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陈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
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
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
卒年七十五。
私谥文远
有《乐轩》。
全宋诗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
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
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
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
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
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
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八卷。
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五一八
陈藻(一一五一——一二二五)字元洁号乐轩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
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世并称「三先生」。
开门授徒,不足自给,至浮游江湖,崎岖岭海。
归买田数亩,辄为人夺去。
卒年七十五。
门人林希逸请于朝,赠迪功郎谥文远
著有《论语解》(佚)、《乐轩》。
刘克庄乐轩集序》,《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亦之南宋 1136 — 11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5 【介绍】: 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
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
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
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等。
全宋诗
林亦之(一一三六~一一八五)字学可号月鱼学者称网山先生福清(今属福建)人。
从学林光朝于莆之红泉,光朝卒,继其席。
林光朝陈藻并称城山先生(《后村大全集》卷九○《城山三先生祠记》)。
终身布衣,孝宗淳熙十二年卒,年五十。
有《网山》八卷。
事见本集卷首宋刘克庄林希逸序。
 林亦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网山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网山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五八三九
林亦之(一一三六——一一八五)字学可号月渔又号网山山人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
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
淳熙十二年卒,年五十。
景定间迪功郎
有《网山》。
刘克庄称:「网山论著,字字句句足以明周公之意,得少陵之髓。
其律诗高妙者绝类唐人。
」见林希逸刘克庄网山集序》。
释行海南宋 1224 — ?
全宋诗
释行海(一二二四~?
)(生年据本集卷上《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题信笔十首》推算),号雪岑剡(今浙江嵊县)人(同上书《归剡》)。
早年出家,十五岁游方,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嘉兴先福寺(同上书《丁卯秋八月奉檄住嘉兴先福寺》)。
有诗三千馀首,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二百馀首为《雪岑和尚续集》二卷。
事见本集林希逸跋。
 释行海诗,以《雪岑和尚续集》抄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日本宽文五年(一六六五)刻本(简称日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
赵孟奎南宋 1238 — ?
全宋文·卷八三二四
赵孟奎(一二三八——?
),字宿道太祖十一世孙,居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
宝祐四年进士第咸淳间奉直郎权发遣衢州军州事。
编有《分门类纂唐歌诗》。
见《宝祐四年登科录》,林希逸慧通大师真身阁记》(《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一○),及本书所收二文。
方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黄岩人字仪父号懋翁
少从丘渐学,复参问于徐霖刘克庄林希逸诸人,俱爱敬之。
性冲淡温厚,待人以诚。
沉思于《》,至老无倦。
有《懋翁玩易》、《候樵存稿》等。
高子凤
全宋诗
高子凤字仪甫别号澹庵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尝注杜诗,林希逸为作序。
有文集,已佚。
事见《风馀韵》卷二。
今录诗七首。
林式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福清人字子敬
受业林希逸之门。
通直郎通判潮州军州事,以廉吏称。
释圆悟南宋
全宋诗
释圆悟号枯崖福清(今属福建)人。
能诗画,喜作竹石。
理宗淳祐间泉州光福寺,有《枯崖集》(《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一○《泉州重修兴福寺记》),已佚。
画史会要》卷三有传。
今录诗二十九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福州福清人号枯崖
宁宗庆元间崇安开善院。
性明澈,学贯儒释。
能诗,善画竹石。
有《枯崖集》。
陈求鲁南宋 1183 — 1253
全宋文·卷七四○九
陈求鲁(一一八三——一二五三)字质甫乐清(今浙江乐清)人。
嘉定十六年进士及第,调临海,再调汉阳教官,为丽水丞,知闽县事,所至皆有政声。
监察御史侍讲右正言大理少卿江东提刑,以直秘阁致仕。
宝祐元年卒,年七十一。
林希逸秘阁提刑侍讲正言陈公墓志铭》(《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二)。
刘克庄南宋 1187 — 12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7—1269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
刘夙孙。
宁宗嘉定二年以荫补将仕郎,为真州录事参军潮州通判
以作《落梅》诗获罪,不仕二十余年。
理宗端平初起历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江东提刑等。
淳祐六年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
以劾权相史嵩之,贬知漳州
景定初工部尚书侍讲,以焕章阁学士致仕。
尝受学于真德秀
反对南宋朝廷苟安妥协。
诗学晚唐,为江湖派诗重要代表。
词风雄放沉厚,多感慨时事。
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全宋诗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
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
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
十二年南岳庙
十七年建阳县
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
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帅司参议官二年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
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七年出知漳州
八年福建提刑
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
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
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龙图阁学士
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定
生前曾自编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
后由其季子山甫汇编为《大全集》二百卷。
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为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为底本,校以清冯氏芦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采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词学图录
刘克庄(1187-1269) 字潜夫号后村居士
莆田人
词风散文化、议论化。
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别调》。
全宋文·卷七四八七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父弥正,宁宗朝吏部侍郎
克庄本名灼嘉定二年以荫补将仕郎,改名。
初授靖安县主簿,俄丁父忧
服除,注福州右理曹,改差真州录事参军
嘉定十七年,改宣教郎建阳县,历吉州通判
端平中,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
立朝正直敢言,为人所忌,出主玉局观
寻知漳州,改袁州,复为言者劾罢。
李宗勉当国,擢江西提举,改广东,升转运使
淳祐元年,为言者所劾,罢主崇禧观。
四年,起为江东提举
六年,召除太府少卿
面对言事,颇切时政,理宗嘉之,即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寻兼崇政殿说书
是年末,兼中书舍人,力沮史嵩之除职致仕之命。
事虽施行,仍为御史论劾,以秘阁修撰出为福建提刑
淳祐十年,除秘书监
次年,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兼崇政殿说书史馆同修撰
同年十月,除起居舍人
复为言者论劾,罢提举明道宫。
景定元年,除秘书监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复除兵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
三年,除权工部尚书,兼侍读
同年八月,以宝章阁学士建宁府
五年秋,以焕章阁学士致仕。
咸淳五年正月卒,年八十三,谥文定
克庄于诗、、词皆工,叶水心至评其诗「当建大将旗鼓」。
又尝受学于真西山,颇得为政之要。
唯其文名太盛,故政绩多为所掩。
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林希逸所撰《行述》、洪天锡所撰《墓志铭》(分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四、一九五)及《宋史翼》卷二九。
金文刚南宋 1188 — 12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8—1258 【介绍】: 徽州休宁人字子潜
金安节孙。
用遗恩补将仕郎
潭州司户,适真德秀帅潭,喜其端厚好学,由是受知,遂为真氏门人。
通判兴国军,知常德府,浙西提举,终直龙图阁
全宋诗
金文刚(一一八八~一二五八)字子潜休宁(今属安徽)人。
安节孙。
以恩补将仕郎,调潭州司户参军
历知奉新县通判兴国军,监左藏封桩库,知临江军
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知常德府
三年,除太府丞
五年提举浙西常平茶盐。
六年卒,年七十一。
事见宋林希逸朝散大夫直龙图阁金公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
全宋文·卷七六六三
金文刚(一一八八——一二五八)字子潜休宁(今安徽休宁)人。
安节孙。
初补长沙民曹,受知真德秀,遂为真氏门人。
再调常州法曹
历知常德府提举浙西常平盐义仓,迁将作监,升直宝谟阁,进直龙图阁
宝祐六年十月卒,年七十一。
林希逸《宋故朝奉大夫直龙图阁金公文刚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
释广闻南宋 1189 — 1263
全宋诗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
十八受具戒。
初谒印铁牛
追随少室睦、无际派甚久。
后谒浙翁琰于天童、双径,师之。
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庆元府显应山净慈禅寺
移住香山智度禅寺、万寿禅寺
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移住雪窦资圣禅寺
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
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
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
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
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
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广闻
侯官林氏子。
家世业儒。
疏眉秀目。
哆口丰颐。
从季父智隆于宛陵光孝。
十八得度受具。
初见铁牛印
少室睦。
无际派。
追随甚久。
浙翁唱道天童。
袖香谒之。
初见机道龃龉。
翁移径山
师踵至。
翁笑迎曰。
汝来耶。
一夕坐檐间。
更三转入室。
曳履而蹶。
如梦忽醒。
翌朝造翁室。
翁举赵州洗钵盂话。
师将启吻。
翁遽止之。
平生疑情。
当下冰释。
绍定戊子
四明制阃胡公
以小净慈致之。
历住香山万寿雪窦育王净慈灵隐径坞八山。
所至革弊支倾。
广容徒众。
道化大行。
有云。
十字街头石幢子。
无你遮护处。
一声江上侍郎来。
无你回避处。
僧家
早出暮入。
脚前脚后。
也须仔细。
忽然筑著磕著。
净慈拄杖。
别有分付。
又云。
一升三合。
拄杖头边。
万水千山
草鞋跟底。
未言先领。
谁家灶里。
无烟撩起。
便行是处。
井中有水。
莫道空来又空去。
许多途路不相孤。
洗发精醒。
可谓善说法要矣。
景定四年
寿七十五而化。
师法嗣颇众。
而独云峰高止泓鉴二公。
能振起师道云。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又,偃溪广闻者,侯官林氏子,年十八得度受具。
初见铁牛印、少室睦、无际派,追随甚久。
参浙翁于天童,针芥虽投,自知未契。
及再参于双径,一夕坐檐间,更三转入堂,曳履而蹶,如梦初醒。
诘朝入室,翁举赵州洗钵盂䛡,将启吻,遽止之,平生疑情忽焉冰释。
绍定时,由净慈历香山、万寿、雪窦、育王、灵隐、径坞上。
堂云:“赵州吃茶去,金牛吃饭来,龙门多上客,有人续得末后一句,许入阿字法门。
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寂。
陈梦庚南宋 1190 — 1267
全宋诗
陈梦庚(一一九○~一二六七)字景长号竹溪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授潮州教授
秩满,入广西转运司幕。
历浙西运司干办,知庐陵县通判泉州
度宗咸淳二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七。
有《竹溪诗稿》,已佚。
事见《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二《陈吏部墓志铭》。
今录诗十五首。
释智朋南宋
全宋诗
释智朋号介石
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初住温州雁山罗汉寺
六年,移住临安府平山佛日净慧寺
后历住庆元府梅山保福寺、香山孝慈真应寺、婺州黄山宝林寺平江府承天能仁寺安吉州山崇恩资寿寺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
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
有《介石智朋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
 释智朋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之诗,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七六七七
智朋号介石福清(今福建福清)人。
绍定二年温州雁山罗汉禅寺,后入临安府临平山佛日净慧禅寺讲经说法,继又入住庆元府梅山保福禅寺,又为平江府承天能仁禅寺长老
门人编纂其言行为《介石智朋禅师语录》一卷,今存。
事迹见该书及卷首林希逸介石禅师语录序》,刘震孙大慧禅师年谱跋》(见《大慧禅师年谱》卷末)。
李丑父南宋 1194 — 12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4—1267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原名纲字汝砺改字艮翁号亭山翁
理宗端平二年进士
累官太学博士,迁诸王宫教授
丁大全意,罢归。
景定元年,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出提举湖南常平
为人有胸襟,诗文温润清新。
有《亭山集》。
全宋诗
李丑父(一一九四~一二六七)初名钢字汝砺更字艮翁号亭山莆田(今属福建)人。
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
三年,调邵武军司户,历通判福州建宁府
太学博士兼沂王府教授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太府寺丞
累迁著作郎权礼部郎官
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出为湖南提举
咸淳三年卒,年七十四。
有《亭山集》,已佚。
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四《李艮翁礼部墓志铭》、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
全宋文·卷七七六○
李丑父(一一九四——一二六七)初名纲字汝砺,后改名,更字艮翁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端平二年进士,授邵武户曹,除太学博士
后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
提举湘南常平,以台疏去。
咸淳三年卒,年七十四。
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四《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竹溪鬳斋续集》卷二四《李公行状》。
刘震孙南宋 1197 — ?
全宋诗
刘震孙(一一九七~?
),字长卿(《文溪》卷二《寿安院记》作长翁),号朔斋
挚六世孙。
寓蜀。
曾知宛陵县
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湖州
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提举广东常平清乾隆广东通志》卷二六),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提举江东常平
官至宗正少卿中书舍人
事见《清容居士》卷三三《师友渊源录》。
全宋文·卷七七八五
刘震孙(一一九七——一二六八)字长卿(一作长翁),号朔斋,祖籍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刘挚六世孙,魏了翁之婿。
端平初召自嘉熙元年安吉州,历知建州宁国府福建提刑
宝祐三年广东提举常平
入为宗正少卿
景定二年直宝谟阁江东提举
三年,入为太常少卿权直舍人院
起居郎、兼中书舍人
咸淳二年秘阁修撰,出为福建提举转运使,终礼部侍郎
咸淳四年卒。
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九三《铁壁堂记》,李昴英文溪》卷二《寿安院记》,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五《诸侄约至黄檗》诗注,《癸辛杂识》别集上,《宋史》卷四七四《丁大全传》,《清容居士》卷三三,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
刘翼南宋 1198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福清人字躔文,一作躔父号心如
陈藻门人。
隐居耕读,独力于诗,晚益傲世自乐。
有《心游摘稿》。
全宋诗
刘翼(一一九八~?
),字躔父福唐(今福建福清)人。
林希逸同从陈藻学,得其师诗法,不乐科举,有《心游稿》。
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曾摘取其中诗十九首寄林希逸,林编为《心游摘稿》,并为之作序,时年六十四。
事见《心游摘稿》。
卷首林希逸序。
 刘翼诗,以汲古阁印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严粲
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邵武人字明卿一字坦叔
官清,精《毛诗》,尝自注诗,名曰《严氏诗缉》,以吕祖谦《读诗记》为主,而杂采诸说以发明之,间亦断以己意。
全宋诗
严粲字坦叔一字明卿学者称华谷先生邵武(今属福建)人。
羽族弟。
进士第
曾为饶州(《自乐平阅视渡舟取道太阳渡宿地藏院》、《被檄乐平至鸣溪渡……》),知清湘县
理宗绍定间徽州,与袁甫同寮三年(《蒙斋》卷一一《赠严坦叔序》)。
淳祐间临安
精《毛诗》,著《诗缉》三十六卷。
诗文集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存《华谷》一卷。
事见《诗缉》卷首林希逸序及自序,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八有传。
 严粲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附《中兴群公吟稿》戊集卷七为底本。
校以《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全宋文·卷七九九六
严粲字坦叔一字明卿号华谷
邵武人,居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遂为南城人
嘉定十六年进士第
绍定间徽州,又曾为饶州,历清湘耒阳
淳祐初袁甫辟为幕宾;九年,以朝请郎为浙东提举十年仓部郎官。
官至中书舍人
早以诗名江湖,与宗人严羽并称「二严」。
著有《诗辑》三十六卷(存),以吕祖谦《读诗记》为主,杂采诸家之说,甚为精核。
自著诗今存《华谷》一卷。
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二九《华谷》小传及集中诸诗,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一《送吴伯成建昌》、《祝二严》、卷四《寄耒阳严坦叔》,汪元量水云村稿》卷八《聂母曾氏墓志铭》,《宝庆会稽续志》卷二,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常挺南宋 ? — 12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8 【介绍】: 福州连江人字方叔号东轩
理宗嘉熙二年进士
历知衢州,拜监察御史
疏言边阃三事:辟实才、奏实功、招实兵;朝廷二事:选良吏、擢正人。
累迁工部侍郎给事中
进《帝学发题》,迁吏部尚书
度宗咸淳三年参知政事封合沙郡公
次年致仕。
有《诸儒性理文锦》。
全宋诗
常挺(?
~一二六八),字方叔号东轩(《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常东轩祭文》),连江(今属福建)人。
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
淳祐中秘书省正字,兼庄文府教授
宝祐二年(一二五四)衢州(《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召为监察御史,历国子司业给事中
宝章阁学士漳州,改泉州
权兵部尚书侍读,迁吏部尚书
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参知政事
四年卒。
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七九九六
常挺(?
——一二六八),字方叔号东轩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
嘉熙二年进士
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考功郎官。
出知衢州,拜监察御史
太常少卿、兼直舍人院起居郎工部侍郎给事中,以宝章阁直学士漳州,改知泉州
兵部礼部尚书
进《帝学发题》,迁吏部尚书
咸淳三年同知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封合沙郡公,拜参知政事
四年致仕,寻卒,赠少保
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释立坚南宋
全宋文·卷七九八七
立坚福州(今福建福州)人。
淳祐间林希逸曾延以龟山、陈沈二禅道场。
见《枯崖和尚漫录》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