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次韵胡竹庄元夕 宋 · 余谦一
佳人月下翠成行,团铺高张碗舞忙。
想见风情杜书记,暗中挥泪忆钱塘。
一老东家唤不应(自注:谓扫斋,胡之邻。),当年膴仕正承平。
何人诵得科灯判,莫向膏脂上取明(自注:临漳元夕,例科灯科笋于寺。扫斋摄守,判云:科笋如刳佛面皮,科灯如点佛骨脂。重科叠科何时了,奉劝诸官发大悲。及在三山帅府,亦严灯禁。)。
按:同上书卷二○三五四引《文[安]家集》
老巫篇 金 · 李奎报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二
予所居东邻有老巫。日会士女。以淫歌怪舌闻于耳。予甚不悦。欧之无因。会国家有敕。使诸巫远徒(一作徙)。不接京师。予非特喜东家之淫沃(一作妖)寂然如扫。亦且贺京师之内无复淫诡。世质民淳。将复太古之风。是用作诗以贺之。且明夫此辈若淳且质。则岂见黜于王京哉。乃反托淫巫。以见摈斥。是自招招也。又谁咎哉。为人臣者亦然。忠以事君。则终身无尤。妖以感众。则不旋踵见败。固其理也。
昔者巫咸神且奇,竞怀椒糈相决疑。
自从上天继者谁,距今漠漠千百期。
肸彭真礼抵谢罗,灵山路夐又难追(山海经云。天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肸,巫彭,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七巫居之。)。
沅湘之间亦信鬼,荒淫谲诡尤可嗤。
海东此风未扫除,女则为觋男为巫。
自言至神降我躯,而我闻此笑且吁。
如非穴中千岁鼠,当是林下九尾狐。
东家之巫众所惑,面皱鬓斑年五十。
士女如云屐满户,磨肩出门骈颈入。
喉中细语如鸟声,𠵘哰无绪缓复急。
千言万语幸一中,騃女痴男益敬奉。
酸甘淡酒自饱腹,起跃腾身头触栋。
缘木为龛仅五尺,信口自导天帝释。
释皇本在六天上,肯入汝屋处荒僻。
丹青满壁尽神像,七元九曜以标额。
星官本在九霄中,安能从汝居汝壁。
死生祸福妄自推,其能试吾横气机。
聚穷四方男女食,夺尽天下夫妇衣。
我有利剑凛如水,几回欲往还复止。
只因三尺法在耳,岂为其神能我祟。
东家之巫年迫暮,朝夕且死那能久。
我今所念岂此尔,意欲尽逐涤民宇。
君不见昔时邺县令,河沈大巫使绝河伯娶。
又不见今时咸尚书坐扫巫鬼,不使暂接虎。
此翁逝后又寝兴,丑鬼老狸争复聚。
敢贺朝廷有石画,议逐群巫辞切直。
暑(一作署)名抗牍各自言,此岂臣利诚国益。
聪明天子可其奏,朝未及暮如扫迹。
尔曹若谓吾术神,变化恍惚应无垠。
有声何不鐍人听,有形何不缄人盿。
章丹陈朱犹谓幻,况复尔曹难隐身。
携徒挈党远移徒(一作徙),小臣为国诚自喜。
日游帝城便清净,瓦鼓喧声无我耳。
自念为臣傥如此,诛流配贬固其理。
我今幸是忘且晦,得接王京无我骇。
凡百士子书诸绅,行身慎勿近淫怪。
游天坛杂诗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五部
道民初不忘天台,姓氏分明见密崖。
为问松台千载鹤,白云何处不归来?
续夷坚志:明昌末,庐氏山密崖,石壁高峻,非人迹所到。忽有题字云:道民天台司马承祯过。字大如碗,墨色光莹而紫。予过中岩谒白云先生祠,碑载承祯葬松台。因有诗云云。
仙猫声在洞中闻,凭仗儿童一问君。同向燕家舐丹灶,不随鸡犬上青云。
续夷坚志:天坛中岩有仙猫洞,世传燕真人丹成,鸡犬亦升仙,而猫独不去。在洞已数百年,游人至洞前呼仙哥,间有应者。王屋令临漳薛鼎臣呼之而应,亲为予言。己亥四月,予自阳台宫将之上方,过洞前,命儿子叔仪呼之,随呼而应,殊清远也【清远 「远」原作「还」,据续夷坚志(得月簃丛书本)改。】。因作诗云云。
题葛氏临漳五福堂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三
澹澹河流紫陌长,青林东下望临漳。
苍烟拱木三台里,书页翻香五福堂。
通德绛帷多故老,谢家庭树见诸郎。
两公出处有深意,常记吾亲托故乡。
送刘修撰赴湖南提举任 元 · 范梈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久淹词馆寄,新奉玺书还。
白发临漳水,青云动楚山。
文称一道重,政类百司闲。
设有湘南骑,因之解别颜。
投赠郑守光远三十韵 元 · 黄镇成
五言排律
累洽开皇极,分藩重守臣。
列茅周土旧,分竹汉符新。
师帅能宣化,仪刑最近民。
隼旟张日月,雉阁丽星辰。
地纪逾荒服,天光照远人。
选材归德器,分命耸朝绅。
一代文章伯,群心怙恃亲。
祖风先蔼蔼,家学早振振。
听履曾驰誉,工书固绝伦。
九苞腾鸑鷟,千里骤骐驎。
仗引陪供奉,官联属选抡。
河源通析木,星象拥勾陈。
暂辍中朝绂,来纡外府轮。
土风连太末,山节耸全闽。
佐乘临漳浦,褰帷入剑津。
近河能借润,依烛解光邻。
化雨苏民望,祥风洗瘴尘。
裤襦歌已浃,刀剑俗咸悛。
山郭惟樵郡,封邻接海濒。
地偏田少沃,土狭户多贫。
捐瘠饥瘥并,流亡寇役频。
震凌思大厦,枯蘖徯洪钧。
幸借循良牧,咸依抚字仁。
昼长帘似水,更静月如银。
赤社分南服,清都拱北辰。
报看三月政,和睹万家春。
少日探经笥,颓年愧席珍。
雨畦仍把耒,风艇自收缗。
喜见瘳民瘼,无由传吏循。
祗须成德化,濡笔颂坚珉。
赠邵思善 元 · 吴讷
出处:新安文献志卷五十二
有客有客青门生,六月访我新安城。
手把溪藤白如雪,坐石看山苦炎热。
挥毫戏写两株松,满坐飒飒生秋风。
高枝屈曲古钗碧,老树剥落莓苔蚀。
寒雾斜披虎豹毛,元气淋漓神鬼号。
下有山童相对语,赤脚披蓑立烟雨。
丹青自昔称郭熙,笔力似欲争绝奇。
嗟哉此松涧之曲,知子一见神意足。
于今岂无梁栋材,未遇匠石吁可哀。
送钱介夫如临漳别野 元 · 廖大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州鼎沸涕堪流,安得如君海上游。
果陷孤城谁独免,能寻乐土更无愁。
秫田酿酒终朝醉,荆木开花一树留。
亦欲奋飞怜老我,丹霞何处强登楼。
临漳杂诗十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漳水南边郡,闽乡到此穷。
地偏冬少雪,海近夜多风。
百粤山川属,三吴景物同。
昔贤遗化在,千载紫阳翁。
临漳杂诗十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五
此地多烟瘴,时清喜渐除。
阻山犹盗贼,并海尽盐鱼。
田稻春秋种,园姜伏腊需。
不才叨郡寄,廪禄颇嬴馀。
田按:忠文以议礼忤旨,降漳州通判。《杂诗》十首即此时作也。其佳联如「地偏冬少雪,海近夜多风」,「茉莉头围白,槟榔口沫红」,「儿童皆唤囝,男女总称娘」,「绿笋供春撰,黄蕉入夏筵」,「珉紫裁为砚,犀花解作杯」,「不雨犹穿屐,因暄尽佩香」,闽中风土如绘。忠文不独文章炳炜,其遗爱在人,漳州半芝山下有遗祠在焉,正如朱邑之徂豆桐乡也。
临漳杂诗十首 其三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奢竞仍民俗,纤华亦土工。
杯盘箫鼓里,灯火绮罗中。
茉莉头围白,槟榔口沬红。
良宵上元节,纨扇已摇风。
临漳杂诗十首 其四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近岁兵戎后,民风亦稍衰。
蕃船收港少,畬酒入城迟。
绿暗桄榔树,青悬橄榄枝。
薰风荔子熟,旧数老杨妃。
临漳杂诗十首 其五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可是闽南徼,阳多气候先。
麦收正月尽,茶摘上元前。
绿笋供春馔,黄蕉入夏筵。
南方吾所适,久值亦相便。
临漳杂诗十首 其六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文物如邹鲁,斯言信不虚。
科名唐进士,道学宋元儒。
祠宇依山曲,遗书布海隅。
风流今孰继,林子亦其徒(进士周庄物先儒陈淳北溪林子名唐臣字元凯)。
临漳杂诗十首 其七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是处方言别,漳南觉更强。
儿童皆唤囝,男女总称郎。
不雨犹穿屐,因暄尽佩香。
人人牙齿紫,尽为嚼槟榔。
临漳杂诗十首 其八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秀英灵聚,溪清爽气开。
水晶凝石髓,月彩耀珠胎。
珉紫裁为砚,犀花解作杯。
最怜沙上草,颜色在根荄。
临漳杂诗十首 其九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试上南楼望,羁愁觉易消。
雨溪遥合港,大海暗通潮。
白露垂青野,丹霞映碧霄。
梦神曾献吉,日莫不堪招。
临漳杂诗十首 其十 元末明初 · 王祎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郡署经年久,吾来为一新。
重门森画戟,别驾俨朱轮。
榕叶轩阴晚,梅花阁气春。
祗怜去国远,为政愧能循。
同陈仲宣临漳眺三台感赋 元末明初 · 刘绍
押尤韵 出处:元音遗响卷十
暮雨洒平陆,浑漳飞急流。
停车访遗趾,萧瑟馀烟丘。
忆昔炎运否,黄星射中州。
虔刘矫天威,叱咤风雷愁。
构此睨霄汉,凭轩揽壮猷。
蜀栈小诸葛,三江卑仲谋。
歌钟绮筵开,冠盖纷夷犹。
诡计弃土苴,奸图照千秋。
谁怜狐媚情,总遗石氏羞。
老我咏梁甫,临河思绸缪。
缅怀分香悲,敢与西伯俦。
鬼魅啸林虑,西陵风木飕。
干戈怆物色,行役吾增忧。
上河剌史诗允源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二
观夫贤士大夫应时而出。德被生民。功施社稷。勒之金石。书之竹帛。光耀后世。垂之无穷。此人情之所感。今古之所同也。古之为人臣者。分符列郡。旁施政教者多矣。其宽政则鲁恭为中牟令。专以德化而不任刑。波点之为东海守。其理宽大而不细苛。刘宠为会稽守。简除烦苛。郡中大化。龚遂为渤海守。专以文法。一切便宜。崔景真为平章守。人有罪过。但用蒲鞭者是也。其善政则黄霸为颍川守。力行教化。其才长于利人。卫飒为桂阳守。其所施令。莫不合宜。韩延寿为更都守。为天下最。梁彦光为鄱阳守。称为理最。刘广为莒州刺史。善政为第一者是也。其感政则郑弘为准阳守。随车致雨。孟尝为合浦守。去珠复还。戴封为西华令。蝗不入境。刘琨为弘农守。暴虎负子渡河而去。玉皋为重泉令。鸾翔于庭。政称三异者是也。其报政则唐彬为邺县令。道礼齐俗。期月乃成。第五访为新都令。手反化行。邻县归之。宓子贱为单父令。鸣琴不下堂淮而邑理。顾凯之为山阴令。昼夜垂帘。务简事理者是也。其廉政则胡威迁徐州刺史。世尚清洁。勤于政化。刘虞拜幽州牧。弊衣绳履。食无鱼肉。羊续为南阳守。悬鱼杜意。时苗为寿春令。留犊而去者是也。其有劝课农桑则张湛为渔阳守。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召信臣为南阳守。躬耕劝课。开通沟渎。赵轨为峡州刺史。灌田五千顷。人赖其利者是也。又有辨狱止讼则玉涣为洛阳令。能断法理。莫不曲尽。周处为广汉守。郡多滞讼。一朝决遣者是也。又复民有歌曰。官有殊政。厥德仁明者。郭贺之守荆州也。昔无襦今五裤者。廉范之守武都也。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含哺鼓腹。焉知凶灾者。岑熙之守魏郡也。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者。朱晖之为临淮也。蔽芾甘棠。勿剪勿伐者。召公之化民不忘也。又有陆云之为凌仪令。羊祜之为荆州刺。笋勖之为安阳守。各留遗爱。吏民思之。为立祠碑。第五伦之罢会稽也。父光攀辕相泣。相随数百里。姚元崇之罢荆州也。所乘鞭镫。民皆截留。侯霸之罢临淮也。百姓卧辙不许去。伟哉此徒。赫然德誉。光辉传记。寥寥万古。激砺后人。然各能一艺。远播遗风耳。今我刺史之镇兹邑也。天姿粹敏。风彩轩昂。以秋水之清。冰轮之白。晴雷其令。时雨其恩。绥抚吾民。酌古良牧之政宜于今者。宗而奉之。考诸理国之设称于人者。承而守之。民间旧有不便事理。一皆革去。如其非道。一毫之物。不取于民。或有邦国之须。不得已敛役。则计定日时。榜示于内。牒传于外。咸使闻知。民皆悦从。事无不立。弊无不蠲。二年之间。民不见吏。往日逋逃。趋风慕义。尽还本土。凡使客迎送之费。不抽民户。皆以公钱支应。男有馀粟。女有馀帛。冻馁之患绝矣。因以删除苛法。宣畅和风。其为民吏或有罪过。宽容且慈。不加刑罚。论之以理。导之以德。此其政之宽也。惠均于鳏寡。威振于顽犷。恪勤匪懈。旁施美化。凡所处画。悉皆合宜。务为敏速。事简理最。此其政之善也。大抵食前方丈。厚己薄人。人所同也。公则不然。到任初日。先制公衙供给之事。禁断酒肴。凡百杂冗。一一蠲免。不纳苞苴。身远嫌疑。虽他郡守令所寄之物。终不容私以补官用。朝与夕惟一饭一羹。厨火萧疏。机案凄凉。此其政之庶也。禁察非法。邪佞化为忠直。惩诫顽凶。奸猾变为循良。体狱有阴功。神明扶佑。决讼至公正。民庶得宜。毒民害物者绝于四境。此亦报其政也。劝课农桑则土地尽辟。风雨顺时。飞蝗不入。人不失时。去其凶秽。霜又延降。五谷丰熟。此亦感其政世。然则所谓宽政善政廉政报政感政。公于一己俱已备焉。吾于一眼悉得见之。于乎。当国步多艰之际。深念圣明君之忧勤。抚我残封。操持劲义。尽忠竭力。贤劳庶务。使吾残民咸得苏息。其为惠爱。曷胜言哉。由是政声传闻于庙堂。以至士庶。中外迩遐皆称叹美。方知盛誉光辉青史。传万古而不朽也。公之德行。又有古人所未及者。扬历班行。每当要地。提按四道。采访二方。再执兵权。树立大功。出入中外十年之间。一国重权。皆归掌握。立成之节。表于朝端。与大人相国观风一时。为郡一时。人皆曰。如此荣宠。三韩千载。一家而已。虽使照天蜡烛。水精灯笼。复生于世。岂敢与公当也哉。仆亦化下一愚民也。涵泳恩泽者久矣。将欲颂德。操管所窥。有何益于褒青赞白乎。然默默而不传。则后之人焉能尽知今日之美论哉。因成二十四句一章。以示吾侪二三之子庶有感于将来者。谨写其诗奉呈机下。(刘随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水精灯笼。田元均凡有政讼。问之尽情。人谓之照天蜡烛。)
利见龙飞第廿年,喜予方遇使君贤。
恩波浩浩涵千里,寿域熙熙咏二天。
成俗化人诚尽美,孝家忠国亦俱全。
乘时号令晴雷殷,冠世功名白日悬。
囹圄久空闲木索,闾阎再活足财钱。
煌煌一邑风还变,赫赫三韩道已传。
拄笏朝朝山气爽,鸣琴夜夜月华圆。
于民心重徵租绝,父老谈高颂德连。
政价罕今尤罕古,义声无后更无前。
龙楼凤阁应催竉,兽穴禽栖总得便。
我欲立碑官路畔,吏当卧辙野亭边。
韦弦薤水犹多事,燕坐棠阴自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