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赵佶北宋 1082 — 11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1135 【介绍】: 即宋徽宗
宗子,哲宗弟。
绍圣三年封端王
元符三年即位。
蔡京主国事,定司马光苏轼等百余人为奸党,皆予贬谪。
崇奉道教,大兴道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又穷极土木,采寻民间奇花异石,称“花石纲”。
遣使浮海,约金攻,以夺回燕云之地。
宣和七年,金兵灭辽后南下。
惧而传位钦宗,自称“太上皇”。
钦宗靖康二年,为金人俘虏北去,后死于五国城
在位二十六年。
工书,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传世。
擅画,有《芙蓉锦鸡》等存世。
又能诗词,有《宣和宫词》等。
全宋文·卷三五四三
宋徽宗赵佶(一○八二——一一三五),神宗第十一子。
哲宗即位封遂宁郡王
绍圣三年封端王
五年,加司空,改昭德彰信军节度
元符三年正月哲宗崩,无嗣,遂即位。
初欲调和新旧党争,旋以绍述神宗为国策。
穷极土木,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是以群小竞进。
约金攻,致金师深入,遂传位太子,尊为道君太上皇帝
靖康末为金人俘虏北去,后崩于五国城
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六: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徽宗博通百艺,书画尤工,自成一家,书称瘦金体。
有《千字文卷》、《芙蓉锦鸡》、《池塘秋晚》等传世。
能诗词,善著述,有集百卷,今存《御注西升经》等及近人所辑《宋徽宗诗》、《宋徽宗词》。
见《宋史》卷一九至二二《徽宗纪》,《玉海》卷二八。
钦宗朱后北宋
全宋诗
钦宗朱后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伯材
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为皇太子妃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钦宗即位,立为皇后(《宋史》卷二三《钦宗本纪》)。
靖康二年(一一二七),与徽、钦二帝俱被金人胁持北迁,不知所终。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尊号曰仁怀皇后
善画山水花鸟,每画识以印文曰朱氏道人
东都事略》卷一四、《宋史》卷二四三有传。
今录诗二首。
吴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汀州清流人字正仲
哲宗绍圣四年中弘词科。
钦宗靖康中翰林学士承旨
金兵至,力主割地和议。
汴京陷,首引金使检视府库,督索太子,且为传旨立张邦昌,人讥之为“捷疾鬼”。
任伪同知枢密院事尚书左丞相
高宗立,责永州安置,绍兴二年,复贬南雄州
优古堂诗话》题为所著。
全宋诗
吴幵字正仲汀州清流(今属福建)人。
初为澶州司理参军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宏词科(《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五)。
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为宗正少卿,以言者论放罢(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二九)。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以给事中兼资善堂赞读(同上书方域三之二三)。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翰林学士承旨(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二九)使金被留,金人议立张邦昌,令其往返传导指意,京师人谓之捷疾鬼。
二年张邦昌立楚,以之权尚书左丞相(《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四)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六月,夺龙图阁学士,责授昭化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
七月,移韶州(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七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四)。
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送南雄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二)。
十四年,赦还,寓居赣上(同上书卷一五二)。
有《优古堂诗话》一卷传世。
宋史翼》卷四○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九
吴幵(一○六七——?
),字正仲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人。
丰进士绍圣四年复中宏词科
宗正政和中出守山阳
靖康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扈从钦宗入金营,金人遣其邀徽宗出城及督取后妃、诸王,又传金人意旨欲立张邦昌,往返数次,京师人谓之捷疾鬼。
邦昌即位,权同知枢密院事
建炎初罢,充龙图阁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寻夺职,安置永州
绍兴二年再贬南雄州居住。
著有《漫堂随笔》(存)、《优古堂诗话》一卷(存)。
见《桂州永福县赵君墓志铭》,《宋诗纪事》卷三四,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九二。
谭稹北宋
全宋文·卷三○四○
谭稹徽宗内侍
宣和二年两浙制置使方腊四年常德军节度使为太尉五年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旋加检校少傅
六年太尉
建炎改元,诏与蔡京童贯等永不收叙。
见《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四、卷二三《钦宗纪》。
王皇后北宋 1084 — 11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08 【介绍】: 开封人
徽宗后。
哲宗元符二年归端邸,封顺国夫人
徽宗即位,册为皇后
性恭俭。
钦宗崇国公主。
阉人妄意迎合,诬以暗昧,帝命秘狱参验,略无一迹,后见帝未尝一语辄及。
卒谥静和
高宗绍兴中改谥显恭
王伦宋 1084 — 11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4 【介绍】: 大名莘县人字正道
王旦族孙。
汴京失守,钦宗御宣德门,都人喧嚣,直造御前,自荐其才,立除兵部侍郎,传旨抚定。
高宗建炎元年,以假刑部侍郎使金,被拘留。
绍兴二年释归,至临安言金人内情甚悉,迁右文殿修撰
七年,充迎奉梓宫使赴金约定和议。
九年,充迎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复为金所拘,终以不屈被杀。
谥悯节
黄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钦宗靖康元年九月,以给事中海道使金国议和。
高宗南渡时为司农卿
黄潜善误国,军民无不愤恨。
至江上,军士闻其姓,以为潜善,争数其罪,挥刃向前,辨是非不及,被杀。
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黄锷(?
——一一二九),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
大观三年进士第
靖康初给事中奉使海道至金国议和。
建炎中司农卿三年二月,死于扬州兵乱。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六之二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宋史》卷二三《钦宗纪》、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一。
王若冲北宋
全宋文·卷三七九九
王若冲徽宗时宦官
靖康二年徽宗钦宗入金。
绍兴五年徽宗卒于五国城七年钦宗若冲撰《太上道君北狩行录》(简称《北狩行录》,一卷,今存,题蔡鞗撰)。
熊克《中兴小历》卷一七、一八,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五。
赵野北宋 1084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27 【介绍】: 开封人
徽宗政和二年进士
累拜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蔡京王黼秉政,野处之皆得其心,靖康初门下侍郎
寻落职。
高宗时密州,时多乱民,车驾如淮南,命令阻绝,弃城遁,为军校杜彦等追杀。
全宋诗
赵野(?
~一一二七),开封(今属河南)人。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
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尚书右丞,升左丞
靖康初门下侍郎
因谄事蔡京王黼钦宗继位后出为北道都总管,已而落职,邵州安置。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密州,以兵乱弃城,为乱军所杀。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七九六
赵野(一○八四——一一二七)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政和二年进士,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试起居舍人太子舍人
俄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大司成
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宣和七年尚书右丞,升左丞
靖康初,为门下侍郎,出为北道都总管
已而落职,提举嵩山崇福宫
王元帅府建,为宣抚司,降安远军节度副使邵州安置。
建炎元年,复起知密州
军校杜彦作乱,被杀。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陈东北宋 1086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27 【介绍】: 润州丹阳人字少阳
以贡入太学
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蔡京梁师成李彦王黼童贯朱勔为六贼,请诛之以谢天下。
金兵围开封,又屡上书。
李纲主战遭罢职,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从者数万,钦宗乃复用李纲
太学录,又请诛蔡氏,且力辞官以归。
高宗即位,被召往南京,适李纲复罢,因上书乞留而罢黄潜善汪伯彦,不报。
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因以语激怒高宗,与同斩于市。
临刑,从容,言笑自若,识与不识者皆为流涕。
有《少阳》、《靖炎两朝见闻录》。
全宋诗
陈东(一○八六~一一二七)字少阳镇江丹阳(今属江苏)人。
年十七入学,后以上舍贡入太学
钦宗即位,上书首论蔡京王黼等六贼误国,乞正典刑。
李纲罢相,复率诸生伏阙上书乞留,从者数万。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再上书乞留,而罢黄潜善汪伯彦,同年八月,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遽以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激怒高宗,遂与同斩于应天府,年四十二。
遗著元大德中刻有《尽忠录》八卷(《四库总目提要》),已佚;明天启五年贺懋忠刻有《陈少阳先生文集》十卷。
事见本集附录诗人弟陈南撰行状,《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陈东诗,以明天启本为底本(有宋魏了翁序,藏北京图书馆)。
校以清乾隆二十二年活字本《少阳公文集》(简称活字本,藏清华大学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少阳集》(简称四库本)。
全宋文·卷三八三二
陈东(一○八六——一一二七)字少阳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少俶傥,以贡入太学
钦宗即位,率太学生伏阙上书,请诛蔡京等「六贼」。
靖康初又多次上书。
宰相李邦彦主割地议和,李纲种师道主战。
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请用李、种,罢邦彦,军民从者数万。
朝廷亟召入,除太学录,辞去。
高宗初即位,相李纲,召入。
未得对,会又罢去,复上书乞留而罢黄潜善汪伯彦,请亲征迎还二帝。
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以语激怒高宗,乃并斩于市,时年四十二。
绍兴四年秘阁修撰
著有《少阳》、《靖炎两朝见闻录》,并存。
宋史》卷四四五《忠义传》一○有
赵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
徽宗第十八子。
封信王
靖康之变,从钦宗至金营,金军北撤时被携北行,至庆源,亡匿真定境中,遣人向高宗奏请委总大军,与诸寨乡兵约日大举。
事为金人所知,急发兵攻陷诸寨,逃亡不知去向。
一说后与徽宗同居五国城
全宋诗
赵榛徽宗第十八子。
庆阳昭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封信王(《宋史·宗室世系表》)。
靖康之变,被金兵截留河北,隐于民间,改姓梁
后由庆源五马山马政迎归,遂起义兵抗金。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闻赵构即帝位于南京,遣马扩“诣行在(帝王离京都时驻留之地)请禀朝廷之命”,即除河外兵马都元帅,但由于猜忌,下令河北义兵一人一骑不得渡河以南。
后不知所终。
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一五、一一六。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九九四
赵榛徽宗子。
初授建雄军节度使封福国公
宣和末,改安达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平阳郡王
靖康元年,授庆阳昭化军节度使,进封信王
后从徽宗北行,至庆源,亡匿真定境中。
马广、赵邦杰聚兵保五马山砦,阴迎归,奉以为主。
上手书,乞总大军收复所失州县,除河外兵马都元帅
为朝廷所疑。
诸砦为金人所陷,遁亡,不知所在。
见《宋史》卷二四六本传。
李师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人
名妓。
原姓王,为染局匠女,四岁丧父,入娼籍李家。
色艺双全,慷慨有侠名,号“将军”。
周邦彦等往来,以歌舞名动京师
相传徽宗微行,屡至其家,赐予甚多。
又云入宫封瀛国夫人
钦宗嗣位,尝献资助饷抗金,并乞为女冠
靖康中,家遭籍没。
后流落浙、湘。
一说开封沦陷,被张邦昌送往金营,怒斥邦昌,吞金簪自尽。
僧真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代州人
五台山僧正
钦宗靖康之季,与其徒习武事于山中。
钦宗召对便殿,寻还山,益聚兵助讨。
州破,力战被执,坚拒金酋诱降,怡然受戮。
真宝
五台山僧也。
学道能外死生。
靖康之扰。
与其徒习武事于山中。
钦宗召对便殿。
感激还山。
益聚众习武。
州不守。
敌众大至。
悉力拒之不敌。
寺舍焚毁。
僧徒逃散。
酋下令。
生致真宝
至。
抗辞无扰。
使郡守刘騊
诱劝百方。
终不顾。
且曰。
吾佛制戒。
吾既许宋皇帝以死。
岂以力屈食吾言也。
但速杀我。
遂怡然受戮。
北人闻者。
无不叹异。
张旂北宋
全宋文·卷三八五一
张旂靖康初孟州通判、权州事。
上言谕民首纳军器钦宗善其奏,赏以一官。
见《宋史》卷一九七《兵志》一一。
刘岑北宋 1087 — 1167
全宋诗
刘岑(一○八七~一一六七)字季高号杼山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迁居溧阳(今属江苏)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宋史》卷二三《钦宗纪》)。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直秘阁,知郑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
绍兴四年(一一三四),知太平州,历知池州镇江府潭州信州,以其历守三郡妄费官帑,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十一年,责授单州团练副使全州安置(同上书卷一三八、一四一)。
三十一年,召赴行在,试户部侍郎
金人入和州,兼御营随军都转运使,沿江措置,旋复奉祠(同上书卷一九○、一九三、一九五)。
三十二年,以言者论其前罪落职(同上书卷一九六)。
孝宗乾道三年卒,年八十一。
景定建康》卷四九、《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下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八八四
刘岑(一○八七——一一六七)字季高晚号杼山老人溧阳(今江苏溧阳)人,述曾孙。
宣和六年登第,建炎初著作郎郑州宣抚河东
绍兴二年金部员外郎,除秘书少监,擢刑部侍郎,移吏、户部
出知太平州,寻奉祠
七年,起知池州镇江府
召为吏部侍郎,复出知潭州,责授单州团练副使全州安置。
三十三年复职,知扬州,除户部侍郎随军北征,为御营随军都转运使,再奉祠
徽猷阁直学士致仕。
乾道三年卒,年八十一。
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一九、职官七○之一五、职官七○之二四、选举二四之一九、食货六九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五三、五七、七二、一一○、一一七、一二六、一二七、一四一、一七○、一八二、一九○、一九三,《景定建康》卷四九,《宋史》卷二三、二○三,《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下。
徐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衢州信安人字宅卿
京师,入太学
钦宗靖康元年,试开封府进士为举首,未及大比而遭国难。
钦宗诣金营不归,率诸生以书抵金酋,请还车驾。
金酋乃以马载至军中诘难,厉声抗论,遂遇害。
全宋文·卷四一四○
徐揆(?
——一一二七),字宅卿衢州信安(今浙江衢州)人。
京师,入太学
靖康元年开封府进士,为举首,未及大比而遭国难。
二年,以钦宗诣金营不归,致书金帅,请还车驾,并在金营厉声抗论,为所杀。
建炎二年追录死节,赠宣教郎,官其后。
见《敬乡录》卷一一《大节堂碑》,《宋史》卷四四七有传。
高登南宋 ? — 11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8 【介绍】: 漳州漳浦人字彦先号东溪
徽宗宣和间太学生
金兵南下时,与陈东等上书乞斩蔡京等六贼。
廷臣复建和议,夺种师道李纲兵权,再次诣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
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廷对极言时政,授富川主簿
召赴都堂审察,又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
静江府古县,不屈豪强,不阿权贵。
终为秦桧所忌,编管容州
卒年五十余。
有《东溪》。
全宋诗
高登(?
~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浦(今属福建)人。
徽宗宣和间太学生
钦宗靖康初陈东等诣阙上书,乞斩蔡京童贯等六贼。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廷对时力陈时政缺失,试官忌其直,调富川县主簿
八年召赴都堂审察,又上书万言及时议六篇,秦桧恶其讥己,授静江府古县
古县为父旧治,郡守胡舜陟讽为父建祠,拒不应,遂诬以事入静江狱,会舜陟死而免。
十四年,为潮州归善,因所出秋试题触怒秦桧,编管容州
十八年卒。
著有《东溪》,已佚。
今传明嘉靖林希元重编本《东溪先生集》,仅上下两卷,已非其旧。
事见《晦庵》卷七九《漳州州学东溪先生高公记》、《东溪》附录《东溪先生言行录》,《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高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东溪集》(据林希元重编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东溪》(简称小集本)。
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九五九
高登(?
——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州漳浦(今福建漳浦)人。
徽宗时太学生
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南下,与陈东上书乞斩六贼。
次年京师开封被困,因钦宗谋割地求和,并夺李纲种师道兵权,又与陈东率军民数万伏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
绍兴二年进士,廷对,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
新兴
召赴都堂审察,遂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
静江府古县,拒绝为秦桧父建祠,被诬下狱。
归善,以考试命题忤秦桧,编管容州
有《东溪》行世。
见《宋史》卷三九九本传。
邵成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钦宗内侍
高宗建炎初,金兵掠陕西京东诸郡,黄潜善汪伯彦匿不以闻,成章上书论黄、汪误国,遭除名,编管南雄州
高宗召赴行在,或谮使阻于洪州
金兵入,尝访求威胁为所用,不从。
解潜南宋 ? — 11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9 【介绍】: 宋人字亨叔
高宗绍兴初,由河东制置荆南,旋为荆南镇抚使
募人耕荒田,收大利,绍兴中屯田自此始。
以反对议和,责濠州团练副使安置南安军
十九年疾剧,仍耿耿誓与金战。
卒年七十余。
全宋文·卷三三五二
解潜(?
——一一四九),字亨叔
钦宗朝历陕西制置司都统制制置副使
绍兴初荆南镇抚使,募人耕荒田,获大利。
七年权主管马步军司
十四年坐党赵鼎,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斥,责授濠州团练副使南安军安置。
十九年卒,年七十馀。
卒后,特许归葬。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宋史》卷二三《钦宗纪》,《南宋书》卷一一,《万姓统谱》卷七九。
雷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宁化人
钦宗靖康间太学,上书言张邦昌不宜重相,又陈当朝晋升无序,言辞剀切,士论韪之。
全宋文·卷四○一一
雷观(一○九一——?
),字仲立洪州丰城(今江西丰城)人。
文学著名,政和末应贡入国学,复移太学,与陈东友善。
靖康初上书请复用李纲,亟言李邦彦张邦昌不可为相。
钦宗同进士出身,除太学博士
俄罢去,与外任宫观差遣
绍兴中左迪功郎成都府府学教授
五年高宗闻其名,召对,特改左承奉郎
又献蜀本《资治通鉴》,乃以为潭州通判
见雍正《江西通志》卷六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靖康要录》卷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五。
雷观之籍贯,各书所载不一。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云「成都人」,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亦云「公达,蜀士」。
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引《临汀志》则云宁化(今福建宁化)人,《万姓统谱》卷一六、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八并同。
莫衷一是,今姑从《江西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