依守亮
李茂贞等劾守亮纳叛人,请以镇兵讨之。
昭宗诏削守亮官爵。
守亮败,为韩建所获,槛车送京师斩首。
杨复恭晚唐 ? — 8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4 【介绍】: 闽人字子恪
本姓林
宦官杨玄翼养子,杨复光从兄。
略涉学术,监诸镇兵。
因参与镇压庞勋,自河阳监军入为宣徽使,擢枢密使
田令孜,下迁飞龙使
黄巢长安僖宗出居兴元,复为枢密使,代令孜左神策军中尉封魏国公
僖宗崩,定册立昭宗,加金吾大将军,遂操纵朝政。
大顺二年,诏复恭致仕,居商山别宫。
或告其父子谋乱,神策军使李守节率卫兵攻之,遂走兴元,北奔太原
华州韩建兵所获,执送京师,斩首于市。
孙揆晚唐 ? — 8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 【介绍】: 博州武水人字圣圭
孙逖五世从孙。
进士,辟户部巡官
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京兆尹
昭宗李克用,以为兵马招讨制置宣慰副使,既而更昭义军节度使,以本道兵会战。
克用伏兵刀黄岭,执,厚礼将用之,大骂不屈,克用怒,使以锯解之,詈声不辍至死。
释清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屈字明中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
幼投天台国清寺出家,18岁受戒,后即住寺。
学通三教,尤长于天台三观之说。
宣宗大中初曾入长安
大中七年(853)作诗送日僧圆珍归国。
后声闻日隆,远近求谒,为避喧嚣而逃往翠屏山独栖。
昭宗时赐紫衣,后无疾而终。
宋高僧》卷二〇有传。
《全唐诗逸》录诗2句,出《智證大师传》。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字明中
临海屈氏子。
生则手足有网缦相。
逮成童。
颇神俊。
志笃出家。
父母莫之沮。
乃事国清寺元璋律师以究研经律。
年十八获登具戒。
天台三观之旨。
儒林百氏之书。
诗章字画。
槩臻其妙。
邦伯輶轩每向风造谒焉。
檀币即回入常住。
其徒请畜以备不虞。
曰吾恨未能舍头目髓脑耳。
大中初
教法再兴。
朝京师谒集贤学士柳公权书寺额。
得大钟藏经以归。
七年江南荐饥。
殍踣相望。
僧众悉就食他往。
独禅坐静室中。
谓其徒曰。
汝如不死。
候秋熟时。
当击磬起我。
其徒不敢违。
至秋击磬。
定果起。
尝赴乡里斋。
夜雨涨溪。
波湍迅涌。
难度而远约二十里所。
主人以为观必不至。
而顷刻在坐。
略无沾濡泥淖状。
非得神足。
恶能尔。
声誉四播。
瞻礼日益至。
避喧于翠屏山之兰若焉。
久之众请为州僧正
复阳狂以逃。
太守杜雄以其行。
闻于朝。
赐紫伽梨。
网滋不乐。
后以无疾终。
释清观
字明中
临海人也。
姓屈氏
初诞弥手足指间有幕蹼属相著焉。
佛经所谓网漫相也。
迨为童孺神俊挺然。
乃有出尘之志。
遂诣国清寺投元璋律师执侍瓶钵。
非父母不沮之。
若迦楼罗鸟啄几万重围矣。
年十八纳形俱法。
良由善根深植悟解天然。
台岭教文洞明三观。
兼得深定神异通感皆莫我知少览百家弥通三教。
仍善属文长于诗笔。
凡其邦伯輶轩皆响风造谒。
则持重若严君焉。
见则畏伏。
秖就几杖以待贵士。
或施财宝皆回入常住。
罄无私畜。
或曰。
贵人所施皆充别施。
何不己用耶。
对曰。
恨未能舍头目
况世财乎。
大中初天下寺刹中兴。
入京请大钟归寺鸣击。
并重悬敕额。
集贤院学士柳公权书题也。
复有诗序送其东归。
复请藏经归寺。
大中癸酉江表荐饥殍踣相望。
遂并粮食施之。
山僧物外度荒。
自入室禅定。
谓弟子曰。
汝如不死至禾黍熟时。
当以磬引我出。
果如其言。
明岁方从定起矣。
一旦溪南人命观斋食。
可去寺二十里馀。
其夜溪涧泛溢无人可渡。
不来。
顷刻而至且无淹湿。
作用可知也。
人皆异之。
远近瞻礼日别盈满。
喧扰可厌。
乃逃往翠屏山兰若独栖。
天台山众列请为僧正
乃佯狂隐晦。
州牧杜雄遂奏昭宗宣赐紫衣。
闻之若愁思不乐。
后无疾而终焉。
孙儒唐末 ? — 8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2 【介绍】: 唐末河南人
初隶忠武军为裨校。
黄巢起事,以兵属秦宗权都将
僖宗光启元年东都,继陷郑州河阳,遂称节度使
杨行密扬州宗权使副其弟宗衡争淮南诱斩宗衡,得众数万,号土团白条军
文德元年,破扬州,纳款于汴,昭宗检校司空
谋先定江南,卑辞厚贿结朱温,温荐授淮南节度使
陷常、、苏等州,所至焚掠,驱丁壮妇女渡江,杀老弱为食。
后与杨行密相攻,军溃,被俘死。
柯崇晚唐 838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8—? 一作柯宗
闽(今福建)人。
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主文曹松王希羽刘象、郑希颜均登进士第,五人年皆老大,时号“五老榜”。
昭宗特降恩旨,诏授太子校书
后归闽卒。
事迹见《唐摭言》卷八、洪迈容斋三笔》卷七、《唐诗纪事》卷六五。
全唐诗》存诗2首。
韦庄唐末至五代 836 — 9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910 【介绍】: 唐末五代时京兆杜陵人字端己
韦应物四世孙。
少孤,家贫力学,能诗善词,为“花间派”词人。
僖宗广明元年,应举长安,适值黄巢攻占长安,兵火交作,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一时著名,人称“秦妇吟秀才”。
昭宗乾宁元年进士第,授校书郎
旋以左补阙宣谕两川,遂留蜀事王建
前蜀称帝,开国制度,皆所定,累官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成都,访得杜甫草堂旧址,乃屋其上以居。
有《浣花集》、《浣花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6—910,有生于847、857、860等说 字端己谥文靖,后人因称韦端己韦文靖
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
远祖韦待价,相武后,四世祖韦应物(夏承焘说)。
幼居樊川,侨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后移居虢州与洛北乡间。
晚年居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遗址,后人又称“韦浣花”。
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曾长期流落江南
应试多次,昭宗乾宁元年(894)始中进士
释褐为校书郎
三年后,谏议大夫李询诏使蜀,聘为判官随行。
光化三年(900),除左补阙,曾奏请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追赠进士及第或赠官。
天复元年(901)为西蜀王建掌书记三年以蜀使朝贡京师
天祐三年(906)西蜀安抚副使,劝王建称帝,以功拜相。
武成三年(910)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
晚年崇佛,家供维摩居士
生平事迹散见《十国春秋》本传、《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一〇及《北梦琐言》、《蜀梼杌》等书,诗中亦有自叙。
今人有年谱数种,以夏承焘韦庄年谱》为翔实。
韦庄为晚唐五代重要词人与诗人。
其词今存50余首,清艳绝伦,被称为“初日芙蓉春日”(周济《止庵论词杂著》),与温庭筠齐名,史称温韦,为花间派之代表词人。
其诗今存300余首,主要写诗人流离飘泊之经历与离别思乡之情绪,对黄巢起义前后之战乱有较真实之描写。
其中以《秦妇吟》最为有名,诗人因之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今人颜廷亮、赵以武辑有《秦妇吟研究汇录》。
韦庄诗风清丽飘逸,“体近雅正”(《唐音癸签》卷八),近体诗尤为后人称道。
其七律,明胡震亨称曰“条畅”,清贺裳赞曰“秾丽”。
七绝造诣尤高,于晚唐诗人中仅次于杜牧李商隐
但也有人讥韦诗“浅薄”(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义乏闳深”(胡震亨语)。
全唐诗》录存韦庄诗6卷,《全唐诗外编》补收2首。
韦庄之作品,生前已由其弟韦蔼编成《浣花集》,今存者已非原编。
而经今人向迪琮校订之《韦庄集》最为完备。
注本有李谊韦庄集校注》、聂安福韦庄集笺注》。
韦庄光化三年编成《又玄集》3卷,为今存“唐人选唐诗”之重要选本。
唐诗汇评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今陕西西安)杜陵人
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黄巢攻陷长安作长诗《秦妇吟》,人称“秦妇吟秀才”。
后浪迹河南吴越江西荆湖等地。
乾宁元年(894),登进士第,任校书郎
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使蜀。
还,任左补阙光化三年,奏请追刚李货、贾岛进士及第
天复元年王建辟为掌书记
召为起居舍人留之,遂终身仕
王建称帝,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官终吏部侍郎平章事
工诗,词名尤著。
天复三年弟蔼曾编其诗近千首为《浣花集》。
今《浣花集》十卷,仅存诗二百馀首。
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
全唐诗》编诗六卷。
词学图录
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
京兆杜陵人
成都曾居杜子美草堂故址,故名其集曰《浣花集》。
词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韦
词存55首,在《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中,王静安辑《浣花词》一卷。
字端己
见素之后。
乾宁中进士第
判官
左补阙
主为西川节度副使
昭宗宣谕两川。
遂留掌书记
寻擢起居舍人
安抚副使
蜀主开国。
左散骑常侍
判中书门下事
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武成三年卒。
谥文靖
作品评论
(韦)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
江西湖南,所在曾游。
举目有山河之异,故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怨之文,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
《汇编唐诗十集》
仲言云:韦庄晚唐中最超,其七绝有类盛唐者,律诗虽不甚雄,亦是可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汝询曰:韦庄晚唐中最超,律诗虽不甚雄,亦是可讽。
韦端己体近雅正,惜出之太易,义乏闳深。
《诗源辨体》
韦庄律诗七言胜于五言……绝句在唐末诸人之上。
钝吟云:韦相诗声调高亮,不用晚唐人细碎苦涩工夫,是此书律诗法也。
韦诗调响,与晚唐诸家不同,大略不宜多,才弱也。
七言四韵平平说去,遒警动人。
韦庄晚唐之末,稍为官样,虽亦时形浅薄,自是风会使然,胜于“咸通十哲”多矣。
韦端己秦中吟》诸乐府,学白乐天而未到。
《闻再幸梁洋》、《过扬州蒋帝庙》诸篇,学李义山温方城而未到。
然亦唐末一巨手也。
《五七言今体诗钞》
西昆诸公之拟玉溪,但学其隶事耳,殊滞于句下,都成死语,其馀宋初诸贤,亦皆域于许浑韦庄辈境内。
《东目馆诗见》
韦庄流丽中感慨顿挫,语关飞动。
其源出于元稹,有排比之能,无温丽之采。
专为律体,时代所尚,章台清瑟,秀发遥音;七古开宕,犹存初体。
《诗学渊源》
)诗典雅绮丽,风致嫣然,七绝则王建李益之亚也。
郑畋唐 824 — 8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882 【介绍】: 荥阳人字台文
郑亚子。
进士第,以书判拔萃擢渭南
宣宗时刘瞻为相,荐入翰林学士知制诰
僖宗立,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荥阳郡侯
乾符六年,因与卢携相诟,罢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次年凤翔陇西节度使,时黄巢攻陷东都,统军大破之。
司空、兼门下侍郎
后因行军司马李昌言夺其军自为留后,乃弃军去,引疾辞官。
诏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罢政事。
卒谥文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4—882,—说卒于886 字台文排行大荥阳(今属河南)人。
桂管防御经略使郑亚之子。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18岁中进士,22岁以书判拔萃登科。
曾任校书郎渭南、万年知制诰中书舍人梧州刺史等职。
僖宗昭宗朝两次入相。
参与镇压黄巢军。
暴病,卒于陇州,赠太尉
谥文昭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唐诗纪事》卷五六等。
史称“文学优深,器量宏恕,美风仪,尤能赋诗。
“(《旧唐书》本传)有《玉堂集》5卷,失传。
全唐诗》存诗17首,断句2,《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题1。
唐诗汇评
郑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
会昌二年(842),登进士第,释褐校书郎汴宋节度推官
六年,登书判拔萃科,授渭南直史馆
大中中,因父亚与李德裕交厚,废斥十馀年。
咸通中,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十年,贬梧州刺史
僖宗即位,召还;乾符元年,拜相。
广明元年,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
以抗击黄巢功,加同平章事,充京西诸道行营都统,进检校司空
成都行在,复相,以疾不拜,改太子少保,卒。
有《玉堂集》五卷,《凤池稿草》、《续凤池稿草》各三十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十六首。
全唐诗补逸
郑畋字台文荥阳人
补诗一首。
字台文
桂管观察使亚之子。
会昌二年进士
乾符中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僖宗上尊号。
中书侍郎
门下侍郎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
封荥阳郡侯
中和三年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
罢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
卒年六十三。
太尉
又赠太傅
昭宗时追赠司徒
谥文昭
作品评论
咸通中中书侍郎平章事刘瞻,以清俭自守,忠正佐时……时路岩韦保衡恃宠忌之,出荆南节度使,中外咸不平之。
翰林承旨郑畋为制词,略曰:“早以文学叠中殊科,风棱甚高,恭慎无玷。
而又僻于廉洁,不尚浮华,安数亩之居,乃非己有;却四方之贿,唯畏人知”云云。
韦、路大怒,贬梧州刺史
公(按指郑畋)之篇什,可以糠秕颜、谢,笞挞曹、刘。
卢知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幽州范阳人字子谟
卢简能子。
进士及第,补秘书省正字
萧邺辟为掌书记,入迁右补阙,出为饶州刺史,政绩卓著,累进中书舍人
僖宗时官至户部尚书太子太师
昭宗刘季述所幽禁,知猷感愤卒。
为人器度浑厚,善书,文辞赡丽。
李溪晚唐 ? — 8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95 【介绍】: 江夏人字景望
李鄘孙。
进士
博学多通,文章秀绝。
累迁吏部郎中,兼史馆修馔,拜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昭宗时户部侍郎,迁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聚书至多,手不释卷,昭宗爱其才。
终遭王行瑜等所杀。
司徒谥文
好学,世号“李书楼”,著文章及注解诸书传甚多。
字景望
江夏人
大中十三年进士
累迁吏部郎中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黄巢之乱。
河阳
入拜户部侍郎
礼部尚书
景福二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崔昭纬素疾
刘崇鲁裂其麻。
左授太子少傅
乾宁初复相。
罢为太子少师
李茂贞拥兵犯阙。
杀之都亭驿
司徒
谥曰文
徐延休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会稽人字德文
唐乾符间进士
昭宗石门,无学士随从,左右或言延休工文辞,即召见,命草诏,昭宗善之。
及还长安,不得用。
后依钟传洪州杨行密江西,得延休,归授义兴县
累官至光禄卿江都少尹
陆希声晚唐 ? — 8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人
精通《》、《春秋》、《老子》。
善书。
义兴
召为右拾遗
累擢歙州刺史
昭宗闻其名,召为给事中,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在位无所轻重,罢为太子太师
卒谥文
有《春秋通例》、《道德经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 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
初为岭南从事,后隐居义兴自号君阳遁叟
僖宗乾符初召为右拾遗,累迁歙州刺史
昭宗大顺初召为给事中
乾宁二年(895)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未几,罢为太子少师
李茂贞兵犯京师,避难病卒。
谥文
生平见《新唐书》卷一一六、《宣和书谱》卷四、《唐诗纪事》卷四八。
希声博学善属文,其诗以七绝为主,尤以《阳羡杂咏》19首为著名。
其《梅花坞》诗尤为杨慎所称赏,以为“乃‘疏影暗香’之先鞭也”(《升庵诗话》卷一〇)。
亦精于正书。
所著颇多,《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颐山诗》1卷、《道德经传》4卷等,均已佚。
全唐诗》存诗22首。
希声
苏州吴人
商州刺史郑愚表为属。
召为右拾遗
擢累歙州刺史
昭宗时入为给事中
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太子少师罢。
卒赠尚书左仆射
谥曰文
崔昭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河人字子信
崔昭纬兄。
懿宗咸通八年进士
乾符中,历司勋员外郎
昭宗朝,官至礼部尚书
李裕晚唐 ? — 9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4 【介绍】: 唐昭宗长子。
封德王,继册为皇太子
昭宗遇弑之日,同时被杀,投尸水中。
恭宪皇后唐 845 — 870年7月1日
简介
太原人,王氏,唐昭宗李晔生母。
咸通年间,得到宠幸,获封韩国夫人
生昌宁公主寿王李杰唐昭宗李晔)和睦王李倚。
咸通十一年(870年)七月一日,薨于大内,时年二十六岁,追赠德妃
唐昭宗继位,追尊生母为太后,上谥号为恭宪皇后
李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僖宗朝,为黔中经略使,在镇四年,颇有政声。
移为桂管观察使
昭宗中,屡迁大理卿
乾宁二年黔中王建肇荆南成汭交兵,以为使赴黔中宣慰。
雷满晚唐 ? — 9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1 【介绍】: 朗州武陵人
本渔师,有勇力,荆南节度使高骈擢为裨将
后逃归,聚众千人,自为帅,号“朗团军”。
后居朗州昭宗以为武贞军节度使
累官至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偓唐末 840 — 9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0—923 【介绍】: 唐末京兆万年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
昭宗龙纪元年进士
历迁中书舍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
宰相韦贻范遭母丧,李茂贞贻范还相,执不草麻。
及帝自凤翔还,处决机密,甚合帝意,屡欲相之,皆固让。
朱温所恶,累贬邓州司马
后召还故官,不敢入朝,挈其族避闽,依王审知而卒。
工诗,其诗多写艳情,称“香奁体”。
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金銮密记》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4—923,生年—作842 字致尧(《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一作致光(《新唐书》本传)。
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其父韩瞻李商隐联襟。
韩偓幼年即席赋诗,李即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称赏。
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登第
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
曾与宰相崔胤定策诛宦官刘季述,深为昭宗信任,屡欲拜相,固辞之。
朱温专权,恨不附己,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徙邓州司马
后召复原官,不敢入朝,举家入闽依王审知而终。
生平详见《十国春秋》本传、《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
韩偓生逢乱世,诗作多与时局离乱有关,如《乱后至近甸有作》、《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感事三十四韵》、《避地寒食》等。
南依王审知后,仍多故园之思,如《故都》、《中秋杨学士》等。
他如怀古、咏物、写景等诗,均有可诵之作。
《遁斋闲览》称其作“词致婉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
南依王审知后“其词凄楚,切而不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潘子真诗话》)。
早年所作《香奁集》,人或以为“丽而无骨”(《许彦周诗话》)。
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六以为和凝作,假名韩偓,后人已辨明此说之非。
其《已凉》《重游曲江》等作,清丽可诵。
诗集以四部丛刊《玉山樵人集(附香奁集)》为通行。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
唐诗汇评
韩偓(844-923?
),字致免一云字致光
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韩瞻之子,小字冬郎,十岁能诗,李商隐赠诗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句。
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佐河中暮。
召乞左拾遗
乾宁末,以刑部员外郎凤翔节度掌书记
光化中,自司勋郎中侍御史知杂翰林学士,迁左译议大夫中书舍人、兵户二部侍郎学士承旨
昭宗数欲以为相,皆辞让。
天复三年,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徙邓州司马
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仅不敢归朝,入闽依王审知,卒。
有《韩偓诗》一卷、《香奁集》一卷、《金銮密记》五卷,今存《香奁集》。
后人辑有《韩轮林诗集》(或名《玉山樵人集》)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
京兆万年人
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人称香奁体
王静安辑《香奁词》一卷。
字致光
京兆万年人
进士
佐河中幕府
召拜左拾遗
累迁左谏议大夫
宰相允判度支
表以自副。
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
昭宗幸凤翔。
兵部侍郎
承旨
朱全忠恶之。
濮州司马
再贬荣懿
邓州司马
挈其族南依王审知
卒。
作品评论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韩偓为诗极清丽,有手写诗百馀篇,在其四世孙奕处……庆历中,予过南安见奕,出其手集,字极淳劲可爱。
高秀实又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
”时李端叔意喜韩偓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
秀实云:“动不得也,动不得也。”
周紫芝《书韩承旨别集后》
渥()为唐末宗社颠隮之际,窜身于戈戟森罗之中,虽扈从重围,犹复有作。
当是之时,独能峥嵘于奸雄群小之间,自立议论,不至诡随,唐史臣称之,以谓有一韩渥尚不能容,况于贤者乎?
则知渥非荏苒于闺房衽席之上者,特游戏于此耳。
薛季宣《香奁集叙》
为诗有情致,形容能出人意表……富才情,词致婉丽。
张侃《跋楝词》
之诗,淫靡类词家语,前辈或取其句,或剪其字,杂于词中。
欧阳文忠尝转其语而用之,意尤新。
韩偓在唐末粗有可取者,如“沙头有庙青林合,驿步无人白鸟飞”、“细水浮花归别浦,断云含雨入孤村”、“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五言如“鸟啼深不见,人语静先闻”,虽神气短缓,亦微有深致。
其《秋夜忆家》绝句云:“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悲泣到天明。
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凄楚可悲,亦善于词者。
若“挟弹少年多害物,劝君莫近五陵飞”,又“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是直讪耳。
诗人比兴扫地矣。
自号“玉山樵人”,工诗,有集一卷。
又作《香奁集》一卷,词多侧艳新巧。
韩致尧冶游情篇,艳夺温、李,自是少年时笔。
翰林及南窜后,顿趋浅率矣。
《诗源辨体》
韩偓《香奁集》皆裙裾脂粉之诗,高秀实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
”愚按:诗名《香奁》,奚必求骨?
但韩诗浅俗者多,而艳丽者少,较之温、李,相去甚远。
《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韩致光香奁秀丽,别自情深。
《古欢堂集•论七言律诗》
温飞卿韩致光辈,比事联词,波属云委,学之成一家言,胜于生硬干酸者远矣。
《唐诗笺注》
韩偓韦庄,亦宗中唐,而砥柱晚唐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
性情既挚,风骨自遒。
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
其在晚唐,亦可谓文笔之鸣凤矣。
变风变雅,圣人不废,又何必定以一格绳之乎!
纪昀《书韩致尧<香奁集>后》
《香奁》一集,词皆淫艳,可谓百劝而并无一讽矣。
然而至今不废,比以五柳之闲情,则以人重也。
著作之士,惟知文之能传人,而不知人之能传文,于此亦可深长思矣。
……《香奁》之词,亦云亵矣。
然但有悱恻眷恋之语,而无一决绝怨怼之言,是亦可以观其心术焉。
纪昀《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致尧诗格不能出五代诸人上,有所寄托,亦多浅露。
然而当其合处,遂欲上躏玉溪樊川,而下与江东相倚轧,则以忠义之气发乎情,而见乎词,遂能风骨内生,声光外溢,足以振其纤靡耳。
然则,诗之原本不从可识哉?
韩致尧《香奁》之体,溯自《玉台》。
虽风骨不及玉溪生,然致尧笔力清澈,过于皮、陆矣。
何逊联句,瘦尽东阳,固不应尽以脂粉语植场也。
《七言律诗钞》
韩致光哀音怨乱,不害其为丹山雏凤。
《蛾木编》
晚唐许用晦曹尧宾韩致尧罗昭谏诸人,专为近体,古意寖哀。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唐末七言律,韩致尧为第一,去其香奁诸作,多出于爱君忧国,而气格顿近浑成。
《石园诗话》
韩致尧……富于才情,词旨靡丽。
初喜为闺阁诗,后遭故远遁,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
《唐七律诗钞》
诗至晚唐,各体俱不振,独七律不乏名篇。
韩致尧完节孤忠,苍凉激楚之音,洵属一时无两。
《东目馆诗见》
韩致尧身遭杌捏,激而去国,托之香奁,具有寄意。
即论艳体,亦是高手。
其源出于李益卢纶,而专思律体,柔姿婉骨,最工言情。
末遭乱离,故忧爱词多,虽于诗格少衰,要自情芳可选。
《唐宋诗举要》
北江曰:晚唐韩致尧为一大家,其忠亮大节,亡国悲愤,具在篇章,盖能于杜公外自树一帜。
《诗境浅说》
致尧少年,喜为香奁诗。
其后节操岳然,诗格亦归雅正。
《唐人绝句精华》
以香奁诗得名一时,《唐诗纪事》以为五代和凝嫁名,葛立方韵语阳秋》据《香奁集》中《无题》诗序证为作,许学夷《诗源辨体》又举出吴融《无题》三首,与《香奁集》中《无题》诗同韵,断定香奁非和嫁名。
晚唐诗有两种:一沿白居易新体乐府道路,诗中多寓讽刺,流为宋代以议论为诗;一效温、李绮丽之体,而有香奁一类之作,流为五代之闺情词。
盖风气推移有如此者,不足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