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合肥逢清琏上人(即圆通慎禅师弟子) 北宋 · 郭祥正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闽国衣冠后,羌庐法性师
江河倾辨说,冰雪净容仪。
塔影龙蛇护,松声猿鹤悲。
门人忽相过,话旧涕空垂。
卧病杂题五首 其一 1209年9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㕮咀初成药,咿哑半掩扉。
病知身健乐,闲觉宦游非。
小涧看猿饮,枯筇拥鹤归。
今朝更堪喜,书札得淮淝(自注:是日得五郎庐州书。)
次韵行中龙图游后浦六首(按:其四《舆地纪胜》题作合肥城怀古,其五作藏舟浦,其六作澄惠寺。) 其六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冠带淮西第一州,扬鞭得从史君游。
木鱼声断东台晓,水荇香传后浦秋。
双脊自磨铜雀瓦,密云时泛建溪瓯。
才清思健知无敌,且与衰残作荫庥。
次韵行中龙图游后浦六首(按:其四《舆地纪胜》题作合肥城怀古,其五作藏舟浦,其六作澄惠寺。) 其一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密竹疏松斗老苍,惊飞白鸟不成双。
楼船飘忽随朝电,佛炬青荧彻夜窗。
携酒且来寻岛屿,投竿那用忆湖江。
君看雨过铺晴练,得句须令小谢降。
次韵行中龙图游后浦六首(按:其四《舆地纪胜》题作合肥城怀古,其五作藏舟浦,其六作澄惠寺。) 其二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每欲收吴势未任,绕城凿浦迹堪寻。
不知战罢楼船散,空见春归荇菜深。
一坐清风吹往事,四筵白酒洗烦襟。
公提椽笔诗无敌,未必张辽善醉吟。
次韵行中龙图游后浦六首(按:其四《舆地纪胜》题作合肥城怀古,其五作藏舟浦,其六作澄惠寺。) 其三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细柳高松绿映苍,深沉台榭晚生凉。
沙边宿鹭昏昏白,草际流萤点点光。
投网舟移牵碧荇,采莲人去湿红裳。
欲追逸调嗟何及,雨入杯盘归兴忙。
次韵行中龙图游后浦六首(按:其四《舆地纪胜》题作合肥城怀古,其五作藏舟浦,其六作澄惠寺。) 其四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巨镇还须济世才,要宾览古笑谈开。
蜀山迥出千螺秀,肥水长萦一带回。
犹有金城藏后浦,不唯铜雀起高台。
异时争战归何处,秋雁年年去复来。
次韵行中龙图游后浦六首(按:其四《舆地纪胜》题作合肥城怀古,其五作藏舟浦,其六作澄惠寺。) 其五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锦棹飞飞画舫迎,焚香夹道看双旌。
佳宾谈笑民同乐,善政循良鸟不惊。
花岛可怜春自舞,柳洲遥觉月微明。
史君一饮诗千句,掷地浑如金玉声。
宋故朝散大夫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季公墓志铭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九、《北海集》卷三五
公讳陵,字延仲处州龙泉人
曾祖惟一、祖仅,皆潜德不仕。
士元,以公贵,累赠朝议大夫
妣鲍氏、周氏、吴氏,皆赠令人。
公少孤力学,为进士业。
会行三舍法,由州县学升选,每冠一乡,里闾荣之。
及大比别试,复先多士,名动一时。
遂擢政和二年上舍第,调池州司法参军,改庐州学教授
秩满,改颍昌府学教授
两郡士爱服,誉公如一。
以选为辟廱直学
辟廱罢,除太学正,以称职闻,就迁博士
而官长挟私忿,不欲公就职,以公论学术异同,谮之执政,罢知庐州舒城县
未行,执政悟其枉,除太常寺主簿,不赴。
靖康元年,由秘书郎尚书比部员外郎
上即位,扈从扬州,连进右司员外郎太常少卿
建炎三年春,寇骑奔突,朝廷仪物委弃无馀。
公皇遽中,取九庙神主,奉以渡江。
俄迁起居郎
甫浃日,拜中书舍人
因论遣大臣宣抚陕蜀,任太专,非是,既忤,乃自引去,除徽猷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寻又夺职。
居数月,复除待制知临安府
六月,召还西掖,迁尚书户部侍郎
八月,因转对,言:「自古以才难,使人不当求备。
惟记其功,忘其过,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才斯不乏」。
又云:「多难之时,朝廷缓急,无可使者
独不闻举魏尚于狱中,卒能却匈奴
张敞于亡命,卒能弭盗贼?
责功补过,在昔有之。
愿明诏宰执,于罪累中选择贤能,量付以事,勿因一眚,废其终身。
仍诏台谏为国爱才,听其自效,苟非误国,勿复以言。
庶使人人皆得自新,协济中兴之业」。
上说,命榜之朝堂
已而言者力诋之,遂罢,以朝请郎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绍兴元年,就加右文殿修撰
明年,又复徽猷阁待制
三年,除知广州、兼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
积官朝散大夫
五年,以请提举江州太平观
而公已属疾,未及去郡,以九月甲申,卒于所寓之僧舍,享年五十有五。
郡人为之罢市,天子悯焉,赠公中大夫
公娶上官氏,左中大夫恢之女,柔明有贤行,封令人。
子四人:奎、壁、壄、圭,皆承务郎
公生而多艰,卓然能自成立,卒为闻人。
遭遇圣主,周旋要近,器质方正,不以险夷易其操。
自官太学至为侍从,三以论议黜,而气不少衰,士大夫以为难。
尝陛对,进言:「今日国势,危如缀旒,敌势强盛,盗贼充斥。
此人所共忧者,姑置未论。
事有深可虑者四、可恃者一。
大驾时巡,未有驻跸之地;
贤人远遁,皆无经世之心。
兵柄分于下而将不和,政权去于上而国益弱。
所恃以仅存者,人心未厌而已」。
又因灾异,应诏上奏云:「今庙堂之上无擅命之臣,惟将帅之权太盛;
宫阃之内无女谒之私,惟宦寺之习未革。
盗贼之众,杀戮长吏,残虐编民。
朝廷苟且,例许招安,未几皆叛,反堕贼计。
军兴以来,既结保甲,又改巡社;
既招弓手,又募民兵。
追呼急于星火,割剥侵于肌骨。
民力竭矣,而犹求焉,此灾异之原也」。
又论:「国家承平日久,纯以文治,其弊极矣。
忠不足,故俗多诞谩;
质不足,故俗多华侈。
虽更变乱,其风未革。
愿一新之,为修政之本」。
其他所论多,皆直指时病,切中事情,晓然有济物之实,惜其言之不尽用也。
公性资开敏,而智虑绝人,遇事剖析如流。
平居,众论有疑,必待公以决。
当烦临剧,处之裕如。
临安方敌众剽焚之后,井邑荡尽。
公至,躬率僚吏,于瓦砾灰烬间建置官府,收瘗暴骨,招徕遗民。
拊循安集,一以诚意;
约束戍兵,毋敢侵扰。
于是人稍奠居。
南海比丧连帅军府不治。
公初视事,摘法掾吏乾没市舶物直数千万缗,奸赃屏息。
郡当海货所聚,税入不赀,监者积习为奸,贪纵自如,至有「八仙」之目。
公察其弊,更定税例,令概损十三,揭之通衢,且俾商贾自书其数,而算增三倍。
异时帅臣私用诸司钱帛,以至互讼。
公括先所降度僧牒,并获积年隐陷成物,其数甚多,悉以付回易。
又准市直,日籴诸司军米别贮之,或郡廪不继,则以借给,须尽,拨租税还之。
输米若钱,各从民便,仍损运载之费半与之,军民皆悦。
由是帅司用度丰足,尽偿移用宿负,而所藏山积。
先是惠州有狂男子,聚众数千,僭名号作乱,朝廷责帅司收捕。
公初入境,密委叛人曾衮,令以功赎罪,不旬日擒之。
官吏请奏功,公曰:「讨贼,帅职也」。
唯补曾衮承信郎而已。
江西叛卒元通犯境,公遣南海尉魏逢、使臣董鼒招抚之,即听命,寨于城外。
无几何,江西遣兵至,通遁,趋惠州
追兵及之,与战不利,人情震恐。
公复遣鼒追通回。
会朝廷用其所请,韩京广东钤辖,乃以通付
寻坐他事诛,远近始安。
广人德公,相与饭僧、作佛事三夕,以祝公寿,又刻石颂公,示不忘公。
公博学,敏于文辞,简洁俊健,如其为人。
典行外制,得王言体。
有文集十卷藏于家。
诸孤卜以八年秋七月丙午,葬公于龙泉县龙泉乡大洋山之原,从先茔。
先期,得徽州使君吴伟明元昭状公阀阅行治,以来请铭。
崇礼昔以辟廱生识公,及官太学、入东西省,皆踵公武
后忝贰卿,又同班缀。
元昭亦尝与公同僚,俱相好也,其知公为均。
元昭谓公学问之精博,趋操之端方,议论之疏通,政事之明练,与其出处进退之节,皆可书,且以其孤之意见属。
顾义不得辞,乃次其语,而系之铭曰:
季本姬姓胄两出,在鲁曰友吴曰札。
孙蕃布各枝叶,均为季氏异南北。
公家龙泉实瓯越,于为近失其牒。
名字延陵盖其别,要以前人厉志节。
官登禁省非不达,以言触罪及三黜。
侍从献纳吾所职,虽时弗谐论可屈?
去临南海方伯,惠利其人著名迹。
仁而不寿理莫诘,泫然叹息此遗直。
令妻孝子克自力,百舍扶丧返先域。
镵其大节诏窀穸,我铭不谀无愧色。
合肥李天贶朝请钟离公序中散吴渊卿长官洎予同饮家园怀疏阁 北宋 · 郭祥正
一阁横空连野水,久客归来洗双耳。
二疏虽解散黄金,家园未必临清泚。
坐见纷纷烟雨入,千里潇湘画图湿。
鱼鸟相忘蒲深,两岸桃花为春泣。
钟离辞荣已三品,早休今八十。
我亦弃官姑孰闲,邂逅相过手重执。
阁前旋解青板船,呼童移棹选清渊
四人白发笑且饮,岸人疑是商山仙。
亦如贺监东吴,醉下山阴镜湖
月色莲香迷近远,且要李白骑鲸鱼
古人今人乐如此,出处无瑕傲生死。
君不见功成不退人,重著蓝衫脱金紫。
陈规直龙图阁庐州安抚淮西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三、《华阳集》卷四
朕惟淮西之地,沃壤千里,胡丑乱华,莽为盗区。
虽干戈扰攘之难略平,而创痛呻吟之声未息。
非夫练达老成之士,往殿厥服,何以宽朕顾忧?
具官某静重有谋,果毅以达。
蚤励忠勤之节,屡膺藩翰之寄。
折冲禦侮,疆埸绥静;
牧人御众,闾阎辑和。
朕尝考观安陆池阳之政,多乃成绩;
兹用峻以内阁、河图之直,昭示褒宠。
汝其为朕徙治合淝,振肃中权,拊安诸郡。
魏尚守云中,而匈奴不敢近塞;
龚遂渤海,而贼盗至于弃兵。
往师古人,无使声名减于前日,则予汝嘉
合肥何公部使者杨公潜古命予赋之 北宋 · 郭祥正
 押词韵第一部
合肥有老桧,得名自何公。
何公何代人,名迹了莫穷。
高枝偃羽盖,低枝卧苍龙。
盘根彻厚地,疏影落寒空。
荏苒九天碧,仍为烟雾濛。
相传魏武帝,解甲休铁骢
尝坐此下,吞吴未成功。
至今晦暝夕,往往扬英风。
我公心好古,清标耸千峰。
鉴赏挥巨笔,丹青孰为工。
璨璨发明玉,琤琤叩丝桐。
谈笑走兵役,垣墙密泥封。
拂拭枯折干,一助春风融。
愿回拔山力,移植明光宫。
昨游寄徐子美学正 北宋 · 郭祥正
 押尤韵
念昔未弱冠,与君昆弟游。
各怀经纶业,壮气凌阳秋。
知音得宰,鉴赏称琳璆。
君家天地崩,泣血城南陬。
释服就乡举,名姓必见收。
数为礼部黜,考(四库本作嗟)命宁怨尤。
子山仅五十,感疾遽不瘳。
子美如孤鸿,哀鸣大江头。
其声最酸楚,闻者皆涕流。
有才多困蒙,此理不可求。
我初佐星子,老守如素仇。
避之拂衣去,寓迹昭亭幽。
篇章自此富,写咏穷欢忧。
慈母待禄养,湓浦州。
随辟宰环峰,碌碌三载周。
才归遭酷罚,五体戕戈矛。
旦夕期殒灭,馀生安敢偷。
粗能襄事毕,寒饿妻儿羞。
复入湖外幕,万里浮扁舟。
几葬江鱼腹,迍邅百端愁。
到官未三月,开疆预参谋
招降五万户,给田使锄耰。
论功辄第一,谤语达冕旒。
得邑敢自诉,断木当沉沟。
儿女相继死,泣多昏两眸。
脱去殊未能,游鳞已吞钩。
春风吹瘦颊,黄尘蒙弊裘。
才趋合肥府,又鞫历阳囚。
荒庭忘岁月,忽见花枝柔。
清明动乡思,一水嗟滞留。
却忆藏云会,雕盘荐珍羞。
高吟凌李杜,猛饮咍阮刘。
野寺想如昨,游人今白头。
倏忽三十年,老大功名休。
日毂不暂止,吾生信如沤。
有酒尚可醉,馀事皆悠悠。
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1869年 清 · 丁守存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清代
同治八年,岁在己巳,季春之月,湖广总督一等肃毅伯协办大学士合肥李公,湖北巡抚侯官郭公,以武昌重建黄鹤楼胜迹,大工蒇事,命守存为文以记之。自维谫陋,惧弗克胜,然自道光己酉,洎咸丰辛亥,曾以典文闱、襄戎幕,两使粤西道此,屡经登眺。今兵燹之后,遗址重新,躬逢兹胜,义不敢辞。因述其颠末,拜手以献。文曰:
自古名胜之区,废兴递嬗。
考之荆楚铜鞮章华,遐哉邈矣。
梁隋以降,直省广造浮屠,侈陈金碧,役夫麋帑,动以百十万计,识者讥之。
盖将穷耳目之欲,逞土木之观,举非其时,于义无取。
武昌黄鹤楼始建何人?
志乘所载,言人人殊。
而山踞龟蛇,渊临鹦鹉,巍然矗立,自唐代名流著之吟咏,千余年迭有沿革,而兹楼不废。
及我朝规制屡新,天题炳焕。
嘉庆癸酉,增修式廓,又垂五十年矣。
咸丰壬子,粤逆鸱张,围星沙,犯岳阳,胁数万众,掠大小艨艟,蔽江直下。
欃枪所至,烈焰灰飞,数年之间,鄂城三陷,武汉辐辏之地,沦为榛芜。
至咸丰丙辰,兹楼遂付一炬。
越九载,上元纪甲,金陵大憝埽平,宫太保、果威伯大学士满洲公秉节是邦,与前藩司唐训方瞻礼胡文忠公祠宇,念累年栉沐勤劳,相与共图恢复者,文忠之力居多,今虽百废渐举,而兹楼柱础空存,宏规未起,恻然感之,因谋之巡抚,今升工部尚书长沙郑公,及司道守令唐际盛盛康、钟谦恩荣等,募金重建。
一时倡捐廉俸者,督抚司道以下,乐于从事
宫少保、前兵部侍郎衡阳彭公,前署广西巡抚湘阴郭公,记名提督刘维桢、姜玉顺、蓝斯明,副都统喜昌,入资最钜。
督标中协副将复广募各营,集有成数。
爰遴干员遄之巴蜀、衡湘,采购大木。
四川监生刘恩波,因是积劳,没于涂。
殆既集事,而逆匪余烬复煽,扰黄德诸郡,江北戒严,宫少保、威毅伯巡抚湘乡曾公治兵于外,官相国亦旋奉内召入直阁事。
刑部侍郎、今升刑部尚书山阴谭公,江苏巡抚、今调浙江巡抚合肥李公,摄督篆未久,亦弗暇及。
越今天子御极之七年戊辰,爵相李公既于六年冬间歼任、赖各逆于潍淄淮海之交,复于是年夏间平张逆于幽蓟燕齐之境,海宇肃清,人民复业,雨晹时若,年谷顺成
摄督篆巡抚郭公、护巡抚布政使香山何公,相与顾而咨曰:“事以经始为难,功以及时为亟,乃者积重资、选良材,既殚数岁之力,而令千余年胜迹至今阙然耶”?
于是李公、郭公咸输白金千两,护巡抚何公与署藩司王文韶、署臬司郑兰及各司道重捐廉俸。
武昌黄昌辅董其事,而以候补通判汤世镛、从九品符秉忠等驻局监理。
涓吉于九月初八日定磉,十月十二日上梁,设牲牢楮帛,焚祝于旧址左侧,构架悬梯,摩云森立,按制就小式,核其尺寸,斧者左,锯者右,匠石千余人,般倕毕集,邪许争呼。
次年六月,大工成。
是役也,计糜捐银三万余两。
朴之斫之,丹之雘之,鸟革翚飞,与云日相辉映。
总督爵相李公已于正月持节莅止,暇率僚属拾级而登,见夫大别西横,晴川对峙,广汉三巴之峡,横江舣万棹之舟;
俯而瞰焉,则烟火万家,鳞次如画,雉堞参差,冈陵起伏,熙来攘往者,蚁聚蜂屯,燕支、凤凰诸峰环列左右。
猗与中兴之景运,非诸公翊赞之勋,何由钜制重新,以睹斯楼之成也?
楼凡三层,计高七丈二尺,加铜顶九尺,共成九九之数。
柱周六七尺以上者四十八楹为地基,周径长二十丈有奇,宽八丈有奇,楼八面,各宽四丈五尺。
上供吕祖像,仍其旧也。
余材重建太白堂、一览亭涌月台、留云阁、白龙池等处,以复故迹。
夫神仙杳茫之事,传闻异词,固无从确考,即堪舆家风水、时日、孤虚之说,亦儒者所不屑道。
特以锁钥三湘,纲维九派,以斯楼雄峙其间,其足以开拓心胸,发皇耳目者,即规模之巍焕,想川岳之怀柔。
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盖将与海宇苍生登春台而游熙皞,不徒白云黄鹤供骚人吟客之啸咏已也。
爰为记,以泐之石。
[注]:作于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
黄鹄山志》
驳还王钦臣授官词头奏绍圣元年六月 北宋 · 林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一、《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四
吏部送到吏部侍郎王钦臣可授宝文殿待制、知庐州词头。
钦臣资性险邪,本缘傅会宰相吕大防,以至进用。
大防朋党甚众,钦臣为之首,前后言者屡攻其公私过恶,大防皆抑而不行。
大奸方斥,馀党正当窜逐,肃清仕路,钦臣岂可以加侍从职名,付之方面守寄?
所有制词,未敢撰进。
后唐张崇庐州外罗城记 唐末至五代 · 殷文圭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八
禹贡别九州之广。
扬鼎居先。
淮夷控七郡之雄。
庐邦最大。
真四塞山河之国。
乃一方礼乐之乡。
地势壮而金斗高。
人心刚而风土劲。
洎皇唐光宅四海。
奄有八纮。
穷日月之照临。
皆臻仁寿。
混车书于华夏。
咸属文明。
视赤子以如伤。
播洪钧而不比。
眷惟刺史之任。
独曰亲人之官。
凡当出牧是邦。
必选良二千石矣。
昔故相歇马之所。
今通侯建隼之区。
太守清河张公
乾象降灵。
人龙命世。
一剑跃而蛟断。
六钧挽而猿号。
忠自孝基
勇由义立
爰从稚齿。
便奋雄心。
庚子岁
巢寇陷秦关。
僖宗幸蜀部。
王纲弛坏。
国制抢攘。
瞻乌载飞。
走鹿争逐。
救疲民之焚溺。
资间代之英雄。
先吴忠武王虎步江南
鹰扬肥上。
汪汪伟量。
涵一万顷之澄波。
落落洪襟。
包九百里之梦泽。
是以多士之归也。
如百川赴海。
偫材之用也。
若众腋成裘。
勤求卓荦之伦。
肇建庞洪之业。
下痊民瘼。
上报国恩。
太守张公英俊不偫。
乡关素友。
隶职帐下。
责效军前。
入委腹心。
出舒羽翼。
由余之拓十二国。
多赖宏规。
耿弇之屠三百城。
略方殊绩。
以至溃赵相国锽七万之众。
先拔句溪
孙司徒儒五倍之师。
次收淮甸
不独身先百战。
抑亦谋赞六奇。
故得擢自偏裨
升于列校
亟更职任。
累拜专城。
天祐三年
承制检校司徒常州刺史
毗陵杭越接境。
梁汴连衡。
公才驻熊车。
潜施龟画。
早曾修城筑堑。
杜渐防萌。
寒暑未迁。
金汤遽设。
功用未毕。
王泽迭加。
以绩效转官检校太保
庐州刺史兼本州团练使
天祐四年八月到任。
公自临锦里。
即建罗城
谋虽贮心。
言未出口。
盖以先王卧龙之地。
谨合缮修。
君子变豹之风。
讵宜卑陋。
况西连襄汉。
北接梁徐。
秣马训兵。
靡忘寝食。
劝农习战。
誓静氛埃。
吴太师嗣茅土全封。
绍彤玈重寄。
旌贤宠善。
念旧策勋。
承制以褒酬。
迭进秩于保傅。
淮南军司内外都军使镇海宁国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侍中东海徐公。
首辅大政。
力启霸图。
逊德推功。
先人后已。
纤粟之劳必录。
锡予之美无偏。
公执玉而归觐王庭。
锵金而入陪相閤。
语家国之至计。
属西北以介怀。
遂咨禀庙谋。
增修战垒。
铺舒妙见。
商较远图。
且曰。
居安虑危。
闻于圣哲。
为主制客。
宜赖城隍。
乃知恃陋弗修。
子蹈危亡之运。
一日必葺。
叔孙留忠恕之机。
懿彼肥川。
旧有罗郭。
咸通十年卢谏议出牧此州。
值彭门用军。
邻封多警。
累拜表章之请。
遂兴版筑之功。
绵岁月以滋深。
致缔建之匪固。
渐成崩溃。
难禦奔冲。
况今稼穑丰登。
烟尘贴息。
宜当农隙。
潜募子来。
嘉言上沃于王心。
成算允谐于台画。
繇是量材度费。
揆力兴工。
设窑灶于四郊。
烧砖砾于亿万。
蒸沙似铁。
运甓如山。
千畚云翻。
万杵雷动。
役五丁而神速。
甃百雉以天横。
粉堞既全。
汤池是浚。
潴长壕于四面。
斢巨浪于长江
其城周回二十六里一百七十步。
壕面阔七十丈至六十丈。
深八丈。
城身用砖砌高三丈。
置窑灶五十五所。
其砖每口长一尺三寸。
阔六寸。
建造罗城门十三所。
及大弩楼都共四十四所。
公旦暮检辖。
躬亲指挥
以馔以觞。
且酣且饮。
致劳勇兼集。
公私允谐。
天祐六年十二月终。
版筑向圆。
开凿始半。
汴贼寇彦卿将领马走徒党五万馀人。
乘修励未办之间。
恣仓卒奔冲之计。
夜驱偫孽。
直渡城隍。
搭长梯于女墙。
攒霜矛于鹊垛。
人皆凶惧。
公独晏如。
遂开庐江
潜桥两门。
亲领马步锐师。
当处杀败逋逆。
或麇惊而涂地。
或狼狈以投壕。
死溺如麻。
生擒若市。
押背黏袭。
远过独山。
弃甲联翩。
高齐峻岳。
诸郡收夺枪甲不少。
招降人马甚多。
仍值积雪连天。
阴风刮地。
寒僵饿殕。
仅满平川。
疋马只轮。
偶漏元恶。
天祐十年孟冬月。
汴将贺坏与王彦章
复驱甲骑四万。
直抵罗城西独山门。
排列至瓦步门。
延亘数里。
此际坚墉渐备。
浚洫已周。
巨堞屹而山横。
大弩发而雷吼。
虽偫偷飘至。
暴客狂冲。
万骑鸡连。
千戈蚁溃。
但昂头而叹息。
咸破胆以逋逃。
寻属淮海行军侍中东海公亲统大军。
径追勍寇。
纵七擒于淮岸。
破十寨于戎河。
非杨府之大幕雄军。
不足以平欺敌国。
肥水之深壕高垒。
不足以外挫贼锋。
致我师竞愿北驱。
彼众不敢南牧。
立中流千年柱石。
壮吴部一面山河。
司马宣王统晋国车徒。
诸葛武侯渭川营垒。
而叹曰。
真天下之奇士。
清河公
良可匹矣。
高燕公顷筑西川罗城
皆破上供钱米。
当其无事。
尚以为能。
清河公今缮理重垣。
疏导百谷。
广通商而贸易。
咸竭产以经营。
上下无私。
方圆有术。
不蠹府庭之尺素斗粟。
无妨黎庶之易耨力耕。
从容蒇事。
则首尾一年。
周旋僝工。
则歌谣五邑。
永贺覆孟之固。
免虞拾沈之讥。
或听讼之馀。
或训戎之暇。
凭高送目。
选胜延宾。
三重之雉堞延登。
四望之秋毫必见。
西风猎猎。
撒豹骑于平芜。
冬日融融。
竟牛耕于旷野。
此外水矗蒙冲之舰。
陆轰霹雳之车。
十年之储蓄有馀。
千弩之金缯足用。
且独山秀而峭。
肥水清而灵。
宜有异才。
同正霸业。
大则仗戎节驾廉车
次则剖竹符参莲幕。
其间燕赵多奇士。
丰沛皆故人。
千载风云。
一时会合。
而公志惟尊主。
务切经邦。
摧阵敌若私仇。
视玉帛无停蓄。
季布之然诺。
仲由之信诚。
吴汉之不离公门。
袁安之每念王室。
凡诸廨宇。
久历星霜。
多至摧颓。
咸新剞劂。
郎中湘。
五十五年前常典兹郡。
建东水阊门
虹梁朽而螮蝀沈。
碧瓦烂而鸳鸯碎。
公皆表里修换。
躬亲指南。
军城而金翠相鲜。
耀水栅而舟车倍凑。
并建两畔挟楼都一十四间。
换门楼桥柱十三虹。
公又深惟久要。
永欲流传。
别运十纲。
散令回货。
广市于檲梓。
遍修于寺庙桥梁。
不箕敛于王民。
尽圆融于私帑。
建州内廨舍。
间架甚繁。
兼添置梵舍琳宫。
神祠儒庙。
及造明教桥一所。
次造市桥一所。
次造县桥一所。
次造通远桥一所。
次造西水阊门一所。
奇妙难名。
龙身蚴蟉于波间。
雁齿参差于川上。
往来咸济。
不劳郑产之舆。
揭厉无疑。
如假传岩之楫。
郭内官路。
小史桥一所。
次造赤栏桥一所。
东正门桥一所。
崇化门桥一所。
怀德门桥一所。
都共造桥一十一所。
并用檲梓。
鹤柱雕栏。
画槛纵横。
洪流直道。
有利于物。
知无不为。
乙亥岁孟夏月。
画图入觐。
告厥成功。
相府佥谐。
王纶赏重。
承制就加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刺史
馀勋阶如旧。
至天祐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蒙恩转授武宁平难军节度滁宿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依前权淮南军副使庐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
馀官勋如故。
褒勤荩也。
且兵书所尚。
地利居先。
霸国图安。
人和是最。
兼兹二者。
不其久乎。
一品之秩自才升。
万钟之禄由勋进。
安于固晋阳之险。
墨翟宋国之围。
楚兴燧象之师。
齐奋火牛之阵。
设奇应变。
以逸待劳。
何代无人。
有备谁患。
丈圭墨徒摩楯。
笔愧如禒。
近驾轺车
曾趍戟牖。
目击连云之巨垒。
神惊截海之深壕。
聊得直书。
无非实录。
雕锼琬炎。
敢期八字之褒称。
易变桑田。
幸记千年之城郭。
部辖都头节级寮吏名衔。
并勒碑云耳。
天祐十四载岁次丁丑七月戊申朔二十六日癸酉建立。
淮南节度掌书记殷文圭文。
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庐州,因以别之1073年3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化无心敢望渠。
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馀。
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莘老见称政事与书,而莘老书至不工。)
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奏请身守江北之地以护行在疏建炎三年七月甲申 宋 · 胡舜陟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六、《胡少师总集》卷四、《中兴小纪》卷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五 创作地点:安徽省合肥市
金人见侵,銮舆顺动,使之深入中原,往来自如,我莫敢抗,惟务逃遁,何时而已?
臣愿身当江北之地,以护行在,倘仗天威,稍摧敌锋,则生灵休息,庶几有期。
淮南群盗多者数万,少者数千,臣欲以本州将兵乡兵及所降刘文舜之众,共二万馀人,仍更招群盗须得数万,结之以恩,御之以威,足以捍敌。
若其养兵之物,与夫屯泊训练战阵之方,乞容臣赴阙面奏。
庆元府教授陶公墓志铭嘉定十年四月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二、《漫塘集》卷二八
嘉定辛未夏五月乙巳,皇帝御集英殿进士第,国学上舍奏名陶君大甄与焉。
先是君之兄大章亦由内舍试礼部,奏名擢第,教授庐州,累该恩封其父士达宣义郎
至是宣义携诸孙及常所亲厚供张和宁门外以须,君衣袍秉简,奉所赐尚书敕牒入拜亲膝下,曰:「微大人不及此」。
士类荣之。
浙右故多大家,以教子取科第为常,而登第罕及亲在,又兄弟出处不齐。
宣义寿且康,而君兄弟初命即为师儒官,不屑簿书期会事,故尤为世所歆艳。
既谒选,授迪功郎安庆府府学教授
甫一岁,丁宣义忧。
服除,得阙惟旧,未及戍而逝矣。
闾里泣相吊曰:「继自今,谁恤我者」!
盖由辛未丙子不六年间,而哀荣之反如此,余尚忍言之!
惟陶氏望浔阳,散居江浙者皆其裔。
君字成之
曾祖得祥,不仕。
文干,始自苏之震泽墅徙嘉兴思贤乡,以长子官右选封保义郎
宣义承父祖业,有裕惟用以赈贫教子,性孝友笃实,其事亲无所不尽。
母沈氏孺人,没于庆元间,葬所居之西二里,比宣义合葬,无岁不增葺。
居外艰时年已五十,毁甚,虽疾不御荤酒。
少与兄章之齐名。
章之性直亮,然颇伤急,君常以缓济之。
家事多属君,君裁处其平,无毫发私。
君以为可,章之亦曰可,虽财用会计,亦不复问多寡盈缩,其友爱如此。
乙亥夏宅坏于火,始议更建,余寓书引礼经,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劝使外同寝奥以待祭祀宾客,内殊阃阈以便燕私。
君复书曰:「吾兄弟少长相依,忍垂老异处乎」?
余恧焉。
云间陆氏。
其家既析异,有鬻业者,君受之。
既病,语妻子曰:「吾宁利此?
我死,汝称所宜尽归之」。
士以贫告踵相接,一无吝色;
其所爱敬,事之竭力。
邂逅启衅,曰:「吾惟不愧此心耳」。
一无所归咎。
乡邻不能自振者,日闯门自诉,率慊意去。
方宣义寝疾,祈祷百方,顾以妄施无益,默体亲志,许振贫十岁,岁千户,为钱五百。
是岁数已益,曰:「及吾未瞑,尚再行之。
继是毋忘,毋使吾有负也」。
妻子奉承惟谨。
素善自养,至是以饮冷得疾。
医曰弱也,过投刚剂,病遂殆。
预敕家务,细大不遗。
火后寓居旁舍,忽起,四顾曰:「是浅迫,宜亟迁」。
趣白章之,欲以翌日入新居,家人以未讫工难之。
章之幸其迁而愈也,亟命绸缪牖户,夜不辍工。
明日薄晚,君坐篮舆纵观前后,喜见颜色,及卧榻跃而登。
家人贺曰:「庶有瘳乎」。
君笑曰:「吾以彼难于停丧,又死非其所,使汝曹遗憾,故迁尔,诘旦吾其行乎」。
是夕不寐,数问夜如何
或曰将旦矣,即戒家人毋泣以乱我,因正容屏气而逝。
盖其用力于此久矣,得年五十四。
三子:长曰子濛,蚤卒;
次子沂、子渊,习进士业。
孙男一人,崇。
明年丁丑夏四月己酉,子沂、子渊奉伯父命祔君考妣墓。
前期,子沂衰绖访余漫塘上,拜且泣曰:「铭吾先君莫如子,子其毋辞」。
余娶君季女弟,与君兄弟游良厚,悼亡二十有五年,而君兄弟爱余如初。
余而不铭,谁当铭者。
铭曰:
维孝维友,百行之首。
既丰其本,宜末之茂。
亦既起之,而遂止之。
以启后人,尚勿泚之。
武昌庐州二藩王渡海归朝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梧溪集卷二
茅土分封在,金章渡海归。
事殊生马角,心愧著戎衣。
星月晶光并,山河带砺非。
秋风紫塞上,依旧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