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勃集序682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大矣哉。文之时义也。
天文焉。察时以观其变。
有人文焉。立言以重其范。
历年滋久。递为文质。
应运以发其明。因人以通其粹。
仲尼既没。游夏洙泗之风。
屈平自沈唐宋汨罗之迹。
文儒于焉异术词赋所以殊源
逮秦氏燔书。斯文天丧
汉皇改运此道不还
蔚兴。已亏于雅颂
曹王杰起。更失于风骚
僶俛大猷。未忝前载
洎乎奋发孙许相因
继之以。申之以
梁魏偫材。周隋众制
苟求虫篆未尽力于邱坟
或独徇波澜。不寻源礼乐
会时沿革循古抑扬
多守律以自全。罕非常制物
其有飞驰倏忽倜傥纷纶
鼓动四海之名。变化一家之体。
前贤之未识。探先圣之不言
经籍为心。得王何逸契
风云入思。叶张左神交
故能使六合殊材。并推心意匠
八方好事。咸受气文枢
出轨躅而骧首驰光芒而动俗
非君之博物。孰能致于此乎。
君讳字子安
太原祁人也。其先出自有周
浚启文明之裔。隐乎炎汉
宏宣高尚之风。晋室南迁
家声布于淮海。宋臣北徙
德胜河汾宏材继出。
达人间峙。祖父通。
秀才高第蜀郡司户书佐王侍读
大业末。退讲艺龙门
其卒也。门人谥之曰文中子
闻风睹奥。起予道唯。
揣摩三古开阐八风
摈落于邹韩。终激扬
父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阯六合二县令
齐州长史。抑惟邦彦
是曰人宗。绝六艺成能
百行而为德。司马谈晚岁
思宏授史之功。扬子云暮年
遂起参元之叹。君之生也。
舍章是托。神何由降。
星辰奇伟之精。明何由出。
家国贤才之运。性非外奖
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
人应乎初识。器业之敏。
先乎就傅九岁读颜氏汉书
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
成乎期月悬然天得
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
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
立谈可见。居难则易。
在塞咸。于术无所滞。
于词无所假。幼有钧衡之略。
之用。年十有四
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巡行风俗
见而异之曰。此神童也。
因加表荐对策高第
拜为朝散郎沛王之初建国也。
博选奇士。徵为侍读
奉教平台钞略十篇。书就。
赐帛五十匹。先鸣楚馆
孤峙齐宫。乘忌侧目
应刘失步。临秀不容
反初服远游江汉
登降岷峨。观精气会昌
灵奇肸蚃考文章之迹。
造作之程。神机若助。
日新其业。西南洪笔
咸出其词。每有一文
海内惊瞻。所制九陇县孔子庙堂碑文。
宏伟绝人稀代为宝。
正平之作。不能夺也。
咸亨之初。乃参时选
三府交辟遇疾辞焉。
友人陆季。友时为虢州司法
盛称宏农药物。乃求补虢州参军
坐免岁馀寻复旧职
弃官沈迹就养交阯焉。
长卿坐废于时君山不合于朝。
岂无媒也。其惟命乎。
富贵比于浮云光阴踰于尺璧
著撰之志。自此居多
观览旧章翾翔偫艺。
随方渗漉于何不尽
在乎词翰。倍所用心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
争搆纤微。竞为雕刻
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
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
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
卢照邻人间才杰。览清规而辍九攻
知音与之矣。知已从之矣。
于是鼓舞其心。发泄其用。
八纮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毫端
契将往而必融。防未来而先制。
动摇文律宫商奔命之劳。
沃荡词源河海无息肩之地。
以兹伟鉴。取其雄伯
壮而不虚。刚而能润。
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有序
纵横取势。非鼓怒以为资。
长风一振众萌自偃。
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
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
积年绮碎一朝清廓
翰苑豁如词林增峻
反诸宏博。君之力焉。
矫枉过正。文之权也。
后进之士。翕然景慕
久倦樊笼。咸思自释
近则面受心服。远则言发而响应
之者逾于激电。传之者速于置邮
得其片言。而忽焉高视
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骞
形骸者。既昭发枢机
精微者。亦潜附于声律
雅才变例。诚壮思雄宗也。
妙异之徒。别为纵诞
专求怪说。争发大言
乾坤日月张其文。山河鬼神走其思。
长句以增其滞。客气以广其灵。
已逾江南之风。渐成河朔之制。
谬称相述。罕识其源。
纯粹之精机。未投足先逝
奔放偏节。已滞心而忘返
乃相循于跼步。岂见习通方
信谲不同。非墨翟之过。
重增其放。岂庄周之失。
唱高罕属。既知之矣。
以文罪我。其可得乎。
以为摛藻雕章研几之馀事。
知来藏往探赜之所宗。
随时以发。其唯应便。
稽古以成。其殆察微
紫宫北门幽求圣律。
访元扈于都洛。响像天人
每览韦编。思宏大易
周流穷乎八索变动该乎四营
为之发挥。以成注解
尝因夜梦。有称孔夫子而谓之曰。
易有太极。子其勉之
寤而循环思过半矣。
于是蓍蔡以像告。考爻彖以情言。
乘理而得元。亦研精徇道
虞仲翔尽思。徒见三爻
韩康成功。仅踰两系
君之所注。见光前古
与夫发天地秘藏。知鬼神情状者。
合其心矣。君又以幽赞神明
杼轴人事经营训导
优游圣作于是编次论语
各以偫分。穷源造极
为之古训。仰贯一知归
体二致远为言式序
大义昭然文中子之居龙门也。
睹隋室之将散。知吾道之未行。
叹凤远图。宗获麟遗制
裁成大典。以赞孔门
讨论汉魏。迄于晋代
删其诏命。为百篇以续书。
甄正乐府。取其雅奥
三百篇以续诗。又自晋太始元年
至隋开皇九年平陈之岁。褎贬行事
元经以法春秋门人薛收窃慕
同为元经之传。未就而殁。
君思崇祖德光宣奥义
续薛氏之遗传。制诗书之众序。
包举艺文。克融前烈
陈偫禀太邱之训。时不逮焉。
孔伋司寇之文。彼何功矣。
诗书之序。并冠于篇。
元经之传。未终其业。
命不与我。有涯先谢。
春秋二十八。皇唐上元三年秋八月
不改其乐。颜氏斯殂。
养空而浮。贾生终逝。
呜呼天道何哉
所注周易。穷乎晋卦。
又注黄帝八十一难。幸就其功。
合论十篇见行于代。
君平属文岁时不倦
缀其存者。才数百篇
嗟乎促龄材气未尽
殁而不朽君子贵焉。
兄勔及勮。磊落词韵
铿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
弟助及勋。总括前藻
网罗偫思。亦一时健笔焉。
友爱之至。人伦所及
永言存殁。何痛如之。
援翰纪文。咸所未忍。
盖以投分相期。非宏词说。
潸然揽涕。究而序之。
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
三都盛作。恨不序于生前
七志良书。空撰得于身后
神其不远。道或存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