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赵宾旸至次韵舟行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别后生涯两更微,裹粮东路是耶非。
我才疋马荒山出,公亦轻帆下水飞。
市酤未成投辖饮,閒枰聊解烂柯围。
会须一骋吴山目,同上严家九陇矶。
宋构朝散彭州迎侍二亲1087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东来谁迎使君车,知是丈人屋上乌
丈人今年二毛初,登楼上马不用扶。
使君负弩为前驱,人不复谈相如
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
春波如天涨平湖,鞓红照坐香生肤。
帣鞲上寿白玉壶,公堂登歌《凤将雏》。
诸孙欢笑争挽须,人画作西湖图。
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1196年4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常记彭州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
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里看。
园中偶题四首 其三 1199年3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忆向彭州牡丹,蜡封驰骑露初乾。
如今历尽人间事,纵有姚黄亦懒看。
汪明经(昌荣)戊申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十八
香山一住淹旬日,九日君过十八回。
令客倦游虚从骑,诗人随处护新苔。
后先暧席停云合东旧居西席。),烟水寒城细雨来。
看写蓬瀛浅三寸,莫辞羁旅百深杯。
彭明府竹林(翥)席上戊申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十八
隔城山翠动凉氛,时雨吹花益酒薰。
东里歌辞传太史郑文川时方为制屏文。),南村农事访徵君
薄游客馆容称病,如市臣门半课文。
饮水已甘相见好,四年西梦峡山(予以乙巳彭侯端州,时令封川。)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隋末唐初 · 袁朗
引用典故:柏梁宴 不然灰 岐山鸣凤 宣室
二华连陌塞,九陇统金方。
奥区称富贵,重险擅雄强。
龙飞灞水上,凤集岐山阳。
神皋多瑞迹,列代有兴王。
我后膺灵命,爰求宅兹土。
宸居法太微,建国资天府
玄风(一作融)黎庶,德泽浸区宇。
醒醉各相扶,讴歌从圣主。
南登少陵岸,还望帝城中。
帝城何郁郁,佳气乃葱葱。
金凤凌绮观,璇题敞兰宫。
复道东西合,交衢南北通。
万国朝前殿,群公议宣室
鸣佩含早风,华蝉曜朝日。
柏梁宴初罢,千钟欢未毕。
端拱肃岩廊,思贤听琴瑟。
逶迤万雉列,隐轸千闾布。
飞甍夹御沟,曲台临上路。
处处歌钟鸣,喧阗车马度
日落长楸间,含情两相顾。
是月冬之季,阴寒昼不开。
惊风四面集,飞雪千里回。
狐白登廊庙,牛衣(一作弃)草莱。
讵知韩长孺,无复重然灰
释迦方志序 隋末唐初 · 僧道宣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九
惟夫大唐之有天下也。将四十载。
淳风洽而浇俗改。文德修而武功畅。
故使青邱丹穴之候。并入提封。
龙沙鸟塞之区。聿遵声教。
膜拜稽首。显朝宗之羽仪。
输琛奉贽。表怀柔之盛德。
然则八荒内外。前史具书。
五竺方维。由来罕述。
岂非时也。虽复周穆西狩。
止届昆邱。舜禹南巡。
不踰沧海。秦皇画野。
近袤临洮汉武封疆。
关开铁路。厥斯以降。
遐讨未详。所以崆峒问道。
局在酒泉之地。昆崙谒圣。
实惟玉门之侧。至于弱水洞庭
三危九陇燕然龙勒
沙障黎河。具历夏书。
咸图雍部。及博望之寻河也。
创开大夏之名。轩皇之游梦也。
初述华胥之国。贰师之伐大宛
定远之开铁门。由余入秦。
日磾仕。声荣覆于葱岭
帝德亘于耆山。赫奕皇华。
其徒繁矣。而方土所记。
人物所宜。风俗之沿革。
山川之卓诡。虽陈之油素。
略无可纪。岂不以经途辽远。
游诣之者希乎。以事讨论。
纵有传说。皆祖行人。
信非躬睹。相从奔竞。
虚为实录。何以知其然耶。
积石河源。西瞻赤县。
昆崙天柱。东顾神州。
鸣砂以外。咸称胡国。
安用远筹。空传缃简。
是知身毒之说。重译臻焉。
神异等传。断可知矣。
自佛教东传。荣光烛汉。
流十代。年将六百。
輶轩继接。备尽观方。
百有馀国。咸归风化。
莫不梯山贡职。望日来王。
而前后传录。差互不同。
事迹罕述。称谓多惑。
覆寻斯致。宗归译人。
隋代东都上林园翻经馆沙门彦琮。著西域传一部十篇。
广布风俗。略于佛事。
得在洽闻。失于信本
以为八相显道。三乘陶化。
四仪所设。莫不逗机。
二严攸被。皆宗慧解。
今圣迹灵相。杂沓于华胥。
神光瑞影。氤氲于宇内。
义须昌明形量。动发心灵。
洎贞观译经。尝参位席。
傍出西记。具如别详。
但以纸墨易繁。阅镜难尽。
佛之遗绪。释门共归。
故撮纲猷。略为二卷。
贻诸后学。序之云尔。
彭州贡院淳熙四年五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二、《渭南文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国家三岁一贡士,天子先期为下诏书,与郊祀天地埒。
及试于礼部,既中选矣,天子亲御殿发策,询天下事,第其高下,又亲御殿,赐以科名,其礼可谓重矣。
盖以为所与共代天理物,而守宗庙社稷于无穷者,实在是也。
然则,郡国贡士,顾可不重耶?
彭州旧无贡院,每科举,辄寓佛祠,祠乃在城外,士不以为便。
淳熙三年知州事王公敦诗、通判州事邓公枢,始采进士穆滂、陈仲山杨伦苏松等议,取废驿故地为贡院
凡郡之士,奔走后先,肩袂相属,甓坚材良,山积云委。
正月壬子至七月癸亥讫事,用缗钱万五千六百有奇,役工称是。
重门大堂,高闳邃深,缭以修庑,沉沉翼翼,分职庀事,各有攸处。
既成,王公徙利州路转运判官,书来属予为记。
邓公又继以请。
明年正月朝奉大夫王公序来知州事,则又以请。
予发书叹曰:俗坏久矣,上下相戾,后先相倾者,天下皆是也。
今彭之士大夫,与王公、邓公谋同心协,若出一人,固已异矣。
后王公事不出己,而不忌其成,不掩其能,惟惧后之无传,可不谓贤哉!
使士之贡于朝而仕者,揆时之宜,从人之欲,以举万事,如王公、邓公,视人之善,若己有之,如后王公,则利泽被元元,勋业垂竹帛,将孰禦焉。
士尚知所勉哉!
四年五月丁未朝散郎主管台州崇道观陆某记。
天彭牡丹 其一 花品序第一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五
牡丹中州洛阳为第一。
在蜀,天彭为第一。
天彭之花,皆不详其所自出。
土人云:曩时永宁院有僧,种花最盛,俗谓之牡丹院。
春时,赏花者多集于此。
其后花稍衰,人亦不复至。
崇宁中,州民宋氏、张氏、蔡氏,宣和中石子滩杨氏,皆尝买洛中新花以归。
自是洛花散于人间,花户始盛,皆以接花为业。
大家好事者,皆竭其力以养花,而天彭之花,遂冠两川。
今惟三井李氏、刘村毋氏、城中苏氏、城西李氏花特盛,又有馀力治亭馆,以故最得名。
花户连畛相望,莫得而姓氏也。
天彭三邑皆有花,惟城西沙桥上下,花尤超绝。
由沙桥至堋口、崇宁之间,亦多佳品。
自城东抵濛阳,则绝少矣。
大抵花品近百种,然著者不过四十。
而红花最多,紫花、黄花、白花,各不过数品,碧花一二而已。
今自状元红至欧碧,以类次第之。
所未详者,姑列其名于后,以待好事者。
状元红。
祥云。
绍兴
燕脂楼。
金腰楼。
玉腰楼。
双头红。
富贵红。
一尺红。
鹿胎红。
文公红。
政和
醉西施。
迎日红。
彩霞。
叠罗。
胜叠罗。
瑞露蝉。
乾花。
大千叶。
小千叶/右二十一品红花/紫绣球。
乾道紫。
泼墨紫。
葛巾紫。
福严紫/右五品紫花/禁苑黄。
庆云黄。
青心黄。
黄气球/右四品黄花/玉楼子。
刘师哥。
玉覆盂/右三品白花/欧碧/右碧花/转枝红。
朝霞红。
洒金红。
瑞云红。
寿阳红。
探春球。
米囊红。
福胜红。
油红。
青丝红。
红鹅毛。
粉鹅毛。
石榴红。
洗妆红。
蹙金球。
间绿楼。
银丝楼。
六对蝉。
洛阳春
海芙容。
腻玉红。
内人娇。
朝天紫。
陈州紫。
袁家紫。
御衣紫。
靳黄。
玉抱肚
胜琼。
白玉盘。
碧玉盘。
界金楼。
楼子红/右三十三品未详。
王继涛高彦晖家粟帛诏乾德三年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四、《宋史》卷二五五《王继涛传》、嘉庆《彭县志》卷二九
彭州刺史王继涛,先登击贼,身被重创,优典未加,赍志而殁。
阶州刺史高彦晖,帅师讨贼,奋不顾命,垂老之年,殒身锋镝。
永言痛悼,不忘于怀。
宜各赐其家粟帛。
九陇津集670年 初唐 · 卢照邻
五言绝句 押陌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落落树阴紫,澄澄水华碧。
复有翻飞禽,裴回疑曳舄
昌化山精舍670年 初唐 · 卢照邻
五言绝句 押豪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宝地乘峰出,香台汉高
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
赵谦光(唐省中诸郎中,不自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言不历清资,便拜崇品,有似长征兵士,便授边远果毅也,时谦光彭州司马入为大理正,迁户部郎中。) 唐 · 贺遂涉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671年 初唐 · 王勃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春游671年 初唐 · 王勃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春思赋671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寓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壈圣代。九陇县河东太易。英达君子也。仆从游焉。高谈胸怀。颇泄愤懑。于时也。风光依然。古人云。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不其悲乎。仆不才。耿介之士也。窃禀宇宙独用之心。受天地不平之气。虽弱植一介。穷途千里。未尝下情于公侯。屈色于流俗。凛然以金石自匹。犹不能忘情于。则知之所及远矣。之所感深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岂徒幽宫狭路。陌上桑间而已哉。屈平有言。目极千里伤春心。因作春思赋。庶几乎以极之所至。析心之去就云尔。
若夫年临九域。
韶光四极。
解宇宙之严气。
起亭皋之春色。
况风景兮同序。
复江山之异国。
感大运之盈虚。
见长河之纡直。
蜀川风候隔秦川。
今年节物异常年。
霜前柳叶衔霜翠。
雪里梅花犯雪妍。
霜前雪里知春早。
看梅觉春好。
思万里之佳期。
忆三秦之远道。
澹荡春色(一作风)
悠扬怀抱。
野何树而无花。
水何堤而无草。
于是仆本浪人
平生自沦。
怀书去洛。
抱剑辞秦。
惜良会之遒迈
厌他乡之苦辛。
忽逢边候改。
遥忆帝乡
帝乡迢递关河里。
神皋欲暮风烟起。
黄山半入上林园。
元灞斜分曲江水。
玉台金阙纷相望。
千门万户遥相似。
昭阳殿里报春归。
未央台上看春晖。
水精却挂鸳鸯幔。
云母斜开翡翠帏。
竞道西园梅色浅。
争知北阙柳阴稀。
敛态调歌扇。
(一作端)身整舞衣。
银蚕吐丝犹未暖。
金燕衔泥试学飞。
妾本幽闺学歌舞。
宁知汉代巡抚
前年斋祭谒甘泉。
今岁笙箫祠后土。
桃花万骑喧长薄。
兰叶千旗照平浦。
见原野之秀芳。
忆山河之邃古。
长安路狭绕长安
公子春来不厌看。
杏叶装金辔。
蒲萄镂玉鞍。
耸盖临平乐。
回笳出上兰。
上兰经鄠杜。
挥鞭日将暮。
白马新临御沟道。
青牛近出章台路
章台接建章。
垂柳复垂杨。
草开驰马埒。
花满斗鸡场。
南邻少妇多妖婉(一作婉娩)
北里王孙驻行幰。
乍怪前春节候迟。
预道今年寒食晚
伤紫陌之春度。
惜青楼之望远。
紫陌青楼照月华。
珠帷黼帐七香车
蛾眉画来应几样。
蝉鬓梳时半欲斜。
恨雕鞍之届晓。
痛银箭之更赊。
行行避叶。
步步看花。
因狂夫之荡子。
成贱妾之倡家。
狂夫去去无穷已。
贱妾春眠春未起。
自有兰闺数十重。
安知榆塞三千里。
榆塞连延玉关侧。
云间沈沈不可识。
葱山隐隐金河北。
雾里苍苍几重䵥。
忽有驿骑出幽并。
传道春衣万里程。
龙沙春草遍。
瀚海春云生。
疏勒井泉寒尚竭。
燕山烽火夜应明。
闻道河源路远远。
谁教夫婿苦行行。
君行塞外多霜露。
为想春台(一作园)起烟雾。
游丝空罥合欢枝。
落花自绕相思树
春望年年绝。
幽闺离绪切。
春色朝朝异。
边庭羽书至。
都护新封万里侯
将军稍定三边地。
长旆犹衔扫云色。
宝刀尚拥干星气。
昨夜祁连驿使还。
征夫犹在雁门关
君度山川成白首。
应知岁序歇红颜。
红颜一别成胡越。
夫婿连延限城阙。
羌笛横吹陇路风。
戎衣直照关山月。
春色徒盈望。
悲殊未歇。
复闻天子幸关东。
驰道烟尘万里红。
析羽摇初日。
繁笳思晓风。
后骑犹分长乐馆。
前旌已映洛阳宫。
洛阳宫城纷合沓。
离房别殿花周匝。
河阳别舍抵长河。
丹轮绀幰相经过。
戚里繁珠翠。
中闺盛绮罗。
凤移金谷舞。
莺引石城歌。
向夕天津洛桥暮。
争驱紫燕黄牛度。
閒居伊水园。
旧宅邙山路。
武子新布金钱埒。
季伦欲碎珊瑚树。
复道西墉春雾寡。
更值南津春望写。
入金市而乘羊。
出铜街而试马。
叶抱露(一作草犯而争密。
花牵风而乱下。
锦障萦山
罗帏照野。
司空令尹之博物。
二陆三张之文雅。
新年柏叶之樽。
上巳兰英之斝。
春来并是
何啻两违秦。
忽逢江外客。
复忆江南
罗衣乘北渚。
锦袖出东邻。
江边小妇无形迹。
特怨狂夫事行役。
凤凰山上花无数。
鹦鹉洲中草如积。
春江澹容与。
春期无处所。
春水鱼乐。
春汀春雁举。
君道玉门关
何如金陵渚。
为问逐春人。
年光几处新。
何年不至。
何地不宜春
亦有当春逢远客。
亦有当春别故人。
风物虽同候。
悲欢各异伦。
归去春山恣间放。
蕙畹兰皋行可望。
何为悠悠坐惆怅。
比来作客住临邛
春风春日自相逢。
石镜岩前花屡密。
玉轮江上叶频浓。
高平灞岸三千里。
少道梁山一万重。
自有春光煎别思。
无劳春镜照愁容。
盛年耿耿辞乡国。
长路遥遥不可极。
形随朗月骤东西。
思逐浮云几南北。
蝶参差命俦侣。
春莺绵蛮思羽翼。
余复何为此。
方春长叹息。
会当一举绝风尘。
翠盖珠轩临上春
朝升玉署调天纪。
夕憩金闺奉帝纶。
长卿未达终希达。
曲逆长贫岂剩贫。
年年送春应未尽。
一旦逢自有人。
益州夫子庙670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于中阶
华盖西临。藏五云于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
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
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
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睹。
粤若皇灵草昧。风骊受河洛之图。
帝象权舆。云凤锡乾坤之瑞。
高辛尧舜氏没。大夏殷周氏作。
达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衣冠度律。随鼎器而重光。
玉帛讴歌。反宗禋而大备。
洎乎三川失御。九服蒙尘。
俎豆丧而王泽竭。钟鼓衰而颂声寝。
召陵高会。诸侯轻汉水之威。
践土同盟。天子窘河阳之召。
三微制度。乘战道而横流。
千载英华。与王风而扫地。
大业不可以终丧。彝伦不可以遂绝。
由是山河眹兆。素王开受命之符。
天地氤氲。元圣举乘时之策。
兴九围之废典。振六合之颓纲。
有道存焉。斯文备矣。
夫子姓孔氏。讳邱
字仲尼鲁国邹人也。
帝天乙之灵苗宋微子之洪绪。
自元禽剪。俘宝玉于南巢。
白马朝周。载旌旗于北面。
五迁神器。琮璜高列帝之荣。
三命雄图。钟鼎冠承家之礼。
商邱诞睿。下属于防山。
泗水载灵。遥驰于汶上
礼乐由其委输。人仪所以来苏。
排祸乱而搆乾元。扫荒屯而树真宰
圣人之大业也。若乃承百王之丕运。
总千圣之殊姿。人灵昭有作之期。
岳渎降非常之表。珠衡玉斗。
徵象纬于天经。虎踞龙蹲。
集风云于地纪。亦犹三阶瞰月。
恒星知太紫之宫。八柱冲霄。
偫岭辨中黄之宅。圣人之至象也。
若乃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纡圣哲于常师。混波流于下问。
太阳亭午。收爝火于丹衡。
沧浪浮天。控涓涔于翠渚。
西周捧袂。仙公留紫气之书。
东海抠衣。郯子叙青云之秩。
接舆非圣。询去就于狂歌。
童子何知。屈炎凉于诡问
圣人之降迹也。若乃参神揆训。
道和倪。辱太白于中都
绊乘黄于下邑。湛无为之迹而众务同并。
驰不言之化而偫方取则。虽复霓旌羽旆。
齐人张夹谷之威。八佾三雍。
桓氏逼公宫之制。洎乎历阶而进。
宣武备而斩俳优。推义而行。
刑书而诛正卯。用能使四方知罪。
争归旧好之田。三家变色。
愿执陪臣之礼。圣人之成务也。
若乃乘机动用。历聘栖遑。
神经幽显。志大宇宙。
东西南北。推心于暴乱之朝。
恭俭温良。授手于危亡之国。
道之将行也命。道之将废也命。
归齐去鲁。发浩叹于衰周。
厄宋围陈。奏悲歌于下蔡
圣人之救时也。若乃筐篚六艺。
笙簧五典。折旋洙泗之间。
探赜唐虞之际。三千弟子
攀睿化而升堂。七十门人。
奉洪规而入室。从周定礼。
宪章知损益之源。反鲁裁诗。
雅颂得弦歌之旨。备物而存道。
下学而上达。援神叙教。
降赤制于南宫。运斗陈经。
动元符于北洛。圣人之立教也。
若乃观象设教。法三百八十四爻四十有九。
穷神知化。应万一千二百五十策五十有五。
成变化而行鬼神。观阴阳而倚天地。
以鼓天下之动。以定天下之疑。
索众妙于重元。纂偫微于太素。
圣人之赞易也。若乃灵襟不测。
睿视无涯。石砮昭集隼之庭。
土缶验羵羊之井。稽山南望。
识皓骨于封禺。蠡泽东浮。
考丹萍于梦渚。麟图鉴远。
金编题佐汉之符。凤德钩深。
玉策筮亡秦之兆。圣人之观化也。
时义远矣。能事毕矣。
然后拂衣方外。脱屣人间。
奠楹兴夕梦之灾。负杖起晨歌之迹。
挠虹梁于大厦。物莫能宗。
日观于鲁邱。吾将安仰。
明均两曜。不能迁代谢之期。
序合四时。不能革盈虚之数。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为而不有。用九五而长驱。
成而勿居。云霓而高视。
圣人之应化也。自四教远而微言绝。
十哲丧而大义乖。九师争大易之门。
五传列春秋之辐。六体分于楚晋。
四始派于齐韩。淹中之妙键不追。
稷下之高风代起。百家腾跃。
攀户牖而同归。万匹驱驰。
仰陶钧而共贯。犹使丝簧金石。
长悬阙里之堂。荆棘蓬蒿。
不入昌平之墓。圣人之遗风也。
导扬十圣。光被六虚。
乘素履而保安贞。垂黄裳而获元吉
故能贵而无位。履端于太极之初。
高而无名。布政于皇王之首。
千秋所不能易。百代所不能移。
万乘资以兴衰。四海由其轻重。
虽复质文交映。瞻礿祀而长存。
金火递迁。奉琴书而罔绝。
盖易曰。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又云。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万物服焉。
岂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国家袭宇宙之淳精。
据明灵之宝位。高祖武皇帝以黄旗问罪。
杖金策以劳华夷。太宗文皇帝以朱翟承天。
穆玉衡而正区宇。皇上宣祖宗之累洽。
奉文武之重光。稽历数而坐明堂。
陈礼容而谒太庙。八神齐飨。
停旒太史之宫。六辩同和。
驻跸华胥之野。文物隐地。
声名动天。乐繁九俗。
礼盛三古。冠带混并之所。
书轨八纮。闾阎兼匝之乡。
烟火四极。竭河追日
夸父力尽于楹间。越海陵山。
竖亥涂穷于庑下。薰腴广被。
景贶潜周。乾象著而常文清。
坤灵滋而众宝用。溢金膏于紫洞。
雨露均华。栖玉烛于元都。
风雷顺轨。丹蓂翠菌
藻绘轩庭。凤彩龙姿。
激扬池籞。殊徵肸蚃。
不召而自至。茂祉昭彰。
无幽而不洽。虽复帝臣南面。
降衢室而无为。岱畎东临。
陟名山而有事。灵命不可以辞也。
大典不可以推也。由是六戎宵警。
横紫殿而摐金。五校晨驱。
蹴玄云而喷玉。星罗海运。
镇川渟。登碧墠而会神祗。
御元坛而礼天地。金箱玉册。
益睿算于无疆。玳检银绳。
著灵机于不竭。功既成矣。
道既贞矣。历先王之旧国。
怀列圣之遗尘。翔赤骥而下云亭
吟翠虬而望邹鲁。泗滨休驾。
杳疑汾水之阳。尼岫凝銮。
暂似峒山之典。乃下诏曰。
可追赠太师。托盐梅于异代。
鼎路生光。寄舟楫于同时。
泉涂改照。咸亨元年
又下诏曰。宣尼有纵自天。
体膺上哲。合两仪之简易。
为亿载之师表。顾唯寝庙。
义在钦崇。如闻诸州县孔子堂及学馆有破坏。
并向来未造。生徒无肄业之所。
先师阙奠祭之仪。久致飘零。
深非敬本。宜令诸州县官司。
速加营葺。成都县学庙堂者。
大唐龙朔三年乡人之所建也。尔其州分化鸟。
境属蹲鸱。萦锦室于中区
铜梁于古地。玉轮斜界。
神龙蟠沮泽之云。石镜遥临。
宝马蹀禺山之影。天帝会昌之国。
上照乾维。英灵秀出之乡。
傍清地络。庠序由其纠合。
缨弁所以会同。文翁之景化不渝。
智士之风猷自远。于是双川旧老。
攀帝奖而翘心。三蜀名儒。
想成均而变色。探周规于旧宅。
询汉制于新都。开基于四会之躔。
授矩于三农之隙。土阶无级。
就击壤于新欢。茅茨不剪。
易层巢于故事。庄坛文杏。
即架椽栾。夹谷幽兰。
爰疏户牖。仪形莞尔。
似闻沂水之歌。列侍訚如。
若奉农山之对。缁帷晓辟。
横绀带于西河。绛帐宵悬。
聚青衿于北海。虽秋礼诗之化。
已洽于齐人。而宣风观俗之规。
实归于上宰银青光禄大夫谯国公讳崇义
大武皇帝之支孙。河间大王之长子。
秋九月。振玉贙于唐邱。
宝算干龄。跃璇虬于太渚。
我国家灵命东朝抗裘冕之尊。
宗子维城。南面袭轩裳之重。
析元元之允绪。拥朱虚之禄位。
拜玉节于秦京。辉金章于蜀郡
元机应物。潜消水怪之灾。
丹笔申冤。俯绝山精之讼。
魏文侯之拥彗。道在而谦尊。
董相国之垂帷。风行而俗易。
司马宇文公讳纯河南洛阳人也。
皇根帝绪。列五鼎于三朝。
青琐丹梯。跨千寻于十纪。
仲举澄清之辔。未极夷涂。
士元卿相之材。先登上佐
冰壶精鉴。遥清玉垒之郊。
霜镜悬明。下映金城之域。
县令柳公讳明。字太易
河东人也。梁岳之英。
长河之灵。沐云汉之精粹。
天衢之元亨。旌旗赫奕于中古。
圭组陆离于下叶。凤岩抽律。
擢层秀于龙门。骊穴腾姿。
吐荣光于贝阙。自朱丝就列。
光膺宰之荣。墨绶驰芬。
高践郎官之右。仙凫旦举。
影入铜章。乳翟朝飞。
声含玉轸。临邛位。
自高文雅之庭。彭泽宾门
犹主壶觞之境。旷怀足以御物。
长策足以服人。重泉之惠训大行。
单父之讴谣遂远。犹为夏弦春诵。
俗化之枢机。西序东胶。
政刑之根本。上只朝宪
下奉藩维。爰搜复庙之仪。
载阐重櫩之制。三门四表。
焕矣惟新。上哲师宗。
肃焉如在。将使圆冠方领
再行邹鲁之风。锐气英声。
一变賨渝之俗。于是侍郎幽思。
摛凤藻于瑰材。丞相高材。
排龙姿于璧沼。遗荣处士
开帘诠孝悌之机。颂德贤臣。
持节听中和之乐。其为政也可久。
其为志也可大。方当变化台极。
仪刑万宇。岂徒偃仰听事。
风教一同而已哉。勃幼乏逸才。
少有奇志。虚舟独泛。
乘学海之波澜。直辔高驱。
践词场之阃阈。观质文之否泰众矣。
考圣贤之去就多矣。自生人以来。
未有如夫子者也。嗟乎。
今古代绝。江湖路远。
恨不亲承妙旨。摄齐于游夏之间。
奉德音。攘袂于天人之际。
声名而永悼。瞻栋宇而长怀。
呜呼哀哉。敢为铭曰。
五帝既没。三王不归。
天地震动。阴阳乱飞。
山崩海竭。月缺星围。
礼乐无主。宗禋遂微(其一)
大哉神圣。与时回薄。
应运而生。继天而作。
龙跃浩荡。鹏飞寥廓。
奄有人宗。遂荒天爵(其二)
尼山降彩。泗滨腾气。
志匡六合。神经万类。
夹谷登庸。中都历试。
睿情贯一。元猷绝四(其三)
栖遑教迹。寂寞河图。
违齐出宋。历楚辞吴。
风衰俗坏。礼去朝
麟书巳卷。凤德终孤(其四)
杳杳灵命。茫茫天秩。
吾道难行。斯文易失。
式宣六艺。裁成四术。
虚往实归。外堂内室(其五)
邈矣能仁。悠哉化主。
力制偫辟。权倾终古。
陆离彩粲。蝉联茅土。
涉海轻河。登山小鲁(其六)
皇家载造。神风四极。
检玉题祥。绳金署德。
聿怀圣迹。同享天则。
乃眷台庭。爰升衮职(其七)
玉津同派。金堤茂版。
智士高风。文翁泽远。
氓淳壤沃。声和俗愿。
载启仁祠。遂光儒苑(其八)
沈沈壶奥。肃肃扃除。
灵仪若在。列配如初。
新市密。古坛疏。
楹疑置奠。壁似藏书(其九)
泛泛寰中。悠悠天下。
徇名则众。知音盖寡。
碝石参琼。迷风乱雅。
仲尼既没。夫何为者(其十)
王勃集序682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大矣哉。文之时义也。
有天文焉。察时以观其变。
有人文焉。立言以重其范。
历年滋久。递为文质。
应运以发其明。因人以通其粹。
仲尼既没。游夏光洙泗之风。
屈平自沈。唐宋宏汨罗之迹。
文儒于焉异术。词赋所以殊源
逮秦氏燔书。斯文天丧。
汉皇改运。此道不还。
贾马蔚兴。已亏于雅颂。
曹王杰起。更失于风骚。
僶俛大猷。未忝前载。
洎乎潘陆奋发。孙许相因。
继之以颜谢。申之以江鲍。
梁魏偫材。周隋众制。
或苟求虫篆。未尽力于邱坟。
或独徇波澜。不寻源于礼乐。
会时沿革。循古抑扬。
多守律以自全。罕非常而制物。
其有飞驰倏忽。倜傥纷纶。
鼓动包四海之名。变化成一家之体。
蹈前贤之未识。探先圣之不言。
经籍为心。得王何逸契
风云入思。叶张左于神交。
故能使六合殊材。并推心于意匠
八方好事。咸受气于文枢。
出轨躅而骧首。驰光芒而动俗。
非君之博物。孰能致于此乎。
君讳字子安
太原祁人也。其先出自有周。
浚启文明之裔。隐乎炎汉。
宏宣高尚之风。晋室南迁。
家声布于淮海。宋臣北徙。
德胜于河汾。宏材继出。
达人间峙。祖父通。
秀才高第。蜀郡司户书佐王侍读
大业末。退讲艺于龙门
其卒也。门人谥之曰文中子
闻风睹奥。起予道唯。
揣摩三古。开阐八风。
始摈落于邹韩。终激扬于荀孟。
父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阯六合二县令
齐州长史。抑惟邦彦。
是曰人宗。绝六艺以成能。
兼百行而为德。司马谈之晚岁。
思宏授史之功。扬子云之暮年。
遂起参元之叹。君之生也。
舍章是托。神何由降。
星辰奇伟之精。明何由出。
家国贤才之运。性非外奖
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
人应乎初识。器业之敏。
先乎就傅。九岁读颜氏汉书。
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
成乎期月。悬然天得。
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
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
立谈可见。居难则易。
在塞咸。于术无所滞。
于词无所假。幼有钧衡之略。
独负舟航之用。年十有四。
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巡行风俗。
见而异之曰。此神童也。
因加表荐。对策高第。
拜为朝散郎沛王之初建国也。
博选奇士。徵为侍读
奉教撰平台钞略十篇。书就。
赐帛五十匹。先鸣楚馆。
孤峙齐宫。乘忌侧目。
应刘失步。临秀不容。
寻反初服。远游江汉
登降岷峨。观精气之会昌
玩灵奇之肸蚃。考文章之迹。
徵造作之程。神机若助。
日新其业。西南洪笔。
咸出其词。每有一文。
海内惊瞻。所制九陇县孔子庙堂碑文。
宏伟绝人。稀代为宝。
正平之作。不能夺也。
咸亨之初。乃参时选。
三府交辟。遇疾辞焉。
友人陆季。友时为虢州司法
盛称宏农药物。乃求补虢州参军
坐免岁馀。寻复旧职。
弃官沈迹。就养于交阯焉。
长卿坐废于时。君山不合于朝。
岂无媒也。其惟命乎。
富贵比于浮云。光阴踰于尺璧。
著撰之志。自此居多。
观览旧章。翾翔偫艺。
随方渗漉。于何不尽。
在乎词翰。倍所用心。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
争搆纤微。竞为雕刻。
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
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
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
卢照邻人间才杰。览清规而辍九攻。
知音与之矣。知已从之矣。
于是鼓舞其心。发泄其用。
八纮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毫端。
契将往而必融。防未来而先制。
动摇文律。宫商有奔命之劳。
沃荡词源。河海无息肩之地。
以兹伟鉴。取其雄伯。
壮而不虚。刚而能润。
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有序。
徒纵横以取势。非鼓怒以为资。
长风一振。众萌自偃。
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
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
积年绮碎。一朝清廓。
翰苑豁如。词林增峻。
反诸宏博。君之力焉。
矫枉过正。文之权也。
后进之士。翕然景慕。
久倦樊笼。咸思自释。
近则面受而心服。远则言发而响应。
教之者逾于激电。传之者速于置邮。
得其片言。而忽焉高视。
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骞。
窃形骸者。既昭发于枢机。
吸精微者。亦潜附于声律。
虽雅才之变例。诚壮思之雄宗也。
妙异之徒。别为纵诞。
专求怪说。争发大言。
乾坤日月张其文。山河鬼神走其思。
长句以增其滞。客气以广其灵。
已逾江南之风。渐成河朔之制。
谬称相述。罕识其源。
扣纯粹之精机。未投足而先逝。
览奔放之偏节。已滞心而忘返。
乃相循于跼步。岂见习于通方。
信谲不同。非墨翟之过。
重增其放。岂庄周之失。
唱高罕属。既知之矣。
以文罪我。其可得乎。
君以为摛藻雕章。研几之馀事。
知来藏往。探赜之所宗。
随时以发。其唯应便。
稽古以成。其殆察微。
循紫宫于北门。幽求圣律。
访元扈于都洛。响像天人。
每览韦编。思宏大易。
周流穷乎八索。变动该乎四营。
为之发挥。以成注解。
尝因夜梦。有称孔夫子而谓之曰。
易有太极。子其勉之。
寤而循环。思过半矣。
于是穷蓍蔡以像告。考爻彖以情言。
既乘理而得元。亦研精而徇道。
虞仲翔之尽思。徒见三爻。
韩康伯之成功。仅踰两系。
君之所注。见光前古。
与夫发天地之秘藏。知鬼神之情状者。
合其心矣。君又以幽赞神明。
非杼轴于人事。经营训导
优游于圣作。于是编次论语。
各以偫分。穷源造极。
为之古训。仰贯一以知归。
希体二而致远。为言式序
大义昭然。文中子之居龙门也。
睹隋室之将散。知吾道之未行。
循叹凤之远图。宗获麟之遗制。
裁成大典。以赞孔门。
讨论汉魏。迄于晋代
删其诏命。为百篇以续书。
甄正乐府。取其雅奥。
三百篇以续诗。又自晋太始元年
至隋开皇九年陈之岁。袖贬行事。
述元经以法春秋。门人薛收窃慕。
同为元经之传。未就而殁。
君思崇祖德。光宣奥义。
续薛氏之遗传。制诗书之众序。
包举艺文。克融前烈。
陈偫禀太邱之训。时不逮焉。
孔伋司寇之文。彼何功矣。
诗书之序。并冠于篇。
元经之传。未终其业。
命不与我。有涯先谢。
春秋二十八。皇唐上元三年秋八月
不改其乐。颜氏斯殂。
养空而浮。贾生终逝。
呜呼。天道何哉。
所注周易。穷乎晋卦。
又注黄帝八十一难。幸就其功。
撰合论十篇。见行于代。
君平属文。岁时不倦。
缀其存者。才数百篇。
嗟乎促龄。材气未尽。
殁而不朽。君子贵焉。
兄勔及勮。磊落词韵
铿鍧风骨。皆九变之律也。
弟助及勋。总括前藻
网罗偫思。亦一时之健笔焉。
友爱之至。人伦所及。
永言存殁。何痛如之。
援翰纪文。咸所未忍。
盖以投分相期。非宏词说。
潸然揽涕。究而序之。
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
三都盛作。恨不序于生前。
七志良书。空撰得于身后。
神其不远。道或存焉。
崇宁 南宋 · 范成大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桑间三宿尚回头,何况三年濯锦游。
草草郫筒中酒处,不知身已在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