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赵克勤曾橐卿景寿同登黄南恩南楼 其二 南宋 · 戴复古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鄂州南楼不可到,到此南楼眼亦青。
乾坤日月与高致,城郭江山无遁形。
把酒纵谈心耿耿,倚栏遐眺鬓星星。
世间万事关愁思,莫使秋风吹酒醒。
次韵邹汝愚阳江道中见寄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几番形迹落堪舆,我亦人间一腐儒。
遗我数篇风格别,思君一夜鬓毛疏。
未知满眼谁能恕,可复穷乡自作孤。
十二窝中春自在,打乖正坐不尧夫。
乞黜责沈起熙宁八年十二月 北宋 · 蔡承禧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
风闻外议皆以沈起桂州,违诏招交趾降人,并取其慈恩州,引惹交人攻破州郡,天下以为有罪,圣语以为无疑。
中外士人皆谓已有圣旨削籍编管,而诏旨中格,又付周沃体量,未知是非。
若实有此,臣不敢默。
臣闻汉武帝所以能成北伐之功者何也?
王恢建议,既无功于马邑,而王恢戮。
周世宗之所以能有强兵拓土之功者何也?
樊爱能败军,而爱能诛。
彼二主者虽不足以语道,皆以必罚信赏,讫致盛强。
臣伏睹近世治平之久,天下之纪纲文物故在也,而国势日卑,臣职日坏,由朝廷不以威断,四方得以窥望,文吏可以高下故也。
夫以法守者有司也,以道揆者朝廷也。
朝廷不度于义,而一之于法,则法吏几何而不侮宪也?
有司不本于法,而议以道揆,则天下几何而不伪辨也?
故《周礼》所谓曰柄、曰统者,归之天子,以道揆者也;
曰法、曰式、曰则、曰计、曰成者,责之臣下,法守者也。
今若情法之未尽者,陛下少以道揆,则如起之罪不容于诛。
今钦、廉既破,邕管既危,数郡髦倪缘生事幸进之臣横蒙屠害。
虽陛下德音中降,而使节外驰,想其事端,忧未艾也。
今平交之师十万,方事之始,罚不自信,何以威怀?
沈起伏乞不以属吏,特降前诏,其刘彝亦乞先行国典,以诫贪夫急进之人,而慰二广生灵之意。
南征将校知陛下行法之明,有以耸动,则其功不勉而成矣。
刘将军祃旗诗 元末明初 · 刘崧
四言诗
辛卯秋孟,吉维己酉
藩使来筠,以饬我纠。
曰命尔枢,往禦群丑。
惟此群丑,善良是雠。
于彼南恩,于此新州
𧏡出蜮没,群嚣以咻。
将军承命,陈鞠我旅。
阅籍点行,颁令齐伍。
戈百千,来集如雨。
谷旦之祃,庚戌令辰。
赤日载熻,我服具陈。
拥旃设次,坛壝则神。
有畟者戈,氂毛蓬蓬。
缭以绵蕝,屹其在中。
兵刃旁合,杂沓其锋。
将军升坛,笳鼓三奏。
尔士尔卒,孰或敢后。
肥牲大樽,工祝在侑。
指撝六丁,呼召五方。
灵风飒然,我旆载扬。
杀气成云,荫于中央。
斩鸡磔牲,沥酒以血。
将军灌彻,大啖雄啜。
观者怆恻,行者忭悦。
我兵我旂,出于南门。
长刀在佩,雕弓在鞬。
群马振鸣,尘埃昼昏。
将军从容,衣不重甲。
顾盼流威,匪玩匪狎。
我勇方张,尔燕则洽。
于赫将军,幽并之豪。
世镇南土,服于弓刀。
岂恫而逸,惟贤斯劳。
昔戍封州,昔征漳境。
先登破围,枭黠受领。
藐焉西寇,曾足以骋。
何山无石,何海不波。
山高海深,我行如何。
蛮方既同,曷其还歌。
北瞻淮河,徭役棼泯。
嗟嗟海隅,乃试其蠢。
肆而殄之,天子所悯。
天子所悯,四方底绥。
将军秉虔,是究是思。
策勋有奇,视此颂诗。
寄贺柯明府 明 · 陈献章
 押词韵第六部
世乱隳节义,临危忘大伦。
此风何可长,此恨何由申。
仲尼忧万世,作经因感麟。
往者宋元间,适逢大运屯。
仰天泣者谁,屈指张陆文。
临事诚已疏,哀歌竟云云。
一正天地纲,我祖圣以神。
缺典谁表章,厓山莽荆榛。
寥寥二百年,大忠起江濆。
慈元庙继作,烂映厓山云。
近者阳江尹,一念何精勤。
作祠比厓山,两庙存三仁。
大封赤坎墓,昭昭惬众闻。
深悲鱼腹冷,一跃海门春。
厓海风波隔,阳江面目新。
自然声气应,坐使风俗淳。
短卷心先贺,神交梦每亲。
琢词告万世,老病敢辞君。
江侍中荐士表 南梁 · 刘潜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一
臣闻天道不言,资寒暑而成岁;
宸居垂拱,寄守宰宣风
若夜鱼不欺,朝琴在奏,则残杀自去,汾射可追。
伏见镇北府水曹参军阳江兴,字休恭,立身贞白,操业清廉,颇涉书记,弥闲刀笔。
前摄县泪漳,无伤锦制,巡行淮海,不忝绣衣。
若处以百里之邑,使导一乡之赋,必能治文无害,迄用有成。
臣举不避族,非欲异姓居后,知人为难,实缘所悉而荐(《艺文类聚》五十三)
论语义疏叙 南梁 · 皇侃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五
《论语通》曰:《论语》者,是孔子没后七十弟子之门徒,共所撰录也。
夫圣人应世,事迹多端,随感而起,故为教不一,或负扆御众,服龙衮于庙堂之上;
或南面聚徒,衣缝掖于黉校之中,但圣师孔子,符应颓周,生鲁长宋,游历诸国,以鲁哀公十一年冬,从卫反鲁,删诗定礼于洙泗之间,门徒三千人,达者七十有二。
但圣人虽异,人者神明,而同人者五情,五情既同,则朽没之期亦等,故叹发吾衰,悲因逝水,托梦两楹,寄歌颓坏。
至哀公十六年,哲人其萎,徂背之后,过隙区驻。
门人痛大山长毁,梁木永摧,隐几非昔,离索行泪,微言一绝,景行莫书。
于是弟子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而实录。
上以尊仰圣师,下则垂轨万代,既方为世典,不可无名。
然名书之法,必据体以立称,犹如以孝为体者,则谓之《孝经》,以庄敬为体者,则谓之《礼记》。
然此书之体,适会多途,皆夫子平生应机作教,事无常准,或与时君抗厉,或共弟子抑扬,或自显示物,或混迹齐凡,问同答异,言近意深,《诗》《书》互错综,典诰相纷纭,义既不定于一方,名故难求乎诸类,因题《论语》两字,以为此书之名也。
但先儒后学,解释不同,凡通此论字,大判有三途第一,舍字制音,呼之为偷。
一舍音依字,而号曰论,一云伦论二称,义无异也。
第一舍字从音为伦说者,乃众的可见者,不出四家,一云伦者次也。
言此书事义相生,首末相次也,二云伦者理也。
言此书之中,蕴含万理也,三云伦者纶也,言此书经纶今古也,四云伦者轮也,言此书义旨周备,圆转无穷,如车之轮也,第二舍音依字为论者,言此书出自门徒,必先详论,人人佥允,然后乃记,记必已论,故曰论也。
第三,云伦、论无异者,盖是楚夏音殊、南北语异耳。
南人呼伦事为论事,北士呼论事为伦事,音字虽不同,而义趣,犹一也。
侃案三途之说,皆有道理,但南北语异如何,似未详师说,不取,今亦舍之,而从音依字。
二途并录,以会成一义。
何者?
今字作论者,明此书之出,不专一人,妙通深远,非论不畅,而音作伦者,明此书义含妙理,经纶今古,自首臻末,轮环不穷,依字则证事立文,取音则理为义,义文两立,理事双该,圆通之教,如或应示,故蔡公为此书为圆通之喻。
云物有大而不普,小而兼通者,譬如巨镜百寻,所照必偏,明珠一寸,鉴包六合,以蔡公斯喻,故言论语小而圆通,有如明珠,诸典大而偏用,譬如巨镜,诚哉是言也,语者,论难答述之谓也。
《毛诗传》云:「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郑注《周礼》云:「发端曰言,答述为语」。
今案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然此语是孔子在时所说,而论是孔子没后方论,论在语后,应曰语论,而今不曰语论,而云论语者,其义有二:一则恐后有穿凿之嫌,故以语在论下,急标论在上,示非率尔故也,二则欲现此语,非徒然之说,万代之绳准,所以先论已,以备有圆周之理,理在于事前,故以论居语先也。
又此书遭焚烬,至汉时合壁所得,及口以传授,遂有三本,一曰古论,二曰齐论,三曰托。
既有三本,而篇章亦异,古论分《尧曰》下章子张问更为一篇,合二十一篇,篇次以《乡党》为第二篇,《雍也》为第三篇,内倒错不可具说。
《齐论》题目,与《鲁论》大体不殊,而长有《问王》《知道》二篇,合二十二篇,篇内亦微有异。
《鲁论》有二十篇,即今日所讲者是也。
寻当昔撰录之时,岂有三本之别?
将是编简缺落,口传不同耳。
刘向《别录》云:鲁人所学,谓之《鲁论》,齐人所学,谓之《齐论》,合壁所得,谓之《古论》。
而古论为孔安国所注,无其传学者,《齐论》为琅邪王卿等所学,《鲁论》为太子太傅夏侯胜、及前将军萧望之少傅夏侯建等所学,以此教授于侯王也。
晚有安昌侯张禹学《鲁论》,兼讲齐说,择善而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
至汉顺帝时,有南郡太守扶风马融字季长建安中大司农北海郑玄字康成,又就鲁论篇章,改齐验古,为之注解。
鸿胪卿吴郡苞咸字子良,又有周氏不悉其名,至魏司空颍川陈群字长文太常东海王肃字子雍博士敦煌周生烈,皆为义说。
魏末,吏部尚书南阳何晏字平叔,因鲁论集季长等七家,又采古论孔注,又自下己意,即世所重者,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
太保河东卫瓘字伯玉,晋中书令兰陵缪播字宣则广陵太守高平栾肇字永初黄门郎颍川郭象字子玄司徒济阳蔡谟字道明晋江夏太守陈国袁宏字叔度著作郎阳江淳字思俊,抚军长史蔡系字子叔,晋中书郎江夏李充字宏度廷尉太原孙绰字兴公散骑常侍陈留周环字道夷,晋中书令颍阳范宁字武子,晋中书令琅邪王珉字季瑛:右十三家江熙太和所集。
侃今之讲,先通何集,若江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
其又别有通儒解释,于何集无好者,亦引取为说,以示广闻也。
然《论语》之书,包于五代二帝三王,自尧至周,凡一百四十人,而孔子弟子不在其数,孔子弟子有二十七人,见于《论语》也,而古史改则云三十人,谓林放澹台灭明阳虎亦是弟子数也(《论语义疏》日本国本)
差注二广州军守臣事诏庆元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五○(第四册第三四四三页)
广东路英德府南恩、循、、封、新州、广西路浔、高、藤、昭、象、梧、贵、化、郁林州昌化吉阳万安军守臣阙,并发归吏部,照旧来格法差注。
所有在堂二广州军阙,如武臣陈乞,亦须曾历民事、熟于州县者,方得进拟。
客省副使刘琯恩州108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八、民国《恩平县志》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军国异容,兵民异道。
治戎振旅,以鸷勇为上;
承流宣化,以忠孝为先。
尔久练武经,本由才选,屡更烦使,克有成劳。
试于一州,祗服朕训。
可。
阳江电白边界感赋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南极成沙塞,长城界海云。
涛声天外落,雨气日中分。
不见戈船影,徒劳甲马群。
红夷有孤岛,辛苦汉将军
阳江电白边界感赋 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城从虎门起,千里跨空冥。
多垒虚防海,非边亦筑亭。
中华馀一岛,正朔在重溟。
望断黄龙舰,风帆似水萍。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嗟君南渡海,波浪白吞空。
三日迷琼岛,中流遇飓风。
生还自鱼腹,险绝有神功。
讵料乘槎客,依然道未穷。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大风吹海啸,舟似转蓬飞。
竞与波涛斗,私将涕泪挥。
旌旗过水怪,灯火降天妃。
欲作玄虚赋,心魂今尚微(天妃,海神,吾粤事之甚谨。卢子是日舟几覆,祷之,有一大鸟止于樯。少焉,红光荧荧,绕舟数匝,兼花香酷烈,舟遂定,得济。)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波中涌山岳,知是海鳅回。
势欲吞舟去,光先喷火来。
不须频拔剑,自可静挥杯。
忠信豚鱼格,多君学易才(海鳅身长百里,口中喷火,能吞巨艚,远望若丘山也。)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黑风寒挟雨,城没大洋边。
鱼鳖人谁免,波涛尔独悬。
行穿龙洞穴,战退鬼楼船。
莫向高堂道,平生险自怜七月海啸,水没城,溺人甚众。)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五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高帝称奇甸,南溟岂大荒。
诸华同礼让,一赋重文庄(我高皇帝尝称琼州为奇甸,丘文庄因作《奇甸赋》。)
尔去观风土,身先入众香。
遍书珍异物,词藻照蛮方。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天晴空翠满,五指(山名)拂云来。
树树奇南结,家家末丽开。
野人朝猎去,黎女暮歌回。
调酒黄獐血,君曾尽几杯。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七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首夏过琼甸,槟榔得食花。
螺杯川上拾,捻酒洞边赊。
逸兴凌山月,新诗夺海霞。
买愁村若到,定爱髻鬟斜槟榔花绝甘美,开以四月。海上多香螺、鹦鹉螺诸壳,大者可为酒杯。捻酒,倒捻子所酿之酒也。)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八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人人携酿具,处处熟离支
一夕香成酒,三危露满卮。
和风尝衣袷,暑气不侵肌。
花是槟门好,清芬百里吹(土人多就树酿离支酒。)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 其九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方物生黎献,黄麖黑狗熊。
大旗书向化,小队拜当中。
宪府宣威德,炎洲息战攻。
丹青凭尔笔,绘出岛夷风(卢子亲见生黎人人献方物于琼州副使,旗书“黎人向化”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