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禅林寺净秀行状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一
比丘尼释净秀本姓梁氏安定乌氏人也。
其先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嬴氏
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
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
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
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鸟氏,遂为郡人焉。
自时厥后昌胤阜世,名德交晖,蝉冕叠映
汉元嘉元年,梁景为尚书令少习韩诗》,为世通儒
魏时,梁爽为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博极群书善谈玄理
晋太始中,梁阐为凉、雍二州刺史,即尼之乃祖也。
阐孙撝,晋范阳王虓骠骑参军事渔阳太守
永嘉荡析,沦于伪赵,为秘书监征南长史
后得还晋,为散骑侍郎
子畴,字道度征虏司马
子粲之,仕征虏参军事封龙川县都亭侯
尼即都亭侯之第四女也。
慧悟旷劫,体妙解当年,而性调和绰不与孩孺同数。
弱龄便神情峻彻,非常童稚之伍,行仁尚道,洗志法门
至年十岁慈念弥笃,绝粉黛之容,弃锦绮之习,诵经行道长斋蔬食
年十二,便求出家家人苦相禁抑,皆莫之许。
于是心祈冥感专精一念
乃屡昭祥,亟降瑞相
四叔超,独为先觉开譬内外
雅操获遂。
上天聪睿,幼而超群
年至七岁自然持斋
家中请僧行道,闻读《大涅槃经》,不听食肉于是长蔬不啖。
二亲觉知,若得鱼肉,辄便弃去。
有外国普练道人,出于京师往来梁舍,便受五戒
勤翘奉持未尝违犯
日夜恒以礼拜读诵为业,更无馀务。
及手能书,常自写经所有财物,唯充切德之用。
不营俗好,少欲入道
父母为障,遂推流岁月,至年二十九,方获所志,落发青园服膺寺主
上事师虔孝,先意承旨,尽身竭力,犹惧弗及
躬修三业夙夜匪懈
僧使众役,每居其首,精进劬勒,触事关涉
开士马先生者,于青园见上,即便记云:此尼当生兜率天也。
又亲于佛殿坐禅,同集三人,忽闻空中有声,状如牛吼
二尼惊怖迷闷战栗,上惔然自若,徐起下床归房执烛,检声所在
旋至构栏,二尼便闻殿上有人相语云:各自避路某甲师还。
后又于禅房中坐,伴类数人,二尼劓眠,此尼于睡中见一人,头届于屋,语云:勿惊某甲师也。
此尼于是不敢复坐。
又以一时坐禅同伴一尼,有小缘事,暂欲下床,见有一人抵掌止之曰:莫挠某甲师。
于是闭气徐出,叹未曾有。
如此之事,比类甚繁,既不即记,悉多漏忘。
不得具载
性爱戒律
进止俯仰,必欲遵承
于是现请曜律师讲,内自思惟
但有直一千,心中忧虑不办,夜即梦见鸦鹊鸲鹆雀子乘车,车并安轩,车之大小,还称可鸟形,同声唱言:我助某甲尼讲去。
既寤欢喜知事当成
及至就讲,乃得七十檀越设供果食皆精。
复又请颖律师开律,即发讲日,清净罂水,自然如水香气,深以为欣。
既而坐禅得定,至夜中方起
更无馀伴,便自念言将不犯独,即咨律师
律师答云:无所犯也。
意中犹豫违失且见寺尼僧多有不如法
喟然叹曰:呜呼
鸿徽未远,灵绪稍聩。
自非引咎责躬岂能导物?
即自忏悔,行摩那睡。
于是京师二部莫不咨嗟
如斯之人,律行明白规矩应法,尚尔思愆
何况我等,动静多过,而不惭愧者哉!
相率普忏,无有孑遗
又于南园就颖律师受戒,即受戒日,净罂水香还复如前。
青园诸尼及以馀寺,无不受戒者。
律师于是次第诣寺,敷弘戒品阐扬大教,故宪轨遐流,迄届于今
律师令上约语诸寺尼,有高床俗服者,一切改易
上奉制勒无不祗承
律藏之兴,自兹更始
后又就三藏法师受戒清净水香复如前,青园徒众既广,所见不同,师已迁背,更无觐侍。
于是思别立住处,可得外严圣则内穷宴默者。
宋大明七年八月,故黄修仪南昌公主,深崇三宝敬仰德行,初置精舍
麻衣弗温,藿食忘饥,躬执泥瓦,尽勤夙夜
宋泰始三年明帝赐号曰禅林
盖性好闲静冥感有徵矣。
而制龛造像无不毕备
又写集众经,皆令具足
装潢染成悉自然,有娑罗龙王兄弟二人现迹,弥日不灭
知识往来并亲瞻睹
招纳同住十有馀人,训化奖率,皆令禅诵
每至奉请圣僧果食之上,必有异迹
又于一时,虔请圣众,七日供养礼忏始讫,摄心运想,即见两外国道人举手其语:一云呿罗,一云毗呿罗。
所著袈裟,色如桑椹之熟。
因即取泥,以坏衣色,如所见放。
于是远近尼僧并相放学改服间色
故得绝于五十之过,道俗有分者也。
此后又请河耨达池五百罗汉日日凡圣无遮大会,已近二旬
供设既丰,复更请罽宾国五百罗汉,足上为千。
及请凡僧还如前法
始过一日,见有一外道人,众僧悉皆不识于是试相借问,自云从罽宾国来。
又问来此几时,答云来一年也。
众僧觉异,令人灾培门,观其动静
而食毕,乃于宋林门出。
使人逐视,见从宋林门去,行十馀步,奄便失之。
又尝请圣僧浴,器盛香汤及以杂物因而礼拜
内外寂默,即闻器桸杓作声
用水法,意谓或是有人出。
便共往看,但见水杓自然摇动故知神异
又曾夜中忽见满屋光明正言已晓,自起开户见外犹暗,即更闭户,还床复寝久久方乃明也。
又经违和极笃,忽自见光明,遍于世界,出河树木浩然无碍,欣尔独笑
旁人怪问,具陈所见,即能起行礼拜读诵如常无异
又于一时违和,亦甚危困,忽举两手,状如捧物,语旁人不解
问言为何所捧?
答云:见宝塔地出意欲接之。
幡花伎乐无非所有
于是疾恙豁然而除,都无复患。
又复违和,数日中亦殊绵惙,恒多东向视,合掌向空,于一时中。
急索香火移时合掌,即自说云:见弥勒佛及与舍利目连等诸圣人,亦自见诸弟子,数甚无量满虚空中
须臾弥勒下生翅头末城,云有人幡华伎乐三台来迎于此
幡华伎乐非世间比。
半天而住,一台已在半路一台未至半路一台未见
但闻而已
尔时已作两台为此兆故,即更作一台也。
又云:有两树宝华在边,人来近床,语莫壤我华自此之后,病即除损,前后遇疾,恒有瑞相,或得凉风,或得妙药,或闻异香,病便即愈,疾瘥之为理,都以渐豁然而去,如此其数不能备记,又天监三年一夏违和,于昼日眠中,见虚空菩萨,即自围绕诵呗
呗声彻外,眠觉所患即除。
白日卧,开眼见佛入房幡盖满屋,语旁人烧香,丁自不见
上以天监五年六月十七日得病苦心闷,不下饮。
令法师,以六月十九日夜得梦一处,谓是兜率天上,住止严丽非世间比,言此是上住处,即见上在中
于是法师有语上:上得生好处,当见将接。
上是法师小品擅越,勿见遗弃。
上即答云:法师丈夫,又弘通经教自应胜地
某甲女人,何能
法师又云:不如此也。
虽为丈夫不能精进持戒不及上时体已转恶,与令法师素疏,不堪相见,病既稍增,饮粥日少,为治无益,渐就绵惙
至七月十二日尔时天雨清凉,闷势如小退,自云梦见迎来至佛殿西头人人幡竿,犹车在地
幡之为理不异世间担、鼓旗幡也。
至二十日,便绝不进饮粥。
至二十二日相识众僧设会意似分别
至二十五日,云见十方诸佛,遍满空中
至二十七日中后泯然而卧,作两炊久,方复动转
云上兜率天,见弥勒及诸菩萨,皆黄金色。
上手中自有一琉璃清净罂,可高三尺以上
弥勒即放光明,照于上身
兜率天,亦不见饮食
自然饱满,故不复人间食也。
但闻人间食皆臭,是以不肯食。
于彼天上,得波利面。
将还,意欲令法师
有人何意将面去?
答云:欲与令法师
是人令法师是人果报那得食天上食不听将去。
既而欲见令法师闻居,上为迎法师相见
法师可作菜食,以饷山中坐禅道人
若修三业,方得生兜率天耳。
法师坐禅所以令作食饷山上道人者,欲使与坐禅人作因缘也。
自入八月,体中亦转恶,不复说馀事。
但云有三十二童子一名功德天二名善女天,是迦毗罗所领,恒来在左右,与我驱使
或言得人饮食众中行之。
云空昼夜伎乐,闹人耳也(《广弘明集》二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