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征艰赋 西晋 · 卢谌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四
步汜口之芳草,吊周襄之鄙馆(《水经·河水》注五)
受阳而总辔(《水经·洞过水》注)
径武馆之故郛,问厥途之远近(《水经·洞过水》注)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水经·淇水》注)
访梁榆之虚郭,吊阏与之旧都(《水经·清水》注)
褚渊碑文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十一、文选卷五十八
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
所以子产云亡,宣尼泣其遗爱;
随武既没,赵文怀其馀风。
文简公见之矣。
公讳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
微子以至仁开基,宋段以功高命氏
爰逮两汉,儒雅继及;
魏晋以降,奕世重晖
乃祖太傅元穆公,德合当时,行比州壤。
深识臧否,不以毁誉形言
亮采王室,每怀冲虚之道。
可谓婉而成章,志而晦者矣。
自兹厥后,无替前规,建官惟贤,轩冕相袭。
公禀川岳之灵晖,含圭璋而挺曜,和顺内凝,英华外发。
神茂初学,业隆弱冠。
是以仁经义纬,敦穆于闺庭;
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宇。
孝敬淳深,率由斯至;
尽欢朝夕,人无閒言。
逍遥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
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
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汪汪焉,洋洋焉,可谓澄之不清,挠之不浊。
袁阳源才气高奇,综覈精裁;
宋文帝端明临朝,鉴赏无昧。
袁既延誉于遐迩,文亦定婚于皇家。
选尚馀姚公主,拜驸马都尉
汉结叔高,晋姻武子,方斯蔑如也。
释褐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
濯缨登朝,冠冕当世;
升降两宫,实惟时宝。
具瞻之范既著,台衡之望斯集。
出参太宰军事,入为太子洗马,俄迁秘书丞
赞道槐庭司文天阁;
光昭诸侯,风流籍甚。
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将毁灭。
有识留感,行路伤情。
服阕,除中书侍郎
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恪居官次,智效惟穆。
于时新安王宠冠列蕃,越敷邦教,毗佐之选,妙尽国华。
出为司徒右长史,转尚书吏部郎。
执铨以平,御烦以简,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复存于兹
泰始之初,入为侍中
曾不移朔,迁吏部尚书
是时天步初夷,王途尚阻,元戎启行,衣冠未缉。
内赞谋谟,外康流品。
制胜既远,泾渭斯明。
赏不失劳,举无失德。
绩简帝心,声敷物听。
事宁,领太子右卫率,固让不拜。
寻领骁骑将军
以帷幄之功,膺庸祗之秩,封雩都县开国食邑五百户
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久之,重为侍中,领右卫将军
尽规献替,均山甫之庸;
缉熙王旅,兼方叔之望。
丹阳京辅,远近攸则;
吴兴襟带,实惟股肱;
频作二守,并加蝉冕
政以礼成,民是以息。
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贻厥之寄,允属时望。
徵为吏部尚书,领卫尉,固让不拜。
改授尚书右仆射
端流平衡,外宽内直
弘二八之高谟,宣由庚而垂咏。
太宗即世,遗命以公为散骑常侍中书令护军将军
送往事居,忠贞允亮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君子以为美谈,亦犹孟轲致欣于乐正,羊职悦赏于士伯者也。
丁所生母忧,谢职。
毁疾之重,因心则至。
朝议以有为为之,鲁侯垂式
存公忘私,方进明准。
爰降诏书,敦还摄任
固请移岁表奏相望。
事不我与,屈己弘化
属值三季在辰,戚蕃内侮;
桂阳失图,窥窬神器。
鼓棹则沧波振荡,建旗则日月蔽亏。
出江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
鸣控弦于宗稷,流锋镞于象魏。
虽英宰临戎,元渠时殄;
而馀党实繁,宫庙忧逼。
公乃揔熊罴之士,不贰心之臣,戮力尽规,克宁祸乱。
康国祚于缀旒,拯王维于已坠。
诚由太祖之威风,抑亦仁公之翼佐。
可谓德刑详,礼义信,战之器也。
以静难之功,进爵为侯,兼授尚书令中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
功成弗有,固秉撝挹
改授侍中中书监护军如故。
又以居母艰去官。
虽事缘义感,而情均天属。
颜丁合礼,二连之善丧,亦曷以踰!
天厌宋德,水运告谢。
嗣王荒怠于天位,彊臣凭陵于荆楚
废昏继统之功,龛乱宁民之德,公实仰赞宏规,参闻神算。
虽无受脤出车之庸,亦有甘寝秉羽之绩。
乃作司空,山川攸序;
兼授卫军,戎政辑睦。
既而齐德龙兴顺皇高禅。
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弼谐允正,徽猷弘远,树之风声,著之话言,亦犹之臣虞夏,荀裴之奉魏晋
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大启南康,爰登中铉;
时膺土宇,固辞邦教
今之尚书令,古之冢宰,虽秩轻于衮司,而任隆于百辟。
暂遂冲旨改授朝端。
迩无异言,远无异望
帝嘉茂庸重申前册。
执五礼以正民,简八刑而罕用。
故能骋绩康衢,延慈哲后。
义在资敬,情同布衣;
出陪銮躅,入奉帷殿
南风之高咏,餐东野之秘宝。
雅议于听政之晨,披文于宴私之夕。
参以酒德,閒以琴心。
暧有馀晖,遥然留想。
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肃肃焉,穆穆焉。
于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太祖升遐,绸缪遗寄
侍中司徒录尚书事。
禀玉几之顾,奉缀衣之礼。
择皇齐之令典,致声化于雍熙。
内平外成,实昭旧职。
增给班剑三十人,物有其容,徽章斯允。
位尊而礼卑,居高而思降。
徂秋,以疾陈退。
朝廷重违谦光之旨,用申超世之尚,改授司空,领骠骑大将军侍中录尚书如故。
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建元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薨于私第,春秋四十有八。
柳庄疾棘,卫君当祭而辍礼;
晏婴既往,齐君趍车而行哭。
公之云亡,圣朝震悼于上,群后恇动于下,岂唯哀缠一国,痛深一主而已哉!
追赠太宰侍中录尚书如故,给节羽葆鼓吹班剑为六十人,谥曰文简,礼也。
夫乘德而处,万物不能害其贞;
虚己以游,当世不能扰其度。
均贵贱于条风,忘荣辱于彼我。
然后可兼善天下,聊以卒岁。
经始图终,式免祗悔。
谁云克备,公实有焉。
是以义结君子,惠沾庶类。
言象所未形,述咏所不尽。
故吏某甲等,感逝川之无舍,哀清晖之眇默。
餐舆诵于丘里,瞻雅咏京国
思卫鼎之垂文,想晋钟之遗则
方高山而仰止,刊玄石以表德。
其辞曰:辰精感运,昂灵发祥。
元首惟明,股肱惟良。
天鉴璿曜,踵武前王。
钦若元辅,体微知章
永言必孝,因心则友。
仁洽兼济,爱深善诱。
观海齐量,登岳均厚。
五臣兹六,八元斯九。
内谟帷幄,外曜台阶。
远无不肃,迩无不怀。
如风之偃,如乐之谐。
光我帝典,缉彼民黎。
率礼蹈谦,谅实身干
迹屈朱轩,志隆衡馆。
眇眇玄宗萋萋辞翰。
义既川流,文亦雾散
嵩构云颓,梁阴载缺。
德猷靡嗣,仪形长递。
怊怅馀徽,锵洋遗烈。
久而弥新,用而不竭。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南齐 · 王融
 出处:全齐文卷十三、文选卷四十六
臣闻出豫为象,钧天之乐张焉;
时乘既位御气之驾翔焉。
是以得一奉宸,逍遥襄城之域;
体元则大,怅望姑射之阿。
窅眇寂寥,其独适者已。
至如夏后两龙,载驱璿台之上;
穆满八骏,如舞瑶水之阴;
亦有飨云,固不与万民共也。
我大齐之握机创历,诞命建家,接礼贰宫,考庸太室。
幽明献期,雷风通飨,昭华之珍既徙,延喜之玉攸归。
革宋受天,保生万国,度邑静鹿丘之叹,迁鼎大坰之惭
绍清和于帝猷,联显懿于王表
骏发开其远祥,定尔固其洪业。
皇帝体膺上圣,运钟下武,冠五行之秀气,迈三代之英风。
昭章云汉,晖丽日月,牢笼天地,弹压山川。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泽普汜而无私,法含弘而不杀。
犹且具明废寝,𣅳晷忘餐。
念负重于春冰,怀御奔于秋驾。
可谓巍巍弗与,荡荡谁名,秉灵图而非泰,涉孟门其何崄。
储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质,内积和顺,外发英华,斧藻至德,琢磨令范言炳丹青,道润金璧。
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闱而齿冑。
爱敬尽于一人,光耀究于四海。
若夫族茂麟趾,宗固盘石跨掩昌姬,韬轶炎汉。
元宰比肩于尚父,中铉继踵乎周南,分陕流勿剪之欢,来仕允克施之誉,莫不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朱茀斯皇,室家君王者也。
本枝之盛如此,稽古之政如彼,用能免群生于汤火,纳百姓于休和,草莱乐业,守屏称事。
引镜皆明目,临池无洗耳。
沈冥之怨既缺,薖轴之疾已消。
兴廉举孝,岁时于外府
署行议年,日夕于中甸
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
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挈壶宣夜,辩气朔于灵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
褰帷断裳,危冠空履之吏;
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勤恤民隐,纠逖王慝。
集隼于高墉,缴大风于长隧,不仁者远,惟道斯行。
谗莠蔑闻,攘争掩息,稀鸣桴于砥路,鞠茂草于圆扉。
耆年阙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宫邻昭泰,荒憬清夷。
侮食来王,左言入侍,离身反踵之君,髽首贯胸之长,屈膝厥角,请受缨縻。
文钺碧砮之琛,奇干善芳之赋,纨牛露犬之玩,乘黄兹白之驷,盈衍储邸充仞郊虞;
匦牍相寻,鞮译无旷。
于西东,合车书于南北
畅毂埋辚辚之辙,绥旌卷悠悠之旆。
四方无拂,五戎不距,偃革辞轩,销金罢刃。
天瑞降,地符升,泽马来,器车出;
紫脱华,朱英秀;
佞枝植,历草孳。
云润星晖,风扬月至;
江海呈象,龟龙载文。
握河沈璧,封山纪石,迈三五而不追,践八九之遥迹
功既成矣,世既贞矣,信可以优游暇豫,作乐崇德者欤?
于时青鸟司开,条风发岁,粤上斯巳,惟暮之春。
同律克和,树草自乐。
禊饮之日在兹,风舞之情咸荡;
去肃表乎时训,行庆动于天瞩
载怀平圃,乃眷芳林。
芳林园者,福地奥区之凑,丹陵若水之旧。
殷殷均乎姚泽,膴膴尚于周原。
丰邑之未宏,陋谯居之犹褊。
求中和而经处,揆景纬以裁基。
飞观神行虚檐云构。
离房乍设,层楼间起,负朝阳而抗殿,跨灵沼而浮荣,镜文虹于绮疏,浸兰泉于玉砌。
幽幽丛薄,秩秩斯干,曲拂邅回,潺湲径复。
新蓱泛沚,华桐发岫,杂夭采于柔荑,乱嘤声绵羽
禁轩承幸,清宫俟宴。
缇帷宿置,帟幕宵悬。
既而灭宿澄霞,登光辨色,式道执殳,展軨效驾,徐銮警节,明钟畅音。
七萃连镳,九斿齐轨,建旗拂霓,扬葭振木。
鱼甲烟聚,贝冑星罗。
重英曲瑵之饰,绝景遗风之骑。
昭灼甄部,驵骏函列,虎视龙超,雷骇电逝,轰轰隐隐,纷纷轸轸,羌难得而称计
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睟容有穆,宾仪式序。
授几肆筵,因流波而成次;
蕙肴芳醴,任激水而推移。
葆佾陈阶,金瓟在席,戚奏翘舞,籥动邠诗。
召鸣鸟于弇州,追伶伦嶰谷
发参差于王子,传妙靡于帝江。
正歌有阕,羽觞无算。
上陈景福之赐,下献南山之寿;
凯宴之在藻,知和乐于食苹
之阴不居,草露之滋方渥。
有诏曰:今日嘉会,咸可赋诗。
凡四十有五人,其辞云尔。
诏敕勿吉国太和二年八月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
三国同是藩附,宜共和顺,勿相侵扰(《魏书·勿吉国传》。太和初,遣使乙力支称,密共百济并力取高句丽,请其可否。诏敕。)
嗣君庙见议 南梁 · 萧琛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四
窃闻祗见厥祖,义著商书,朝于武宫,事光晋册。
岂有正位居尊,继业承天,而不虔敬祖宗,格于太室?
《毛诗·周颂篇》曰: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
《郑注》云:新王即政,必以朝享之礼,祭于祖考,告嗣位也。
又《篇》曰:「闵予小子,嗣王朝庙也」。
《郑注》云:嗣王者,谓成王也。
武王之丧,将始即政,朝于庙也。
则隆周令典,焕炳经记,体嫡居正,莫若成王
又二汉由太子而嗣位者,西京七主,东都四帝。
其昭、成、衣、和顺五群,并皆谒庙,文存汉史;
其、惠、景、武、元、明、章六君,前史不载谒事,或是偶有阙文,理无异说。
议者乃云先在储宫,已经致敬,卒哭之后,即亲奉时祭,则是庙见,故无别谒之礼。
窃以为不然。
储后在宫,亦从郊祀。
若谓前虔可兼后敬,开元之始则无;
假复有配,天之祭矣。
若以亲奉时祭,仍为庙见者,自汉及晋,支庶嗣位,并皆谒庙。
既同有蒸尝,何为独修繁礼?
晋成帝咸和元年改号,已谒庙;
咸康元年加元服,又更谒。
夫时非异主,犹不疑二礼相因;
况位隔君臣,而追以一谒兼敬?
宜远纂周、汉之盛范,近黜晋、宋之乖义,展诚一庙,骏奔万国(《南齐书·礼志上》,永泰元年,有司奏应庙见不,尚书令徐孝嗣以为无庙见之文,左丞萧琛议,奏可。)
定乐舞表 隋 · 何妥
 出处:全隋文卷十二
臣闻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然则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礼乐。
又云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臣闻乐有二,一曰奸声,二曰正声。
夫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孔子曰:「放郑声,远佞人」。
故郑、卫、宋、赵之声出,内则发疾,外则伤人。
是以宫乱则荒,其君骄;
商乱则陂,其官坏;
角乱则忧,其人怨;
徵乱则哀,其事勤;
羽乱则危,其财匮。
五者皆乱,则国亡无日矣。
魏文侯问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欲寐,听郑、卫之音而不知倦,何也」?
子夏对曰:「夫古乐者,始奏以文,复乱以武,修身及家,平均天下。
郑、卫之音者,奸声以乱,溺而不止,犹杂子女,不知父子。
今君所问者乐也,所爱者音也。
夫乐之与音,相近而不同,为人君者,谨审其好恶」。
案圣人之作乐也,非止苟悦耳目而已矣。
欲使在宗庙之内,君臣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在乡里之内,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在闺门之内,父子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此先王立乐之方也。
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黄钟大吕,弦歌干戚,僮子皆能舞之。
能知乐者,其惟君子!
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道矣。
为无道,太师抱乐器以奔周。
晋君德薄,师旷固惜清徵。
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其间。
《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至于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汤作《大濩》,武王作《大武》,从夏以来,年代久远,唯有名字,其声不可得闻。
自殷至周,备于《诗》《颂》。
故自圣贤已下,多习乐者,至如伏羲减瑟,文王足琴,仲尼击磬,子路鼓瑟,汉高击筑,元帝吹箫。
汉祖之初,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之乐。
迎神于庙门,奏《嘉至》之乐,迎神于庙门,奏嘉至之乐,犹古降神之乐也。
皇帝入庙门,奏《永至》之乐,以为行步之节,犹古《采荠》《肆夏》也。
乾豆上荐,奏登歌之乐,犹古清庙之歌也。
登歌再终,奏《休成》之乐,美神飨也。
皇帝就东厢坐定,奏《永安》之乐,美礼成也。
其《休成》《永至》二曲,叔孙通所制也。
汉高祖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陈是舜后,故齐有《韶》乐。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是也。
秦始皇灭齐,得齐《韶》乐。
汉高祖灭秦,《韶》传于汉,高祖改名《文始》,以示不相袭也。
《五行舞》者,本大武》乐也。
始皇改曰五行。
及于孝文,复作四时之舞,以示天下安和,四时顺也。
孝景采《武德舞》以为《昭德》,孝宣又采《昭德》以为《盛德》,虽变其名,大抵皆因秦旧事。
至于魏、晋,皆用古乐。
魏之三祖,并制乐辞。
永嘉播越,五都倾荡,乐声南渡,是以大备江东
宋、齐以来,至于梁代,所行乐事,犹皆传古,三雍四始,实称大盛。
侯景篡逆,乐师分散,其四舞、三调悉度伪齐。
齐氏虽知传受,得曲而不用之于宗庙朝廷也。
臣少好音律,留意管弦,年虽耆老,颇皆记忆
及东土克定,乐人悉返,访其逗遛,果云是梁人所教。
今三调、四舞并皆有手,虽不能精熟,亦颇具雅声。
若令教习传授,庶得流传古乐。
然后取其会归,撮其指要,因循损益,更制嘉名。
歌盛德于当今,传雅正于来叶,岂不美欤!
谨具录三调、四舞曲名,又制歌辞如别。
其有声曲流宕,不可以陈于殿庭者,亦悉附之于后(《隋书·何妥传》,《北史》八十三)
平城县陈子干 隋末至初唐 · 陈子良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昔闻子路雄烈。赴难如归。先轸忠贞。虽死无悔。故能贻芳尘于后世。徇节义于遐年。况乎勇嗣前修。功深曩代者。岂可使身名顿灭。典籍无闻。悲夫。余弟少府。则其人也。弟名子干字元桢右将军信义太守之孙。陈晋安王咨议吴平侯之第三子也。惟元桢禀质纯和。天挺聪俊。生知孝悌。早擅雄才。属金陵乱离。王室板荡。人伦东丧。礼乐西归。洎于一门。同迁灞岸。是则开皇九年之四月也。家君有钟仪之操。怀敬仲之心。遂屏迹杜门。茹忧成疾。忽悲风树。痛深陟岵。其时余年十九。尔始八岁。伶仃辛苦。实迫饥寒。青门乏种瓜之田。白社无容身之地。一釜之米巳索。一瓢之饮屡空。日夕相悲。分填沟壑。赖余以少遵庭训。夙禀家风。曾览五经。颇窥三史。追孔融之令范。慕张楷之高踪。长安主人。仪同郝朔。要余入室。仍寄庑下。遂慕西河。搢绅公子。负笈云萃。藉此束脩。方济糊口。幸以尔幼不好弄。长实庶几。因兹入学。以勤以苦。谅非性分。何能成立。齐王𰖍。礼贤待士。沛献非俦。召入平台。悦其篆隶。仍题银榜。取埒仲将。足称妙绝。见美当世。陇西李巨仁。才华任侠。与余宿素。钦其俊乂。因妻以女。非厥人品。孰能致之。及尔委质周行。策名吏部。公卿籍甚。士类趋风。俄而诏授并州平城县。是乃深闲簿领。妙达治方。蕴冰檗而不渝。顾松筠而无改。属隋运将谢。盗贼公行。太上皇于时留守并州。龙潜汾水。所管州县。咸听指麾。专总兵机。式遏寇虐。元桢素便弓剑。立性雄昭。屡剪凶渠。频蒙荣赏。凡有草窃。咸资决胜。以大业十二年八月。有贼帅郭六郎。将兵三千人。来侵县境。元桢受命。率徒数百。独飞轻骑。手斩十人。贼见威雄。莫不披靡。忽遭流矢。毙于阵中。春秋三十有一。于戏哀哉。嗟尔轻生。奋不顾命。在天胡忍。歼我哲人。方冀龟文。以谐豹变。如何马革。遂裹师元。于戏哀哉。尔从官东西。死生契阔。与余一别。巳逾二纪。往闻非命。实用痛心。愧鹡鸰之在原。悲唐棣之先落。惜哉同气。冥漠何之。于戏哀哉。余以贞六年二月十日夜。于相如县梦见尔灵。仍于梦中。共驰哀恸。乃涕流于枕。悲不自胜。嗟乎。门祚不昌。钟此衰薄。既乏子侄。终鲜兄弟。顾影茕独。实切肝肠。是以结草酬恩。魏颗之功无爽。出魂。屡请。蒋济之子非虚。虽生死之或殊。鬼神之有识。不任感怆。追诔友于。式纪遗尘。庶同潘岳。敢询前典。而为诔云。
猗欤我祖。
承舜之绪。
爰从妫汭。
下居颍汝。
凤飞于齐。
辉映于许。
长陵
离江而举。
攀手桂林
笃生翘楚。
淮海丧乱。
关河播迁。
忽倾庭荫。
痛结旻天。
惟我兄弟。
泣血连翩。
余虽弱冠。
尔尚童年。
立锥无地
窥灶无烟。
余禀家风。
世敦经史。
式崇儒教。
俄而成市。
衣食是资。
殷忧备履。
尔因修学。
遂能克巳。
孝敬有裕。
才华难拟。
言行无择
自此扬名。
偏工篆隶。
独擅嘉声。
爰参选部
乃任平城
金科是执。
玉律逾明。
尤便弓剑。
本慕忠贞。
皇上龙潜。
居汾之汭。
兵权攸总。
诸侯是制。
郭六匈渠。
称兵齐卫。
元桢受律。
奋威投袂。
跃马星奔。
抽戈电逝。
斩将搴旗。
罕当锋锐。
忽中飞镝。
在阵而毙。
于戏哀哉。
人亡勇敌。
众疾英奇。
况逢乱世。
功无所施。
在位非重。
居名极卑。
不登庙食。
虚死何为。
凡百君子。
各慎尔仪。
独埋元壤。
谁其赏知。
空令亲友。
哭路歧
无复蒲简。
唯馀墨池
露团宿草。
风响松枝
山花开落。
陇月盈亏。
一朝非命。
千秋永离。
于戏哀哉。
余于县府。
春宵独寐。
忽觌尔灵。
梦中相值。
执手呜咽。
共伤憔悴。
语未及终。
倏如电驷。
实感我心。
寤乃惊悸。
恍焉如失。
伏枕流涕。
曾闻贲父。
鲁侯命志。
亦承扬赞。
宋策云记。
矧伊义勇。
取埒无愧。
非余所述。
谁当在意。
兴言远感。
发增情思。
援翰写心。
式旌遗事。
嗟尔义夫。
英声不坠。
于戏哀哉。
代李敬业讨武氏檄 初唐 · 骆宾王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九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
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
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
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
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
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
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
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
豺狼成性。近狎邪佞。
残害忠良。杀子屠兄。
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疾。
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
窃窥神器。君之爱子。
幽在别宫。贼之宗盟
委以重任。呜乎。
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
龙漦地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
奉先帝之遗训。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
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
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
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
铁骑成偫。玉轴相接。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
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南斗平。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叶周亲。
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一坏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
傥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
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
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岐路。
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请看今日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请止四夷入侍疏 唐 · 薛登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一
臣闻戎夏不杂。
自古所诫。
夷狄无信。
易动难安。
故斥居塞外。
不迁中国。
前史所称。
其来久矣。
然而帝德广被。
时有朝谒。
受向化之诚请。
纳梯山之礼贡。
事毕则归其父母之国。
导以指南之车。
此三王之盛典也。
汉魏以后。
遂革其风。
务饰虚名。
徵求侍子。
喻其解辫。
使袭衣冠。
筑室京师
不令归国。
此又中之故事也。
较其利害。
则三王是而汉魏非。
论其得失。
则备边长而徵质短。
殷鉴在乎往代。
岂可不怀经远之虑哉。
郭钦献策于武皇
江统纳谏于晋主。
咸以为夷狄处中夏必为变。
晋武不纳二臣之远策。
慕化之虚名。
纵其习史汉等书。
官之以五部都尉
此皆计之失也。
若前事之不忘。
则后代之龟鉴。
此臣所以极言而不隐者也。
伏惟陛下德洽区外。
仁被左衽。
绥怀式遏之方。
故无遗策。
岂臣庸浅所敢轻议。
然而区区之心。
有所未尽者也。
窃惟突厥吐蕃契丹等。
往因入贡。
并叨殊奖。
执戟丹墀。
策名戎秩。
或曳裾庠序。
高步黉门。
服改毡裘。
语兼中夏
明习汉法。
睹衣冠之仪。
目觌朝章。
知经国之要。
窥成败于国史。
察安危于古今。
识边塞之盈虚。
知山川之险易。
或委以经略之功。
令其展效。
或矜其首邱之志。
放使归蕃。
于国家虽有冠带之名。
在夷狄广其纵横之智。
虽则慕化之美。
苟悦于当时。
而狼子孤恩。
旋生于过后。
及归部落。
鲜不称兵。
边鄙罹灾。
实由于此。
故老子云
国之利器。
不可以示人。
在于齐人。
犹不可以示之。
况于夷狄乎。
谨按楚申公巫臣奔晋。
而使于吴。
使其子狐庸为吴行人。
教吴战阵。
使之叛楚。
吴于是始伐楚。
取巢取驾。
克棘入州来。
子反一岁七奔命。
其所以能谋楚。
良以此也。
又按汉书。
桓帝五部匈奴于汾晋。
其后卒有刘石之难。
向使五部不徙。
则晋祚犹未可量也。
鲜卑不迁幽州
则慕容无中原之僭。
又按汉书陈汤云。
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
何者。
兵刃朴钝。
弓弩不利。
今闻颇得汉工。
然犹三而当一。
由是言之。
利兵尚不可使胡人得法。
况处之中国。
而使之习见哉。
昔汉东平王太史公书。
朝臣以为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之说。
不可以与诸侯。
此则内地诸王尚不可与。
况外国乎。
臣窃计秦并天下。
及刘项之际。
累载用兵。
人户凋散。
以晋惠方之。
八王之丧师。
轻于楚汉之涂地。
匈奴冒顿之全实。
过于五部之微弱。
当曩时冒顿之强盛。
乘中国之虚弊。
高祖馁危平城
冒顿不能入中国者何也。
非兵不足以侵诸夏。
力不足以破汾晋。
其所以解围而纵高祖者。
为不习中土之风。
不安中国之美。
生长碛漠之北。
以穹庐坚于城邑。
以毡罽美于章绂。
既安其所习。
而乐其所生。
是以无窥中国之心者。
为不生汉故也。
岂有心不乐汉。
而欲深入者乎。
刘元海五部离散之馀。
而卒能自振于中国者。
为少居内地。
明习汉法。
元海悦汉。
而汉亦悦之。
一朝背诞。
四人响应。
遂鄙单于之号。
帝王之宝。
贱沙漠而不居。
平阳而鼎峙者。
为居汉故也。
向使元海不内徙。
止当劫边人缯䌽曲蘖。
以归阴山之北。
安能使王弥崔懿反为其用耶。
当今皇风遐覃。
含识革面。
凡在虺性。
莫不怀驯。
使由余效忠。
日磾尽节。
以臣愚虑者。
国家传无穷之祚于后。
脱备预不谨。
边臣失图。
则夷狄称兵。
不在外方。
非所以肥中国。
削四夷。
经营万乘之规。
贻厥孙谋之道也。
臣愚以为愿充侍子者。
一皆禁绝。
必若先在中国者。
亦不可更使归蕃。
则夷人保疆。
边邑无事矣。
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691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成氏之先。有周之后。
姬文受命。三十八王。
郕伯象贤。二十一代。
汉之少府。国家维城。
晋之广杨。王室藩屏。
公讳知礼。其先上谷人也。
子孙避地徙于某。曾祖休宁
后魏汾州刺史。齐特进左右卫大将军
宇文朝江州刺史成阳郡公
谥曰武。勋格皇天。
泽充区域。该备宠荣。
兼包命赐。祖少遐。
北齐民曹郎中。宇文朝地官上士
袭成阳公。建国之属。
以训五品。以亲百姓。
父绰。金紫光禄大夫
深州刺史上柱国。天子大夫。
金章紫绶。天王使者
皂盖朱轮。公诞保灵和。
受兹介福。讲之以学。
合之以和。纯粹以积其中。
文明以宣其外。出于口者。
必是先王之言。萌于心者。
莫非君子之德。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时止时行。
左宫右徵。在朝济济。
在家雍雍。祇服宏业。
克丕堂构。袭成阳公
箕州平城洛州邯郸县令武乡里闬。
榆社堤封。公宰平城
日宣三德。悲歌相聚。
袨服成偫。公宰邯郸
雷震百里。仪刑嘉诲。
范乎人伦。令问广誉。
塞乎天壤。将蹈九列
平三阶。岂意太和交薄。
而天道难谌。降年不永。
春秋若干。以某年月日。
终于某所。夫人宜城县
圣神皇帝之堂姊。王姬外馆之长女。
夫人道峻于闺房。名辉于邦国。
我大周叙洪范。作武成
大赉而万姓悦。垂拱而天下理。
法号惟旧。制赠荆州刺史
生则唐尧不用。没则周武追封。
为龙为光。有始有卒。
立名于后。以显其亲。
反葬于周。不忘其本。
以某年月日。归葬于某原。
碣石恒山燕南赵北
礼仪光被。宗族相临。
大夫桓子之丧。天子归惠公之赗。
蘧瑗之葬。不害良田。
孔邱之茔。不生荆棘。
长子司卫少卿检校魏州刺史大辨中子左鹰扬将军大方少子朝议大夫行司主簿大琬等。门承四代。
德盛三贤。有终身之忧。
尽生人之本。玺册裒赠。
宜宣无穷。景钟勒铭。
若古有训。呜呼哀哉。
其铭曰。神岳之英。
大川之精。如山之峻。
如流之清。行之斯立。
言之斯成。登车发耀。
在邦有声。传于旧国。
旧国惟平。宰于二县。
二县惟宁。余闻旧说。
天鉴孔明。谁谓灵诞。
丧落淑贞。永锡不匮。
克扬其名。册书光宠。
没有馀荣。系曰。
列星垂象兮炳天光。白露为霜兮沾人裳。
彼苍天兮歼我良。列星垂象兮炳天晖。
白露为霜兮沾人衣。九原可作兮吾与归。
拔四镇议697年闰10月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议曰。
北狄之为中国患者久哉。
唐虞以上为獯鬻。
殷周之际曰猃狁。
西京东国有匈奴冒顿焉。
当涂典午有乌丸鲜卑焉。
拓跋世则蠕蠕猖狂。
宇文朝则突厥恣睢。
斯皆名号因时而改。
种落与运而迁。
五帝不能臣。
三王不能制。
兵连祸结。
无代不有。
长策远算。
旷古莫闻。
夫胡者。
北狄之总名也。
其地南接燕赵。
北穷沙漠。
东接九夷。
西界六戎。
天性骄傲。
觇伺便隙。
鸟飞兽走。
草转水移。
自言天地所生。
日月所置。
南有大汉。
北有强胡。
更相驰突。
至今陷溃者。
靡岁而宁焉。
汉兴
高皇以百万众窘于平城之下。
国人羞之。
逮至武帝
患其如此。
赫然发愤。
肆志远略。
建元中。
使张骞始通西域
既而列四郡。
据两关。
以断匈奴右臂。
乃复度河湟。
筑令居塞。
以绝南羌北交。
于是乘障塞。
绝亭燧。
出长城数千里矣。
于斯时也。
承文景元默之后。
国用富强。
太仓之相因。
水衡钱贯朽
练兵选将。
深入穷追。
倾府库之财。
殚士马之力。
行人使者
岁月亭障。
贰师骠骑。
首尾关河。
饿虎未摧。
其国已耗。
馲驼既死。
其人亦殄。
乃至造皮币。
算缗钱。
税舟车。
榷酒酤。
夫岂不怀。
深惟长久之计然也。
匈奴于是乎孤特远窜。
羽檄不行焉。
孝武西域之后。
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
宣元哀平
其道不替。
王莽篡位。
贬易侯王。
由是西域怨叛。
与中国隔绝。
并复从属匈奴
敛税重刻。
诸国不堪命。
光武中兴。
皆遣使求内属。
建武至于延光。
三绝三通。
唐太宗
方事外讨。
复修孝武旧迹。
南山至于葱岭府镇
烟火相望焉。
其在高宗
励精为政。
不欲广地。
务其安人
徭戍繁数。
用度减耗。
复命有司拔四镇。
其后吐蕃果骄。
大入西域
焉耆以西。
所在城堡。
无不降下。
遂长驱东向。
高昌壁。
车师庭。
常乐县界。
断莫贺延碛。
以临我燉煌
伏赖主上神鉴通幽。
冲机测远。
下严霜之令。
兴时雨之兵。
乃命右相韦待价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安西都护阎温古为副问罪焉。
时也先命兰州刺史行军司马宋师将料敌徒。
倍道据碛。
贼逢有备。
一战而走。
我师追蹑。
至于焉耆。
粮道不继而止。
竟亦无功。
朝廷以畏懦有刑。
待价琼州
弃温古于秦州
放弃二罪。
而诸将咸肃。
王孝杰而四镇复焉。
今若拔之。
是弃已成之功。
忘久安之策。
小慈者大慈之贼。
前事者后事之师。
柰何不图也。
四镇无守。
则狂胡益赡。
必兵加西域
诸蕃气羸。
恐不能当长蛇之口。
西域既动。
自然威临南羌。
南羌乐祸。
必以封豕助虐。
蛇豕交连。
河西危。
河西危。
则不得救。
况复边境守禦之具未整。
内郡武卫之备未精。
方须命将出师。
兴役动众。
向之所得。
今之所失。
向之所劳。
今之所逸。
可不谓然乎。
而议者但忧其劳费。
念其远征。
曾不知其蹙国减土。
春秋所讥。
杜渐防萌。
安危之计。
夫南羌者。
请试言之。
孝武皇帝筑令居时。
偫羌盟约。
匈奴合兵至十馀万。
共围枹䍐。
遣李息为击平之。
是则羌胡同恶。
有自来矣。
遽而依西海盐池左右。
汉遂因山为塞。
河西地空。
稍徙民以居之。
至宣帝时
先零种豪言。
愿得度湟水
逐人所不田处为畜牧。
将军赵充国以为不可。
后羌因缘前言。
遂度湟水
郡县不能禁。
乃遣充国与诸将击平之。
是则愿牧绐言。
非止于今年耳。
且汉之匈奴
曷若今之默啜
今之勃律。
孰与汉之南羌。
顷者若兵稍迟留。
贼先据要害。
河西四郡。
已非国家之有。
今复安得而拔之乎。
何谓非国家之有。
但莫贺延大碛者。
伊州在其北。
沙州在其南。
延袤向二千里。
中閒水草不生焉。
每灾。
风横沙。
石飞吼。
行人昼看朽骨。
以知道路。
夜视斗柄。
以辨方隅。
往往遇驼泉。
时时得马酒。
而后度焉。
盖驼马死者十四五。
人畜疲极。
若北有强寇。
则难以度碛。
汉兵难度碛北。
伊西延安及诸蕃无救。
则疲兵不能自振。
不能自振。
则为贼所役属。
贼吞之。
又得肥饶之马。
马肥人逸。
汉复焉得悬军深入乎。
有以知通西域之艰难也。
碛南有沙瓜甘肃四川
并以南山为限。
山南即吐浑及吐蕃部落。
贼知汉兵不得度碛。
必踰南山分路而下。
碛北贼与突厥通结。
相合而前。
凉州以西。
势必危矣。
故曰非国家之有。
拔之非便。
主上以默啜逆天。
置之度外。
神武不杀。
上仁好生。
遂令匍匐请命。
耸踊知耻。
中国不闻犬吠之警。
边庭不识狼顾之忧。
圣人之用兵也如此。
则知启修政而有扈奔。
农修德而夙沙至。
禹焚甲而夷人附。
舜舞戚而苗民来。
为不虚也。
贾谊书云。
周成王问鬻子曰。
圣王在上位。
使人富且寿。
夫富则可为也。
寿不在天乎。
对曰。
圣王在上位。
则天下无军兵之事。
则人免于一死而得一矣。
君积于道。
吏积于德。
人无冻馁。
则免于二死而得二矣。
君积于仁。
吏积于爱。
则刑罚废。
人无夭阏之诛。
则免于三死而得三矣。
使人以时。
而用之有节。
人无疠疫。
则免于四死而得四生矣。
今圣主在上。
人得四生。
禀气流形。
孰不幸甚。
然为邦之道。
安不忘危。
汉时单于上书。
愿保塞请罢边备。
郎中侯应习边事。
以为不可。
东汉时西羌作乱。
徵天下兵。
赋役无已。
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
议郎傅燮厉言曰。
司徒
天下乃安。
凉州天下要冲。
国家藩卫。
世宗拓境。
列置四郡。
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
宰相
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
仍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
若使左衽之虏。
得居此地。
土劲甲坚。
因以为乱。
此天下之至虑。
社稷之深忧。
竟从议。
今宜日慎一日。
虽休勿休。
采侯不可之言。
傅燮深虑之议。
然后风为号令。
雷为折冲。
缮甲兵。
将帅
上与天合德。
下与地合明。
中与人合心。
善战者不阵。
如斯而已矣。
拔旧安之四镇。
委难制之两凶。
求将来之端。
考已然之验。
伏念五六。
至于再三。
愚下固陋。
知其不可。
伏惟朝廷再三察焉。
谨议。
将军宋敬状被差防河恐冰合贼过请差州兵上下数千里椎冰庶存通镇左右领军卫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三
蛮夷猾夏。肇自遐年。
獯鬻不臣。匪惟今日。
猃狁孔炽。太原六月之兵。
冒顿不恭。平城有七朝之弊。
儒学之士。守玉帛以和亲。
介冑之夫。励金旌而薄伐。
宋敬身参八校。名班五戎
分铜兽以握兵。佩银龟而按节。
长驱鹿塞。须崇卫霍之勋。
直迈龙沙。宜建班张之效。
祇如千寻紫塞。远接天山
万里黄河。遥通瀚海
雁飞霜早。拥积雪而埋云。
狐听冰初。跱层冰而裂地。
浮澌岳耸。讵烦王霸之机。
累冻天平。无劳宋玉之请。
斯显河宗风伯申威。
既夕破而晨凝。亦朝开而暮合。
邓国夫人墓铭713年9月 唐 · 张说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诗美庄姜,传称孟母
庶几绵邈,千载时有。
猗嗟邦媛,柔明亶厚。
龟玉毁椟,膏兰夭寿。
远矣皇祖,肇自伯宗
灵基在晋,华冑陵江
尹兹西楚,宅是南邦。
高盖结辙,圆冠比踪。
魏馆虚待,周京长发。
父对雄风,母膺姊月。
珠浦渎润,玉林清越。
昆弟三人,羽仪双阙。
家芬淑女,国茂贤。
具瞻四德,旁通八徽。
步幛驰辨,连环定机。
调弦鱼跃,弄杼鸳飞。
娲后创业,轩宫多事。
高行登闻,大家入侍。
幽赞日月,财成天地。
温室不传,平城尽秘。
大君命我,变礼断恩。
卫妻空誓,息妫无言
均养七子,劬劳二门。
始赋樛木,终歌采蘩。
多难启圣,偫凶搆孽。
朋家作仇,胁权相灭。
临祸不惧,忘生蹈节。
彼何人斯,碎此贞烈。
氛消日朗,既安且平。
皇心震悼,礼备哀荣。
启国加等,复土陈兵。
外姻来唁,中使临茔。
恭惟夫人,宿精智刃。
昭昭开士,授之心印。
古无合葬,遗言别坟。
栾栾孝子,敢废前闻。
服不珍绣,盘无腻薰。
室暗泉火,残陇云。
神合大化,谁为小君。
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728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良玉礼神。
用之西序之器。
舍之南山之璞。
囧然不有其珍也。
君子安命。
进之干城之雄。
退之去国之老。
隤然不失其正也。
语夫杖运以行道。
属辞以比德。
亦何代无其人哉。
公讳方翼。
字仲翔
太原祁人
王周之后也。
王子以败狄受姓。
徵君以遁世为名。
司徒之济艰难。
义形汉室。
太尉之图举甲。
心尽魏朝。
蒋济所言。
则知尚书志力。
兄弟继美。
览周书所载。
则见颍川忠烈
子姓皆封。
臣节奋扬于百代。
家声籍甚于四海。
大王父司徒定公秉。
隋氏之崇也。
王父驸马开府文公裕。
先朝之懿也。
特进慎公仁表。
皇室之甥也。
公门总四岳之灵。
帝子分五潢之气。
是生时杰。
郁为人纪。
公雄姿沈毅。
凛难犯之色。
虚怀信厚。
坦招纳之量。
识略精断。
达应变之权。
神守密静。
坚不夺之节。
孝友内兆于免怀。
忠敬外灼于既冠。
加以思参造化。
诚合鬼神。
文其诗书。
武其韬略。
推此才也。
从政焉。
求无匮矣。
夙遭家艰。
哀过柴瘁。
京师号曰孝童
王母同安长公主引贵游之诫。
示作苦之端。
命太夫人徙居郿墅。
储无斗粟。
庇无尺椽。
公躬率佣保。
肆勤给养。
垦山出田。
燎松鬻墨。
一年而良畴千亩。
二年而厦屋百閒。
三年则日举寿觞。
厌珍膳矣。
处约能久。
不亦仁乎。
在困能亨。
不亦智乎。
永徽初始宰安定
诛豪暴以育人。
察奸宄以申冤。
异政三举。
清风一变。
瀚海都护府司马
以母疾辞职。
为姜恪乘便。
逐徙朔州尚德府果毅
岁馀。
王本立上书理公。
国之惇孝。
不宜摈抑。
有诏徵还。
而亲不待。
心与哀绝。
气属礼存。
御医孟默朝夕诊视。
免丧逾年。
仅堪履立。
成公东讨新罗
荐为将帅
诏公持节林道总管
军停不行。
沙州刺史
未至。
改拜肃州
以为慢防启寇。
非重闭也。
乃大筑雉堞。
严备橹械。
人知有恃。
戎亦来威。
仪凤岁河西尽蝗。
独不入境。
邻郡凑稔。
提挈如云。
公倾私泉以资乏。
引激水以立硙。
举火百灶。
日餔千人。
遂有芝草丛生。
丰年屡降。
人之咏德。
刊石存焉。
裴吏部立名波斯。
实取遮匐。
伟公威厉。
飞书荐请。
诏公为波斯军副使安西都护上柱国
安西都护杜怀宝庭州刺史
大城碎叶。
街郭回互。
夷夏纵观。
莫究端倪。
三十六蕃承风谒贺。
自洎汗海东。
肃如也。
无何。
诏公为庭州刺史
以波斯使领金山都护
前使杜怀宝更统安西
镇守碎叶。
朝廷始以镇不宁蕃。
故授公代宝。
又以求不失镇。
复命宝代公。
夫然。
有以见诸蕃之心摇矣。
于是车薄啜首唱寇兵。
蕃响应。
猬毛而竖。
公在碛西。
献捷无虚岁。
蹙车薄于弓月。
陷咽面于热海
剿叛徒三千于麾下。
走乌鹘十万于域外。
皆以少覆众。
以诚动天。
葛水暴涨。
祭彻而三军涉渡。
叶河无舟。
兵叩而七月冰合。
由是士卒益勇。
戎狄益惧。
玺书下问。
皇灵远烁。
夏州都督
徵诣奉天宫。
热海之役。
流矢贯臂。
阵血染袖。
事等殷轮。
帝顾而问之。
视疮欷歔曰。
为国致身。
乃吾亲也。
妖贼白铁余据平城以反。
奉诏与程务挺讨擒之。
善公有发石坏城之计。
反风焚栅之感。
封太原郡公
元珍寇边。
受命讨击。
公以无甲。
乃发思造六片木排。
裤关钮解。
合画为虎文。
北至关。
先与虏合战。
若驱猛兽蒙皋比。
莫之敌也。
胡马奔骇。
获其二啜。
桑乾舍利两部来降。
初公善书与魏叔琬相辈。
工射与赵持满齐名。
帝每瞩之。
赐比鸣辇。
赏深悬帐。
尝独行入夜。
有怪人长丈。
直来趣逼。
射而仆焉。
乃朽木也。
太宗壮之。
右千牛
持满伏法暴骸。
公哀而收葬。
金吾奏劾。
高宗义之。
释而不罪。
履道坦坦。
多如此类。
适将任帝
为国方虎。
天下膏润。
偫生云雨。
惜哉不辰。
悄焉遘侮。
嗣圣之际。
太后临朝。
有凶人诬奏公废后从兄。
常怀怏怏。
司刑御史侮文矫制。
不名等法。
迁于崖州
路至衡山
寝疾捐馆。
春秋六十有三。
垂拱三年闰正月二十九日
葬于咸阳原。
君子曰。
斯才也。
斯望也。
难乎免于斯之代也。
周公圣而谤。
屈平贤而放。
贾谊才而谪。
李广劳而丧。
彼天命之纠纷。
此人情之惆怅。
神龙中兴
以陷酷吏例复官爵。
孝为人极。
忠为令德。
神之听之。
始枉终直。
信矣。
有子故光禄少卿玙。
秘书监珣。
皆笃行纯孝。
慎终追远。
说少也。
蒙会友升堂。
今老矣。
岂能文旌墓。
迁司汉籍。
感激论都尉之书。
邕叙彪情。
追美树杨公之碣。
铭曰。
上德惟公。
气秀才杰。
孝宏世美。
广前烈。
日月心照。
江河思决。
难地必通。
暗机先彻。
卓荦文艺。
峥嵘武节。
叹由宰邑
借恂临郡。
海女避途。
山蛇可问。
师律三总。
军声六振。
锐气入营。
长云出阵。
肃将国威。
烜赫天外。
玉弩方擎。
云旗卷旆。
天道茫茫。
自古多伤。
功存西域
身弃南荒。
易箦中路。
悬棺反藏。
宝刀生衣。
玉玦无光。
后有才子。
先贤不忘。
河州刺史府君神道碑707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昔者既没。文武将坠。
天纵孔圣。诞敷皇极。
于是乎恢六艺而正王道。举十哲而阐微言。
雍也为德行之目。求也为政事之首。
吾见乎龙翰凤雏。百代而共贯。
虎符犀节。重世而增华。
明德之后。知其必大。
公讳实。字茂实
其先鲁国邹人也。古天子有相氏。
宅于相土。实曰冉姓。
盖氏族之兴旧矣。不常厥所。
今为河南人焉。五代睢阳公讳道周。
南康公主。位平南将军散骑常侍荆州刺史信州都督
高祖讳轸。仕太子左内率荆州刺史
齐梁之閒。荆巫重镇。
世善其职。江汉宜之。
曾大父义城公讳黎。在梁云麾将军湖州刺史
入周拜骠骑开府仪同至隋开皇中旭州刺史
大父黄国庄公讳安昌。隋启平城
祚之谷壁。唐分蜀国
瑞以桓圭。其后改封于黄。
信州刺史。历潭州总管
夔州都督。烈考天水郡果公讳仁才。
金紫光禄大夫。婚皇室汉南县
泾浦澧袁江永凡六州刺史。伟矣哉。
承家善庆。历代名臣。
风流载于史官。勋业藏于王府。
公即果公季子。天王自出。
内禀胎教混成之姿。外被门风式瞻之训。
从容合度。造次皆法。
生而知之孝弟也。学而知之礼乐也。
德义如山。文章如泉。
缙绅之士。仰焉宗焉。
弱冠太学生进士擢第
遭家不造。府君捐馆。
五日绝浆。三年泣血。
虽麻葛就礼。而栾棘加人。
服阕。调并州大都督府参军事。
丁太夫人忧。过哀终丧。
有如前制。应八科举。
策问高第。授绵州司户参军
扬州大都督府仓曹参军。又举四科。
敷言帝。除益州导江县
鸿渐二镇。翰飞三蜀。
府中之孙子荆。郡内之岑公孝
用能据淮距海。我庾如坻。
岷山导江。入境先叹。
朝散大夫。除鄜州长史
仍加关内道支度使。去青城之洞府。
白帝之鄜祠。命服有辉。
使车何重。除婺州司马
入谢于武成殿。主上以边庭有事。
喜问陈汤。宣室清言。
思逢贾谊。公召对蕴藉。
谋虑深长。眷甚前席。
恩加后命。因改恒州长史
于时四镇未复。二蕃犹梗。
屯田绕塞。戎马生郊
代郡藏符。临冀北而诚重。
汉家张掖。比西河而还轻。
乃徙拜凉州都督府长史。仍知赤水军兵马河西诸军支度使
地壮伏龙。城雄飞鸟。
位居半刺总管三边。
公乃利沟洫。懋藨蓘。
庤茭稿。积糗粮。
均转输。程力役。
宽御悦使。授方任能。
人胥忘其久劳。兵不远其长道。
虽金方气。风雨不交之地。
碛路沙霾。草木不植之所。
莫不丰滞穗于坰牧。厌甘瓜于戍时。
朝廷赖之。迁使持节河州诸军事河州刺史
仍知营田使。崆峒连五郡之壤。
积石控九河之源。公夙奉皇华。
政闻行露。高车未至。
阖境相欢。既见君子。
温其如玉。率性仁爱。
由衷易。推是心也。
物感斯应。睹恭肃而无竞。
见礼义而兴行。不言而庶事熙。
非教而偫下顺。故得大田多稼。
人和岁丰。饟军廪师。
处勤馀裕。计偕入朝。
侍宴于长寿殿。上谓公曰。
河州军镇要冲。屯田最多。
卿以足食为心。朕无西顾之忧矣。
侑以彩币。锡以文衮
及公还州也。玺书劳勉。
王人相继。国家径流沙。
弱水。收西域
护南庭。连百万之兵。
以济事于外。不一日而乏者。
则公之力也。无骇入极。
可谓费庈父胜之。杜预平吴。
盖知羊叔子功尔。宜登元老。
作贰天朝。止于边服。
寔孤人望。享年七十有一。
證圣元年二月十日。寝疾终于官舍。
天子悼焉。凶费丧归。
悉命官给。是日。
河湟耆老。山谷羌夷。
反首剺面。号奔州邑
虽国亡子产。吏哭祭遵
岂云过也。恺悌之化。
人之父母。及其没也。
哀亦如之。信矣夫。
夫人金城郡陇西李氏。江夏王道宗之女也。
宜此象服。烂其盈门。
嗣先姑之徽音。立庶姬之范则。
蕣华前落。稿瘗城隅。
證圣二年正月。合葬于河南之定鼎原。
礼也。天使马悲。
滕公之室。人看鹤舞。
闭王女之坟。接于邙山
邱陵对于伊阙。石麟将斗。
华表何年。有子曰祖雍。
景龙初给事中侍御史内供奉。追惟皇考孝于事亲。
忠于事君。恭于立身。
惠于临人。总是四行。
旁通具美。贻厥孙谋。
以燕翼子。故老之口既绝。
竹帛之文又灭。扬名兮柰何。
刊石兮来裔。其词曰。
倬哉冉氏。世有仲弓
铁冠绣服给事于中。
克昭遗懿。树之家风。
于皇严考。高明有融。
德罔不尊。艺何不涉。
嗣武先正。思文载协。
建旟千里。逮君六叶。
龟顾印房。蛇盘绶箧。
官以勤积。业因时峻。
宰号神明。掾称亲信。
骥足既展。熊轩亦轫。
邦国海康京师河润。
出车西域。我君谟之。
屯田北假。我君护之。
六军有馈。其谁度之。
一人无忧。其谁乐之。
猛兽避德。均迁所莅。
灵鸟依仁。霸升执事
以今视古。名齐绩类。
天不憖遗。山颓此位。
陇首回望。秦川断肠。
吏人攀绋。哀雁随丧。
虚灵奠野。行临帷堂。
庙立边郡。魂归故乡。
王姬祔葬。礼之终也。
水合蛟龙。坟同石马。
地积霜露。烟攒松槚。
千载九原。高碑泪下。
谏銮驾亲征吐蕃表第二表714年10月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皇情悯彼边氓。
忿兹凶丑。必亲吊伐。
臣闻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若吐蕃者。
鼠窃豕食。犹鱼跃釜中耳。
又何足以当陛下之怒哉。臣愚窃以不可何也。
频岁以来。百姓不足。
岐陇河渭。动无储廪。
今大驾遄征。供置仓卒。
若缓之以法。必乏我军兴。
急之以刑。则人无所措。
此时不可也。乘边将士。
或交锋刃。飞书告捷。
首尾继来。料贼之势。
不复支久。陛下若轻车电发。
则亏持重之虑。如按部徐行。
又非赴敌之义。此势不可也。
盖称王者之师。有征无战。
谓蕃贡有阙。王命征之。
于是乎理兵其郊。获辞而止。
非谓擐甲临军。敌人畏之。
莫敢战也。是以古者圣帝明王。
无亲将也。云黄帝五十三战者。
即缔构草昧。非太平之本也。
故自阪泉之后。修身养德。
七圣游于具茨。三月齐而访道。
今陛下凤翔藩邸。龙跃御天。
不日而再造乾坤。一呼而拨定祸乱。
是则圣过黄帝。而经纶之业备矣。
故当高居深视。制礼作乐。
梁甫。登崆峒。
雅歌从容。为后王法。
阃外之事。属诸将军
何至厌玉辇。甘金革。
邀功马上。为一人之敌也。
吐蕃偏裨小丑。干犯大国。
我军未捷。而耻巳深。
而陛下又将屈至尊。远为之敌。
使攻无不胜。战无不克。
犹未足以誇四夷。适足以骄敌人羞天下也。
又扈从之人。半非斗士。
使给往来。日费千金。
与其倾耗资储。孰若回募骁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以敢死之师。当疲老之寇。
若排山压卵。何必劳圣躬哉。
况事有不可轻。敌有不可小者。
昔周师困于祝聃汉祖厄于平城
安可谓吐蕃祝聃耶。河右无平城耶。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圣人终日不离辎重。不可忽也。
臣又闻吐蕃之入也。惟趣羊马。
不至杀掠于人。但剥体取衣。
此穷寇耳。又数道俱进。
按队徐行者。若有所望。
恐连谋北狄。陛下如必亲戎。
迈于岐陇。脱幽并警候。
驰烽。突厥之骑南侵。
犹如吐蕃之势。长安百姓惊扰。
太上皇帝岂不忧劳。陛下以三贼凭陵。
谁者先击。岂可挂西军之众。
分禦北胡。野次之閒。
遥谋庙堂不战之策。帝城空虚。
众亦何仰。臣固曰。
居中制胜。为防萌杜渐之上略也。
今但发近县之兵。择良能之将。
重为之募。严为之约。
其败衄失律者。巳加必罚之诛矣。
其勇敢杀敌者。亦愿加信赏之劝焉。
兼购贼中有能斩酋帅以下归降者。及边军之士俘馘丑虏者。
并厚为赏格以班之。我军必大振矣。
彼贼闻之。自解而去也。
又承万骑官者数千。其受国恩。
亦已多矣。并习练枭雄。
远近所惮。陛下若拔为将帅
或备军行。勒以从征。
足可威贼也。又数十年来。
人之多幸。乃有全躯保妻子之臣。
亲戚贪佞之辈。并人厌阶勋。
家盈封爵。乃至紫衣塞路。
朱服满朝。皆能侵国害人。
未见尺功寸效。自陛下欲栉风沐雨。
亲冒边尘。不闻献一奇。
输一策。主忧臣辱。
请代此行。而但糜府库之财。
殚征税之奉。呜呼。
此所谓六蝎五蠹者是也。臣所以痛心椎膺。
而为陛下言之耳。何不冗食重禄之夫。
权令禦寇。此但惜身。
自当为国。而容养蠹蝎。
轻劳圣躬。贾谊所以长叹息继之恸哭。
为此也。昔楚汉相持。
楚强而汉弱。汉祖犹曰。
使刑徒击公。吾不能斗力也。
区区之时。犹能如此。
况今四海之内。皆为臣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而蕞尔一寇。如一蚊之附九牛。
陛下便欲降万乘之尊。亲衔橛之变。
轻其帝重。逸此庸臣。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夫三皇善用仁圣。
五帝善用智勇。陛下当三五之运。
而舍其所长。非英武之称也。
议者或谓陛下前欲征匈奴。制行而止。
今必须一出。示信万人。
此大谬也。夫兵者。
以正合。以奇胜。
故不厌诈。而尚以权。
今以陛下英雄之资。发亲征之令。
敌闻而惧。我势已张。
更练熊罴。推毂将帅
见可而进。骋变如神。
适谓幽远而难知。河汉而不测。
人是以服。信是以孚。
夫何疑也。今夫顿岐陇之外。
扰疲弊之人。率徵之兵。
不过数万。阻饥积岁。
师不宿饱。州县急于供费。
力不足以救边。军容制于部伍。
势不足以赴敌。脱胡骑纷扰。
京城空虚。人情易动难安。
不可不虑也。如太上皇暂勤旰食。
是陛下以天下之大。不能安其亲也。
惟陛下图之。今卜征有期。
不可顿止。但更延发日。
示择良辰。以候西军动静。
以为长策。臣愚所陈众计。
亦愿陛下择善而从之。臣闻资父事君。
惟忠与孝。况臣职参衮阙。
逾念谠言。苟益涓尘。
死而无悔。昨四日已于閤门封进一表。
恐未周览。今复尽愚。
非敢阻于成规。实愿广于天听。
轻言时政。伏待刑辟。
金城公主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金城公主
岁月流易。
忽复经年。
言念远情。
何能巳巳。
比者通好。
信使数来。
知彼所宜。
善足为慰。
国家大计。
以义断恩。
离别婴心。
固当自抑。
仍善须和顺
使欢好如初。
所请授官及内人品第。
既久在彼。
诚亦可矜。
即当续有处分。
元礼衰疾。
近不能起。
贾混之缘此未得独行。
待其稍瘳。
亦即遣去。
今有少信物。
至宜领取。
春晚
公主已下并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邠王守礼第二女华亭县主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一
黄门
司空虢州刺史邠王守礼第二女。
王门诞秀。
师氏尚柔。
婉嫕凝芳。
和顺则。
伫仪膏族。
俾锡脂田。
封华亭县主
赐乳母窦氏俸料准三品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六
国夫人窦氏。
慈慧和顺
掌执礼经。
女宪母师。
高柔则。
朕在孩幼。
躬劳乳养。
远惟恩义。
宁忘夙昔。
瞻既往而莫追。
见如存而永慕。
渭城之事。
未足为言。
南阳之书。
益增其感。
俾锡朝宠。
微申朕怀。
俸料禄课等。
一准职事三品给。
云中古城赋 唐 · 吕令问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六
正北曰并。
有唐作京。
密近戎狄。
张皇甲兵。
尹也总居守之任。
将也当节制之名。
故卒乘辑睦。
而王都肃清。
于是断武谊。
按亭燧。
电转前旌。
风飘横吹。
杨叶箭的。
莲花剑骑。
代郡而出雁门
平城而入胡地
挟纩称暖。
投醪必醉。
则知抚之者诚难。
用之者不易。
是时阴闭偫山。
寒彫众木。
川平塞迥。
冰饮霜宿。
慷慨乎大荒。
倘佯乎游目。
区脱潜遁。
屠耆慑逐。
诉古城之谓何。
传魏家之所筑。
伊昔晋京板荡。
海县沸腾。
不有所命。
将何以兴。
王师赫怒。
爰整其旅。
雾集云屯。
龙骧凤举。
弃万里之沙漠。
五原之风土。
肇为此都。
实惟太祖
夫其规典章。
辨封疆。
池桑乾之水。
苑秦城之墙。
百堵齐矗。
九衢相望。
歌台舞榭。
月殿云堂
开儒士于璧沼。
贮美人于玉房。
翕习沸渭。
荧荧煌煌。
取威定霸。
于是乎在。
施令作法。
罔或不臧。
武破六州之内。
文宅三川之阳。
何其壮也。
既而年代倏忽。
市朝迁徙。
干戈鼙鼓之雄。
绮罗丝竹之美。
孰不烟散雨绝。
沙埋灰委。
树名欢而讵存。
鸟称乐而俱死。
危堞既覆。
高墉复夷。
寥落残径。
依稀旧墀。
榛棘蔓而未合。
苔藓纷乎相滋。
伏熊斗贙。
腾麇聚麋。
常鸣悍鷩。
乍啸愁鸱。
不可胜纪。
但令人悲。
胡风起兮马嘶急。
汉月生兮雁飞入。
可怜久戍人。
怀归空伫立。
有客志远才雄。
秉义由衷。
负诗书礼乐之用。
魏邴之风。
虏庭高枕。
河源凿空。
霜犯鬓而先白。
尘染颜而少红。
三为都护
五掌元戎。
益封而广国
事利而业崇。
独见淩云而作赋。
谁言坐树而论功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