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授卢捷深州长史制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前成德军节度巡官卢捷。朕以镇冀数州之地。刑赏废置。尽委之于宏正。度尔才能。宜为长佐。且愿兼荣。允吾台臣。是用两可。饶阳大邑。无陋厥官。可依前件。
送张使君赴饶州(一作送饶州张蒙使君赴任) 唐 · 章孝标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
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一作抱火)入银坑。
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晚云和鼓角声。
太守能诗兼爱静,西楼见月几篇成。
燕将录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
谭忠者。绛人也。祖瑶。天宝末令内黄。死燕寇。忠豪健喜兵。始去燕。燕牧刘济与二千人。障白狼口(原注山名契丹路)。后将渔阳军留范阳。元和五年。中黄门出禁兵伐赵。魏牧田季安令其徒曰。师不跨河二十五年矣。今一旦越魏伐赵。赵诚虏。魏亦虏矣。计为之奈何。其徒有超佐伍而言曰。愿借骑五千。以除君忧。季安大呼曰。壮夫哉。兵决出。格沮者斩。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乃入谓季安曰。某之谋。是引天下之兵也。何者。往年王师取蜀取夏。算不失一。是相臣之谋。今王师越魏伐赵。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谁为之谋。此乃天子自为之谋。欲将誇服于臣下也。今若师未叩赵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谋反不如下。且能不耻于天下乎。既耻且怒。于是任智画策。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季安曰。然则若之何。忠曰。王师入魏。君厚犒之。于是悉甲压境。号曰伐赵。则可阴遗赵人书曰。魏若伐赵。则河北义士谓魏卖友。魏若与赵。则河南忠臣谓魏反君。卖友反君之名。魏不忍受。执事若能阴解陴障。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于赵为角尖之耗。于魏获不世之利。执事岂能无意于赵乎。赵人脱不拒君。是魏霸基安矣。季安曰。善。先生之来。是天眷魏也。遂用忠之谋。与赵阴计。得其堂阳(原注县名属冀州)。忠归燕。谋欲激燕伐赵。会刘济合诸将曰。天子知我怨赵。今命我伐之。赵亦必大备我。伐与不伐孰利。忠疾对曰。天子终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刘济怒曰。尔何不直言济以赵叛。命忠系狱。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后一日。诏果来曰。燕南有赵。北有胡。胡猛赵孱。不可舍胡而事赵也。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此亦燕之功也。刘济乃解狱。召忠曰。信如子断矣。何以知之。忠曰。潞牧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此为赵画曰。燕以赵为障。虽怨赵。必不残。赵必不为备。一且示赵不敢抗燕。二且使燕获疑天子。赵人既不备燕。潞人则走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赵。今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也。此所以知天子终不使君伐赵。赵亦必不备燕。刘济曰。今则奈何。忠曰。燕孕怨天下无不知。今天子伐赵。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济易水。此正使潞人将燕卖恩于赵。败忠于上。两皆售也。是燕贮忠义之心。卒染私赵之口。不见德于赵人。恶声徒嘈嘈于天下耳。唯君熟思之。刘济曰。吾知之矣。乃下令军中曰。五日毕出。后者醢以徇。济乃自将七万人。南伐赵。屠饶阳束鹿(原注二县属深州)。杀万人。暴卒于师。济子总袭职。忠复用事。元和十四年春。赵人献城十二(原注德州管平原安陵长河棣州管厌次滴河阳信蓨平昌将陵蒲台渤海)。冬诛齐。三分其地。忠因说总曰。凡天地数穷。合必离。离必合。河北与天下相离六十年矣。此亦数之穷也。必与天下复合。且建中时。朱泚搏天子狩畿甸。李希烈僭于梁。王武俊称赵。朱滔称冀。田悦称魏。李纳称齐。郡国往往弄兵者。低目而视。当此之时。可为危矣。然天下卒于无事。自元和已来。刘辟守蜀。栈道剑阁。自以为子孙世世之地。然甲卒三万。数月见羁。李锜横大江。抚石头。全吴之兵。不得一战。反束缚帐下。田季安守魏。卢从史守潞。皆天下之精甲。驾赵为骑。鼎立相视。可为强矣。然从史绕堑五十里。万戟自护。身如大醉。忽在槛车。季安死。坟杵未收。家为逐客。蔡人被重叶之甲。圆三石之弦。持九尺之刃。突前跳后。卒如搏鹗一可支百者累数万人。四岁不北二三。可为坚矣。然夜半大雪。忽失其城。齐人经地数千里。倚渤海。墙泰山。堑大河。精甲数亿钤其阨。可为安矣。然兵折于潭赵(原注地名郓西六十里)。首竿于都市。此皆君之自见。亦非人力所能及。盖上帝神兵。下来诛之耳。今天子巨谋纤计。必平章于大臣。铺乐张猎。未尝戴星徘徊。顐玩之臣。颜涩不展。缩衣节口。以赏战士。此志岂须臾忘于天下哉。今国兵骎骎北来。赵人已献城十二。助魏破齐。唯燕未得一日之劳。为子孙寿后世。岂能帖帖无事乎。吾深为君忧之。总泣且拜曰。自数月已来。未闻先生之言。今者幸枉大教。吾心定矣。明年春。刘总出燕。卒于赵。忠护总丧。未数日亦卒。年六十四。官至御史。大夫。忠弟宪。前范阳安次令。持兄丧归葬于绛。常往来长安间。元年孟夏。某遇于冯翊属县北徵中。因吐其兄之状。某因直书其事。至于褒贬之间。俟学春秋者焉。
赠信州高员外 唐 · 方干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膺门
溪势盘回绕郡流,饶阳(一作晓光)春色满溪楼。
岂唯啼鸟催人醉,更有繁花笑客愁。
蹇拙命中迷直道,仁慈风里驻扁舟。
膺门若感深恩去,终杀微躯未足(一作是)酬。
授卢知猷兵部侍郎制 唐 · 薛廷圭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七
敕。参断时政。允属公卿。镇重周行。式资旧老。而叔世抡选。率尚英华。俾我洪儒硕生。轧轧不进。汲长孺于焉兴叹。烛之武是以有词。思求其人。夕惕若厉。爰有良辅。协吾此心。且言尔前尚书右丞卢知猷。在和武光孝皇帝朝。以文学词赋擢进士第。登宏词科。旧相列藩。羔雁交辟。雅有淑问。郁为名儒。及我懿考践作。历谏省郎署官。常兼史职。蔼然直声。著在笔削。先皇帝尝辍自朝右。再委方州。饶阳上洛之人。于今怀尔之德。旋掌诰命。亟服宠荣。逮予冲人。历事四帝。出入华显。谙练故实。子云之笔札有名。周昌之厚重无党。镇吾风俗。繄尔秉持。遂用委以五兵。赞予九法。服我休命。称兹简求。往惟钦哉。无坠成绩。可兵部侍郎。
敕赐同学究出身赵日用可徐州彭城主簿制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咸平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具官赵日用:以尔兄作掾饶阳,殁于王事。存亡之念,良所嗟称;昆仲之间,宜加甄录。佐邑为理,莅事效官,慎守廉勤,以酬奖擢。
敕赐同学究出身宋纯可密州安丘簿制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咸平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具官宋纯:尔父适莅饶阳,殁于王事,载念公忠之节,特隆庆恤之恩。命为邑僚,勉学亲民之政;荣其堂构,俾伸干蛊之才。
答上问饶阳主簿张上达判词荒谬事奏 北宋 · 吕祐之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
先准敕,铨司选人试判二道,定为四等。昨考较张上达判三道,第一道稍次,第三道不通,第二道虽判词不应题目,然论刑名即是,故书稍次。伏以放选以来赴调者拥并,难于独力,尝乘间面陈,亦曾奏请矣。今蒙制问,甘伏其罪。
按:《宋会要辑稿》选举二四之一。(第五册第四六二四页)。
送僧归饶阳 北宋 · 释智圆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执手离亭暮,言归思不禁。
故乡千里外,为客十年心。
帆影寒江静,猿啼雪峤深。
饶阳泉石在,讲退自堪吟。
赠户部郎中许公墓志铭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范文正公集》卷一二
公讳衮,字公仪,世为燕人。皇考讳某,王考讳某,并隐君子也。避五代之难,不荣以禄。考讳某,汶阳之庐令,累赠光禄少卿。妣清河张氏,赠河内县太君。皆积德深长,庆著来嗣。公英秀而文,与时会亨。开宝八年,太宗之尹开封也,龙德日彰,髦杰之士,其向如云。是岁秋赋,公卿送名者比比焉。及试艺,公为之首;覆策于庭,复在高等。时登甲乙科者,必更州县,有唐之遗风。释褐,除江宁府狱曹掾,本路八使言听决详明。上既御大器,北伐太原,促召至行在,曰:「我姑试之」。除均州防禦判官。郡将表其能状,乃拜太子右赞善大夫,通判姑苏郡事。时二浙之地,始归朝廷,宿政如绳,公善解之。就进殿中丞。俄拜奉常博士,领曹南郡。树善屏恶,新民耳目。以前均榷浙右,坐联职之累,降品一等,领饶阳钱监。未几辩之,移倅弋阳郡。复官曲台。在郡七陈谏章,上爱其忠,就迁本郡守。受代至阙下,复上策议并所著文四十卷。翌日召试禁庭,上览而嘉之曰:「南府才冠,吾不失人」。即以本官直昭文馆,赐服五品,判登闻鼓院。由是四方之讼清而不壅。以奉安先茔,请理覃怀郡。出奉公家,入敦孝事,河内人歌焉。又西陲文州,扼其戎险,命公往刺,远人便之。真宗即位,一日,谓执政曰:「人君之言行也,动乎天地,不可以诬」。命公修注记。以先君之讳,固请不获,须正人也。公在馆,三进秩至于职方员外郎。因论边事,慷慨动上心,面改兵部。方将图任,遘疾求解,不得去。以景德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终于京师武成坊之私第,享年五十七。娶朱氏,封永城县君。有子四人:伯曰珂,祁州深泽尉;仲曰琰,有文与行,擢进士第,今为太常博士、奉朝请;叔曰琦,恭谨有立,今为右侍禁、卫州兵马监押;季曰顼,早亡。一女,适进士张涛。朝廷赠公尚书户部郎中,进封夫人河南县太君。子登朝也,以某年月日,归葬于怀之河内县某乡某里。铭曰:
燕赵之英,邦家之宝。亲逢圣神,首冠俊造。翘翘入彀,郁郁登瀛。荣滞六曹,淹恤百城。晚归内朝,端立右史。直道始行,怒飞爰止。呜呼!遇岂不奇,进岂不时。贤者弗达,天乎可疑。葬于善地兮,保以令嗣兮,亦公之意兮。
闻梅二授德兴令(原缺:据底本目录补)戏书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家小谢城,为客洛阳里。
绿发方少年,青衫喜为吏。
重湖乱山绿,归梦寄千里。
洛浦见秋鸿,江南老芳芷。
自言北地禽,能感南人耳。
京国本繁华,驰逐多英轨。
争歌白雪曲,取酒西城市。
朝逢油壁车,暮结青骢尾。
岁月倏可忘,行乐方未已。
忽尔畏简书,翻然浩归思。
江山故国近,风物饶阳美。
楚柚烟中黄,吴莼波上紫。
还乡问井邑,上堂多庆喜。
离别古所难,更畏秋风起。
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相州军州同群牧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赵郡李公墓志铭(并序 庆历八年闰正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乐全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赵郡李氏,出广武君左车,拓跋魏至唐时,为冠冕盛族。五代晋侍中崧,公之祖也。侍中阀阅,载于晋册。公讳宗咏,字某。幼孤,器志豁如也。从兄宗谔在翰林,欲任公以仕,公辞焉,曰:「士策名从政,学古自致尔」。益奋厉,通艺文。祥符初,举进士中甲科,试秘书省校书郎,补吉州庐陵尉。邑多盗,民好讼,号难理,公至则摄令事,所以发奸摘伏之术甚密,破盗区橐,讼庭萧然。秩满,调虢州卢氏令。上官交章保荐,还迁大理丞、榷酤许州。徙知益州温江县。迁殿中丞、太常博士。又徙馀杭之钱塘。还朝,迁尚书屯田员外郎、谏议大夫。姜公遵出尹京兆,请公自佐。踰年,朝议以公文中御史,诏除殿中。后尹王公某表公材,借留之。不数月竟召还,奏事称旨,赐绯衣、银鱼。顺安军有疑狱,请谳焉,公往案之,亟设赏募,罪人斯得,冤诬以明。授户部判官,褒能也。俄迁侍御史,除江西转运使,宠行赐三品服。就迁兵部员外郎、工部郎中,入判户部勾院。江东仍饥,朝廷忧之,命公为安抚使,驰传入境,问民疾苦,舍禁弛力,薄征缓刑,劳徕流散,杀政毕举。上益知其才可用,因俾修聘戎廷。复命还,迁刑部、河东转运使。地震定襄,坏城郭庐舍,孜孜蚤莫,经营完葺,安集赈恤,民忘灾患。鄙上有閒田,北人稍耕之,公曰:「疆埸之侮,当绝其渐」。驰檄责问,侵地尽复。夏戎饱飞,王师西戍,徙公关中。属承平久,边不为备,一旦军兴,且数十万众,资粮不乏,调发有节,繄于心计。就迁七兵。明年,授江湖浙诸路制置发运使,得朝对,指陈西事。上悦,语执政曰:「此尝使江东者耶?其置诸要职」。行至淮上,召充三司户部副使。初,夏戎犯河西,堕九原,新秦路梗,朝廷推才经略,多难其行。公至自淮上,陛见之日,诏公安抚河东。承命上道,渡河抵安北,规筑建宁六寨,扼抄骑之冲,道通无虞,河西以安。出知徐州,徐城隘,廛肆列城外,公筑而广之,民以安居。利国监总八冶,岁赋铁三十万,冶大善崩,崩则罢鼓,官课不供,徐之高赀,率以冶败,民告无聊。公亲往视之,得所以然,因以新意为作小冶,功省而利倍,徐人于今便之。复召充盐铁副使,迁太常少卿,擢拜谏议大夫、知相州。视事未旬,以庆历七年七月四日,考终于官署,享年六十有六。天性和裕,澹无喜愠,质厚不为缘饰。事兄姊恭睦,与朋友笃于义。为令守政简易,不烦苛,多仁恕爱利,吏民安之。累历刺举,吏有善辄奖荐于朝,不以小故案吏,诫勉之,使循理而已。革弊去蠹,专以裕民为本,故所至不严而治,去必见思。莅官四十年,事上遇下,无有怨嫌者。不以君子小人,一见公,必曰:「长者也」。启手足之日,朝野闻之,皆嗟惜曰:「善人逝矣」。《诗》云「恺悌君子」,《书》称「吉人为善」,其公之谓欤!世占籍饶阳,自侍中葬雍丘之辅国里,遂为陈留著姓。曾祖某,以侍中贵,追命太师。考璨,有节行,不趣荣利,故仕不及显,累赠礼部尚书。妣张氏,仁寿郡太君。始娶汤氏,卒公微时。后娶闾丘氏,封永安郡君。子茂先,大理评事;茂直,将作监主簿;茂立,太常寺奉礼郎。皆乐学问,谨厚自树立克家者。长女适殿中丞薛中孺而卒,次早夭,次适泗州军事判官张公立,二季在室。诸孤问龟考吉,得庆历戊子闰某月十日,葬先茔之穆位,礼也。铭曰:
猗嗟乎公,有守有容。不否不同,循理之中。历令判守,政处其厚。民斯勤斯,谓公父母。恺悌君子,胡不遐年?洵直且仁,归此杞原。子愿以敏,淳则之近。德音不忘,纳铭传信。
赐知深州晁仲约为野蚕成茧奖谕敕书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九、《华阳集》卷二五
敕仲约:饶阳之区,蒙泽丰楙,野蚕成茧,布于桑郊。断数机中,贡之王府,群化所感,以膺厥祥。归美于君,事嘉前史,兴言叹尚,曷维其忘?
皇再从侄曾孙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化之石记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八、《公是集》卷五四
皇再从侄孙化之者,右监门卫将军叔旷之长子。祖曰克己,赠深州防禦使、饶阳侯。曾祖曰承寿,赠均州防禦使、武当侯。化之以皇祐二年九月一日生,明年以宗室长子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其年六月二十一日病不育。嘉祐五年十月葬于汝州梁县先王之园。是古所谓无服之殇也,然其礼亦备矣。谨记。
秘书丞赠太师刘君神道碑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四、《苏魏公文集》卷五四
惟刘氏世为望族。盖二汉享国岁久,分王子弟几遍天下。千馀年间,小宗别子,枝离派析,或显或晦,散在四方。而河间之胄,自章帝之子开,始胙王土,传国久远,遂居河间之乐成。王之十世孙通仕后魏,封乐成侯。乐成,今乐寿是也。乐寿之族,其别有四:一徙尉氏,一居饶阳,一在平昌,一留故土不去。其后尉氏有仁轨以功名显,饶阳有君良以孝友闻,平昌有蕡以文学高第,名重当时。惟乐寿之子孙最多,至以刘名乡。其仕者或入朝为郎官,或入诸侯幕府,无甚达者。侯之裔孙曰缋,避地迁安陵,以财雄乡邑而不仕宦。安陵,今曰将陵,隶永静军之东光县。累世葬其地曰五德乡,遂为东光人。缋之四世孙曰崇,少长谨厚,轻财好施予,乡里称善人。有子曰盛,克继父业。盛之子曰温,潜德乡闾,号称处士。温子曰格,力儒自奋,治《左氏春秋》,兼通《公羊》、《谷梁》二传。景德初,契丹来侵,瀛关郡督士民城守,以功补三班奉职,试书判入等。改吏铨选,终沧州观察推官。生三子:长曰允恭,治《毛诗》;次即府君也,讳居正,字安行;季曰居业,并承家学举进士。府君中天圣二年丙科,历大名府馆陶、棣州阳信二主簿。阳信圭田之入素厚,然无见土大姓有占名输租以庇里役者。府君案实,履亩取租,无土者皆除其空簿,使归役籍。郡官初哂其迂,且疑其独异。他日讼起,旁县扳援證逮连坐者十馀人,始悔不用其言。迁汉州军事推官,用荐者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青州博兴县兼兵马监押。剸剧析烦,治为一道最。邑之富民李氏之子,尝与进士乡贡,使气任侠,阴结贵要以张声势,至使郡大吏移书县官,蕲善遇之。府君得书,立捕于廷下,疏其前后不法事。李叩头汗伏听命,请自新,遂戒告而释之。或谂曰:「得情不治,毋乃惠奸乎」!对曰:「知过能伏,释之所以劝善」。于是或者又叹其恕而有教。就移道州江华县。楚俗喜讼,虽健令决之尽理,犹耻不胜,则又赴诉于州、于使者。前后相望,弊浸不革。府君则悉索新旧案牍,剖析开譬,使之晓然。两造皆慑慄而止。监司知其能,多以他郡疑狱属之,若衡阳谭氏讼家产事,屡劾不能竟。府君一讯情得,不复异词。自是远近信听,讼狱为之衰少。至嘉祐中,有令曰黄照,亦以恩信得人。其里氏为之谣曰:「我民无忘,前刘后黄」。至今东南人犹能诵之。凡世之言吏治者,莅事明察,或喜于得情而以不失有罪为能;持心平恕,或狃于不忍而以省刑纵出为允。是皆中有所徇者,不中情实,遂成偏党之蔽。若乃明恕两得,切近人情,察见奸伏而舍其既往,不自以为明,治有威爱,殁且二纪而人犹怀其德,此其实迹明效见于事为者,非夫至诚不疑,内恕及物,其能致是乎!府君寿四十有四,官秘书丞。自江华千里鞫狱衡阳,遘疾,考终于官舍,时康定元年八月初十日也。夫人陈氏,都官郎中希古之女,先府君一年而逝。生二子。伯挚,嘉祐四年进士甲科,历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尚书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今为观文殿学士、知郓州兼京东北路安抚使。仲周六,幼不育。女子四,三适人,婿曰梧州司理参军梁、某郡尹之才、某郡唐灌一,幼亡。孙男四:曰跂,雄州军事推官,前知郑州管城县;曰蹈,奉议郎,早亡;曰迹,越州会稽县主簿,前监国子监书库;曰路,右承务郎。孙女三,婿曰右承务郎蔡蕃、韩城,右承务郎赵仁约。曾孙男七:曰长吉、长庚、长守、长历、长言、长广、长书,而长吉、长书皆右承务郎。曾孙女未嫁。此其家世源流之远,非积德之报,孰能盛大如此乎!府君好学,敏文词,平生所著甚多,以早亡弗克编辑。放失之外,今有论议、诗赋、杂文总若干篇,嗣子类次为二十卷,藏于家。少好书籍,初模范二王,后兼采唐人用笔法。有得其行草帖者,至今犹藏弆,以比李西台建中。其笃学多艺虽出于天资,然亦家法所渐,有自来矣。府君早失怙恃,昆弟敦睦,敬上抚下,家庭雍雍。世故饶财,其弟年少好游,数欲析产。府君弗忍,亦不能夺,辞所分又不得,因受临津田数百亩,阴畀族人佃之,终不取也。及官阳信,买渤海田占于郡籍,而躬未尝一到,其岁租亦以赡族人。以坟墓所在,爵里惟称东光。府君性庄重寡言,望之若有标置,而即之甚温。训子极严,或勉以一子,盍少纵之耶?答曰:「政以一子,故不可不尔耳」!其亡也,子才十龄。夫人之季弟孝若从行在旁,伯氏得讣,自蒋陵走五千里抵衡阳,与孝若拥孤,舆衬归菆东光佛寺。其孤茕然,服衰寓外舍,乡人共哀之。伯氏曰:「吾弟孝友不欺,鬼神所鉴,岂止是而已也」。士大夫知者亦曰:「斯人世著德义,其兴未艾也」。熙宁四年,丞相为御史谒告于庙,自东光奉府君之柩,自将陵迁大王父母、王父母,以八月庚申同葬于郓州须城县卢东乡太谷山之阳。将陵故茔封植久矣,比岁数有河患,乃谋改卜三世同圹。用甲、庚、壬穴,山阳重冈,水出辛兑地,合《宝典》语。堪舆者咸曰:「刘氏其不亡矣」!初,丞相自御史至中丞,五经霈恩,累赠府君自尚书屯田员外郎至通议大夫,夫人自福昌县太君至颍川郡太君。由执政洎元祐四年明堂恩,两赠处士君太子少保,妣倪氏北海郡祁国太夫人;推官太子少傅、太傅,妣李氏陇西郡崇国太夫人;府君太子少师、太师,夫人颍川郡康国太夫人。又以宰相初拜,赠处士司空,妣卫国;推官司徒,妣定国;府君太尉,夫人庆国。七年,以殿学士郊恩,赠推官太傅,妣韩国;府君太师,夫人燕国。三世墟墓,以一品封域。崇台筑阙如令。丞相殿本邦,岁时展省,以牢醴奉祀。又得造浮屠于茔侧,敕号将陵,寺曰崇先、承庆,须城寺曰昭善、崇报。每岁兴龙诞节,得度净人如例。追崇显赫,极人臣之荣,非独稽古之力,抑孝诚所感。神之听之,信不虚矣。府君殁世三十年而葬,有故太常少卿任公粹为之状,故参知政事元章简公为志。葬之二十有三年,又有今龙图阁待制赵公君锡状其逸事,以告史氏。于时丞相镇天平之二年,将勒铭神道,假文于尝僚某。某与丞相游从,有素望。府君为前达,虽未尝接迹,固亦讲闻其德义矣。然于阀阅,盖有不知。今考三公志状,与所闻皆合。故得详述其本末,以慰孝嗣追远之志,而系之以铭曰:
公侯之兴,有来自远。源流深长,支实蕃衍。武穆文昭,不兴者鲜。盛德有后,虽微必显。奕奕刘宗,肇于沛、丰。河间乐成,汉、魏再封。世逾十八,爰逮司空。系胄蝉联,庆钟在公。公以学仕,文科丙第。资适逢时,儒雅饰吏。婉婉通闺,徊翔中秘。德厚位卑,光流后裔。有行有言,乡党称贤。不取中赀,无占虚田。明见隐匿,仁宽宿愆。人谓阴德,其后信然。英英冢嗣,国之硕辅。据鼎庙堂,拥麾帅路。故国新邦,便蕃宠数。惟孙暨曾,禀承厥绪。太谷之阳,有封若堂。坎庚壬申,三世之藏。葬以士礼,朱芾银章。祭则三公,衮衣黼裳。遗风馀烈,有铭在穴。耽耽梵宫,峨峨石阙。拱木成林,丰碑象碣。于昭德音,绵祀无绝。
信州兴造记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二、《皇朝文鉴》卷七九、《舆地纪胜》卷二一、《崇古文诀》卷二○、《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二、《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八一、康熙《广信府志》卷一○、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三、同治《上饶县志》卷二三
晋陵张公治信之明年,皇祐二年也,奸彊帖柔,隐诎发舒,既政大行,民以宁息。夏六月乙亥,大水。公徙囚于高狱,命百隶戒,不共有常诛。夜漏半,水破城,灭府寺,苞民庐居。公趋谯门,坐其下,敕吏士以桴收民,鳏孤老癃与所徙之囚,咸得不死。丙子,水降。公从宾佐按行隐度,符县调富民水之所不至者夫钱户七百八十六,收佛寺之积材一千一百三十有二。不足,则前此公所命富民出粟以赒贫民者二十三人自言曰:「食新矣,赒可以已,愿输粟直以佐材费」。七月甲午,募人城水之所入,垣郡府之缺,考监军之室,立司理之狱。营州之西北亢爽之墟,以宅屯驻之师,除其故营,以时教士刺伐坐作之法,故所无也。作驿曰饶阳,作宅曰回车。筑二亭于南门之外,左曰仁,右曰智,山水之所附也。梁四十有二舟于两亭之间,以通车徒之道。筑一亭于州门之左,曰宴,月吉所以属宾也。凡为梁一,为城垣九千尺,为屋八。以楹数之,得五百五十二。自七月九日,卒九月七日,为日五十二,为夫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五。中家以下,见城郭室屋之完,而不知材之所出,见徒之合散,而不见役使之及己。凡故之所有必具,其所无也,乃今有之,故其经费卒不出县官之给。公所以救灾补败之政如此,其贤于世吏远矣。今州县之灾相属,民未病灾也,且有治灾之政出焉。弛舍之不适,裒取之不中,元奸宿豪舞手以乘民,而民始病。病极矣,吏乃始謷然自喜,民相与诽且笑之而不知也。吏而不知为政,其重困民多如此。此予所以哀民,而闵吏之不学也。由是而言,则为公之民,不幸而遇害灾,其亦庶乎无憾矣。十月二十日,临川王某记。
故王夫人墓志铭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六、《无为集》卷一四
夫人王氏讳和,其先深之饶阳人,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惠献讳化基之孙,给事中、天章阁待制讳举元之女。自惠献公参预国政,始徙家京师,后为开封人。夫人柔慧令淑,女功妇德,莫不纯备,父母慎择名族良士,以为之配。年十有九,归于今奉议郎赵君君章。事舅姑尽礼,闺门肃雍,内外亲族称以为法。生一女子,三岁而夭。嘉祐二年,舅驾部郎中守郢州,夫人感疾,卒于郢之官舍,享年二十有一。元祐元年冬十月葬于洛阳,以祔先姑,礼也。铭曰:
呜呼夫人,肃雍贤孝。归于士夫,宜寿而夭。洛阳之原,以卜吉兆。篆刻铭章,懿德永耀。
宗室故深州防禦使饶阳侯克己妻长宁县君武氏墓志铭(奉敕撰 熙宁八年十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五、《长兴集》卷二七
夫人,故宗室深州防禦使、饶阳侯克己之妻,姓武氏,封长宁县君。饶阳侯好学,早卒。于是夫人之齿尚少,敛其夫之遗稿,櫜之以告其子曰:「此汝父以遗汝者,使儿曹为善人,吾可以无憾矣」。久之,子叔韶、叔裒皆以经术词业试有司优第,越迁环卫帅,领宗室,以为荣。未几,诸子相继即世。夫人皆老矣,抚诸孙劬然有恩。以熙宁八年二月乙丑卒于家,年七十有二。冬十月己酉归葬于汝州梁县秦悼王之兆。夫人性刚严。其归也,其夫以为宜,而舅姑以为有礼。子男四人,曰叔韶,赠镇东军节度观察留后、会稽郡公;叔旷,赠右监门卫大将军;叔裒,赠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东平郡公;其一子早卒。女五人,其婿曰右班殿直郑从冀,供备库副使李应之,右班殿直白永清,内殿承制王禹锡,右侍禁王伯玉。诸孙男子七,曰化之,右内率府率;命之,赠右屯卫大将军,皆早卒;检之,右武卫大将军、宾州刺史;深之,右监门卫大将军;膍之,右千牛卫将军;致之,右千牛卫将军;肃之,右班殿直。曾孙男子六,曰公邵,右千牛卫将军;公餗,右内率府副率;公卨,右监门率府率;公缅,右内率府副率;公著、公彦皆三班奉职。铭曰:
华晔晔者,其本丸丸。善于何观,观子则然。孰匪尔有,既臧以寿。作于新宫,以燕尔后。
次韵和杨公济见赠三首 其三 北宋 · 孔武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清谈衮衮思无穷,浑似饶阳邑下逢。
霜重湖天初凛冽,夜长樽酒更从容。
新编自富诗千首,岩邑今饶亩(豫章本作酒)一钟。
兀坐江城随五斗,肯忧紫□□(豫章本作作台阁)衣慵。
赠赵言 北宋 · 黄庭坚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饶阳赵方士,眼如九秋鹰。
学书不成不学剑,心术妙解通神明。
医如俯身拾地芥,相如仰面观天星。
自言方术杂鬼怪,万种一贯皆天成。
大梁卜肆倾宾客,二十馀年声籍籍。
得钱满屋不经营,散与世(影元本作市)人还寄食。
北门尘土满衣襟,广文直舍官槐阴。
白云劝酒终日醉,红烛围棋清夜深。
大车驷马不回首,强项老翁来见寻。
向人忠信去表襮,可喜正在无机心。
轻谈祸福邀重糈,所在多于竹苇林。
翁言此辈无足听,见叶知根论才性。
飞腾九天沈九渊,自种自收皆在行。
先期出语骇传闻,事至十九中时病。
轮囷离奇惜老大,成器本可千万乘。
自叹轻霜白发新,又去惊动都城人。
都城达官老于事,嫌翁出言不妩媚。
有手莫炙权门火,有口莫辩荆山玉。
吴宫火起燕焚巢,当时卞和斮两足。
千里辞家却入门,三春荣木会归根。
我有江南黄篾舫,与翁长入白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