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五保牒1044年9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当司检会辖下诸州军近年不住申报盗贼群火极多。
盖缘盗贼必先须乡村各有宿食窝藏之处,及所得赃物常有转卖寄附之家,然后方能作贼。
所以自来每有群盗惊劫,及至官司捕捉,又却分散不见踪迹,卒难寻觅。
盖为乡村不相觉察,致得奸盗之人到处便可容隐。
兼检会,准《》:「诸户皆以邻聚相保,以相检察,勿造非违。
如有远客来过止宿,及保内之人有所行诣,并语同保知」。
虽然有此令文,州县多不举行。
昨因巡历到通利军,问得旧来常有盗贼逃军为患,近岁黎阳卫县各将乡村之人五家结为一保,自结保后来,绝无逃军贼盗,公私简静,其利甚博。
须议专有施行。
右具如前。
当司相度邻聚相保之法,是国家见行敕令,于公私甚利。
然今既举行,若县非才,不能制驭公人胥吏,则勾追搔扰,未见其利,先为民害。
以此当司未欲一概遍行指挥,今且于辖下诸县柬选知县县令公明材干可以差委者,先次施行。
数内某官见知某县事,须实封专牒某官,候到,请详前项事理施行。
当司所录去合保次第,只是大纲,若更有合从彼处民便,别加增损事件,亦请一面增损施行。
仍请先具如何施行次第,公文供报,无至张皇卤莽者。
白。
尹师鲁第四书庆历四年1044年9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某顿首启:始闻师鲁徙晋,乃骇然,本初郭推官计,师鲁必离渭而受晋命,中道无所淹留,径之晋,则谓于晋得相见。
既闻待阙,至九月,又计当入洛,则谓于洛得相见。
又闻方留邠州,有所陈,来期未可知,则谓遂不相见而东也。
及陕,乃知直趋绛州
修在绛阻雨数日,茍更少留,犹得道中相遇,奈何前后相失如此!
尚欲留陕,走人至解,期一为会。
大暑惧烦,往复亦须三四日,又不欲久在陕,使郡人有馆待之劳。
顾此势不得留庆、晋,不足屑屑于胸中。
但向闻师鲁有失子之苦,时方走河东界,道远多事,不暇奉慰。
修尝失一五岁小儿,已七八年,至今思之,痛若初失时。
修素谓诸君自为寡情而善忽世事者,尚如此,况师鲁素自谓有情而子长又贤哉!
语及此,虽修忽自不堪,又欲进何说以解师鲁心邪!
自西事已来,师鲁之发无黑者,其不如意事多矣。
人生白首矣,外物之能攻人者,其类甚多,安能尚甘于自苦邪!
得失不足计,然虽欢戚势既极,亦当自有否泰,惟不动心于忧喜,非勇者莫能焉。
咫尺不相见,又无以奉慰,惟自宽自爱乃佳。
吉州学记庆历四年1044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九、《皇朝文鉴》卷七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六、《续文章正宗》卷一二、《古文集成》卷一二、《文编》卷五五、《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六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庆历三年秋,天子开天章阁,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使坐而书以对。
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言此非愚臣所能及,惟陛下所欲为,则天下幸甚。
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贤才。
其明年三月,遂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然后海隅徼塞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呜呼,盛矣!
学校,王政之本也。
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
《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
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
宋兴,盖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学始克大立,岂非盛美之事须其久而后至于大备欤?
是以诏下之日,臣民喜幸而奔走就事者以后为羞。
其年十月吉州之学成。
州旧有夫子庙,在城之西北。
知州事李侯宽之至也,谋与州人迁而大之,以为学舍,事方上请而诏已下,学遂以成。
李侯治吉,敏而有方。
其作学也,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
用人之力积二万二千工,而人不以为劳;
其良材坚甓之用凡二十二万三千五百,而人不以为多;
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严严翼翼,壮伟闳耀,而人不以为侈。
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馀人。
予世家于吉,而滥官于朝,进不能赞扬天子之盛美,退不得与诸生揖让乎其中。
然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入于人者渐,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至于礼让兴行而风俗纯美,然后为学之成。
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于教化也,故李侯之绩及于学之立,而不及待其成。
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殆以中止。
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于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问于其俗而婚丧饮食皆中礼节,入于其里而长幼相孝慈于其家,行于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然后乐学之道成。
而得时从先生、耆老席于众宾之后,听乡乐之歌,饮献酬之酒,以诗颂天子太平之功。
而周览学舍,思咏李侯之遗爱,不亦美哉!
故于其始成也,刻辞于石,而立诸其庑以俟。
金部郎中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1038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曹南文献录》卷七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
惟阎氏世家于郓。
其先曰太原王宝,以武显于梁、晋之间,实佐庄宗,战河上,取常山,功书史官,爵有王土。
郓之诸阎,皆王后也。
周广顺二年,以郓州钜野郓城济州,阎氏今为济州钜野人也。
公生汉、晋之间,遭世多虞,虽出将家而不喜战斗,独好学,通三《礼》,颇习子、史,为文辞。
是时钜野大贼有众千馀人,以公乡里儒者,掠致贼中,问以谋略。
公毅然未尝有所言,而为人状貌奇伟,举止严重,有威仪,贼皆惮之,莫敢害。
贼平,公还乡里,以三《礼》教授弟子。
大宋受命,天下将平,公乃出。
以三《礼》举中建隆某年某科,历汉州金堂虢州湖城县尉,迁濮州濮阳,皆有吏绩。
太宗皇帝使者行视天下,使者还,言公可用。
召见奏事,语音鬯然,殿中皆耸动。
太宗奇之,拜太子洗马、知岳州
吴越忠懿王再朝京师,籍其所有浙东、西之地,纳之有司。
天子以为新附之邦,乃以禁兵千人属公安抚其人,遂知苏州
五代之际,江海之间分为五,大者窃名号,其次擅征伐,故皆峻刑法,急聚歛,以制命于其民。
越虽名为臣属之邦,然阂于江淮,与中国隔不相及者久矣。
公以齐鲁之人,悉能知越风俗而揉以善政,或摩以渐,或革以宜,推凡上之所欲施,宽凡民之所不堪,恩涵泽濡,民以苏息。
政成召还,以国子博士济州,又知晋州
入拜尚书水部员外郎广平郡王府翊善赐绯衣银鱼。
居六年,广平陈王出閤,公以司门员外郎求知黄州
陈王徙封许,乃诏公还,迁库部员外郎,赐金紫,侍讲许王府。
王薨,公出知棣州
居岁馀,以淮阳钜野,乃求知淮阳军
公虽居许王府,而真宗素知其贤,数诏访以经术,谓之阎君子。
真宗即位,问公何在,左右具言所以然,即时召之。
已在道,拜金部郎中、知青州
其后,郓州守臣某临遣,对殿上,真宗问郓去青远近,守臣对若干,真宗曰:「为吾告之,将召也」。
已而见召,行至钜野,遇疾。
使者临问慰赐,满百日,赐告下济州,伺疾少间,趋就道。
已而疾病,以某年某月某日薨于济州,享年七十有七。
兵部侍郎,葬于钜野大徐村。
公讳象,字某
曾祖讳某,某官。
祖讳某,某官。
考讳某,某官。
公娶孙氏,封富春县君,用子贵,追封泗水县太君
子男三人:长曰某,某官;
次曰某,某官;
次曰某,某官。
女三人,皆适士族。
孙五人,一早亡,次皆已仕。
曾孙十人,仕者五人。
呜呼!
士患不逢时;
时逢矣,患人主之不知;
知矣而不及用者,命也。
惟公履道纯正,生于多艰,而卒遇太平,以奋其身,又遭人主之知,尝用矣,而不暇于大用以殁。
殁而无章焉,则其遂不见于后世乎!
景祐五年冬,其子光禄君自光化罢还乡闾,乃谋刻其先德于墓之碑,而以其辞属修。
词曰:
阎世将家,大纛高牙。
有封太原,王功桓桓。
公不勇力,而勇于学。
奋身逢时,卒有成业。
不大其荣,继世而卿。
挻其后世,多有孙曾。
有墓于里,有碑其隧。
乡人无伤,乡之君子。
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侍中文惠陈公神道碑铭1044年10月3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五、《黄氏日抄》卷六一、《文编》卷五八、《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一、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颍川公既葬于新郑,其子尚书主客郎中述古等七人,具公之行事及太常之状、祁伯之铭以来告曰:「唯陈氏世有显人。
我先正文惠公历事太宗、真宗而相今天子,其出处始终之大节,可考不诬如此。
故敢请以墓隧之碑」。
予为考其世次,得其所以基于初、盛于中、有于终而大施于其后者,曰:信哉!
陈氏载德,晦显以时。
其畜厚来远,故能发大而流长。
自公五世以上,为博州人
高祖翔,当五代时,为王建掌书记欲帝,以逆顺祸福譬之,不听,弃官于阆州西水,遂为西水人
皇曾祖齐国公讳诩,皇祖楚国公讳昭汶,皇考秦国公讳省华,皆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中书令
自翔已下,三世不显于蜀。
至秦公,始事圣朝,为左谏议大夫
其配曰燕国太夫人冯氏。
公其次子也,讳尧佐字希元
进士及第,累迁太常丞知开封府录事参军
用理狱有能绩,迁府推官
以言事切直,贬通判潮州
自潮还,献诗数百篇,而大臣亦荐其文学,得直史馆,知寿、庐二州,提点府界诸县公事。
丁秦公忧,服除,判三司都勾院两浙转运使,徙京西河东河北三路,纠察在京刑狱
天禧三年,编次御试进士,坐误差其第,贬监鄂州茶场
未至,丁燕国太夫人忧。
明年,河决滑州,天子念非公不可塞,乃起公知滑州
乾兴元年,作永定陵,徙公京西转运使以办其事。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副度支,拜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同知天圣二年贡举,知通银台司
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知审官院、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
七年,拜枢密副使
其年八月参知政事
居三岁间,凡三请罢。
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行过郑州,为狂人所诬。
御史中丞范讽辨公无罪,徙知庐州,又徙同州,复徙永兴,又徙郑州
累官至户部侍郎
景祐四年四月,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为人刚毅笃实,好古博学。
居官无大小,所至必闻。
其仁足以庇民,智足以利物,忠足以事上,诚足以信于人。
潮州恶溪,鳄鱼食人,不可近,公命捕得,鸣鼓于市,以文告而戮之,鳄患屏息。
潮人叹曰:「昔韩公谕鳄而听,今公戮鳄而惧,所为虽异,其能使异物丑类革化而利人一也。
吾潮间三百年而得二公,幸矣」!
在潮修孔子、韩公祠,率其州民之秀者就于学。
寿州,遭岁大饥,公自出米为糜以食饿者,吏民以公故,皆争出米,其活数万人。
曰:「吾岂以是为私惠邪?
盖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而使其从之乐也」。
钱塘江堤以竹笼石,而潮啮之,不数岁辄坏而复理。
公叹曰「堤以捍患而反病民」,乃议易以薪土。
而害公政者言于朝,以为非便。
是时,丁晋公参知政事,主言者以黜公,公争不已,乃徙公京西
而笼石为堤,数岁功不就,民力大困。
卒用公议,堤乃成。
河东地寒而民贫,奏除石炭税,减官冶铁课岁数十万以便民,曰:「转运,征利之官也。
利有本末,下有馀则上足,吾岂为俗吏哉」!
太行山河东河北两路之界,公以谓晋自前世为险国,常先叛而后服者,恃此也。
其在河东,凿泽州路,后徙河北,凿怀州路,而太行之险通。
行者德公以为利,曰:「吾岂为今日利哉」!
河决坏滑州,水力悍甚,每埽下湍激,并人以没,不见踪迹者不可胜数。
公躬自暴露,昼夜督促,创为木龙,以巨木骈齿浮水上下,杀其暴,堤乃成,又为长堤以护其外。
滑人得复其居,相戒曰:「不可使后人忘我陈公」。
因号其堤为陈公堤。
开封府京师,公以谓治烦之术,任威以击彊,尽察以防奸,譬于激水而欲其澄也。
故公为政,一以诚信。
每岁正月,夜放灯,则悉籍恶少年禁锢之。
公召少年,谕曰:「尹以恶人待汝,汝安得为善?
吾以善人待汝,汝其为恶邪」?
因尽纵之,凡五夜,无一人犯法者。
太常博士陈诂祥符县县吏恶其明察,欲中以事,而诂公廉,事不可得,乃欲以奇动京师,自录事已下,空一县皆逃去,京师果諠言政苛暴。
是时章献明肃太后犹听政,怒,欲加以罪。
枢密副使,力争之,以谓罪则奸人得计而沮能吏,由是获免。
公十典大州,六为转运,常以方严清肃莅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佑之,故未尝桉黜一下吏。
公贬潮州,其所言事,盖人臣所难言者。
共平生奏疏尤多,悉焚其稿。
其他文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野庐编》、《潮阳编》、《愚丘集》,多慕韩愈为文。
与修《真宗实录》,又修《国史》。
故事,知制诰者常先试其文辞,天子以公文学天下所知,不复命试,自国朝以来,不试而知制诰者,惟杨亿及公二人而已。
公居官,不妄进取。
太常丞者十三年不迁,为起居郎七年不迁。
自议钱塘堤为丁晋公所绌,后晋公益用事,专威福,故人子弟以公久于外,多勉以进取,曰:「惟久然后见吾守」。
如是十五年。
今天子即位,晋公事败投海外,公乃见召用。
公初作相,以唐刘蕡所对策进曰:「天下治乱,自朝廷始,朝廷赏罚,自近始。
之所究言者,皆当今之弊。
此臣所欲言,而陛下之所宜行,且臣等之职也」。
天子嘉纳之。
在相位不久,其年冬雷地震,星象数变。
公言王随位在臣上而病不任事,程琳等位皆在下,乃引汉故事,以灾异自责,求罢,章凡四上。
明年三月,拜淮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
康定元年五月,以太子太师致仕,诏大朝会立宰相班,遂居于郑。
其起居饮食,康宁如少者。
后四年,年八十有二,以疾卒于家。
公居家,以俭约为法,虽已贵,常使其子弟亲执贱事。
曰「孔子固多能鄙事」,作为善箴,以戒子孙。
临卒,口占数十言,自志其墓。
公前娶曰杞国夫人宋氏,后娶曰沂国夫人王氏。
子男十人:长曰述古,次曰比部员外郎求古主客员外郎学古,虞部员外郎道古,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博古,殿中丞修古,秘书省正字履古,光禄寺丞游古,大理寺丞袭古,太常寺太祝象古。
秦公三子。
长曰尧叟,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季曰尧咨,为武信军节度使
皆举进士第一人及第。
三子已贵,秦公尚无恙,每宾客至其家,公及伯、季侍立左右,坐客蹙蹜不安,求去,秦公笑曰:「此学子辈耳」。
故天下皆以秦公教子为法,且以陈氏世家为荣。
公之孙四十人,曾孙二人。
合伯、季之后,若子、若孙、若曾孙六十有八人。
女若孙、曾五十有四人。
而仕于朝者,多以材称于时。
呜呼!
可谓盛矣。
铭曰:
陈氏高节,在污全洁。
閟德潜光,有俟而发。
其发惟时,自公启之。
英英伯季,踵武偕来。
相车崇崇,武节之雄。
高幢巨毂,四世六公。
惟世有封,秦楚及齐,尚书中书仪同太师
祖考在前,孙曾盈后。
公居于中,伯季左右。
惟勤其始,以享其终。
惟能其约,以有其丰。
休庸显问,播美家邦。
其贻,有大其继。
刻诗垂声,以质来裔。
袁州宜春县令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冀国公程公神道碑铭1055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一、《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四○、《新安文献志》卷六二上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上即位之十有六年,今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程公,自三司使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乃诏有司宠其祖考,于是赠其皇考故袁州宜春县令太子少师
在政事,迁尚书左丞,又赠太子太师
其为资政殿学士工部尚书,又赠太师中书令
其为宣徽北院使武昌军节度使,又赠兼尚书令
其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追封定国公
徙镇镇安,又追封冀国公
冀国公讳某字某
少举明经,仕不得志。
退居于家,畜德不施,贻其后世。
相国太师,实为之子,初以文学进士高第,历馆阁掌制命。
俊德伟望,显于朝廷,遂为中丞,执国之宪。
尹正京邑,有声蜀都,乃由三司,入与大政。
公亦自太常博士累赠兵部侍郎,遂迁太师中书尚书令,位皆一品。
有国定冀,以启其封。
虽发不自躬,而其施益远,晦于一时,而显于百世。
盖夫享于身者,有时而止;
施于后者,其耀无穷。
表于其乡,以劝为善。
可谓仁人之利博矣。
惟程氏之先,自重黎历夏、商、周,而程伯休父始见于诗书,其后世远而分。
至唐定氏族,而程氏之望分为七。
中山之程,盖出于魏安乡侯昱之后也。
世为中山博野人
曾祖讳某。
讳某,赠太师
祖妣齐氏,吴国夫人
考讳某,赠太师中书令
妣吴氏,秦国夫人
当唐末五代,天下乱于兵,程氏再世不仕。
后唐长兴三年,公之皇考以神童举,官至太子赞善大夫
宋兴于今百年,而程氏亦再显。
太平兴国初,公之从祖羽,佐太宗晋王皇帝位,为文明殿学士,官至兵部侍郎
相国太师出入将相,为时名臣。
子孙蕃昌,世族昭著。
推其所自来者远矣。
初,公与其仲父象明同举《春秋》,皆中第。
是时,从祖以给事中知开封府召公及象明谓曰:「吾新被宠天子,待罪于此,不欲子弟并登科」。
使其自择去就。
公因让其从父,自引去,从祖颇贤之。
其后累举不中,从祖谓曰:「由我困汝」。
退而使人察公,无悔色,由是大嗟异之,以为不可及。
太平兴国五年,遂以明经中第,为虔州赣县尉蔡州上蔡主簿袁州宜春,所至皆有惠爱。
公事母至孝,与其兄弟怡怡,为乡里所称。
而仕宦不求名誉,为赣县七年不代,既罢宜春,遂不复仕。
退居于蔡州淳化三年七月某日,以疾卒于家,享年四十有九。
天圣十年十一月某日,葬于郑州管城县马亭乡之北田村。
夫人楚氏,追封晋国夫人
子男五人:长曰瓘,官至太常博士
次曰瑗、曰琬,皆早卒;
次曰琳,相国太师也;
次曰琰,国子博士
女一人,适某人。
诸孙九人。
铭曰:
远矣程侯,颛顼之苗。
始自重黎,历夏商周
伯休父,声诗孔昭
世不绝闻,盛于有唐。
程分为七,三祖安乡
广平、中山,以暨济阳
中山之程,出自灵洗。
实昱裔孙,仕于陈季。
陈灭散亡,播而北迁。
中山,为博野人
道德家潜,孝悌邦闻。
不耀自躬,以贻后昆。
惟后有人,将相文武。
有国宠章,覆其考祖。
定冀之封,实开土宇。
程世其隆,公多孙子。
有畜其源,发而孰禦。
刻铭高原,以示来者。
镇安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师中书令程公神道碑铭1057年10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一、《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四、《黄氏日抄》卷六一、《续文章正宗》卷三、《文编》卷五八、《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一、乾隆《博野县志》卷七、光绪《保定府志》卷四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文简公既葬之二年,其子嗣隆泣而言于朝曰:「先臣幸得备位将相,官、阶、品皆第一,爵、勋皆第二,请得立碑如令」。
于是天子曰:「噫!
惟尔父琳,有劳于我国家,余其可忘」?
乃大书曰「旌劳之碑」,遣中贵人即赐其家,曰:「以此名尔碑」。
又诏史臣修曰:「汝为之铭」。
臣修与文简公故往来,知其人,又尝志其墓,又尝序其世德于冀公太师之碑,得其世次、官封、功行最详,乃不敢辞。
惟公字天球姓程氏
曾祖讳新,赠太师
曾祖妣吴国夫人齐氏。
祖讳赞明,赠太师中书令
祖妣秦国夫人吴氏。
考讳袁州宜春,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冀国公
妣晋国夫人楚氏。
公举大中祥符四年服勤词学高第,试秘书省校书郎泰宁军节度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并州寿阳县秘书丞监左藏库
天禧中,诏选文学履行,召试,直集贤院
今天子即位,迁太常博士三司户部判官
会修《真宗实录》,而起居注阙,命公追修大中祥符八年已后,书成,遂修起居注
祠部员外郎提举诸司库务,以本官知制诰同判吏部流内铨
契丹尝遣使贺上即位,命公迓之,使者妄有所言,公折以理,遂屈服。
其后又遣使贺天圣五年乾元节,天子思公前尝折其使,乃以公为馆伴使。
使者果言契丹见中国使者坐殿上,位次高,而中国见契丹使者位下,当迁。
议者以为小故,可许,虽天子亦将许之。
公争以谓契丹所以与中国好者,守先帝约也,一切宜用故事,若许其小,将启其大。
天子是之,乃止。
岁中,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丞相张文节公少所称许,而最知公,方除中丞文节当执笔,喜曰:「不辱吾笔矣」。
明年,拜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公性方重,寡言笑,凡所处画,常先虑谨备,所以条目巨细甚悉,至临事简严,僚吏莫能窥其际。
尝夜张灯会五门,大集州民,而城中火起,吏如公教不以白,而随即救止。
终宴,民去,始稍知火。
临军得告者言军谋变,惧而入白,公笑曰:「岂有是哉」!
监军惶惑不敢去,曰:「军中动静,吾自知之,茍有谋者,不能隐也」。
已而卒无事。
其他多类此。
妖人自名李冰神子,署官属吏卒,以恐蜀人,公捕斩之,而谤者言公妄杀人,蜀且乱。
天子遣人驰视之,使者还言人便公政,方安乐,而诛妖人所以止乱。
由是天子益知公贤,召为给事中知开封府
前为府者,苦其治剧,或不满岁罢,不然,被谤讥,或以事去。
独公居数岁,久而治益精明,盗讼稀少,狱屡空,诏书数下褒美。
工部侍郎龙图阁学士,守御史中丞
久之,天子思其治,召为翰林学士,复知开封府
明年,为三司使
不悦茍利,不贪近功。
时议者患民税多目,吏得为奸,欲除其名而合为一。
公以谓合而没其名,一时之便,后有兴利之臣必复增之,是重困民也。
议者莫能夺。
其于出入尤谨,禁中时有所取,未尝肯予。
宦官怒,言:「陛下虽有欲,物在程某何可得」?
曰:「臣所以为陛下惜尔」。
天子以为然。
累迁吏部侍郎
景祐四年,以本官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
公益自信不疑宰相有所欲私,辄众折之,其语至今士大夫能道也。
初,范仲淹以言事忤大臣,贬饶州
已而上悔悟,欲复用之,稍徙知润州
而恶仲淹者遽诬以事,语入,上怒,亟命置之岭南
仲淹贬而朋党之论起,朝士牵连,出语及仲淹者皆指为党人,公独为上开说,上意解而后已。
是时,元昊叛河西,朝廷多故,在政事,补益尤多。
而小人侥倖皆不便,遂以事中之,坐贬为光禄卿,知颍州
已而徙知青州,又徙大名府
居一岁中,迁户部吏部侍郎尚书左丞资政殿学士
北京建,遂以为留守
宦者皇甫继明方用事,主治行宫,务广制度以市恩,为裁抑之,与继明章交上。
天子遣一御史往视之,还,直公,天子为罢继明,独委公以建都事
公自知政事,以论议不私见嫉,被贬斥,已而稍复见用,遂与继明争曲直,由是益不妄合于世。
虽不复大用,而契丹方遣使数有所求,兵诛元昊未克,西北宿重兵,公于是时,天子常委以河北陕西之重。
留守北京凡四年,迁工部尚书资政殿大学士河北安抚使
庆历六年,拜武昌军节度使陕西安抚使、知永兴军府事。
明年,加宣徽北院使鄜延路经略使马步军都部署、判延州,仍兼陕西安抚使
皇祐元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留守北京
其于二方,威惠信著,尤知夷狄情伪、山川险易、行师制敌之要。
其在延州,夏人数百驱畜产至界上请降,言契丹兵至衙头矣,国且乱,愿自归。
曰:「契丹兵至元昊帐下,当举国取之,岂容有来降者乎?
闻夏人方捕叛族,此其是乎?
不然,诱我也」。
拒而不受。
已而夏人果以兵数万临界上,公戒诸堡塞无得数出兵,夏人以为有备,引去,自此不复窥边。
公于河北最久,民爱之,为立生祠。
明年,改武胜军节度使,犹在北京
又改镇安军节度使,在镇四年,犹上书言:「镇安一郡尔,不足以自效,愿复守边」。
书未报,得疾,以至和三年闰三月七日己丑薨于陈州之正寝,享年六十有九。
天子辍视朝二日,赠中书令谥曰文简
嘉祐二年十月十八日河南府伊阙县神阴乡张刘里。
明年,祫享太庙,推恩,加赠公太师尚书令
公累阶至开府仪同三司,勋上柱国广平郡爵公,封户七千四百而实封贰千壹百,赐号推诚保德守正翊戴功臣
娶陈氏,封卫国夫人
子男四人:曰嗣隆,太常博士
嗣弼,殿中丞
嗣恭,太常博士
嗣先大理寺丞
女五人,皆适良族。
谨按程氏之先,出自重黎
至休父,为周司马,国于程,其后子孙遂以为氏。
自秦、汉以来,世有其人,程氏必显,而各以其所居著姓,后世因之,至唐尤盛。
号称中山程氏者,皆祖魏安乡侯昱。
公,中山博野人也,世有积德,至公始大显闻。
臣修以谓古者功德之臣,进受国宠,退而铭于器物,非独私其后世,所以不忘君命,示国有人,而诗人又播其事,声于咏歌,以扬无穷。
今去古远,为制不同,而犹有幽堂之石、隧道之碑,得以纪德昭烈,而又幸蒙天子书而名之,其所以照临程氏,恩厚宠荣,出古远甚!
而臣又得刻铭其下,铭,臣职也,惧不能称。
铭曰:
程以国氏,世远支分。
因居著姓,各以其人。
中山,在昔有闻。
克大自公,厥声以振。
秉国钧,乃授将钺。
出入其勤,险夷一节。
帝曰噫欤,余有劳臣。
何以旌之?
有烂其文。
惟此劳臣,实余同德
忧国在心,匪劳以力。
二方有事,诸将无功。
俾我旧老,不遑居中。
间息近藩,庶休厥躬。
有请未报,奄云其终。
殁而后已,兹可谓忠。
惟帝之褒,其言甚简。
铭以述之,万世丕显。
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1058年2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皇朝文鉴》卷一四六、《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九、《续文章正宗》卷一○、《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惟王氏之先为常山真定人,后世葬河南密,而密分入于管城,遂为郑州管城人,其封国仍世于鲁。
惟鲁武康公太宗皇帝秉节治戎,出征入卫,乃受遗诏辅真宗
有劳有勤,报恤追崇,以有兹鲁国,是生鲁武恭公
公少以父任为西头供奉官
至道二年,遣五将讨李继迁,公从武康公出铁门,为先锋,杀获甚众。
军至乌白池,诸将失期,不得进,公告其父曰:「归师过险,争必乱」。
乃以兵前守隘号其军曰:「乱行者斩」。
由是士卒无敢先后,虽武康公亦为之按辔。
追兵望其军整,不敢近。
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子矣」。
后以御前忠佐军头巡检
邢、洺男子张洪霸聚盗二州间,历年,吏不能捕。
公以毡车载勇士为妇人服,盛饰诱之邯郸道中,贼党争前邀劫,遂皆就擒,由是知名。
公以将家子宿卫真宗,为内殿直、殿前左班都虞候捧日左厢都指挥使,累迁英州团练使
今天子即位,改博州团练使、知广信军,徙知冀州,迁康州防禦使,历龙神卫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马军殿前都虞候步军副都指挥使、福二州观察使
是时,章献太后犹临朝,有诏补一军吏。
公曰:「补吏,军政也。
敢挟诏书以干吾军」!
亟请罢之。
太后固欲与之,公不奉诏,乃止。
太后上仙,有司请卫士坐甲,公以为故事无为太后丧坐甲,又不奉诏。
于是天子知公可任大事。
明道二年,拜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遂为副使
明年,以奉国军留后同知院事
明年,领安德军节度使。
明年,加检校太尉宣徽南院使
公为将,善抚士,而识与不识皆喜为之称誉。
其状貌雄伟动人,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
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乃罢公枢密,拜武宁军节度使
言者不已,即以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知随州
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惟不接宾客而已。
久之,徙知曹州,而孔道辅卒,客有谓公曰:「此害公者也」。
公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
可惜朝廷亡一直臣」。
于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庆历二年,起公为保静留后、知青州
未行,而契丹聚兵幽、涿,遣使者有所求,自河以北皆警,乃拜公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
契丹使者澶州,见公,喜曰:「闻公名久矣,乃得见于此邪」。
为言己衰老,中国多贤士大夫,因指坐客,历陈其世家,使者竦听。
是岁,徙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改宣徽南院使、判成德军,未行,徙判定州,兼三路都部署
治其军,无挠其私,亦不贷其过,居顷之,士皆可用。
契丹使人觇其军,或劝公执而戮之,曰:「吾军整而和,使觇者得吾实以归,是屈人兵以不战也」。
明日,大阅于郊,公执桴鼓誓师,号令简明,进退坐作,肃然无声,乃下令曰:「具糗粮,听鼓声,视吾旗所乡」!
契丹闻之震恐。
会复议和,兵解,徙知陈州
道过京师,天子遣中贵人问公欲见否,公谢曰:「备边无功,幸得蒙恩徙内地,不敢见」。
明年,徙河阳,不行,以宣徽使奉朝请,已而出判相州
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澶州
明年,徙郑州封祁国公
明年,乞骸骨,不许,以为会灵观使,已而复判郑州,徙澶州,除集庆军节度使,徙封冀国公
皇祐三年,遂以太子太师致仕,大朝会,许缀中书门下班。
居一岁,天子思之,起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
六年,以本官为枢密使,徙封鲁国公
既而上以富公弼宰相
是岁,契丹使者来,公与之射。
使者曰:「天子以公典枢密,而用富公为相,得人矣」。
语闻,上喜,赐公御弓一,矢五十。
善射,至老不衰,尝侍上射,辞曰:「幸得备位大臣,举止为天下所视,臣老矣,恐不能胜弓矢」。
上再三谕之,乃手二矢再拜,一发中之,遂将释,复位,上固勉之,再发又中,由是左右皆驩呼,赐以袭衣、金带。
宝元庆历之间,元昊叛河西,兵出久无功,士大夫争进计策,多所改作。
公笑曰:「柰何纷纷?
兵法不如是也。
使士知畏爱,而怯者勇,勇者不骄。
以吾可胜,因敌而胜之尔,岂多言哉」!
其在枢密,亦尝自请临边,不许,凡大谋议,必以咨之。
其在外,则遣中贵人诏问,其言多见施用。
公自致仕复起掌枢密,凡三岁,以老求去位,至六、七。
上为之不得已,以为景灵宫使,徙忠武军节度使,又以为同群牧制置使,五日一朝,给扶者以子若孙一人。
是岁,年七十有八矣。
明年二月辛未,以疾薨于家。
诏辍视朝二日,发哀于苑中,赠太尉中书令
其遗言曰:「臣有俸禄,足以具死事,不敢复累朝廷,愿无遣使者护丧,无厚赙赠」。
天子恻然,哀其志,以黄金百两、白金三千两赐其家,固辞,不许。
其年五月甲申葬于管城
明年,有诏史臣刻其墓碑。
臣愚以谓自国家西定河湟,北通契丹,罢兵不用,几四十年。
一日元昊叛,幽燕亦犯约,二边骚动,而老臣宿将无在者。
公于是时,屹然为中国钜人、名将,虽未尝躬矢石、攻坚摧敌,而恩信已足抚士卒,名声已足动四夷。
遂登朝廷,典掌机密,以老还仕,复起于家,保有富贵,享终寿考。
虽古之将帅,及于是者其几何人!
至于出入勤劳之节,与其进退绸缪君臣之恩意,可以褒劝后世,如古诗书所载,皆应法可书。
谨按鲁武恭公讳德用字元辅
曾祖讳方,追封蒋国公,祖讳玄,追封蒋国公,皆赠中书令
父讳建雄军节度使,赠尚书令追封鲁国公谥曰武康
公娶宋氏,武胜军节度使延渥之女,初为安定郡夫人,追封荣国公夫人。
五男,四女。
男曰咸熙,东头供奉官,蚤卒;
次曰咸融,西京左藏库使果州团练使
次曰咸庶,内殿崇班,早卒;
次曰咸英,供备库副使
次曰咸康内殿承制
铭曰:
鲁始锡封,以褒武康
爰暨武恭,乃克有邦。
桓桓武恭,其容甚饬。
伟其名声,以动夷狄。
治军旅,不宽不烦。
恩均令齐,千万一人。
在朝廷,出守入卫。
乃登大臣,与国谋议。
曰老矣,乞臣之身。
帝曰休哉,汝予旧臣,亟其强起,秉我枢钧
礼不筋力,老予敢侮?
公来在庭,拜毋蹈舞。
若子与孙,助其兴俯。
凡百有位,谁其敢俦?
惟时黄耇,天子之优。
富贵之隆,亦有能保。
孰享其终,如公寿考。
公有世德,载勋旂常。
刻铭有诏,俾嗣其芳。
江宁府句容县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1044年9月2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王氏世家开封陈留通许镇,咸平中,分通许咸平县,故王氏今为开封咸平人
公讳谋,字某
曾祖讳丕,祖讳祚,父讳锐,世以资雄里中,不乐仕宦而好施其有以赒人之急。
及公而资益衰,乃叹曰:「吾闻施于为政,其利可以赒天下,资安足道哉」!
乃慨然以孔氏《尚书》举于有司,累不中,因就他选,曰:「可以为政,何择焉」?
初任莱州莱阳主簿,会令坐事解去,公署令事,告其民曰:「令欲为法简而利民博者当何为?
去其甚恶可也」。
乃缚故吏唐权,条其宿恶上于州,杖其脊而还之。
县之奸豪,皆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公曰:「使我为令期年,不独善人不惧恶人,可使恶人为善也」。
已而河决东平,公部县丁夫数千,召权署队长,权喜曰:「公许我自新矣」。
卒以丁夫治河为诸县最。
婺州兰溪陈州项城主簿,会岁旱蝗,州守风吏按田者言旱不为灾,公与守争至三四,民得复,乃已。
颍州司法参军,州民药氏为盗,会赦,出入里闾,操弓矢,为民害。
有朱氏者,募客二人谋杀之,法当死。
公曰:「为法所以辅善而禁恶也,今杀良民为恶盗报仇,岂法意邪」?
乃状列之,朱氏得减死。
华州司法,迁苏州之吴江江宁句容县令,遂老于京师
以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九。
公好学善书,喜宾客,务赒人缓急。
而为性宽静沈默,左右丞史有不如意,未尝笞责,诸子问之,则曰:「刑法岂为喜怒设邪」?
公初娶赵氏,永安郡太君
后娶李氏,陈留郡太君
子男十人,二早卒。
女二人,一卒于家,一适朱氏。
庆历四年九月庚申,葬于开封尉氏蒋成乡柏子原之新茔。
于其葬也,长子拱璧,右侍禁
拱之左班殿直
次拱德,卫州获嘉县
次拱安,右班殿直
次拱己,守将作监主簿
次拱式,尉氏县
次拱辰,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次拱著,歙州司户参军
中丞之贵,累赠尚书兵部员外郎
将葬,中丞君泣而语其伯仲曰:「吾家通许,世有阴德于人而无兴者,至吾先君不有于其躬而以贻后世。
小子不佞,幸得备员御史府,进退大夫之后。
小子何有焉?
然惧乎后世徒见王氏之兴,而不知吾世积渐之所以来者若此,其可无铭」?
乃来求铭。
铭曰:
公世以资,施德于人。
至公资衰,乃施于官。
有子之一,足大公门。
矧公多子,多子多孙。
惟彼世德,如流有源。
其来者远,愈积益蕃。
铭昭其昧,以永厥存(《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七。又见嘉靖《尉氏县志》卷五,康熙开封府志》卷三八。)
「沈默」下原校:「一有『及于吏事,敢于所为,不屈其守」』。
镇安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文简程公墓志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
嘉祐元年闰三月己丑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陈州诸军事陈州刺史程公薨于位,以闻,诏辍视朝二日,赠公中书令
于是其孤嗣隆以状上,考功移于太常,而博士起曰「法宜谥」,乃谥曰文简
明年十月十八日,葬公于河南伊阙之某乡某原。
其孤又以请于太史,而史臣修曰「礼宜铭」,乃考次公之世族、官封、爵号、卒葬时日,与其始终之大节,合而志于其墓,且铭之,曰:惟程氏远有世序,自重黎以来,其后居中山者,出于魏安乡侯昱之后。
公讳字天球中山博野人也。
曾祖赠太师讳新,曾祖妣吴国夫人齐氏。
祖赠太师中书令讳赞明,祖妣秦国夫人吴氏。
袁州宜春、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冀国公讳元白,妣晋国夫人楚氏。
公以大中祥符四年,举服勤辞学高第,为泰宁军节度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寿阳县秘书丞监左藏库
天禧中,诏举辞学履行,召试,直集贤院
今天子即位,迁太常博士三司户部判官
是时,契丹所遣使者数出不逊语生事,而主者应对多失辞,上患之。
已而契丹来贺即位,乃选公为接伴使,而契丹使者言太后当遣使通书,公遽以礼折之,乃已。
史官修《真宗实录》,而起居注阙,命公修大中祥符八年以后起居注,遂修起居注
祠部员外郎提举在京诸司库务,以本官知制诰同判吏部流内铨
天圣五年,馆伴契丹贺乾元节使
使者言中国使至契丹,坐殿上,位次高,而契丹使来,坐次下,当陛,语甚切不已。
而上与大臣皆以为小故不足争,将许之。
公以谓许其小必启其大,力争以为不可,遂止。
河决滑州,初,议者言可塞,役既作,而后议者以为不可,乃命公往视之,公言可塞,遂塞之。
岁中,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明年,拜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人轻而喜乱,公常先制于无事,至其临时,如不用意,而略其细,治其大且甚者不过一二,而蜀人安之,自寮吏皆不能窥其所为。
正月,俗放灯,吏民夜会聚,遨嬉盛天下。
公先戒吏为火备,有失火者,使随救之,勿白以动众。
既而大宴五门,城中火,吏救止,卒宴,民皆不知。
盖其他设施多类此。
军士见监军,告其军有变,监军入白,公笑遣之,惶恐不敢去,曰:「军中动静吾自知之,茍有谋者,不待告也,可使告者来」。
监军去,而告者卒不敢来,公亦不问,遂止。
蜀州妖人有自号李冰神子者,署官属吏卒,聚徒百馀人,公命捕寘之法,而谗之朝者言公妄杀人,人恐且乱矣。
上遣中贵人驰视之,使者入其境,居人、行旅争道公善
使者问杀妖人事,其父老皆曰:「杀一人可使蜀数十年无事」。
使者问其故,对曰:「前乱蜀者,非有智谋豪杰之才,乃里闾无赖小人尔,惟不制其始,遂至于乱也」。
使者视蜀既无事,又得父老语,还白,于是上益以公为能。
给事中知开封府
禁中大火,延两宫,宦者治狱,得缝人火斗,已诬伏而下府,命公具狱。
公立辨其非,禁中不得入,乃命工图火所经,而后宫人多,所居隘,其烓灶近版壁,岁久燥而焚,曰:「此岂一日火哉」?
乃建言此殆天灾也,不宜以罪人。
上为缓其狱,故卒得无死者。
在府决事神速,一岁中狱常空者四五。
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守御史中丞
是岁,以翰林侍读学士知开封府
明年,为三司使,治财赋,知本末,出入有节,虽一金不可妄取。
累迁吏部侍郎景祐四年,以本官参知政事
司天言日食明年正旦,请移闰月以避之。
公以谓天有所谴,非移闰可免,惟修德政而已,乃止。
范仲淹以言事忤大臣,贬饶州
已而上悔悟,欲复用之,稍徙知润州,而恶仲淹者复诬以事,语入,上怒,亟命置之岭南
仲淹贬而朋党之论起,朝士牵连,出语及仲淹,皆指为党人。
公独为上开说,明其诬枉,上意解而后已。
为人刚决明敏,多识故事,议论慨然。
知政事,益奋励,无所回避。
宰相有所欲私,辄以语折之,至今人往往能道其语。
而小人侥倖多不得志,遂共以事中之,坐贬光禄卿、知颍州
已而上思之,徙知青州,又徙大名府
居一岁间,迁户部吏部侍郎尚书左丞资政殿学士
北京建,与宦者皇甫继明争治行宫事,章交上,上遣一御史视其曲直,御史直公,遂罢继明
是时继明方信用,其势倾动中外,自朝廷大臣,莫不屈意下之,而公被中伤,方起未复,而独与之争,虽小故,不少假也。
故议者不以公所直为难,而以能不为继明屈为难也。
工部尚书资政殿大学士河北安抚使
庆历六年,拜武昌军节度使陕西安抚使、知永兴军府事。
明年,加宣徽北院使、判延州
夏人以兵三万临界上,前三日,公谍知其来,戒诸堡寨按兵闭壁,虏至,以为有备,引去。
讫公去,不复窥边。
赵元昊死,子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共治其国。
言事者谓可除其诸将皆以为节度使,使各有其所部,以分弱其势,可遂无西患事。
下公,公以谓幸人之丧,非所以示大信抚夷狄,而祚虽幼,君臣和,三将无异志,虽欲有为,必无功而反生事,不如因而抚之,上以为然。
皇祐元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元昊河西契丹亦犯约求地,二边兵兴,连岁不解,而公方入与谋议,更守西北二方,尤知夷狄虚实情伪、山川要害,所以行师制胜、营阵出入之法,于河北尤详。
其奏议颇多,虽不能尽用,其指画规为之际,有可喜也。
再居大名,前后十年,威惠信于其人,人为立生祠。
公自罢政事,益不妄与人合,亦卒不复用。
既徙镇安,居三岁,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未报,而得疾,享年六十有九。
公累阶开府仪同三司,勋上柱国,开国广平郡,爵公,食户七千四百,而实封二千一百,赐号推诚保德守正翊戴功臣
娶陈氏,封卫国夫人
子男四人:曰嗣隆,太常博士
嗣弼,殿中丞
嗣恭,太常博士
嗣先大理寺丞
女五人,长适职方员外郎荣諲,次适秘书丞韩缜,次适都官员外郎晁仲约,次适大理寺丞吴得,次适将作监主簿王称。
孙三人:长曰伯孙,次曰公孙,皆太常寺太祝
次曰昌孙,守秘书郎
有文集、奏议六十卷。
公平生寡言笑,慎于知人,既已知之,久而益笃。
喜饮酒引满。
然人罕得其欢,而与余尤相好也。
铭曰:
君子之守,志于不夺。
不学而刚,有摧必折。
毅毅程公,其刚不屈。
在政事,有谔其言。
直虽不容,志岂不完。
谓公不显,公位将相
岂无谋谟,胡不以访?
老于辅藩,白首犹壮。
公虽在外,邦国之光。
奄其不存,士夫曷望?
吉卜之从,兆此新冈。
惟其休声,逾远弥长(《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又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二○,《文编》卷六二。)
兼:原无,据原校及欧阳修所撰《程文简公琳旌劳之碑》补。
广平郡太君张氏墓志铭1056年6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六、《三续古文奇赏》卷二四、《文编》卷六二、《西湖志》卷二六、乾隆《华阳县志》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赠礼部尚书虢略杨公之夫人,曰广平郡太君张氏。
其先青州人,后徙为开封人也。
杨公讳大雅,以文行知名于时,号有清节
夫人佐公以勤俭治其家,教子弟,和宗族,皆有法。
公以明道元年四月某日薨。
后二十有四年至和二年六月某日,夫人以疾卒于高邮
嘉祐元年十二月某日,葬于杭州钱塘县履泰乡湖西村灵隐山祖茔之西。
夫人曾祖嗣,当五代之乱,不显。
祖平,举三礼。
太宗皇帝晋王,署平押衙,为人刚果有智谋,以此尤见亲信,官至三司盐铁使
父从古,庄宅副使
景德中,以殿直李继隆军击契丹继隆战败,从古入见,陈继隆所以败之状,其言甚辩,称旨。
宜州蛮叛,乃以从古为供奉官,守宜州
从古招降叛蛮,秩满罢去,以内殿崇班冯励代之。
蛮复叛,攻宜州,斩而去,告边吏曰:「得张侯宜州,我则听命」。
即复遣从古守宜州,凡七年,蛮无事,徙知澧州
宜州人陈进反,攻岭南,驿召从古,以为巡抚副使,与贼战象州,斩首万馀级。
已破进,留宜州,以疾卒,宜人为立庙于州北韩婆岭。
庆历中,蛮贼区希范攻宜、转运使杜杞祷兵于庙下,更其名曰制胜岭,至今宜人祠之。
杨氏自汉以来,世有令誉,迨公千馀岁,常有显人。
而张氏威烈,信于一方。
杨氏以德,张氏以功,合二族之美,而夫人为淑女,为贤妇母,享年六十,以寿终。
公先娶漳南县张氏,生子二人:曰洎,虞部员外郎
曰浚,殿中丞
女三人,长适国子博士成师,次大理寺丞李严,次殿中丞温嗣良。
夫人生子男四人:曰泳,大理寺丞
曰渐,奉礼郎
曰沆,太子中舍
曰沨,卫尉寺丞
有女一人,归于修。
女之适李氏者,今封武原县太君
馀女及浚、泳、渐,皆先夫人而亡。
孙男十四人。
呜呼!
惟德与功与贤,法皆宜铭。
铭曰:
有邑清河,遂开其邦。
又徙南阳,皆以夫
后用子封,京兆广平
宜其夫子,有淑其声。
子孙之思,考德有铭。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一 北宋 · 张方平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风采来尘外,才名入洛初。
清言还正始,雅度合冲虚。
玉气千寻直,金精百鍊馀。
雍容到岩庙,一世共华胥。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二 北宋 · 张方平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不与椿龄远,先伤棣萼零。
宸章怀旧德,惠节入新铭。
后世推名教,当朝重典刑。
东维跨箕尾,一化本同灵。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三 北宋 · 张方平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谟明馀论在,记博近书传。
得谢三司重,归休五福全。
国门回卤簿,嵩麓望松阡。
天下中庸法,宁惟伯始贤。
江宁府谢上与两地启1049年4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乐全集》卷三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伏蒙圣恩授前件职,就移知江宁府者。
参华秘殿,易守名藩。
复亲帷幄之严,仍当方面之重。
宠灵蕃集,优幸殊多。
伏念某阀绪单平,性资蒙固。
早遘嘉亨之运,荐更清要之涂。
内省短材,实安拙分。
区区一介之守,义不自欺;
碌碌群居之间,心无与校。
知公朝之为恃,忽险俗而弗虞。
姑勉宽身之仁,竟集图全之毁。
骇机激矢,奔车共尘,鲁酒邯郸之围,枸酱开昆崙之道。
国章有体,庙论无私,解籍禁扃,假麾便郡。
方思补过,内惕于危衷;
岂意疏恩,遽还于荣路。
垢疵一荡,坏陶再新。
此盖某官道赞穆清,诚通化育。
折金投冶,钟鼎陈于大廷;
断木就工,牺象荐于清庙。
故兹甄录,远逮空疏。
敢不恪守官箴,期终素履。
风雨如晦,信晨警之匪渝;
雪霜既○,保后凋之靡变。
冀酬洪覆,用报大钧。
赵鞅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乐全集》卷一六
《春秋》定之十三年:「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晋赵鞅归于晋」。
《公羊》、《谷梁传》曰:「此叛也,其言归何?
以地正国也。
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士吉射。
荀寅与士吉射者,君侧之恶人也。
曷以叛言之?
无君命也」。
愚读《春秋》二传至是,而未尝不疚心焉。
夫二子之说《春秋》,信长于诫劝,然与圣人之用心为异。
圣人之言所以辞微而旨远者,岂故迂为之哉?
盖亦使人可以取法,而不可为利也。
譬之天日,可望也,而不可亲也。
今二子托事立辞,虽意主于诫,而反为奸乱之津歧,权诈之准迹,故自诛错而来,称兵构祸,以逐恶正国为名者,皆迹赵鞅之事也。
且晋自景公而下,公室卑弱,六卿富强,政出多门,渐以衰乱,及此范氏、中行氏之乱,而赵鞅实为祸首焉。
案《左氏》之说,初,赵鞅以不忍小忿而杀邯郸午,故午子稷以邯郸叛。
午,荀寅之甥,而荀,范吉射之姻也。
故范、中行氏助邯郸而伐赵氏之宫,赵鞅晋阳,晋人围之。
而韩、魏与范、中行相恶,荀跞欲因乱以为利,故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今三臣始祸,而独逐赵鞅,刑不均矣。
请皆逐之」。
故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中行氏,弗克。
二子遂伐公,败而奔朝歌
韩、魏以赵氏为请,故归于绛。
若其取晋阳之甲,逐君侧之恶人,而以地正国之事,盖二子之寓言者。
且智伯以三臣同罪,独逐为刑不均,故范、中行逐焉。
而韩、魏独以赵氏为请,是亦不均矣。
由韩、魏而得归,尚何国之能正!
夫范氏、中行氏,晋国世卿名族矣
考寅、吉射事君之素,而恶无所载,尚何君侧之恶之谓?
自赵氏之归,而晋国无岁不用兵,竞与韩、魏并智氏,三分晋国而有之,唐叔之祀用殄焉,其祸始乎此也。
且使后世权诈者袭其迹而为之,故由二家之书实粉泽之也。
愚见其言不可为法,而适为奸雄之利,故曰异乎圣人之用心者,其谓此也夫!
谨论。
宋故推诚保德功臣宣徽南院使安武军节度使冀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使持节冀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御史大夫鄜延路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延州军州事管内劝农使上柱国广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二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赠太尉谥曰康穆程公神道碑铭(并序 治平三年四月1066年4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〇、《乐全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高阳氏命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其后为羲氏、和氏。
唐虞之际,实绍其业。
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程氏世系盖远矣。
公之曾王父讳守瑰,仕周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尝更颍川阳翟,乐其风土,自之封丘徙居焉,故今占籍阳翟
公讳戡,字胜之
先公以治《春秋》登仕,故公初亦传三家之学,既习通矣,而委之曰:「君子惟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奚事一经」?
遂博综艺文。
天禧中杨文公亿典礼部贡举,时推文宗,尤以藻鉴自任,考试进士精甚。
见公程文,大器赏之,遂为举首。
及廷试,亦在第四。
于时公之名动天下。
释褐泾州观察推官,代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齐州长清绛州翼城县,以爱利为政,有声。
俄改秘书丞通判许州蕲州,迁太常博士,复通判虔州
赣人巧滑嚚讼,公治明审,数辨冤狱,发奸慝,吏民畏服,刑平政清,风绩推最。
尚书屯田员外郎徙知归州,转都官员外郎,数月代还,且甄用也。
涂次襄阳,闻父丧,徒步而归。
服除,召为侍御史
宝元元年,并、代地大震,坏城郭庐舍,民死伤者众。
公以选为并、忻等州安抚使,入境以便宜从事,宣布上之恩意。
诸失业不能自存者,所以救赒安集,施设周及,人情大安。
还白利害称旨,所建皆见嘉纳。
三司度支判官,迁兵部员外郎,寻兼起居舍人知谏院
钟内艰。
时西鄙有衅,朝廷多事,公纳忠开说,补益居多,时政赖之。
夺情俾领职,公确辞得终礼制。
既免丧,复还谏省,寻以本官兼侍御史知台杂事。
公之任言责,司宪度,切磨献替,以尊王体,正国论,未尝龊龊及诸细也,故时议者重公有远识。
惟帝心简在殊深,以例换三司户部副使
不阅岁,擢授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刑部郎中、知渭州
自戎虏为不义,出车遣戍,平凉当其冲,骑寇三大入残夷,及是始通款。
公蒐补卒乘,缮完壁橹,绥抚新附,种落宁辑,军气以振,邑里始宁
枢府缺员,仁宗顾谓辅臣曰:「程某厚重,可大任也」。
有间公者,以为故事未有自待制二府者,遂不成命。
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贝州军乱,州将张得一失守抵罪,公以尝任得一,褫职移知凤翔府,易河中。
朝论皆谓坐累太重,踰月还旧。
顷之,徙永兴军
未几,迁左司郎中,领瀛州高阳关路马步都总管安抚使
甫至,迁左谏议大夫
祀明堂覃庆,迁给事中
契丹使过高阳关,称疾,请以纱巾见。
公曰:「疾可无见,见则以礼」。
北使惮公严正,乃具冠服如仪。
仁宗闻而嘉之,语曰:「程某有守,差强人意」。
还知审官院
他日,帝从容谕时相曰:「昔孟知祥后唐甲午岁得,至本朝咸平中岁在甲午,盗发益州,西土大扰,故蜀父老识之。
来岁复在甲午,人以为恐,其精择可镇静者」。
既而曰:「无易程某矣」。
召对便殿,亲谕此指。
且曰:「为朕再行,即召公执政」。
公顿首曰:「事君者有命无避,安敢以宠利居成功」?
帝属意良厚,优除端明殿学士、知益州
到部,彭州果有讹传兵起者,即捕斩之,人心以定。
孟昶归朝,守者务为安静,茍远嫌訾,至城堞毁圮,莫敢增葺。
曰:「城以保民者也,故萃以除戎器,戒不虞。
聚而莫保,民何依焉」?
遂议版筑,浚池隍。
蜀城脩完,公之力也。
明年,召除参知政事
屡表逊避,优诏敦促,中人抚问者数四。
政府,有告急变者,称得遗札于路,关搆甚密。
尹以白于执政,相顾未决。
曰:「独斩告者」。
或曰:「何遽尔」?
曰:「是情易得也」。
尹试尝讯之,果告者二人,旧出入此军,微闻其中豪黠辈妄言,颇连诸校,因相与谋:此官司莫敢宽者,必当按状,竟之,因以图赏利;
不竟,亦无以反坐,非有同谋,莫取證尔。
遂斩告者。
皆服公之发奸诈明且决。
至和二年宰相文潞公复辅政,公以通姻引避,除尚书礼部侍郎,改枢密副使
公才长于政事,既历二府,练达治要,处心积虑,期有以报特达之遇。
而时为枢密使者,与公情旨不相得。
邕州守将以贿闻,而奏请增补溪洞酋长,且十馀上,公持不从,以为后必生事,数争辩帝前,因坚求解。
五年,以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群牧制置使罢。
然帝察公议,每长有忧深思远之致,内直公。
寻亦罢枢密使者,拜公宣徽南院使检校太保鄜延路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大雨水,五龙川溢,东西两城将坏,居民詾惧。
公登城肃祷,水波稍复回还,遂退。
众谓公诚心若有所感然。
英宗践祚,视秩帝傅
是岁,就锡命,以安武节旄再判延州
初,戎承袭尚幼,没、臧、讹、庬四族颛国,谅祚益习事,患其逼,用季父磨乜之谋,诱讹、庬等诛之。
初,朝廷岁赐谅祚金帛,四族常分其半,首领入贡,辄货易图利,故四族盛彊。
至是并其所部,没入财畜,谅祚始擅其国,气骄意得,作为僭慢,遂改元,置官号,数为干请。
公上言:「戎狄贪婪,乃其天性,十求九获,犹怀觖望。
饥则噬人,饱则飏去。
畜养之道,宜以威克。
请专遣使,责其僭妄」。
朝廷因降诏诘问,虏虽不悉禀命,因是知为裁折。
公念西疆四道戍守千里,士马留屯,坐空储积,持久之计,必兼耕战。
自古言边备者,必以其土人劲锐,便驰射战斗,习知山川险易,其气俗然也。
请籍边户,择取丁壮,籍以为义勇。
庙堂议协,自陕以西,无虑得十六万人,更戍番休,以农隙训阅,丰财足食,安民保大。
武有七德,公近之矣。
虏自继迁之叛,狃于狙诈之利,至元昊尤多狡数,故能猎服诸戎,敢为国患,谅祚实轻谲易与者。
而朝论惩宝元庆历之难,抑游说者多过其实。
虏每与契丹、洮人相攻击,辄大点集,声欲犯境。
公独策其情,不为之动。
而常励诸将曰:「夫兵事以严,终可无用,不可不戒也」。
克勤小物,备预益修,故时推公沈毅有方略,得将帅体。
虏比年侵掠内属蕃部,秦渭尤甚。
言帅臣蔽匿,不以实闻。
乃遣内珰专领诸路蕃部事。
公上言:「熟户利于附汉,甚惮役属于虏。
我不能庇,内臣督领无益也。
且族帐星散,而数犒飨,呼召期会,更为烦扰。
不若委帅臣察其材勇,捍边有劳,部众所服者,间召赴阙,天子亲临抚阅,迁擢用之,此羁縻之术也」。
上善其言,以新命已行,难遽改,后竟以不便悉罢。
或请置重兵长安,为四路根本,选大臣总节制,诏公以利害闻。
公对:「四路距雍,远或千里,禀白待报,岂及机会?
责成四路,雅合事权,寇所侵轶,相为救便」。
从焉。
既而引年谢事,章十数上。
仁宗晚年赐诏曰:「卿年耆而德益隆,朕所加遇者,未可以期颐自高也」。
公惶恐不敢辞。
及加旄钺,复申前请,表又十上。
英宗特驰近侍赐手诏曰:「卿虽年高,而精力克壮,在廷历年,处置举合机要。
顷边多事,正当为备,卿勿复更有请」。
厚赐手封茗剂,以将恩意。
公陈情恳至,使者曰:「且有后命,勿受辞」。
公不获已,下拜受赐,力疾视事。
宾佐共白:公其啬精神,近医药,厚自持,府事僚吏请尽力。
曰:「边帅岂深居养疾者耶」?
旦夕无少解,疾益侵。
帝闻悯之,诏还阙。
就舆上道,军民远送郊,莫不号恸。
治平三年正月乙亥,行次同州澄城县,索笔牍欲自具遗奏,草数字而薨,享年七十。
外见大星殒于寝堂,而闻发哭。
先帝轸悼,辍视朝,遣中使吊抚,厚赙其家,追襚太尉章绂。
常考功阀,合「康穆」二法以易名,礼也。
诸子奉𧚫帷以归阳翟四月,葬我康穆公于旧学乡先公之茔。
阳翟君后终濮州临濮
祖思议,隐居不仕。
考讳坦,国子博士
以公贵,追命三代,普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博士封成国公
曾祖妣田氏、祖妣刘氏、妣王氏,秦、魏、陈三国太夫人
公先娶谢氏,追封陈留郡夫人
再娶李氏,赠永昌县
继室以曹氏,枢密使司空侍中襄悼公利用之女也,封新平郡夫人
三子:曰庄、曰荀,尚书虞部员外郎
曰萃,内殿承制
七女,适供奉官郭承则,殿中丞崔良孺,大理寺丞宋彦国虞部员外郎恭祖侍禁閤门祗候王咸允,杭州节度掌书记孙贲濮州推官李恂
六孙:高,光禄寺丞
充、章、雍,太常寺太祝
奇,秘书省正字
公温而庄,宽而,尤乐易,喜谈笑,不为城府崖岸,善与人交,其度豁如也。
薄于自奉,食罕重味,器服仅给而已。
嗜读书,老而不倦,虽在戎旅,未尝释卷。
而首公勤职,盖天资然。
《易》著《乾》之四德曰:「贞者事之干」,「贞固足以干事」;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若贞与义,公实有焉。
用是出处显重且五十年,忠劳在朝,功利在民,为当时伟人,重德盛矣。
康定中与公并命处谏垣至和末,又代公为益部,以常同僚,而从公之游也旧,故知公之器蕴为详。
铭曰:
贞以干事,义以治民。
施于有政,康穆其人。
文学发身,贡名第一。
惟其德业,诚心为质。
升列谏垣,实陈昌言
法冠纠违,王体以尊。
遂服迩僚,式亮采。
帝察其衷,于心简在。
帝念戎难,内储蜀忧。
畴咨文武,属之怀柔。
公有常德,维邦之翰。
四方于宣,先登于岸。
西圉既平,西州既宁。
还跻二府,参斡机衡。
无有作好,无有比德。
刚亦不吐,王道正直。
高奴古塞,实扼氐羌。
镇守之重,咨公岩廓。
蠢尔戎,奸黩宪度。
公厉御策,奔踶入驭。
卒乘辑睦,壁橹缮完。
拊循蒐阅,军气桓桓。
议建民兵,法古农战。
保大经久,忧深思远。
关河晏然,以公在边。
两朝眷赖,弗遑引年。
公不敢康,将吏伤悯。
君恩见还,大星已殒。
元戎于征,麾纛启行。
及归里门,翩翩素旌。
一气同生,大期共尽。
惟此德名,流徽不泯。
朝请大夫侍御史桂州军州事上柱国礼部尚书扶风马公墓志铭(并序 庆历八年十月1048年10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公讳诰,字仲谋,魏人。
其先赵奢为赵将,破秦兵阏与下有功,号马服君,后因为氏。
汉武帝时,以吏二千石邯郸茂陵,故中兴伏波将军援为扶风人
魏建安中,有汉杰者从袁氏河朔,占籍清河,故唐中书令周为茬平人
开成中,有继勋者事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徙家,故公为大名人
曾祖崇义善骑射,以材略闻,历魏军右职,奉罗洪信为帅,累战多,授怀州团练使
绍威承袭,患牙兵横强,阴结汴人以除其逼,怀州亦遇害。
士安,幼有气节,感家祸,晦居里墅,乃治产,居积逐时,以致厚赀,立信义,尝曰:「吾权敛财,散赈不赡,是亦为政矣」。
生昭美,明经笃行,以父晦居,亦不肯仕,即公之考也,公之登朝,赠殿中丞
公弱不好弄,资性沉毅,及冠,奇表,长七尺。
行纯孝谨,读书通大义,不为章句,与寇莱公准张仆射咏友善,意气相得。
太平兴国五年,偕行就举,同登进士第,释褐授大理评事、知邵州邵阳县
政多惠利,上官以课最闻,就迁将作监丞
代还,授著作佐郎
丁外艰
时朝廷急于用材,诏起公倚庐,除殿省丞、充御史台推直官,毁不堪命,辞弗能已,就职。
俄迁太常博士
公外疏达,议论辩以裁,举中机节而合大体,太皇数称奖,因对,面赐五品服,遂改殿中侍御史
三司判官缺员,势政以公名上,上曰:「马某材器朕自知,朕行自用之,中书无议为也」。
后数日,命公使江淮,采访州县治状、民俗事宜,引入受旨,赐之装金袭衣、束带、鞯勒、马彯缨,宠章殊渥,搢绅耸观。
既到部,考群吏之课,慰荐廉善三十馀员,上辄次第甄擢,后亦多至达官。
其不修者,稍平镌之。
因民便利,去其苦,伪朝弊事细大数十条,即拜侍御史
还属太宗晏驾,真皇纂服,公孤直少与,左右莫为之地,故先朝所以待公之意,上未及知也。
属诏百寮言事,公奏疏复忤执权者。
真皇初临御,间问大臣所以抚绥远方之意,执权因白公才可用,即出知桂州兼总广南西路兵马。
岭外常燠,石药发疡而终于郡,享年五十。
噫!
士之幸而得展者宜希矣哉!
功业视其材,用舍系诸时,穷亨属乎命,是三者契而后为全。
若公者遭时盛隆,见知英主,抟扶摇而直上,追逸景以遐骋,将相必至之地也;
鼎湖不待,明离改照,机言旁发,南服于行,终身不还,赍志长谢,岂非命耶!
夫人严氏,宽明有德,年七十二,后公二十五年以殁。
三男:曰绛,理识清通,风节高劲,有公望于时,历御史三院,是以似之,今为太常少卿,故公累赠至礼部尚书,夫人东海县太君
曰绎、曰绍,无禄早世。
一女,归符氏鉴,终县大夫。
庆历七年,始命北都置留司御史台,而奉常请行,以便襄事。
八年戊子十月某日,葬我公、夫人于大名县里先茔之右。
托于姻媾,平日熟闻奉常语公之故矣,及是以志文见命,谨序所闻,属以铭曰:
堂堂公之材兮,邈邃深而崔嵬。
既逢时而利见,谓功名之余谐。
帝初命公,式是南方。
鞗革玱玱,为龙为光。
按节还朝,大明继照。
孰为巧言,于藩岭表。
桂林,慆慆不还。
士友无戚,公髦未斑。
番山绵延,越江浩渺。
吁嗟归途,翩翩素旐。
卜新宅兮并先茔,草树接兮水泉平
宜子孙多才英,永春秋兮陈芬馨。
按:《乐全集》卷四〇。
赞善大夫嵇府君墓志铭(并序 景祐六年四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嵇氏出鲁奚斯,后徙会稽,为稽氏,魏有稽喜。
后徙谯嵇山,为嵇氏,中散之高直,侍中之忠义,谯诸嵇也,故今谯宋之境,嵇氏为多。
府君讳适字利往,实睢阳人
王父某、考某,属五代乱,潜德家食。
初,王父颇以财雄里中,好施,岁饥,发积粟,视告籴之穷窭者,密纳其赀中归之,阴寘食于路,以济饿者,务为自晦。
府君生国初,王略犹梗,缝掖者鲜,乡先生礼部侍郎戚公同文始大讲学,著录牒者自远方至,王父与同里闬亲善,以府君属焉。
授经通大义,为门下高业。
进士第,历汝南褒信,掌洛之巩、江陵石首簿、果州流溪,越、颍、庐三郡纪纲掾
祥符四年十一月十日,考终于合淝之官舍,享年五十九。
府君姿表秀举,襟局雅重,性宽和,寡言笑,平居燕坐,拱默终日,虽仓卒未尝趋步疾呼,家人未尝见其懈惰之容、喜愠之色。
其与人交,不逆诈,不茍谀,终身无与嫌怨者。
莅官临事,主于忠恕,局事修整,不出其位,不为虚言奇行,以邀声名,委蛇乎州县之职而优为之,古所谓足于己、无待于外者乎!
识公之道者,以比荀当涂陈太丘焉。
夫人广平氏,贤明有法度,妇道顺以正,母德慈以严,后君若干岁殁,年八十有二。
男子四人:长曰宗旦,俊迈有奇才;
次闵,次颙,皆早卒;
幼颖,今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倅南京留守事。
女四人:长归杜氏;
次王氏;
次张氏;
戚氏司虞郎舜举,赠礼部之孙也。
府君之在石首,有邑吏父子抵罪,皆当坐死,情足矜者,府君心恻之,推免其子。
及父就辟,一日附小竖语曰:「公且育令子,后世以昌」。
明年而集贤生。
府君之没也,集贤犹未冠,夫人抚育诲教,以文行立名。
既擢第,再辟大丞相沂公幕府,登朝为太子中允,而夫人弃养。
倚庐终制,入直书殿。
而公、夫人未克葬,集贤服不敢纯采,乃心无一日安于位,得请于朝,归襄大事,故有倅留府之命。
是岁,上郊圆丘,预及庆典,府君太子赞善大夫,夫人广平郡太君
始,集贤规视吉壤,方谋之主人,一夕,梦侍府君如平生,笑语喜甚,请曰:「大人兹喜甚,何也」?
府君曰:「曩吾之馆犹寓也,今考得善第,是故喜焉尔」。
集贤以梦告张氏甥方平,曰:「是得吉壤乎」?
语讫,主人售地告谐。
呜呼!
九泉可作,体魄必宁。
卜其宅兆而安厝之,是以为孝之终也。
府君之神明克相厥后,集贤之诚信克宁其先,肸向来依,志气如在。
景祐六年乙卯,乃克祔于宋城县之平台乡东南,距王父旧茔五里所。
且谓某曰:「夫君子之道,亨则行之,固则守之。
乃外王父,守道者也,是以闻于四方者,不若乡党闺门之详已。
尔幼保于外氏,逮受广平夫人之教,熟习绪言,宜诔善行,以纳诸圹也」。
某不敢辞,泣而铭之曰:
谋于龟:诸之麋,睢之汭,食。
步之历:岁单阏,月孟馀,良。
考乎地:兑之山,艮之水,吉。
呜呼!
是为有宋守道君子嵇公之墓。
公之才不试兮,公之志不遂兮。
石首之告践兮,追锡公绂冕兮。
按:《乐全集》卷四〇。
祭舅氏翰林学士嵇公文1050年11月8日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〇、《乐全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维皇祐二年岁次庚寅十一月甲申朔八日辛卯,谨遣家仆,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舅氏翰林学士、谯国公之灵:某粤在童年,早依外氏,惟舅文行,是亲是师。
广平君之严明(外王母宋氏。)南阳君之慈懿(舅前夫人滕氏。),训诲鞠育,遂偕宾兴。
策名六科,入游两禁,历践台省,周旋显要。
舅繇文馆,乃登掖垣,十年京华,联步朝闼。
瞻言母党之重,实兼僚友之欢,休浣更过,笑言莫逆。
漆园、柱下,《楞伽》、《净名》,相期逍遥之游,两忘契会之际。
委势利于尘滓,遗生死于幻泡。
夫物芒芒,不屑顾已。
前年小子,遘闵南徂,仓卒去国,舅又卧疾,不及执手,折简叙违,永阳秣陵,再周岁籥。
岂谓此别,遂成永诀!
前者七月,犹得手书,草札数行,盖已扶病,辞意悽怆,异于常时。
老母阅之,即为大戚。
小子犹谓:兹无忧者,乃舅宿疾,间年辄发。
叔平讣至,竟如母言,承问骇怛,殒心摧臆。
老母号绝,痛不忍闻。
嗟嗟苍天,孰主张是?
吉人君子,胡不寿考?
长子先逝,遗稚藐然,孤东归,匍匐莫及。
念言思此,悲来填膺。
戚丈信来,云有理命,百日之内,即安旧茔。
先公夫人,南阳贤淑,复与爱子,共此泉壤。
九原可作,神所慰矣。
戚信仍说,舅自卧疾,迨于顺化,晏然沉寂。
一念不动,得《首楞严》。
本无去来,亦何所住?
幻身虽灭,我又何悲?
寄怀此辞,示同世谛。
尚飨!